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灵动的课堂操练活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灵动的课堂操练活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它指的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生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最大限度地获得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设计有趣并有效而不流于形式的操练尤为重要。通过个人教学分析,结合教学反思活动,我觉得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操练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
一、针对课堂特点设计活动,丰富课堂操练形式
英语课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等不同,需要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各有差异。一节有效的英语课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导入或教授,更在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英语教师应当“因地适宜”,针对不同课型制定不一样的活动方案,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操练巩固知识。下面列举如何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英语课中采用不同的操练形式。
1.英语对话型课。目前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情景对话和语篇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对话内容都是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因此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喜爱。通过对问候、游玩、买东西等语言材料的学习,学生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他们相互之间的练习和对话能很好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英语对话教学在整个英语语言学习中尤为重要。“生活即教育”――关注学习生活化、对话情境生活化的创设,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能有效地引入对话主题,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融入进英语的对话教学。在这类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组织学生对话,带领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带领学生进行简笔画活动等,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操练机会。
2.英语阅读型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设计多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助完成某项任务等。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运用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拓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比如表演课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
3.英语写作型课。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慢慢渗透英语写作,写作能力可谓是对学生综合使用英语能力的考察,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可以尽量为学生简化写作难度,并且加强写作示范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语言运用能力。在写作中结合图片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一个苹果,写一组句子:I have anapple.I like apples.Do you like apples?等等。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仿写改写编本,指导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重视呈现,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周末的活动,写出自己或者朋友的生活状况。
二、根据学生需求开展活动,提高课堂操练效果
课堂的操练环节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的途径。教师可以充分拓展教育的途径,修炼学生的内功。其实一堂特别热闹的英语课,并非就是好的英语课。英语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学习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学习内容,这是好的教学最简单的评价标准。英语教师要提高组织操练的艺术性,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教育的最大的效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把握操练的数量与质量。量的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操练也是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对重点和关键点的知识的强化,要达到7次到12次的训练回数,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活泼有效的方法来带领学生操练英语单词和英语句型,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单词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的学习方法,积极变换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科学的评价,带领学生实现课堂教学强化次数的效果,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2.提高操练的趣味性。学生好学爱动是天性,英语教师要提高操作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教学时,引导学生行动起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引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例如在教学头部各个器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各种动作,活跃教学氛围;在学生学习形容词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做出相应形象的形容词的动作等。
三、采用灵活的操练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需要通过彼此问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从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教学活动框架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真正做到教学以人为本,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总之,课堂操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英语,培养其语言技能至关重要,教师要提高操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操练,提高操练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拓展性,让学生进行有效操练活动,提高操练的价值性,促进学生学好小学英语。
第二篇:构建灵动课堂实践研究工作汇报
《构建灵动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性汇报
陇县西大街小学《构建灵动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 2015年12月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并依据学校实际确定了《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为我校承担的子课题。一年来,学校课题组依据研究方案扎实开展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现就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进展
本课题确定的研究周期为三年(从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整个研究工作分为“前期准备”、“课题实施”、“总结与推广”三个阶段,目前研究时间已过半,课题研究进入到了“实施阶段”,回顾一年多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
1、组建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在校教务处的组织下,经过自由报名及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课堂教学功底厚实、以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有一定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队伍。校长刘东海同志亲自担任课题组主持人,课题组副主持人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特级教师韦小波同志担任,教务主任、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江平同志担任课题组秘书,遴选出了李维刚、马书明、马俊娟、曹雪柏、史秀宁、张丽荣、姚美丽 等16位老师为课题组成员。
2、反复论证,进行申报:
依据本课题,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网络及书籍,搞清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课题未来研究可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预期和展望,随即形成课题申报书,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并如期立项。
3、撰写方案,做好研究规划:
在课题论证、申报立项之后,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理清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分工,并聘请省市县专家来校指导,保证了课题的开题。
4、先期调研,摸清底子:
课题组将精心设计了学生、老师两个维度的调差问卷题目,并抽取100名学生、20名老师为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后及时汇总数据,形成了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摸清了底子,搞清了症结。
5、加强学习,打好基础:
课题组坚持开展周学习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一是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原理;二是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三是学习了“赏识”教育、陶行知思想研究、李吉林情景教学法、孙双金情智教育、薛法根组块教学法等名师教育教学主张,四是学习《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课题研究方法文著,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制定制度,自觉自律: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课题组先后制定了《课题组学习制度》、《课题组研究制度》、《学科课题组磨课制度》、《课题组档案管理制度》等,要求课题组成员熟记于心,并自觉遵守。
7、保证供给,提供保障
学校为课题组购置学习用书50多册,订阅学科教学杂志5种,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各级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提供时间,报销差旅费用。
(二)课题实施阶段:
1、构建“问题研究”“行动研究”等策略:
我校承担的课题为实践研究课题,这就告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搞清课堂学生厌学、学生主动性不强,教师教学预设、生成是 否能符合学情等,依据每个老师不同的基础,搞清存在自己班级、自己个人的“个性化”问题。依据问题征集——筛选——认领——解决——提升等环节,提高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课题研究培训:
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一是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研究程序和方法的培训;二是进行学科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自学培训;三是通过名师课例赏析,进行学科实践能力培训:⑴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校内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市级教学能手的课,分析其课堂“灵动”的精髓,撷取课堂亮点品味学习。⑵通过网络观摩了李吉林、王崧舟、蒋军晶、闫学、薛法根、张齐华、强震球等的课,同时学习了“情境课堂”、“生本课堂”、“诗意课堂”、“高效课堂”等的核心理念。⑶充分利用“国培”“省培”等学习契机,促进课题组成员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年内曾参与了“学科教学网络培训”“校本研修网络培训”“国培一线优秀语文教师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开阔了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四是通过国培、省培等机会集中进行学科专业理论和教法培训。2016年4月课题组成员李维刚等参加了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智慧校园”培训,2016年9月,课题组马书明先后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智慧校园”培训和“乐高”教师培训;2016年9月,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由县教研室组织的课题培训会,聆听了课题组总负责人,吉林教科所副研究员张延华的辅导报告;2016年10月,课题组秘书王江平老师参加了教育部在南通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全国一线优秀语文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学习。
3、开展行动研究:
教学行动研究是本课题的核心价值之所在,我们做法一是对课题组逐人进行课堂问诊,通过观课议课让每个人搞清自己课堂存在的问 题课题组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课题组内部互听、听同学科其他老师课进行调研,通过听评课重点考量以下几点:⑴课堂是否符合新课标精神;⑵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状态如何;⑶课堂“对话”是否多元,对话是否流畅;⑷教师是否实施了多元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⑸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媒体运用是否适时、恰当;二是做好学科组日常磨课、评课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每个教师在课堂上纠偏提质,获得成功的体验;三是利用各种平台,历练教艺,学校通过精品课展示、“同课异构”、“能手赛讲”、“城乡教育联盟大教研活动”、“教育扶贫送教下乡活动”、“校县共建联教联评”活动、“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微课大赛”等活动,促进了课题组成员教艺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影响: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研究工作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发现了思考的乐趣。很多课题教师一改凭经验、满堂灌的教法,逐步带着理性的思考意识来关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加以反思、探索、提升和积累。研究意识也辐射到部分非课题组教师,转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形成合力共同来研究灵动课堂的构建。教育观念的提升,带来了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意识的逐步增强。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张丽荣、曹雪柏、张丽君等教师承担了部分公开课任务,均获得了好评。王江平参与宝鸡市 “名师大篷车”赴渭滨区开展送教活动。马书明、曹雪柏、张丽君、杨宝利、姚美丽等老师分获“一师一优课”省、市、县级优课。李君玉、杨宝利、马俊娟、马书明在陕西省第十三次优秀教科研论文成果评选中获奖。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科学的好课观的形成。过去教师总认为只要讲清楚,学生听明白就是一节好课,通过课题研究和学习的深入,一种“以学论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对话”型好课观念深入人 心。
3、课题研究促进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教师逐步通过实践探索出了适合自己教风特点的“高效课堂”创新性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动、多元评价等新课程
理念在课堂上得以落实。
4、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为统领,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形式磁体出现:新教师汇报课、年轻教师赛教课、“一课两上”集体教研、同课异构、教学讲堂、城乡教育联盟等形式,丰富了校本研修的形式。
5、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各种社团工作的蓬勃开展。“读书季”活动、书法社团、汉字规范书写社团、国学诵读活动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成为“灵动课堂”的又一种呈现形式。
6、课题的研究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课题研究的深入促进了教师教艺的提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年县局组织的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和非毕业班抽考中,我校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均被评为优秀学科组,全校24名学科教师受到县局的表彰奖励。学校连续荣获教育质量达标优胜单位。横向比较,我校以领先其它镇(校)10分左右的分差稳居全县教育质量评估首位。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前期课题研究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冷静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题研究多数时间在同伴互助状态下运行,专家引领的作用发挥的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对专家的作用认识不够。
2、课题研究有计划,有安排,但研究工作滞后于日程,究其原因是课题组督察力度不够,其次是课题组部分成员有拖延思想。
3、课题组的档案建设不够规范。造成的原因是课题研究档案管 理人员资料意识不强,二是档案的科学分类技术欠缺。
4、课题实施过程存在学科间的不平衡,个别学科研究的力度、深度不够。造成此类的原因是个别成员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一些学科研究人员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不高。
四、今后研究计划:
1、坚持学习制度不动摇,通过学习促进学科课堂的变革,同时积累研究成果和经验,掌握研究的方法。
2、对课题组人员依据学科进行补充,促进学科研究力量趋于平衡。
3、做实课题研究过程,严格执行课题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天天有落实。
4、以“一室一坊”为牵引,综合利用各种平台,促进教师学科教学上水平,进一步壮大学科骨干体系。
5、鼓励教学创新,以学论教,打造个学科创新性精品课例,总结经验,形成可以共享和推广的研究成果。
6、继续研究教育艺术的探索与激励机制,分层教育与评价,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矫正,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
7、进一步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完善各类资料,进行成果汇编。讨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各位老师,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研究。让我们在研究中不断成长、发展,集聚内涵增强学校软实力,为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中学
廖学杰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来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教材进行改革、活化,能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适当调整教材,培养创新思维
现行的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法,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前提下,可适当对教材进行重组或增删来活化教材。
⒈对教材进行重组,过去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分块复习、专题复习等实际上对教材就进行了重组,而新授中只是偶然进行一些在倡导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既要把握好重组的原则,有助于学生主动探求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大对教材重组的力度,使我们每位教师变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如《酸的通性》与学生实验《酸的性质》原本需3课时,通过重组变为2课时,即每1课时讲酸的通性,第2课时讲酸的分类,命名为PH值,而且酸的通性这一课时在重点讲清盐酸、硫酸的性质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保证了质量,空出时间让学生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⒉对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选增删。教材上的练习题,绝大多数.是针对知识的巩固来设计的,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方面的题很少,因此为学生提供养成创新思维的空间就有必要对部分练习题进行增删,适当增加变式题和开放题等。利用变式题和开放题型的灵活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和答案的不定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创新思维
现代科学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在进行着高度综合,各学科音质界限日益模糊,形成了一个大科学网络结构,基础教育各学科之间要适应这一要求进行渗透和交叉就必须将活化教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做法有:①翻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全面分析,看哪些地方存在交叉,哪些地方可以渗透;②将交叉的内容列成问题交学生讨论;③教师总结归纳。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好各学科间知识交叉的最佳结合点,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不仅可以使课生动有趣,而且使学生的各科知识逐渐形成一个活的大网络,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引导“内化领悟”,培养创新思维
“内化领悟”是来自思维者的一种即时觉悟,是靠自己的努力从事物或现象中悟出的一些发现,是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这种思维创造,以活化书本知识,从而培养思维创造能力。如倾倒液体试剂时,要“标签对手心”,其原因是万一瓶口残液流下会腐蚀标签。假设未流下残液标签不受损是不是可以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操作领悟,结果发现在取药后放回原处时,标签向里,还要转一下标签才能朝外,使下回找药方便。这样,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这个操作,而且还将道理拓展了。
四、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知识不仅仅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认识活动的过程,它反映出来的知识是认知结构,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加强“过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让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将现成的定律、定理、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要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其教学程序为:教师可设计一些疑问,让学生去观察材料或实验,然后提出猜想,最后再去证明或验证。
二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理解知识的应用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而是要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发生与应用过程,这就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转换拓展知识、验证和批判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既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展示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倡导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倡导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能使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更加鲜活起来,教学质量也必定有相应的提高,从以上两个方面加强应用领域的教育教学。
⒈加强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小问题。如除水壶中的水垢、冰箱中的异味,怎样用排水法收集因煤气泄漏可能达到爆炸极限的室内空气等。对开展应用领域的化学教育很有好处。
⒉加强化学教学与现代科技社会的联系,使化学知识尽可能地去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要将有关科技成果灵活地融入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渠道充实自己,以获取大量的科技成果信息,并将其融于相应的教学内容之中。
要引导学生收集、交流科技信息。根据教学内容,将其有机地安排到课堂中,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师生之间互相交流。
第四篇:扎实灵动的课堂 快乐幸福的学生
扎实灵动的课堂 幸福快乐的学生——千课万人听课体会青田县高湖镇小学饶冰芬 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的一部分。
——(美)惠特曼
窦桂梅老师用惠特曼的一句名言,开启本次千课万人——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之旅。我认为,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我们小学老师,因为我们是孩子学习之旅的开启者,而开启者带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本次听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一堂堂扎实、灵动的课堂,一个个快乐、幸福的学生。
大师的课堂首先的扎实的课堂。
扎实之一——深层解读文本。人教版的教学设计里课时目标很笼统,大师们的目标很明确。以《匆匆》为例:
名师们不仅解读文本的内容,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解读非常到位,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具体在哪个环节中落实哪个目标,非常清楚。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同时也启发其他教师去思考。
扎实之二——落实四要素:听、说、读、写。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切切实实地抓好语文教学的四个要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个都不马虎。摘录于永正老师执教《一株紫丁香》教学生读“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的一些引导:
(1)“什么叫踮?”“这个字在哪句话里面?”先提出要理解的字,再引导学生关注它所在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字词的方法。
(2)“‘踮起’怎么读?看一看‘起’上面的标调。”引导读好轻声。
(3)“踮起脚尖儿,请你学一学这个动作。”“为什么踮起脚尖走路?”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明确这个动作代表走路没有声音,并体会此时文中孩子们的心情。
(4)“怎么读?”
……
以上摘录的只是于老师课堂中一小部分引导语,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于老师的课堂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这一理念。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读好书,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写好字。
大师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
灵动之一——及时变通。王崧舟老师执教《去年的树》一文将“灵动”表现得淋漓精致。一是引导语灵动。导入部分:一棵树,一只鸟,一对好朋友。“鸟儿给树唱歌会在什么时候?” ;“谁注意到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有没有人注意到人物的心情?”王老师的引导语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的。二是教学环节的灵动。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开头的“想象鸟儿和树的外貌”,练读对话时的“想象鸟儿的表情、心情,加入提示语”,以及鸟儿面对灯火时心理活动描写。三次练笔,又用三个“不”字,擦去曾经的想象,体会作者平淡的文字背后所表述的深厚情感,明确作者的真正用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灵动之二——取舍有度。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师的课堂也不例外。但大师们的教学设计往往都是能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舍去一些细枝末梢。《匆匆》一文,生字较少,薛老师就没有重点拎出来,而是抓住了叠词体会文本的美。
大师的学生是幸福的。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在故事中成长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大师的学生们之所以幸福是大师们不仅会讲故事,还会教学生讲故事、编故事。贾志敏老师教学《母亲的鼓励》一文给孩子们讲了三个故事;虞大明老师教学《渔夫的故事》穿插了《狼和小羊》、《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还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技巧。盛新凤老师执教《文成公主进藏》通过让学生读民间故事,听历史学家讲故事还原事情真相,体会人物的品质......一个个故事,一堂堂穿插着故事的语文课,让学习语文成了非常有趣的事。所以,孩子们是很幸福的。
大师的学生之所以幸福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师们都会潜心挖掘文本中幽默、快乐的情节,用幽默的语言,着力让学生学得轻松,体会快乐。如《麦哨》一文,老师让孩子们学吹不同节奏的麦哨,感受此起彼伏。吹出情趣,吹出快乐的童年。
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的一部分。
一个风趣、幽默有深沉文化底蕴的老师,带给学生的将是无尽的财富——快乐幸福的童年和成长路上的精神财富。好老师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切教育的智慧都来源于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名师为楷模,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构建扎实、灵动的课堂,让我的学生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第五篇: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从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的命题看,全国Ⅰ卷中,其中12道历史选择(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几乎全涉及到历史史料的考查,如全国Ⅰ卷17题.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第18题“新中国的诞生”,均考查学生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全国Ⅰ卷第37题“科举制”,第39题“清朝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全国Ⅱ卷第19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以及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全国Ⅱ卷第37题“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第39题“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等,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恰当地运用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能力,以及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客观地评价事实的能力。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是高考命题方向和选拔人才的需要。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以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巧用史料,才能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巧设问题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穿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史料,如人教版必修(1-3)和选修(1-6)高中历史教材中,每册选用的图文资料约有几百条幅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这些资料与教材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展拓,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学时如果置之不理或只是简单地要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就会使史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尽量挖掘其内涵,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增加思维含量,启发、诱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把平铺直叙的结论教学变成跌宕起伏、疑难重重的探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节中,在分析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时,学思之窗中有则小故事就可以利用。教学中,可利用这条材料设计思考题:(1)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的原因是什么?(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自然得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职责、权利、地位相互配合彼此牵制;臣议君决减少失误;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等。
二、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由于篇幅所限,教材所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恰当补充史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课堂上补充的史料一般有如下几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史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更加敏捷。历史具有过去性,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讲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一目时,教师首先准备一张邮票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说明这是1989年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纪念邮票的设计有何特点。学生立即集中了注意力,好奇地回答:“卷了一个角。”师问:“这有何含义?”学生恍然大悟:“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因势利导:“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过程如何?为什么说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下课后,我将把这枚邮票送给发言最积极、最有见解的同学做奖品。”如此引入新课,新颖别致,先声夺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史料
不言而喻,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讲述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入:材料1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材料2可出示高中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药》中部分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情节。让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重点难点也就自然就突破了。同样的道理,在讲授“春秋战国百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两税法等赋税制度的改革”、“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适当补充原始史料,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
3.提供史学研究新成果、新观点的史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考古的新发现,史学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新观点。中学历史教材毕竟不能年年更新,同历史研究的进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于是,出现了教材相对滞后的状况。有的史学新成果虽然出现于教材,也只有蜻蜓点水式的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些情形,最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适当引用史学新成果、新观点进行补救。比如在讲述戊戌变法的性质时,可向学生介绍两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前者是教材中的传统提法,后者是史学界的新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有道理。这样,可以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教学内容,引导质疑创新。
4.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时政热点和乡土史料
时政热点问题,鲜活度高,现实感强,能缩短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乡土历史因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让学生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这两类史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比如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及我们湘西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郑国鸿在鸦片战争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这种突出地位,使得他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湘西凤凰这一狭小的地域,成为在全国范围里极有知名度的人物。以至于人们一提及鸦片战争就会联想到郑国鸿,一提起郑国鸿就要想到湘西凤凰。因此,凤凰这座美丽小城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堂上适当引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三、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教材上、课堂上、练习本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前呈现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如:
(1)选择《资治通鉴》中你最喜欢的一篇阅读,写出阅读体会。
(2)阅读《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及裴松之注中有关曹操的材料,结合小说及电视剧《三国演义》,分析讨论小说、野史中的人物形象与正史记载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洋务运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或拿破仑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请引用史料作答。
诸如此类的作业,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严格遵守史料教学的原则操作运行
巧用史料教学,能有效活化历史课堂。如何使史料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是一门上课的艺术,最好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正如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是从某一角度对历史的再现,是历史客观性的依据和实证。课堂教学使用的史料必须真实客观可靠,这是体现历史学科科学性的坚实基础。所以,选择史料最好是可信度强的原始材料、第一手资料,一般情况下还应该注明出处。把野史趣闻当正史材料运用是史料教学的大忌。
(2)趣味性原则。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既往性的特点,加上中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难免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此,课堂教学中补充一些趣味性强的史料,往往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
(3)关联性原则。课堂中史料的运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史料的运用一旦与教学内容脱节,与教学目的无关,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不起作用,不能引发任何探究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演练,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切忌堆砌史料,生搬硬套,哗众取宠。
(4)适度性原则。运用补充史料的量要适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如果一味地补充史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的分析讲解,会增加学生负担,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是适得其反。
(5)渐进性原则。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史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史料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三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功,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达到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