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而良好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而良好的情感体验-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方针与策略
关心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三大支撑点之一。人们公认“文学是人学”,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从一定角度看,更是人学。理念与情感,从来就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两个基本的主观原动力,而要理解历史,当然离不开对每一个重大历史活动这两个主观原动力的认识与体察,包括隐藏在主观动机后面的客观影响。同时学习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活动,作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和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就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列宁深刻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完整地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对历史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定位。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内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三,学生与教师相互的情感状态,这三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都很重要。本文主要从第一和第二个方面着重探讨。尽管传统的教育很重视教师与学生间情感因素的作用,津津乐道“亲其师,重其道”。但是,师道尊严的古代师生关系和我们今天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毕竟是有根本区别的。一
对历史学习的情感和价值定位,是指从一开始就重视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争取成功的比较强烈的愿望和追求,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升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从学科学习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主张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有所创造”。无数的事实说明,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你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热情是一种魔力,是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早期教育和天才》)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宗教和科学》《爱因斯坦文集》)
怎样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新课程的强烈兴趣和热情?首先要看到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比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这是他们开始新的学习的基础和宝贵资源,应当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教师应该尽可能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富有成效的初始教育。这里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精心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回答,以大体了解以往在历史学习方面的大致情况,同时和学生作适当的个别谈话,以作稍微深入具体的了解。这里面,肯定可以发现一些对历史学习有特别强烈兴趣和爱好的学生,他们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且是特别宝贵的资源,在学习目的教育中他们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性,这一点,我将在后面作具体说明。第二,影响学生对一个学科的情感与兴趣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恐怕不外乎:教师的人格、学识、教学经验与方法策略;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节课的课程学习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很好地兼顾以上因素。首先,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大胆表达他们学习历史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如果这两种类型的学生能够展开一场遭遇战式的辩论,那就太好了,思想火花的撞击正是激发真理和智慧的强磁场啊。最后再由教师富有激情和哲理的加以引导总结:这里,最重要的是不应当否定对历史学习持消极看法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他们可能是比较片面、肤浅的认识中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肯定他们思维的成果。在这样的平等而和谐的思想交流中引导他们懂得:历史 1
是人生的百科全书,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是一道道风景线,从而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到:科学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崇高的情操,可以启迪智慧,可以取得大量间接经验;同时,历史也是一门富有情趣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得到这么多的收益和乐趣,所以有无数的理由去学好它,而没有一条理由去否定学习它。可能会有个别学生一时不能完全接受老师的观点,这时教师不应该强求,人的思想认识是不可能通过高压而强行灌输的。人的动机是既有功利性也有非功利性的,我认为教师在学习目的教育中,功利性目的是无法回避的也回避不了,关键在于定位和引导。比如说,高中历史学习状况将决定我们能否参加高考,对选择文科的学生来说,还决定你高考成绩的层次,你能上什么样的学校。这你能回避吗?现代社会不排斥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合理合法的实现。回避显而易见的东西,只能使学生感到你的虚伪。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发展这个基础的,因为,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以社会整体利益和实现为基础的,所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切实同时也合乎逻辑的教育,显然不是简单呆板的说教,学生是能够或者是乐于接受的,我认为,追求这种有效性的教育或者教育的最大效率,正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上好第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为以后长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上好”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有初步的理解和认可,对学科学习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情感倾向。第一节课的影响如此之大,我们不能不充分重视“第一节课效应”。
能够激发起学生初步的学习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要保持和升华这种热情更重要也更困难。长久的热情需要学习中的成功来激励和巩固,为此,教师要重视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点、鼓励个性化学习、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和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当然各个学生成功的内涵和层次是有差别的。同样重要的是,教师要带着强烈的精品意识,精心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二
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他们对历史课程内容的感悟。不同的教育理念对此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传统教育注重知识,前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关注能力,现在看来都有局限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就比较科学、全面,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知识、能力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的。“感情可以使一个人高尚,但是真正人的感情不能离开思想而存在。感情来自思想;思想滋润感情,感情寓于思想之中。”(苏·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可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这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行动的准则,也就没有活动的能力”(法·埃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从三个维度或者层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要求:一是从个人成长角度,从历史学习中全面吸取一切美好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形成比较全面的良好素质;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从培养世界意识的角度理解认识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接受和吸收基于理解,从一定的角度看,人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从根本上看,是在不断解决社会发展遭遇的问题中形成的。要理解就应该从根本开始。这个根本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人的动机、思想、行为、习惯和制度。当然,人的动机思想对历史发展有反作用。二是任何社会制
度、思想、政策,重大事件,都是人的意愿情感施行于活动的结果。要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感染力,就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中处处感受到人的作用,人的情感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从物中、事中、制度中处处见人。比如,汉朝反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为什么能够屡建奇功,英勇无比,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古代雅典的梭伦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以国家为己任,果断实行改革?认识历史人物不仅要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要应用有一定生动具体细节的史实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体验,觉得历史人物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亲可敬的,从而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深刻全面地认识不同时代人们对历史发展道路所作出的不同选择。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历史,历史只能变得枯燥乏味,不可思议,这是历史的悲哀;离开人的情感和观念去谈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就变成了机器式的木偶,这是对历史的糟蹋,也是对充满生命力的学生的情感的冷酷和漠视。
三
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的智力和全面素质发展有巨大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指出:“只有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蓬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从学科学习来说,学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的关键性因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显然,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才能有这种“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如何才能形成这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有比较高尚的人格:为人正派。这种正派对学生来说,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公正对待学生,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和情感不可能没有差异,但是,教师要善于理智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明显的亲疏差别,这应该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相处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艺术之一。第二,现代教育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发展是多元化的,不能只用单一的、狭隘的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是很严重的:它会扼杀被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学生的信心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在历史上,就有不少杰出人物在小学、中学都表现平常,他们中间就有人受到老师的某种程度的伤害,影响到他们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这是教师应当深深引以为戒的。第三,教师在学科上的造诣、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对教师评价和信任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稍微有点经验的老师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第四,教师,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要和年轻而充满朝气、求知欲旺盛、乐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融洽相处,需要努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当然这绝不是指《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式的疯疯癫癫。首先教师不要对学生自我封闭,要乐于与学生交往;其次,教师对新事物要多了解,积极接受和尝试健康的新事物,不难设想,一个教师如果不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接受新事物,对学生脱口而出的许多新词语都不知所云,你怎么能和学生很好沟通融洽相处?学生怎么能对你有亲切感乃至敬重你?我对此就有切身体会,我由于注意到向上述方面努力,课堂上也好,平时也好,交谈中,学生就会忘记彼此之间年龄的差别,学生都亲切地称呼我为郭大侠,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谈心交流。第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融洽的师生感情大大有助于对学生的管理和严格要求,而恰当合理的严格要求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也反映出一个教师是非分明的正直品格,应该相信,无数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此不仅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当然,这里重要的不仅是要严格管理,还要善于严格管理。教育中的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这里不展开,我在只是特别强调一点:管理不能脱离或者超越学生的现实,尤其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结束语
教育是一门爱的科学和艺术,没有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爱,就没有教育。要在教育中给学生以充分而美好的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教师要富于爱和奉献精神,把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铭刻在心,以科学态度和满腔激情把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融洽的情感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历史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教学的现实性
◎ 金丽
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重庆教育科学院历史教育研究专家龚奇柱教授着重指出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好理念的前瞻性,规划的超前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的关系”,确实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历史学科为例,新课标强调:“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2)在信息传输中,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在教学模式上,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对学生的态度,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这是非常前瞻性的理论。因为自十四、十五世纪至今,人类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神性—人性—理性—全球性的进化轨迹。特别是十七世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普遍接受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还发出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进步”等呐喊。人们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为社会发展构造理想的蓝图。这意味着人类开始进入了理性为自然立法、为道德立法、为社会立法的时代,即我们称为现代化时代。
在科技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理论也开始了现代化之路。主要表现在目的观、课程和教学观、教师观上。第一,“教育要面向未来,为了培养人。”从黑格尔的塑造具有普遍心灵的“理性人”、赫尔巴特的培养“有道德的人”、到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等,都是以“未来人”、“理性人”为前途的。第二,以“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为标志,科学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在泰罗强调绩效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泰勒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即泰勒原理。各门学科也都开始追求学科本身的体系,从本学科的角度把握世界的本质,追求各自领域的知识体系内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第三,教学开始考虑序列与次序,依靠量化的手段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表现在教学上,追求统一的方式方法;在学习方式上,追求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中心和权威。第四,教师成为科学、理性和真理的代言人。
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日见端倪。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发生的革命、战争、混乱以及政治、外交中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道德的沦丧、道德标准的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加深,使得崇尚理性和秩序的启蒙运动失去了感召力。虽然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越来越成为杀人的机器,并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类资源的逐渐枯竭。反思、批判理性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崛起,理性更是各种哲学流派反思、批判的对象。从德里达的“解构”,到福柯的“人是近代的一个发明”;从利奥塔拒绝宏大叙事的“向总体性开战”,到罗蒂新实用主义的“后哲学文化”,宣布“哲学的终结”,“主体性的黄昏”。
教育理论深受哲学的影响。自杜威以来的百年,西方形成了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中的理性、主体性问题进行批判和解构。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是反对教育中的规律、理性和主体性,拒绝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
表的传统教育观采取了激进的彻底否定态度,倡导知识的相对主义,历史的虚无主义。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第八轮教育改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从课程改革入手,带动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改革;第二个特点是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凸现;第三个特点是新课程为动态生成的课程,它需要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具体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历史学科为例,其依据的理论有:“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切入,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心理学重在教学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关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学科教学法则侧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综合表现为: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景性;倡导研究性学习,反对接受式学习;反对教师的权威,反对教师的主体性;这些都是前瞻性的理论,反映了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无疑对纠正我们教育界目前存在的弊端十分有益。
具有历史思维的人都明确,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目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最大国情就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落后与发展同在。“如何使我国低水平、不全面、发展极不平衡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当前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因为“后现代化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教育也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化,就离不开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离不开理性。我国的主导性思维样式在本质上仍旧是经验代理理性、情感关系大于法律和契约。理性、自由、科学和主体精神还远没有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来,仍然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
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大瓶颈在于高考评价体系,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只要现存的高考制度不变,基础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无效劳动,得不到社会、家长的理解,更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自江苏省高考单独命题后,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根据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对历史学科的考试方式,62.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20.6%的同学认为“基本上不能反映”,80%的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应该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
而且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组在南京的一项调查还显示:75.7%的学生反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有课堂提问,但没有讨论课”;52%的学生希望“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只有35.1%的学生希望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希望“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以及“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诵这些重点”的学生分别占3.7%和9%。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教学的现实性之间的距离,处理好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反对借口客观条件的限制,消极地对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不顾现实条件的可能性,搞教育改革上的“大跃进”。
第二篇: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李红群(邮编 443509)
随着中考语文作文分值的增加,写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大练笔力度,进行全方位的作文技巧指导,学生却越来越感棘手,越写越无味。这是为什么呢?缺乏生活,缺乏情感体验,这才是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治标还得治本。
一、文以情为贵,真情重于泰山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写作方面的要求为当前的作文教学解了围,其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余秋雨先生也认为作文是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的训练。的确,真正上了境界的文章不是靠技巧取胜的,文章要有真性情,它是要靠真性情打动人的,缺少真情实感,讲究再好的作文“外包装”,读来也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所以情感体验是写作必不可少的。
有许多大文豪并非科班出身,甚至有的没有上过学,根本没有受到过所谓的练笔训练和技巧培训,但是他们把旷世佳作留存人间。如鲁迅、郭沫若、高尔基、马克·吐温等。他们的作品都是诞生于真实的情感,出自于体验之中,是灵魂深处的最真表白。
再者,文人向来是多愁善感的群体。苏东坡饮酒赏月,触发了思念亲人之情,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徐志摩比常人多情,他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许多人视为佳品;杜甫一生都非常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的许多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至今广为流传;现在的毕淑敏温情、质朴的散文,都缘于他们心中的最原始的情,包括学生写作出的优秀习作也都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光靠写作技巧是无法企及的。再说一个对于任何事物、任何情景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即使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也难于获得写作灵感,写出感人之作。有时一味强调写作技巧,就是给学生写作戴上了“镣铐”。学生写作起来会举步维坚。
二、情生于体验,体验出灵感。
情生于何处?生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作文先要让学生学做人。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己一颗敏感、纯净的心,要让学生自己的心充满爱。这就是说要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的事件,一个微小的物品,一个平凡的举动都能激发自己的情感,当见到别人的不幸,以及别人在不幸中表现出应有的品格时能产生应有的感动;看到一个人的善意举动或一个善意的眼神时心灵能涌起一股感激;看到动人的文章或影视剧时,心理能引起一些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等。具备了这样的情感素质,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基础。这种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充分体验
感受,寻觅那一份真情,一份真感动。我曾在九年级进行了一次尝试,让学生放假回家仔细阅读父母的脸和手,观察他们忙碌的身影,聆听他们朴实的话语。返校后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作文,许多饱含浓浓亲情的真心话语倾囊而出,全班五十五人,五十五篇佳作,让学生感动,让我看到五十五颗真心。这次写作的成功得力于情感的体验。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各个场合去体验,获得最真切的情感。如秋天来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撷秋韵,触景生情,陶冶情操;中秋之夜,让学生吃月饼赏月、话月,品味月夜之韵,再来写作,学生笔下生花,文章酣畅淋漓。
其次,就是让同学们多读好书,这是开发情感的另一途径。如何读书也有讲究。读书,词汇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读书主要是看作者如何寻找情感与描写事物、事件的契合点,如何抒写自己的感情,读别人的作品,就是要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看见自己。这种阅读,才是智者的阅读。
三、文无定法,让写作随情而去
文无定法,写作应是不受固定模式束缚的。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选材?怎样创新等等,学生无所适从。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记自己愿记的事,抒自己最真的情。一位名师说过:“作文,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让作文多一些童趣、童心、童真,少一些虚假的庄严和崇高!”只要学生自己具备了细腻和敏锐的情感,而且习惯于用笔来抒写性情,将情诉诸于笔端,那么诸如谋篇布局、详略处理等写作技巧就会成为随时抒写性情的桥梁,而不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拦路虎了。
写日记和随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这样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平时积淀的感情体验,充分再现心中所想,让学生在日记和随笔中自由发挥,破除虚假作文的面具。(日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随笔)。许多学生在随笔中写出了自己的事,抒发了真挚的情,一学生在《家在哭泣》中写下了母亲去世后的家境,语言质朴,催人泪下;一学生在《姐,你一路走好》中流露出对姐的歉意;一学生在《父亲》一文中写道:“跟父亲坐在一起,闻到的是父亲身上的汗味,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味儿,是洗不掉,掩盖不住的。”„„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从此诞生了。
有人说,话题作文就不同于随笔了,其实不然,只要有了平时感情的积淀,同样能过话题作文这一关。因为话题作文是相当开放的,只要学生能将平时积累的情感调动起来,从心里掏出真实所想,写尽平常所能写,就能做到以平常心、真感情来写话题作文了。
文贵有情,没有真情的假泣不能感染人心,无病呻吟,更会让人恶心。文章是情感的产物,就应用笔去“表露灵魂的深处”。这样,文字便成了情感的载体,写作也就是随心所欲,随情而去。
第三篇: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在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情感
摘 要: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从作品中领悟艺术真谛,学生的欣赏水平起点高了,眼界就开阔了,对美的直觉和选择也就更敏感了。在美术欣赏教育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注重学习背景与界定、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体验欣赏的重要和有趣。通过美术教学欣赏中体验式策略的研究,创设让学生有所感受的心灵、情感有所震撼的学习情景,知识与情感一同成长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美术欣赏;体验情感;审美教育
一、“体验式学习”的研究背景
客观地说,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以美术的介绍代替美术作品的欣赏,二是以“文学性解释”代替对美术作品欣赏。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扑面而来,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承认教学过程要开放学习材料、要突出学生主体、要突出学习的过程、要突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体验,可一到具体实践时,确实难度重重、问题多多,有意无意或迫于无奈之下走回老路,这些问题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尤其突出。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目前站在教学讲台上的美术教师都是在传统文化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那些艺术作品的标准诠释,是一代一代的传承,很多教师只懂得传承,还未能找到启发的教学方法。另外,在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缺乏权威性的引领、指点与启迪,许多一线教师都是在独自摸索。②艺术作品强调情感的交流,无论抽象还是具象,本身存在着人与作品互动的一种主观情感的流动,对一幅艺术作品的理解,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在一幅艺术作品面前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时,教师不知该如何收场。
二、“体验式学习”的界定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注重学习者全过程深入地参与,突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划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知识意义。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敢问与发现,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学习。
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也就是说,在体验中作品内容完全转化为意味的形式;作品形式也无不闪烁着作品意味的光辉。在主体方面,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自我被在作品中体验到的主体与自我所取代。正是在体验中,艺术作品与接受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统一。就像里普斯所说的那样:“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赏,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这意味着,在体验中,接受者是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自我,艺术作品的整体意外也是在体验中被给予和被确定的。
三、“体验式学习”的欣赏方式多样化
在美术欣赏的活动中,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激起审美情感,陶冶其情操,教师采用多样化指导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多样化活动方式。方法多样,我采取以下几点教学体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增强欣赏的趣味性,使学生体验到欣赏的快乐。
(一)对话欣赏法
对话欣赏法是学生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学生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如欣赏《清明上河图》时,我们把视觉定格在即将通过虹桥的那艘大船上。
请学生欣赏后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①大船的行驶方向为什么发生改变?②试猜船头的那两个人在说什么?③船舱上有两个人仰头向上,他们在干什么,又在说什么?④为什么有人在放下桅杆?⑤甲板上有人在奔跑,他想干什么?⑥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做?紧张而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清明上河图》中最吸引人、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场景牢牢地记在学生的心间。……在教师有意识的提问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清晰感受,让一些直接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和逻辑。对话欣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艺术作品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增强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综合欣赏法
综合欣赏法是选一些与美术作品有关或能加强其感染力的歌曲、诗歌、故事,配合作品一起欣赏,从而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歌曲、诗歌、故事联想美术作品,由美术作品联想歌曲、诗歌、故事等。如欣赏丰子恺的《办家家》时,配上学生喜欢的歌曲《办家家》,让学生由歌曲联想作品,从歌曲的内容中理解大师作品所意蕴的真实含义。活动结束,让学生开展办家家的游戏,巩固欣赏的知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欣赏作品《拔萝卜》,可以从故事《拔萝卜》导入;欣赏时,请学生用语言、用肢体动作、用面部表情表达作品的内容;欣赏后,请学生唱唱歌曲《拔萝卜》,并进行游戏《拔萝卜》。这种综合欣赏,帮助学生建立起美术欣赏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情感、知识、技能各方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三)搜集欣赏法
新课程鼓励学生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从中学会分类和整理,提高相应的能力。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预先布置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获得经历知识的过程,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参与意识,对教学的拓展很有帮助。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这样的做法过于理想化,学生常常以应付的心态完成任务,对教学的帮助很小,自然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了。
如何安排学生“课前经历”的学习策略?我的做法是:“收集”以一种自主选择的形式体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一定范围的选择自主权。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我提出了两个课前思考题:
1.达?芬奇仅仅是画家吗?
2.你认为蒙娜丽莎是否美?美,美在何处?不美,又表现在何处?
像这样的学习任务,主要以思考的形式体现,两个思考题学生任选一个完成。学生完成的途径主要有3种:①信息收集(网络);②资料查询(图书);③自主思考分析、亲友帮助。这样课前经历的体验设计,本身题目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完成任务的途径也不再是单一的资料收集,都能有话说。
例如问题②,学生的回答有三种:美、丑和一般,其中丑和一般占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我问:蒙娜丽莎丑在哪,同学主要提到这3点:①没有眉毛;②身材肥胖;③衣着灰暗,像老太婆。例如:没有眉毛:15~16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的妇女流行拔掉自己的眉毛,以此作为一种时尚和美。身体肥胖:当时妇女以胖为美,这源于原始社会对妇女的生殖崇拜,我国唐代也是以胖为美。
教学中,我有意避开了简单的说教,对于蒙娜丽莎的美,学生经过课前资料的收集、思考、质疑、判断,课堂中争论、引导、解释、理解,学生开始从历史、文化、地域等角度去思索,学生的观念甚至不再局限于对蒙娜丽莎容貌的理解,很多同学开始去体会她的内在特质,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在课前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得到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空间,经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美术欣赏的目的并不是增长学生的美术知识,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加强学生的审美感受,释放学生的审美想象,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我们应积极开展美术欣赏教育,注重学习情境、知识的界定、方式多样性,加强学生对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性,引导学生对美的向往,让美术欣赏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第四篇:让幼儿在体验中自主学习
让幼儿在体验中自主学习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是新教材大班《共同生活》领域,该领域包括幼儿身体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两大方面。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圈子不断扩大,接触的社会环境越来越丰富,参加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因此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是大班《共同生活》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我想以“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为重点,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
《青岛市幼儿园素质指导纲要》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为“发展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认识并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爱、协作的重要和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在其社会性发展上呈现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不断增长、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等特点,尤其是大班幼儿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新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在社会性教育活动中注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大量采用了情感渗透教学法。所以今天我和老师们交流探讨的题目就是如何“让幼儿在体验中自主学习”。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学会交往和守规则
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就是在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从幼儿生活中的原有经验中汲取价值点,帮助幼儿把点状的经验进行整理,提升出更高的社会品质来指导幼儿的实践,也就是“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过程,让幼儿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一)模拟生活情境
模拟生活情境就是让幼儿置身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让幼儿模仿其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角色,在体验中学会交往。如教材中P100教育活动《如何与陌生人交往》、P135的情境练习《紧急送还》中“捡到一个书包的”的情境模拟、P143的活动《大卫,不可以》中请幼儿扮演大卫妈妈角色等,都为幼儿模拟了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幼儿置身于不同的情境,体验不同的情感,促进社会性发展。下面我们就重点看一下P100的活动《如何与陌生人交往》,互动游戏中有一个题目:当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怎样有礼貌的对来访的妈妈的同事说,并让她高兴的离开。我们在组织这个活动时,教师就可以马上变换身份,与幼儿互动。教师可边模仿敲门动作边说:“你好,我是你妈妈的同事某某阿姨,我找你妈妈有点事。”在老师的带动下,幼儿会不知不觉跟着老师调整角色,与老师对话:“阿姨你好,对不起,妈妈不在家。”老师:“那么让我进去坐着等她吧。”幼儿:“如果你有急事,可以给妈妈打电话。
教师角色的转化,让幼儿变了身份,因而他会依照角色来想来说。这种真实的情景来自幼儿生活中,来自幼儿的原有经验,经过幼儿的“再次经历”和教师的指导,幼儿保留了有益的经验,舍弃了无益的经验,达到了经验的提升。
(二)再现生活片段。
社会性的内容是一种潜在的、近乎内隐的东西,幼儿缺少依托的支架很难回忆起已发生的事件。为了给幼儿的回顾经验提供“把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照相机、录像机抓取生活中有价值的片段,并将这些生活片段进行收集整理。在真实片段重现时,教师运用追问,把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由于这些片段来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幼儿看到了这些场景,想说的欲望就强,把新的经验用到生活中去。教材中通过图片、视频、照片等多种形式为幼儿再现了生活片段。如P107教育活动《我有开心法宝》中为幼儿提供了3幅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幼儿学会运用“开心法宝”关爱同伴、P120《结识新朋友》中教师为幼儿抓拍幼儿与新朋友的照片、P123教育活动《美好回忆》提供视频“美好的班级活动”或照片,引导幼儿回忆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事情、还有P218半日活动《起床以后„„》,我们来重点看一下,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两段小班幼儿起床后的录像片段,片段一是小班幼儿起床后,开始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有的衣服扣子系错了,有的小肚子露出来了,有的袖子没挽好,有的鞋带没系好。片段二是两名幼儿因为不会扣扣子、系鞋带着急的样子。通过播放片段让大班幼儿感受弟弟妹妹需要别人照顾的着急心情,激发幼儿去照顾弟弟妹妹的积极性,并通过以大带小活动,明确怎样让弟弟妹妹喜欢自己的帮助,怎样对弟弟妹妹实施帮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还用相机随机抓拍了幼儿的活动表现,最后的交流分享活动中请幼儿观看老师抓拍的照片,欣赏弟弟妹妹得到帮助时的开心笑脸,从中体验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怎样以积极、恰当的方式与小班幼儿发起交往,学会了与小弟弟小妹妹协商、合作、能够谦让弟弟妹妹,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学会了交往的技能。
为幼儿再现生活片段,对我们农村幼儿园来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实施,有条件的幼儿园就可以用较普遍的照相机来抓取生活片段,也可以用图片为幼儿再现生活情境。举一个例子,如区角活动时,教师在图书区抓取了幼儿看图书的两张照片。几天后,教师将冲洗出来的相片呈现给孩子看。(条件不允许的幼儿园就可以用图片来代替)照片一(或图片一):一个女孩一下子拿了一摞书。教师抛出问题:“这个女孩一下子拿了多少书?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并及时小结:一次拿很多书,别人就没有书看了。照片二(或图片二):一个男孩只拿了一本书看。教师追问:“这个男孩拿了几本书?你们看书的时候,怎么做?”最后小结:这个男孩一次拿一本书,看完一本放回书架,再拿另外一本。教师结合两张照片(图片),根据幼儿原有经验的跟进式提问,引导幼儿遵守看书的规则,并渗透了初步的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又如,为了让幼儿体验有规则和守规则的重要性,玩活动区时,教师故意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幼儿自选区角和玩具,当出现争执或玩具满地时结束活动,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体验,感受游戏中没有规则的不愉快。教师通过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设置矛盾冲突,让幼儿真实体验到乱糟糟的环境让人心情很不舒服,乱放的游戏材料让环境混乱,让人取放不方便,没有规则带给大家很多的麻烦与不愉快,只有守规则才能保证井然有序。通过这样的体验,使幼儿真正认识到守规则的重要性,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成效。
幼儿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捕捉,就会时过境迁。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融入到幼儿的学习情境中,为幼儿搭建学习、理解、交流的支架。
二、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学会感受爱和施爱
大班教材P222中有一节教育活动《在家我也爱劳动》,教师为幼儿布置了家庭中乱糟糟的场景:地上有纸花,桌上有吃完的食品包装袋,菜篮里有几根芹菜,孩子和爸爸换下的脏衣服随便的扔在沙发上等,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幼儿表演游戏《妈妈生病了》,使幼儿学会关爱妈妈,并在表演中体验关爱妈妈的快乐和温馨。P185《看不见的世界》中请幼儿带眼罩表演游戏《迷路的盲人》,体验盲人的困难和不便,并通过两次提问关注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第一次的提问:你觉得蒙着眼睛走路、做事情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你有什么感受?关注了自我情绪体验;第二次的提问:先请带眼罩的幼儿谈谈有人帮助时自己的感受怎样?再请扶“盲人”的幼儿谈谈过红绿灯路口、上台阶时,自己是怎样帮助盲人的?关注了他人的情绪体验。通过在游戏中体验萌发了对盲人的关爱之情,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教材中还有很多活动都注重了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的体验,如P117《带“小不点儿”一起玩》活动中布置了“游乐场”的游戏情境、P121《结识新朋友》中创设情境组织幼儿玩“默契大考验”的游戏,进一步体验与新朋友在一起的快乐、P128《小小辩论会:说还是不说》中带幼儿玩情境游戏“我来教你做”,引导幼儿学习道歉的方法。P201《便衣警察》运用游戏让幼儿了解了警察这一职业,体验警察的辛苦。
幼儿具有“泛灵论”(即认为万物有灵性)的心理特点,在一日活动组织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幼儿的这一特点,以童趣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自主发展。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午睡后,孩子大多不喜欢起床,软软的赖在小床上。怎样让孩子乐于起床,高高兴兴参与下一环节的活动呢?于是,老师就扮作老公公,和孩子玩拔萝卜的游戏,每拔起一个“萝卜”,老公公就会高兴的亲两口,并说:“好大的萝卜呀”。能力强的幼儿自然喜欢象老师一样当老公公,其余的小朋友也急切的喊着:“我是个最大的萝卜,快来拔呀。”待小朋友起了床,老师接着故意用遗憾的声音说:“萝卜真大呀,可惜水分太少了,要是——”话音未落,孩子就会高兴的端起小杯子,大口大口的喝起水来。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以快乐的起床游戏为引子,在自然的环节过渡中,孩子会开心的进入下一活动。生活活动是琐碎的,正是这一个个有趣的小游戏,将生活活动串成了快乐的音符,不仅培养了幼儿醒后不赖床的良好习惯,幼儿在游戏中也感受到了老师浓浓的爱意。
又如散步时,小朋友观察到园里的小树,有的小朋友伤心地说:“小树在风中摇来摇去,象是被冻得在发抖。”有的说:“小树叶哭了”; 还有的说:“小树叶飘呀飘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个教育契机,分析幼儿的这些表现就是对小树的关心,是一种爱的表现,可以此作为切入口,渗透爱的教育。教师说:“那我们给它们建一个新家吧。”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在教室里选择了一个朝阳的地方,搭一个纸箱做的房子,在旁边做一棵大树,让小朋友把捡来的树叶放回到大树妈妈的身边。整个过程,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充满趣味的小游戏中,教师同情、帮助弱者的行为深深地感染着幼儿,也成为他们关爱和帮助弱小的情感典范,爱的教育在幼儿的游戏中延续,深化。
三、在情感互动中体验,学会理解和自信。
《纲要》中指出:“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并能“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这里提到的情感互动,指的是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的以情唤情,是以教师、同伴的积极情感,及班级中的良好氛围去影响、唤起幼儿的内在体验,使幼儿产生认同感、信赖感等情感的共鸣,树立自信心、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例子:在户外活动中,胆小内向的孩子往往喜欢躲在角落里不愿动,自信心不足。如胖胖的萱萱面对着攀登架,眼里充满了拒绝,小伙伴敏捷的身影似乎更加重了她的自卑,此时,她需要的不仅仅是鼓励,更需要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同,于是老师说:“这个攀登架看起来有些难爬,我也从来没爬过。心里有些紧张。”萱萱看老师的眼神里多了一份信任和亲近,接着老师给她提出了一个低于实际能力的目标:“我猜你能爬到最低的这个格,你猜我能爬到哪里?”最后老师做出了对萱萱充满诱惑力的行为:“老师和你一起爬,小朋友一定会为我们加油的。”伴随着小伙伴们“加油”的呼喊声,萱萱每爬过一个格,心中就会对自己多了一份自信,况且还有同伴这么多的加油呢。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获得了收获:萱萱感到了老师的关爱、同伴的友爱,获得了参与活动的信心;小朋友们在给萱萱喝彩、加油的过程中也感到了快乐和自豪,班级的氛围通过一次次这样的活动更加的温暖。
每个幼儿都有强烈的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及时捕捉幼儿的情感需要,努力让幼儿真切感受和体验到对他的关注、支持、赞赏,会使幼儿感到幸福、自信,学会关爱和宽容。
例子:在美工活动“小鸭子”中,文文由于技能水平弱,做的小鸭子不像样,在交作品时,她不好意思的说:“我做的不好,我不会做„„”这充分说明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足。老师敏锐的察觉到幼儿的反应,及时转换角度,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她首先为小朋友讲了《丑小鸭》的故事,讲完故事后,老师告诉幼儿这只丑小鸭就在我们班里,是文文做的。小朋友都为文文鼓起掌来,表扬她很能干。老师接着引导幼儿评价:“哪里像丑小鸭,怎样做就会成为一只漂亮的小鸭子?”引导幼儿为文文的作品提建议。最后老师总结:‘文文真有本领,能做出故事中的丑小鸭,相信今后还会做更漂亮的小鸭子,甚至会做出美丽的白天鹅!”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教师只是转化了一个角度,但在这一过程中却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建立了自信,同时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了理解、宽容和善待别人。
四、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和热爱劳动
生活即课程是我们倡导的理念,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教材中目标六(社会环境与劳动)部分的活动设计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注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加深他们对劳动的理解、体验,从而树立劳动观念、体会劳动的价值,了解相关的社会环境。如主题活动《劳动小能手》下的几个教育活动P221《在家我也爱劳动》、P226《跟奶奶学做枣饽饽》、P227《和爸爸妈妈试一试》、P232《秋收真快乐》、P231活动《一起扫落叶》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比如活动《一起扫落叶》,就是带幼儿到院子里,动手清扫落叶。活动开始首先让幼儿观察落叶满地飘零的场景,体验落叶给我们的活动带来的不便。并通过现场示范、设置矛盾冲突的场景,不但使幼儿掌握了扫落叶的方法,并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分享了劳动成果。我们在组织这个活动后,就可以每天抽出时间组织幼儿开展一次捡落叶、清扫落叶的活动,把这个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强化幼儿的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家庭是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场所,但家长往往因担心幼儿笨手笨脚会发生危险、弄坏东西而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机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打消家长的这些顾虑。如P227活动《和爸爸妈妈试一试》的开展,就是通过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了观察、引导孩子使用日常劳动工具进行探索的机会,在制作小板凳、裁剪小衣服等有趣劳动中让家长感受幼儿劳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今后大胆放手让幼儿参与劳动创造了条件。我们在实施时,还需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实施劳动教育。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我们幼儿园大都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村自然材料,为我们的课程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开展活动《秋收真快乐》,我们农村幼儿园就可以将幼儿带到田间地头,让幼儿动手劳作收庄稼,体验劳动的快乐。还有我们经常开展的春游、秋游、远足运动等活动,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清新与舒畅。乡镇文化中心、银行、邮局、书店、养老院等社区单位、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村办园所在的各村不同的民情习俗,都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环境。
五、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会移情和表达。
实践表达是教师将幼儿置身于社会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性认知的理解,释放自己对社会性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这是渗透情感教育的最终归宿。移情,就是在一定情境中,让孩子去体验、尝试感受他人的情感,并学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提高幼儿的情感实践表达能力。
(一)通过语言表达来释放情感
即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方式表达释放自己内心的感受。教材中很多活动是通过语言来让幼儿表达释放的。如P140教育活动《爸爸妈妈的宝贝》中,实践部分组织幼儿讨论:每个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爸爸妈妈是你们的宝贝吗?你们想怎样爱你们的“大宝贝”呢?引导幼儿用语言积极地交流关爱父母的方法。P106《我有开心法宝》请幼儿说说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组织大家为他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P111《快快和好》中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和好的方法。P113《小伙伴你真棒》中组织幼儿和好朋友“说句悄悄话”,表达对伙伴的喜爱。P171《老师,我想对您说》中情感迁移:这段诗歌让你想起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什么?等等。
一日活动中教师可随机灵活的引导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来释放情感,如班上有小朋友生病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式可以表示自己的关心,有的小朋友说可以送花,有的说要写信,还有的小朋友要打电话表示自己的关心,教师现场拨通了生病小朋友家的电话,引导幼儿向他表示慰问和关心,这就是一种语言表达,它传递的往往是一种爱,一种关怀。
(二)通过多种方式表征来释放情感
即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美工等手段表达自己的认识与体验。如:教材P242《班级规则我来定》活动中,实践部分请幼儿找一找在班级生活中小朋友应遵守的规则,幼儿运用绘画表征出来,在和幼儿共同讨论和筛选后,制定了班级有关规则并配上小儿歌,幼儿耳濡目染,促进幼儿规则意识不断提高。P241《我们发现的规则》引导幼儿将收集到的规则进行分类,然后贴到墙上。P110《原谅真好》,让幼儿通过动作相互拥抱,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等。
(三)通过活动实践来释放情感
即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实践行为练习,内化幼儿的认知、体验,初步形成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社区活动、宣传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礼仪交际活动(如大带小活动、做客活动、社会采访等)等几种形式。如如教材中P115的“假期活动调查”、P116“伙伴的贸易会”的开展、P118的礼仪活动《请你和我跳个舞》等。教材P189中设计的“爱心义卖会”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义卖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实践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开展义卖,幼儿共同讨论义卖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筹备义卖物品,召开爱心物品介绍会,布置爱心义卖会场,义卖中幼儿一边要和顾客讨价还价,一边还要随时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中不仅是一种爱心的表达,幼儿的协商、合作、交往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共同研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我们的智慧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大班《共同生活》领域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些粗浅的体会,由于水平有限,自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的关注。
第五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快乐学习与学习快乐
济南市平阴县刁山坡小学 庞传义
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在广大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也要让快乐充盈教学课堂.笔者认为,从教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快乐 充盈 教学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笔者在一篇教育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它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内心油然产生一阵激动、兴奋,这不就是我们思品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新课改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 “轻松教学,快乐学习”一直是所有师生共同的愿望。但是作为长期从教于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这种奢求无疑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吧!虽说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它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的。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实验仪器、图书配备及其他教学配套设施都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虽说党和国家已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但目前要使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普遍达到各教室“1台电脑+1台投影机”等多媒体设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见,我们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奢望借助多媒体设施及其他先进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但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以迅猛之势席卷神州大地,“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当好“巧妇”角色,创设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呢?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几年,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此有些粗浅看法,归纳如下:
一、创设快乐课堂,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否则,教师就可以体罚他,如罚抄、罚站,甚至打骂等,导致课堂上学生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听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不允许的,也无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新一轮课改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需要有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感、尊严感、安全感。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关心,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也是快乐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1.教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知心人,才能取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果,课堂才能有愉悦、活泼、和谐,充满情趣。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把课堂这一舞台表演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允许学生多“插嘴”,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使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同时利用学生的“插嘴”还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场景。
2.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罗曼·罗兰说:“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赏识是教师手里最奇妙的魔术棒,它可以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之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给予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和快乐。作为教师更要树立这样一种教育观念,即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同的学生;没有愚蠢的孩子,只有待琢的孩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知识,教师就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让学生也学会发现自己、欣赏自己,充分培养自信心,使其在自信、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二、创设快乐课堂,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态势语言——微笑
课堂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把知识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所以,生动有趣、准确且简练的形象化语言,不但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更会令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据我校多次学情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幽默感成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风趣、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改变以往教师“不苟言笑”形象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感受理解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长才干。
愉快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基础上的,教师的态势语——微笑,能真正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快乐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据河南日报(新华网河南频道2006年12月18日讯)报道:在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小学,老师毕小瑞一进教室,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原因是毕老师胸前戴着一个笑脸模样的徽章。原来,该校开展的“微笑行动”正式启动,全体教师都戴上了一只自制的“笑脸”,时刻提醒他们把更多的笑容留在课堂。笑脸徽章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将时刻帮助教师调节情绪。现在教师们心理压力较大,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心灵沟通,微笑能帮助教师们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真正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创设一个充满愉悦的课堂。作为积极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不一定也要给自己配一个笑脸徽章,笔者认为只要把笑脸挂在自己的脸上,那样会更真诚,更有效,更能沟通师生。
三、创设快乐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巴甫洛夫的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并增进大脑皮层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这是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占有何其重要的地位。要创设快乐课堂,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古今中外,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表明:凡是愉快的、精彩的、有效的、成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新理念,采取多向交流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做到“三提倡”(提倡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三允许”(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观点),“说三不”(敢向课本说“不”,敢向资料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种愉快、活泼的求知增能活动。
四、创设快乐课堂,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富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开始时十分注意巧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获得良好效果,学生能否认真听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对知识的疑问和兴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实践证明,疑问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用提问法,把问题摆到学生面前;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用演示法,使学生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寻找其原因所在;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错误原因,等等。教师还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科学常识或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设置悬念,使学生伴着愉快的心情,带着迫切解决问题的渴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创设快乐课堂,还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但是任何一位教师,对于即使是自己最擅长的教法,也不宜一成不变地一直使用,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变”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引起人的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其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课堂中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就会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常变换教法,不能堂堂一个样,力求做到宜讲则讲,宜问则问,宜议则议,宜练则练。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一些表演、朗读、绘画、游戏、歌唱等等情节,把“独唱”变为“合唱”。当然若有多媒体设施,教师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音、形、色、态等优势来营造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较稳定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得到突破。否则,势必是如“幽兰之草,久闻不知其香”,即使再好的方法,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尊重、关心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愿望的激发,使教学活动多样化,让学生在快乐中脑思、口说、手动,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和提高自己能力。让快乐在教学课堂中萌芽,让快乐像阳光一样充盈着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课堂,让快乐的课堂开出新时代艳丽的花朵。这一切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力争在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条件下也让课堂开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