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

时间:2019-05-15 16:1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

第一篇: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

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美术选修课成为一种必然,在众多选修模块中,绘画是美术选修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性活动,也是大多数高中美术教师擅长的一个教学活动。但是对于教学目的及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把握一直是广大教师研修的难点。本文就新课改高中新教材中绘画选修课模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探索优化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感知能力创造力右脑思维模式在新课改中,高中美术课首次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每一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灵活多样性。每一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美术知识点,而是在一种美术门类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当前学校开设模块教学的情况是:多数学校选择在高一开课,也有个别计划在高二才开课,每周一课时。都开设了“美术鉴赏”模块,有的学校开设了二至三个模块,最多教师选择开设的模块有“绘画”,累计排序下依次是“电脑绘画•电脑设计”、“设计”、“书法”。在众多模块中绘画是基础中的基础,绘画实践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绘画的机会,尽可能保证硬件设施齐全,教学理念新颖。教师要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课还是展现学生多种才能的一个平台,在美术课中,学生的创造性、动手的能力、对美术语言的敏锐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展示。平时在学习中缺乏自信的孩子在绘画课中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创意,在绘画中获得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最终实现对学生人格完善的塑造。

一、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理解及认识

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系列中,绘画作为其中最为必要的选择,一般学校无论从教师的教学准备还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具有先天的优势。似乎绘画是最有把握教、学生最有兴趣学的内容,因此也极容易陷入单纯造型能力训练的范式,老师和学生都被拖入绘画的技能技法研究之中。

《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说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所以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准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会在不同的作品里出现同一个错误,无论模特位置怎么变化,总是把人物的鼻子画成正面的,当你告诉他鼻子的角度不对时,他会把鼻子擦掉,重新画一次,可结果跟上次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当你详细给他讲解如何观察鼻子角度后,学生会很快就会将问题解决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从“怎么画”开始,而应该从“怎么看”着手。“看”之所以成为高中美术绘画教学的关键,不仅仅因为绘画是视觉艺术,而同时因为我们必须运用视觉思维。“怎么看”不仅是学习观察,而且是学习一种不同于语言逻辑思维的视觉思维方式。对视觉感知的“看”作理性把握,实际是对看什么做选择,只有正确的选择才能正确的表达。学生在造型表现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不会看所导致。转换学生看事物的方式,造型问题将迎刃而解。

从看到画,从画到看,都是眼、脑、手并用的活动,老师教学生怎么画,也就带给学生一种统一地“看”法,一致地看决定了同样的画;老师立足于教学生怎么看,学生自己寻找视觉的表现方法,那么不同的学生将画出不同的画。因此,我认为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等知识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一种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创造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课时量有限,在很短的18或16课时内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绘画技能是不现实的,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学生来说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绘画学习状态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和偏见,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绘画技巧知识一只是种途径,主要目的促进个人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了解和体验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及如何有效的控制我们大脑的思维模式,从而带动了学生造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后都变得很有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对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尝试

《新课程标准》把绘画教学内容总结为以下四部分:一是绘画技巧技能的培养;二是对美术作品认知、评价;三是对美术活动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培养;四是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其中重点是第一部分绘画技巧的培养和第四部分意识观念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意识观念的发展。结果教学成果收获甚微,学生往往是开始热情很高,但很快就失去兴趣,不能坚持学习。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大量借用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本书里的内容和方法。如:把“大脑思维模式与绘画的关系”这一内容作为学习绘画技能前的一节导课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学习绘画可以开发和锻炼我们的右脑,详细的讲解左右脑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如何通过一些方法控制思维模式的转换。经过在教学中反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实现思维模式的转换,并能很好的完成一幅临摹画。在临摹速写画时,也让学生将作品和范画颠倒过来进行,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少数甚至惊叹于自己的作品,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素描是绘画学习中的基础,常规的素描学习内容都是从石膏静物开始,学习结构素描或全因素素描,在作品中让学生逐渐掌握线条、结构、明暗、透视等知识,但知识过于集中,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部分知识后才能完成一幅不错的作品,使没有基础的学生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所以,将知识简单化,并分阶段学习,将重点放在可以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内容上,将其他知识弱化,分散在主要内容中,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具体课程设计(每个内容的课时量不同)

1、线条的性格特征及边线画的画法。详细讲解线条的特征及边线画的画法,通过边线画掌握左脑模式到右脑模式的转换方法。

2、对空间的感知及空间画。了解“阴、阳”形的概念,通过阴阳形感知空间的存在,通过对阴形的观察完成一幅作品,即强迫学生改变观察方法。

3、对相互关系既透视与比例的认识。学习透视规律,教会学生准确掌握比例的方法既学习“如何看事物的过程”,并将线条、阴阳都结合在一个画面中。

4、对光线与阴影的感受与认识。结合以上三点,完整的表现一幅画。为了让学生更有激情,在绘画内容上设置为人物肖像。要详细的讲解画人物肖像时面部的比例关系,并给学生充分的绘画时间。

5、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用新的观察方法重新认识身边的事物,包括材料、色彩等。并用以上所学的知识将想要表现的物体表现出来,还可以从这个内容上自然的过度到色彩知识上。

新的教学呈现方式

1、让学生使用新的工具。参考《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的做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使用“透明显像板”,并通过“显像板”观察事物。过让学生用彩色铅笔代替单调乏味的铅笔。让学生准备小镜子画自画像,并尝试在镜子中观察事物等。

2、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不摒弃老式挂图等工具,做到新旧结合,但在教具的内容上有所创新,既直观又有趣味,学生都很喜欢。

3、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右脑思维模式,在学生绘画的同时给学生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在选择绘画内容的时候,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是从来都没有尝试过的内容。

4、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把握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分别对待,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当然,只做好课堂设计是不够的,教师如果少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知识素养就不能称得上全面。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也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在具有较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要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和运用造型语言进行独立完成示范作品和课堂演示范例的能力。只动口不动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榜样示范效果,不知“从何下手”,时间一久学生很容易对学习美术兴趣荡然无存,进而从心底产生厌学情绪。

2、不断创作新作品,经常不断地思考专业问题、不断地对从前的主题创作、教学范例所涉及到的技能技巧做深入地研究和实践,细致解决好在教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能够具备引导学生较深入地学习研究相关模块内容的能力,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不再永远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而是能较深入的接触、探究绘画中的基本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最忌“在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条主义和死板公式”,时刻要求自己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不断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不仅可以锻炼自己,更能给学生带来丰富、优质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绘画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画)教学参考用书 ﹒人民美术

出版社﹒2006

【4】(美)艾德华 著,张索娃 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8

【5】 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第二篇:高中美术 绘画艺术的特点教案

绘画艺术的特点

课 题

绘画艺术的特点(1)

教学目地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

重 点

1、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2、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区别

难 点

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区别

教 法

讲授

教 学 内 容

【组织教学】组织纪律,稳定情绪。

【引入新课】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提到美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画画,这也是人们通常对美术的理解,虽然这样的理解太狭隘,太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绘画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整个美术领域里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从今天开始,大家将一起在绘画艺术的海洋里面去感受和体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艺术享受。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

强调:在平面上创造图象,作品形态是平面的,是绘画作品区别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区别。如:工艺美术,虽然也有平面的作品,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用而不同于绘画的创作目的;摄影艺术作品虽然也是平面形态的,但它是运用机械的技术性和暗室加工完成的记实性图象,而与画家自主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绘画的分类:

1、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分类:

<主要>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

2、按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分类:

人物画(宗教画、历史画、军事画、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3、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分类:

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三、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1、在二维空间上创造三维空间

现实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三维空间,绘画如何能在二维空间既平面上,将现实的世界的物象的立体性、物象的空间关系表现出来,并给人以真实感受呢?这主要靠人对物体距离的 1

知觉线索和知觉经验来创造图像和构成画面。

物体立体感的创造,主要利用物象形体结构和明暗变化(三大面五大调)表现物体的凹凸,造成有距离的立体幻象。

表现物体间的距离和深远空间,主要利用以下五个因素:

l 物象的大小

l 遮挡关系

l 透视变化规律

如:P119《最后的晚餐》

l 色彩变化(空间透视现象)

明度——近处明度对比强,远处明度对比弱,色相——近处色相纯,远处物体的色相向冷色变化,倾向蓝灰色,色度——随着物体渐远,色彩的明度、纯度逐渐降低,近处色彩纯度对比强,远处色彩纯度对比弱,色彩逐渐趋同。

l 虚实变化(近实远虚)如:P61《洪流风雪》《开国大典》

<思考>请同学们分析P128《拾穗》中,运用了哪些空间处理方法?

2、再现性绘画描绘的精确性与表现性绘画展现主观世界的多方面性

绘画善于描绘,在照相术发明之前,绘画是唯一能在平面上再现形态的手段,这也就决定了再现性绘画描绘的精确性,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如P54《写生珍禽图局部》——中国传统工笔画。P122《贝尔坦肖像》——油画。

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我国的宋代和欧洲的18世纪,一些画家就提出了对绘画艺术新的理解。他们主张强调主观、个性、情感等自我再现和个人的审美理想的表达,开始不受传统约束和带有较在随意性地探索着表现主观世界。这也就出现了中国画中的写意画(如P56《鹌鹑图》“白眼向人”《兰竹图》)和西方绘画的诸派(印象派、立体派等《呐喊》《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

3、不同画种的艺术美

不同画种,由于工具材料、制作方法、艺术技巧等的独特性,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趣味和形式美感。如: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讲究笔墨气韵骨法,油画,版画、等不同的艺术美感。

4、构图是绘画的基础

构图斩成功与否,对作者来说,关系到能否表达构思和构成形式美感;对观赏者来说,能否受到绘画的感染和打动,也首先来看构图的形式和总体形象。把握、分析构图的能力,是体现鉴赏水平的重要方面。从欣赏角度应从四个方面理解和分析构图:

l 宾主关系明确,位置安排得当。

绘画作品上艺术形象的主次,误谓之宾主。画面应围绕主要形象形成构图中心,以使表现内容明确,令人一目了然。如在人物画中,以人物为主,肖像画中,以五官为主。

如P61《开国大典》,l 构图结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构图结构形式,一是指画幅形状,二是指画中形象组织布局的形式。

如P124《梅杜萨之筏》P125《自由引导人民》

l 色彩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作为传递感情的手段,色彩往往胜于形状。色彩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颜料的色彩,具有引起人不同的感觉的联想作用,从而能引起人的不同情感的产生。如:红色使人感觉到火热、兴奋、热情,产生紧张的情感;蓝色使人产生冰冷深远感,引起冷静、沉着的情感;黄色使人产生明快、光亮、活跃的情感;绿色使人感到舒畅、平和,但有时也使人产生 2

伤感等。

l 构图符合形式美法则。

绘画艺术语言合规律的构成,符合审美需要的外部形式结构,才能给人以形式美感。

法则:变化统一、对比调和、均衡稳定、节奏韵律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让大家对绘画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重点对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作了分析,希望大家能在经且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把握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感,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当然,由于中西方文化、地域的不同所产生的绘画作品也各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给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第三篇: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此文章不是作者本人所写,是别人所写,并且没有经过写作人员的同意,所以只能将文章发到网上,如果作者用这个文章评职称,将会告其侵权

义务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门课程,小学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美术。因此,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其中绘画日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本文就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入手,分析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所探讨的教材为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主要是通过游戏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借助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则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绘画日记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特征,绘画日记的内容和体裁是自由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画其眼睛所见,内心所想。

例如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人》,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下自己身边的人,比如自己的朋友、老师或者说是生活中见到的交警叔叔、护士姐姐等,引导学生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和岗位特点,如画老师的时候可以用讲台、黑板等做衬托,画朋友的时候抓住朋友的五官特点,此外像写日记一样画日记,用画来记录自己的一天。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所得的素材进行创作,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把人和故事很好的串联起来完成绘画日记,同时,开始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绘画日记的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而美术恰恰是一门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课程,所以绘画日记相对于文字日记来而言更能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传统美术课堂下,学生通常很难用画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因此,大部分学生靠临摹美术教材上的插图来完成美术作业。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没有得到提高,长期以往甚至思想受到禁锢,创造能力被抹杀。美术课不仅没有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反而起到了不好的影响。而绘画日记记忆性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最后将这些变为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 奇怪的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这一课时的教学时要把握住“梦”这个概念,因为梦本身就是稍瞬即逝的,所以很多学生会在醒来的同时忘掉自己做的梦。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回忆那些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梦,在课堂上先做一个讨论交流,使学生用语言将梦境描述出来,通过这样描述和表达之后,梦境就变得清晰深刻。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和点拨,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在本课之前讲到过冷暖色调,这里可以对此进行一个巩固,即通过学生讲述的梦,让学生明白不同感情的梦境可以用不同色调进行表现。学生通过这种绘画日记的形式,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多可以用来画画的素材,进而改变了之前绞尽脑汁也画不出内容的局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日记有别于临摹,传统的临摹作品教学和临摹作业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需要学生自己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觉得没有绘画题材,而通过绘画日记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最终改变画不出画的状态。

三、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操

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审美能力,他们在心理也构建了基本的审美标准。通过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呈现,能够区别出高大人物和反面角色,但是他们对于审美也仅仅停留在表象,所以他们的审美标准很单纯即好看就是美的,不好看就是丑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美术教学课堂上不断对他们进行引导,丰富他们的审美标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构建起健康的审美情操。

例如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 画性格》,教师可以先来讲一下关于这个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观察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也能体会到世界的辽阔以及人物的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漫画或者插画对一些突出人物个性的图片进行展示,如著名的漫画《假文盲》,这幅小漫画里面主要是讽刺了很多人对一些标语视而不见,因此才会出现插队等不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那么这幅图片里就生动形象的刻画了生活中这些不遵守社会秩序的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最后,教师就布置绘画日记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人物形象,通过故事、夸大外貌等形式将人物性格画出来。课堂上,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绘画中,并且能够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很多学生还会用色彩对所画人物的性格进行衬托,将美丑对照原则灵活的运用到了绘画中。

绘画日记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也不能一蹴而就的构建一套更好的审美标准,因此,需要教师长期以往的利用绘画日记,让学生通过长期的熏陶培养出健康的审美情操。

四、结语

绘画本身就需要厚积薄发,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将绘画日记融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利用绘画日记的趣味性、记忆性和审美性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篇:97高考美术一轮复习绘画种类及特点教案

绘画种类及特点

考点要求:

主要结合具体图片设计题目,通过考查学生对不同画种知识的了解,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知识归纳——

A、不同画种的特点及材料

1、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国画强调融化物我,以形写神、形神兼顾的效果。国画的工具是中国所特有的毛笔、墨、纸、砚,与诗文、书法、篆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画的特点有:

一、在工具材料上,使用中国特质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和绢帛上作画。

二、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约束,多使用散点透视法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美学思想。在处理形神关系上要求“形神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张萱唐代 《捣练图》

1、年画大都新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中国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四大木刻年画产地——四川的绵竹年画、苏州的桃花坞、天津的杨柳青、潍坊杨家埠。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年画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及胖娃娃等。在艺术风格上,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在人物的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盛于清代,流行于黄河下游地区。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

四川绵竹年画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昂著称。其形式多样,有门画、斗方、画条等种类。造型质朴简练,填色鲜艳悦目。

桃花坞年画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表现欢乐气氛可供、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

天津杨柳青年画

潍坊杨家埠年画

3、素描广义上是指一切单色绘画。狭义上指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的相对静止的时间较长的单色绘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4、速写使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的画出人和物的动态或静态形象的单色绘画。

5、油画是使用油画笔、刮刀等工具运用油画颜作画的绘画形式。颜料的遮盖性很强,透明感很差,色彩丰富,立体感强

安格尔贵妇人像 吴作人

齐白石像

6、水粉画是运用水调和粉质颜料创作出的作品,水粉画颜料一般不透明,有较强的覆盖能力,可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它是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的一种绘画,运用得当可兼得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的明快的艺术效果。

7、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的颜料在纸上作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画的画种。颜料覆盖力弱,不适宜涂改、难度很大。但色彩的明亮度和透明度是其他颜料无法代替的。水彩画的水色淋漓、空灵清新的意境以及用色、用笔与中国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的意境以及“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的技巧很相似。清末水彩传入中国很快得到发展。

8、壁画是会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壁画是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伦保存了很多古代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壁画再度兴盛。中国自周代宫室至墓室都有饰于壁画的制度,随着宗教的发展有广泛用于寺观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存有大量的佛教和道教壁画)。

9、版画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手法制版后印刷完成的作品。一幅版画必须通过画稿、制版和印刷三个工程才能完成。版画具有复数性和印痕两大基本特质.最早的版画是公元9世纪中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卷首图。根据版面材料和印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等。或者凸版版画(木版画为主)、凹版版画(铜版画)、平版版画(石版画)、孔版版画(网丝版画)。

水印木刻 古元

一湾解冻的湖水

《怒吼吧,中国 》李桦 古元 离婚诉

10、漫画又称讽刺画。讽刺画一词来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译为夸张,回来专指具有讽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比喻现实中的人和事。

朱德庸 B、绘画的分类

1、按材料功能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等。

2、按形式语言可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

3、根据题材内容,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油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4、按表现手法,中国画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油画可分为写实画和抽象画。

C、经典例题 1.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许多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常将瓜果、蔬菜、昆虫等作为其作品的素材。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9年高考题)A.此画属于年画 B.此画属于花鸟画 C.蝈蝈采用写意画法

D.画面没画背景,构图不完整

2.绘画艺术包括多个画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7年高考题)

《巴塔谢娃》 《自画像》 《到前线去》 《墨葡萄图轴》 A.《巴塔谢娃》星素描,《自画像》是油画 B.《自画像》是版画,《墨蕾萄图轴》是中国画 C.《到前线去》是素描,《墨葡萄图轴》是版画 D.《巴塔谢娃》是版画,《墨葡萄图轴》是中国画

3.生活中有许多说法抹不去的记忆,在我国供给短缺的年代,人们买粮食不因要用钱,还要用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1年高考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A粮票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没有地方粮票 B纸币票样上的人物形象通过木刻手法表现

C纸币票样所示的人民币票劵采用我国多民族文字 D粮票同人民币一样在使用,因而是一种货币

4.(5分)右图是画家昊冠中的作品《冬天的树》。2011年高考题(1)画面中起支撑结构的部分是 A.天空 B.地面 C.树干 D.树枝

(2)作品的表现手法是 A.线描 B.素描 C.水彩 D.油画

(3)在画面空间的处理上.作者采川了

、的焦点透视原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五篇: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广东北江中学 苏艳霞

摘 要: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技术介入美术课堂教学,并且在美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它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成为基础教育腾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要求、方法等入手,谈一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几点收获。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教学 课程整合一、引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于生活方式。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且给教育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二、现状分析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技术介入美术课堂教学,并且在美术课掌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它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成为基础教育腾飞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让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技术介入美术课堂教学,并且在美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充分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之中,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美术是一门造型与视觉相结合的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对策与收获

那么,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呢?我们不妨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要求、方法等入手,谈一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几点收获。

(一)、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的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到美术基本知识上,而要达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在美术学科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试图多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取得可喜成果:

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

一堂好的美术课往往是从备课开始的。以往的美术课我们只是备教师和学生的内容,现在我们又要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媒体教学的内容,随着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深入,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教学课堂中。这种新形式的备课要求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不同的课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有的只需要图片和音乐,有的需要动画或演示过程,有的需要制作课件,有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等等。

如在准备《图形语言与情感表现》一课时,我就根据本节课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准备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声音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附)教学课程设计:

1、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跟着感觉走。

2、举例说 类的情感表达方式(广告片段欣赏)

3、讨论: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哪些?

4、教师总结,突出有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中有一种便是美术。

5、图片欣赏(构成图形的最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6、分别介绍点、线、面的有关知识

7、美术作品欣赏(加深对点、线、面与情感表现的理解)

8、以不同形式进行点、线、面与情感尝试:听音“述”情;剪贴“述”情

9、教师课堂总结。

(附)课前准备内容

2、应用信息技术对相关资料和素材进行收集整理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美术的备课应该以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为内容,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寻找较多的图片,另外配上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资料进行制作、整理。设计得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资料,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平时的生活中不断收集和整理,见了优秀的美术作品,及时地通过一定的设备存入电脑,积累一定数量的资料素材,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录像、动画或网上下载等,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调用和处理就可以了,这样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进行《街头粉笔画欣赏》一课时,我先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网络上搜集了很多关于街头粉笔画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在上课前根据需要进行图片的整理和取舍,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上课欣赏用。

如图:

3、应用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

图文并茂、图声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

如在讲中国《民间剪纸》一课中,考虑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容之一,其历史悠久,样式丰富,制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如果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古老的民族文化干瘪瘪的灌输给学生,势必起不到本课“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一思想上的教育目的,也不利于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制作课件,力争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都蕴涵在课件当中,以图文并茂、图声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通过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和信息,不断的积累有关于剪纸的方方面面知识,反映在课件中。同时也在课件中插入优美的古典音乐,制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导入课程,这样学生看着精心设计的图片,伴着悠扬的音乐,听着老师的解说,感受着民间美术特有的魅力,也激发了对乡土瑰宝——民间美术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要亲手制作的迫切愿望,于是在欣赏课件之后同学们各个迫不及待的开始动手操作,制作了精细、美观、富有韵味的剪纸作品。另外,在课件的制作中,我不但要求内容的完善,更加注重课件形式的美观和视觉感染力,让学生看过之后有大饱眼福的感觉,真正达到美术课美感渗透、潜移默化的教学目的。(如图)

课件节选 课件节选

学生剪纸作品选 学生剪纸作品选

4、应用信息技术,充实课业内容,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性

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经过加工和处理所形成的教学系统,他可以提供生动直观的示范,展现演示过程和方法。因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绘画和制作的步骤、过程、技能、技巧等,可供学生模仿和练习。如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用录像或视频,通过观看一段山水画的绘画过程的录相,学生便轻松地掌握了绘画方法。

另一方面因为高中美术课是以欣赏课为主,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分析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要达到以上目的,仅仅书本上的知识未免显得太单调与呆板,为了解决高中美术欣赏课枯燥无味的问题,我采取以下两种措施:①、课前通过教师查找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如在讲《中国现代人物画》,讲到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和《流民图》时,学生通过教材只能了解到这两幅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手法等一些很浅显的东西,为了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我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于这两幅画的创作背景和徐悲鸿本人的一些感人故事,在课上讲给学生听,并且找到他的一些其他作品进行下载,展示给学生,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徐悲鸿的作品,也了解他本人,真正达到了美术学科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目的。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美术作业。把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的作业环节中,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息素养。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自然而然地熟练和掌握了信息技术。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一课中,我在课本现有的相关知识介绍后,又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梵高的生平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他的著名作品等等,一些学生还查找到其他有关于梵高的相关信息。学生们在下一节课中利用他们掌握的信息,描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于绘画大师梵高的感人故事,真正做到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去看大师背后的故事。

附:学生网上查阅资料节选: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有时羞却,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了贫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自己粗茶淡饭,衣裳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深情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

然而凡高和罗丹一样,对待艺术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并且他有着和雷诺阿一样的追求。“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他在一到信中这样写道。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使人们得以窥到凡高的内心:他就象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作为一副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是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

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凡高地一生,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的精神将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5、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的网络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对现

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演变了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教学让美术教学更具优势。

网络教学是多维、交叉、立体式的互动教与学的活动,会极大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了优越的环境,他的特点是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沟通。

(1)丰富的网络资源,为美术课网络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

由于传统的美术呈现形式需要通过各种介质来呈现,如:中国画、油画、雕塑、建筑等各种形式对传达空间和场合需要有特殊的要求,像美术馆、展览馆等。而中学生美术课上无法与这些美术作品“面对面”的机会。但信息技术、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便捷性,这个特别“迎合”了美术视觉传达这一特有的性质。学生只要掌握电子邮件收发、网上浏览、资料检索等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轻松在网络上获取知识,而且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所以,网络创设了一种信息时代中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这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2)、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网页,进行授课,与学生形成互动

虽然网络直接查找或者欣赏的方式比较方便快捷,但是有时网络上的内容冗杂繁多,而且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互动功能不强,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自己掌握的多媒体知识,进行网页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题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在讲授《从美术作品看科技发展》这个课题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了解美术作品中的科技因素,并且更方便师生互动,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我制作了网络课件,供上课时师生共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问题。

自制网页部分节选:

(3)、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美术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观察现象,广泛收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美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问题,为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美术作品中感受科学技术发展》时,我着重强调美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美术的研究性学习。取得较好效果:

第一阶段:

运用网络资料向学生举例说明美术作品中的科技成分,(如图)告诉他们美术作品就是人类生活的记录,由于有实物、实迹可寻,只要排列起来,一件件实物就是一部从美术的角度看到的人类科技发展史。我要学生以高中《美术》欣赏课本为线索,以网络信息为媒介寻找美术作品中的科技内容。

附:教师举例:

(1)彩陶工艺——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舀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看,他的胎体是用白色的黏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摄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他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网络资料 网络资料

(2)建筑——金字塔

金字塔建在尼罗河西岸。据近代学者的测量,每边长度约230米,塔基面积是52900平方米,塔高原有147米,由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现已减到137米,相当于一座40层的摩天大楼。至19世纪末,它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建造胡福金字塔共用30年时间,累计劳力约1200万个工日,每班10万人,三个月一轮。共用230万块大石块,每块平均重两吨半。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这些巨石是怎样砌积起来的呢?现据目睹者说,石块是经过打磨,并按照方锥形的体积计算出每一块石头的几何形斜度,然后层层垒砌的。这种测量技术之精密难以想象,四个边长只误差几厘米,而石与石之间没有其他粘合物(那时还未发现混凝土),可是即使用一把利刃也插不进石缝。

第二阶段:

让学生课下分小组上网查阅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下列网站供其查询:

《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出探》 杨立新

http://(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http://resource.ahedu.cn/edu_lunwen/xxjs/content_9.html(6)小学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http://resource.ahedu.cn/edu_lunwen/xxjs/content_6.html

(7)浅谈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http://wenku.baidu.com/view/5bb87cb465ce0508763213c1.html

下载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美术新教材中绘画选修模块的特点分析及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美术电脑绘画的电脑设计教学分析(共3047字)

    高中美术电脑绘画的电脑设计教学分析(共3047字) 摘要: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讲究凸显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及其主体性作用的凸显。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

    绘画疗法在美术类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绘画疗法在美术类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吴 杰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 摘要:绘画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美术类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使得绘画疗法能......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作者:曹宇辉 严映梅 何爱春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

    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及特点

    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及特点 摘要 近年来,飞机制造技术整体朝着结构轻量化、隐身、高可靠性、长寿命、短周期、低成本、及绿色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发展,纤维增强复合......

    广告英语中修辞手法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摘 要:广告英语是一种商业性语言,是语言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变体和具体形式。它在语言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广告词来研究广告英语中各......

    花卉语中的隐喻特点及表现形式分析

    摘 要:花卉语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花卉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卉语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部分地承担了交流媒介......

    高中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反思 文摘:本文用成功的教学案例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诸多优点,课堂教学只要能恰到好处地应用信息技术,就能使英语课堂......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美术课堂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发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