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系任亚敏关于教学改革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系任亚敏关于教学改革
探讨高职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底线问题
——食品营养与检测系任亚敏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技术型人才,必须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已经难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探讨高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成为生产一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一直不高,他们主要来源于初高中毕业生,其中高中生生源多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一因素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素养的养成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我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以此满足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但多数学生化学底子薄弱,甚至是化学基础为零,化学理论知识听不懂学不会,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厌学的现状,目前如何把握化学教学中的底线问题从而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成了重中之重。下面从高职食品专业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素质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化学基础比较差,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在课堂上纪律性不强。
(2)化学教材内容偏多,理论知识难度比较大,趣味性较差。
(3)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理论与实践分离,造成了理论知识比较晦涩难懂,并且与市场需求脱钩。
(5)化学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实验资源人均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上感觉无所事事。不同课程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实验重复进行,引起学生反感,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所做实验都是照本宣科,一步一步按照老师讲过的实验步骤进行,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缺乏创新性。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化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 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梳理教材知识
职业教育应侧重于讲解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注重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化学原理。教师应了解科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及行业要求,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并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简明教案,进行科学的知识传授。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及其针对性。
(2)制定课程标准,准确定位学生
随着近几年生源相对紧张的局面,高职教育的招生也出现了较大的难题。因为高职院校宽松的招生条件会引入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基础知识薄弱或是厌学的学生占有不少比例,更加大了教学难度。因此,化学教师不能再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填鸭式”教学,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上处理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课程标准,让学生学习到必需知识的同时,避免传受太多难度偏深的理论知识,课程标准也应该根据每年的学生情况而进行相应的修改。
(3)资料查阅
教师课下应尽可能多的查阅化学相关资料,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与化学知识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比如: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矿物质、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化学物质,化妆品、烟、酒等也是化学物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讲解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4)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和机械记忆知识的过程,而是理解知识信息之后对信息加工并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由于高职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真实的生活体验或简明的化学实验,针对某个知识点架设好学习框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知识的迫切愿望,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有效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在讲解胶体的稳定性时,可以以豆浆(胶体)为例说明破坏胶体稳定性的因素,生活中喝到的豆浆都是甜豆浆而没有咸豆浆,是因为电解质(氯化钠)能够破坏豆浆的稳定,使豆浆出现凝聚沉淀现象。在讲解电解质部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问题时,让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反之为弱电解质,学生可能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可通过实验来加以说明,同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用pH计测定其pH值就会发现盐酸的pH小,说明在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高,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低,也就进一步说明了盐酸的电解能力比醋酸强,另外,我们根据已知浓度也可算出盐酸是强电解质,而醋酸是弱电解质。
(5)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实验室相对紧张,达不到在实验室里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教室资源,把“教”与“做”在教室里有机结合,从实验需求中延伸所需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6)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
(7)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实验的操作流程和仪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化学知识和相应的实验及仪器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实验课有所期待。
2.2 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市场对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生应该掌握的实践技术知识,从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1)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学生就是生产一线技术型人才,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操作教学环节,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需求奠定基础。
实验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及敢于创新的能力。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方法、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都介绍得非常详尽,这有利于学生预习,但却容易造成学生依赖于老师所讲授的现成知识,造成思维定式。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实验课中应重视实验报告书写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与总结推理能力。
(2)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实训中,化学实验仪器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实验时小组人数较多,而部分同学自主性不高,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针对实验资源紧张的问题,可以从新学期开始把实验安排好,尽可能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实验资源,让学生实验分组更细化,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在课时安排时间内亲自动手实验,让他们有参与感,能调动他们实验的积极性,比如:现在每次实验每组同学大概四个人,人太多,有的同学根本不动手,如果我们能充分合理安排实验,让每组两个同学,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动手做实验。从而提高动手能力。
(3)多进行与生活相关的实训项目
在锻炼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多开展与生活相关的一些实训项目。例如:自来水硬度的测定,学生看见这个测定结果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指导生活用水的质量,所以兴趣就会高涨。
总之,我们必须以当今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类型为依据,立足于学生实际,积极探讨高职化学教学的底线,从而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维明.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博览,2013,161.[2] 蔡支农.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74-76.[3] 冯丽莎.高职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46):190-191.[4] 李辉.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12-113.[5] 李光耀.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24):101-102.[6] 李静.关于高职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具体分析[J].华章,2013(25):213.
第二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栗亚琼关于教学改革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栗亚琼关于教学改革两个底线与课程教学改革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栗亚琼
摘要:分析我院两个底线实施过程中课程模式的现状,对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对今后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两个底线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实践探索
为解决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问题,我院近几年一直在探索中高职理论教学底线和实践教学底线,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两个底线的实施和推进不是孤立的,需要配合课程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否则依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底线”设置得再完美,也最终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两个底线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安排,而是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应知应会”要求来确定,要求学生在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于理论知识学习是围绕“培养岗位能力”这一中心进行,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因此,其课程教学模式必须摈弃传统普通教育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职业(群)为定向,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核心能力”,即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因此,如何在两个底线基础上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多数教师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具。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学科式的课程模式,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没有突出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即便是调整提高了实践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仍然缺乏有机衔接,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
教学方式陈旧,理论授课方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成绩评定仍按照传统办法进行,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创新能力差。
另外“校企结合”模式流于形式,使得所谓的“校企合作”都是仅为学生提
供参观或短期实习而已,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
2课程模式改革的建议和实践探索
2.1 建立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
我院教学体系结构的调整不外乎两方面:一是“以硬件为核心”,添加实训设备,购买实验器材;二是“以教师为核心”,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种调整都是局部的“量”的调整,缺乏系统意识,对教学体系结构没有真正的改变。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一个系统,对于其体系的改革应有“系统”意识。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课程组织、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是一个“行动体系”,我院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分清体系的驱动、接受和控制要素是什么,使整个体系运转高效。确定理论和实践的比例,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体系结构,也必将发挥不一样的教学功能。我院在大纲修订和教学实施中,通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已经逐步确立了“五五比例”的教学模式。
2.2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新探索
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根据两个底线,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2.1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两个底线的特点和我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学习环境设计为:热身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多媒体课堂学习环境和实验实训室学习环境,每个环境分别含有不同的内容。
2.2.1.1热身学习环境
两个底线的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任务,具备对知识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掌握获取知识的信息技能。
新开学的第一周与第二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程简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制定本课程的学习详细计划,为了尽快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小组,为相互了解与进一步的协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2.2.1.2网络学习环境
设计互联网环境,努力将“情景”、“协作”和“交流”的理念贯穿其中。以班为单位建立 “群”,为学生提供以下5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这些资源主要是用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1)文本资料:教学大纲、课程实施计划、学习进度表、学习辅导、重难点解释、补充阅读材料、复习资料、作业、作业要求、模拟试题、网上讨论时间安排表、演讲安排、考试题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等。
(2)电子教案: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辅导、重难点解释的电子教案,挂上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点击查阅。
(3)IP课件:利用多种媒体和各种教学信息设计教案,并进行全程讲授。录制成IP课件挂上网,让学生自由选择单元内容、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
(4)辅导答疑和信息反馈:通过电子辅导答疑、学习交流等栏目实现网络教学交互答疑服务,为学生解惑无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e-mail形式交作业,方便学生提交,教师也可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5)BBS或群内讨论:开放教育的学生更多的交流和协作是在课外进行的,人机交互就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利用BBS或群设计网上主题讨论。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并规定学生阅读课文、查询网上资料后,开展实时网上讨论。
(6)设立展示区:展示区是一个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区,它展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关注及讨论的热门话题、优秀作业点评、讲演活动内容等,对学生之间的友好协作学习和创建班级网络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除此之外,还可依托互联网,提供相关知识。网上相关资源多不胜数,由于媒体的选择、使用和控制的权由学生来掌握,学生容易产生信息“迷航”,浪费时间又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这时教师除了提供相关网址和链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必要的指引。
2.2.1.3多媒体课堂学习环境
利用多种媒体开展课堂教学,注重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利用PowerPoint、投影、大屏幕、视频、录像等手段来辅助教学,既可以节省教师板书、讲解的时间,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多媒体课堂学习环境,既让学生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又能感受到校园文化和气氛,减少学习的孤独感。
2.2.2.4实验实训室学习环境
1、双导师式的“交互指导”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训计划,对学生的实训内容进行整合。学院专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企业导师偏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双导师式的“交互指导”模式使学生在理论发展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两方面都可以得到支持与帮助,并能将两者更快更好地结合进来。
2、灵活调整,实现内容对接
企业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与内容都可以及时地整合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去,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理论更贴近生产实际,并体现行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实验实训的主干课程——活动设计课中,实行“千层饼”式的实验实训程序,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小步子累进,理论与实践多轮次交替进行的特点。具体分为五个基本步骤:
(1)理论学习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在案例分析中锻炼举一反三能力,提高观察、分析的技能。
(2)现场观摩
通过观摩现场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加深对本学科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模拟试教
通过模拟练习、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
根据所学所练,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培养学生监控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使其技能得到螺旋式上升。
2.2.2课程考核的新探索
课程考核的研究探索,旨在“将学习环节推向学习过程,将课程考核嵌入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功能,把“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目标一致、互为补充,让学员能学有所用,达到全面检测和评价学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的目的。可操作性也是我们在设计课程考核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既要全面检测和评价学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又要使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推广应用价值。将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从而获取学分。通过对形成性考核环节的加强,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性考核采取多样化形式,有读书报告,在线测试,在线实时小组讨论与非实时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作业互评等。
总的来说,课程考核设计旨在督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自身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掌握,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以及调整授课教师平时教学。形成性考核在课程总成绩比例上的提高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消极应对考试,不注重自主学习过程及学习、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现象。终结性考试旨在检测课程结束后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3结语
总之,我们探讨两个底线并依据两个底线进行课程改革要注意几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工作应当是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是我院两个底线和课堂效果关注的核心内容:看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是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质疑、探究,研究的质量如何。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教师好的启发可
以鼓励带动更多的学生个体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在设置研究问题时要确保提问能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并且是在学生可以进行探究理解的范围内。提问太容易,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太难,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依据两个底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两个底线及学生情况要透彻研究,课前充分准备,在教学中要体现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关注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注意到一堂课的外延,即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兴趣,提高自信心;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逐渐增强求知的欲望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袁小江.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26-2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刘秀峰.高职课程行动研究的实践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4]杨凤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探索[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96-98
第三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机电系李亚兵关于教育教学改革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机电系李亚兵关于教育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浅谈
——机电系李亚兵
近几年来,技能大赛在职教领域成了热门话题,在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技能大赛开展的红红火火。“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研究,对于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使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
目前,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运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部分学校盲目地举办和参加技能大赛,只在乎得奖没有得奖,参加的后续工作没有跟上。有的学校尽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由于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相脱离,没有实现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的水乳交融,技能大赛的举办并没给参加学校带来日常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任何改变,违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初衷。虽然有些人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他们只是泛泛地提一提,没有真正地去解决。有的只是从学校角度找原因来研究,这是片面的。我们要加大研究力度,让技能大赛引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收到实效。
二、技能大赛引领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和参与社会激烈竞争的主要选择。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机制,既彰显了高职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体现。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准入、顶岗实习等公认的背景下,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很多参赛院校从校、市级赛事选拔开始,与企业展开了积极合作,不仅与企业共同制定参赛方案,还派参赛选手和教师到企业实训。进入全国大赛环节,赛场环境按照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设置,赛场的技术指导、设备提供,还有很多裁判员、裁判长也都是来自各个企业。这样,在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就有了很好的对接。“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
各校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使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在技能大赛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让企业参与系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把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首先,校企双方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技术交流室和攻关研究小组,依据不同的合作项目内容,有层次的选择校企合作方式,密切双方的教学合作。其次,组建由课程开发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以项目管理形式开展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建设内涵。第三,建立开放型的专业建设机制,吸纳更多的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共同研究制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资源。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
机电类技能大赛大部分都是一个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设计任务并实现其功能。这种方式可以用到平常项目驱动教学中,这只是其中一种,所以我们要借鉴技能大赛的各种有益的方式,来改革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旧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有兴趣没有兴趣,学会学不会都一步一步讲了很多理论知识,职业院校要注重其技能的提高,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学生面面俱到,学习很多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到社会上真正能用到多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到的知识实用够用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先调研典型的企事业单位,研究市场需求,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方案的研究,制定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我院已经开始研究两个标准课程的开发,即两个底线,也就是理论底线和实践底线。理论底线就是根据市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用到的理论知识。对于那些教师讲起来费劲,学生根本听不懂的知识就不讲,对于那些比较重要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学生实习教学中讲解,这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再也不用因学不会那些这辈子都用不到的枯燥的理论发愁了。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实践底线就是根据市场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结合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研究实训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四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我院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院党委、院行政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积极投入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活动中。2010我院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得42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21项,市级奖励13项。
院党委、院行政号召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努力向获奖的同志学习,使我院的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更多成果。曹源:全国老师策划科研论文一等奖、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梁影:全国中职学校教学课程“创新杯”老师说课比赛三等奖;
董会丽:全国中职学校教学课程“创新杯”老师说课比赛三等奖;
韩秀枝: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奖、第12届全国职业大赛优秀论文三等奖;
谭利清:第三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奖;
管会清:第五届“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周婧琦: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赵冠芬:省素质大赛征文一等奖;
苏慧侠:省素质大赛征文二等奖;
杨戈:省素质大赛征文二等奖;
刘丽颖:省优质课一等奖、市论文二等奖; 董春启:省课件制作一等奖;
唐艳红:省教学案例一等奖;
孟楠:省教学案例三等奖;
张小芳:省教学案例二等奖;
邵焕峥:省优质课二等奖、市课件一等奖; 姚慧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王凯:省优质课三等奖;
栗亚琼:省优秀论文三等奖、市优质课一等奖; 孙继红:省教学案例三等奖;
舒晓斌:省教学案例三等奖;
李昂:河南省中职技能大赛素质教育类礼仪项目优秀辅导奖;
崔英华:河南省中职技能大赛素质教育类普通话演讲项目优秀辅导奖;
杜国昌:河南省中职技能大赛素质教育类普通演讲项目优秀辅导奖;
马宏恩:河南省中职“文明风采”大赛
项目优秀辅导奖;
郜金丽:河南省中职“文明风采”大赛
项目优秀辅导奖;
刘奇付:河南省中职“文明风采”大赛
项目优秀辅导奖;
刘向伟:市优质课一等奖;
盛伟: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张玉华:市课件制作二等奖;
李敏:市课件制作二等奖;
裴俊丽: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李建林: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胡燕燕: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运现钦: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FLASH动画制作FLASH动画制作FLASH动画制作
第五篇: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拉开2014年校园大型招聘会序幕
3月10日,旭日高照、春风拂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行政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和六楼学术报告厅里坐满了即将毕业的学生。这里,来该院进行招聘的入选企业正在宣讲,他们要通过企业宣讲招聘他们需要的人才。
举行企业现场招聘会,实行企业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既可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也可为我院毕业生寻找满意的岗位。这样的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大型招聘会该院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本次企业招聘,是该院2014年举行的第一次。招聘会从3月10开始,计划到15日结束。全院约430名毕业生参加。
这次来该院招聘宣讲的主要企业有12家,他们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双汇集团、漯河达圣元集团、漯河恒辉开元集团、郑州鸿业科技、北京中科天博软件技术等。招聘会计划用两天的时间进行宣讲,然后由毕业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