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毅新教育沿河分支机构假期补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毅新教育沿河分支机构假期补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毅新教育是一个公司形式营益为目的的教育机构。他在2012年7月10日决定在沿河建设分支机构教育机构,决心在沿河县打开教育市场,特派教育管理人员一名,财务管理员一名,优秀教师3名,聘任教师2名,组成7名教育教育小机构展开工作。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沿河是否重视教育市场
2.毅新教育沿河分支机构运转情况
3.学生娇妻不可效果怎样
4.学生假期对毅新教育认同情况
5.沿河毅新教育分支机构财务运转情况
6.毅新教育时间安排情况
二.问题分析
1.通过各方问卷调查情况得知。大多数学生以及家长都重视教育,家长的观点99%的认为学生只有上学一条路是谋生之路,更有的认为上学是唯一的出路。只有0.05%的家长认为也能谋出路。还有0.05%的家长是这两种观点之外的其他观点。而95%的学生会认为上学时唯一的出路。而5%学生则除上学以外的其他想法。如果在学校学习遇到困难会选择用补课方式来解决的有60%的家长认同。而有30%的家长则认为学生要努力学习赶上去,而10%的是其他想法,因此推理出沿河教育市场巨大。
2.毅新教育沿河运转情况,毅新教育是设置管理人员一名,工作有负责课表设计,教师搭配,家长接待,学生签到以及后勤管理。财务人员一名,工作有学生费用收取,家长收费解释,教师工资发放,盈利核算等。3名优秀教师负责课程设计,重要课授课等。2名配置教师。互助3名优秀教师授课等。总体情况正常,未出现什么大的漏洞。调查学生90%的认同本机构,60%的家长认为本机构负责认真。但也有7%的学生不认同,认为自己没什么效果,也有30%的家长持怀疑态度,不太信任本机构,认为机构的教师年轻,本正规等。但通过我们机构的真诚努力,相信会得到家长的认同。
3.学生假期不可效果如何?通过发放学生意见反馈表分析。有90%的学生认为有效果,认为内容充实,提升大。但也有8%的学生觉得没什么效果,提升不大,还有2%的学生吃其他观点。
4.学生假期补课对毅新教育认同情况。通过走访家长了解,学生家长有许多对于刚建的沿河分支机构认同不高,认为教师太年轻,没有实践经验,怀疑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也有家长通过层层考验,或向子女了解,逐渐认同了本机构,人为本机构教师认真负责等。但仍有家长观点偏激,人为本教育机构的教学时间短,没有承诺假期一个月补课时间,这方面有本机构的一些失误,因此下次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从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人为本机构教师认真负责,幽默风趣,能提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有的甚至希望下次还是这些教师跟着走,但也有学生开始厌学,对本机构教学认同不高,有学生自身情况的一面,但也与教师的没有完全因人施教有关。
5.财务运转情况。财务总收入上万元,名教师收入上千元,成本消耗上千元,也有学生家长拖欠学费问题,家长对收费不明确情况也存在。0.01%的家长认为收费不合理,但又99%的家长认同收费标准,总体情况收费标准较低,未能补偿教师机会成本。
6.毅新教育时间安排情况。广告发出时间短暂,导致学生生源大减,月数时间安排未能给学生家长解释,是家长误认为月数时间未到,课时上,在星期三空缺,未能很好利用,早上时间推迟,每个课时出现拖堂,不能按时下课,使学生未能集中精力,严重影响上课效率。
三.问题解决方案
1.针对沿河家长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因此设立沿河教育机构是
可行的。但应从应试教育上的教育培训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沿河对毅新教育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打开沿河市场。
2.按原计划方案施行,1名管理员,一名财务管理员,一名下午设置的自习辅导老师,要求为刚毕业的,对课本知识熟悉。并应增设在早晨背,读,写英语单词教师,再增设学生情况档案,及时反馈家长。原计划的学生情况反馈表照执行。在学生中找经验,定位置,谋求高质量的教育取胜,3.要求教师认真负责,管理人员严守制度,做到有始有终,严格按制度办事,还是强调的口号:一切为了孩子而献出我们的终身心血。
4.以一颗真诚的心面对层层考验,老几个字的职责。
5.财务措施。制定学费标准,力求简洁明了,给予家长学生解释收费情况,相应提高收费标准设置专人管理,每项收支日期用项细化登记管理。
6.贴广告时间要提前,1月时间要明确,不得擅自改动,或加时补课,缩短月数时间,准时上下课的时间标准,减少拖堂避免学生学习效率下降,星期三原本空缺的课时补上。
四.总结建议
总体这次活动算成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是学生没有带希望而归,都或多或少有所成,教师在活动中也吸取经验,管理层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但也有些不足的地方,也通过大会讨论总结改正,今后做更进一步的调整。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杨舍镇党委及组织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变化,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
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在顺水推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在全市乡镇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二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三禁”规定执行坚决,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先锋作用有所弱化。一是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身份麻痹”的现象,党员干部混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来;二是在党员干部人数较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个体淹没”的现象,即党员干部因力量单薄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述现象,往往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争先意识减弱,责任心减退,工作标准、自我要求降低,或者是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容易滋生松口气、歇歇脚、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如行政村少数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挫折时意志不坚定,总是拿客观原因作挡箭牌,导致村级经济难以走出落后、发展迟缓的“怪圈”,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障碍。
2、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当前,我们正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现实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经常接受各种思想“碰撞”,理想、信念在种种实惠面前褪色、淡化。少数党员干部过分求实惠,怕吃苦、怕麻烦、怕得罪人,抓工作畏难情绪重,导致单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作风散漫。少数党员干部囿于小集体观念,在工作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能按政策办事,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把服务喊在嘴上、要求挂在墙上,碰到实际问题敷衍塞责、逃避责任。少数窗口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3、创新能力有所钝化。少数党员干部发展意识衰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作为不求上进。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破解难题,勇创大业,而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疲沓、飘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疲于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接触上级领导多、直面群众少,坐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掌握情况少,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工作马马虎虎,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机关部门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热衷于办私事、上网聊天,更有的离岗串岗、说三道
四、影响团结。
4、堡垒作用有所退化。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凭老框框老经验办事,导致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少数党员干部思路不清、标准不高、工作教条,只会讲不能办,却不研究如何办,遇事推诿。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主动为基层
挑担子,而是静候上级下指示,等待领导抓协调,致使有些问题、矛盾久拖不决,积重难返。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于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全镇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镇党员干部应在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方面作出示范、表率,以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三个环节。
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干部实际需求,拓宽和丰富培训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实践中,杨舍镇委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力求精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膊,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新”的需求,开展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年来,杨舍镇十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胜任岗位需要,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微机应用能力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近二千人,目前机关工作人员中50岁以下已有95%以上的同志达到了省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考试中级水准。2005年又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广大干部中全面进行英语300句和普通话达标培训,经过测试,参训人员合格率达100%。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博”的需求,举办专家讲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全镇党员干部统一到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上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出击,外引高水准的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辅导、培训,迅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和人文修养,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著名专家、教授分专题作辅导讲座,让全镇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社会思潮等发展动态。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专家讲座15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直接培训党员干部和基层骨干9万多人次,此外,还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利用vcd光盘间接反复地教育、培训。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精”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以往开展读书学习的经验,本着求新、求深、管用、把党员干部“逼向书本”的指导思想,由镇委宣传部门和党委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篇目及书籍,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学篇目,通过抽查笔记,组织考查,展示学习心得,会议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2005年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被评为苏州市级先进集体。
四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实”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杨舍镇党委十分注重学习培训的实效,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镇四套班子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党委提出40个领导干部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足兴镇亲民,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研和破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许多务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对全镇的一些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和积极弘扬,把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共同探讨,先后编印了2004年和2005年《杨舍镇党委中心组调研材料汇编》,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全面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势和发展前景,增强工作中争先创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务实为民,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阵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杨舍镇围绕加强阵地和基地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分级分层原则,建立三级培训阵地,即通过加强镇党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构筑一级(镇级)阵地;通过街道、办事处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建设,构筑二级(街道、办事处)阵地;通过加强村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构筑三级(村级)阵地。在这些阵地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全镇党员干部的“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聘请党校专职人员,建立了从全镇各部门、条线筛选出来的近百名不同专业、名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人才库”,聘请市委党校及市电大教师任兼职教师,以高水准的师资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形成了六大基地:杨舍镇招商引资和省级工业开发区示范基地;“神园”葡萄示范基地;晨阳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塘市肉鸭养殖、芹菜种植基地;东莱食用菌、水产养殖基地;乘航花卉苗木基地;城区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途径和效果,让党员干部在真实环境中受到教育,提高实际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围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解决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常规制度建设,用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镇组织办、宣传办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党员干部理论考试不合格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的,考核为不合格。三是村级干部培训上岗制度,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所有村级干部均须培训后方能上岗。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镇有136名干部参加了镇党校组织的培训。四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骨干培训学习情况整理建立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首先,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第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各级基层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镇党校网站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搭建一个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抓进篮子就是菜”,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倾心优化党员教育环境
构筑一流的社区教育中心
“强基工程”是展现时代新风貌,永葆先进性的大事。为此,杨舍镇前溪巷社区始终把社区教育、锤炼思想放到突出位置。去年以来,前溪巷社区以文化立区、共建兴区、自我管区为抓手,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融教育培训、陶冶思想、志愿服务、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十大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它们分别是党史展览馆、电化教育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荣誉展示室、社区名人馆、社区艺术陈列室、技能培训室、特色家庭展示室、健康教育室、社区愿景等。
前溪巷社区党支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认真开展“先锋工程六坚持”活动:
一是坚持树“三风”:树求实的学风,树从严的党风,树亲民的作风。
二是坚持讲“三争”:争当服务于民的表率,争当工作创优的表率;争当传播文明的表率。
三是坚持重“三帮”:关爱弱势群体,结对认帮;关爱特困家庭,志愿相帮;关爱下岗市民,就业互帮。
四是坚持送“三暖”:突出群众满意为标准,说暖心话,办暖心事,送暖心物。
五是坚持抓“三促”:以爱心基金帮扶促稳定,以家政就业岗帮扶促增收,以楼道党员户帮扶促和谐。
六是坚持兴“三带”:党员带头认护一片绿地,党员带头守望一片平安,党员带头构筑一片和谐。
前溪巷社区还认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到红色根据地等开展党的先进性、革命传统教育,使得每个党员自觉地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在前溪巷社区,每个党员就是一杆旗,除年老体弱的党员外,80%以上的党员成为“党员示范户”,8个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坚持做到“流动不流心,党的教导常记心”。从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每个党员都有一个关爱社区包管责任区,都有一个“一助一、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户。
第三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近年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区努力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形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开创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区委党校调研课题组对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索。
一、近年来我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目前,全区共有正局级部门67个,副局级机构18个,街道15个,截至20*年底,共有在职干部2022名,其中,局级领导干部711(含调研员、副调研员)人,专业技术干部1080名。据统计,2002年—20*年期间调训干部3万人次,举办远程网络培训132场,培训干部10847人次。干部培训工作在区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了整体优势,提高了培训效能,培训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区委高度重视,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关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关键。区委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领导,区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区委组织部主管、区委党校负责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调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二是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培训和培养选拔结合考虑;三是建立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干部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四是出台相关文件,为干部培训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如制定了《20*—20*年*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规划》,并在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切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形成全员培训的格局
近年来,*区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干部队伍一起抓,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干部培训。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调训、轮训、挂职培训、区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各业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活动、集中教育和各单位的日常培训和干部自学教育。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逐步达到了覆盖全员的培训目的。
(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灵活
为了强化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区坚持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干部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将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多层次、多途径对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行“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参与式”、“调研式”培训方式,二是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阵地作用,利用中央党校远程网络c级站调训全区领导干部参加远程网络理论培训,三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即每年都要聘请知名教授和专家到我区来做专题报告,并组织部分干部到外地进行异地培训、部分学员到省、市和当地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使培训质量稳步提高,培训效益逐步显现。
二、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但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单位和干部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因而建设一支与党校改革、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载体的要求,也是办好党校的关键。《条例》规定,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一方面,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区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仍然存在。党校整体队伍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状,全校教职工21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所占比重甚少,具有高级讲师职称仅3人,40岁以下教师仅2人。同时,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教师的继续教育相对落后,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参加脱产培训,到省外、国外学习、考察过的更是屈指可数,致使教师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单位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落实上级部门要求上,还没有自觉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外,部分干部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理解接受培训既是权力,也是义务,这样一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干部培训的效果。
(二)干部培训渠道较为单一,培训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干部接受教育培训阵地主要是党校,仅仅在部分间短、专业性特别强的培训中依靠“外请教师授课、邀请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依托区域内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等渠道进行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对干部培训的要求,制约着培训效率的提高。同时,目前干部培训的方式从总体上看仍显得陈旧、单一,未走出教师讲、学员听的老传统。从组织部征求意见反馈的情况来看,作为教育培训的对象,干部普遍希望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针对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认为目前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形式。
(三)干部培训管理激励机制相对乏力,培训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在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但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没有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直接的“动力”与“压力”。虽然现在对干部在任期内有一定的培训要求,但这一培训要求仅仅对时间做了泛指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上影响着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干部培训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较为突出,如在*区委办公室下发的《20*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安排意见》中,除党校(行政学校)参与的培训外,其他部门(或委托其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有36期,占总培训期数的50.7%。这种教育培训体制分散了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人力和智力资源的闲置、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有限的教学硬件和软件闲置,使参学干部感到疲惫,导致培训质量的下降。
三、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抓好培训阵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加强党校建设,是提高干部培训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力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为此,应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切实把党校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顺培训管理体制,避免多头培训的现象。要整合师资力量,增强党校的干部教育优势。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同时制定规划,通过在职攻读学位、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参加重要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与党校的地位和任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建立“专家库”,选聘一些理论水平较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到党校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包括本地各行业、各部门、各学科优秀人才在内的外聘师资网络。同时,要注重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通过挂职、互派回访等方式培训进行培养锻炼。此外,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应加大与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在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开放性的师资网络和开放性的培训模式。
(二)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在坚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紧紧围绕当地的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深化拓展培训内容,同时,在设置具体内容上,应组织培训者深入调研,摸清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专题、菜单,供受训干部选择,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在培训方式上,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培训水平。从教的角度深入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新的培训方式,采取讲演、示范、练习、演练、参观、个案研究、多媒体教学、电脑化训练、模拟、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在培训针对性上,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注重个性需求,区别培训重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培训内容,达到增强培训实效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构建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激发干部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完善我区干部培训的机制。要做到:一是科学管理,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按照《条例》中“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规定,可试行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学分制教育培训。学分制教育培训采取脱产培训与在职教育相结合,学员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能量化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的情况,又能进一步规范和督促培训管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和考核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在干部考核或述职时,建立“述学”、“评学”制度,坚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登记考核制度,切实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任免的依据之一,激发干部自己要学的积极性,真正解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建立干部继续教育制度。支持并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地在岗学习,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确保干部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第四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区努力探索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基本形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开创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区委党校调研课题组对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索。
一、近年来我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区委高度重视,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关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关键。区委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区委领导,区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区委组织部主管、区委党校负责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调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二是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培训和培养选拔结合考虑;三是建立完善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干部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四是出台相关文件,为干部培训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如制定了《20*—20*年*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规划》,并在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切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扩大培训范围,逐步形成全员培训的格局
近年来,*区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干部队伍一起抓,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干部培训。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调训、轮训、挂职培训、区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各业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活动、集中教育和各单位的日常培训和干部自学教育。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强化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逐步达到了覆盖全员的培训目的。
(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灵活
为了强化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区坚持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干部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将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多层次、多途径对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行“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参与式”、“调研式”培训方式,二是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阵地作用,利用中央党校远程网络c级站调训全区领导干部参加远程网络理论培训,三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即每年都要聘请知名教授和专家到我区来做专题报告,并组织部分干部到外地进行异地培训、部分学员到省、市和当地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使培训质量稳步提高,培训效益逐步显现。
二、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不断创新,但我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单位和干部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干部培训渠道较为单一,培训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干部接受教育培训阵地主要是党校,仅仅在部分间短、专业性特别强的培训中依靠“外请教师授课、邀请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依托区域内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等渠道进行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对干部培训的要求,制约着培训效率的提高。同时,目前干部培训的方式从总体上看仍显得陈旧、单一,未走出教师讲、学员听的老传统。从组织部征求意见反馈的情况来看,作为教育培训的对象,干部普遍希望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针对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认为目前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形式。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干部培训管理激励机制相对乏力,培训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在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但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没有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直接的“动力”与“压力”。虽然现在对干部在任期内有一定的培训要求,但这一培训要求仅仅对时间做了泛指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上影响着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干部培训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较为突出,如在*区委办公室下发的《20*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安排意见》中,除党校(行政学校)参与的培训外,其他部门(或委托其他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有36期,占总培训期数的50.7%。这种教育培训体制分散了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人力和智力资源的闲置、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有限的教学硬件和软件闲置,使参学干部感到疲惫,导致培训质量的下降。
三、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抓好培训阵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加强党校建设,是提高干部培训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力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为此,应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切实把党校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顺培训管理体制,避免多头培训的现象。要整合师资力量,增强党校的干部教育优势。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同时制定规划,通过在职攻读学位、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参加重要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与党校的地位和任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建立“专家库”,选聘一些理论水平较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到党校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包括本地各行业、各部门、各学科优秀人才在内的外聘师资网络。同时,要注重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通过挂职、互派回访等方式培训进行培养锻炼。此外,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应加大与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在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开放性的师资网络和开放性的培训模式。
(二)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在坚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紧紧围绕当地的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深化拓展培训内容,同时,在设置具体内容上,应组织培训者深入调研,摸清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专题、菜单,供受训干部选择,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在培训方式上,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培训水平。从教的角度深入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新的培训方式,采取讲演、示范、练习、演练、参观、个案研究、多媒体教学、电脑化训练、模拟、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在培训针对性上,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注重个性需求,区别培训重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培训内容,达到增强培训实效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构建干部培训的长效机制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激发干部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完善我区干部培训的机制。要做到:一是科学管理,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按照《条例》中“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规定,可试行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学分制教育培训。学分制教育培训采取脱产培训与在职教育相结合,学员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能量化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的情况,又能进一步规范和督促培训管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和考核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在干部考核或述职时,建立“述学”、“评学”制度,坚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登记考核制度,切实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任免的依据之一,激发干部自己要学的积极性,真正解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建立干部继续教育制度。支持并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地在岗学习,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确保干部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第五篇: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县妇女也逐步进入决策管理领域,与男性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权利提高,这是贯彻男女平生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县妇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大力重视下,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改善。为构建和谐**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
约,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县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方面都有困难,但我们坚信随着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县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将会充满光明和希望。
一、我县妇女基本情况
**县共有12个乡镇,4个社区,总人口 13.85 万,其中妇女6.9万,占49.82 %,农村妇女47238人,占妇女总数的69%,文盲、半文盲占62%,高中文化以上程度 12360人,仅占26.16 %。我县农村妇女大多在家务农,特别是较偏远,贫困的农村,更是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占据着文化的主导地位,致使农村妇女文盲比例远远高于男子,而且年龄越大,比例越高。
二、当前我县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结合政府相关以及自身组织培训工程,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
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承德的农业主导产业,致力于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能力,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型农业。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大显身手
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就必须不断的给她们充电,县妇联积极结合政府相关培训工程,如在2004年就举办了“贫困村妇女主任科技培训”、“凤滩库区**县移民开发局2004年科技培训”两期培训,2005 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并设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与劳动就业部门联合举办了家政、缝纫等培训班4期,培训方式多样化,从传统书面讲授到今年的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内容为了满足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的多技能培训,并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共培训 237 期,2万多名农村妇女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 整合力量,分类培训,充分挖掘农村妇女培训新路
各级妇联紧紧抓住培训这一核心环节,强化培训基础服务工作。以被征地妇女为重点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妇女的个体素质及培训择业意向等。其次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为把组织管理网络延伸至村,在村里设立了妇女培训联络员。把培训服务送到农村妇女家门口。挖掘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实施,逐步建立五种培训模式。与学校联运的技能型培训,与企业联运的定单式培训,与有关部门联动的综合型培训,与服务实体联动的实用型培训,与基地联动的实地型培训。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
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县妇联把就业推荐与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创造、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借助各职业院校加强女性就业技能培训,与长沙颐而康职业学校、长沙职校、湘西州职校达成协议,为其免费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使农村女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向市场、走向富裕。
三、我县在农村妇女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展开。虽然我们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不予以解决,挫伤了基层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性。
2、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目前的农村教育与培训情况看,技能教育与培训相对较多,其他培训较少。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培训形式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对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从培训操作看,缺乏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具体培训实施与考核发证、日常管理办法的制定存在时间误差与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从就业服务看,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离城乡一体化统筹培训就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效果。
3、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态度不一,转移就业率低。随着城市化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