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4:3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一篇: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说课稿

清江学校 蒋碧秋

一、说教材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介绍了1956—1966年“文革”前,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四位代表人物,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以教学内容不多,简明晰,尤其能激发学生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记住模范人物的名字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收集材料,并且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

模范人物的名字和事迹。

5、教学难点

时代背景与创业精神的结合。

二、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近一年的积累,学生具有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基本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因此对本课的理解不大。

三、说教法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通过直观法、讲授法、问题法、讨论法,力争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教案设计

清江学校 蒋碧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2、理解当时艰苦创业的背景

3、记住各行业模范人物的名字和事迹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材内容收集当时先进人物的资料,让学生掌握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方法。

2、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探究和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和继承他们艰苦创业、热爱祖国、大公无私的崇高品格。

四、教学重点

1、当时艰苦创业的背景。

2、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五、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艰苦的条件与创业精神之间的关系。

六、学法指导

注意先进事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

七、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述法、讲义相结合、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民族脊梁”的含义

二、时代背景

三、先进人物王进喜

1、背景

2、事迹

一、教师讲述

二、学生复习、回答、教师归纳

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述故事

3、荣誉称号

四、邓稼先

1、背景

2、事迹

3、荣誉称号

五、焦裕禄

1、背景

2、事迹

3、荣誉称号

六、雷锋

1、雷锋生平介绍

2、“雷锋精神”的内涵

3、雷锋日记

七、讲练结合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课外作业

十、教学反思

四、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学生资料展示

五、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教师播放焦裕禄视频

六、1、学生资料展示

2、学生朗读,谈体会

3、学生讨论

七、师生互动

八、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更正

九、教师课后小结

第二篇: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教学设计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一、教材分析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是中共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很好贯彻;“上行下效”是我国的传统,学了这节课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中共十九大的主题。

1.课程目标

理解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教学目标

价值观:学习如何在行动上贯彻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思想

知识: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这三人的 主要事迹,雷锋精神,中共十九大中“不忘初心,坚持使命”的含义等

能力: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等 3.本课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雷锋、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这四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中共十九大中“不忘初心,坚持使命”的含义,雷锋精神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对王进喜、雷锋、邓稼先和焦裕禄四人的事迹有所了解;把中共十九大主题跟这四人的事迹结合起来理解,可调动学生理解中共十九大主题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对政策的认同感。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要掌握的内容不多。为了增强学生对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等人的整体印象,可跟学生一起讨论和评价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等人的事迹来达到目的。根据本课的课程目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等,使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法]:通过讨论人物的事迹,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料,完善备课

五、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相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对此作出一定的分析,结合自身情况实际、社会现实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六、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释义

“初心”有很多出处,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出自《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这里的“初心,是指佛教徒一心向佛的最初愿望。”

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所以,我们这节课的标题也可以更改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突出代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进喜、邓稼先和焦裕禄是如何把握他们的“初心”和“使命”的。

设计意图:意在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加对中共十九大主题的整体认同感,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新课教学(主要环节)1.提问:王进喜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后,让他们自行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能力 2.展开王进喜的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王进喜人格的进一步认识 3.展示雷锋精神的含义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雷锋精神

4.提问:新时代提倡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雷锋精神?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5.展示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邓稼先

6.展示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所用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料,进一步突出邓稼先人格和突出贡献

7.提问: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

学生互相讨论后,让他们先行归纳总结,再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8.介绍展开焦裕禄的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焦裕禄人格的进一步认识 9.提问:从本课述及的优秀人物身上,我们应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在王进喜、雷锋、邓稼先和焦裕禄这几位优秀人物身上,哪些精神和品质体现了中共十九大主题思想“勿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互相讨论后,让他们先行归纳总结,再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10.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相关人物的主要贡献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能力

11.课堂练习:跟学生一起完成中国历史地图册第18页的内容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三)作业:

1、完成学习测评第1题。

2、搜集课外贯彻中共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物事迹。(第1题是必做题,第2题是选做题)设计意图:调动更多人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政策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

第三篇: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xiexiebang推荐)

第3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各行业模范人物的名字。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理解艰苦创业的困难背景。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分组收集和整理当代先进人物的文字资料、简介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的环境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的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和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习与继承他们勇于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品格。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贡献。

二、难点

先进人物的精神及其作用。课型

新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碟《我为祖国献石油》和《原子弹、氢弹爆炸》的纪实影碟。与微机课教师协调,组织学生在微机课上网收集当代先进人物的文字资料。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重点收集许振超和牛玉儒的先进事迹。教师在学生整理先进人物的简介资料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学生:分组整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整理一份先进人物的简介。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先进人物的介绍。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情景创设式。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

电视、影碟机、歌碟、影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怎样的成就?(学生很可能会回答一些具体的建设成就,教师要强调是总结归纳,即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飞机、汽车制造、电子和重型机器制造等工业,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2.1959年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困难?

教师导入:由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的失误和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片面撕毁合同、取消合作、撤走专家,使我国在1959到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在这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幅度减产,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粮食、棉布、肉类、食油均采用发放票证实行计划供应。面对如此严重的困难局面,我们怎么办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本课导言。

学生朗读导言。

教师:以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为代表的先进人物他们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民族

脊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播放MTV《我为祖国献石油》(鼓励学生跟着哼唱)。学生听完歌曲后,提问:1.‚我‛指谁?(学生集体回答)2.歌曲体现了石油工人怎样的情怀?(请个别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歌曲体现了石油工人为祖国开采石油乐观、自豪、奋斗的豪迈情怀,王进喜就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石油工业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一名先进人物。

一、‚铁人‛王进喜(板书)

组织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本子目:

(一)思考辅栏中‚说说‛: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出来的?

(二)了解王进喜的先进事迹。

(三)王进喜为什么被群众誉为‚铁人‛?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我国当时石油主要从苏联进口,中苏关系恶化后,石油紧缺,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急需增大自己的石油产量。并且强调当时开采石油的环境是气候严寒,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第二、三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王进喜的先进事迹体会出他不怕困难不怕累的精神。

观察题图:‚铁人‛王进喜

提问:王进喜在抗洪抢险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在干什么?

学生的答案可能很多,最后由教师介绍这幅图的内容:在打大庆第二口油井时突发井喷,由于没有重晶石,只能用水泥

来代替,而又没有搅拌机,王进喜带头跳进了水泥浆池,其他队员也纷纷跳下去,用身体搅拌水泥,最后保护了油井和钻机,止住了井喷。此图就是王进喜在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情景。这一事件进一步体现了王进喜不怕困难不怕累的‚铁人‛精神。

组织学生朗读王进喜的豪言壮语:‚宁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和辅栏中的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

让学生谈谈读后的体会。(对学生正面的积极的体会都应给予肯定,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从豪言壮语和诗所反映出来的石油工人的精神方面去体会。)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板书)提问:同学们知道原子弹、氢弹吗?你了解多少?

如果学生知道原子弹、氢弹是核武器,杀伤力很大,原子弹爆炸后形成蘑菇云或者了解二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史实,教师可以不补充,如果学生了解太少,可适当补充。

教师: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成功,这是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国两弹研制成功作出杰出贡献的就是邓稼先,他被誉为‚两弹元勋‛。(简介邓稼先:1950年获美国物理学博士学位,时年26岁,人称‚娃娃博士‛,回国后投身于祖国的核物理研究中。)

教师讲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故事,并且由学生归纳出邓稼先和钱学森的相同点:从国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两弹研制的背景(板书)

学生阅读本子目,回答辅栏中的‚说说‛: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

学生容易忽略小字,教师要提示学生从正文和小字中归纳出:1.苏联背信弃义,国外对中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2.我国核理论薄弱。3.我国正处在经济最困难时期,研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

(二)原子弹爆炸成功(板书)播放《原子弹、氢弹爆炸》的纪实片。在观看纪实片时,个别学生可能会比较兴奋,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核武器。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板书)由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我们的好书记,你是为俺兰考人民累死的呀!困难时期你为俺贫民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教师:这是兰考农民发自肺腑的呼唤,他们在呼唤谁?他们为什么像悼念自己的亲人一样悼念他?(停顿片刻后,教师放缓语速深情说出)这位被人们深情呼唤的人就是焦裕禄。

学生阅读本子目,说说兰考县的自然条件和困难,以及焦裕禄的主要事迹。

提问:兰考人民为什么像悼念自己的亲人一样悼念焦裕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种心系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勤政为民的精神就是公仆精神。

完成以上三个子目后,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贡献。部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较差,会罗列出人物的较多活动,教师在其回答的过程中要给予帮助。

教师总结: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

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做出贡献);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些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给了他们崇高的荣誉。(带动学生一起说出)王进喜——‚铁人‛;邓稼先—— ‚两弹元勋‛;焦裕禄——‚党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分别是何种身份?他们不同的身份说明什么?

2.他们的工作环境有何相同之处?他们体现出来的精神有何共同点?在当时有何作用?

3.你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够回答出他们分别是工人、科技人员、领导干部,但接下来‚说明什么‛?学生可能有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先进人物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从而说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各条战线上的人们都在作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克服困难。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说出的是个别人物的精神,或者是将他们的精神混合在一起,教师要提示学生找其共同点是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在此基础上,指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是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并由学生体会‚民族脊梁‛的含义。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战胜困难。学习到的精神可以是热爱祖国,艰苦创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品格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王进喜、邓

稼先、焦裕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当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和时代英雄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要求在讨论中举出在网上查询到的具体的先进人物的事例)

学生回答后,由两名学生代表分别简介许振超、牛玉儒的先进事迹。

许振超是青岛港的吊车司机,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三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发明了‚一钩准‛、‚一钩净‛、‚二次停钩‛、‚无故障运行‛、‚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许振超是一位创新的探索者,其实他的认识很朴素,他说:‚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绝活’。这些‘绝活’可以使我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这是时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凭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许振超成为了一名桥吊专家,而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技术、创新探索、进取的精神被称为‚振超精神‛。

牛玉儒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而且是一位平民书记。他上任不久就表示,希望自己能和百姓保持亲近、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他上任3天,非典疫情在呼市蔓延,成为全国重灾区之一。牛玉儒率领全市人民与SRAS疫情展开了殊死搏斗。他进医院、入学校、查疫情、听汇报、做决策,吃住在办公室,一干就是四十多个昼夜,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牛玉儒临危不惧,敢于胜利的风范向全市人民展示了新任市委书记的高大形象。在一年多的任期中,牛玉儒经常步行或自己乘出租车在大街小巷、居民社区等地方‚随意走走‛,发现过许多与百姓生活有关的问题,也与许多普通市民有过直接的接触。他被称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

讨论:当代,我们宣传这些先进人物有何意义?

讨论完后学生发言。学生的发言中如果有以下内容均应肯定:宣传许振超是号召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他爱岗敬业、学习、创新、进取、实干的精神。宣传牛玉儒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相配合,号召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为民办实事等。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到了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当代,各行各业也有许多先进人物,他们的品质和精神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些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进取。

布置作业

写一篇学习先进人物的心得体会。教学后记

新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我在本课的教学准备中,与微机课教师协调,组织学生在微机课上网收集当代先进人物的文字资料。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重点收集许振超和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整理出一份先进人物的简介,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先进人物的介绍。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三维‛目标,实现了将新课程理念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作为教师,我想最希望的就是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本课要求学生掌

握的知识点较少,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升华。新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别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体会他们的精神,进而归纳出他们的精神的共同点——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最后由学生简介当代先进人物牛玉儒、许振超的事迹并讨论宣传先进人物的意义,从而不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

由于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两弹元勋’邓稼先‛这一子目的教学时,我本应该强调两弹的研制成功并非一个人的单独成果,而是全体科技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但这一点被我忽略了。并且本课的教学设计容量较大,所以课堂教学中,感到时间很紧,在处理某些细节上比较仓促,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热情较高,有一种的意犹未尽的感觉。鉴于此,可以考虑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体会他们的精神;第二课时开展活动课由学生简介从网上收集到的先进人物的事迹然后畅谈学习先进人物后的体会。

(郑茜 古强)专家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当前一般学校的实际又不乏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到普通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采用的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情境创设式等教学方法适合普通学生的特点;教具的使用也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多媒体教学。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尽量将学校现有的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此来丰富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准备中,教师抓住学生平时喜欢上网冲浪的特点,与学校微机课老师协调,在网络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牛玉儒、许振超的先进事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好了铺垫。而且在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到了历史情境的创设,比如在导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这一子目时,让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呼唤,并且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停顿片刻,放缓语速,深情说出人们呼唤的人就是焦裕禄,为学生营造出了追忆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人物的氛围。因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设历史情境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两大亮点。

第四篇:民族的脊梁

三年级

民族的脊梁

【单元导读】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语)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们,去聆听和感受一下那些沉淀在历史或现实中的不朽的传奇。

1、《苏武牧羊》歌词

蒋荫堂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注释】

蒋荫棠(1846~1923年),营口盖县人,近代著名爱国书法家、教育家。【相关链接】

苏武 唐﹒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2、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宋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释】

①黄鹤楼: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蛇山黄鹤矶桥头。相传因仙人乘黄鹤仙游于此而得名。

②凤楼龙阁:指皇宫内雕饰华美的宫殿楼阁。

③万岁山:又称寿山艮岳。徽宗政和四年(1122)所建大型宫廷园林。④蓬壶殿:万岁山中的一座宫殿。蓬壶,传说中的蓬莱山的别称。⑤膏锋锷:以血肉滋润箭,指士兵死于刀箭。⑥请缨:即请战。

⑦河洛:黄河洛水。代指中原。⑥

⑤③

3、邓世昌视死如归

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49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有远大志向,憎恨外国侵略者,立志报国。

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邓世昌历任海东云、振威、镇北、扬威等舰管带(舰长)。1880年和1887年,他先后两次被派赴英国,接带新舰回国,归途中,他不依靠洋员,自己监视和指挥行船,一路操演

海战战术,每天变阵好多次,“时而操火险,时而操水险,时作备攻状,时作攻敌计。”各舰官兵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近代中国海军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6日,邓世昌所在的北洋海军舰队护送运兵船到大东沟(鸭绿江口)。任务完成后,17日上午,舰队正准备返航,突然发现远处黄海海面出现柱状薄烟,经了望发现是悬挂美国国旗的舰队,向北洋舰队疾驶而来。这个舰队渐渐靠近时,突然降下美国国旗,升起日本国旗,并向北洋舰队发动进攻。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迎战。战斗开始了。海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海面象一锅开水一样沸腾起来。邓世昌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指挥着致远号军舰,冲锋陷阵,纵横海上。当日本吉野等四舰正驶到中国旗舰定远号前方,向定远号进逼时,为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开足马力,驶在定远号之前,迎战敌舰。致远号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仍然毫不退缩,猛冲猛打。在激烈的战斗中,邓世昌发现敌先锋舰吉野号来回逞凶,横行无忌,认为只有击沉此舰,挫其锐气,方能取胜。于是,邓世昌便要求经远、济远等舰向他靠拢,集中火力,共同对付吉野号。但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只有经远号管带林永升马上指挥军舰靠拢,致远号和经远号两舰齐心协力,给吉野号以重创。但狡猾的吉野号司令官集中炮火,专攻经远号。经远号中炮起火,船身下沉,林永升和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致远号全体官兵目睹这悲壮场景,个个义愤填膺,海面上回荡着为牺牲的兄弟报仇的呼喊声。邓世昌命令各炮位一齐向吉野开火。不料,炮弹都不发

火。原来,海军经费都被慈禧太后用于修建颐和园去了,炮弹里没有火药,里面装的全是沙土。水兵们只有拿起步枪向敌人射击。这时,在数艘敌舰的围攻下,致远号舰身受伤,甲板上着了火,已濒临绝境。在这危急关头,邓世昌激励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他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跨上舰桥,紧握着舵轮,驾驶着已严重倾斜的致远号,象一条火龙,在弹雨中,迅速向吉野号撞去,致远号的水兵们在甲板上朝着祖国的方向,跪下告别,他们决心与吉野号同归于尽。中华健儿的爱国壮举,吓坏了吉野号上的日本官兵,顿时乱作一团,纷纷跳水逃命,吉野号上的日本司令官手足无措,急得团团乱转。眼看致远号就要撞上吉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致远号被日军的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身倾斜,军舰向海底沉去。在军舰将要完全沉没时,随从刘忠递给邓世昌救生圈,他坚决不接,慷慨地说:“事已至此,誓不独生。”说罢,邓世昌同全舰250名将士,护卫着军舰和舰旗,慷慨从容地沉没在万顷波涛之中。

邓世昌忠贞尽职,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壮举,永远激励着后人,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4、朱德挑水

1929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飕飕北风卷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朱德军长带领部分红军在古城宿营。把大家安顿好住下后,朱军长走进一栋土墙矮屋里,打着手势与房东聋婆婆亲切交谈了一会儿。聋婆婆有事情出去了,朱军长走进她家的厨房,发现两只缺了口的破瓦缸里一

点水也没有了。于是,朱军长拿起扁担,挑起水桶,打开后门,顶着雪花,来来去去地到小溪边挑了三担水,不仅把瓦缸装得满满的,而且水桶里也盛满了。朱军长挑完水,就把门闩上,回到隔壁的一间小屋里。

聋婆婆回来,她到厨房做饭时发现,缸里、桶里都是满满的。心想一定是刚才和她聊天的那个“老伙夫”挑的。后来,她听说挑水的“伙夫”竟是大名鼎鼎的朱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聋婆婆连连自言自语:“啊!原来是敬爱的朱军长,难怪他这样爱护穷人!”

5、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6、小小飞镖能飞多远

郭梅 张宇

钱学森聪颖过人,做事爱琢磨,爱动脑筋。

上小学时,男孩子喜欢玩一种飞镖,它是用硬纸片折成,头部尖尖的,有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有时还能在空中回旋。钱学森是此道高手,他折的飞镖,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谁也赶不上。有人不服气,拿过他的飞镖检查,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这事,恰巧被自然课老师撞着了。老师走过来,把钱学森的飞镖复原,让他重掷一次,果然飞得又远又稳。

老师把学生召拢来,让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沉,先是向上飞,然后就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钱学森的话,让小伙伴们大为折服:“鬼”原来不在飞镖,而在钱学森的心里——他就是“鬼点子”多嘛。钱学森的话,更让自然老师大为震惊:小小飞镖,里面有科学,钱学森无师自通,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这小同学不能小看,他很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的料!

是的,自然老师的眼力不错,假如要给童年的钱学森定格,这无疑是最好的镜头,题目就叫:小小飞镖能飞多远。【注释】

节选自《平凡造就的伟大:钱学森传》(郭梅 张宇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01月01日出版。

7、新闻报道:生死牌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吕冰)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中,展出了1998年中国人民抗洪抢险斗争的珍贵见证:一块白底红字的木制“生死牌”。

这块“生死牌”上面记载的内容,是黄义成、唐仁清、李建强等16位驻守在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闸口的共产党员,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面各自用鲜红的颜料签上自己的名字,时间落款是“一九九八年八月七日”。之后不久,这块“生死牌”被运送回北京,送入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一级文物收藏。

1998年夏秋的洪水,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抗洪抢险斗争一开始,党中央总揽全局,果断决策,调兵遣将,确定了“严防死守”和“三个确保”的基本方针。在抗洪抢险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少党员干部都写下“生死状”,立下生死牌。万众一心,百年不遇 的长江特大洪水终于屈服在全民族团结一心所迸发出的移山伟力前。

8、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①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注释】

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

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9、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他是一名平凡的山乡教师,当灾难降临时,却变成了一只令世界仰慕的雄鹰。

这一幕必将长久印在人们心中:汶川地震发生不久,救援者挖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看到一名已经气绝的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孩子活了下来,而雄鹰的“双翼”已然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其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通过电波,这个故事迅速传遍了全世界,成千上万人为之落泪。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这永恒的姿态?在举国哀悼的日子里,记者带着肃穆的心情,在震区的茫茫废墟上展开了艰难的追寻„„

他叫张米亚,29岁,是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大地震发生时,他双手死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

这位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教师,生前是一位多才多艺、爱唱歌的小伙子。去年7月,映秀地区组织了一次歌手大赛,张米亚报名参加,结果在数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5位晋级者之一。地震前半个多月,学校组织老师搞演讲比赛,张米亚的演讲题目是《我爱五星红旗》,讲到结尾突然唱了起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给了全校师生一个惊喜。

张米亚最喜欢唱的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当大地震来临时,他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

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注释】

本文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整理而成。

【能力提升】 想一想:

1、本单元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故事?

2、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试比较《苏武》和《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写法上的异同。背一背: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讲一讲:

与同学们相互讲一讲革命家朱德、周恩来和钱学森的小故事。写一写:

读了本单元革命家的小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择其一篇写一写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第五篇:民族脊梁

民族脊梁

B09331周焕花

国为重,家为轻,开创航天事业;名不趋,利不近,耕耘无悔人生。

--题记

随着神舟飞船的顺利升天,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升腾激荡,一股爱国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注视着飘扬于太空的五星红旗,那金黄的星魂,鲜红的底色辉映着每位中国人的肝胆,几千年的梦想,几千年的誓言汇成中国人心中不朽的灿烂银河。

“神舟”遨苍穹,伟大精神贯长虹。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千千万万航天人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而付出的艰辛凝结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是一种凝聚力和使命感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科学品质”,是航天人为新世纪的主创者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不畏艰苦,国家至上的爱国献身精神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着火热的拳拳报国之心,拥有着国民同心、母子同血的挚言,那航天征程中的累累硕果就是我们无数航天精魂的化身,“发展航天,人生能有几回搏。”是航天工作者骨子里不变的誓言。

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不知隐藏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同样也是他们--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人,把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镌刻在太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老先生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身体力行者。当钱学森闻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便期盼着早日赶回祖国,并向美国方面提出回国申请。但归途布满荆棘,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夫妇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钱学森的家,还把他本人关在特米那岛上长达14天,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一句“被美国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无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不知饱含了多少凄苦,但却丝毫动摇不了钱学森满腔的爱国热情,誓报祖国的热忱之心。也由于钱学森等一批优秀科学家回国效力,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不畏艰难险阻,敢于献身奉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

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独立协作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

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是党中央在1960年8月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从中国撤走所有指导专家,带走所有图纸资料之际,对航天工作者的评价。

一九六零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不正是我们自主创新,独立自强的凭证吗?此后我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成功发射,成功发射第一枚生物火箭等一系列航天成就无一不在昭示着中国人自主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神四”发射时遇到强雪低温,航天人创造性的用110床军用棉被为火箭御寒,20多台大功率空调24小时不间断给火箭和飞船送暖,使产品一直处于理想的温度环境之,最终成功发射的成就与航天人的独立创新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若说独立是前提,创新是途径,团结则是力量。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团队甚至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想构筑一面不倒的防护墙,团结就是将零散的块块瓦砾化为一体的强力胶。回首过往,载人航天精神早已根植于亿万中国人的内心。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2008年5月12 日汶川大地震,废墟底下的7651个亡灵,未知个在命运翻云覆雨的掌心中等待重生的生命,一夜间浩荡生死边缘,这该是怎样一种所不能承担的悲凉?又有谁来救赎?中国上下大团结,我们能做的不只是祈福,更多的是爱的递送,亿万中国人携手抗争,所有的手握起来就是温暖,就是力量,让沉睡的人们安好,让安好的生命继续光彩夺目。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独立自强”的路子。

尊重科技,勇于攀登的求实进取精神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高歌云霄,到神舟载人飞船遨游星河,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每一步技术的飞跃都离不开航天工作者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品质。

科技容不得一粒沙子,是航天人面对科技的唯一态度。“神舟三号”由于发现一个接点信号不通,所有的插座全面检查,结果发现74个插座全有问题,克服更换任务中的重重困难,延迟发射三个月,最终“神三”完美升空。这为以后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的坚毅精神。

以尊重科学为基础,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以勇于攀登为引向,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登上更高的平台。从一九六二年我国航天事业崭露头角,从人造卫星到载人飞船,这一系列令人惊艳的创举都源自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勇于攀登的求实进取的精神。在钱老提出搞“两弹”的初期,曾经一段时间有遭到一些人的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转而投资对人们生活没有现实价值的、不可预测的航天工程,是钱老带领航天工作者坚持不懈,凭着对科学的执著,开拓进取;凭着对民族的热爱,求真务实,凭着航天精神的支撑,不断攀升,使中国航天技术跃居世界第二。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畏艰辛”的曲子。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而航天人为我们留下的航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

涓涓细流,终汇江河。五十六颗星辰映衬着中华民族的梦魂;五十六双眼睛期待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看那碧波万顷的大海,风沙茫茫的草原和那密不透风的丛林,他们用各自的特色展示着中国人的雄魂壮志,作为新一代的主创者,我们要继承并传递载人航天精神,用更壮丽的业绩展现民族气魄。

下载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的脊梁

    观《钱学森》电影有感学校在4月24日组织中小学生近千人观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在观看中同学们深受感动。钱学森那坚持不懈、追求科学的精神打动了每个同学的心。他是一位......

    民族脊梁----钱学森

    民族脊梁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 钱学森,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却让亿万中华儿女感动。他以那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

    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脊梁 资环学院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陈品宇2010012586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我......

    挺起民族的脊梁

    挺起民族的脊梁 ——读《中国精神颂》有感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击打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

    挺起民族的脊梁

    挺起民族的脊梁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10课第1站) 石山中学王崇德 教学目标: 从学习民族精神的含义和功能入手,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培育学生自觉实践民......

    大学生民族脊梁精神

    尊敬的党组织: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脊梁精神之所在。民族脊梁精神,有着深刻的丰富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成就了它,创造了东方文明。......

    挺起自强的“民族脊梁”

    挺起自强的“民族脊梁” 宁夏平罗县姚伏中学七年级(6)班王磊 指导教师张慧娟好男儿,不言败;人中杰,多磨难。自强的民族才能直面大灾大难,挺起民族的脊梁,力挽狂澜,重新站起,再创辉......

    国防是民族的脊梁

    国防是民族的脊梁 国防就是指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