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程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上海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整个中小学阶段开设研究型课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的设想,并做出如下界定:研究型(探究型)课程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依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课程。与之相应的便提出了研(探)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或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达到问题认识的深化或者最终解决。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固然很好,但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应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更显重要。研究性学习从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一般由学生自己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而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这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也必将使课堂教学落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急待研究的问题之一是,作为具有全员修习要求的研究型课程在初中阶段应如何实施。有一种观点认为,初中生主要还是打基础,他们是否合适研究性学习?我的观点是:以教材为依托,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选择符合初中生知识、能力发展水平的课题,恰如其分地加以把握,初中研究性学习不仅完全可行而且会取得不错效果。
二、实践应用
我所从事的是初中地理教学。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解或了解某个知识点,而且要通过学习能够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够分析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此外,地理教学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及科学观。同时,地理学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
强的实践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可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可以说,地理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心智发展水平有限等原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以课本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环境、时事,开展一些适宜的实践性探究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初中阶段学生分成了两个年龄段,即六、七年级学生年龄段和八、九年级学生年龄段,分别作了如下尝试:
(一)对于六、七年级学生:
利用地理实验、集体活动、制作地理小报、开展小组竞赛等,开展实践探究,树立积极自主进行探究实践的信心,激发创造动机,并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
1、利用地理实验,将课堂教学活化,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如果能够将书本知识结合实验来教学,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和自然环境”一节中,让学生实验并观察小鱼在清水、污水两种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况,作好观察记录,从而说明污染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危害。又如为了说明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可通过把有、无植被的两种土壤放入等积木槽中,注入等量的水的实验,从水输出的时间、水量、水色等角度观察蓄水能力和水土流失的不同状况,让学生接受直观生动的环境教育。
2、利用集体活动,开展实地考察,培养实践探究能力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春、秋游,这其实是结合上海乡土地理教学,培养读图能力的良机。在出发前,就让学生在地图上“预游”,找路线,测时间,查景观,并布置一些考察任务,到达实地后,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完成任务,回来后交一篇考察小报告。这样让学生在领略美好风光,感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寓教于游乐中,提高学习兴趣。
3、开展地理小报的制作、评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从事研究学习的能力 对于六、七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专题,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以地理小报的形式来学习。比如六年级《自然地理》有关
宇宙的知识介绍很少,但学生们对神秘的宇宙非常感兴趣,我就组织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要求4人为一组,合作出一份主题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报,并评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张贴于校宣传橱窗内,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对于八、九年级学生:
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课题或专题研究,广泛联系社会实际,多动手,多动脑,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多媒体文稿演示、辩论以及小论文等形式来交流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以有用、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作为学习取向的。
八、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人、物、事都很关注,对于学习的目的性也日趋明朗;同时,他们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分析、思考和表述能力。因此,这一阶段适合开展一些专题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可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教师确定,但最好是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切入口不宜过大。
1、结合社会新闻、时事,选择适宜的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授《中国地理》的“分区地理”时,我有意将教材的编排作些改动,将全国分为两大部分----东部和西部,结合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要求学生自由组合,6-8人一组,从地理学角度,选择某一方面,以“走进西部”为课题,对西部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查阅各种资料,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文化、交通、环境、资源等各方面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并就“怎样对西部进行开发”、“开发西部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西部开发利与弊”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学生还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此课题组曾代表初中参加了“杨浦区研究性学习大型展示”活动,课题研究也已被编入《探索研究,从这里起步》一书。又如,2001年初,印度发生大地震,教学中我也不失时机将其穿插进去,引导学生确定 “中国多震地带分布及成因”等课题,进行课
外学习和研究,一方面大大扩展了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学习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知识,选择适宜的辩题,开展辩论赛
《中国地理》教材中,有一些专题的可辩性较强,而八、九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拟定一些辩题,展开辩论赛。由他们自由组合成两队,抽签决定正反方,各选出四个辩手,并分头去确立论点、收集论据、组织辩词等。同时也由学生自行商议,邀请一些老师作评委。例如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教学,拟定“中国人口分布现状利大还是弊大”;结合“中国水资源”教学,拟定“喝纯水是不是好事”等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赛前的准备、赛场上的唇枪舌战,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更加严谨,也锻炼了一些学生的演说能力。
3、结合社区环境,配合社会活动,开展实践调查、专题研究
教学的接近性原则告诉我们,学生对本地、近处的事物和现象,无论是自然的、人类生活或生产实际,都比别处的、远方的容易了解。在假期中,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五角场街道进行访问,调查这一地区近几年人口数量变化的状况,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并完成调查报告;又让学生们在市场上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认识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学校曾要求同学们在暑假中收集废电池,我抓住契机,布置假期研究学习任务:通过参观、调查、资料学习等途径研究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同学们通过调查学习,获得了关于废弃电池污染环境的丰富资料,得到了感性认识,又受到深刻教育,激发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
三、思考认识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的性质、构成以及组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已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对它多学习,多思考,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本人通过一些文献学习,逐步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认识,并在教学中作了点滴尝试,也有些许体会。
(一)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1、获得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在一般课程中将知识传授作为唯一或首选目标,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再现
来自教科书的理论知识。研究性学习则注重让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性,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强调实践,注重体验,不仅是克服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从生活现象和思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渠道采集相关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并进行思想表达或成果交流。它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并掌握一些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形成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创新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3、学会合作与分享
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以合作手段取得集体的成功,各成员的努力结果相互依存,成为整体的重要部分。此外,小组与小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需要积极交往与合作,这无疑对学生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养成乐于合作的团体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二)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研究性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活动,其本质上还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关心的问题选择课题或专题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有兴趣、有勇气、充满自信地施展各自的才能。但研究性学习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其他的学习方式,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和拓展。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应适度把握。
2、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引导到一个问题情景中去,促使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自主解决,切不可取而代之。同时,由于初中生兴趣不稳定,变化快,往往使他们难以坚持下去,故而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心,鼓励、指导和督促。
3、研究性学习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由学生自由组合,但应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坚持人人都参与,不能排除差生,所以教师应予以适当指导和调配。小组规模一般以5-10人为宜,最好兴趣相近,特长互补。因为趣味相投,便于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特长互补,便于完成一系列工作。
4、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应给予一定评价。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我认为不仅要注重探究实践学习的过程,比如学生参与的程度、所起的作用、所表现出的协作能力以及他们感悟到什么、体会了什么、通过自主学习是否获得满足、拥有自信等等,而且也要注重课题或专题的研究结果,即对某一知识点是否能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有序地进行跟踪评价,避免研究过程的失控和研究结果的偏失。
第二篇:教师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很大部分集中在地理学科可研究的范畴上,如:环境污染问题、绿化问题、旅游、商业、企业、交通等。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做大量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翻阅资料、走访问卷等工作,并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显得重要,从某种意
义上说,其作用超过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设计者作用
1.设计疑问,激发情趣
由于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行修习、自主探索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
不可能知难而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问题,激发情趣。
2.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
由于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采用不用举手,不用提名,自
动回答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已的观点。
3.设计探究的情境,模拟研究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的,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而不在于学生真正地发现什么,创造什么。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充当科学家,去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二)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1.教师是教学形式的组织者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形式。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到生活实践中了现问题,调查研究。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依照学习者的性别、性格特点,组织好合作
学习、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教师是各类学术活动的组织者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关的方法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教师不一定胜任,必要的时候要邀请、组织专家学者举行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评价会、开题、结题报告会等学术活动。
3.教师是活动场所的组织者
研究性学习形式多样,在校内要查阅资料、上网探索、动手实验,在校外,要到工厂、社区、家庭调查,这些活动的场所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好,防止组织不当,浪费时间,影响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者作用
1.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
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又能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确定最佳课题。如在农村生活的同学可拟定有关农业生产、农作物分布结构、山区经济开发等方面的课题;在郊区生活的同学,可以调查郊区的农业区位因素特点,开展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探究,垃圾的处理等课题;城区的同学可以了解工厂、商业、交通的布局情况及区位因素,城市空气和环境的状况以及原因,垃圾分类以及城市水污染的问题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类和可行性论证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抱着平等的态度参与,即使有个别的课题存在着疑问,在指导中学生仍坚持己见的,教师也不必将自己的想法、意见强加于学生。应该相信,学生在进入研究后期,如果能够发现自己选题存在有问题而进行修改、纠正,或由于选题不当而造成了研究的失败并能从中吸取教训,对所有参与这一过
程的学生而言,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或许更能贴近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2.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
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动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如社会调查类,研究方向是就某一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展开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这一类形式是大多数学生容易采纳实践的形式,调查方式可采取实地观察、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还要提醒学生调查的资料和数据要有代表性,避免以点带面,以及要获取所需资料应该走访的相关机构,野外观察还应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准备等等,并指导他们如何去获取这些资料。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引路人,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要帮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能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效果很好。如《南
戴河各景区的调查》中关于时间的选择、参观人数的统计、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等;《洋河的污染与治理》的实地观察的内容、记录的要目、对周边社区的走访等都为调查报告最终的成功提供了合理、有效、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是至关重要也是极其必要的。当学生的研究步入正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可转入定期检查、了解进度、解答疑问等辅助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课题研究中,有效资料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成败,同时这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直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就地理学科而言,考察、观察、观测是最常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指导中要特别注意强调这一点,使学生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效资料的收集上,并在其中教会他们掌握并自觉运用这些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授人以渔”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
3.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和准确表达思想
论文的成型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写过论文,思路不明,写出的文章缺乏论文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巨的结题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同时如何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最终以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的形式结题。地理论文的写作应切合地理知识的特点,在学生写作论文之前,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科研研究论文,使学生对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有所了解,再联系所学知识和搜集的资料概括论点,整理成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写作角色,做到胸有成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性学习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为主线,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以培养今天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需求为任务,不仅是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更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实现的关键。它的推行既符合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它突现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体,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有责
任把这项工作做好。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
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具体
选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1.从教材中确定研究课题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这些结论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课题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如学习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就可把此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种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学生会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是那样的重要,从而理解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如《洋河的污染与治理》这一课题的解决,常常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知识,通常需
要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的这种形式,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在教
学中少而精地设计一些研究课题,通常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课题为宜。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
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其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探究出的结论等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知识。比如,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在讲完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
究民族分布特点的成因,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的体育老师是那个民族人吗?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大多数不太清楚,于是让一位同体育老师一起移民过来的同学介绍他们的民族、原居住地及移民原因(修建桃林口水库)。教师由此引出问题:除了库区移民影响我国民族分布外,大家还能想出其他促使人口迁移,影响民族分布的因素吗?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查询,很快找到了很多相关内容,并通过校园网内论坛的的整理出结论。
2.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融入一些经验性学习
现行课堂教学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都不直接接触客观实际,只直接接触经过抽象加工整理而成的文字、图形、表格等“书面材料”,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和真正的体验。而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走进实验室核实一下,并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在牛顿的著作中或在一本教科书中搜寻答案更有意义。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3.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启发学生思辨的内容
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死背硬记,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如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学生并不知道它们,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中可通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启发学生思考“大陆漂移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价值何在?还有没有其他学说能解释海陆分布的现状?你们是不是能创造一个新的学说来替代它呢?真正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态度,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观为发现新理论,摒弃并不真实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学会这种思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中,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以假当真,是非难辨。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寻找问题创新的切入口。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下面就我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把指导型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了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并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研究学习目标或题目,提供学生研究专题所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和资料,介绍研究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筛选整理材料,还可以加进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中概括出自己的几个新观点,通过交流、讨论,构建新知识。教师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起到“导师”的作用,先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这对于刚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学习探究要求不高,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例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公民依法享有结婚自由》时,我们先让学生查阅《婚姻法》、收集不同时期的结婚证,调查本村(镇)的婚姻形式的实例,作为先期的研究。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研究题目,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较深入的研讨,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质疑。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学生可自由发问,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最后,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有的口述;有的以问答的方式来展示;有的以法庭辩论的形式来汇报;还有一个小组还表演了个小品,分四个情景来说明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手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他们既学习、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把自主型研究性学习推向课外活动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老师提供的参考性课题,完全自主地选择课题,或根据兴趣与爱好自定课题,并根据需要邀请教师或校外有关人员作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坚定信念,更好服务社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加强了向生活、向社会方面的引导。例如,我校思品课针对七年级有关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设计了“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的主课题,又设计了“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探究”、“优秀生与后进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电子游戏(网吧)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等子课题。对九年级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国情,立足国情”,重点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海安县土特产研究”、“海安县人口与经济的研究”、“海安县‘三废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废渣、废气、废水”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从选题、收集资料,到撰写报告、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作出决断过程,教师只起指导和协作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解决与帮助。学生们通过合理分工,分头进行研究。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翻阅大量的的报刊、杂志,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士,有的多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提高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演绎法、归纳法、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提炼出观点、总结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层次进行,这就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创造了条件。我们在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是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己的亲身实践,他们学到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这也正好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时效性。
三、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留给自己
思想品德课的研究性学习要求:第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切实放正自己的位置,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第二,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体验,重在看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要太看重结果。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层次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四,要把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与课外紧密结合。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进一步阐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范畴,在此首先讨论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几个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能是对校外各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旧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作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具体设计,同样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特征作为参照物,甚至直接将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批评意见作为设计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依据,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范畴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据此可以推断,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选择的内容是以知识的基础性为生根标准的,愈是能够成为今后学习基础的,就愈有选择的价值;同样,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初探2
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1、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专题研究单元。
在不破坏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具体选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研究教材过程中酌定研究课题。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有些结论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内容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研究课题。如学习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就可把此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种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1
学生会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是那样的重要,从而理解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如《洋河的污染与治理》这一课题的解决,常常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知识,通常需要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的这种形式,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活动课内容相对较多的特点,可以适当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少而精地设计一些研究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习惯,以便学生能逐步适应这一过程,到八年级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的课时,但是一般七年级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课题为宜,八年级以一个学期不超过四个课题为宜。
2、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其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探究出的结论等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知识。(2)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融入一些经验性学习。
现行课堂教学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都不直接接触客观实际,只直接接触经过抽象加工整理而成的文字、图形、表格等“书面材料”,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和真正的体验。而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走进实验室核实一下,并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在牛顿的著作中或在一本教科书中搜寻答案更有意义。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会在其中
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3).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启发学生思辨的内容。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死背硬记,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如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学生并不知道它们,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中可通阅读《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启发学生思考“大陆漂移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价值何在?还有没有其他学说能解释海陆分布的现状?你们是不是能创造一个新的学说来替代它呢?真正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态度,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观为发现新理论,摒弃并不真实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学会这种思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中,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以假当真,是非难辨。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寻找问题创新的切人口。
3、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希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要从地理学科
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地、适量地选用这种学习方式,以便充分发挥它所固有的优越性,但不能误认为初中地理教学应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方式虽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受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限,其优点难以在学科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
第一,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第二,在传统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有些内容如“气温、降水的分布”等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第三,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
第四,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适合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如: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等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那种把整本教材都分解成研究性课题的做法值得商榷。
第五,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受到教师专业水平、校园图书馆设施条件、校外活动场地规划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还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教师这方面加强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第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还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研究性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这种趋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切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地理学科、地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