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我校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我校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优化我校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融情于教,寓德于教。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信息转化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差生的原因都是种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才变差。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贪玩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制能力差,惰性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好坏,常常比智力的高低更能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情感教育,培养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推动和促进他们非智力的发展,切忌对学生冷嘲热讽或者以罚代教。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老师必须注意热情对待,关心帮助学生。老师一句表扬话,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表情都可以使学生感动而亲其师
1而信其道。在课堂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渗透思想教育。如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和本地区本单位的优秀人物等,使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并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讲圆周率时,讲清楚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告诉学生:中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圆周率方面的成就,较之世界诸国是毫不逊色的。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伟大,现祖国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落在你们的身上,相信你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学好数学。学生们一个个精神振奋,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始终是朝着认识和情感两方面作出反应的。”因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除充分考虑认识因素外,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觉得教学中要善于设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在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了圆柱体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之后,顺手把教具横放,做出横截的手段设问:“还可以发现别的特征吗?”引导学生从满足感中再次出现疑问,主动顺着教师的手势观察,找出横截面与底面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继续找出每截一次增加两个底面的规律。通过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观察、思索、寻求新的发现。
2、采用多种教学呈现方式。
数学知识有时比较抽象,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物化呈现,或直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加以呈现,如采用直观法,游戏法,电化教学,寓知识于故事之中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较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完“圆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巩固练习中就有这么一道题:“说一说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一位老师在讲这道题时,不是采用随意的问答方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运用电教手段,通过放像机呈现出小猴子分别坐在三角形车轮,四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和圆形车轮车子上不同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有趣的,愉悦的视觉享受中解决了问题,学习情绪高涨,练习效果好。
3、适当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内部驱动力”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可开展“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这种的速算竞赛。
4、善于利用评价功能。
积极的评价,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清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利用评价功能,多表扬,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带鼓励和启发性,尽量淡化学生对自己回答的失败意识,以鼓励学习热情。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学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并掌握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大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第二篇: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多年了我做了一下几点摸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时,便会出现不断地讲小话、做其他学科作业、甚至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刁难或藐视等现象。如何使学习环境变得有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饶有兴趣的环境中把学习搞得更为出色,许多教育家作了不懈的努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二)、优化、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自然都会主动去做。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丰富 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上课的时候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使用恰当的音乐、游戏或奖励,通过有趣的问题、直观的形象、巧妙的结构、精彩的演示、图片的展示等等方法、手段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其中,多媒体的应用作用尤为突出。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很大。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但由于视野遮挡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同时优秀学生作业或演练也通过投影仪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手工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动手作业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期提高和扩大手工课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效率倍增。一个教育工作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持久不衰的兴趣,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一切展示学生作业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1)利用学校“六一”、“教学开放日”等活动的机会,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出,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学校的宣传栏、走廊墙壁、班级的“文化园地”等地方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
(3)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学校及各级部门组织的有意义的美术比赛。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他们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尊重学生人格,严格但不严厉,并且要对每个学生都深入研究,采取不同的对策,使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提高,从而达到共同的质量要求。尤其对中差生,教师更要注意帮助,要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途径还很多,但只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心中能时时装着学生,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路来!
第三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无锡市广新实验小学
陈知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开始逐渐转变一些教育理念,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使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广大数学教师纷纷致力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寻找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效性
直观性
创新性
能动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通过实际情境下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数学知识。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与简单计算”时,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回收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名学生拿一元钱买一块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应该怎么找钱?怎么找最简便、快捷?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民币的换算以及组合、认识人民币面值,售货员现有人民币各面值的数量等问题。诸多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解决。通过这种模拟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及其进率的认识和理解,又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情境目的要明,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收集、选择数据,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概念性错误,认为“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启迪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体验参与,注重对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来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数学教学宗旨。因此,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数学探究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成为学生实习和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数学实习和数学探究重时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摩擦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知识,接着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找一找身边圆形物体的周长,再揭示圆的周长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在这基础上提出问题: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发出指令性的操作任务,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通过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让学生总结出测量圆的周长方法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绳测法、滚动法、软皮测法、归分法和化曲为直等。交流之后,使学生发现这些方法并不能适用任何圆的周长测量,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才能找出更简便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而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绕”、“滚”、“截”等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总结”,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观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探索的新型教学观,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多让学生在探索中观察、类比、想象等,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打破了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我共安排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是引入阶段,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20÷6=3(盒)……2(个)。然后学生独立操作列式:21个乒乓球,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22个、23个、24个呢?这次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便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接着教师继续问:“如果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大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乒乓球就还可以再装一盒,从而轻松得出结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三次操作,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设计,目的明确,并且组织指导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郑毓信,“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教材与教法》,2003年第四期
[3]沈予重 “努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师》,2003第1、2期
本论文在无锡市第四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交流。
第四篇: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优化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任务”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任务”,应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内容应有适当梯度,教学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部分教学内容,提高难度,倾向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并超越教材解读,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应提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反复。
因此,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金线”。
比喻教学法。教师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形象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码两种途径。身份证号码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码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它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Windows操作基础时,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进入到指定位置;文件-新建文件夹;转换输入法;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输入文件夹的名字;确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一步一步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篇: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登岸小学召开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
2月27日下午,在登岸小学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谭义萍校长、何滢和颜纯两位副校长全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何滢副校长主持。
何滢副校长首先总结了上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导处成员及各教研组长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又带领大家重新学习区“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重点解读了方案中提到的四个“前移”,使大家明白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要抓好几个关键:既要抓好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又要抓好学校薄弱学科的建设,还要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工作等。会上何滢副校长布置了这学期的教学活动,重点讨论这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和集体备课中“三案定教”、“我与名师找差距”的活动具体操作方法,各位教研组长认真仔细地协商,最后大家目标明确,分工协作,将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工作中。
谭义平校长在最后的发言中强调:教研组是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执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工作,教研组长是本学科的骨干,要率先垂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要辜负学校的重托,促进本组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不能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时刻关注教研组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研组要结合具体教学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语文组的课外阅读活动要落实好,每个教师都要有大语文观,要从学生的长远出发,培养他们的习惯,训练他们的能力。
会议给各位教研组长鼓足了劲,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心研究、智慧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与本组教师一道为登小的教研之家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