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学生模仿的对象——浅谈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实践研究
做学生模仿的对象
——浅谈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实践研究
复兴实验中学项璟瑞
摘要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仅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工作关系、组织关系等。它不仅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更为根本的体现了教育规律的要求。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究竟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怎样的关系呢?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和谐的呢?
关键字:师生关系 学生的特点 心理起源说 模仿
一、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不同,动物只有一种本能的生理生命,但人的生理生命只是人生存的生物前提,人的生命更在于他的精神文化追求的应然性。人的能动性、主体性要求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的人,而是把他们当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教育不是压制他们的主体性,而是为他们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从而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促进他们精神的主动发展。
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任何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是完整的人。他不仅具有进行新陈代谢的生理生命,而且具有精神、意识和社会性的价值生命。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灵魂和提升。生命的完整性要求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包括智力、体力、品德、美感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包括人的知、情、意的发展。教师要认识生命的整体性与发展的全面性,用全面、整体的教育发展学生丰富的潜能。
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是经验和行为的变化,人一生的不断变化,都可以归为学习的结果,人时时、处处都是学习者。但学生这个学习者有点特殊,他是在学校里由教师指导进行学习的人,这是学生与日常生活中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学习者的区别。尤其是当代,知识量聚增,并日益复杂,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期间,要获得系统的知识,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
二、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的所有基本特点”,即承认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便是最初的教育。
曾经有一本书上说道,“一位中学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应该就可以称得上是优秀了:不论什么时候都井井有条,准备充分,一切尽在掌握中;认识到提高教学与学习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成功的教学效果;教学生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管理学生,课堂秩序良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测验和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或超出预期的好成绩;升学率高于平均值。”
当我刚刚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的时候,看到以上这几条标准的时候,并不太相信,觉得要做好一名教师,无非就是教好书,上好课,帮助班级取得好的成绩,一切应该都只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其他的人和事物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增加,当我开始在课堂的教学和日常的管理中不断出现挫折和问题的时候,当我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的时候,我又再次看到了以上的这几条。这时,我对这些标准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开始将这些标准和我平时的工作进行了对比,将它们作为一杆标尺,来衡量自己平时的行为。结果,可想而知,我发现了自己的失败,几乎是可怕的“惨败”,可怕到几乎没有做到其中的任何一条标准。
于是,我开始反省,开始反思,开始从自己身上寻找根本的原因。我发现,是我曾经错误的观念导致了我的失败——因为曾经的我只是关注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去做某些事情。而没有去关注我所要面对的学生的行为和想法,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所有的教与学都要将学生摆在第一位,无论是课堂的教学还是平时的管理,都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做的后果是,既没有很好的完成课堂的教学,也没能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一点又同时影响到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使得每一天的工作都好像再和学生做着艰苦的斗争般,让人筋疲力尽!
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不再和你作对,才能让他们乖乖的听你上课,认真的记笔记呢?我虽然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和努力。但是,当时的我,仍然处于迷茫和摸索的阶段,就好像深处黑暗迷宫中的人,似乎摸到了门,却还是没有出口。
直到有一天,我的几个学生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在一节课后的课间,我正在收拾实验器材准备离开教室,这时,班级中两个物理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来到讲台前,突然翻开了我的教案,看了一下。其中一个学生用略带崇拜的语气惊叹道:“哇!这么厚啊!老师的笔记可真是多啊!比我们记的多多了!”“对呀,老师的笔记一向都是很详细的嘛,而且很清楚的。”另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看了我一眼,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尊敬。这时,从旁边走来另一个平时比较顽皮的学生,他好奇的问我:“老师,你平时都要写那么多教案的吗?”我回答他:“是呀,因为老师上课的每句话都要写出来的呀,这样才能上好课嘛。”“哇!”我听到了他们的惊讶声。“所以,我们也要认真的记好笔记。”一个学生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旁边的几个学生没有反驳,而是用一种认同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认可,认可了我作为教师的身份,也认可了我的教学。从那天开始,我突然发现,那几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在课堂上,他们总是非常认真记着我的每一个笔记,不需要督促;然后积极的思考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需要强迫;努力完成每一道课后的练习,不需要监督。
从这件事上,我顿时领悟到一名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从心里喜欢你,认可你的教学,从而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就要让自己成为学生愿意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打从心里认同你的言行举止,并且愿意模仿你,从模仿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意识,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了这样的感悟,我便开始重视起平时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做好课前的准备
对于每一节课,我都做到提前一到两分钟进入教室,尤其是对于一些纪律比较散漫的班级,更是要这么去做。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还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能够提前进入上课的状态,让他们意识到新一节课的即将开始。长此以往,既可以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不用等到上课铃响后再去为课堂的纪律操心,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课间准备下节课的好习惯。如果教师总是姗姗来迟,就会让学生对你接下去的教学产生散漫的心态。
同时,当我只要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的时候,我一定会带好所有的教学材料,包括课本、练习册和一些辅导用的书籍,哪怕这个课堂上并不需要,我也会带好。因为这样做,才能让你的学生尊重你的这门课,才会养成习惯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材料,而不是两手空空的坐在座位上,仅仅等着下课的铃声。
2、准时完成课堂的教学
首先,手写备课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每一节课,我都会坚持写详案,确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既准备教师的问题,又预设学生的回答。组织和设计好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做,才能让学生也能够了解课堂的目标,知道要学些什么,知道这些知识对他们是有好处和帮助的,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十分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也愿意彼此合作。如果学生不了解课程的目的,如果他们看到老师似乎拿不定主意,那么他们多半会走神,并开始胡闹。一旦学生察觉到教师表现出任何犹豫不决的情绪,他们就会让课上的更加艰难。
其次,对于每节课的板书设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以后的结果,既要保证板书的逻辑性,也要保证板书的整洁和清晰。这样做,才能让每个学生能够记录下每节课的重点知识,便于他们接下来完成课后的作业和今后的复习。我会非常认真的书写板书,这样也能够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
最后,对于课堂的时间把握,我尽可能做到准时下课,不拖堂。因为,我发现,如果一个教师上课,总是要拖堂,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疲惫,进而又会对所学的这门课程感到厌烦。这样做,不仅对教学不能产生帮助,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3、及时进行课后的评价
作业和考试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对于这项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我一直都是坚持越早批改越好。因为,我知道,大多数学生其实都很在意老师的评价或者是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哪怕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取得进步的成绩。所以,对于每一次的回家作业,我都是在收到后第一时间批改出来,绝不留到下午;对于每一次的考试,也尽量做到第二天就能批改完成,然后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最感兴趣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或是不足,从而能够更加积极的去听取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教师的这种行为习惯甚至还能够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作业,而不是拖拖拉拉。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学生就像一面镜子,他们往往会反映出老师的样子。所以,让我们做一个能够让学生模仿的教师吧。
参考文献: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作者:【英】苏•里奇(Sue Leach)
《教育史教科书》作者:孟禄
《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作者:马英《魅力中国》 2009年05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的情感品质》作者:蒋长好 《安徽教育》 1990年05期
第二篇: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关系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关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而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从这里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是学校高层与学生联系的纽带,没有班主任,学校就失去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就没有了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的引路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可归结为:
(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并利用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学生。
(二)了解研究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引导,因材施教。
(三)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安排,使上情达至每一个学生。
(四)协调家庭、学校、科任教师、社会、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方向走向成熟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明确本阶段目标:
(1)学习上获取知识与技能;
(2)思想上,在外部适应社会,在内部调节心理的协调;
(3)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常识,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节奏,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激发学生的各种动机: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之后,班主任老师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思想上主动适应外部世界,努力调节内心世界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使自己在各方面发展进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主题班会
(3)个别谈话
(4)进行家访
(5)利用班集体舆论和班风
(三)指导学生实现目标:学生既有了明确的目标,又产生了实现目标的动机,下一步班主任就要指导学生逐步的接近或实现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动机才可以维持,学生才能从成功进一步走向成功。
(1)学习上: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识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等等。
(2)思想上:注意观察学生行为,揣摩学生性格,(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通过学生作业、与学生交谈等各种渠道,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解决学生内心的矛盾以及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心结,使全体学生既有一个良好的外在人际关系,又有一个和谐的内在心理,从而促使自己潜能转化为能力。
(3)生活上: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及生活状况,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关注学生的卫生体育锻炼情况,使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强壮。
科任老师是负责学生一个学科知识学习的老师,他的主要职责:
一、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将本学科的系统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本学科知识。
二、结合本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三、结合本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方法指导。
四、结合本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以上方面来看,学生学科知识的良好掌握,建立在科任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
因此,在席间,张连宾老师将学生学科成绩的好坏一半归因于班主任,一半归因于科任教师,而我则在其影响下,进一步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份量,实际上有夸大班主任作用之嫌。其实,一名科任老师如果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良好的学科成绩也是可以期待的.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在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也不必妄自菲薄,尽心尽力,照样可以在一个学科上取得突破的。
第三篇: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先后接过三、四个班级。每个班级的特点各有不同,每个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无论是那个班级,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留给我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因为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教育好学生的首要条件。
我一直认为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不是一个应是几个。在学习中,老师与学生是师生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老师与学生是亲人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学生,问寒问暖,体贴入微;在社会中,老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能理解学生,为他分享快乐和痛苦。
这是我在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工作时,得出的一点结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那是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特点是学生的素质不是很高,缺乏组织纪律观念,我行我素是每个人的做事特点,学习意识缺乏,成绩不是很理想。在接到这个班时,我按照以往的惯例对班级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学生的现状做了具体的措施,主要的办法就是以“严”为主。因此,在班级时学生经常看到的是我严厉的面孔,听到的是严肃的语言,学生也就不敢在我面前有说有笑,最重要的是不敢放肆。就这样,他们在我严格的要求下努力学习。班级每天都非常平稳,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就是打架骂人这样的事都很少见。我在学生的眼里就像是一位“母夜叉”。这种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占据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有一天,学生对我的认识改变了。那是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去动物园游玩。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是一个比较大的动物园,我们进园后一直再走很少休息。快到中午的时候,动物园有一项活动“动物大巡游”,就是很多动物在驯兽师的带领下围绕主要道路走一圈。我们选择好最佳的位置以便观看。为了让学生都能看到并注意安全,我让他们坐在道牙子上,并尽量紧凑一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可爱的动物。这时,我班的文娱委员突然说了一句话:“老师,你为什么在学校对我们那么严厉,这时对我们这么好呢?”听了她的话,我回答说:“在学校要学习,学习上不能马虎,这里我们是来玩的,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当然要关心。”
这次春游后,学生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不再是像以前一样被动的接受我的教导,而是主动学习,并且将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家”。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的反思,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用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第四篇:《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后感
读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文,我认为“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我认为,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的,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来缩短师生的距离。
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师读书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
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的确如此,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五篇: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中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第二、逐步加深师生感情。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第三、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中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你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人的情感,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并且,人的情感从来就不是单向交流的,它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在中学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和情感会引起中学生的情感反应,而中学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又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双方的相互影响伴随着师生关系的始终。这就表明,班主任的良好行为表现,满足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中学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第四、学会期待。班主任对学生期待的力度影响着全体学生的情感、认识和思维。因此,班主任有责任检查自己对每位同学的期待是否良好可行。良好可行的期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可行性要强,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校情、班情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其二,针对性要强,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生和不同的事件选择行之有效的期待方式;其三,尽可能与中学生家长的期待联系一致起来,避免中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其四,对班集体而言,注意提出对整体的期待,并力图将个体期待与群体期待联系起来。这样,处于这个班集体的同学就比较珍视班级融洽的心理气氛,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让老师在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处理班级事务,利于师生两方面的发展,更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