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时间:2019-05-14 16: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中的“期待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第一篇: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然而,校长随后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从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翻开《意林》杂志,其中的文章《一句话改变一生》特别吸引人。文章写的是一位公司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肯定赞许的话,触动了一个人的心灵,使之放弃作恶犯罪的念头,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个故事就隐含着期待效应的运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学会运用这个效应,学会激励赏识学生。

激励就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勉励其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过去的教育观念是,对学生的“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而现在我通过实践,则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实中,家长及教师总想帮学生改正缺点,改掉坏毛病。大家的动机是好的,但是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关注学生的缺点,一出现缺点就批评。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一次一次地挨批评,他的内心会感到痛苦,就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会破罐破摔。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学生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如果好的品质得到发展,那些坏的习惯就会受到排挤,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消失。由此可见,夸奖学生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与教师及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些人虽然也在夸奖学生,但由于夸奖的方法过于单一,过于老套,使夸奖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夸奖激励学生呢?

一是提前夸奖法。一般的做法是,只有学生表现出某方面的优点时,教师才给予夸奖。但是采用提前夸奖法,就是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提前夸奖法会把这种想法引出来。比如说,早上一到学校,看到几名学生正坐在那儿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教师就转移目标,看着看书的学生说:“大家表现不错,都知道把书拿出来,给自己找事儿干。”刚才那几个东张西望的学生听后默认了教师的说法,很快地把书拿出来,专心看书了。体育加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教师必须打个提前量,未雨绸缪总是好的。但赶上大热天,如果硬性要求他们每天跑五圈、六圈,学生一定有抵触情绪,产生反感。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中的典型借题发挥,表扬一些学生有忧患意识,有目标有行动,能坚持在放学后锻炼体育项目,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定会有圆满的结局。结果,慢慢地就多了一批学生与这些典型一起训练。提前夸奖法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到教师希望的方向,不用费太多口舌,学生们又乐于接受。而且,又能大大增加夸奖学生的机会,很值得尝试。

二是间接夸奖法。通常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考试后试卷一定要给家长看,并由家长在上面签字。我遇到一个学生家长,她的签字从来不像其他家长那样只签上“家长阅”或“再接再历”等类似的话。记得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这个学生得了95分,他的妈妈在上面签了“你很棒,妈妈好开心呦!”几个字,说来也怪,开心的心情好像会传染,那学生居然高兴了一整天。受这位家长的启发,教师在给学生批日记时,可以有选择地在上面写上“看你的日记真是一种享受”,或在上面画一朵小花,并注明“你的日记让老师心花怒放”,简单的几个字,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三是肢体语言夸奖法。毕业生在教师节的时候回学校看望老师,大家坐在一起闲聊,无意间了解到教师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是对他们的谆谆教诲,也不是认真批改耐心指导的样子,却是教师自己也许从未觉察的那课堂上的充满鼓励的眼神及学生沮丧时善意的抚摸。学生们的一席话提醒了教师,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教师要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夸奖的手段,即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肯定。一张充满笑容的脸、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亲切地拍一拍肩膀、热情的拥抱等等所表达的信息,都会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

四是借力夸奖法。借用他人之口夸奖学生,也有很好的效果。有个家长反馈说每一次给学生开完家长会回家,儿子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说了什么?”当家长把教师的夸奖告诉他时,他总是露出满足的神情,且接下来的表现奇好。所以,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说“你妈妈对我讲,你最近在家学习很用心”、“同学们说你很能干”等。这样做,一句话表达了两个人的赞美,经济又实惠,且效果立竿见影。

五是人前夸奖法。听一位同行讲她的儿子较内向,不愿在众人面前说话,无论怎样开导都收效甚微。有一次,她与一位朋友在家闲聊,在谈到儿子时,她有意说他比以前胆大了,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后来,发现他的儿子在胆量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一下这种方法,即故意在某个学生能听到的情况下,对别人说此人在某方面有进步,结果你会发现,你夸什么,他就发展什么,效果真的不错。

古人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学生的生源素质一般是参差不齐的,学习的态度和动力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平时耐心细致地体察学生,明白他们真正值得夸奖或是需要鼓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夸奖,不可懒夸,不可滥夸,不可乱夸。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能将期待效应灵活运用,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就能够让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命更好地绽放,学生的生活更加幸福。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朵花都绽开花瓣展示它的美,那么,教师也就获得了成功!

(责任编辑 肖松)

第二篇: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

1、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2、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3、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4、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5、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人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6、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法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7、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8、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9、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10、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11、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朋友。

12、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13、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14、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班主任在刚接班后要全面了解学生,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偏见,影响到以后的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15、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累的交互作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6、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17、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18、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1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20、马太效应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21、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22、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顺利或情绪不好的时候能注意调整,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地批评他,他也会认为这是为他好,从而能虚心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23、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日,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日,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究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24、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柔,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5、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第三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孙建凯

看一看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对我们实施恰当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作者用教育中典型的示例和心理学中的实验相结合,将难懂、枯燥的心理学知识阐述得生动易懂。提到“暗示效应”、“超限效应”、“高原现象”、“思维定势”、“晕轮效应”等等这些效应,我们可能感觉比较熟悉,但又很难说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很难利用这些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个管理了。这本书中在解释每个效应时都是先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揭示故事中的某某效应是“怎么一回事”,再列举出我们身边的事例详细论述,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怎样应用这些效应为我们服务。

比如,在解释“超限效应”时,先讲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然后书中就解释了马克•吐温为什么会气愤,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降低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大唠叨个没完,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为了让读者加深理解这个“超限效

应”,书中接下来又列举出生活中人们常犯的一些错误而引出的教育难题。最后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同样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再用真实的例子让我们加深理解。一位教师在考试讲评课上反复批评一个学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该生的试卷撕烂了。该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手中的钢笔戳向老师的脸,使这位教师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切记:“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个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里、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看到这里之后,我就想到了自己在批评全班学生时也像那个牧师那样唠叨个没完没了,虽然我是好心,可依据这个超限效应,孩子们也会像马克•吐温那样的,不但没有使班级状况得到好转,反而自己的话越来越无效呢。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什么说话“落地有声”了。在之后班里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尽量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大批评,而要讲究“布白”艺术,对学生的评批点到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我们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唐瑞华

利用暑假,我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感受颇深,书中记载的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鲜活的案例,我都被深深地吸引了,刘教授不愧为是位心理学家,他知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什么状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更是一位导师,他启迪你遇到问题时怎么利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去从容面对、巧妙解决。我受到了教诲,心灵受到了震撼!

一、感人心者莫乎情——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的法则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胜于压服,和风细雨的南风行为有时更强于暴风骤雨的北风行为,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她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心理转变。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是做过不少次类似于北风的行为,孩子打架了,就一阵批评,让学生写检查,严重一点的甚至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结果呢,即使学生能消停一时,但并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产生了对抗情绪。想起来,作为老师的我有时确实没处理好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偶尔犯的错误。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年幼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如果用北风行为,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学习了刘教授的“南风效应”的心理学后,我意识到了北风行

为的严重性,明白了遇到犯错误的学生要使用南风效应,做到润物细无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他们自发自醒,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让南风效应产生神奇的教育效应。

二、课堂管理中的潜规则——80——15—— 5效应。

我平时的工作自认为很认真也很努力,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读了这个80——15——5这个法则后,我茅塞顿开。原来在课堂中隐含着一个奇妙的比例:80——15——5,80%的 学生已经发展起了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认真听课,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矩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5%的学生的长期规则的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事实确实如此,我这多年来接触的绝大多数班级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原来这现象后面藏着这样一个规律。了解了这个道理,我清醒了,对课堂管理不能只是使用惩罚这一方法,要按照课堂80——15——5的需要分别准备:第一,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满足80%学生的需要。第二,当学生偏离期望行为时,就应用一些精力来干预,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最后,又不能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需要使用矫正技巧。

为了保证教学的流畅性,作为教师就要能够较好地预防课堂问题行为,要让自己的课有魅力有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动机,这样学生就难分散注意力。当然,课堂预防的好,能避免大量问题行为的发生,可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课堂行为的问题,这时就要采取有方的手段进行干预了。有方的干预手段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最小干预。在有效阻止和抑制不良课堂行为时尽量不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

2、把不良变优良。合理处理不良课堂行为正是促进学生发展正确课堂行为的机会。

80——15——5效应,为我们的课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对待年轻的生命,要用我们的爱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的习惯,去造就他们美好的未来。

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为人师者,不要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那举手投足的温暖,也许就是那点点滴滴改变着孩子的一生;好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坏”学生也会有闪光点,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

2013-8-10

第五篇:教育中的“角色效应”

教育中的“角色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内读书。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别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是什么原因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这样大的差异呢?

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生下来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只是孪生子才有“角色效应”,正常的人都会受到角色的影响。充当“知识分子”这个角色,就会受到“文质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响;充当“教师”这个角色,就会有“为人师表”等角色要求。它就象“魔绳”一样,把你紧紧地捆束在这个角色之中。

同样,学生在校、班、组中所充当的角色也就影响了他的性格。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他们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过后进行测定,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有显著的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另外,也观察到这6名新委员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特征都有所变化。从全班的统计来看,原来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孤独、孤僻儿童的比例也大大下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下载教育中的“期待效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中的“期待效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断断续续拜读完了刘儒德先生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当真获益匪浅!此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依次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和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金启明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精神的食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品尝它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

    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之三——期待效应

    更看绿叶与青枝 ——期待效应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我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进入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大组中的小组谁先上台谁拥有率先展示权。第四大组有一男一女两名......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完全篇,我对书中两个观点印象最深。其一,超限效应,即给学生留点“空白”。作为刚步入社会没几年的我们来说,我们还没完全脱去学习者的习惯,对以往......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学习心得

    学习《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课余时间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非常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1 阅读了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起初并不以为意,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序言时,我就知道,我找......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启发。 1、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打响第一炮,赢得学生的接纳,为以后成功的班级管理垫下良好的基础。 2、要在批评教育......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l 马太效应。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旦出名,就位登“指导”脱离根基实践,忘了自我,忘了本来的目的。而在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