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

时间:2019-05-13 00:2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

第一篇: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

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如今国防教育和双拥光荣传统教育己广泛地深入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院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军民共建、科教兴国”的战略性目标。

一、双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我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双拥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融入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活动之中,与教学及其它工作统一部署,建立了由分管院长黄树福同志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及各教学系(部)负责人为组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健全了双拥工作相关制度。双拥工作具体计划和工作任务由学院人武部具体协调实施和完成。领导重视与制度规范为我院的双拥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国防后备人才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防教育法》的总体要求,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以给大学生们上国防教育理论课和新生军训教育为主要教育形式。学院教务处则根据《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教学要求,将国防教育理论课纳入教学计划,足量安排教学课时,安排专业教师授课,并实行工作实绩考评,以保证课堂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开展新生军训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长远战略目标和国

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我院把大学生入学军训,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每年的九月份都聘请由共建部队官兵担任军训教官,开展军事技能训练,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作风。

三、军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

为弘扬爱国拥军传统,密切军民鱼水情谊,我院积极协调与驻地各部队的关系,积极开展共建活动,这也为我院的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在恩施军分区和恩施市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是2002年成立了恩施职院人武部、2004年成立了大学生军训团,由分管院长黄树福同志任人武部长,保卫处长张振华同志任军训团长,并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这一组织机构的成立为我院教职工家属子女、在校大学生的参军服役和大学生军训等工作的扎实开展打开了捷径之途,连续两年我院就为部队选送了七名优秀在校大学生。

(二)我院十分重视对双拥优待政策的规范和落实,对我院教职工及家属子女、在校大学生中的服退役军人详细地建立了相关资料档案,积极鼓励和宣传优秀役龄青年参军入伍,并按国家相关政策和我院实际情况承诺给予服退役军人更多的优待政策和待遇,先后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安置退转军人37人次,我院每年都拨出3000多元现金由工会给予服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以精神和物质上的慰问,并及时解决服退役军人家属遇到的各种困难,以真情予以帮助。

(三)2005年我院人武部根据恩施军分区和恩施市人武部的要求,在他们帮助和支持下,为搞好恩施市民兵预备役工作,我院又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民兵独立防化连,全连设两个排,7个班,共74人。连队还积极利用学院优势,将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利用到防化连的工作之中去,全连干部职工均积极表示愿为恩施州、市的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的培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我院的军训工作每年都得到了恩施州、市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他们给大学生们展示了当代军人的优良风范,为大学生军训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全心的精力。每年为我院大学生军训十余天,达3000多受训学员。我院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得到了公安消防部队的大力支持,我院每年还要到公安消防部队聘请消防安全专家为我院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为此我院还专门成立了行政、教务、高中、后勤4支义务消防队,共有义务消防队员近400名。部队还派消防官兵协助和指导我院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实战演练。武警官兵们为我院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无畏的奉献。

(五)在驻地部队为我院的发展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我院也充分利用各类有利优势为部队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如:

1、我院将北区运动场无偿地作为武警、公安消防官兵长期集训的训练场;

2、为部队参加大行活动进行策划和指挥,如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大行庆祝活动中,我院工会主席邱良同志亲自为武警某部编排了一个合唱节目,并担当了指挥。

3、为丰富驻地官兵的业余生活,我院还不定期的与官兵们开展如篮球、联欢之类的一些文体活动,来增进友谊和了解。

我院的双拥工作正在稳步的朝前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维系与驻

地部队的鱼水情谊,拟定在每年“八一”建军节时,与武警某部组织共建单位,我们将与他们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组织更多、更丰富的文体等联谊活动,使共建双方的友谊能和谐发展,协调推进。积极找出和改进双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双拥工作和国防事业做出我院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

《园岭小学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的探索》研究方案

一、选题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将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大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互联网也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都有充分的表现。这些状况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也正在于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实效性一个最明显的指向就体现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中。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透视德育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促进德育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教育工作者们于是大声疾呼:“学校这个小气候抵不过社会大气候”、“必须首先优化社会环境”、“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两步,到了社区就退三步”。应该说社区、学校、家庭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对德育来说收效不大,相反却引发了很多青少年的叛逆现象。这说明根本就无法消除大众传媒对德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园岭小学多年来,在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作用,并为此课题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4年以来,我校为响应福田区“开展主题教育创建德育品牌”的号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在以上所述的背景下,我们才选取了《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教育协同机制的探索》这一研究课题,试图通过这一课题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开放性和社会实践性,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完整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为省教育厅《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提供支撑,贡献成果。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协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

1、道德心理学研究。

2、现代德育价值观。

3、主体教育思想。

4、协同教育理论。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日前德育的单—刻板模式和封闭性,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使我校的德育丁作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尽快打造出富有园岭小学特色的德育品牌。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教育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是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影响下形成的。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学校、家庭、社区德育合力教育协同机制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目标: ①

研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构建园岭小学面向现代化的开放的德育体系和操作模式。②

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六、研究内容

1、德育途径的深化和整合研究;

2、与家庭、社区相互协同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社区德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其中包括:

(1)

构建社区德育网络组织:学校、企业、商店、居委、文化娱乐部门、司法治安机关等单位和部门。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

(2)

确定德育社区化的目标体系。

(3)

开展社区化教育活动:如建立居委学生活动站、建立和落实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

(4)

收集、编写本地区德育校本教材,如何把生动、具体的校本德育材料整理起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热爱深圳、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家庭德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其中包括:建立和完善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学校网站、创办“德育通讯”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5、依托“家校E”,学校网站、德育基地、家长学校等阵地研究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学生……),在教育或社会情境中,共同参与、从事的自我反省研究,以增进教育活动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其特点是研究者就是行动者。本课题所进行的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环节进行。先由课题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中讨论,参照别人某些成功的做法,提出研究计划,在根据预测做出决策之前,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计划,然后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断改进和调整计划,通过反思改善工作,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把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变量),再拟成具体问题,编制成标准化问卷,发绐笔试,蝇试回答。这种方法,虽然不如观察法了解行为反应那样具体细致,也不如实验法控制条件那样严密,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也不如实验那么透彻,然而,它却可以获得多因素资料,取样大,代表性强。封闭式问卷选择答案,便于统计,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

3、个案研究法

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将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说德育课堂教学的案例、学生成长案例、教师的叙事案例等。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6、学校为科研设有专项资金,投入了大量财力。我校是为数不多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每间教室设备齐全的电教平台,每位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全校有两个机房,构建了校园网,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搭建了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学校开通了“家校E”,建立了学校网站,为学校加强与家长、社区的协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

7、我校为省一级小学,德育先进单位,优秀少先大队,多个班级被评为各级各类文明班,多个主题教育在各级评比中获奖,一贯重视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社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一直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8、学校主要领导对研究课题高度重视,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经验,从“九五”到“十五”承担了多项德育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是国家级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拥有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积累了丰富的从事德育科研的经验。

9、学校有浓郁的科研氛围,教育科研己走上了经常化、群体化的轨道,为德育科研提供了师资保证。

10、课题组负责人陈智敏同志长期从事教育及德育工作,曾负责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颇丰,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有着丰富的组织科研的经验和较高的研究水平。课题组的其他教师也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从事德育教学和研究的经验。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年2月一2005年3月)

4、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5、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

6、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并进行修订和论证。

7、查阅文献资料及材料收集。

8、设计编制问卷。

(二)实施阶段(2005年4月一2005年12月)l、在学校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建立德育网页,构建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和活动平台,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提供物质支持。

2、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家庭、社会相互联系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3、构建社区德育网络组织,开展社区化教育活动,建立居委学生活动站、建立和落实学生社会实践墓地、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

4、收集、编写本地区德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热爱深圳、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5、建立和完善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学校建立和完善于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创办“德育通讯”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6、定期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在实施过程中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7、加强培训,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8、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完成研究内容中的有关任务。(三)总结阶段(2006年1月------2006年2月)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揭示德育的规律,总结、提炼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教育协同机制的模式,撰写研究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9、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

梅仕华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制度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1.开展学校对外的校长接待日,增强家校共育的实效性。2.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3.积极采纳家长正确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4.课任教师定期走访家长,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协调教育。5.公开学校电话号码,便于家校联系。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

7.与社会联手发挥地方资源的育人优势,定期请法制校长为学生做报告。

第三篇: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推荐]

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为了更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需要家庭、幼儿园与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对幼儿来说,幼儿园与家庭是两大主要环境,尤其需要家庭、幼儿园与家庭朝着共同的目标,密切配合,协同教育,也就是要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家园共育要求施教者破除狭隘的教育观,树立大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改革传统的家长工作,建立新视野、新工作方式,开辟新天地;要求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教师与家长间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要求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由被动的配合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总之,需要一系列改革与创新。

一、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改变固有的方式(一)、教师的转变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育中家长的被动状态。学校要根据家长的需要,形成家庭、学校协商的,互补的,和谐的强大合力。要从传统的旧观念中把家长从被动为主动,从客体为主体,这一转变过程并不轻易,在研究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对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个重新的熟悉。在课改中也把家庭教育列入重点,提倡家园合作,共同促进。我们通过园本培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熟悉。我们教师在指导家长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有的教师把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研究家庭教育的方向。以往我们召开的家长会都是教师唱主角向家长布臵各项工作,每次家长会参加的家长有的似听非听,有的姗姗来迟还提前离开。在这学期我们教师就思考如何改变家长会召开形式,让家长从以往的只听不讲到能参与学校的工作。教师根据家长爱好或有争议的教育问题,请个别家长向大家共同交流教育经验,使单

一、枯燥的家长会变的多样性。经过前几次的理论学习教师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们运用学到的理论来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在每学期结束时大家都以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专题来进行总结。(二)、家长的转变

教师思想上的转变,从而带动家长的观念更新,教师经常与家长共同讨论幼儿的教育问题。有时家长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来询问教师,我们的教师总能和家长一起分析,寻找对策,共同提高。我们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需求,让老师针对各年龄幼儿的特点向家长进行家庭讲座。如: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生活自理刚刚起步,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选择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中班教师针对他们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讲座。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知识学习上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选择“如何发展幼儿思维”让家长非常感爱好的话题。为了让家长摆脱那些不正确的,传统的,习惯的教育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组织家长开展了两次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如何让你做个成功的父母”讲座,则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儿保健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系列的家庭讲座使家长受益匪浅,在家庭教育中能更主动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二、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及其态度(一)、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态度

家园共育是世界幼教改革的趋势,大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它能建立起相互的理解与合作。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美国教育家兰迪-罗尔夫曾对千万的父母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母的成功是你能为自己的未来所做的最好的投资,也是你最富有创造力行为,它能给你带来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也是你碰到的最严重的挑战。”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我们幼教工作者充分熟悉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要害,也是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与家长的感情沟通了,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才能谈得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幼儿。

1、相互平等尊重

作为教师我们非常清楚,家长和我们是实际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教育幼儿,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平等尊重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与家长的交流交谈中,我们决不能用指责、埋怨的态度,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望而生畏。我们应用最浅显的话语说明一些道理,让家长明白我们教师的观点。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子,娇生惯养,几个大人同时呵护照顾关心。如有时孩子在园自己不小心摔倒出了一点小伤,家长可能会责备我们教师不周到,不到位。每当有类似现象发生时,我们要心平气和,以换位的思想理解家长。在向家长真诚说明问题情况时,不要对家长产生偏见,以妥善的方式化解家长的抱怨,化干戈为玉帛,恢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非常注重,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直接的向家长告状,而是先说说孩子平时的情况及其优点和进步,再对孩子的缺点提出要求家长共同教育的建议,让家长知道,教师和家长的心思一样,是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的,是真心诚意与家长交流。也使家长明白我们教师的辛劳和对幼儿的情怀,家长对我们教师也就更尊重了,配合教育幼儿上也更加主动。

2、及时主动了解

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要重视及时主动,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经常性的保持联系,如利用:在接送时的短暂交流以、家访、电话,联系册等形式与家长及时主动的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明白一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了解家长的所需,改变教学教育方法,双方共同协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不同,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如何能提高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首先,可从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入手,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及育儿观念。让他们清楚的了解,现在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父母家庭的教育不容忽视胡。

其次组织部分家长现身说法,谈谈各自的育儿经验,感知不同的教育方式所起到不同的效果。因为家长做家长工作更有说服力,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指导家长逐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模式。这样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使家长与教师在问题上达成共识,达到心灵沟通的目的。他们也会把真心话告诉你,彼此成为知心朋友加深情感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3、虚心听取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对于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合理要求要尽可能地去满足,要尊重家长提出的一些观点。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提高,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甚至要超前于我们教师。从此不应再出现单向为主的现象,家长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我们要树立起家长工作的新观念,与家长建立起新型的平台,接近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平等距离,真正发挥家长的能动性,使其为我们教育服务。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虚心接受,耐心地倾听家长的批评意见,这非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引起家长的敬重和反省。这样会让我们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使我们的工作更完善、到位。

(二)、与家长沟通的各种形式

现代社会已经把教育扩展到家庭,家庭对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庭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注重到家庭对孩子的时刻影响,与家长相互密切配合,宣传科教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我们充分熟悉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要害。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家庭资源。家长逐渐理解和接受了新的教育观念,熟悉家园教育一致性的重要,他们从情感上、思想上对家园合作教育有了深刻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和支持。父母参与到早期教育中,有助于满足幼儿、家庭、幼儿园教育的需要。对于幼儿园来说,重要的是能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共同担负教育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因此,我园根据三年规划的要求,把家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增加与家长沟通的力度,使得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以取得相互合作、配合、交流的可能,达到一致的教学目标。我们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活动形式、书面形式、座谈交流形式。要想更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都需要家庭、幼儿园与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对幼儿来说,幼儿园与家庭是两大主要环境,尤其需要家庭、幼儿园与家庭朝着共同的目标,密切配合,协同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第四篇: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尖锐的军事、意识形态两极对垒局面结束之后,不同文明之间如何防止冲突、和睦相处的问题,开始进入各国政治家和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

信 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明走向世界,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途径日益广阔。文化因素在新世纪发挥的作用愈益重要,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增强,文 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大。然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某些强势文明凭借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手段,运用“话语霸权”,肆意侵害广大发展中 国家人民文化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人类对宏观和微观物质无尽的探求,使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使用不当,可能为潜在的文明冲突带 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不同的文明本来就是平等的,这是文明对话的基础。

文明是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2500多个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 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而文化则是各种文明的具体表现。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多样性将长 期存在。

“物相杂,故曰文。”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存在差异,而承载它们的各自经济基础也有一定差别,这些差异、差别不仅不是文明交流融合的障碍,反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活力所在。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看到,各种文明都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历史上的一 切文明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都应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我们认为,不同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

当欧洲人最初到达非洲时,他们发现非洲根本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于是,有人认为非洲是缺少文明史的大陆。但当他们真正深入非洲民间,发现普通非洲老人坐 下来谈起本部落的历史,上下千年尽在腹中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看法存在着极大的偏见。随着近代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非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 地之一。

人类应该感谢多种文明的存在,正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明,人类社会才得以

不断发展,世界才呈现丰富多彩。

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带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日益增大,欠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被忽视甚至逐渐被边缘化,而以强势经济手段为传播依托的西方文化形成文化霸权。文化交流的严重失衡,不断侵蚀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生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但电影流通量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作品的比重更是超过了70%。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世界上的一些语言正在逐渐消失。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来100年间,世界上现存的5000多种语言将会消失一半,另有多种语言也面临严重威胁。

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弱势的文明群体,获得平等交流、各美其美的权利,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然而,和谐共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 发展的常态现象和主流。正是这交流互鉴的常态,人类取得了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解开生命密码、探索宇宙奥秘的巨大进步。

文明的发展 与繁荣离不开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本质上讲,一种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 通与传播。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经过阿拉伯人的改造和传播,最终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数学思维基础。而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现代西方文明也曾广泛汲取世界文明的成果。例如,17、18世纪,当外国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典籍翻译成西文传到欧洲时,曾引起一批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浓厚兴趣。笛卡尔、莱布尼兹、孟德斯鸠、伏尔泰、歌德、康德等,都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球是圆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它的中心;文明是有自尊的,任何一种文明的主体都希望其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单一文明都不可能 成为真正的“普世文明”。不承认、不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企图建立一种文明的一统天下,最终注定要四处碰壁。任何企图侵蚀甚至用强力铲除其他民族国家的 文化和文明的努力,必然会使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发生异化,并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毁灭。历史上不少霸气十足的国度,煊赫于一时,最终都没有逃脱衰败甚至毁灭的命 运。

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因此,不同文明之间必然又有其同一性。文明对全人类的“普适性”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形成的共同价值 观,这为文明的对话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前提。例如,各种文明的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西方文明中的“博爱”、中华文明中的“泛爱 众”、佛教文明中的“慈悲为怀”、伊斯兰教义中说的:“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各种文明中的这些核心内容相通,可以携手共进,为 文明的对话铺就了一条便捷之路。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关于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重要智 慧。发源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发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发源于地中 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等,都是举世公认最早出现的文明。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却历经 沧桑完整地延存了下来,并依然充满生机,继续繁荣兴盛,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明一直保持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妄自尊大,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不 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早已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佳话。如今,印度的佛教文化、柬埔寨的吴哥文化,等等,常常从中国古代的典 籍中去追寻其失落的辉煌。

当代政治和经济发展为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冷战结束后,阻碍文明和文化交流的藩篱逐步拆除,文明和文化交流的障碍日趋消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推进,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然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依然存在。除局部地区不同文明、不同种族的仇恨由于历史积淀,一时难以消弭之外,一些国家打着所谓“民 主”、“自由”、“人权”、“法治”、“良政”的旗号,贬低、排斥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大肆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加紧对一些国家 进行文化渗透,侵蚀别国民族文化根基,加剧了一些地区的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特别是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文明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向全球渗透,严重挤压其他文明的生存空间,这势必引起其他文明群体的不满、恐惧,乃至愤怒;而近代以来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 的傲慢与偏见,又推波助澜,大肆渲染这种矛盾、对立。“9·11”事件之后,将恐怖主义与特定民族、宗教挂钩的极端做法,更是将西方与非西方的对立推向高 潮,于是,“文明冲突论”一度甚嚣尘上。

世界各国不带偏见的政治家都认为,反人类、反文明的恐怖主义从来与任何文明、宗教无关;要消除“文明冲突论”引发的恐慌,唯一的办法只有开展文明对话,加强沟通,消除异质文明之间的误解与曲解。

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主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互鉴;各种文明应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中国一贯反对在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中运用“话语霸权”,始终认为,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文化、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所在,尊重和维护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必须尊重和维护基本制度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反对政治和经济上的单边主义。

中国既积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也努力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近年来,中国与一些国家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行”、“文化节”、“文化周”和“文化

年”活动,促进了中国与有关国家人民之间的深层次了解,为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开辟了新途径。

法国人戴高乐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地球和月亮的距离还大;但另一个法国人雨果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前者说明人类必须加强交流,后者则说明人类可以进行交流。

我们相信,只要各民族国家人民展开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以更大的真诚与热情,拥抱、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国纪平)(来源:人民日报)

第五篇:构建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机制

构建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桂自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新余:338029)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社区共同育人机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实践活动和评价模式四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建立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时间和经验。关键词:构建;共同育人;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动交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校创设良好的校内环境,搞好学校教育,还应该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对学生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目前大多数学校与社区仍然彼此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其互动交流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如何构建学校社区共同育人机制,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教育理论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教育从来都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使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十分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人的发展影响作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必须协调一致。为此,近几年来,本人对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机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做了一些的探索,获得以下认识经验。

1,探索建立新型学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 良性互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位于社区的中心,一直以来双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健全了学校与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协调,建立了学校社区活动站和实践基地。

在共同育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社区育人环境和谐文明设施良好,功能齐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整合学校社区的各类教育资源,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除了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外,社区的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既有我们看得见的许多物质资源,如社区活动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和体育健身设施等,更重要的还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和文化文化环境资源,如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科技人员和文艺工作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充分利用教育志愿者的人才优势,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寓教于乐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请社区老党员、老干部作报告,请科技人员,专家学者开展科普活动,请文艺工作者组织联欢晚会,请社区民警宣传安全教育法规……这些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而且拓宽了学生知识领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受益匪浅。所以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双向互动,形成互补的良性循环,可以使社会的教化与个体的内化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善创新、敢竞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社区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不仅社区的社会资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基础,而且社区的实践更是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实现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投身社会实践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正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最真切的现实生活体验,而且在实践工程中将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传统习惯及行为模式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结构,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榜样力量。如工厂的劳动模范、社区的道德标兵、社区教育志愿者,通过安排他们与实验班级学生结对,形成长期联系,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些身边的先进人物催人奋进事迹的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得以展现。

4,把学校评价,社区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的模式。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上,非常片面,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我们的实践已证明:把学校评价、社区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模式。我们为实验的班级每一位同学建立了《学生成长成才档案》,用以收集学生在校学习、在校活动、在社区的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步和成就,从而对学生发展状况做出评价。设计《学生成长成才档案》的基本理念是树立综合育人的大教育观,打破传统教育的评价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校、社区、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的影响。在表中我们设计了“我的爱好与特长”,“班主任评价”,“家长寄语”,和“社区居委会的鉴定”等栏目,让学校、社区和家长都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让评价变得精彩、丰富,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如档案评价、成功展示评价、文明进步评价、特长评价、时间表现评价等等,还可以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学生召开专门的诊断会,组织学生,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寻找学生的闪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教育方案。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对于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文明习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对于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和社区在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建工作上已实现良好的互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校和社区的充分肯定。但这种探索还只是一个初级阶段,在创建和谐社会新形象形式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学校与社区共同育人的机制仍然使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地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 《学校在创建学习型社区中德育功能的研究》 路一鸣 江苏教育出版社

【3】 《学校社区互动育人的新模式》 钟蔚华 陕西高校出版社

下载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科教兴国共同双拥育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承担共同责任 促进精神健康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一、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广大群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体验着......

    促进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发展讲稿

    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家园共育 促进共同成长

    家园共育 促进共同成长麻家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曾艳芳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孩子的福祉是教育关注的共同焦点。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家长和教师成为朋友,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良好......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本次活动,给我们的老师搭建了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与各位领导、老师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

    共同促进主题教育广泛深入开展

    共同促进主题教育广泛深入开展 ——自治区 "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 主题教育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有效推进对青少年的主题教育 自治区团委党组书记 隋霞 在......

    家长会--家园共育 促进共同成长

    家园共育促进共同成长家园共育,沟通是桥梁。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我们后期会以以下一些形式进行开展:建立家教宣传栏:班级家......

    小学思品共同促进祖国繁荣

    共同促进祖国繁荣 教学目标: 1.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各族儿女在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来侵略,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各族都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

    “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合集五篇)

    “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创造发明史,特别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使我们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关键在与培养无数个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