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育中的安慰剂效应
万山红遍皆是爱
----浅谈教育中的安慰剂效应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
张 越
【摘要】安慰剂,本为医学用语,非教育术语,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药物类似,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等。这类安慰剂,本身没有什么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往往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从而缓解病情。这种作用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在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科学证明。在日常教育行为中,教师的身份是权威的,因此教师可使用激励性质的话语为教学上的安慰剂,给学生以暗示,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坚信自己是优秀的,从而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标准,获得进步。【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 陶行知 暗示 关爱 自信
去年下半年有幸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教育厅的雏燕培训项目,期间参观了多伦多市区的几所学校,听完各自的校长介绍以及培训学院的一位院长详细讲解之后,不由得有了这样的感慨:万山红遍皆是爱。因为每位教师对于班级的每位学生都倾注爱心,悉心鼓励教育,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还是很紧缺。当然,客观原因有一些,比如国内班级往往人数过多,国外大多是小班制等,但是主观方面呢,我们是否可以做些什么来努力提高,力求让自己的每个学生最后都明艳绽放。
民间俗语都说教师桃李满天下,我也爱拿花儿来比喻。学生们的青少年时期是极美的年纪,就跟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他们若能鲜艳绽放就意味着我们教师的责任圆满完成。也有那么一些学生,成绩也许不优秀,但是却被忽视,自尊心受创,自我放弃,最后未能成为山中红花中的一朵,这应该归责于谁呢?教师还是学生自己?教师的不尽责和学生的自暴自弃都是原因。因此,在教育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宗旨,对待后进生,我们完全可以适当的采用安慰剂效应。当然,安慰剂效应平日里也有多种形式的体现,不仅是出现在教师的言语和行动中。
去年,即2012年高考前夕,湖北孝感一中一个高考班集体打吊瓶的壮观场面在网络上热传,原来是学生们为了补充营养在注射氨基酸。从同情到讽刺,从学生备考不易到应试教育的悲哀,议论纷至沓来。考后传来了消息,这个“吊瓶班”50多人没有一个考上重点大学。于是,当初的讽刺质疑,纷纷以幸灾乐祸的心态重新出现,种种揶揄调侃布满网间……
仔细看看新闻可以发现,这个“吊瓶班”背后的真实情况并没多少人提及,拿学生们没考上重点大学来说事也稍显刻薄。其实,打吊瓶的,在该校1300名学生中占400多人,这个吊瓶班是5个文科班中的四个平行班之一,该校仅有的十几名上了重点线的文科生都在快班5班。以上这些说明的是:1.“吊瓶班”没学生上重点大学,不能说明其余350人打吊瓶的效果,2.打氨基酸在“吊瓶班”50多人中没起到看客们理解的神奇作用,不能说这种方式是荒诞可笑的。说到底,打吊瓶补充氨基酸是一个教学领域的“安慰剂效应”问题。
所谓安慰剂,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药物类似,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等。这类安慰剂,本身没有什么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往往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从而缓解病情。这种作用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在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科学证明。195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比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证明,在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有明显效果。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确可对大脑的某一特定区域产生作用,并对最终疗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其实不只是现代社会,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意识到安慰剂和反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当患者不知情并相信安慰剂的作用时,安慰剂效应能为患者带来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反安慰剂的作用恰恰相反,当病人对治疗或药物持怀疑态度时,即便他们服用了真正的药物,也会使这种药物失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一直以来,对其生理和心理机制却不甚明了。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对22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使用了一种名为雷米芬太尼的阿片类止痛药,该药物止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静脉注射。实验中,志愿者的头部被置入核磁共振扫描仪当中,并在腿部连接一种能引发疼痛的刺激装置。他们会在输液给药的同时对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做1―100以内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对志愿者的疼痛刺激强度保持恒定不变,但只在第二阶段才开始给药。
给药的这一过程又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研究人员会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们输入药物,因此这时志愿者对缓解疼痛不会有任何预期。结果发现,志愿者们对疼痛感受的平均评分从未给药时的66下降到了55。而后,在继续给药并保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人员才开始告诉志愿者被输入止痛药物。此时志愿者们的疼痛程度下降到了39。接着,研究人员开始告诉志愿者已经停止给药,并警告这可能会使疼痛感增强。而实际上药物的剂量仍然没有变化。但志愿者对疼痛的评分却增加到了64,这几乎相当于第一阶段时没有给药时他们的感受。
负责该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艾琳特雷西称,大脑成像显示患者确实是通过类似于预期的这种机制打开或关闭了大脑中的某个开关,并通过这个开关对实际疗效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果。“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五十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就包括教育学生这个领域。
抛开医学上的、狭义的安慰剂效应,广义的安慰剂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学校运动会上,为增强身体机能,老师给某学生吃下两粒面粉制成的“药片”,结果果然在长跑中起到了作用。安慰剂效应,就是在实物帮助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孝感一中“吊瓶班”乃至所有打吊瓶的学生,便都是在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心理暗示,以求在高考中有优异表现。其实,据专家说,氨基酸对人体确实很重要,但绝不至于能起到提高智商、增加分数的神奇效果。学生们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本来是“吃个鸡蛋”就能解决的事,却纷纷挂起了吊瓶。就像学生们自己说的,备考期间神经紧张、身体吃不消,这种方式能让他们觉得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能量,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战斗力”。或者说,别人都在挂,我也得挂,这样至少保证我不会输给别人这些心理,分明就是在充分利用“安慰剂效应”,其实补充的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必须得挂上吊瓶补一补。所以,学生们挂吊瓶,求个心安,应该说是对于严酷的高考的一种应激反应。你不让他们挂吊瓶,他们还会想出别的办法来,说不定比这个更“雷人”。
从常规的孔子、文曲星,到近几年网络上异军突起的虚拟“考神”,再到颇为小众的文昌帝君、文殊菩萨,甚至还包括范进„„每逢高考时节,沾边不沾边的各路神仙都香火鼎盛。战袍、战靴、“上上签”圆珠笔、“逢考必胜”符„„打着高考旗号的周边产品也年年卖得火热。其中固然有玩笑的成分,也有人称之为迷信,不管是归类为哪一种,背后却透出应试教育下高考的巨大压力,以及面对这种压力时学生的心理波动,这正是这些外物安慰剂出现的根本原因。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专家林薇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迷信的本身,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行为。某时某刻碰巧实现,就“固着”下来的心理状态。对于拜文曲星,从社会角度而言,正确引导学生方面,我是不赞成的,这会让学生把努力的希望寄托在外界事物上。面对高考等重大考试时,学生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应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排解,比如解压训练、冥想、放松训练等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科学手 段调试心理,需要资源,很多地方的人平时没有渠道获得这些帮助,学校里也没有合适的心理老师。再加上这是一个长期起效的过程,对于当时当刻,各种训练已经“来不及了”。为了排解压力增强信心,学生“病急乱投医”,拜神可以起到心理学上“安慰剂”的作用。比如学生成绩其实很好,但总爱紧张,拜了神后,他通过“自我麻醉”,觉得有了神灵保佑,心情能够稳定下来,我认为也OK。”值得商榷的是,学校统一组织这种方式不妥,对孩子的自我驱动、解决问题方面都没有益处。只组织尖子生,不包括普通学生,这种差别化的对待也是一种软暴力,对普通学生会造成伤害。难道普通学生不比尖子生更需要安慰剂吗?
教师们可以利用“权威”和“信任”带来安慰剂效应,比如用一些所谓权威的测评来给学生一些虚拟的但又是带鼓励性质的结论来给学生一些自信。爱和信任是最容易找到的安慰剂,对学生的爱、信任和鼓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孩子进行“你能行,你能够学得更好”等鼓励,能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我们知道,爱迪生在小学仅仅上了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智力低下”,但是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是傻瓜,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要他坚持读书,爱迪生得到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窗边的小豆豆》中可爱的小豆豆在第一所学校被劝退,却在巴学园里遇到了懂得教育艺术,富有爱心和教育智慧的小林校长,“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一句温暖的话照亮了小豆豆的一生,也成就了今天的黑柳彻子。因为孩子相信老师的判断和话语,所以老师的话带着强大的心理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好的,安慰剂效应得以成功起作用。由此可见,心理上的安慰剂对于我们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效应,会随着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受影响,对那些渴求进步、对教师充分信任的学生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就出现了有时效果比较明显,有时不明显的现象。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呵护,关爱和鼓励,令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自信,发挥安慰剂效应的正性作用,促进其逐渐进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不要以一种眼光看学生,不能随便的对一些学生下结论为“差生”,“无药可救”。李希贵在他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写道:“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有小草的魅力,我们的教育不是用模具生产物品,千人一面,我们教育的对象千人千面,因材施教,才会让孩子扬长避短,个性的成长。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更加积极的期望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神奇。”
在面对孩子时,安慰剂效应也好,还是俗称的暗示效应也罢,他们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身为教师,孩子们对我们充满着信任,我们更多的是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给他们一些精神动力,这样,孩子们就会顺着我们的期望努力并且健康向上的发展了。参考文献: [1] Ulrike Bingel,《科学—转化医学》杂志,2011 [2] 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岳麓书社出版 [3] 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朱永新主编,《教育的奇迹》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窦桂梅等,《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6] 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二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唐瑞华
利用暑假,我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感受颇深,书中记载的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鲜活的案例,我都被深深地吸引了,刘教授不愧为是位心理学家,他知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什么状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更是一位导师,他启迪你遇到问题时怎么利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去从容面对、巧妙解决。我受到了教诲,心灵受到了震撼!
一、感人心者莫乎情——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的法则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胜于压服,和风细雨的南风行为有时更强于暴风骤雨的北风行为,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她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心理转变。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是做过不少次类似于北风的行为,孩子打架了,就一阵批评,让学生写检查,严重一点的甚至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结果呢,即使学生能消停一时,但并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产生了对抗情绪。想起来,作为老师的我有时确实没处理好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偶尔犯的错误。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年幼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如果用北风行为,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学习了刘教授的“南风效应”的心理学后,我意识到了北风行
为的严重性,明白了遇到犯错误的学生要使用南风效应,做到润物细无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他们自发自醒,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让南风效应产生神奇的教育效应。
二、课堂管理中的潜规则——80——15—— 5效应。
我平时的工作自认为很认真也很努力,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读了这个80——15——5这个法则后,我茅塞顿开。原来在课堂中隐含着一个奇妙的比例:80——15——5,80%的 学生已经发展起了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认真听课,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矩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5%的学生的长期规则的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事实确实如此,我这多年来接触的绝大多数班级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原来这现象后面藏着这样一个规律。了解了这个道理,我清醒了,对课堂管理不能只是使用惩罚这一方法,要按照课堂80——15——5的需要分别准备:第一,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满足80%学生的需要。第二,当学生偏离期望行为时,就应用一些精力来干预,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最后,又不能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需要使用矫正技巧。
为了保证教学的流畅性,作为教师就要能够较好地预防课堂问题行为,要让自己的课有魅力有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动机,这样学生就难分散注意力。当然,课堂预防的好,能避免大量问题行为的发生,可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课堂行为的问题,这时就要采取有方的手段进行干预了。有方的干预手段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最小干预。在有效阻止和抑制不良课堂行为时尽量不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
2、把不良变优良。合理处理不良课堂行为正是促进学生发展正确课堂行为的机会。
80——15——5效应,为我们的课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对待年轻的生命,要用我们的爱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的习惯,去造就他们美好的未来。
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思绪万千,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为人师者,不要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那举手投足的温暖,也许就是那点点滴滴改变着孩子的一生;好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坏”学生也会有闪光点,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
2013-8-10
第三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金启明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精神的食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品尝它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初看书名,本以为这本书很难懂,没想到那些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被刘儒德教授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演绎得让人阅读起来通俗易懂。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一位朋友,对我们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不仅浅显易出地为我们讲解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运用心理学来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让人收益匪浅。
书中筛选了64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很易让人理解,那些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却是成为了可能。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今年我教二年级,颇有感触:好习惯的养成很难,而坏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不整理上节课的书本,不做课前准备,就想着出去玩儿了,到第二节上课时,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大课间,更是如此,做操回来,他又渴又热,自然的先只顾着接水来个‚水饱‛,要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上课的用具了,而他的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到了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一看,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肯定有什么书,书还摆得乱七八糟,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老师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纠正,而让学生的坏习惯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于是告诫我们教师要反复给孩子说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写字时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划线时用尺子等等,这就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蝴蝶效应‛的发生,要在事情刚发生时就把不好的苗头熄灭。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很多老师都喜欢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在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批评和鼓励更是一门艺术,很多优秀的教师因为深谙批评和鼓励的艺术,所以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本书提出‚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能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降低。‛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
作为教师,大家普遍会碰到所谓的‚问题学生‛,有学习好而行为偏差的,有学习行为都不好的。如何教育好这些特殊学生,是我们教师最耗神、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最需要得到指导的问题,本书就这个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比如在课堂上碰到意外的事,书中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因势利导,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要想学生接受你,首先必须让他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会遭致失败;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感人心者莫乎情,等等。我们常常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读了这本书,我们便明白这是由于‚边际递减效应‛的缘故。于是我们知道,对学生,我们需要赏识,而第一次的赏识尤其珍贵,后面的赏识就越来越不被珍惜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慢,很用心,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这本书不仅适合教师看,而且适合家长,因为它对家长和子女间存在的问题也做了深刻地讲解,我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细细地品读这本书。
第四篇: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教育中的“期待效应”
一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然而,校长随后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从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翻开《意林》杂志,其中的文章《一句话改变一生》特别吸引人。文章写的是一位公司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肯定赞许的话,触动了一个人的心灵,使之放弃作恶犯罪的念头,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个故事就隐含着期待效应的运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学会运用这个效应,学会激励赏识学生。
激励就是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勉励其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过去的教育观念是,对学生的“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而现在我通过实践,则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实中,家长及教师总想帮学生改正缺点,改掉坏毛病。大家的动机是好的,但是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关注学生的缺点,一出现缺点就批评。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一次一次地挨批评,他的内心会感到痛苦,就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会破罐破摔。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学生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如果好的品质得到发展,那些坏的习惯就会受到排挤,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消失。由此可见,夸奖学生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
在与教师及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些人虽然也在夸奖学生,但由于夸奖的方法过于单一,过于老套,使夸奖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夸奖激励学生呢?
一是提前夸奖法。一般的做法是,只有学生表现出某方面的优点时,教师才给予夸奖。但是采用提前夸奖法,就是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提前夸奖法会把这种想法引出来。比如说,早上一到学校,看到几名学生正坐在那儿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教师就转移目标,看着看书的学生说:“大家表现不错,都知道把书拿出来,给自己找事儿干。”刚才那几个东张西望的学生听后默认了教师的说法,很快地把书拿出来,专心看书了。体育加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教师必须打个提前量,未雨绸缪总是好的。但赶上大热天,如果硬性要求他们每天跑五圈、六圈,学生一定有抵触情绪,产生反感。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中的典型借题发挥,表扬一些学生有忧患意识,有目标有行动,能坚持在放学后锻炼体育项目,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定会有圆满的结局。结果,慢慢地就多了一批学生与这些典型一起训练。提前夸奖法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到教师希望的方向,不用费太多口舌,学生们又乐于接受。而且,又能大大增加夸奖学生的机会,很值得尝试。
二是间接夸奖法。通常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考试后试卷一定要给家长看,并由家长在上面签字。我遇到一个学生家长,她的签字从来不像其他家长那样只签上“家长阅”或“再接再历”等类似的话。记得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这个学生得了95分,他的妈妈在上面签了“你很棒,妈妈好开心呦!”几个字,说来也怪,开心的心情好像会传染,那学生居然高兴了一整天。受这位家长的启发,教师在给学生批日记时,可以有选择地在上面写上“看你的日记真是一种享受”,或在上面画一朵小花,并注明“你的日记让老师心花怒放”,简单的几个字,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三是肢体语言夸奖法。毕业生在教师节的时候回学校看望老师,大家坐在一起闲聊,无意间了解到教师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是对他们的谆谆教诲,也不是认真批改耐心指导的样子,却是教师自己也许从未觉察的那课堂上的充满鼓励的眼神及学生沮丧时善意的抚摸。学生们的一席话提醒了教师,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教师要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夸奖的手段,即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肯定。一张充满笑容的脸、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亲切地拍一拍肩膀、热情的拥抱等等所表达的信息,都会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
四是借力夸奖法。借用他人之口夸奖学生,也有很好的效果。有个家长反馈说每一次给学生开完家长会回家,儿子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说了什么?”当家长把教师的夸奖告诉他时,他总是露出满足的神情,且接下来的表现奇好。所以,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说“你妈妈对我讲,你最近在家学习很用心”、“同学们说你很能干”等。这样做,一句话表达了两个人的赞美,经济又实惠,且效果立竿见影。
五是人前夸奖法。听一位同行讲她的儿子较内向,不愿在众人面前说话,无论怎样开导都收效甚微。有一次,她与一位朋友在家闲聊,在谈到儿子时,她有意说他比以前胆大了,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后来,发现他的儿子在胆量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一下这种方法,即故意在某个学生能听到的情况下,对别人说此人在某方面有进步,结果你会发现,你夸什么,他就发展什么,效果真的不错。
三
古人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学生的生源素质一般是参差不齐的,学习的态度和动力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平时耐心细致地体察学生,明白他们真正值得夸奖或是需要鼓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夸奖,不可懒夸,不可滥夸,不可乱夸。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能将期待效应灵活运用,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就能够让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命更好地绽放,学生的生活更加幸福。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朵花都绽开花瓣展示它的美,那么,教师也就获得了成功!
(责任编辑 肖松)
第五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三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l 马太效应。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旦出名,就位登“指导”脱离根基实践,忘了自我,忘了本来的目的。而在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也很普遍。
l 互悦机制。是指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师生之间也是,当某个孩子告诉他很喜欢你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对他的好感。老师喜欢哪个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喜欢老师。自我暴露、真诚的态度都是互悦的方法。
l 自己人效应。做个孩子的“自己人”:“我和你们一样„„”“我小时侯„„”等等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自己人。
l 互惠原则。欲取先予原则。这使我想起幼儿园的配班问题。为什么现在配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因为老师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职责的概念,已经开始感觉职责分工的公平性和平等性。作为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应该知道自己应该的职责,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才有真正的互相帮助。不愿意和谁配,愿意和谁配,人的潜意识里其实都是在指向索取。和对方在一起有没有什么好处,她有什么长处有利于自己。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要求只能索取别人,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索取,这将是不平等的。常规管理、环境布置、业务能力甚至互相穿衣聊天愉快都可以是索取的东西之一。这使我想起很多幼儿园的班主任制度,那到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措施。说起这个我又想起“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风马不相及的联想。在年龄日渐增多的时候,我发现,似乎年长之人越来越可怜了,越来越没有人要了。因为他们身上无所索取。可是对于年轻之人说来,相求一个有很多索取之人,相对地不就让自己少了磨练之路,环境布置有人设计了,计划设想有人代办了,那么自己年长之后又将会是怎样的遭遇呢?值得深思呀!
l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和禁果效应有些类似。对于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可以适当压迫一下,而对于孩子想做的事情可以充分的让其去做,那样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l 霍桑效应。自己是否重要?自己是否被尊重?自己是否被关注?是力量的来源。老师对孩子也是如此。l 登门槛效应。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积极运用。先提一个小的可以接受的要求,在慢慢渐渐提出有些可以接受的,直到最后提出先前不能接受的要求,都可以被接受了。
l 留面子效应。提出一个高得不能接受的要求,让心理产生反应,然后假装妥协提出一个低得多的要求,让本来可能不同意接受的人接受。但运用要适度。
l 80—15—5法则。这是课堂里各类孩子的存在比例,就是说大多数孩子是遵守规则的,然后有百分之15的孩子会周期性的违反规则,而总有百分之5的孩子是长期的违反者。这样看来,老师就能用好心情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了。关注全体,兼顾个体,满足大多数的需要,但也不放弃少数孩子,用探究事物本身吸引孩子是一个方式,用体态语言提醒少数孩子也是一种方式,方式有很多,课堂积累经验。
l 鲶鱼效应。是指一种适度竞争效应。科研小组、年级组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引起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成发展趋势。
l 名人效应。爱屋及乌,利用孩子的偶像和心中崇拜对象渗透在教育当中,也会有好的效果。l 最后通牒效应。这在人群当中非常普遍。我早就在小时候就突破了这种效应,因为我渴望轻松和自由,我希望更多的享受自由和宽松的心理氛围,所以往往就不等到最后通牒,事情早就做好了。以至于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般。l 决策中的非理性。人的决策常常受很多主观的因素影响,虽然如此,但还是需要争取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在综合进行决策。
l 边际递减效应。没有鞋穿的人得到一双鞋,他会觉得鞋特别好,如果接下来不断得到鞋,最后有可能对鞋子就厌恶了。这就是边际递减效应。这个说明我们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不是来自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程度来主观地体验的。表扬多了也烦人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l 从众心理。群体压力,害怕分离和孤立。虽然群体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但人们常常由于这些心理而从众。清醒的认识真相,保持真我,克服麻木地从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l 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头脑风暴就是利用的社会助长的原理,讨论开放性的问题适合群体研讨,成一种社会助长之势。而当遇到一些深奥的问题时,群体一起就成了一种社会干扰,这时就适合一个人深入研究。l 群体去个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给犯错之人留面子的方式。当某个孩子偷了什么东西时,熄灯使东西归位,让那个犯错误的孩子从中有机会反思和醒悟。l 群体极化现象。就是人常常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加深或改变一种看法。比如评价一节活动,自己心里可能还没有太多的理由不喜欢这次活动,但当别人说了很多以后就觉得自己很不喜欢这个活动了。反之,说喜欢这个活动也是。群体极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冒险偏移,二是谨慎偏移。群体讨论容易冒险偏移,因为群体中责任分散了。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制度的好与坏,往往容易说出更多的不好来。而让一个人单独说说,可能就成了谨慎偏移了。这都是一些忽略事物真相的一些心理倾向,个体还是需要有独立的明辩思维,才更能看清看透。
l 博弈效应。人生离不开博弈,因为每一个选择就是一种博弈。我不喜欢这种比喻,好象人生就是一场赌博。其实每一个选择都是个性使然,每个人都应该平静地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敢于承担每次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