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力四射的课堂
活力四射的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的有效性
常州市正衡中学 蒋月云
[摘要]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20世纪已经提出,内涵非常丰富,笔者研究了其中一个小分支——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堂热闹,课后“曲终人散”,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收获。因此,笔者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让活动更有效,总结出两大方面:一是活动设计要有效,二是课堂实施要有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就能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活动有效性 活动设计 学生实际 活动实施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课堂活动成为教师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常用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是要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实现的,于是活动成了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活动起来热热闹闹,但结束后,似乎没有多少收获。活动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场景是否热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在活动中学到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这个活动就是失败的,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怎样才能让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真正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我们一直在思考“活动有效性”这一课题。
常州市教研室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本学期组织了一系列市级研究课题,其中一个课题为《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本人有幸参与研究,并开了一节市级研究课。下面我将结合《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研究课,从两方面谈一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的有效性。
一、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起点
(一)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它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是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是为活动而活动的,没有很好的把握活动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把握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在班级同学中进行了一个小测试,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陌生人到教室门口找***同学:你是***吧?今天你爸妈在外面有事情,让我把你接过去吃饭。结果只有个别同学提出了疑惑,说明平时的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接下来在全班进行书面小调查:
1、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意外伤害?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2、你的课余时间通常是怎样度过的?
A、阅读B、逛街C、上网D、看电视E、其他__________
3、你在上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诱惑?
搜集同学们曾经受到过侵害的例子,以及曾经的应对方式,以便课堂活动设计时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讨论、借鉴的价值。
在教学中预设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我们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并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我们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还应把握教学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感受。
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但并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生活方式,承认他们的生活与成人生活的等价性,尊重他们现实的生活和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解读教材内容,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
1、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是教教材,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备教材,而应通过我们教师这座桥梁,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我们的着眼点该是学生这个主体,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教材在这一课中举的例子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初中没毕业出去找工作,结果上当受骗,要求学生讨论教训。而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经历,所以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讨论题来操作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我就将课前调查到的一个实例,设计成一个小品拍成视频,让学生来点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2、建构教材。建构教材是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顺序。教材对学生来说,是开放的、生成的。如教材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课设计成两框,但其中内容有重复和颠倒,因此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分成“受侵害前”“受侵害时”“受侵害后”,同样所提供的情境来自于课前的调查,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活动中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和能力。
3、师生共同提升教材。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学生和教室中的学生一起要面对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学生在分享教材中的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教学活动强调的是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认识和行为改变的目的。但是,活动教育并不是满足感知的、比较低级的教育活动。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活动形式——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去经历,但是又缺乏引导学生去反思亲历的过程。其实,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必然会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若有所悟,但如果没有及时捕捉这些浅表的、零散的体验,就往往会停留在感知层面而没有完成道德建构的过程。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相同情境的认识和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作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应该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与分享。
二、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1、注重生活体验,让活动还原到生活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
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们既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又要善于把问题还原于生活中,即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富有情趣的活动,诱发和唤醒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如我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一课中,设计一个版块“还原现场”,让几个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课前将自己不同的做法拍成TV,课堂上播放,让大家讨论TV中的做法是否有可取之处,讨论如我自己碰到了怎样机智应对,这样,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把教材还原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思想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活动才能取得最有效的成果。
2、注重情境体验,共同融入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在各种情境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这一内化的过程,是通过情感的转移,加深而实现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我们创设生动的场景,制造特定氛围,进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情境,有课前从学生调查中收集到的,有的是我预想学生可能会碰到的,有的是两难的问题情境,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的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还可以老师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情境,有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来序演,然后通过相互的评价,来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更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共同融入到生活中,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一课时,我就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和学生分享,坦言自己小时候的无知和幼稚,从而让学生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培养的,从而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把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此外,活动有效性的设计还可以延伸到课后,《思想品德》活动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的是要看课后学生是否能将课堂上形成的方法、价值观落实到实践中。比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后,组织小组学生讨论并形成了《青少年绿色上网公约》,并在平时相互督促,增强自护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必须也只能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发展,这些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因此,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我们需要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确定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从而把握活动的目的性。活动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有所领悟、达到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和活动过程中,一定要
注意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作者:谌业锋2006年9月
《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作者:朱锡民2006年12月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思考》 2007年8月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秀芝
第二篇: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87-01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追求升学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活力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教师要“活”起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态度、教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压制了创新精神的发扬。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
2.认真钻研教材、激活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教师必须精心备课,钻研大纲、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图片、表格,设计“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为激发教学的活力打好基础。充分了解学生,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搜集社会热点和时政要闻,搜集学生关注的身边事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3.制造课堂亮点,让课堂迸发活力。
学生的注意力会随老师讲课的节奏、讲课的内容而改变,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是按部就班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乏味。所以老师要经常注意制造课堂亮点,一个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小品,一个幽默的笑话,一句经典的名言,一段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都会让平静的课堂激起波澜。
二、让学生“活”起来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把机会留给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采取课前预习、课上自习、课后复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自主是基础,合作是条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大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教材。
3.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例如在讲《科教兴国战略》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比较一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差距。②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哪些?③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国该怎么做?就这几个问题,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真正让学生的大脑“活”力四射。
三、让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起来
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1.进行课前演讲,关注社会热点。
每节课的前5分钟,我都会安排两名同学播报社会新闻,然后让大家共同评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
2.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3.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到《孝敬父母》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当一天的爸爸(妈妈),进行角色转换,并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他们就充分的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真正理解父母、回报父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课堂活起来。只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完善教法,就能以生动的教学、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带动学生,就一定会让课堂活起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三篇:电子白板让我的课堂活力四射
电子白板让我的课堂活力四射
电子白板——谢谢你!正是因为你的参与才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一下变得有趣许多,精彩许多。电子白板在教学中有着幻灯片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1、电子白板教学工具齐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科学是一个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学生涉及到空间于图形这部分较为立体的不宜理解知识时,电子白板的好处就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电子白板中用于数学教学的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教学工具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绝对少不了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这时我就会应用到电子白板为我们提供的“三角板、直尺、圆规”,这样的工具。在讲课的时候我能很轻易地“取出”“圆规”,在大屏幕上直接量度角的度数,也可以很随意的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与我们往常使用的实物工具相比,不仅学生看得更清晰,而且操作过程也能完整地展示出来,这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更有利。
2、电子白板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将复杂变简单,降低学习难度。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无非是老师的语言再加上一些图片或是实物教具来呈现教学信息,在这样教学情况下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兴趣与积极性。而电子白板恰好有力的弥补了这一不足。电子白板中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分类的时候,电子白板容易就可以做出任意三角形,再让学生自己拖动鼠标来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可以观察到不管三角形如何变化,这三条线总是不会分开。由于教学过程是随意变化,比用黑板画一个个图形要方便的多,又比多媒体课件设定的图形要灵活的多。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电子白板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此外,电子白板的探照灯、拖曳、声音链接、画图、测量、比较等复杂的功能在数学课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课堂由于电子白板的加入,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现,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3、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的适用,更好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了更为和谐的新型课堂。
以前的课堂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师生互动交流,而使用的课讲大多数是课前制作的,所以在使用时没有办法进行及时的修改。这就造成了某些时候一些老师不得不按照课前的预设的思路进行教学,而不敢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很怕被学生的思路牵涉到预设以外的地方,从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电子白板很好的为我们解决了这一个难题。电子白板中的电磁笔可以让教学中的师生同步,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可以随写随画,随时给予解决;对于重难点的知识可以随意借助笔的颜色、粗细随时进行归纳及强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的把学生不同的方法写在白板上,或者是对课件重点画线、加点、突出显示等。也可以把学生的做法投影在电子白板上,利用拍照功能即使储存,以后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还可以把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强大工具及时形象的展现出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被老师及时的展现出来那会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啊!这些都是一般课件做不到的。这样会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形成更活跃的互动交流氛围。
最后,我认为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白板的使用将教师从传统课堂“吃粉笔灰”的受害者,轻松转变为“绿色课堂”的受益者和引领者。
总的来说,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变“黑板”为“白板”,也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确实让传统教学模式得到很大的改观,也在逐步改变我们的教学思想。以后我会让他发挥更多的功能,展现最强的优势,以便更好的为我的课堂服务。
第四篇:活力四射
为增强学生体质、凝聚团队精神、释放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氛围和校园文化,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冬季“阳光跑操”活动。学校应地制宜制定了阳光跑操活动方案,明确各班跑操路线、到场位置、跑操队形等,保证了阳光跑操有序进行,每天大课间,伴随着《中国军魂》雄壮的音乐声,全校各班组成的跑操方队精神抖擞地行进在塑胶跑道上,学生们昂首挺胸,口号响亮,令人振奋;各班班主任以身作则,步伐铿锵。整个校园在音乐声中陶冶情操,在律动中健体强身。阳光跑操不仅是体育锻炼活动,更是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体励志活动。阳光跑操,让我们的校园在这个冬天青春洋溢、活力四射!
第五篇:活动,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
活动,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
戴山学校
费丽雯
内容摘要: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健词:
小学
品德教学
活动体验
主体参与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我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又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教学《讲信用》时,我出示了这样一则真实的案例:下岗工人张阿姨借了一笔钱在镇上开了家鞋店。为招揽顾客,她在店外贴了张告示,承诺以全镇最低价销售。开业之日,生意十分兴隆,一连卖出了好几双皮鞋。可是,第二天有两位顾客来反映另一家鞋店,同样牌子、型号的鞋子价格更低,只卖110元,要求她退还差价。这时,张阿姨有些为难了:这一型号的鞋进价就要112元,每双她只挣了6元,退还差价岂不是要亏本了。请就张阿姨该不该退还差价发表你的意见。此时,学生的认知冲突已经形成,他们的情绪高涨,小组讨论后,全班分为AB两派,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张阿姨虽然是个下岗工人,但作为个体经营户,最要紧的就是讲信用。无论什么原因,在任何情况下,这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都不能丢!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进行“生活小能手”的竞赛。用这样的竞赛,既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丰富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