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工作当中,是否这样子。当领导对你的同一个行为、动作作过多的批评时,你是否很气愤。精明的领导,只会对某一行为点到即止,或者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让你自己来反思这个行为、动作。
超限效应不仅在工作中、生活中发生,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六次不停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善用汉堡包批评——当批评孩子时,先给孩子某一方面的肯定,之后再批评指正,最后还要给予寄望。
第二篇: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暗示
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暗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暗示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看父母怎样子使用,如果我们父母常对孩子说,你就是一个笨小孩、这么简单都不会、为什么你这么笨等等的语句,可能在潜意思里,孩子也会在从这几方面来找原因。
父母要注重自己对孩子的言语,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善用心理暗示。
第三篇: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孙岫)
调查: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想要给孩子最好的。问题:这里有四样东西都非常好,但是,如果只允许为您的孩子选择其中一样,您选哪一样?
1、健康
2、美貌
3、财富
4、地位
是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了。可是怎样就叫“健康”呢?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概念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关于心理健康,又有五个维度的标志: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环境适应良好。最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的调查报告: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有近20%心理健康状况为“较差”、“差”;青少年人群中,12岁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高中阶段跌至最底。本应该“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充满活力的初高中生,竟然是我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人群!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排在首位的竟是亲子关系质量——这是需要我们“严重关切”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心理效应,希望对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改善亲子关系有所帮助。
一、小红花的强化效应
【案例】小宝两岁多上幼儿园,开始都是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刷牙洗脸,有时还抢着帮妈妈倒垃圾。但渐渐地,小宝做事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妈妈开始有意让他自己整理床铺,洗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搞乱的东西自己收好。前两天积极性还蛮高,但过了几天就不愿意做了,还说爸爸不做他也不做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主动做事,主要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从主动要做到不愿意再做,不是成年人的“变懒”,而是对所做的事情不再感兴趣,没有新鲜感了。
两三岁的小孩子已经能逐渐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分清楚,特别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人生第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喜欢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比如自己吃饭刷牙扣扣子系鞋带,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会说“不”,比如拒绝在客人面前表演,不按父母的要求和人打招呼等等。这个时候,父母不可以用强制、粗暴的方式地对待孩子,也不能随便迁就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孩子赖在商场的某个货柜面前不走,用大哭或躺在地上打滚来要挟你,你为了自己的面子满足了他的要求,那是不负责任的纵容!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感开始丰富起来,已经开始学习理解别人的情绪,能够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反应,比如,他能看出爸爸妈妈脸上的表情,知道爸爸妈妈是高兴还是恼怒,会有意做一些讨父母喜欢的事情。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反应保持适度敏感和积极态度,你就为孩子情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个时候是开始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好时机,也是发展亲子感情的好时机。爸爸妈妈分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让他们在吃饭前摆凳子,拿自己的小饭碗,夏天的时候让他们洗自己的小衣服,没洗干净不要紧,关键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向父母表达爱心的机会。
上面那个案例我给出的建议是:
1、通过表扬(在长辈、来客、老师、同龄伙伴面前表扬)强化孩子“做”的行为;
2、接纳孩子“不愿意做”的事实,对他的情绪给予理解;
3、伺机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孩子说“爸爸不做他也不做”时,告诉孩子“爸爸工作很辛苦,要帮爸爸分担一些事情”,让孩子学会体贴父母;
4、制定合适的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约束。——关于强化效应
幼儿园老师用贴红五星、发小红花等方式表扬和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得到表扬和奖励的小朋友都会很高兴,而且接下来都会努力做得更加好。驯兽师在训练大象、老虎、海豚、鹦鹉等动物时,动物完成了特定的动作,就给它们食物,这些动物得到了食物的鼓励,就更加努力地完成驯兽师规定的动作,时间久了,这些动物就被训练成了出色的杂技表演者了。幼儿园老师和驯兽师都是运用了强化的原理。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有些行为的后果使得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加”。斯金纳把小白鼠关在一个装置特殊的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杠杆,每按压一次杠杆,就会有食物出来。一开始,小白鼠在无意之间触碰了杠杆,得到了食物,它尝到了甜头以后,更加频繁地触碰杠杆,以不断地获得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强化,而食物就是强化物。
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目的是增加行为,比如小宝宝咿呀学语,得到妈妈的亲吻和赞扬,他就更加努力地学习说话。负强化也是为了增加行为,所不同的是在行为之后撤销某种厌恶的刺激,比如,小白鼠在迅速拉动绳子时可以避免电击的折磨,它很快就会学会拉绳子。另外,如果有些后果会使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惩罚。负强化和惩罚常常是一起使用的。【举例】一家人正在吃晚饭。小强不好好吃饭,妈妈命令他放下碗筷,到一边站着。全家人都不理小强,各人继续吃饭。一会儿,小强说:“我不闹了,以后要好好吃饭。”于是,妈妈答应了他,让他重新坐到原来的座位吃饭。——不让吃饭是惩罚,站在一边看全家人吃饭是负强化物,小强的正确表态是认可行为的出现,不再让他站着是撤去负强化物。妈妈是先采用惩罚,再用负强化,小强表示“要好好吃饭”,妈妈让他回到座位上吃饭——这又是正强化。
学校老师的“罚抄写”也是一种负强化。还有,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同时强调如果不遵守纪律就会被惩处的事例,孩子们为了免受厌恶刺激——惩罚,就会好好地遵守纪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误用负强化。比如孩子玩耍结束后,玩具满屋子都是,妈妈看不下去,就把玩具整理好收拾起来。这里妈妈为了逃避厌恶刺激——满屋子乱扔的玩具——而收拾玩具。妈妈的行为奖励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乱扔玩具、玩完后不收拾的恶习,使孩子今后还是在玩完后不收拾玩具,并且有可能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妈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要自己收拾玩具,并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会培养起儿童讲秩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有不少家庭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里的事情什么都可以不做,连自己的鞋袜衣服都可以不洗,自己的房间都可以不收拾,从生活上的依赖习惯进一步发展成人格上的不能独立,不愿担当,缺少责任意识,将来在事业上将很难有什么创造。
二、点石成金的期望效应
这个著名的实验因为归功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以也称“罗森塔尔效应”。其实,罗森塔尔提供给老师的所谓“高智商”学生的名单是随机抽取的,由于罗森塔尔在教师心目中有很高权威,老师们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因而对他指出的那些“高智商”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老师们始终把这些孩子放在心上,在教学中把他们作为聪明的孩子对待,这些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这份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和对自己的要求,在行动上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最终真的成了优秀的学生。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最早是在老鼠身上发现这个现象的,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验,发现A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后来他又把这种效应拓展到人的身上,发现不论是在人还是在动物身上,期望都能发挥作用。
【故事】“罗森塔尔效应”还有另一个名称,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非常善于雕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凭借自己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为这个雕像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也许我们不能把神话故事当真,可是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事例。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例】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他父亲一边向妻子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下巴,面带微笑地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是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机会的男孩。”
继母的一番话让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就是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强大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继母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都认定他就是一个坏男孩,但是继母就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生命。
日常运用中,期待效应被简单归结为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近年来提倡的“赏识教育”就是以期望效应为理论基础的。赏识教育中有一句话——“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处于人生初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对于自己是“好”是“坏”的认知全是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反馈来获得。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某些地方做的“好”,给予鼓励赞美,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儿童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并且更加努力地去验证家长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总是批评孩子,认为孩子无能,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会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而放弃努力,可想而知,这样的结果多么糟糕!
期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给予孩子更多鼓励和期望,告诉孩子,他们是有能力的,让孩子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从我接触的案例看,家长朋友有两个需要特别警醒的地方:一是“期望的表达”——期望孩子成为“好孩子”,也知道孩子有许多优点,但是对孩子说的都是他的“不足”!二是“期望的视野”——大多局限于孩子的功课,只要功课好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一位犯罪心理学家点评前不久网络热议的药家鑫案说:药家鑫的社会情感和性格有严重缺陷,他的父母花费那么多钱培养一个弹钢琴的儿子,结果他只有技能,没有情感;任何技能、知识、学历,只有在具有人性的时候才有价值。还有,不能仅仅是对孩子有期望对自己没有期望。有一个人问大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大师问他影印过文件没有?
他说影印过。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大家说:改什么?)大师的建议是: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这是打了一个比方: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现实生活中,影印文件时发现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是可以修改原稿重新影印的;但是家庭教育没有“重新来过”的可能,所以,如果“有错”,需要“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
三、从小步到大步——登门槛效应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呢?
【故事】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有一个穷人来到富人家的厨房,厨娘呵斥道:“滚开!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我只要进去再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厨娘认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来了。这个可怜的穷人烤干了他的衣服,又请求厨娘给他一只小锅,说他要用来“煮一点石头汤喝”。厨娘觉得奇怪,想看看穷人怎样用石头煮汤,就答应了。穷人到路边捡了一块石头,洗洗干净就放到了锅里煮起来。“你总得放一些盐吧!”厨娘说,她给了穷人一点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也放到穷人的石头汤里。最后,那个可怜的人把石头从汤里捞出来扔回路边,美美地喝上了一锅肉汤。这是《伊索寓言》里《石头汤的故事》,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登门槛效应”。心理学家的分析:一般来说,人们会拒绝一些难以做到的或者违背自己意愿的要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人们一旦对某个微小的要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同意接受之后,为了给人“先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就如同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
【案例】有一个学生英语考试得了58分,可是这个不及格的成绩竟得到家长的表扬。
家长是这样对孩子说的:“首先我看到你这个58分来之不易,你是从两个月前的38分提高上来的,我亲眼看到了你日日夜夜的刻苦攻读。两个月英语提高20分,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二是58分虽然属于不及格,但是你距离及格仅仅差2分了,下次考试我相信你一定不仅能够及格,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位家长未必知道什么“登门槛效应”,但是他很智慧,他的智慧表现在首先接纳孩子的不及格成绩58分,不仅没有批评责骂孩子反而表扬鼓励孩子,这在一般家长是很难做到的;更难得的是,家长进一步说出了表扬鼓励孩子的理由:一是因为孩子两个月来“日日夜夜的刻苦攻读”,二是孩子比原有成绩有了明显提高,58分得来不易;还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这位家长对孩子说的:“58分虽然属于不及格,但是你距离及格仅仅差2分,下次考试我相信你一定不仅能够及格,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相信孩子内心一定因此充满了成长的力量。这就是“登门槛效应”。
【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的时候物理成绩很差,有一次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很有办法,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这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一次考试考了28分。老师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又觉得没有理由,因为28分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想了一个“怪招”,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 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只有这个同学剩下了20分。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全班同学:“我们班哪一位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从此就喜欢上了物理,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大伤脑筋,是不是可以学习运用“登门槛效应”来改善孩子的学习状况呢?不要对孩子一下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稍有一点小进步的要求,当孩子达到这样的要求时,再鼓励他达到更高一些的要求,这样孩子容易接受,同时也会在自己的不断进步中产生信心。关键是家长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在群里看见一位网友讲寂静法师的故事,和各位分享—— 一位佛友对寂静法师说出自己的困惑: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经也念了,好事也做了,但我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啊!
寂静法师向他提出一个要求,要给他五百块钱。这人表示:师父的钱我哪敢要啊!寂静法师说: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的。
这人很爽快,说:师父,您要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寂静法师说:你帮我买一辆汽车。
这人惊呼道:师父,五百块钱到哪里能买到汽车啊?!寂静法师说:你知道五百块钱买不到汽车!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想付出一点点,就要得到很多呢。【测验】(以1—5逐一标明以下“问题”行为的程度——1最轻,5最重)
1、不喜欢与人交往;
2、爱发脾气;
3、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伴;
4、上学常常迟到;
5、爱和老师顶嘴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五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是“递减”的,也就是说,“不喜欢与人交往”的问题最值得引起关注。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个性人格,家长懂得一点心理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和各位家长朋友讨论的这些心理学效应,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家长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第四篇:教育随笔:超限效应故事的启示(推荐)
新学期第一天,儿子放学回家,还没坐下就埋怨道,校长和主任真能讲啊,竟然讲了一个多小时!我就问主要讲了些什么啊?儿子笑了,谁知道讲什么,反正我一点没记住。
自然想起了有名的“超限效应”故事,是说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故事都知道,但我们未必能注意到,不是常见吗,学校主席台上,校长、副校长,还有各位大小主任,你思想我业务,你强调我补充,不讲唯恐安排不到,不讲说明没做工作,没有主次,缺乏重点。最可怜的还是老师们,咬紧牙关,巴望着折磨人的会议快快结束,至于讲什么,反正老一套。
有人说解放台湾容易但就是解放思想难,观念的改变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课改实施了多少年,“10+35”也罢,精讲多练也罢,无论怎么引导怎么强调,好多老师仍然唯恐因为讲的少,而怕学生听不懂弄不会,唯恐谁把位置抢去,就是站在讲台上舍不得下来,讲啊讲啊,讲的学生左顾右盼,甚至讲的学生呼呼大睡。当然如理科的内容适当的讲解点拨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训练去落实,讲的天花乱坠,学生一做就错,还是等于零。
“超限效应”尤其在班主任和家庭教育中表现突出,当孩子犯错误或者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时,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不是帮着分析找原因,指出应该怎么去做,而是一次、二次、三次不停地批评指责,或者总是那几句孩子早已听的厌烦的话来教育,久而久之,孩子感觉不耐烦,甚至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就偏那样做看你能怎么样,因为这年龄的孩子很不成熟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很值得家长反思的事情,连大丈夫都害怕老婆唠唠叨叨喋喋不休,更况小学生乎!
其实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避免物极必反,切忌出力不讨好。讲话讲课,提倡精简,该讲的要准备好要讲到位,不该讲的闭上嘴,别等人家都皱着眉头时还在那里傻傻的讲。
第五篇:浅谈教育中的安慰剂效应
万山红遍皆是爱
----浅谈教育中的安慰剂效应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张 越
【摘要】安慰剂,本为医学用语,非教育术语,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药物类似,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等。这类安慰剂,本身没有什么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往往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从而缓解病情。这种作用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在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科学证明。在日常教育行为中,教师的身份是权威的,因此教师可使用激励性质的话语为教学上的安慰剂,给学生以暗示,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坚信自己是优秀的,从而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标准,获得进步。【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 陶行知 暗示 关爱 自信
去年下半年有幸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教育厅的雏燕培训项目,期间参观了多伦多市区的几所学校,听完各自的校长介绍以及培训学院的一位院长详细讲解之后,不由得有了这样的感慨:万山红遍皆是爱。因为每位教师对于班级的每位学生都倾注爱心,悉心鼓励教育,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还是很紧缺。当然,客观原因有一些,比如国内班级往往人数过多,国外大多是小班制等,但是主观方面呢,我们是否可以做些什么来努力提高,力求让自己的每个学生最后都明艳绽放。
民间俗语都说教师桃李满天下,我也爱拿花儿来比喻。学生们的青少年时期是极美的年纪,就跟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他们若能鲜艳绽放就意味着我们教师的责任圆满完成。也有那么一些学生,成绩也许不优秀,但是却被忽视,自尊心受创,自我放弃,最后未能成为山中红花中的一朵,这应该归责于谁呢?教师还是学生自己?教师的不尽责和学生的自暴自弃都是原因。因此,在教育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宗旨,对待后进生,我们完全可以适当的采用安慰剂效应。当然,安慰剂效应平日里也有多种形式的体现,不仅是出现在教师的言语和行动中。
去年,即2012年高考前夕,湖北孝感一中一个高考班集体打吊瓶的壮观场面在网络上热传,原来是学生们为了补充营养在注射氨基酸。从同情到讽刺,从学生备考不易到应试教育的悲哀,议论纷至沓来。考后传来了消息,这个“吊瓶班”50多人没有一个考上重点大学。于是,当初的讽刺质疑,纷纷以幸灾乐祸的心态重新出现,种种揶揄调侃布满网间……
仔细看看新闻可以发现,这个“吊瓶班”背后的真实情况并没多少人提及,拿学生们没考上重点大学来说事也稍显刻薄。其实,打吊瓶的,在该校1300名学生中占400多人,这个吊瓶班是5个文科班中的四个平行班之一,该校仅有的十几名上了重点线的文科生都在快班5班。以上这些说明的是:1.“吊瓶班”没学生上重点大学,不能说明其余350人打吊瓶的效果,2.打氨基酸在“吊瓶班”50多人中没起到看客们理解的神奇作用,不能说这种方式是荒诞可笑的。说到底,打吊瓶补充氨基酸是一个教学领域的“安慰剂效应”问题。
所谓安慰剂,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药物类似,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等。这类安慰剂,本身没有什么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往往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从而缓解病情。这种作用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在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科学证明。195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比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证明,在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有明显效果。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确可对大脑的某一特定区域产生作用,并对最终疗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其实不只是现代社会,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意识到安慰剂和反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当患者不知情并相信安慰剂的作用时,安慰剂效应能为患者带来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反安慰剂的作用恰恰相反,当病人对治疗或药物持怀疑态度时,即便他们服用了真正的药物,也会使这种药物失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一直以来,对其生理和心理机制却不甚明了。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对22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使用了一种名为雷米芬太尼的阿片类止痛药,该药物止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静脉注射。实验中,志愿者的头部被置入核磁共振扫描仪当中,并在腿部连接一种能引发疼痛的刺激装置。他们会在输液给药的同时对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做1―100以内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对志愿者的疼痛刺激强度保持恒定不变,但只在第二阶段才开始给药。
给药的这一过程又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研究人员会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们输入药物,因此这时志愿者对缓解疼痛不会有任何预期。结果发现,志愿者们对疼痛感受的平均评分从未给药时的66下降到了55。而后,在继续给药并保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人员才开始告诉志愿者被输入止痛药物。此时志愿者们的疼痛程度下降到了39。接着,研究人员开始告诉志愿者已经停止给药,并警告这可能会使疼痛感增强。而实际上药物的剂量仍然没有变化。但志愿者对疼痛的评分却增加到了64,这几乎相当于第一阶段时没有给药时他们的感受。
负责该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艾琳特雷西称,大脑成像显示患者确实是通过类似于预期的这种机制打开或关闭了大脑中的某个开关,并通过这个开关对实际疗效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果。“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五十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就包括教育学生这个领域。
抛开医学上的、狭义的安慰剂效应,广义的安慰剂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学校运动会上,为增强身体机能,老师给某学生吃下两粒面粉制成的“药片”,结果果然在长跑中起到了作用。安慰剂效应,就是在实物帮助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孝感一中“吊瓶班”乃至所有打吊瓶的学生,便都是在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心理暗示,以求在高考中有优异表现。其实,据专家说,氨基酸对人体确实很重要,但绝不至于能起到提高智商、增加分数的神奇效果。学生们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本来是“吃个鸡蛋”就能解决的事,却纷纷挂起了吊瓶。就像学生们自己说的,备考期间神经紧张、身体吃不消,这种方式能让他们觉得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能量,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战斗力”。或者说,别人都在挂,我也得挂,这样至少保证我不会输给别人这些心理,分明就是在充分利用“安慰剂效应”,其实补充的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必须得挂上吊瓶补一补。所以,学生们挂吊瓶,求个心安,应该说是对于严酷的高考的一种应激反应。你不让他们挂吊瓶,他们还会想出别的办法来,说不定比这个更“雷人”。
从常规的孔子、文曲星,到近几年网络上异军突起的虚拟“考神”,再到颇为小众的文昌帝君、文殊菩萨,甚至还包括范进„„每逢高考时节,沾边不沾边的各路神仙都香火鼎盛。战袍、战靴、“上上签”圆珠笔、“逢考必胜”符„„打着高考旗号的周边产品也年年卖得火热。其中固然有玩笑的成分,也有人称之为迷信,不管是归类为哪一种,背后却透出应试教育下高考的巨大压力,以及面对这种压力时学生的心理波动,这正是这些外物安慰剂出现的根本原因。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专家林薇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迷信的本身,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行为。某时某刻碰巧实现,就“固着”下来的心理状态。对于拜文曲星,从社会角度而言,正确引导学生方面,我是不赞成的,这会让学生把努力的希望寄托在外界事物上。面对高考等重大考试时,学生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应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排解,比如解压训练、冥想、放松训练等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科学手 段调试心理,需要资源,很多地方的人平时没有渠道获得这些帮助,学校里也没有合适的心理老师。再加上这是一个长期起效的过程,对于当时当刻,各种训练已经“来不及了”。为了排解压力增强信心,学生“病急乱投医”,拜神可以起到心理学上“安慰剂”的作用。比如学生成绩其实很好,但总爱紧张,拜了神后,他通过“自我麻醉”,觉得有了神灵保佑,心情能够稳定下来,我认为也OK。”值得商榷的是,学校统一组织这种方式不妥,对孩子的自我驱动、解决问题方面都没有益处。只组织尖子生,不包括普通学生,这种差别化的对待也是一种软暴力,对普通学生会造成伤害。难道普通学生不比尖子生更需要安慰剂吗?
教师们可以利用“权威”和“信任”带来安慰剂效应,比如用一些所谓权威的测评来给学生一些虚拟的但又是带鼓励性质的结论来给学生一些自信。爱和信任是最容易找到的安慰剂,对学生的爱、信任和鼓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孩子进行“你能行,你能够学得更好”等鼓励,能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我们知道,爱迪生在小学仅仅上了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智力低下”,但是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是傻瓜,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要他坚持读书,爱迪生得到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窗边的小豆豆》中可爱的小豆豆在第一所学校被劝退,却在巴学园里遇到了懂得教育艺术,富有爱心和教育智慧的小林校长,“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一句温暖的话照亮了小豆豆的一生,也成就了今天的黑柳彻子。因为孩子相信老师的判断和话语,所以老师的话带着强大的心理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好的,安慰剂效应得以成功起作用。由此可见,心理上的安慰剂对于我们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效应,会随着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受影响,对那些渴求进步、对教师充分信任的学生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就出现了有时效果比较明显,有时不明显的现象。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呵护,关爱和鼓励,令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自信,发挥安慰剂效应的正性作用,促进其逐渐进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不要以一种眼光看学生,不能随便的对一些学生下结论为“差生”,“无药可救”。李希贵在他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写道:“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有小草的魅力,我们的教育不是用模具生产物品,千人一面,我们教育的对象千人千面,因材施教,才会让孩子扬长避短,个性的成长。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更加积极的期望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神奇。”
在面对孩子时,安慰剂效应也好,还是俗称的暗示效应也罢,他们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身为教师,孩子们对我们充满着信任,我们更多的是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给他们一些精神动力,这样,孩子们就会顺着我们的期望努力并且健康向上的发展了。参考文献: [1] Ulrike Bingel,《科学—转化医学》杂志,2011 [2] 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岳麓书社出版 [3] 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朱永新主编,《教育的奇迹》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窦桂梅等,《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6] 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