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

时间:2019-05-15 15: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

第一篇: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

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

新编高中英语的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的要求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SEFC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大纲的这一精神。我在使用这一教材进行教学、落实大纲的实践过程中,感到“活化课堂”是促成知识与技能转

换、形成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以下几点是我做的尝试。

一、活化教材内容

所谓活化教材就是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语言技能,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1.图示

教材内容特点有别,活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SEFCBI,Unit20,Leon77对话的内容涉及到了科技方面的知识。对于这类程序性强、趣味性弱的文章,老师往往讲得很吃力,学生听得也不轻松,而且效果也未必好。因此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在熟悉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找出Mrs.Zhu在对话中谈到的两种印刷方法,然后在与学生一起复述具体程序时顺便作出两个标有简单文字、数码辅助说明的图示如下。

接着拿出用以充当rock及wood的刻好字的胶皮、浸湿的纸及干纸,让学生以图作辅助,再次陈述具体印刷的方法,我用以上实物来演示这两个过程。然后叫学生两人一组亲自实践:其中一个口述具体的印刷方法,另一个实践操作。这样课文中比较抽象的文字,在学生的亲手实践中变成了直观、明了的具体操作行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语言技能。

2.短剧表演

在处理一些情景生动的阅读课、对话课时,我常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活化教材。例如:SEFCBI,Unit18,Leon69和Leon70TheLostNecklace,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剧本。在学生熟悉剧本之后,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大组,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十年前、后的Mathilde,Jeae,Pierre,公园里消遣的人们以及舞会上的人们,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表演起来信心十足。这个活动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学生潜移默化地把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能力。同时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学习英语情境,使学生形成极高的学习兴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续写剧本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现举几例学生对故事结局的不同设想:

S[,1]:Mathildewastoosurprisedtosayanythingandshebecamemad.S[,2]:JeaegavethenecklacetoMathildeandMathildewenttosellit,butthejewellertoldheritwasalsoafake…

S[,3]:Jeae'shuandgavePierreajobthatwaspaidwell,andsincethentheylivedarichlife.S[,4]:JeaegaveMathildealotofmoney.MathildeandPierreopenedanewcompanyandtheyledahaylifeeversince.S[,5]:JeaewasquitesorryforthatandsheboughtMathildeabeautifulflat.S[,6]:HowMathilderegretted!Sherealizedthatallthathadhaenedtoherwascompletely

duetohervanity.SosherefusedtotakeanythingfromJeaeandbegantolivehonestly.3.文体转变

进行文体转变也是活化教材的好办法。例如:SEFCBI,Unit21,Leon81的对话内容涉及到学生学习英语习语时所存在的困难,并且文中例举了几个习语。我在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时是这样安排的:要求学生使用本课的四会词、习语、句型将对话改写为一篇小故事。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例文:

Oneday,amanwaswalkinginawoodwhenhecameacroawoodcutter.Hestoedandhadatalkwithhim,butsometimeshecouldn'tunderstandthemeaningsofthewoodcutter'ssentences.Forexample,thewoodcuttersaid:“Icaughtacoldthedaybeforeyesterday,andnowIhavehadacoldfortwodays.SoIcan'tcutthebigtreedown.Icanonlycutthesmalltreeup.”Themanfoundtheidiomsdifficulttounderstand.Hethoughtheshouldstudyh

第二篇:巧用绘本 活化课堂(何花)

时间:2016.10.10 地点:南二办公室 主持:丁丹

会议内容:理论培训 主讲:何花

主题:巧用绘本 活化课堂

近年来,绘本出版的数量与日俱增,绘本逐渐出现在教学现场,涉及的领域逐渐由语文蔓延到数学教学,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绘本融入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特别是低段,这已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现今的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联结、解题等过程目标。绘本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让数学问题发生在生活中,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那么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来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提供展示学生才华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内容在合适的时间、环节设计数学活动,探究让数学绘本为数学课堂服务的运用策略。

一、绘本惠于学生——数学“栩栩如生”

绘本中生活化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图文呈现,使学生不仅能产生兴趣、持续高度的专注力,并乐于探索与联系数学绘本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它有魔力,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和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学习。

1.感受历史 激发兴趣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概念的学习总是比较枯燥,如果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点缀其中,则足以活跃概念课堂的整体氛围,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

【案例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过去的人是怎么数数的呢?》 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 生:会!(大声地回答)

师:是啊,数数谁不会呢?可是,在古代,数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本数学绘本——《过去的人是怎么数数的呢?》

师:过去的人是指什么时候的人呢? 生:古时候的人。那你想知道什么? 生1:过去的人们到底是怎么数数的?

生2:他们有哪些数数的方法?跟我们的一样吗?

师:是呀,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人们到底是怎么数数的呢?答案就在书里,让我们一起去书里寻找答案吧!自己阅读绘本,从每页的图画中你了解了什么?看一看,过去的人们有哪些数数的方法。

教师通过书名启发学生思考绘本内容,这就是一种阅读思考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先自主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能不知不觉中习得更多的数数方法。

2.品味故事 积累知识

抓住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生动的故事来向孩子呈现数学知识,当数学知识是以有关学生生活的事物为线索和背景呈现出来时,那些讨厌数学的学生会慢慢喜欢上数学。那么在运用绘本时,教师必须先让孩子读懂绘本故事,在一年级初孩子识字比较少,可以由教师来读,等识字量增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绘本故事,在阅读完后,教师根据绘本故事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

下面是《时间的故事》部分图片:

3.还原经验 收获成就

数学绘本中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要用心去挖掘,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绘本《水果屋》,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小熊用各种水果造房子的故事。绘本中隐含了观察、比较、归类等数学内容,其间不仅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相同水果归类造房子”,还延伸到“帮熊妈妈装果篮送朋友”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借故事载体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同一物品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

二、绘本益于课堂——数学“妙趣横生”

用数学绘本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说用数学绘本取代教材,而是用相对“柔软”的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给孩子传递数学的概念、思维、数学与生活的连接,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

1.赏图画中感悟数学之美

学生的观察能力往往比成人更为细致和细腻,他们会观察到《爷爷一定有办法》中,书页下方小老鼠一家的生活;他们会观察到《花格子大象艾玛》中,书页角落里小鸟身上格子的变化。也许,编者正是关注到学生在阅读绘本时的这种特质,才会仔细到要让整本故事书都展现出“规律性”;也许,编者正是通过将一些典型性的“模式”场景变得连续起来,使得“规律美”的体现地那么刻意,却又隐藏颇深。《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编者不厌其烦地、细致地将所有的“无关”场景都展现得有规律:王国里的房子和树,按规律排序;王国里的冰淇淋,按颜色的规律排序;魔女的头饰,按颜色规律排序。编者在书名中就展现出对“规律”的钟爱,所以才将“乱七八糟”一词突显出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有规律是美,无规律是乱”的这种深邃的思想。

2.读故事中亲历奇妙之旅

数学绘本为孩子提供了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也让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发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当孩子打开心去接触、感受、探索数学时,数学就不再遥远,不再生硬。比如《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这本书带有很强烈的魔幻色彩孩子们很是喜欢,在学习图形内容时,用上这本书孩子们兴趣盎然。

【案例2】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 师: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学生根据图画,自由回答。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 生:方方正正的砖。

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学生在白板上操作。

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学生两人一组,在白板进行创意拼图。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从大狗身上的砖的形状联想生活中的图形,通过想象将圆圆的饼干拼成小鸟,并将圆圈、三角形、方块们拼凑成厉害的动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绘本情境中请“生活经验”帮忙,在一次又一次的拼图想象中,达到对图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玩内容中收获解题之钥

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们对于玩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的中的主角,来玩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和同桌进行讨论辨析,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也让学生在玩绘本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解决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绘本内容中一步一步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

【案例3】在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注意绘本中提到的“手指甲大小的玉米粒”,让学生思考:豆豆还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量呢?让学生体会:原来用我们的手、胳膊、脚,量量长、宽、高,我们的身体就是灵巧的尺子!接着让学生和同桌一起用一拃测量课桌的长,这时他们会发现同一张课桌两人量的结果却不一样,但用自己的一拃去量课桌的长和讲台桌的宽却能比较出长短,学生在玩绘本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同的解决方式。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下课,我用脚步量了教室的长,共15步,下午回家,我又用脚步量我家房子的长,共28步,我家房子比教室长,我发现原来在我生活的地方,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秘密呀!

在寻找绘本中蕴含的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观察绘本内容、讨论绘本情境,再运用图文的线索解题,在玩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长度单位和测量的理解。

三、绘本助于思维——数学“精彩创生”

运用数学绘本辅助教学后,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会阅读数学绘本。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无非就是学生做习题,教师批改讲解,缺乏思维含量,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这种新颖的事物来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数学作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1.绘本续写,拓展思维

数学绘本往往会在某些地方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的这些资源,让孩子根据所学的内容,对于绘本进行合理的续写。也就是说,当学生对数学绘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之时,便是续写之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将绘本与对应的知识点结合,引导学生去联系,去发现,进而着手续写。那么,孩子在续写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一次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回顾与巩固,重新构建与创新。【案例4】例如,配合“认识时间”的单元,将《灰姑娘》的故事加以改编,“12点的钟声一响,美丽的公主一切都得恢复原状”;配合“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单元,将《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续写,“愚公的儿子、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孙子们齐心协力把两座挡路的高山移走”;配合“分数”的单元,续写《贪小便宜》的故事:“因为不懂分数,他硬要强选十二分之一的土地,以为选到最大块的土地,没想到选的竟然是最小的一块地”;配合“1000以内的数”的单元,续写《幸福村的小强》的故事,“花朵1O枝成一捆,l0捆装一箱,懒惰的小强偷工减料,却被买家发现,坏了名声”……

2.绘本创作,灵动思维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以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们要利用学生的特性,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绘本的形式画一画。首先在教学中选择优秀的绘本让学生欣赏,无形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创作兴趣;再让学生尝试用黑白线条、彩色铅笔来表现绘本。不求画面有多么的精美,也不强求故事多么的吸引人,可以让学生把学习中“悟”到的数学思想方法用生动有趣的绘本形式创作出来,这对于具有一定数学感悟和认知的中高年段学生来说,是作为一次知识的复习,也作为一次知识的运用。学生视角下《图形赛跑》体现了他们对转化思想的感悟。

3.绘本日记,描绘思维

绘本日记是以图画为辅助,日记为主体,描绘和纪录学生发现的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可以一周内布置一篇绘本日记,让学生把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用绘本当日记一点一点记下来,让学生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首次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一篇数学日记的写法,指导学生明白关键是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然后以图文日记的形式把过程描述出来。每周对学生的绘本日记进行全班评比,朗读,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亲近数学,展示数学,畅玩数学,描绘数学。

数学绘本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将抽象的数理知识蕴涵在其中,让孩子们轻松地获得知识。它就像一盏盏让人幸福、让人的心灵变得柔软、让人的思维变得灵动,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结的灯。绘本在数学活动中运用,不仅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巧用视频材料 活化品德课堂

巧用视频材料

活化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视频材料恰当运用的实践探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量运用,视频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手段制造和获取大量的此类资源。《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品德教学的有效资源。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大量的视频资源经过我们的有效取舍和组合,运用到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视频资源的教育作用,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因此,如何寻找合适视频材料纳入教学中,如何利用恰当时机运用视频材料,是我们探究和努力的方向。笔者就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视频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选择合适视频,让课堂教学“有柴可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虽然目前各种各样的视频资源越来越影响和占据我们的生活,但是在无线网络、微信等无时无刻都在围绕着我们的今天,各种鱼龙混杂的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我们如何在这大海般的视频资源中找到我们所需的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视频,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问是非,一股脑儿地上,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只有通过适当地选择、修改、取舍、编辑,才能获得一些好的视频,我们才“有柴可烧”,笔者从以下几点对视频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行尝试。

1、选择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材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所以在视频材料的寻找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力求找到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视频的作用。在期初我们根据每个单元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找寻或制作相应的视频材料,在教学时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择机运用。

2、选择与教材插图有机结合的视频。

品德教材中的插图是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为了达到一定教育目的进行过重构的,简言之,图片暗含着对学生的示范和指导。教材中的图片体现“俯下身来谈心”的精神,所以在选择视频时我们要选择与教材插图有机结合,承接教学插图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功能,而且视频相比图片更具活性和灵动,深度和广度,更具育人功效。

3.选择身边人或事的视频。

这部分视频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针对身边发生的真实存在的而又是教育教学可用的,我们可以用手机把这些内容拍下,相信当这样的画面出现时比任何的说教更有震撼力。对于中高段年级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家长的手机、ipad拍摄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有意义的事,然后上传给老师,老师可根据这些视频有针对性地选择,在使用视频时说明这是谁拍的,让学生在收获教育的同时也收获一份成功的自豪感。

二、择机运用视频,让教学过程“频频生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于拓展性课程资源要合理运用”,我们的视频资源就是拓展性课程资源,视频资源,在课上它们不仅可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通过老师的合理运用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对自己生活、行为的唤醒和体验。我们在备课时细细地思考,精心设计,力争使视频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使这些视频资源更好地为教材的主题服务,切实做到频频生辉。

1、视频导入,创设良好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具体场合下学生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与学生群体氛围的总和。刚开始上课,不少学生的情绪、思维还停留在课间十分钟的游戏活动或休息状态中。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当中,在这里我们教师就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导入整堂课的教学。这时合理巧妙地运用视频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视频拓展,提高社会认识。

纵观目前小学生生活的圈子还很大程度上禁锢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可以想象小学生对我们社会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特别在小学阶段,我们应适当地渗透一些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从视频所能呈现的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视频是搭载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能够帮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近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这一课时,我们发现我们新街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苗木之乡的新街,但是对于父辈们所经营的传统苗木的种植、生产方面的知识仍旧是知之甚少。为了能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新街苗木种植、经营生产和新街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我特意到镇广播站的应师傅处找寻相关的视频资料,利用双休日到新街花木城进行视频的采集,编辑了一段关于《新街苗木知多少》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我们新街苗木的产业的基本概况以及目前田地里的主要苗木品种及相关的种植养护技能。在视频中,我以第一人称作讲解,中间插播了对几个苗农的采访。视频播放完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现平常自己所忽视的知识,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苗木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新街的苗木通过广泛的苗木经纪人已走向全国,苗木的种植、栽培有许多的学问,里面蕴含着绿城新街的文化品味。进而深入体会到自己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劳动和聪明才智。

在这里,视频材料已经不仅仅是一幅幅家乡的图像,它们更像苗木之乡的百科全书,吸引着她们的子孙细细品读,苗乡的下一代被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世界,为他们将来传承父辈们的事业打下了铺垫。

3、视频对话,激活思维共鸣。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的是一种对话模式,教学内容都能从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所说的“视频对话”,不是就事说事,而是让学生和视频中的同龄人进行对比,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视频中的真实场景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

例如,三年级上册有一课《我家的故事》,我就选择性播放了湖南卫视《变形记》中《他乡有爱》的部分视频,讲述了郑州少年张寓涵和湘西大山里的孩子孔小龙的互换之旅。当视频中孔小龙,这个山里生、山里长,有着山涧的灵气和大山般塌实沉稳性格的山里孩子,这个由于长年的营养不良,身高只有1米5的瘦小而单薄的孩子,承担起了照顾80岁的爷爷和生病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湘西木屋中与家人一同生活的场景。在教学时,以此视频为突破口,通过视频的真实描述孔小龙的故事,来唤起学生的共鸣,讲述自己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的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真切的情感表达。在交流中,学生说的虽然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从小小一段视频去联系并感悟生活,以小见大,以小见真,体会家的温馨和互相照顾。

在这里,这样的视频就像是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通过看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学生在反思中将生活经验不断地和教材的思想观念相融合,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

4、视频模仿,加深内心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内在道德品质的生成。我们制作一些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视频,让学生以视频中的为例,进行角色扮演,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角色转换产生一种真切的感受,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对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诚实是金》一课时,我播放了我们学校401中队美德少年洪佳炜同学于2012年7月28日在萧山大润发超市捡到钱包,里面有8800多元现金和多张卡主动交给超市管理人员的事例以及萧山电视台的记者和教育局的郭亚萍老师来校对此事进行了新闻报道,韩校长给洪佳炜同学颁发了“校园美德之星”荣誉证书及绶带的视频整合。当一幕幕再次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崇敬,相信榜样引领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内心的道德正能量必定会增加。以此为契机我选择学生生活的场景视频——学生容易发生诚实缺失的情况,我就让学生从中选择进行表演。学生非常积极,找搭档,设计对话,还有学生来邀请我一起加入他们的表演。整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活跃。

在这堂课后不久,听班主任说班级里有很多孩子总是把在校园里捡到的一些东西拿来给他。我想:正是因为那堂课的角色示范和扮演的真切感受,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种下了诚实的种子,只要我们细心培育,它定能开花结果。

三、主动运用视频,让品德课堂“永放异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运用课程资源,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们有义务积极主动地运用视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短短的视频,带给孩子的思想是深远的,留给孩子的思考是无穷的。我们需要主动地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时,让耐人寻味的好视频说话,这样就可以格外震撼学生,塑造品德,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主动延伸拓展,让视频内涵变“小”为“大”。

例如《民风、民俗大观园》这一课中,要求学生举办一个小小民俗展览。教材列举了四幅图画,如端午节赛龙舟、挂香囊、吃粽子等,来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各地居民习俗的了解。但是仅仅四幅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在课前就搜集了一系列和民俗有关的视频资料,包括各地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民俗收藏等等。当我把这些视频分门别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分明看到了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惊喜、自豪。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再来办一个小小的民俗展览。通过这些视频不但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了我国的一些民风民俗,更让学生知道了该从哪方面着手去寻找资料,为活动的开展作了一个精彩的铺设。

2、主动情境再现,让视频内容变“远”为“近”。

课文中有很多对学生进行评判的例子,从而起到导行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平时课堂内外的观察和摄录,在品德课中让学生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让品德教育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如在《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中,我从学校食堂视屏监控中以及用手机拍录的几个中午就餐时的典型,让学生看看,说说:因贪玩延误了吃饭时间的;因个人喜好对于不喜欢吃的饭菜置之不理,致使美味的饭菜白白地倒掉;在吃饭时剩下大量的饭菜,盆子里饭菜堆积如山,仅仅尝一下味道就走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是对的吗?饭只吃一半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一粒粮食一粒饭,你能解释自己的行为吗?不吃饭的同学,你们不仅仅是浪费了粮食,也在摧残着自己的身体,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关爱的人,还能会想到节约粮食吗?让学生针对这些看到的视频情景,说说自己的看法,从而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这些劳动的成果。

3、主动亲身体验,让视频展示变“虚”为“实”。

有些视频展示的可能是某一地方、某一场景等等,带有一些局限性,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那么就能克服“纸上谈兵”的弊端。比如《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中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公用设施吗?你该怎样对待它们呢?”我把在花城社区拍摄的做成了视频:为什么不能随意践踏社区里的草坪?为什么不能在社区放爆竹?从而领悟公用设施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教育小朋友好好爱护公用设施的道理。看完视频后,我再带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我所拍摄的我们学校前面的花城社区,因为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居住在农村,对社区的相关内容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样的实践参观活动,扩大视频资料的外延,让视频变虚为实。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侧重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与教材、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视频资源,就能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和活力,促进我们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更有力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必要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6月—12月。

3、《小学德育》2013年1月—3月

4、《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6期 —2013年第2期

第四篇:活化思路创新手段 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活化思路创新手段 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为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工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东宁县三管齐下,注重创新宣教形式、创新宣教内容和创新宣教载体,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创新宣教形式,认真开展“四廉”教育。为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东宁县组织开展了以“廉歌大家唱、廉剧大家看、廉文大家读、廉规大家记”为主要内容的“四廉教育”活动。一是廉歌大家唱。为庆祝建党89周年,由县纪委主办、城区党工委承办,在率宾广场举办了一场“廉政歌大家唱,颂歌献给党”廉政歌曲专场演唱会。晚会以歌舞、三句半、小品为主要形式,演出了《你是一支红叶》、《廉字歌》、《廉政之花永不落》、《公务员之歌》等一批优秀节目,唱响了拒腐之声、廉洁之音。二是廉剧大家看。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观看了《远山的红叶》电视剧,召开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讨论座谈会20多场次,撰写观后感160余篇。三是廉文大家读。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建设》和《明鉴》等“一报两刊”的基础上,将东宁本土作家董岐山创作的第一本反腐小说《挂职市长》做为反腐倡廉教育推荐书目,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阅读。四是廉规大家记。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在乡镇和县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廉过程中增加了 “考廉”环节,通过现场考问《廉政准则》中有关规定,达到了考《廉政准则》、看廉

洁自律、增廉政意识的积极作用。同时组织全县63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廉政准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专题知识测试活动。

二、创新宣教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反腐倡廉教育之中。东宁县纪委监察局积极探讨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新方式,按照十七大报告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提出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的讲话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弟子规》作为全县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新节点,组织县委党校骨干讲师精心准备了题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领导干部修养》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并正式纳入县委党校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日程。《弟子规》中所讲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党员干部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继承先人讲理想、重道德的优良传统,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全县党员干部做到了“学精髓思想、悟道德礼仪”,把《弟子规》做为实践《廉政准则》的通俗读本来指导日常行为规范,促使党员干部都能对父母长辈孝敬,对上级领导尊重,对兄弟姐妹谦让,对同事朋友友爱,时常怀一颗仁慈之心,时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热心,事事谨言慎行、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敢于拼搏。

三、创新宣教载体,精心组织“五个一”反腐倡廉宣教月活动。东宁县以“五个一”宣教月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对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一是签订一份廉政承诺书。组织全县各镇和县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承诺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个人承诺书》和《家庭“保廉”承诺书》,向县委和全县人民作出郑重承诺。二是开展一次分层分岗专题教育。在司法系统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明确岗位职责、依法行使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分层分岗廉政教育,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分别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有效防范职务犯罪和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教育和监管,全县受教育干部达3250多人次。三是进行一次任前廉政教育谈话。召开领导干部集体任前廉政谈话会,对46名新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要求所有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永葆廉洁。四是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组织召开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全县各单位“一把手”集中观看《贪欲之害》廉政警示教育片,以案释法、以案明纪,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各党委也分别针对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利用《廉政中国》和《每月一课》廉政教育光盘进行专题教育,共进行集中警示教育30多场次。五是组织一次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展播。在县电视台、《今日东宁》报纸和东宁廉政网上开办专栏,集中展播由东宁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廉政公益广告作品。展播作品创意新颖、制作精良、寓意深刻,绝大多数在省纪委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

上获奖,如《某官卖官》曾获全省首届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电脑动画类金奖。作品包括影视类、动画类、平面类和漫画类,共计28件。(刘百明)

第五篇:优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学科的课堂评价都会提到的词汇。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总结高效的教学模式成了每一位科学教师迫不及待的任务。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效率一直是评价课堂最关键的标准,怎样建立高效课堂也一直是老师们着力研究的方向,科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每一个实验,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具有确定的作用,一节高效的科学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充实的、有吸引力的,能从这节课中总结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所以说对于老师来说上一节科学课并不难,能真正上一节高效的科学课确实需要多方面的准备。作为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对构建高效课堂自己的认识: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总是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完全有能力借助一切科技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一节课的求知欲。一堂课就如同一部四十分钟的影片,我们是否有耐心欣赏完整部影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头几分钟的情节,情境导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节课的成败。为了吸引学生,我可以将探索的问题通过故事、谜语、游戏、科技资料等形式制成课件,将文图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例如,在《地震》这节课中,我截取了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最为震撼的场面作为情境导入部分。实践证明,连我在观

看片段时情感都会激烈碰撞,学生自然没办法阻止这节课对他的吸引力。

二、设置问题需有效。

问题是科学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就是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规律前进的。老师怎样提问才能保证学生一次就能把问题的关键表达出来呢?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对问题多进行研磨。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轮子的妙用》这一课,在研究吊车上的轮子时,老师提问"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学生回答:"一种,是铁轮子。"此时,老师需要的答案是不动的轮子和会移动的轮子。为什么出现了偏离预期太远的答案?原因是老师的提问不够准确。如果老师这样问:"吊车上有几种使用轮子的方式?"我想学生们会给出预期的答案,进而老师给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有效的提问方式必然会带来高效的课堂节奏。

三、实验环节要严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验是证明假设的唯一手段。课堂上实验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对结论能否正确认知。在《冷水与热水》的实验中,要求把冷水瓶和热水瓶的温度每隔三十秒记录一次,记录结束之后出现问题了,有的组表格中温度变化比较均匀,有的组结果只有两三组变化的结果,之后温度就不再变化了。这是因为在实验中两个水瓶刚接触时热量传递最快,此时若没有及时记录温度,过一会儿再记得话,热量已经传递的快要平衡了,所以也只剩那么一两组有价值的数据。在画曲线图这个环节,分工明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名学生负责记录数据,一名学生负责画图。这样的话,数据和曲线图就能同时完成。浪费时间的关键原因还是老师没有明确实验各环节的要求。另外,在实验小组中,分工明确、共同合作、清晰易懂的操作步骤能更好的节省实验操作时间。

四、问题处理要果断。

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想法,或者是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学生反馈给老师,如果详细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有的老师为了证明自己知识渊博,一个小问题就引的长篇大论,一节课的内容还没处理完就已快到下课时间,殊不知下课铃声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身在心离,课堂知识早已抛在九霄云外。所以用最短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或者课下再查阅资料后去全面地回答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知识的正常进行。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的处理各个教学过程环节,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给学生一个充实、高效的课堂环境。

下载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活化课堂的几种手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乐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研究11

    浅谈声乐课堂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科,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发生不同的情况变化,针对每个教学对象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各不相同......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从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的命题看,全国Ⅰ卷中,其中12道历史选择(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几乎全涉及到历史史料的考查,如全国Ⅰ卷17题.美国......

    数字时代多样教学手段:翻转课堂

    数字时代多样教学手段: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将传统课堂学习新知识回家做作业的步骤颠倒过来而形成的在家学习新知识来到课堂......

    课堂调控的有效手段(5篇范文)

    课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课堂上学生听课不专注,思想开小差,相互说话,或者昏昏欲睡,随意性强,坐姿不正确,东倒西歪。老师讲课接话茬,经常出现小动作,迟到、不文明现......

    巧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的主要渠道。在越来越强调教学效果的今天,多媒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

    活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理解(王敏杰)(5篇)

    理解为先,课堂为本,发展为主 ——活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理解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王敏杰 精彩的数学课堂必定是建立在教师对三个理解的基础上,即对数学本身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理解......

    实现中华文化“活化”,书画展

    《锦文掇英》书法展亮相国博 时间:2016-03-21 编辑:杨倩 中国文化报记者薛帅报道:3月17日,范曾著《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书法作品捐赠暨展览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课题开题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