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

时间:2019-05-15 14: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

第一篇: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

2012年春学期开学工作筹备

会中小学校长安全培训材料

一、校园班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制度不落实、班级管理松散:

学校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备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门卫制度,食堂的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有些领导和教师思想麻痹不严格管理就容易发生意外。比如说学校卫生制度不严,就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这与管理不严有密切关系。门卫制度不严,也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说,在这些方面制度一定要严,要严格管理,全校教职员工一定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岗位负责,对学生负责;如《学生晚就寝查铺制度》要求我们班主任教师一定负起责任逐个宿舍检查,发现不在的学生要立即寻找下落;学生受伤后任课教师或首遇人员要立即将他送往医院,不要延误救治时间等,这类制度班主任要清楚,经常对任课教师讲,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第二个原因,设备陈旧老化或设臵不当。

如果因学校设施设备老化或设臵不当造成学生受伤,学校要承担全部责任。如体育器材体育组教师应肩负起检查和排查的任务,定期对体育设施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维修。所以,学校的设施设备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每位教师都应做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岗位职责,坚持巡查、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

第三个原因,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

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从法律上讲性质不一样:玩忽职守是渎职行为,是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要是工作态度问题,要批评教育。但这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因为责任心不强导致重大后果,法院就可以认定玩忽职守,为此,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全体教职工都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否则,出问题就要追究责任。

第四个原因,体罚和变相体罚。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和教师本人要负完全 1

责任。因为教育法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该来说经过这些年的普法教育,教师们直接体罚学生的越来越少,但更多的是变相体罚,比如罚站、罚跑圈、罚学生做重复行为等等。变相体罚不出事情,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是出了事情,教师还是要承担责任的。有时候,变相体罚也会出意外。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要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批评要就事论事批评,不要去讽刺挖苦学生,否则造成的伤害后果,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第五个原因,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跟不上。

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任务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各中小学的主要领导经常在大会上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班主任一定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上网搜索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识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尝试。所以我们教师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是最重要的,维护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是学校工作的最高原则,这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最根本表现。第六个原因,学生体质特殊或者患有疾病。

有些校园伤害事故是因为学生特殊体质或患有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家长事先没有把子女的身体状况告之学校,学生自己也没有对教师讲,学校一点也不知情,那么,只要学校组织的活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各项措施没有问题,即使出了意外,也很难追究学校的责任。假如家长事先讲了,或小孩本人也告诉老师了,但老师由于时间长忘记了,或学校疏忽了,那么出了意外学校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为防止这类事情发生,班级必须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经常提醒有关教师,这样就可以把这类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七个原因,不可抗力因素。

所谓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三个“不”:不能预见,不

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伤害,按照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比如自然灾害,打雷、地震、风暴等。所以,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伤害在法律上学校和教师是不承担责任的。只有在学校有过失的时候,学校才谈的上承担责任。这一点学校要让家长明白。

第八个原因,学生自尊心过强,心理承受能力低。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在家里备受宠爱,到学校受了批评,想不通,就走上自杀、自残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当老师千万要注意。尤其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心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尤其要讲究方法。

第九个原因,学生中途离班。

有一些事故,与教师让学生中途离开教室有关。正常上课时间,教师让学生离开教室,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教师是否想到,正常教学时间如果让学生离开教室,中途发生意外学校是要承担责任的。为什么?因为按照教育法律,你中途让孩子离开教室,就是剥夺了他正常的教育权利,所以,出了问题你一定要承担责任。因此,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理由让学生中途离校,这在学校的制度中有严格的规定,每个教师必须遵照执行。

二、班级安全管理措施与方法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预防学生伤害事故上应:用忍耐代替急躁、用爱心替代私心、用和颜悦色替代疾言厉色、用平静心气代替怒气冲天、用平等交流代替发号施令。用常常自我反思教育教学取代一味让学生认错、用恒心取代急功近利、以巧妙的方法取代简单粗暴的方法。以谈心替代武力、以正面的肯定、赞美替代负面的指责。

班主任应在“五找、四多、六勤“抓好班级安全工作

五找即:

1、找本班级的骨干学生了解学生内部情况;

2、找易引发矛盾的学生座谈。

3、找班级中的安全隐患、漏洞和线索,及时掌握了解情况;

4、找学生容易发生的伤害事件的规律;

四多即:多谈心、多进宿舍;多和学生接触、多检查和宣讲安全知识。六勤即:勤问、勤看、勤走、勤思、勤听、勤记。

一、勤问:

对于班级的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班主任应该勤问,勤调查

二、勤看:

作为班主任,要常多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观察,勤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在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对班级的所有地方进行了安全检查。

三、勤走:

班主任千万懒不得,应该做个勤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勤到班级走走,多去关心班级工作,这样即使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会因大化小,小而无的。

四、勤思:

对于班级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应及时进行思考,想出对策解决问题。在开展工作时勤思考,这有助于班主任在今后开展工作时遇到相同问题时就能熟练解决,不至于手忙脚乱的。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比如一堂的体育课中某某教师因同学之间互相追赶中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桌角,致使额头出血。在给他包扎后,我及时反思,针对这个问题想出了对策,在班级制定了相关制度,从那以后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五、勤听:

对于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很多,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听听学生的心里话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六、勤记:

班主任处理完每一件事情后,都应加以反思,做好记录把自己的哪些体会,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哪些感想,把这些体会和感想全部记录下来,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博客。

老师们,校园伤害事故是一个难题。但不管怎么讲,只要我们树立安全意识,把防范措施做的好一些,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必须人人有责,时时有责。

寿县小甸中心校

2012年2月2日

第二篇: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校园安全现状分析

对于“安全”二字,在汉语词典中其基本含义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等。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安全,就谈不上社会和谐、人生幸福,因此,安全要求万无一失,安全时刻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在校的学生,身边需要注重安全的地方很多:人生安全、财产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宿舍安全等。这些安全问题在校园普遍存在且易受忽视,所以各级部门经常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接下来我就其中的宿舍安全与交通安全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宿舍是学生课余学习与生活的主要阵地,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宿舍良好的卫生环境与公共秩序,消除宿舍的安全隐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楼的火灾带来的不幸事故,宿舍安全始终是学校领导关心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在平时仍然不注意,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不强,宿舍中抽烟、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现象屡禁不止。到了冬季,天气变冷,很多学生嫌到开水房打水麻烦,就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经常出现宿舍断电、保险丝熔断等现象,加上多数热得快质量有问题,烧水无人看防,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前,一般宿舍都会摆放有三四台电脑,加上手机充电、台灯等,有些宿舍内电源插口可能难以满足学生的用电需求,学生们就会私自购买插线板私拉电线,安全意识强的学生会买一些质量可靠的插线板,但也有学生图便宜,购买的插线板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男生宿舍里的烟头也是酿成火灾的潜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消防安全工作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宿舍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检查,严格从学生宿舍查出热得快、电饭锅等集体宿舍安全隐患,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教育等方面入手,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强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宿舍中还需要注意财产安全,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偷不可能把自己的不良行为写在脸上,在假期、上课、晚自习等时间段,最容易发生偷盗事件,大家该提高警惕,离开宿舍时将贵重物品保管好,随时关好门并及时切断插座电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尤其在大城市,汽车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交通安全。俗话说:交通连着你我他,交通安全靠大家,为了确保人生安全,我们有必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我们学生当中,闯红灯、横穿马路、跨越隔离带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在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极其重要。在红绿灯路口,我们应该宁等一分,不抢一秒,这样可以多一份安全。在过马路时,我们应该走人行道与斑马线,时刻注意关注身边交通状况,决不能图少走几步路而横穿道路或跨越隔离带。总之,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宝贵生命,我们应时刻注重交通安全,将其牢固记在心中,只要人人均能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实现安全出行、和谐交通。

为了较好地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我觉得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安全问题的反映,学校可以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安全学习、安全生活等基本理论与知识,逐步形成较明确的安全理念和重视安全的行为习惯。总之,在各方面大力宣传之下,愿大家都能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注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了,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必定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果。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2015-08-07 09:52:15 | | 艾瑞咨询 专题研究-教育

摘要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2014》调查发现,“单一以成绩为考评标准”是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担忧的问题,新一代家长、学生更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色的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是家长的首选。

关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问题,探索未来中小学教育模式的观念和趋势。

1、目前中小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家长主要担忧“以成绩为考评标准”,无法最大化发挥特长

面对中小学教育,家长普遍反应教学方式、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困惑。现有教育体制,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教育方式生产出来,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和能力。如何有效的实施合理的教学方式,挖掘发挥孩子的潜能和特长,是家长最期望解决的问题。

2、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成绩”已不是第一目标,新一代家长学生更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以学生、家长两方面观点来看,学习的关注点和动力,学生占比66.9%,家长占比32%。区别于单一的成绩分数为重,更偏向以个人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孩子个性的发展,针对不同的孩子给提供不同的教育,只要在自身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充分的发展个人潜能就达到教育的目的。

3、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在逐步改变: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逐渐成为家长的首选

区别于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家长对于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游戏娱乐方式学习更为偏向,教育理念在逐步改变。

4、互联网科技化教育产品使用比例提升:中小学阶段互联网应用低龄化趋势发展

随着互联网低龄化趋势的扩展,使用过互联网科技化教育产品的学生比例升高,占比49%,并有36%的学生近期想尝试使用,具有较大的空间基础。但由于该年龄层的特殊性、自由支配时间少、家长具有购买决策权等原因,学生使用习惯有待培养。

5、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好处是:可将“标准化课程”变成“私人定制”,在线学习自由度更大

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学习时间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并安排学习进度,相对于线下面授形式,费用较低。

6、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使用呈上升趋势:工具类学习产品使用比例较高

学生使用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主要包括工具类产品、网校类、题库类产品等。其中工具类产品使用比例较高,占比71.89%。

7、移动终端渠道使用比例提升:以PC端为基础使用渠道,平板电脑、手机使用比例提升

目前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仍是主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民规模的增长、移动智能终端的多样化,移动端将会出现较大增长。

8、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授的有机结合:偏向基于传统面授,配合使用科技产品服务的学习方式

单一传统面授或者互联网教学的模式,都不完善。把两者结合起来,基于面授,配合科技产品服务,是一个教学的循环过程,更利于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拓。

9、多数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遵循“预习-学习-备考-巩固”的有效循环过程

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习惯进行调查,能够按照一定方式学习的学生,并遵从“预习-学习-备考-巩固”的循环模式,占比72.7%,也同样存在59.7%的学生,单一以备考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备注:以上文字和数据均来自“艾瑞咨询”

2014年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 2014-08-27 11:31:00 点击:8 发表: xiaoxin

由好未来和艾瑞咨询合作,通过艾瑞iClick社区、好未来家长帮论坛、家长帮(app)、学而思网校等渠道的调研制作而成的2014年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主要研究了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以及学生对互联网科技类产品服务的使用情况等。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3-2014教师互联网行为分析报告

时间: 2014-09-11

在线教育,教师的互联网行为很重要

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及对策

黄海旺/王海英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材实验和教学实施情况是小学科学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的现状与培养创新人才、大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小学科学教育还需在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投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科学课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为了了解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材的适应情况以及教学的实施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质量,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好、更适宜的教学资源,我们对科学课教材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对科学课教材和教学现状调查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由五部分共45道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目组成。调查的内容涉及教材、教学、学校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五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

对小学科学教材的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五方面。

1.教材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2.教材设计的科学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基础,是否具有实用性,能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3.教材的编排、陈述方式与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教材的选材和编排是否循序渐进,是否有利于教学进展以及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

5.教材设计的学习情境和科学活动是否合理,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是否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7.教材能否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8.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否多样化,在观察、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上,能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9.教材是否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0.教材插图的形式是否合理、恰当,适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实际特点;教材的文字量是否适中。

11.教材中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是否能够完成。

12.教材是否与您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和地理资源、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工农业生产实际相适应。13.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您所教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

14.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应教师所具有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15.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否满足教材的教学要求。

(二)关于教学

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八方面。

1.对科学课中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理解的程度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的频率如何。

2.在科学课教学中是否使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或实验等教学方法,频率如何。

3.在科学课上是否有条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幻灯片等辅助科学课教学。

4.每学期的科学课能完成每册教材内容量的多少。

5.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是否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观察等。

6.参加过的科学(自然)课教学研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学校教师之间共同备课;B.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C.县、区、市及以上的教学研究活动;D.从来没有参加过教学研讨活动。

7.在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学校不重视;B.教材不适应当地情况,缺少教学资源;C.得不到教研员等的教学指导;D.自己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好。

8.所教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学习兴趣的状况如何?A.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无所谓;D.感到很枯燥。

二、调查评价分析

(一)对小学科学教材的基本评价

1.教材在体现知识与科学性方面

体现知识性与科学性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评价指标。调查分析发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教材的选材和编排以及学生科学学习四个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下图所示。在上述四个选项中,评价为“一般”的比重均居首位,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合计比重都达到6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学科学教材在体现知识与科学性方面尚有提高和完善的空间。

图1教材的知识与科学性维度

2.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

新课程改革倡导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科学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活动设计上体现并适应学生的认知与心理规律。调查分析发现,在对教材设计的学习情境和科学活动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教材能否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材能否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材是否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五个选项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2。与前四个选项相比,评价为“好”的比重略有提高,全部在35%以上,但评价为“一般”的比重仍居首位,全部在45%以上,评价为“一般”与“较差”的合计比重仍均在55%以上。调查分析表明,科学教材在适应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方面与课程改革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图2体现学生认知与心里规律维度

3.教材在编制与出版特色方面

教材的文字、插图和活动编排、难易程度与不同区域性特点的适应性,以及与教师的接受能力、学生知识背景的适应性是教材的特色所在,也是教材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调查分析发现,在教材的文字、插图和活动等的编排、难易程度以及在教材的文字量是否适中,教材的插图形式是否合理、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和实际特点选择中,有部分教师特别在调查问卷上标明:现有教材的文字量偏少,部分插图不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文字内容和更易于理解的插图形式揭示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

在对教材是否与学生知识背景相适应,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教材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等几个选项的评价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3所示。调查分析表明,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适应性上还存在许多不满意的方面。有的教师特别指出:教材配有的活动偏多而练习偏少,有时难以在短时间的课堂上完成。

此外,在对教材体现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和地理资源、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工农业生产实际是否相适应的评价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3.3%、50.5%和36.2%;在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能否满足教材的教学实施要求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5.7%、42.4%和41.9%。可以看出,对这两个选项评价为“较差”的比重明显提高,表明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评价较差。有一些农村教师指出:现有科学教材的内容以城市取向为主,与农村实际情况联系不够,有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偏深,与农村地区学生的背景以及概念发展达到的阶段存在脱节现象,这对于农村学生的科学课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此外,教材中设计的观察、实验、操作、制作等活动形式多样,这些实验活动需用大量各种各样的教具。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缺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及图书室、实验室设备陈旧的情况下,按照教材规定的活动内容开展科学课教学几乎是纸上谈兵。这也说明,教材在上述方面尚有不断改善和提高的较大空间,这也是教材编写者多年来不断努力的主要方面。

此外,在教材体现的与教师接受能力的适应性方面,即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应教师所具有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教材价格是否合理并为多数学生所能承担,教师每学期科学课能否完成教材内容量,在这些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下图所示。

图3教材编制与出版特色维度

(二)对学校与科学课配置方面基本情况的评价

1.大多数学校的班级配置仍以多班级、多人数为主

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科学课。其中,在六年制或五年制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的比重分别占77.5%和15.3%,二者合计比重占92.8%,另有7.2%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即开设科学课。但是,在班级学生人数的调查中,每个班级的人数在65人以上、51~64人、40~50人和39人以下的选择比重分别为7.6%、29.5%、55.7%和7.1%,其中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上的合计比重占37.1%,说明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班级配置的学生人数过多;在教师承担的教学班级调查项目中,只有42.7%的教师承担着同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其余57.3%的教师都承担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负担的学生人数较重,而且需要进行跨年级课程的备课,这对于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提供大量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需要配备相应教具和学具的科学课教师而言,承担的任务更是重上加重。2.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方面有一定进步,但仍有较大不足

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是保障科学课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调查表明,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仍然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硬件建设和课程资源,严重制约着科学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其中,七项调查项目中(学校是否重视科学课,为科学课配备的师资力量是否满足科学课教学;学校是否配备专门的科学教室;在为科学课教学配备的实验器材和用品是否满足实验课需要;学校是否配备图书馆、资料室等,是否满足教师查阅资料的需要;学校是否为学生配备了科学教材的配套学具;学校是否设置科学实践基地,如生态园、种植园、气象观测站等;学校是否组织丰富学生科学生活的活动,如科学兴趣小组、科技节、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如图4所示,其中评价为“差”的比重有五项达到40%以上,其余两项也在20%以上,所占比重均较高。这表明大多数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科学课程而言,因为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更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是调查发现,学校图书室建设普遍薄弱,藏书陈旧,数量偏少,加之相当多的学校上网条件落后,上网查阅资料无法实施,其他渠道也有限,远远达不到教学需要。此外,学校的实验器材配备也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一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学校经费有限,教学硬件设施更是普遍不足,个别农村学校的实验器材拥有量几乎为零,科学课的许多活动都无法开展。这对于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而言,是必须设法扭转的重要方面。

图4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与设施配备

(三)对教师新课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

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一定理解,但实施条件尚不充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活动的方法,切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这与传统的教师自己设计问题、将探究步骤详细指给学生的教学过程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这些新要求同时强调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更多地运用新的资源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尚有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存在着模糊认识,一部分教师甚至放弃对新课改理念认识情况调查项目的选择。调查表明(见图5),在教师对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法新理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教学中使用频率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16.1%、64.4%和19.5%。在对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使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或实验等教学法频率的项目中,选择“好”“一般”和“较差”的比重分别为21.4%、63.8%和14.8%。

此外,在有关教学组织情况的调查项目中,其中,在科学课堂上是否有条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幻灯片等辅助教学资源项目中,41.9%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使用”,54.3%的人选择了“偶尔或在上公开课时使用”,3.8%的人选择了“没有条件,从不使用”;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是否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中,35.9%的教师选择了“有教学计划地组织”,57.4%的人选择了“较少或偶而组织”,6.7%的人选择了“没有条件,从不组织”。可以看出,尚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资源配合教学或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课学习。

图5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实施情况

2.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数教师参与过教学培训,并具有主动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

调查发现,有93.3%的教师“参加过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或“接受过新课程的相关培训”,28.6%的教师“参加学校教师之间的共同备课”,只有1.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这表明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已在逐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但调查同时发现,在一些选择了参加过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教师中,仍有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面临问题的调查选项中,选择了“得不到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这固然有教师自身是否能够通过培训有效提高自己的一方面,但同时反映出有的培训工作存在流于形式甚至走过场的问题,不能使参与的广大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这在笔者听过的一堂市级评优课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在那堂课上,一位新课改实验区的小学教师讲的是“重力”一课,这节课只关注了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从而使美其名曰的“科学活动”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玩或打闹”的课堂。其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且这名年轻的教师在授课总结中说:该节课是她从所听的其他评优课中得到启发后,进行了修改而上的。足见其本身并没有从听课学习中真正获得提高。

3.网络已成为教师查阅资料的主要途径,但网络硬件条件尚不能满足需要

在教师为帮助教学查阅资料最经常使用的途径调查项目中,选择“学校图书馆”“自订杂志、报纸”“网络”“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为13.8%、38.6%、70.5%和6.7%(这是一个多选项目);在教师是否经常上网查阅信息或资料的调查项目中,选择“经常”“偶尔”和“很少”的比重分别为31.0%、46.7%、22.4%。对比分析发现,在选择了以“网络”作为帮助教学查阅资料途径的教师中,仍有很多人选择了并非经常而只是偶尔上网查阅资料。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以网络作为查阅资源、帮助教学的途径的意识,但是仍有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经常上网的硬件条件。

4.“科学教材不适应当地的情况,缺少教学资源”仍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教师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调查项目中(这是一个多选项目,见图6),51.0%的教师选择了“教材不适应当地情况”,特别是“缺少教学资源”选项(还有许多教师在此选项上标注着重线)。此外,11.4%的教师选择了“学校不重视”选项,20.0%的教师选择了“得不到教研员等的教学指导”选项,还有23.3%的教师选择了“自己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好”选项。

图6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四)对学生科学课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的评价

在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态度的调查项目中,有较高比例(占94.2%)的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在学生是否具备上网查阅资料的渠道调查项目中,选择“大多数学生具备”“只有少数学生具备”“没有学生具备”“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占31.1%、55.8%、11.2%和1.9%;在学生是否具备让家长一起完成课外科学实践活动的条件调查项目中,选择“大多数学生具备”“只有少数学生具备”“没有学生具备”“其他”选项的比重分别占11.6%、73.4%、12.1%和2.9%。这几项调查表明,科学课本身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渴望科学教师带领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观察、种植、饲养等科学活动。同时,已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具备上网查阅资料、帮助科学课学习的条件,但只有少部分学生家长能够与学生一起完成科学课安排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也表明,目前一些教材配置的要求家长参与学生课外科学学习活动以及进行学生科学课学习评价的要求尚难以达到。

三、科学课程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实施的对策

科学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教材编写、教学培训、学校配套改革与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对科学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出适用的科学教材

1.在教材的活动编排上应更好地体现知识与科学性,体现学生认知与心理的发展规律

在课程改革中,根据科学课的学科特点,科学教材应更好地兼顾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三条线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在内容设计和活动编排上更好地体现学生认知与心理规律的发展阶段,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最终目的。同时,针对目前科学教材过多地注重活动性、过程性内容的呈现,可读性和结论性知识偏少的状况,教材还应按照实现科学知识之间的并列或逻辑上升关系的要求,在学科编排、活动设计、文字和插图配置上更好地选择和设置,从而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科学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培养过程。

2.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配套资源

针对此次调查以及以往调研中教师反映强烈的缺少配套资源的问题,科学课教材在基本完成一轮编写任务的基础上,要大力开发立体化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一是要完善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师用书中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提供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根据地域特点,提供相关的替代活动和自制、自配教具的方法,使教师更易于把握教学,操作课堂教学。二是要开发各种形式的面向课堂的资源,包括教学仪器、光盘课(包括电视授课的录像资料和课件)及其他资料。教学用具除可以请生产厂家制作适宜教具外,应鼓励学校或教师自制,或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以节省资金,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3.以通用性与地方性兼顾为原则,编写适用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科学教材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客观上都存在着经验背景、知识基础、认知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些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远远滞后于物质流通和信息畅达的城市地区;又限于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总会有些教师在把握教材结构、内容以及教学设计过程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学生书读的偏少,接触的信息少,教育性的玩具少。在这些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不适合的科学教材,可能会给那些农村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研究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适用的科学课程和教材,编写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科学教材,以使更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受益,促进他们个体的发展,并最终促进新农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有效地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应构建一个科学教师理论学习与培训的平台,帮助科学教师的成长。其中,强化各级教师培训工作仍是最主要的途径。根据多次调研,笔者认为对教师的培训应当转变培训的重心和形式。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教材使用的具体指导,加强优秀观摩课的研讨,让一线教师多看、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尤其是针对部分地区硬件不足、资源不够的现状,需要对教师进行可操作性的案例培训、教材分析,从教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问题会诊,而不是空对空的理论说教,或走形式、走过场。要拓宽培训渠道,使培训成为科学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体”,为一线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学习与研讨提供一个互动场所,以全面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

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一方面,应拓宽渠道,想方设法加大对科学教育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仪器,解除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为科学课配备更多优秀的专职科学教师,要重视、理解、支持科学教师的各项工作,充分鼓励和调动广大科学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开发科学课教学的材料和器具,保障科学课的顺利实施,以使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科研与学习能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科学素质,需要教师具备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素质。特别在科学课堂里,如果说学生的思维是“线”,那么教师就是拿着“针”的手,“穿针引线”的过程就是科学知识的探究和积累过程。没有针的引导,思维的“线”就难以准确地找到科学知识的关键点。要发挥好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心中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本着一种执著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教学工作,同时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从经验和环境中不断学习的意识,以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共同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不断推动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调查概况

为了解中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本调查问卷从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感知出发,包括基本信息、教育双方对家校沟通的评价和态度、家校沟通的内容、时机与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的问卷通过对60名教师和80名家长试测后修订而成。正式测试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北、广东等五省市,选取教师和家长各1300人进行调查,有效回收各1028份和1202份,回收率分别达79.1%和92.5%。本次调查立足于对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各个维度上的对比,以发现个中差异,从而为家校沟通的有效实施提供改进对策。

■杨晓琳

家校沟通,指家庭和学校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彼此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行为。它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并根据问卷设置选项的条件,对家校沟通的态度进行了单因素差异检验,对家校沟通的内容进行了卡方检验,以考察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的重视程度、家校沟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家校沟通方式的选择、影响家校沟通中的主要因素。

1.家校沟通受重视吗?

从教师和家长双方来看,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双方对家校沟通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是见成效的。

家校沟通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既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教师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家长。统计结果显示,93.3%的教师、89.7%的家长认为家校沟通“迫切”和“非常迫切”。教育双方这种对家校沟通的积极态度将有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段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教龄、职务、学校所在地的教师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不同性别、学段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的家长在家校沟通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可见,男女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工作年龄、工作经历对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不同学校也对教师与学生家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男女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不同地区的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处于不同水平,即不同区域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存在本质性的差异。

在家校沟通的成效评价上,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家校沟通是见实效的。其成效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54.2%的教师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78.7%的家长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教育双方对家校沟通的成效持肯定意见。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都高度重视家校沟通,教师家校沟通的态度在教龄、职务、地区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家长只在地区这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教师和家长都认同家校沟通所取得的成效。

2.教师和家长在沟通内容中更关注什么?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关注度最高,随着学段的升高,家长更关注学习,而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沟通的内容在本调查中涉及学生的学习、品德习惯、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通过了解教育双方的沟通内容,可以发现他们的育人关注点,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在家校沟通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度最高,其比例分别为38.0%和67.3%(见图1)。可见,在家校沟通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家长则主要关注学习。这反映出家校沟通中家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不够,家校教育还没有真正产生共鸣。

从学段看,在每一个学段中,家长关注学习所占比例均高于教师;并且随着学段的升高,在关注学习方面,家长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教师比例反而不断减少。家长关注学习的比例在各学段分别为60.0%、63.5%、70.3%、71.1%,教师则是52.4%、42.7%、34.5%、21.8%(见图2)。

从性别看,不同性别家长关注各项沟通内容所占比例相当,而不同性别教师在关注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男教师相比于女教师而言,关注内容更均衡,其对学习、品德习惯、身心健康的关注比例分别为25.8%、32.8%、30.1%。可见,男教师能相对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应加强男教师的聘用的又一个可量化的缘由之一。

从教龄看,教龄低的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较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具体表现为,3年以下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比例最高,达51.9%;3年以下、3-5年教师在关注家校沟通的学习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20年以上的教师(P=0.000,P=0.019)。这与新入职教师对于学生的全面管理的意识不强和经验不足有关,也反映出职前培养与入职培训的缺失。

综上所述,在家校沟通的内容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最高,随着学段的升高,家长关注学习的比例不断升高,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男教师表现甚于女教师。

3.教师和家长选择什么样的沟通时机和方式?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随机性比较强,往往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进行沟通,采用的方式更多的是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

家校沟通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理想效果,除了教育双方重视、统一沟通内容外,还应特别重视沟通时机和沟通方式的选择。

家校沟通的时机在本调查中涉及:定期沟通、偶遇的不定期沟通、当学生学习或思想出现异常时、当工作时间充裕时、当学生表现好或有进步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进行随机性的家校沟通,两者所占比例均大于70%,其中,以解决学生出现问题为主的沟通超过40%,说明家校沟通的计划性还有待提高。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0%的教师采用“报喜式”的沟通,说明教师已经改变了以往“告状式”沟通,孩子不再因“老师找家长而色变”,这种做法有利于增进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家校沟通的质量。

家校沟通的方式在本调查中涉及三个方面:不可视沟通方式——家校联系簿、短信沟通、电话联系、书面通知,可视性沟通方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访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触网式沟通方式——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主要采取的沟通方式是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教师使用以上方式的比例依次是83.4%、75.9%、51.1%,家长比例依次是67.3%、65.5%、35.9%,以上均为不可视沟通。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方式具备方便、快捷、省时、易沟通等优点,但这些不可视性沟通,往往影响沟通的质量和深度。

调查结果还表明,除家长会外,有60%-90%的家长和40%-70%的教师完全没有接触过可视性家校沟通方式(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和“触网”式沟通方式(如网络平台与电子邮件),家校沟通方式比较单一与陈旧。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在家校沟通中的随机性比较强,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联系对方;家校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电话、短信和家校联系簿等不可视沟通,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除家长会外,没有接触过其他可视性沟通方式和触网式沟通方式。

4.影响家校沟通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和家长都感觉工作忙、没有时间是影响家校沟通的主要因素。

家校沟通的影响因素在本调查中涉及:教师方面认为工作太忙、家长不配合、个别家长刁难、自己不愿意;家长方面认为工作太忙、离学校太远、老师不欢迎、文化程度低无力参与、孩子成绩差不好意思与老师联系。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家长都把工作太忙视为影响家校沟通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教师比例达43.5%,家长比例达62.6%。家长工作太忙的影响因素远远高于教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占发布了《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4.6%的职场人士会产生工作倦怠,61.0%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深感筋疲力尽。也有一部分家长在访谈中谈道:“老师太忙了,平时上课的时候联系老师怕影响老师教学,而在下班的时间联系老师又怕打扰老师休息,所以不在有大事的情况下不会轻易联系老师”。而受访教师谈道:“家长总等着老师联系他们,沟通行为被动”。可见,教育双方还缺乏默契的配合与相互理解。

调查结果还显示,40.3%的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与个别家长刁难是影响家校沟通的第二因素,这可能与前面调查中发现的教育双方在家校沟通的内容上存在的显著性差异相关。

综上所述,影响家校沟通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家长工作太忙,其次是教师认为的家长不配合因素。

5.重视学生青春期的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家校双方在沟通中是否有积极的态度与评价、合理的内容与时机。

第三篇: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我们认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我校信息化建设背景

我校建有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师资方面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特长,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为育人目标,以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师资雄厚、质量优等、特色鲜明”的职业高级中学为办学总目标。这一办学目标,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应用非常重要,我们不断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我们坚持用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用科研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用科研探索适应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学校信息化现状

1、信息中心设备现状

网络中心由1台服务器、1台防火墙、1台核心交换机、1台汇聚交换机、4台接入交换机组成,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

2、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

学校三栋教学楼及实训大楼都布有接入交换机。各教室、实训室、办公室、计算机房、每个教师的桌上都设有终端。学生用完好计算机80多台,3、校园有线电视网现状

有线电视网络有效电视终端点分布整个学校。学校有线电视网络通过视音频矩阵和混频设备组成,可以播放学校制作的节目、教育教学录像带、VCD,实时转播(现场直播)会议现场。

4、电子白板系统及实训室投影仪

学校一、二年级各班装有电子白板系统,实训室装有投影仪。

5、校园广播现状

校园的有线广播网络拥有智能定时控制,可以分时间段播放各类音频信号,例如学生广播台、眼保健操、每日新闻等。我校各栋教学楼都建有独立的广播系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了极大效益。

6、学生计算机房 学校有2个计算机房共100多台计算机,目前工作正常。

7、校园监控网络

校园监控网络探头分布在校园各个关键区域,目前学校正拿出计划进一步完善监控网络。

三、应用成果

1、校园网络平台初步建成

学校信息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校校园网络于2013年暑假基本建成并接入互联网,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2、校园广播台初见成效

第四篇:我校辅导员现状分析

辅导员分析、判断和处置学生突发事件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正在急剧转型的现代社会相适应,当代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人的特点,如越来越鲜明的主体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但有着现代青年人的明显缺陷如个性独立,主体意识强,团队合作精神缺乏,重视个体发展和实际利益,渴望变革创新和自我实现,但感情脆弱,认知的深度、道德践履的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信用意识都比较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冲突直接挑战着我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考验辅导员分析、判断和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按部就班的手段、方式和载体需要改革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的变化。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专职辅导员人生阅历相对欠缺,专业背景和理论的缺乏以及业务指导的不足势必影响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辅导员自身做好学生工作的思路、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相对上海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而言,我校辅导员编制一直处于偏紧的状态,学生工作系统人员配置比较困难。目前学院(系、所)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副书记9人,专职辅导员26人,兼职21人,折合成专职编制49人,而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达11493人(不包括国际文化交流学院、MBA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辅导员数与在校学生数的配备比例为1:235,高于在上海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学生工作本身头绪较多,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陷于事务堆,疲于应付,这种状况使得专职辅导员难以对学生工作规律、学生工作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态等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品牌和项目都有待进一步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五篇:针对我校工作发展现状

针对我校工作发展现状、领导班子科学发展共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以及整改措施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一、办学思想。

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讨论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学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发展。同时,我校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自身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坚持创新理念,不断为我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创新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学校发展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发展理念和思想文化的创新,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也成为推动我校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3、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要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支有很强战斗力的队伍,其中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教育和完善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以创新的思维、求实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各项任务才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存在问题

1、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学校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二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条框束缚,受计划经济的条框束缚,思想不够解放,缺乏科学发展思想;三是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2、保障教学质量的机制不健全、规章制度滞后: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及考核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规定。经召开座谈会了解到: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少、教学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甚至照本宣科;部分教师责任心较差、缺少课堂组织和管理,对课堂中出现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只求上完一节课,甚至出现教师离课堂现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缺少耐心或根本不进行课前指导、课后辅导;有的教师对学生做作业不及时批改,即使批改也只有“阅”而对学生的错误处不进行更正。

3、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思想较浓: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在为谁教书,如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上,观念不清、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功利思想较浓。经调查了解,有的教师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有的教师较少与学生沟通,较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无心钻研本职业务,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有的教师关心、爱护、尊重、鼓励学生不够,育人意识淡薄。总之,目前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书、管理、任务与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4、教学研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缺乏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激发教学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另一种工作方式。近几年来,学校在教学研究上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一是缺乏专门的职能科室及学科带头人专管,而由教务部门兼管,这势必造成管理不到位,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系统的教学研究局面。二是缺乏相关的长效机制,如教师进修学习制、教学研究奖励制等。机制的缺乏,势必造成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从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艺术的钻研。机制的缺乏,也使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老化,在教学行为上产生惯性化,惰性化,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5、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1)任课教师课堂纪律管理不到位。(2)值班人员不去巡查学生自习情况,值班人员有随意调班甚至无故缺岗。(3)课间操管理松散,完全达不到目的和要求。

二、原因分析

从客观上讲,以上存在的有些问题单靠学校是无力解决的,譬如学校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发展资金不足,因受现有体制所限,学校无自解能力。

从主观上讲,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领导班子思想不够解放,在干事领导上缺乏大胆精神,缺乏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只是满足于现状,对学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2、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认识不到位,对学校的发展缺乏全面协调,缺乏统筹兼顾。

3、对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度、广度不够,政治理论学习只是局限在求学,但未能求深、求精,未能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去研究、去探讨、去运用、去具体指导工作实践。

4、学校整体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对学校的管理、服务以及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压力。纸上规章制度多,真正落实到位的少。

5、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一部分学生反映,给他们任课的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科书加粉笔,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6、危机意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能力。学校绝大部分教职工也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够,进取意识不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预期规划,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没有明确目标,工作状态差,精神动力不足,精力投入不足,育人意识弱化,缺少奉献精神。

7、观念更新不够,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由于在工作中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原有事物不敢进行否定,害怕出问题,得罪人。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主动和针对性的去研究,新措施、新办法拿不出来,工作局面得不到突破,难以用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8、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运转不正常,缺乏科学管理的手段。我校现行的管理制度很多,但不少是很久之前制订,已不适应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另外,随着这几年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问题,也是十分需要从管理上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的。

四、整改举措及今后努力方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第二阶段的分析检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学校调研梳理出的以上问题,多次研究分析,形成了共识。认识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就是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举措,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也是领导班子“全面提升”、“加快推进”的迫切要求。为了突出实践特色,学校领导班子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而现有条件又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并把师生的满意度作为天平,作为衡量解决问题的诚信标准。对近期暂不能解决的,要列出计划,规定完成时限,限期解决,并公示与众,接受师生监督,取得师生谅解。对因客观条件限制切实无力解决的,向职工解释清楚,待以后创造条件再行解决。

(一)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切实承担起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重任。

坚持大兴理论学习之风,破除影响我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障碍,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思想保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完善工作机制;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全校上下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有的放矢地学,真正精读、细读,弄懂、弄通,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二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导学校的规划和发展。三是认真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四是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受条框束缚,摆脱依赖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大胆进行创新。五是要团结协作,要进一步改进领导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遇事多沟通,多商量,多民主,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六是提高宗旨观念,带头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七是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要树立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事事以干好工作为已任,要做到善于协调、讲究配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严明纪律,强化责任。总之,就是把握全盘谋正事,集中全力抓实事,在干成事中提高执政能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意识。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人生价值,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受教育者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要通过建立师德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之间甚至教师自我进行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三)规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施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优劣是关乎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工程”。一是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二是建立教学保障整改措施。对多次出现同一教学问题的教师,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鼓励教师该正自己的问题。

(四)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为今后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下载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校安全工作现状与校园安全事故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5篇)

    逸夫中学教学质量分析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永丰中学在制度建设、评价管理等方面均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日常管理、学风、教风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

    幼儿园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对策

    二、幼儿园事故分哪几种类型? (四类) 1、设施设备伤害 2、保育教育伤害 3、儿童自身伤害 4、幼儿相互之间的伤害 三、 引发幼儿园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幼儿园制度问题; 2、......

    安全事故反思与分析

    安全事故反思与分析 近年来,石油勘探钻井系列工程由于违章操作、不重视事故隐患,酿成的重大事故屡屡发生,给国家、社会、家庭都造成重大损失和不可弥补的伤害,现场教训令人不寒......

    校园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是挤压、践踏事故。放学......

    常见校园安全事故与防范

    常见校园安全事故与防范 一、交通伤害事故与防范应急措施 (一)案例 1:山西沁源二中21人被拉煤车轧死 2005年11月14日凌晨,山西沁源第二中学学生出早操时,一辆拉煤车冲入学生队伍,......

    我校教师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

    信丰县第六小学教师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 支部书记、副校长 李定生 新课程推进与实施的成效,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制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那么,我们学校的师资队伍状况如何?本课......

    论我校校园管理问题分析

    论我校校园管理问题分析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二高等院校则是人才培养金字塔的顶端,又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任。在师资力量必不可少的情况下,校园环境和校园内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事故安全分析(共5则)

    55、1997年10月21日上午,某肉联厂的一辆内装两只容积400升的空液氨钢瓶的xx牌农用车到某化肥厂购买液氨,采购员周某随车前往。为了能多装点,少计算点,周某到化肥厂后,先去找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