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科常见的几种课型
中学语文科常见的几种课型2013、12、2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语文科形成了自己的课型特点,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教学、诗歌教学、考点复习、作文教学、试卷讲评等。但不管是什么课型,都要秉持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坚持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理理念,并把它们灌注到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中。我校的语文教学把学案导学融入到各种课型当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最优化。
一、现代文教学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新课导入。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有情景导入、悬念导入、趣味导入、提问导入、角色导入、图片导入等。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入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3.目标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好在“新课导入”后就立即提出,这样,课堂教学的开展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明确的主题。
4.学案导学。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阅读完成。
5.学生自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学生自读课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自读的形式很多,可以范读、领读、齐读,也可以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可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学生自读是学生理解、分析、鉴赏的基础。
6.情境创设。现代文教学,在学生自读熟悉课文以后,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展开,情境创设是
对教学目标展开的具体形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诵读情境、探究情境和训练情境等。课堂上教师只是主导,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能是节目的主持人,其职责在于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演员)创设引人入胜并能开启他们思维的形式多样的情境。
7.讨论探究。阅读教学进入理解鉴赏阶段,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众多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中,讨论探究是其最主要的情境。
运用讨论探究法组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为学生讨论探究留够必要的时间;
②要由过去只注意讨论结果转到注重讨论过程;
③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探究不能干预过多;
④讨论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流于形式;
⑤讨论后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⑥要让学生全员参与,不能只让少数几个人唱主角。
8.课堂小结。不少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课堂随意性大。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几分种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教师若不注意课堂小结,不创设出令学生兴奋的环节,就等于浪费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小结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点睛式、发散式、总结式、活动式、延伸式、迁移式、回味式等等。不管哪种形式,都要能引起学生大脑兴奋,集中精力完成最后的学习任务,在培养他们善始善终学习习惯的同时,为后面教学任务的完成做好铺垫。
9.作业布置。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
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新课导入。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有情景导入、悬念导入、趣味导入、提问导入、角色导入、图片导入等。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入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3.目标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好在“新课导入”后就立即提出,这样,课堂教学的开展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明确的主题。
4.熟读课文。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质量,切忌在导入新课后将课文草草范读一遍就进入字词串讲。文言文教学宜采用放声朗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朗读到诵读,进而美读,使学生读准语句的节奏,读出文言的语感。
5.学案导学。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阅读完成。
6.自学讨论。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可解决对课文字词句的粗略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由讨论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难点、疑点及时给予点拨,让学生对重点文言知识的学习产生顿悟效果。
7.练习归纳。对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和句式特点,若教师采用静态讲解,教师讲得苦,而学生又不易理解且遗忘快。教师可采用练习的形式,在动态训练中归纳梳理,就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得灵活,易于迁移运用。
8.背诵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文言文单纯靠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一些文言文的词汇意义、用法和特点,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背诵积累。
三、诗歌教学的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新课导入。诗歌鉴赏需要心灵的参与,而生动富有激情的导语,则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让他们静下心来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诗歌导语设置的角度很多,可以从背景导入,知人论世;可以围绕诗歌意象,形象导入;可以图片展示,感染情绪;可以设置音乐背景,朗诵导入。
3.朗读、感悟诗情。诗歌教学,朗读尤为重要。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地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节奏,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领悟诗歌的美感。所以,朗读教学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式。朗读可以是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集体朗读等。
4.学案导学。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阅读完成。
5.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包括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诗歌表现手法和诗歌的思想情感的鉴赏。
6.课堂小结。
四、考点复习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走进高考。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让学生体验高考题,了解高考在这个考点上考查的知识内容,难易程度等情况,为后面复习这个考点打下基础,确定方法,甚至可以得出高考在这个考点上的一些考查规律。
3.学案导学。发放这个考点的“导学案”,让学生仔细阅读,把握这个考点的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并在导学案上做上阅读标记,通过导学案上的训练题,加深学生对考点知识的印象,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4.讨论探究。通过高考真题的体验和学案导学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自己讨论、发现、总结出高考对这个考点考查的一些规律,力求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尝试出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考点,我们尝试在学生学习了考点知识,了解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和难易程度之后,自己动手试着出几个题目,然后同桌互做,看看能不能把同桌难倒。
五、作文课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学生习作展示。把学生中一些优秀的周记、作文在班上展示出来,让同学加以点评,找出习作的长处、优点,发现不足。这样对全班同学来说,让他们看到了身边的榜样,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对被展示的学生本身,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学案导学。发放写作课的导学案。作文课的导学案,应根据不同的写作点来编排,可以有记叙文写作的导学案、散文写作的导学案、议论文写作的导学案;命题作文的导学案、话题作文的导学案、材料作文的导学案,作文的审题、拟题导学案,作文的开头、结尾的导学案,作文的布局谋篇导学案等等。让学生了解掌握该写作点的知识。
4.牛刀小试。写作训练是作文课的重点和主体。每堂作文课都应该有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使他们能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5.二次写作。二次写作就是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在教师对第一次的作文进行批改、评讲之后对同一个作文题进行的第二次写作,要求学生发扬第一次写作的长处、优点,克服改进第一次写作的不足,学习别的同学第一次写作的长处,以实现每位同学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六、试卷评讲课型
1.课前演讲。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考试情况总体分析。教师对本次考试要进行一个总体分析,包括学生的得分情况、失分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等都要进行详细分析。
3.自由讨论探究。传统的试卷讲评课普遍呈现“老师滔滔不绝讲,学生默默无声听”的教师为主角的教学局面。讲评后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订正试卷,知识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同样的错别下次还是一样出现。可见,传统的试卷讲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我们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提高能力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师对试卷进行整体分析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探究,让学生从自己的试卷中诊断错误,发现问题,找出症结所在,看自己的失分是知识掌握不牢,是审题不清,还是答题不规范?然后,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
4.教师讲思路,觅规律,授技巧。试卷讲评、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做题规律、答题技巧更重要。教师的讲评重点应放在解题思路,规律和技巧上,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订正试卷。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
一、第一种分法:新授课与复习课
根据教材的整体结构与体例,小学三到六年级英语课课型主要分为新授课与复习课两大类,其中复习课包括单元复习课与综合复习课(即Fun Time部分)两部分。
新授课每节课为一课时。
单元复习课是每个单元结束有一课,复习并运用这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为一课时。综合复习课是每3个单元结束有1个Fun Time,每个Fun Time包括3部分(即Part1、Part2、Part3),复习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一共3课时。
二、第二种分法:词汇和句型教学课与课文教学课
由于人教新版《小学英语》教材1—4册的编写体例与5—8册的编写体例有所不同,所以三、四年的课型与五、六年级的课型也有所不同。三、四年级新授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每课为一课时,每课学习3—4个新单词或短语和一篇短会话,短会话中包括1—2个新句型。五、六年级新授课按照单课与双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课型,单课是课文教学课,双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每课均为一课时。
课文教学课分为会话式课文教学与语篇式课文教学两种。课文教学着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课文内容是针对某一话题的一篇长会话或一篇短文。课文中应用了一些新的词汇与句型,包含了一些语法和功能知识。
双课重点是词汇和句型教学。每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4—6个新词汇和2—4个新句型,第二部分是掌握一些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的词汇和句型,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第四部分是学习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
小学英语新授课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热身活动——新知呈现——语言操练——综合运用——小结并布置作业。
1、热身/复习活动(Warming-up/Revision)
此环节的目的是:激活大脑和激活已学知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热身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
1、Sing some English songs(歌曲).2、Say the poem or chant(歌谣).3、Play some games(游戏).4、TPR活动
5、Do the actions.(角色扮演)
6、Greetings(问候)
7、Free talk(问答交流或日常交流)
8、Repeat the text(复述课文)等等。
注意活动的互动形式应为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
2、新知呈现(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阶段是学生语言输入的最初阶段,是一节课的重点教学环节。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
(1)设置真实语境。(2)聚焦重点语言。(3)优选呈现方式。(4)体现短时高效。
新学习项目的呈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呈现方式应当直观、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这堂课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
呈现方式主要有:实物、图片、简笔画、挂图、课件、录音、游戏、歌曲、歌谣、表演、TPR等等。
3、语言操练(Practice)
语言操练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新知呈现阶段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语言操练,以达到真正的语言输入,并且为语言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避免枯燥无味的练习,同时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
(1)明确操练内容。(2)操练方法要多样有效。(3)活动形式要多样有效。
语言操练方法主要包括:替换练习、问答交流、看图写单词、游戏、歌谣、歌曲、表演、TPR等等。
活动形式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两人、小组等)。
4、综合运用(Production)
综合应用阶段就要结合真实生活完成1——2个真实任务或解决一些问题,是学生的语言输出的重要阶段。在本环节中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恰当的情景并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模拟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在本环节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改编对话、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等。
5、学习小结(Sum-up)
学习小结阶段既要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要评价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尽量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
6、布置作业(Homework)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口头与笔头的结合,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结合。
除常见的机械性的作业外,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创编对话、说说做做、调查、特色作业(如单词卡片、英语小报)等形式多样的作业。
第三篇:情境串教学法12种常见课型流程
情境串教学法12种常见课型流程 概念教学的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4、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注意问题:
1、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2、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
(在操作观察中感知,在归类中感悟)
3、注意在直观和抽象之间搭建桥梁
4、注重在辨析比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重视数学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教学
计算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注意问题:
1、注重计算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融合
2、合理处理具体操作和数学抽象之间的关系
3、讲估算一是的培养落到实处
4、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孕伏和渗透 规律性质教学的流程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2、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3、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4、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注意问题:
1、情境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选取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避免情境的副干扰)
2、注重探索规律过程的教学
(依托教学内容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给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促进规律的探索,注重对情境下的规律本质问题的挖掘—)
3、精心设计练习,体现规律才应用价值
(变式练习,避免思维定势:设计开放练习,培养发散思维:拓展到生活,体验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
解决问题流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究方法,建立模型(独立尝试,探究问题;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3、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4、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注意问题
1、问题的呈现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情境中筛选有用信息,提出有效问题
3、注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
4、注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反思评价
5、注重对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感悟 测量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2、积极思考,引导猜想
3、操作验证,总结公式
4、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注意问题:
1、注重创设学生喜欢的,能反映数学本质的现实情境
(创设现实情境,让情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
2、注重学生的猜想,在测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注重直观操作,在直观感知中形成空间观念
4、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统计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针对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学习方法;分析决策,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4、总结全课,整理方法 注意问题:
1、让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
2、经历统计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应用,3、关注学生在统计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状态
4、注重统计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
5、淡化术语和纯粹计算,强调相关概念的统计学意义
图形的运动教学流程
1、提供素材,感知现象
2、研究素材,掌握特征
3、模拟运动,研究方法
4、拓展创新,体验应用 注意问题:
1、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
2、抓住图形运动的本质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与理解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能够做出解释或验证
4、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
图形与位置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3、实践操作,积累经验,4、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注意问题
1、注意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2、创设丰富的情境和活动
3、针对认知障碍突破难点
4、重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5、注重练习中操作技能训练 可能性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2、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3、合作交流,建构概念
4、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注意问题: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2、增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5、提升教师概率的认识水平
6、注意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综合与实践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2、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3、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4、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注意问题:
1、结合熟悉事物,创设问题情境
2、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课内外结合拓展教材内涵
5、注重过程性评价 练习课流程:
1、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2、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巩固新知,基本练;克服定势,变式练;串线成网,综合练;拓展延伸,发展练)
3、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注意问题
情境串教学的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针对不同课型,确定练习的重点
2、结合练习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
3、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多梯度的练习
4、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5、注重反馈,及时总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复习课流程:
1、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2、梳理归网,主体内化(回顾知识,自主梳理;交流展示,引导建构;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3、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注意问题: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复习整理
2、抓住复习内容的核心,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3、适时总结提炼,注重学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提升
4、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渗透回顾整理知识方法
5、练习突出综合性、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试卷讲评课流程:
1.自查、自悟、自改、自记 2.组内交流,解易质疑 3.组间交流,解难释疑 4.补例点评,提升方法 5.巩固拓展,举一反三 6.自我反思,内化知识 试卷讲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充分准备,体现讲评的目的性
(二)要重点突出,注重讲评的针对性
(三)要就题论法,注重讲评的实效性
(四)要寓评于乐,注重讲评的多样性
(五)要及时反馈,注重讲评的延伸性
4、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5、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引起提出、解决问题的动机 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索 巩固、应用和拓展练习
数学素养课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2、情境串教学法各课型教学流程的推广完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
3、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数学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各区都在探索促进教师专化成长的具体方式。
二、课题总目标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探索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呈现方式等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
3、探索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
4、探索如何通过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5、探索作业、练习、课外实践的设计与讲评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
6、探索教师数学素养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以及提升教师数学素养的方式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验证。
2、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3、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子课题名称
1、教材编写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研究
2、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3、教材使用中对丰富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方法的研究
4、作业、习题、课外实践的设计与讲评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研究
5、教师数学素养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研究
五、子课题具体的研究内容
(一)教材与素养课题: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研究提升学生知识技能、逻辑思维、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在教材编写中的体现;
3、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对教材编写的需求的研究。
(二)教学策略课题: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探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有效学习。(1)研究低幼衔接,探索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2)研究两个学段的衔接,探索中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3)研究中小衔接,探索高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三)评价课题: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发挥教材特色,探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评价方式;
3、探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具体方式 作业与习题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分知识点、分单元探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作业、习题、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
3、相关作业、习题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讲评课教学策略 教师素养课题:
1、总结梳理出各段(低、中、高)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2、明确教师需具备哪些数学素养;
3、收集教师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案例引以为鉴,研究教师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教学内容;
4、探索提升教师数学素养的可行性培训方案;
5、教师数学素养与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语文三种课型教案之预习课
杜郎口中学语文三种课型教案之预习课
发布: 2009-5-05 09:13 | 作者: 马蹄留香 | 来源: 网络 | 查看: 57
次
《雪》 鲁迅 执教:李维博 预习课教案
一、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小写作——和“雪”话题有关的片断。
二、预习过程
1.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摘抄本上积累划出的句子。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并进一步读课文。
① 写作背景:(略)让学生课前抄在黑板上。② 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下位。
3.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
① 句子赏析: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b.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c.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②课文结构(两部分)。
③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自由交流,解决疑难,多种艺术形式演绎文本。
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5.小写作: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写和“雪”话题有关的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低于100字。
6.展示感想。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第五篇:中学语文古文说课
中学语文(古文)说课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和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优秀,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步:分层三读书法,即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
(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或物的美.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文言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读,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
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分析学生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词、特殊用法、句子,分门别类,便于学生掌握。(中)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预计用时2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预计用时15分钟。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环节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预计用时10分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环节4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安排作业,复习强化。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或)环节4 质疑问难,预计用时5分钟。
教师启发:这篇课文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待学生提出疑问后,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环节5 拓展延伸,预计用时8分钟。
1、围绕中心,补充材料。
好处: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提高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意识,让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
2、教师介绍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环节6 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环节7 布置作业,复习强化。预计用时2分钟。1.选用5个本课所学词语写一段话,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