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时间:2019-05-15 15: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青州中心小学 赖伟东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产生反教育的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努力预防和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呢?

一.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特点。通过自查,来调节心理状态,达到内化健康人生心理的作用。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归因客观投射法和自我宽容法来减轻过重的心理压力、痛苦和自责。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既善于自我解脱,又善于自我振奋。

二.改变教育方式,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增强教育效果。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靠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实现的。把握适合于学生的多种教育方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是处理逆反心理的重要基础。

首先,班主任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其次是班主任在纠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时一定要沉着、机智,细心观察和捕捉学生逆反的真正缘由和意图,并及时攻破其内心深处的反击防线,扭转其心理偏差。再次是要求班主任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对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理智地进行冷处理;对学生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错误要有耐心,要宽容。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班主任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抓反复,要反复抓。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班主任“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因出现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班主任要多跟学生交流。交流是化解学生逆反情绪的有效方法,也是发挥教育效能的重要手段。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交流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和有针对性的。因为中学生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所思考的东西是十分广泛的,只有全方位交流,深层次交流,以理服人,才能赢得他们的共鸣。

(2)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尽一切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动肝火,因

为人在发火的时候是很容易说错话做错事的,而对于老师的过失学生是很难谅解的。(3)要选择好交流的时间。课余正是老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时间,所以,下课后,班主任不要马上就离开教室,要利用这个时间多跟学生交流。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用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能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人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但是,必要的批评还是应该有的,只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这样几点:(1)时间:有的需当时批评,但有的缓一缓将更有利于接受;(2)地点:有的适于在办公室批评,有的适于在教室、操场;(3)场合:注意适当用私下交谈代替公开批评;(4)语言份量:注意要恰如其分;(5)态度:批评不能讽刺、挖苦,切忌使用“语言的刀子”、“心灵的鞭子”;(6)次数:不宜太多,切忌反复唠叨;(7)时机:选择学生易接受的最佳时机,促成学生接受批评的心理状态的形成;(8)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性格以及错误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比式、过渡式、迂回式、暗示式、商讨式、直接式等等。

三.加强感情投入。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水平。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其行为意向和决策,受感情因素影响更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有体会,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所以,师生之间多些沟通,多些亲近,多些相容,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天冷了,班主任提醒学生多穿些衣服;头发长了,提醒学生去理一理;提醒学生晚上要早点睡,早晨要吃好,中午争取休息一会;放假了,要注意安全,不要玩水⋯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班主任如果能这样时刻为学生想得周到一点,既有严父般的要求,更有慈母的心怀,那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班主任可亲、可信、可敬,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向班主任敞开情感的大门,师生关系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说来,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越远,学生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对学生冷冰冰,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们形容这样的班主任是“冰冷的心,木乃伊似的脸,刻薄的语言,古板的眼”,对他们往往嗤之以鼻。而如果班主任能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就会感到班主任是他们的“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就会倍增。这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El臻完善。”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

加给学生。要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多回忆自己在学生时代的想法和做法,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这样,就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优化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友爱自尊自重的班风就是学生受教育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会有利于学生逆反心理的转化。有调查显示,98.5% 的学生有强烈的参加集体活动、获得友情、受到尊重的内在心理需要;97.9% 的学生十分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因此,利用学生的这些内在的心理需要,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位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是造成积极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途径。

所以,班主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1)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2)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提升品德,克服逆反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篇:如何处理中学生逆反心理

如何处理中学生逆反心理

中学生的父母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自从上中学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听父母的话了。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让他打狗,他偏撵鸡。这就是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方产生的另一方的意志、愿望和要求背道而驰的心理和行为。

逆反心理在有的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明显一些,这些孩子有时会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发抖;在另一些中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弱些。但每一个过来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段时间和自己作对。孩子的逆反心理从上初中开始发生,初中二三年级时表现得最为突出,上高中后,孩子的逆反心理开始慢慢减退。父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上初中后,父母就应当有孩子和自己作对的心理准备,就应当放弃管教小学生时所形成的管教方法,而代之以平等的、交流式的、说服的方法。父母应当清楚孩子的逆反,并非有意和你作对,有意气你,而是在表现他们的并不成熟的自我,这说明他们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思维了。这时的孩子表面上处处和父母作对,实际上他们内心仍然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只要父母的教育是平等的而不是强制的,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不是呆板的,父母的说教是心平气和的而不是唠唠叨叨的。

2)在一些小事情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比如给孩子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干某件事选用什么方式等。即使孩子某件事没听大人的话,干错了,那也没有必要责怪孩子。相信孩子会在挫折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明白大人的话大多数是有道理的,而且许多事情,孩子不吃一堑,难长一智,仅凭大人的间接经验是不够的。孩子正是在挫折中长大、成熟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让孩子受点挫折,过于面面俱到地管教孩子,就会让孩子听“腻”了,那么孩子也会在大事上听不进父母的话,如是就会在大事上遭受挫折。

3)对于青春期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诸如标新立异、奇装异服、偷照镜子、偷着化妆、偷看异性、手淫等现象,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大逆不道而粗暴地一味训斥甚至打骂。而应因势利导,体谅和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些基础上再来指导、教育孩子,从而使他们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中学生逆反心理测试题

心理测试题

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

3、如果父母再一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厌烦吗?

()()

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划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习吗?

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16、你蔑视权威吗?

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

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9、你习惯上总是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做吗?

20、对你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2、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

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指出这件事多么地成问题,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

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

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 ?

26、当你被别人说的火冒三丈时,你就故意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吗?

27、你讨厌那些当干部的同学吗?

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

29、对伤了你的自尊心的人,你是否要给他添一些麻烦,让他感到你不好惹的?)()()()()()()()()()()()()()()()()()()()()()()()())))))))))))))))))))))))

((((((((((((((((((((((((评分规则:

第19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0----9分:你的逆反心理很弱,这使你只干并且只喜欢干该干的,不去干不该干的。

10----20分:你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激动时你可能丧失理智,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

21----30分:你有相当严重的逆反心理。你所做和所干的总是与众不同,与习俗和规定不符。如果你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不努力加以克服,你只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独行者。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问题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其后果是很严重的。这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冷漠、偏执、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消沉,学习被动等,甚至还会引起犯罪,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第四篇: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乐亭县闫各庄镇闫各庄初级中学邸朝华

逆反心理是指接受信息者产生的与发出信息者的愿望和要求相抵触的心理状态。是反从众心理的特殊表现,、。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人生的特殊生理阶段——青春期,常常表现出朝气蓬勃,充满热情,但他们的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何不稳定型,他们已不再简单地服从大人的权威,甚至反抗权威,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对抗,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作为中学生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和指导学生的学校环境中,在协调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任课教师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们的关系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班主任被学生称为“班主”,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本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十几年,并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在对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做过些有益的尝试。在这里做些浅显的分析:

第五篇: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分析

引言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

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其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违拗,态度上的抵触,情感上的冷漠三个方面。中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但如何科学,正确的分析、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则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了能找到比较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经过对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本人十几年来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验,初步得出了结论。本文就此经验进行阐述。

一、典型案例

案例1:王老师任初二年级某班班主任。王老师的教育思想是:学生就应该劳动积极,公而忘私,思想纯真,不应该计较小小的得失。而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在一次植树劳动中,这个班分的劳动任务比别的班重了一些,王老师在劳动开始前还动员了一翻:多干一点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但一些调皮的男生一副反对的表情。他们认为王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使自己多干活。在老师的要求下,活虽然是干开了,但牢骚满腹。在挖树坑时把土扬的老高,有的故意把土撒向其他同学,还有的拿树苗撒气。

案例2: 周涛,男,初三年级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管教比较严厉,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逆反心理特别强。在小学阶段,由于害怕爷爷的斥责和打骂,还能勉强按家长的意思去做,到了初中,家长不让上网他千方百计找理由上网,家长让他按时回家他偏不按时回家,学习成绩下落非常厉害,爷孙关系极不和睦,家长非常头疼。

案例3:在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正讲到精彩之处,他抛出了一个很有想象空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的题目,的确,几乎每个人都举手了,他微笑着叫起了一个平时在每个老师看来都是一无事处的学生,他是希望这个孩子也能在这样一个时候获得成就感。可是,该生站起来的回答却让他后悔不已,他说:“你让我站起来干什么?我又不会回答问题!”他很震惊,可毕竟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依旧微笑着问:“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着想一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很漂亮!”可是这个学生并没有买他的帐:“我很笨的,我想不出来,能有什么办法?”精彩的一堂课就因为这样一个插曲而划上了一道遗憾的痕迹。

事后,我询问了班主任老师和其他有关学生,发现在班级里他是一个及不受欢迎的人。上课经常顾自己玩,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等到做作业的时候,敷衍了事,不但错误连篇而且字迹不清。因此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还被惩罚,在班级中的影响非常不好。

经过观察,我挑选了一天放学时,请这位学生在教室里等我,告诉他我想请他带一封信给他母亲。当着他的面,我写了封信,随后我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他擅自拆看,于是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他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我便走出了教室,我在教室外暗暗地观察着,没一会,发现这孩子谨慎的打开我的信读了起来,渐渐地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我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他。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他很多闪光点,并肯定、表扬了他。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案例4:小丽女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学习认真塌实,成绩也比较突出,自律能力较强。由于是毕业班,每天的作业量都比较大,几乎每天完成作业都到晚上十点以后。一天,由于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多,小丽做到很晚也没有做完。为了尽快完成作业,小丽加快了速度,于是作业写的比较潦草。当老师的爸爸看到小丽的作业后,恨恨的批评了一翻,还撕掉了作业让小丽重写。小丽含着泪水用钢笔在作业本上狠狠的,深深的划下几道痕迹。从此以后,小丽很少和父亲说话,成绩也很快下滑。

二、案例分析

在案例1中,对“王老师班中部分男生的逆反心理”分析一,错误的舆论氛围。初中生已经从现实世间中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因此把多干一点活认为是王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就很正常了。如果王老师在平时采取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心理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早已理解并接受了王老师的思想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逆反心理;二,如果王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看到学生的发泄式行为加以指责或惩罚,那么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或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三,王

老师忽略了初中生已经是“小大人”的心理特征。如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符合这一年龄特征的方法,教育效果一定会大相径庭。

案例2的分析:“爷爷管教比较严厉,有时斥责和打骂,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是造成周涛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改变不恰当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同协作, 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教育效果会大为改观。

案例3的分析:在公开课上面对老师的鼓励而不买帐的学生,他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还被惩罚造成的。针对经常被视为“差生”的学生,如果老师既往不咎、公平对待、多加鼓励,用爱心去感化他,逆反心理会逐渐消除。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爱心和方法问题。在案例4中,“小丽含着泪水用钢笔在作业本上狠狠的,深深地划下几道痕迹。”小丽这深深地一划,使我们每个施教者都值得思考。小丽为什么会这样?

从小丽自身来说:一是小丽自己的心理水平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如果小丽静心对待这件事,作业不会做成这样。即使爸爸撕了作业,也会从自身上去找毛病,不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反抗情绪。二是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如果小丽当时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就会平心静气的重新做好作业。从外因来说:一是繁重的课业负担。当爸爸撕掉作业的那一刻,小丽即恨爸爸又恨老师,还恨该死的做不完的作业。二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当。如果当时爸爸讲清道理,耐心说服小丽,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毛病,主动的去改正就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三 当小丽的逆反心理产生以后,作为教师的小丽爸爸却没有即时意识到小丽的心理变化,更没有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抚慰小丽受伤的心,以至使小丽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学习且伤害了父女感情。

三、成因归纳

从以上4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主观因素可以归纳为:

(一)自己的心理水平不高,自我要求不严

中小学生时期由于生理的发育较快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同时心理上又产生断乳,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但是自己又

不能很好的驾驭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和困难又不认真的分析,因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认知的事物和现 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客观因素可以归纳为:

1、错误的舆论氛围;

2、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3、施教者工作中的方法不当,主要有:教师不顾学生感受,伤害了学生的尊严;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愿望。

4、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

四、建议或策略

(一)积极预防和干预的效果分析

根据对部分案例逆反心理成因的分析,针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本研究配合学校政教处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了学生逆反心理的预防研讨,并在各班进行了逆反心理的预防教育。同时,对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个别学生进行重点疏导,同时作好疏导观察记录。结果显示:积极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

案例1中,为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老师多次开展了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并通过大量的事实教学资料,让学生明白了互帮互助的意义。后来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消除,班集体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案例2中,针对周涛同学的情况,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改变不恰当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同协作, 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教育效果会大为改观。案例3中,经过观察,研究者挑选了一天放学时,请这位学生在教室里等他,研究者告诉被试想请他带一封信给他母亲。当着他的面,研究者写了封信,随后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他擅自拆看,于是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他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研究者便走出了教室,在教室外暗暗地观察着,没一会,发现这孩子谨慎的打开信读了起来,渐渐地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研究者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他。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他很多闪光点,并肯定、表扬了他。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案例4中,当小丽的爸爸发现小丽的心理变化后,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后决定:一,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调整小丽的作业数量和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性的作业,同时,尽可能的布置她感兴趣的作业;二,爸爸经常抽空与小丽谈心,加强父女之间的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丽的逆反心理逐渐消除,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二)建议

因此,本研究认为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主观上的努力

(1)要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2)帮助学生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学生明白,家长、教师的有些做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

2.客观保障

(1)强化素质教育, 逐步形成良好而宽松的教书育人环境;

(2)学校、老师、家长三位一体, 共同协作, 互相配合,齐抓共管;

(3)老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符合要求的新方法。

下载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分析 引言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 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

    中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案例 九年二班史建强 内容提要: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最终版]

    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 篇一:中学生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案例: 小强是个处事果断,遇事有主意的女同学,但是,十分任性,脾气暴躁,小指甲时常要发挥作用,她平时对同学说话也是相当不客气,因而......

    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中如何防范逆反心理?

    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中如何防范逆反心理? 宣传中的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或反悖心理,是指在宣传过程中,受众对抗宣传者的心理趋势,逆反心理对于宣传来说是相当不利的。造成逆反心理......

    中学生逆反心理个案分析 2

    中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个案分析研究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罗章学性别:男年龄:13岁 (二)个案来源 1.接案原因:案主是东方市第二中学七年级(16)班的一名学生,中考前两个星期,案主出现频繁......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5篇)

    浅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内蒙古宁城县职教中心蔡云飞摘要: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一个......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逆反心理 Lcj转载 【辅导简介】 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

    化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含五篇)

    化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郝志辉 逆反心理是指在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抵触情绪,并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的某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