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提升监督执法能力研究
关于提升监督执法能力研究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昌都消防支队的监督执法能力,昌都消防支队在总队及地委、行署地区公安处的领导下,扎实开展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力量进一步壮大、执法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现将昌都消防支队如何提升监督执法能力汇报如下;
(一)积极组织开展基层派出所民警消防监督执法培训
为切实做好基层派出所的监督执法作用,昌都消防支队积极组织开展对基层派出所民警消防监督执法培训,明确了公安派出所职责,详细讲解了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执法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深入剖析了各派出所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执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执法水平,有利于切实发挥好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执法职能作用。
(二)狠抓监督执法业务
为全面总结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昌都消防支队每一季度召开一次消防监督执法例会,认真分析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监督执法过程
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
第二篇: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执法能力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执法能力
——新形势下强化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途径探析
2010年,检察机关按党中央部署,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三项重点工作,这是党中央从更好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规律,深刻总结近年来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三项重点工作不仅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而且是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坚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重要载体,纳入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着力解决检察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给检察机关各部门提升执法能力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从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深化办案、加强学习培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加强队伍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从检察机关的工作机制和司法工作特点来看,一切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两个机制,一个是检察机关,一个是检察官,两个机制的和谐运行,是完成检察使命的决
1定因素,联系两个机制的枢纽就是检察机关对检察官的管理机制。
检察工作的创新包含对检察官管理的创新,检察官管理的创新能有
效促进检察工作的创新,检察官管理创新也是推进检察改革、提高
检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措施。本文就检察官管理创新作如下探
讨。
一、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机制分析
现阶段涉及检察官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下称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下称(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等级暂行规定》(下称检察官等级暂行规
定),除此而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官纪律、职业道德、廉洁从
检方面都制定了管理规定,这些法规在检察官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保证了国家检察权的依法实施。对检察官的范围,检察官法第二
条规定,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
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
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检察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检察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
席大检察官,二至十二级检察官分为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
检察官的等级的确定,检察官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以检察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事实上,检察官的等级主要是按行政职务确定,至于德才表现、业务水平等因没有与行政级别和检察官等级相对应的考察、考核办
法,因此晋升检察官等级和行政级别也只是法律条文上的表述而已。
检察官等级暂行规定虽然规定了按工作年限晋升检察官等级的梯度,但主要级别仍只能在行政级别限定的范围内晋升。检察官等级暂行规
定第七条第四项第五目对县、市、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
察员的等级规定为三至五级。担任检察员的行政级别为副科级,普通
检察官二级以上为检察员,也就是说二级以上检察官行政级别必须是
副科级以上检察官。目前检察官等级的晋升程序是,普通检察官三至
五级(也就是12级检察官中的最低三级)由检察长任命助理检察员,再报上级院审批检察官等级;二级以上检察官先由党委部门批准拟任
检察官的行政级别后提请人大机关任命检察官职务,再报上级检察院
审批检察官等级。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当前检察机关和其它行政机关
彼此都是行政层级树上的不同分叉,检察机关也就自然难以摆脱行政
模式的束缚。检察官首先要看行政级别,挂不上行政级别其它就都是
空的,在这种背景下,检察官如何按照检察规律去办事便自然是一个
大问题。就现阶段检察人员结构来说,副科级以下的检察官占比例最
大,也是具体承办案件的主要力量。也就是说,被打上行政模式烙印的检察人员绝大部分是科级以下国家干部,他们在检察队伍里奋斗一
生的退休待遇也很难超过科级,由此产生监督乏力的问题也就在所难
免。检察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就要告别当下的以官为本。在当前的检察
管理模式下,决定检察官工资待遇的是检察官的行政级别,这必然要
引导检察官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行政级别,检察官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
度首先也就会和行政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靠齐,工作时间越久的检察
官其法律思维模式将可能越淡化。对一个案件来说,检察官优先考虑的将会是“我的领导会怎样看”,而不是我对案件的看法会是怎样。
当层级汇报案件时,行政级别处于下一级的检察官便基本是沿袭行政
级别处于上一级的检察官的思维模式,“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式
检察工作模式由此产生。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
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也无须讳言,它必然以牺牲效率、违背检察工作
规律为代价,从长远来看,会损害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使得检察工
从属于行政模式而失去自身应有的价值定位。受检察院人员流动不畅
和领导岗位职数限制,大多数检察官在副科级以下的十至十二级长期
工作,职级待遇不能晋升,与其他行业同资历人员职级待遇差距拉大,由于职级待遇长期不能晋升,集压低职级人员过多,在出现职位空缺
时,不正当竞争和不透明提拔在所难免。低职级限制了部分检察官能
力的发挥,更挫伤了工作积极性,这种趋势长此以往,一定程度上制
约着检察工作的发展,也是检察队伍管理上极不和谐和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二、对检察队伍管理创新的思考。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三项重点工作,应当将自身队伍管理创新和矛盾化解纳入重点工作
之中,促进队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和促进公
正廉洁执法,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效率。检察队伍管理创新可参考以
下思路:以检察官等级为主线,切实制定按照德才兼备、工作实绩、业务水平、学历、工作年限、年龄等条件评定检察官等级的具体标
准,打破行政级别限制,按取得的检察官等级向党委机关报批行政级别,提请人大机关任命职务,真正体现检察官等级评定在队伍管理中的作用。检察官等级的评定标准也可以与事业单位技术职称的评定标准相对照,充分体现检察官的工作实绩与业务水平等资历条件。在检察队伍中检察员的数额应当不受限制,在现有检察官管理法规中对检察员的数额也没有具体规定,根据公务员法,县级单位非领导职数应不超过领导职数的50%,检察员属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职务,检察官法及检察官等级规定均未作规定,按照检察官代表国家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和义务而论,应当不区分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以便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对各级检察机关检察官(检察长除外)的最高级别,可参照公务员法“非领导职务的最高级别不超过最高领导职务级别”或根据检察工作特点以法律形式规定。对各级别检察官的职责,可根据各级检察机关的职责作具体规定,对级别较高的检察官,可不受局、科、室限制,由检察长指派独立承担有关案件的办理;对长期不能履行该级别职责的检察官,可按规定程序降低检察官级别和待遇,真正做到级别与职责和业绩相对应。
通过以上思路的检察官管理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检察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检察机关工作活力,使检察官队伍管理有章可循,使检察官的工作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化解检察队伍中的人事矛盾,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型和专家型人才进入检察机关,促进和保持检察官队伍的和谐稳定,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神圣职责。
第三篇:提升执法能力,追求“和谐执法”
打好四项基础,推动“和谐执法”
崂山分局中韩派出所治安民警常方奎
“2.10”全区公安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治安案件执法民警,新的一年我要努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积极追求“和谐执法”,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及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竭己所能。
一、提升自身执法能力,推动“和谐执法”。首先,思想上要上紧弦,严守程序,不能因图省事而侥幸违反办案程序。态度要温和,对报案群众要有耐心。要做学习型的执法者,平时要注意加强学习和总结经验。要尽快熟悉“闭环优化体系”,既要保证“闭环优化体系”考核成绩优异,又要通过考核督促学习,在考核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过去三年我已连获分局“规范化执法十佳民警”,今年的执法规范化工作相信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做好案件“和谐调解”,推动“和谐执法”。调解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案件调解,有人可让双方都感谢,有人则可能被双方都抱怨。这跟民警的能力素质及经验有关系。去年我总结了一套“和谐调解7654工作法”,今年希望能推出更精辟实用的工作方法来办好案件、促进警民和谐。新的一年我对调解工作的要求是:“力争双方满意,保证一方满意,底线是不信访。”
三、妥善处置未结案件,推动“和谐执法”。有些小案受制于线索、警力等客观条件,明显难以侦破。这种结果已不能让人满意的案件,还可以在态度上争取理解。我们要严格按照“闭环优化体系”的流程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跟受害人的沟通。要向群众汇报我们的具体工作,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公安机关的重视和尊重。争取到了理解,就有了警民和谐。
四、做好信访源头化解,推动“和谐执法”。基层办案民警是信访化解的第一道关口,一定要努力做好防范、守好关口。要培养对信访案件的敏锐性,对于太过较真的报案人、线索或证据较差的较严重案件等有信访苗头的案件,可以单独归类。要保证精力,尽力化解这类案件。执法服务工作要保持认真、扎实、规范,决不能发生因态度及执法瑕疵引发的信访。
第四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是关键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提升能力是关键
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57000 张 毅
摘要:目的 规范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物卫生水平,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方法 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提高执法能力,提升执法形象。结论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重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应新时期养殖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为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做出贡献。
关键词:兽医 监督 体系建设
前 言
全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规范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物卫生水平,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这既是对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的要求。目前,我国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着各地发展不平衡,上下机制不健全、不对应,队伍力量总体薄弱、投入严重不足、设施装备缺乏、自身建设落后、执法手段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搞好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关系到“菜篮子”健康的实现,关系到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使命。加快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步伐,围绕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明确监管目标,重在提升“六种能力”作为主攻方向。
1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涉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涉及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为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遏制有关动物卫生违法行为,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1 完善法律法规,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随着2008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的出台,2010年又陆续出台《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都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加快推进动物检疫规程和地方性标准的出台,规范检疫工作。1.1.1 创新动物防疫监管制度。从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探索动物强制免疫病种的密度和质量评估,养殖场(养殖小区)等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制度、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疫病可追溯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和引种及调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检疫监督提供有力保障。
1.1.2 强化管理相对人的义务。进一步明确动物饲养者、动物屠宰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经营者、动物诊疗机构等管理相对人的动物防疫义务,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防疫负直接责任,有利于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1.2完善机构,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出台,各省、市、县也相继出台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要着重解决动物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等关键问题,建立一支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在管理体制上,逐步解决合署办公向独立机构运行转变,解决从 1
事业性质向“参公”或行政机构的转变。1.3 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解决经费投入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公共防疫”转变成“公共财政”,进一步细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明确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防控、扑灭、检疫、监督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监督执法培训等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重大动物防控应急物资储备、村级协检员补足和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病死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公共实施等方面,财政应当提供经费保障。
1.3.1 加大投入,解决执法条件问题。加紧配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需的交通工具、通讯器材及执法取证装备,改善办公条件;逐步实现动物防疫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使得动物防疫信息网络化,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效开展。1.3.2 全面加强检疫申报点标准化建设。产地检疫是首把检疫关,涉及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提高产地检疫率,把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和最小范围。
1.3.3 优化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布局。随着国家公路网络的快速发展,高速路的贯通,以前设在老路上的检查站不在适应动物监督检查的要求,防止外来动物疫病的传播,加大投入,合理布局。
1.3.4 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异地引种事前监控行为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和疫病控制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及相关物品的补偿资金等方面切实可行的措施。1.4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监督行为。1.4.1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执法人员目标责任制。实施依法行政是实现科学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保障。要建立执法人员《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从上到下的目标责任约束机制,明确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严格执法标准和要求,切实做到工作有责任、考核和奖惩。
1.4.2 对村级防疫员(协检员)建立考核制度,与年终劳动报酬相结合。在各村公布防疫员(协检员)电话,做到随报随检,扎实开展好产地检疫工作。各屠宰场要实行准入制度,认真开展宰前检疫,索取相关证明,对没有一标一证的要严肃处理,并依法进行处罚。2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检疫监管能力
强化动物检疫监管,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任务是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中之处,也是对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把检疫关口,应做到“五个到位”,把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2.1 人员管理到位。所有养殖环节、经营环节、屠宰环节、加工环节、储藏环节、运输环节的动物及其产品要设专职动物卫生监督人员、产地检疫协检员,实行巡回监督检查,切实做到动物卫生监督和市场监管不留死角和盲区。
2.2 台账规范到位。台账规范的记录,是痕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2.2.1 所有养殖场(户)、屠宰场等重要环节的所有票证、文书、档案记录要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数据有源、账目清楚。
2.2.2 所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票证、文书都要安排专人专库管理,做到记录清楚,档案齐全,预防检疫票证的遗失。
2.3 检疫监管到位。随着检疫相关法规及规章的完善,逐步规范了检疫程序,明确检疫人员责任。
2.3.1 严格要求,规范出证。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验证要严格检查按程序操作,按要求出证,特别是产地和运输环节检疫,一律现场检疫,凭有效的标识和免疫证明出证,凭有效的产地检疫证明换取出县境证明,杜绝隔山开证,真正做到严把检疫关。2.3.2 屠宰检疫,严把“五关”。及入场到位查证验物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验关、不合格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关、加盖检疫验讫印章和出具产品证明关,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2.4 监督管理到位。加大动物检疫执法力度,确保肉食品的质量安全,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到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动物防疫法》的行为一经查出,坚决予以从重严厉打击,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2.4.1 加大动物疫病的监管力度。对病畜严禁出境,督促经营者、承运人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动物疫情的蔓延和流行,督促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大户检疫养殖档案和开展消毒灭源工作,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疫不成灾。2.4.2 强化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站职责。公路动物防疫检查站切实要按照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大动物疫病的防毒工作,对过往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车辆进行查证验物和消毒,防止外来动物及动物产品染疫进境,防止外来疫病传入,确保养殖业健康及食品质量安全。2.5 坚持“四不准,一处理”到位。重大动物疫情爆发时期,监督员要严格按照早、快、严、小的要求,及时排查,对染疫动物坚持做到单位和个人不收购、不宰杀、不转运、不制售,严格在监督员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到位。3 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关系到养殖业生产安全,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还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动物疫病监测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
3.1 将执法关口前移。通过建立日常巡查制度,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疫情隐患,在全面开展疫情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各定点屠宰场的监测,把活畜市场抗体监测作为免疫合格率的重要指标,抓早、抓小、抓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2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按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三个层次搞好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建立一个以区域控制为主,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并重,覆盖全辖区,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动物疫病监测范围的全覆盖,实现把握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和分析数据,为科学决策和指导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3.3 提高监测工作水平。承担动物疫病监测、诊疗、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技术支持机构(实验室)是兽医行政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技术保障和依托。依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补充快速、准确的疫病监测设备及监测试剂,制订完善的监测技术标准和规程,按照有关规程科学性操作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反馈、推广,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单位疫情监测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大力推进动物疫情监测工作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从事后监测向事前预警与事后监测相结合转变,从各自为战向统一组织分工协作转变,从专业队伍临时性、业余化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
3.4 加强人畜共患病疫病监测。近年来,我国人畜共患疫病疫情存在上升趋势,故应加大人畜共患疫病监测范围和监测力度,有利于提高国家和公众对收益事业的重视程度。4 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动物疫病应急反应能力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必须具备两种应急反应能力:一是对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二是对疫情处置采取果断措施的能力。
要认真开展定时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充分发挥疫病监测网络体系的作用,加强动物流行病学公众体系建设,做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公众,争取防控工作的主动性。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动物疫病、动物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研究,把握各种动物疫病的特点、分布、危害和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搞好重点防范、提前防范。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信息通报和值班制度,对重点养殖户、养殖场落实动物防疫监督员 3
专人负责制,实行定期检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一旦发现动物疫情和队伍产品安全事件,要立即组织人员按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
加快建立能落实、适合国家、省、市、县各级动物疫情和产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明确职责任务,提高应急反应效能。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物资储备,重视基础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提升服务指导能力
不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的职业道德风尚,确立紧紧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主线,提高工作效益,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和畜产品安全发展需要。
5.1 搞好政策服务。要根据《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规,对养殖场、屠宰场、动物产品经营户不熟悉国家有关政策,不了解情况的,有针对性地登门、进场、入户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5.2 搞好技术指导。搞好畜产品批发市场、活畜产地交易市场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集中的技术信息、畜产品、市场信息等有关的信息网络中心,主要配备信息及应用软件系统,为养殖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信息保障,对标准化养殖园区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从产地环境、投入管理、饲养过程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抽调水平高素质强的畜牧(兽医)人员联片、联户随时解决养殖业养殖管理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安全一是和防范能力,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6 提升宣传引导能力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推进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把宣传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正确把握舆情、主动引导舆论的本领。
6.1 突出宣传重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政策、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普及相关工作的法律知识,提高相关单位和个人知法守法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对动物卫生安全意识和病害动物产品的鉴别能力,以及管理相对人守法经营意识。6.2 创新宣传方式。要配备热爱宣传、善于开拓、擅长策划创意的得力人员主抓宣传,充分挖掘各种宣传资源和手段,力求做到电视里有影像、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报道、乡村里有专栏、道路边有口号,坚持媒体宣传与现场宣传相结合,专业媒体与大众媒体相结合,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灌输式宣传与典型示范宣传相结合,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动物卫生安全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张毅,生于1980年7月7日,2002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2002年12月招考到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在单位期间,曾多个岗位锻炼,现任职称助理兽医师、职务副所长。通迅地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设北街74号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内;邮编:657000;联系电话:*** 4
第五篇:浅谈消防监督人员如何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服务水平
浅谈消防监督人员如何提升消防监督
执法服务水平
临泽县公安消防大队 贾志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服务”作为一种职业精神的理念已经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体现了公安消防机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消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提升消防监督服务效呢?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强化服务意识。一是以深入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学习;以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学习;以深入学习和践行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遵纪守法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个人利益。二是要强化发展意识,确立大局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消防部队创优发展软环境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为大局服务、为大局奉献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克服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意识做到胸怀宽广、目标明确。三是要强化创新意识,确立效率观念。要形成“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改革陈规陋习,着力营造“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的浓厚氛围。四是要强化诚信意识,确立法制观念。确立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的行为规范和服务准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消防服务。五是要强化公仆意识,确立群众观念。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竭尽全力去办,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提高便民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防事业的兴衰成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消防服务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消防机构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消防机构的认可度,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体恤民情,尊重人民群众的尊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人民群众最希望消防机构做的事情做起,把人民消防为人民真正落到实处。一是体现一个“早”字,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对重点工程、重点场所的消防监督早参与,对当地火灾形势早分析,对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政府早报告。二是体现一个“实”字,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尽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质量,减轻企事业单位的负担,“一百个您好,不如把一件实事办好”,“一千个微笑,不如办成一件实事有效”。三是体现一个“勤”字,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对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快捷“立即办”,对疑难复杂的问题,积极主动“上门办”。做到“不说等等看,只说立即办”、“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冷硬横推”现象,真 正做到态度热情、处事公正、执法文明。四是体现一个“新”字,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对一些模凌两可、法律和规范没有明确界定的项目,要创新思维“探索办”,确保服务工作做到点子上。
三、坚持执法为民,提升安全服务效果。消防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在希望消防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简捷的便民措施的同时,更期盼消防机构能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如果社会火灾隐患四伏,恶性火灾事故频发,人民群众得不到最基本的消防安全保障,再好的服务态度和便民措施也不能使人民群众对消防服务满意。当前消防机构大力开展的“执法为民”教育,其本意也是要求广大消防官兵牢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消防监督执法、灭火执勤和抢险求援等神圣职责,为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要提升消防安全服务效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认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统一辩证关系,扎实做好消防工作。一要严格执法,坚决消除火灾隐患,遏制重特大恶性火灾发生,维护公共安全。严格执法是消防工作的主业、主题和中心,离开了严格执法,就谈不上提供良好的消防环境,就谈不上优质的服务。严格执法就是要严格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把好消防安全各个关口;就是要坚决惩治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要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 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二要大力加强消防装备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灾和抢险救援能力。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最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消防部队是一支能打恶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能保安全、值得信赖的部队。三要进一步拓展消防宣传教育形式,更新宣传教育手段,为人民群众增强消防知识、提升避险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增强防范技能、提升避险能力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消防机构提供学习的平台的需求更加迫切。创建全方位、多形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阵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