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5: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第一篇: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中国目前班级管理体制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制,1.班主任负责制的优点

(1)班级有了责任人,学生有了主心骨。

(2)德育有了组织者,教学有了协调人。

(3)常规管理得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得到监督。

(4)培养了许多教育专家,提炼出很多管理理论。

2.班主任负责制的缺点

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虽然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越发不相协调。班主任一个人主导着班级的教育,一个人掌握着班级教育的话语权,这与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也是相悖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学校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厂车间里的标准件。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成长的综合因素有细致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归纳起来,班主任负责制在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凸现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关系不尽合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整合,教育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教育概念被曲解,教育被人为割裂,德育工作游离于其他工作之外;

(3)素质教育浮于表层,班级管理缺乏民主观念,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5)因材施教停留在理论上,学生个性化发展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6)班级文化建设个人主观色彩较浓,不能形成长远的高层次规划。

3.矛盾与问题

班主任负责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教育家创立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它是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照搬了苏联的教育制度,班主任制度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所带来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建立一种新的体制,达到解放和提升教育力,成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

4.改进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在逐步改变。教师必须改变旧有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知识传授为知能、情感并举,变一言堂为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变培养听话型学生为培养敢质疑、有个性的创新型学生。但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即班级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改变。班级管理体制依然是以班主任个人为中心,其他教师与学生少有发言权,依然是凭班主任个人智慧,缺少集思广益、沟通互动的平台。因此实行新课标的同时也要依次为契机探索更合适的班级管理体制。

5.新的实验体制---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

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钱铁锋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行了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改革,以取代班主任负责制。认为,这项改革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班级教育小组的组成人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其中核心成员是班主任和2-3位任课教师,班主任任组长。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办公,采取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议事方式。在行动方式上,决策后由核心成员分工、分包执行,一般成员执行分配的任务,每位老师牵手七八名学生.有教师认为,这种模式让任课老师组成了密切合作的和谐的团队,并实现了3个转变:心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理念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转变,角色由执行者向参与决策者转变。

班级小组负责制改革的积极功效,认为,班改从五个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

(3)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

(4)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

(5)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二、西方(美国)班级管理体制----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1.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2.走班制的优点

从实施效果看,走班制有利有弊: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3.走班制的弊端

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三、“在中国探索借鉴”走班制

为适应高中课改要求,我国部分高中开始推行的走班制教课模式。将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行政班。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

有些学校将走班制与课改融合,采取“走课制”组织形式,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然而,美国中学选课走班的制度,是建立在美国大学招生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符合各方面的需要。中国的高考形式和制度还没有改革的前提下,盲目全盘照搬美国那种选课走班的制度,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第二篇: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中国目前班级管理体制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制,1.班主任负责制的优点

(1)班级有了责任人,学生有了主心骨。(2)德育有了组织者,教学有了协调人。

(3)常规管理得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得到监督。

(4)培养了许多教育专家,提炼出很多管理理论。2.班主任负责制的缺点

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虽然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越发不相协调。班主任一个人主导着班级的教育,一个人掌握着班级教育的话语权,这与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也是相悖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学校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厂车间里的标准件。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成长的综合因素有细致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归纳起来,班主任负责制在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凸现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关系不尽合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整合,教育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教育概念被曲解,教育被人为割裂,德育工作游离于其他工作之外;

(3)素质教育浮于表层,班级管理缺乏民主观念,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因材施教停留在理论上,学生个性化发展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6)班级文化建设个人主观色彩较浓,不能形成长远的高层次规划。3.矛盾与问题

班主任负责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教育家创立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它是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照搬了苏联的教育制度,班主任制度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所带来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建立一种新的体制,达到解放和提升教育力,成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4.改进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在逐步改变。教师必须改变旧有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知识传授为知能、情感并举,变一言堂为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变培养听话型学生为培养敢质疑、有个性的创新型学生。但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即班级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改变。班级管理体制依然是以班主任个人为中心,其他教师与学生少有发言权,依然是凭班主任个人智慧,缺少集思广益、沟通互动的平台。因此实行新课标的同时也要依次为契机探索更合适的班级管理体制。

5.新的实验体制---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

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钱铁锋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行了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改革,以取代班主任负责制。认为,这项改革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班级教育小组的组成人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其中核心成员是班主任和2-3位任课教师,班主任任组长。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办公,采取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议事方式。在行动方式上,决策后由核心成员分工、分包执行,一般成员执行分配的任务,每位老师牵手七八名学生.有教师认为,这种模式让任课老师组成了密切合作的和谐的团队,并实现了3个转变:心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理念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转变,角色由执行者向参与决策者转变。

小组负责制的实践功效

班级小组负责制改革的积极功效,认为,班改从五个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

(3)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

(4)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

(5)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二、西方(美国)班级管理体制----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1.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2.走班制的优点

从实施效果看,走班制有利有弊: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3.走班制的弊端

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三“在中国探索借鉴”走班制

为适应高中课改要求,我国部分高中开始推行的走班制教课模式。将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行政班。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

有些学校将走班制与课改融合,采取“走课制”组织形式,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然而,美国中学选课走班的制度,是建立在美国大学招生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符合各方面的需要。中国的高考形式和制度还没有改革的前提下,盲目全盘照搬美国那种选课走班的制度,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第三篇: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从我了解的西方文化来看,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发挥,因材施教,如:走班制的建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而我国由于受到苏联文化的影响,导致班主任是高度集权的产物,统管一切,但只有主任没有委员。虽然各种制度和措施实施的较为彻底,但是,这造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分配:任课老师职责有限,只管教学,班主任管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形成两张皮,学生没有决策权,家长基本旁观,不能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浮于表层。

因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借鉴西方管理学生的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1)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课程结构的构建要突出选择性、多样化原则,课程类型可包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种课程结构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速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大大打破了“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桎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2)教师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观念,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遗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的差异,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选准任教课题并进行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延伸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深化学生的特长。

(3)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第一,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化、网络化,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促进、激励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见分不见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模式。第二,改进班级管理工作,确保“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走班制”客观上要求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深化,要适应“走班制”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4)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生活的指导

配备选课指导老师,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的选择的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

结合我国现有情况和西方“走班制”的特点,创造出属于我国的新型“走班制”。

第四篇:《班级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学

《班级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战国末期,将大学教育分成“小成”与“大成”两个阶段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在国外,对班级以及班级授课制作出概括性的叙述和理论证明的教育家是()A.昆体良 B.弗·培根 C.夸美纽斯 D.卢梭 3.陶行知先生曾推广过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成人的()

A.导师制 B.小先生制 C.设计教学法 D.德可乐利法 4.创行“道尔顿制”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帕克赫斯特 B.克伯屈 C.盖哲尔 D.梅奥

5.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是在 A. 1957年 B. 1938年 C. 1983年 D. 1992年 6.假设人的本性是厌恶工作的理论是()

A. x理论 B. y理论 C. z理论 D. 人际关系理论 7.我国古代教育名著中讲的“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指的是学生中的()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小帮派 D.小团体 8.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兰菲创立的指导管理科学的理论是()A.系统论 B.控制论 C.信息论 D.协同论 9.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

A.学期初 B.学期末 C.学期中 D.学期任何阶段

10.“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高度评价家庭教育作用的话的说者是德国教育家()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

班级管理学

18.创立“设计教学法”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华虚朋

B.赫尔巴特

C.渥 特

D.克伯屈

19.1986年

班级管理学

35.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A.主要作用 B.指导作用 C.主体作用 D.主导作用 3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37.在国外,班级制度产生在()

A.中世纪

B.文艺复兴末期.C.18世纪

D.20世纪初叶 38.夸美纽斯论及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大教学论》一书出版在()A.公元一世纪

B.1632年

C.1640年

D.公元19世纪 39.提出“文纳特卡制”这种影响较大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帕克赫斯特

B.渥特

C.华虚朋

D.克伯屈 40.美国教育家渥特创立的班级教学改革的制度是()

A 德可乐利法 B.葛雷制

C.道尔顿制 D.卢梭

41.“自然后果惩戒法”的提出者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卢梭

42.我国古代哲人管仲讲:“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与之近似的外国行为科学理论是()A.人际关系理论 B.人性理论 C.z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A.《论语》 2.C.夸美纽斯 3 B.小先生制 4.A.帕克赫斯特 5.C.1983年 6.A.x理论 7.C.小帮派 8.A.系统论 9.B.学期末 10.B.福禄倍尔 11.C.中间生 12.D.N·维纳 13.B.孔子 14.C.昆体良 15.C.《学记》 16.B.马卡连柯 17.B.1862年 18.D.克伯屈

19.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C.道尔顿制 21.D.工作的无私性 22.C.冯·贝塔兰菲 23.A.整体效益原则 B.民主管教原则 C.反馈控制原则 D.动态发展原则

24.B.Y理论 25.B.受教育者 26.A.班级 27.B.1983年

28.B.奴隶社会初期 29.D.葛雷制 30.C.包班制 31.B.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 32.A.身心内部的矛盾斗争 33.D.需要层次理论 34.C.系统论 35.D.主导作用

36.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37.B 38.B 39.C 40.B 41.D 42.D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在下列因素中,相同的因素是(BC)A.管理者 B.管理目的 C.管理职能 D.管理层次 E.管理范围 2.研究班级管理科学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则(AE)

A.实事求是 理论实际统一 B.批判继承 C.历史分析 D.实验研究 E.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3.1901年12月,清光绪帝下令全国(BC)

A.建同文馆 B.兴学堂 C.废科举 D.维新变法 E.忠君尊孔 4.文纳特卡制的主要特点是提倡(AC)

A.学校社会化 B.教育对象普及化 C.教学个别化

班级管理学

D.教育目的世俗化 E.教学心理学化

5.要想使人的情感和欲望符合群体的需要,主要依靠(BD)A.个人品质 B.社会影响 C.个人努力 D.社会制约 E.社会习惯

6.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从工作范围讲,除“班级管理中育人”外,还有(BD)A.课外活动中育人 B.传授知识中育人 C.生产劳动中育人 D.指导生活中育人 E.家庭教育中育人

三、填空题

1.班级管理的内涵是把一个班级内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班务等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以期协调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力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最大限度地实现 育人目标 的微观管理工作。

2.马卡连柯主张,在集体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3.社区是指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群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活动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

4.内化就是人们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并把规范变成自己的东西,变成指导自己行为 的过程。

5.班主任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 的知识。6.我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阶段有:班级的组建阶段、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和 阶段。

7.教育学和班级管理科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8.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就组织并领导了当时的进步 运动,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

9.教师心理结构是由其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和 的职业行为这三个要素构成。

10.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负责一个班全面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11.班级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对培养什么样班级的设想,即班集体发展的。

12.在管理的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管理者在从事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以 为出发点的思想。

13.班级管理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适合。14.班级教学产生的根本动因是。

15.德可乐利把学生所学课程分为个人和 两大类。1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17.“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和。18.学校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

19.班级管理是整个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中一个具体、细致而又极其重要的____ 管理。

2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在于_________ 内部的矛盾斗争。

21.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____________ 环节,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班级管理学

2.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 3.地域社会 4.规范 5.相关学科 6.优化 7.教育对象 8.学生 9.为人师表

10.领导者 11.具体规格 12.人13.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14.社会发展需要大批有用之才 15.社会 16.自我实现 17.信息论 18.班主任 19.微观 20.身心 21.中心

四、判断题

1.17世纪初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2.在我国学校,班集体被视为教育,教学的对象。(×)3.班级管理科学与班主任工作原理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4.在我国,有学校的地方必然就有班级,但有班级的地方,不一定就有班集体。(√)5.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影响的结果。(√)6.就学生的教育而言,班集体是一种教育的途径。(×)

7.符合教学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智力开发是班级授课制的两个最主要优越性。(×)说明: 符合教学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智力开发是班级授课制的两个最主要优越性。8.在学习和研究班级管理时,要防止的两种倾向是:“唯理论”和“唯经验”。(√)9.美国教学家N·维纳和申农所创立的理论分别是系统论和符号论。(×)说明: 美国教学家N·维纳和申农所创立的理论分别是系统论和符号论。

10.对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不能一概视之为“帮派”、“小集团”而加以贬斥。(√)11.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间,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说明: 在一个班集体之中,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间,不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关系。

12.金钱可以刺激人的积极性,但它不是唯一的动力。(√)

五、简答题

1.简析集体与群体的原则性区别

答: 群体是一种情绪——心理的共同体;集体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共同体。2.班级组建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 1)摸清班级情况,促进相互了解;(2)确定班级建设目标,增强集体凝聚力;(3)考察选拔班干部,健全班级组织;

(4)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健康的集体舆论与班风;(5)建立班级档案,积累研究资料。3.简析班级制度产生的历史基础

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培养大批人才。(2)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要求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3)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勃兴也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4.简述班集体对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 答:略

5.简述班级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班级管理学

答:(1)调查研究的方法;(2)实验研究的方法;(3)历史研究的方法;(4)比较研究的方法。6.简述班主任道德品质的内容

答:(1)热爱教育;(2)热爱学生;(3)关心集体;(4)严谨治学;(5)为人师表。7.马卡连柯提出的社会主义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班级管理学

答:定向适应律是指班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必须主动适应一定社会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和主动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班级管理的外部制约因素来看,班级管理要适应一定社会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就班级管理的内部制约因素来看,班级管理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6.试评价班级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答:⑴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⑵因为以授课为主要形式,所以实践性不很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⑶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为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⑷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上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⑸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

⑹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都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掌握她的。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第五篇: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商务英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与一般英语有很大不同。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商务英语特点,将东西方文化差异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商务英语的特征及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因素,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 翻译 影响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无论是词汇、俗语还是语法都离不开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要重视对文化背景的把握,形成一种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并运用这门语言。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从文化视角出发,翻译很有可能会有失准确,甚至会造成误会,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商务英语翻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商务英语的特征

商务英语属于英语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商务活动中,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任何一门语言可以脱离文化背景独立存在,我国与英美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礼貌实用特性,一方面,礼貌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前提,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的文化也是被尊重的;另一方面,翻译中要直观表达诉求,保障经济利益;最后是专业性,商务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经济学术语,无论是在词汇上还是在语法上都要求能够准确表达,同时还要便于理解,将双方观点传到到位[1]。

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首先是思维方式因素,语言是思想的体现,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语语言思维具有“螺旋性”的特征,在表达上强调委婉,习惯性将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说;而西方国家则表现出“直线型”思维,会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排序,将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说。这种思维差异是影响商务英翻译的重要文化因素;其次是民族心里的差异,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发展历程上存在很大差异,同一个词汇在不同场合可能表现出很大差异,例如“sprite”,在英语中代表妖精或者是精灵,这种含义在中国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可以将其翻译为“雪碧”,代表清新和玲珑,这样就更容易被人接受。最后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中西方地理环境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英国地处大西洋东侧,大西洋上吹过来的风很暖,因此西风寓意着温暖,英国一个著名汽车商标就是Zephyr,但是在我国西风却代表着凛冽,带给人一种寒冷之意,因此我国汽车中有“东风”品牌,寓意东风送暖,这种差异就是地理因素导致的。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的影响

1.关于颜色的差异

不同国家对于颜色有不同的认识,所象征的含义也不一样,众所周知,蓝色在英语中象征的忧郁,Blue Bird是著名的汽车商标,如果按照英国人的思维,应该将其译为“忧郁的鸟”,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该品牌汽车产于北美蓝色鸣鸟,象征的是幸福,直译为蓝鸟或者是忧郁的鸟显然不妥。同样的道理,在我国绿色代表春天、代表希望,但是在西方国家却象征嫉妒,这些都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必须要注意的,否则就有可能引起歧义[2]。

2.关于事物认识方面的差异

商务英语主要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其中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以及产品名称的翻译,同一个词汇、同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在寓意上存在很大差别,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产品名称原本美好的含义就有可能会被曲解,造成误会,导致贸易失败。例如,紫罗兰在我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芳香和魅力,这一品牌的衬衫曾经被译为pansy,殊不知pansy在西方国家是同性恋的代表,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有脂粉气的男子,这就会对贸易产生很大负面影响;而芳草在我国代表新生和希望,如果通过汉语拼音直译为Fang Cao,一定会使对方感到诧异,因为fang是毒牙的意思,是一个英语单词,去不会理解牙膏怎么会取了这样一个邪恶的名字。再比如,雄鸡是一种吉祥物,雄鸡报晓代表新的一天开始,取希望之意,但是,我国某企业就生产这种品牌的闹钟,国内销量很好。但是国外市场的销售情况却不乐观,因为该品牌被翻译成了Golden Cock,而Cock在英文中是被忌讳的一个词语。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重新翻译该品牌,将雄鸡译为Golden Rooster,情况大有改观[3]。

3.关于数字方面的差异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含义,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将数字方面的忌讳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例如,6在我国代表顺利,但是在西方国家6是魔鬼的象征。13在我国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是西方国家非常忌讳这个数字,因为耶稣被犹大出卖,而犹大刚好是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因此商务活动交际中,要尽量避开这个数字。7在西方国家是吉祥数字,经典饮料7--up被译为七喜而不是七上,正是取其吉利、喜庆之意,就相当于我国人们对数字8的钟爱一样。商务英语翻译中,要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含义,交流过程中避开6、13等数字,以免引起对方反感,引发误会[4]。

4.关于宗教的差异

西方国家大多笃信基督教,很多俗语以及典故都与“主”有关,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则受佛教影响较深,诸如借花献佛等俗语就起源于佛教。商务英语翻译中,宗教习惯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望文生义,按照自己国家的宗教文化来衡量对方的想法和意图,就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雷诺公司的香烟广告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为了一支香烟、我愿走一里路这句广告语在全球都非常有名,但是在该广告在泰国播出以后,却引发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感,虽然广告语将骆驼香烟的寓意准确表达出来,但是广告画面却无法被人们接受:烟民在寺庙前翘着二郎腿,露着脚趾,这在当地人看来是对佛教的亵渎。可见商务英语翻译中不能仅仅从语言寓意本身出发,语境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东西方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商务贸易失败[5]。

5.关于表达习惯的差异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人民都具有一种谦恭意识,写文章时标题都喜欢使用初探、浅论等词语,并不是说文章内容有多么浅显,主要是为了表达谦虚之意。但是,西方人普遍比较自信,他们认为太过谦虚有虚伪的嫌疑,因此在将类似文章翻译为英文时,可以将初探、试论等词语省略,这样往往能够获取更好的效果。在制作商务文书时,为了表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会写上“本着平等互惠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等语句,但是西方人认为,商务合同一旦签订,就代表双方都认可其中的条款,必须按照规定履行自身义务,因此并不需要使用这些客套语句,在翻译商务合同文书时,可以将这些礼仪性语句省略,使文书内容看起来更加简洁[6]。

四.如何通过跨文化视角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水平

1.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

由于商务英语是建立在国际贸易基础之上,因此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化问题,要想避免冲突,将双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的、礼貌的表达出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要求译者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一方面要准确理解语言的表面含义,将其精准的翻译过来,将含义传达给对方;另一方面要对商务交际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大到整篇论述,小到一个词汇,都与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这就要求译者在双方文化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文化内涵不被掩盖,做到表层含义与内涵之间的对等。另外翻译过程中还应该重视语境的推测,将词义和语境之间有效联系起来,实现两种语言在文化层面的对接[7]。

2.明确商务语言的特征

信、达、雅是语言翻译的基本准则,但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这一准则似乎显得过于笼统。这一因为商务英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跨度较大,因此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参考多元化的标准,就是说要根据商务文体来选择翻译标准。这就都对译者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两门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还要熟悉商务知识,明确不同国家的人在不同商务场合的语言特征以及表达习惯等,并将此作为依据开展翻译工作,提高翻译的灵活性。例如,在翻译法律文体时要遵循严谨原则,逐款翻译,不能有遗漏;在翻译广告时,做到内涵上的统一,要进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8]。

3.掌握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的价值不仅仅是将信息准确传达给双方,同时要对商务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求译者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将东西方文化综合起来,提高翻译的灵活性,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在翻译Goldlion时,结合其英文本身语义和中国文化的特征,将其翻译为“金利来”。除此之外,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引申含义,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在将原意表达清楚的基础上提高翻译的艺术性,促进商务活动顺利进行[9]。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文化背景,商务英语也是如此。商务活动的开展建立在语言翻译基础上,要想将信息准确的传达给双方,要求译者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包括颜色、事物认识、数字、宗教以及表达习惯等。明确商务语言的特征,能够在双方文化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灵活性,保证商务活动顺利开展,促成合作。

参考文献

[1]吴思锋.文化场域差异维度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海外英语,2014,15(10)24:150-151+155.[2]宋海峰.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海外英语,2015,11(13)03:127-128.[3]肖立青.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2(14)06:167-168.[4]唐志锋.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其解决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4(16)06:71-72.[5]李红.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准确翻译因素[J].企业研究,2012,13(10)24:184.[6]胡艳玲.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9,13(15)08:84-85.[7]龚琛,刘泽群.浅谈文化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9(6)31:234.[8]张爱苗.文化差异影响下英语商标词翻译的原则和策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8)03:27-29.[9]顾钰婷.试论外贸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对策[J].商,2015,9(7)47:130-131.(作者介绍:张艳鹏,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

下载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级管理学作业之专题6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问题学生研究班级管理学作业

    以宽容之心带动“问题学生”一、 案例描述一晃一年又过去了,身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的感情也更加深厚。相对于其它教师而言,我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最多,许多繁琐的事情都需要我用心......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应急体制差异的影响(共5篇)

    中美文化差异对应急体制的影响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多,各国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体现着民族性格、社会精神、国家作风,有着影响发展......

    班主任素质报告班级管理学作业

    班主任素质分析报告 一、 我对班主任素质的认识: 李镇西老师说过:班主任不仅应该有着除一般老师之外的特定素质,而且这种特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说得直白一点,就......

    班级职务学生的影响之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级职务学生的影响之论当班委的利弊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2012级 2014/5/2 9人生中我们会有很多选择,有些人会停滞不前,有些人会勇往直前,坚守自己的信仰。而在......

    班级管理学专题二十九作业家访活动方案设计

    家访活动方案 家访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是在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起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它是与学生、家长架起......

    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对班级的影响

    别斯托别中学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对班级的影响 活动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三)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班级多媒体设备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对于班级多媒体设备,它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进入极大的提高了班级教学质量。然而,如果只注重形式,就会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多媒体设备上,而......

    足球赛对小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足球赛对小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人护着、宠着,他们对“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观念比较淡薄。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对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