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

时间:2019-05-13 10:3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

第一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的法制力量.这里就检察机关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作以下阐述。

一、坚持和贯彻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

在检察工作中坚持和贯彻服务大局,就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十一五”规划等重大部署,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事务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共同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检察机关是执行国家法律的专门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重要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必须坚持法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方向,自觉为完成社会主义法治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不懈努力,保障服务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掌好用好执法权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检察工作和广大干警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二、立足检察职能,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检察机关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控告申诉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而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就必须依耐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农民利益、农业发展的各类刑事犯罪,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但是要尽可能好地结合检察机关的职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而必须深入农村去调查、去走访、去研究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发现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帮助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解决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当前农村普通存在的现象有:

1、农村是民事、刑事案件的多发区;

2、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务公开没有得到真正执行;

3、村干部及村民法制观念淡薄;

4、坑农、害农案件不断,查处不力;

5、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不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大,如在通路、农网改造、通水、学校等建设,涉及土地搬迁补偿费、育苗费等问题,从而引起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群体性事件、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损害了干群关系,挫伤了农民兄弟的积极性。上述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如何帮助解决问题,这就是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三、强化三种意识,严查“四类”案件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首要任务是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强化三种意识,严查“四类”案件。

三种意识:一是强化保障人权意识。检察机关行使逮捕权、公诉权、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和诉讼监督权,每一项权力都与人权息息相关,其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要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意识,充分尊重农民的人格,依法维护其权益,坚决禁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强化执法为民意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长期坚持的执法观,是政法工作指导方针“执法公正,一心为民”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农民群众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妥善处理好涉及农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是强化依法办案意识。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强化依法办案的意识,认真遵守《廉洁从检十项纪律》、《九条卡死》、《四条禁令》等硬性规定,一切按法律程序办事,严格公正执法,规范文明办案。

四类案件:一要严查涉农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严厉查处发生在农村的乡霸、村霸、地霸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深挖农村黑恶势力“保护伞”。特别是对那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危害一方的刑事犯罪,要不遗余力予以严打,保证农

第二篇: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洪湖市作为农业大市,服务好“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责无旁贷。要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强化责任意识,抢抓快干,求实创新,扎实抓好六项工作,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水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和四湖流域最下游,三面环水,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东荆河、洪湖的防洪工作历来是全市的头等大事,没有一个安居的外部环境,建设新农村便是空谈。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投入巨资对洪湖市135公里长江干堤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堤防抗洪力明显增强,但与长江相连的91.05公里的东荆河堤抗洪标准不高,至今尚未加固,一遇大水,险情不断。2005年汛期东荆河发生的两次秋汛,多处堤段发生险情,给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另外,93.14公里的洪湖围堤矮小单薄,一遇大汛,险象环生,尤其是33公里的低矮堤段更是难以抗御“96.7”型洪涝灾害,洪湖围堤的防汛工作一直是全市人民的心腹之患。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该市正积极主动地争取东荆河堤防整治工程列入全国推进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洪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列入全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部分堤段开始建设,将会较好地解决洪湖内垸防洪保安的问题。

今年入汛以来,该市密切注视水雨情,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洪湖发生春旱时,及时请求荆州市防指,从四湖上游调水,并控制沿江沿湖涵闸,防止水源流失。在4月中旬和5月中下旬,洪湖两次遭受暴雨时,根据洪湖旱情和洪湖水位,及时启开张大口闸、小港湖闸、调度洪湖水位。在进入主汛期时,该市将洪湖水位控制在24.00米左右,既腾出湖容,又保证抗旱水源,同时又适时调度涵闸,让湖水流动,增强水体的置换和净化能力,从而达到防汛抗旱、环境保护、船舶航运等多种效益,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二、抓好水利建设工作,提供丰收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夯实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响应党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扎实推进洪湖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冬今春,全市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在政策的制定上,该市积极推行“政府引导,村级协作”办水利,实行“一事一议”办水利、大力提倡“民营水利”;在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政府以奖代投办水利,采取拍卖沟渠土地经营权、“一土多用”、以土换资的办法吸收社会资金办水利;同时本着“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田间排灌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2007,全市累计完成土石方840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0%,其中土方838.5万立方米,石方0.15万立方米。挖扩洗骨干渠道58条,长170公里;维修泵站,涵闸230处,进行了石码头泵站10千伏3公里线路改造。在水利建设中,还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水利建设与血防灭螺相结合,与植树造林、交通建设相结合,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实现了“疏好河,灭好螺,栽好树,修宽路”的目标。如燕窝镇疏挖扩洗骨干渠道19.4公路,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有旱灌不上,遇涝排不出”的问题。同时,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农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各项水利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使其水利工程规划科学化、合理化并切合各地实际。该市制订了全市中长期水利建设规划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年一个周期,每年按10万亩农田建设速度整片推进,整体推进,当年施工,当年受益,使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十年后再来一个循环,使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为洪湖农业发展提供丰收保障。

三、抓好工程实施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去冬今春,该市利用国家资金狠抓了工程项目实施,在险工险段整治、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险工险段整治方面,针对去年汛期出现的险情,该市多方筹资190万元,对全市部分险工险段进行了整治。对洪湖围堤东湾段崩岸进行应急处理;对下内荆河六零垸3500米堤段和小港1000米堤段进行整险,完成土方9万立方米;对新堤老闸更换了3台启闭机,对白庙闸更换了3块闸门,确保其险工险情的度汛安全。在泵站更新改造方面,一是完成了总装机7200千瓦南套泵站的6KV母线更换及3号机大修;二是完成了装机3100KW的大沙泵站更新改造,主要是更换2台1250KVA变压器及其它电器设备,确保大型泵站在今年汛期安全运用。

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该市正进行洪狮中心水厂建设工作。该水厂设计受益村4个,受益人口6600人,目前已完成厂区建设,完成200T/D清水池一座,混凝澄清池一座,正进行管道安装。

在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方面,该市在瞿家湾联合垸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试点,治理面积8000亩,现已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0万元。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市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遵照“四制”的要求,专款专用,严把质量关,切实为受益区域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工程设施基础保障。

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提供活力保障。

洪湖市在认真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有关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支撑。目前,重点向国家和省争取以下4个项目:一是大型泵站大沙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该泵站总改造规模78台12840千瓦,概算总投资8600万元,涉及乌林、新堤、龙口、燕窝、新滩、大同、大沙7个乡镇区。该项目已列入湖北省财政专项计划。二是隔堤北灌区第一期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3000万元,重点对峰口、万全两镇17万亩农田的排灌设施渠道进行配套改造,该工程可研已通过评审,有望在今年开工建设。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该项工程由于国家卫生部确定今年荆州市重点是荆州区、江陵县、公安县三县市区,洪湖市明后年才有可能大规模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但仍努力争取今年湖北省安排解决

1.5万人的饮水安全资金。四是申报周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资金259万元,拟定将该村3870农田建成全省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棚蔬菜滴灌系统、大田喷灌系统、渠道硬化三种形式。该项目正在积极申请评审。总之,通过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水利工程项目资金,解决洪湖市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排灌效益减退的问题,为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活力保障。

五、抓好水政执法工作,提供和谐保障

水政执法是搞好水工程管理的基础,是全市人民共同享有水资源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为了搞好水政执法工作,保证水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2005年,洪湖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洪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文件。同时,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以《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为主要内容,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为加大水法规的宣传力度,在滨湖办事处举办了30人参加的村干部水法规知识培训班,使这些村长、村支部书记提高对水法规的了解、认识,带动村民学习水法规,遵守水法规。此外,还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水事纠纷案件,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相继处理了汊河

镇村民破坏南港河堤案,螺山镇村民跨渠违章建房案等几处大案,在全市影响很大,为营造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

六、抓好三项改革工作,提供发展保障

2006年以来,洪湖市以改革为动力,着重抓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乡镇水利站改革。一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晰水利工程管理产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做到对全市主要涵闸泵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二是水价改革。按上级文件精神,水价实行两步制,做好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的测算,呈报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执行新的水费价格。三是乡镇水利站改革。根据《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争取洪湖市委、市政府出台改革方案,确定乡镇水利站人员编制、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确定聘用乡镇水利站人员,为乡镇防汛抗灾、水利建设、水政执法、水工程管理等作好充分的机构和人员准备,真正做到以钱养事,以钱干事,从而增添水利发展活力,使水利真正为全市社会经济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第三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四家村位于庄河市栗子房镇的东南部,辖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共16个村民组,908户,总人口3054人,其中农业人口2971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77名党员。

近年来,栗子房镇四家村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党员和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新载体,突出重点,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在带领群众致富上下功夫、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扎扎实实的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四家村先后获得了辽宁省文明村、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辽宁省巾帼示范村、辽宁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下面,将四家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加强领导,发挥作用,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近年来,四家村党总支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和立足点,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加强村两委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执政水平。为了调动两委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年初村党总支与两委成员签订了责任状,给两委班子套上“紧箍咒”,年终组织村民组长、党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对两委班子进行“双评议”,班子成员的报酬直接和评级结果挂钩,既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又加强了群众对两委班子成员的监督,无形中使村两委干部思想上有了压 1

力,工作上有了动力,目标上有了奔头,落实上有了执行力。

二、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四家村从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入手,对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上进行了充实,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权威性、实效性、科学性。

1、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在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等制度的基础上,四家村结合庄河市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工作意见,在村级管理中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把各项工作摆在明处,落到实处,不搞暗箱操作。为了增加透明度,真正实现村中事务村民知晓,村委会所在地设立村务公开专栏,对财务收支、建房指标分配、粮食直补、各业承包、计划生育、公益事业、优抚救济等情况均予以公开、公示,便于村民监督评议,一切村情事务让村民有权知道,有权参与意见,增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杜绝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2、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按照党员设岗定责的要求,四家村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确定每个党员负责10户,党员定期到联系户家里走访,掌握群众的思想意识动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

3、完善群众教育培训制度。为了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四家村制定了村民教育培训制度,利用农闲时节在村农家书屋开展致富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等知识。全年共举办各类教育培训制度10场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教育和引导群众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牢固扎根群众思想领域,防止封

建迷信等腐化落后思想侵蚀群众,对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载体,强化意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四家村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从村情民意出发,积极探索为民服务载体,走出单纯说理教育人的模式,克服“大、空、松、软”的现象,始终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利用文化阵地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四家村新建文化活动室1个,建配套的千册书屋1个,组建业余文化宣传演出队3支,每年利用农闲和节庆日进行汇演、巡演,一些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弘扬优良传统和美德的节目得到了群众的喜爱。

2、在帮助群众致富过程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四家村结合既不靠山,又不靠海,没有可依赖的资源的实际情况,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富民工程相结合,引入大连诚德牧业有限公司,引导群众发展家庭致富项目。为了做到连片集中、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选址、征地、打井、安电到投产,村两委全程参与,特别是出现被征地农户不配合的情况,两委一班人就千方百计的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直到农户心甘情愿的签订协议为止。目前四家村有养殖小区4个,年出栏肉鸡145万只,生猪存栏量 3000头。四家村将思想政治政治工作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抓手,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3、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巩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了让村里的五保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四家村投资22万元建设了的幸福小区,用于安置全村的五保户,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扶

贫政策,为困难户打井5眼,修缮房屋12栋,帮助10户低保户和低收入户在一年内实现脱贫致富。通过扶贫帮困工作,强化了群众对党的忠诚感,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政治的意识。

4、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四家村在抓好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德”教育的同时,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为平台,评选出全村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文明典型,并进行重点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全村形成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第四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安排部署,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建设新农村,基层组织是关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力“五个创新”。[范文大全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范文大全]

创新支部工作领导模式。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如何实现支部工作与经济工作良性有机互动,成为村级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要创新组织设置。坚持“产业集中、行业就近、突出特色、利于管理”的原则,打破组织设置行政化倾向,探索按照产业链条、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形式,积极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支部+信合+协会”等模式,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引导建立专业协会,在协会中建立党组织,使基层组织设置更加符合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符合广大农村基层党员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抗御风险的能力。二要创新管理方式。随着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尤其是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党员流动性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按照党员特长和服务功能设置党小组,在务工人员聚集地建立党小组,实现党员“无缝覆盖”,使党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三要创新领导方法。村级党组织必须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在领导和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规划、引导、协调、服务职能,抓大事、谋大局、促发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亲民,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行为为民,以丰硕的工作绩效富民,尽快由大包大办、行政命令的指挥决策型转变到协调服务型领导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积极高效的服务上来,扎扎实实抓好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导产业基地培育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引导,以“五星级”创建活动、弘扬“孝道文化”为重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的民主法制建设。[范文大全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范文大全]

创新基层干部选育机制。“政以业兴,村以才治”。目前,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和领导发展经济能力与农村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而农村留守的大都是“386199”人员,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迫在眉睫。一是坚持选育标准。要始终坚持围绕发展选人用人,紧扣发展主题,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把关键的人选到关键的岗位作关键的工作,把那些“组织能力强、奉献精神强、作风公道正派”的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选好领头雁,才有群雁飞。二是扩大选育视野。抓好“双向培养”,努力把退伍回乡青年、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发展能人等发展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有计划地从乡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改善基层组织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发挥“鲶鱼效应”,激发基层组织的整体活力,提高基层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三是创新选育方式。当前,农村组织形式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组织和成员关系由行政归属向利益归属转变,行为导向由政治推动向利益驱动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人时要顺应这种变化和需求,大胆推行“村支部”(居委会)班子党内直选,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落实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让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选自己的领头人。四是抓好干部培训。把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整合党校、行政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资源,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提高分析判断复杂局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疏导群众情绪的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从财政转移支付、留存党费中预先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村党员干部培训经费“缺口”问题。

创新党员先锋作用实现途径。农村党员是党在基层的细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在培育主导产业中发挥引导作用。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没有产业,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村干部要善于围绕支柱产业建基地、引业主、育大户,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向大户和业主集中,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大产品规模,实现增收富民。二是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监督作用。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大农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无职党员,如果充分发挥好无职党员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岗、文明新风岗、环境卫生岗、村务监督岗等,既让无职党员有事可做,又较好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全民创业中发挥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以党员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创业的“双带”活动,树立抓保障不如抓就业,抓就业不如抓创业的观念,通过建立党员示范,推进农村人才市场化配置,实施“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干事业”的全民创业行动,实现党员、群众共同发展。

创新农村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人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一是要加强村民自治

。要正确处理乡、村关系,县、乡镇对村重点实行宏观管理、目标管理和任期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对村的“规定动作”,引导各村增加“自选动作”,取消对村无关大局的行政指令性任务和评比考核,尽可能为乡镇干部“松绑减负”。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切实指导好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民间组织、经济中介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要善于广泛凝聚“民智、民力、民财”,健全村级工作制度,理顺村“两委”工作关系。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级议事制度,重视和发挥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村级重要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规范议事决策程序,真正做到关系村级发展的大计,由群众“拍板”,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由群众自己定夺,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把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对村级重要决策、重大事务、重点工作等应当向群众公开的必须公开,落实群众知情权;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国家项目投入资金的作用情况必须全面公开,落实群众监督权。三是要切实加强利益协调。新形势下,农村利益矛盾增多,层面扩大,农村利益关系逐步变得复杂化,这就要求村支部善于把握利益协调这个要害,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农民这个利益主体的正当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协调平衡好其它利益关系,积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尤其要建立完善偿债机制,落实偿债措施,避免因债务性矛盾引发行为性冲突。

创新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机制产生活力,机制决定效益。稳定村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必须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配齐配强村“三职”干部,解决好“三职”干部的待遇,做好农村30年以上工龄“三职”干部养老保险工作;积极鼓励年轻有为的“三职”干部报考国家公务员;设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奖”,分表彰一批优秀村支部书记、优秀村主任,让有为者有位。二是强化经济保障。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村“三职”干部基础工资由县财政直发,乡镇设置绩效工资并按月发放。绩效工资与村党支部任期目标承诺结合,由村民代表与乡镇共同考核。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切实解决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免除后顾之忧。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完善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从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公益设施改善、招商引资、党员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对村干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充分利用考核结果,以绩效论英雄,按成果行奖惩。

第五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界定

定义:指的是由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和服务的农户和组织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称二.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践 

(一)美国 :

美国的合作组织基础从跟本上说是家庭农场制度,通常称为农场主合作社。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弥补传统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的缺陷,一种名为“新一代合作社”的新型合作社在美国诞生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该种组织实行交易份额制和限制会员制,只接收事先与社员商定好的特定数量和种类的农产品,然后进行加工和销售,并让社员分享增值的收益。早在1995年,就有4006个农业合作社,拥有3700多万社员,总资产达403亿美元,营业额1122亿美元,净收益23.6亿美元。

(二)法国: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家,农业合作社在法国十分普及,分布的范围很广,覆盖了全国100个省。从农业合作社的活动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的物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业生产服务这三个方面。法国农协除了在经济上保护农民的利益外,农协还是农民政治利益的代言人。法国每个省的农协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其目的是一致的。而且,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政府还派驻一些调查员到农协,以便及时将农民的意见反馈给政府。目前,法国农协趋于向企业化,合作形式更加多元化

(三)瑞典:

瑞典的农民合作社在创建初期,是由大农场主发起,说服众多小农场主参加而建立起来的。今天,瑞典合作社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合作社之间的大规模的兼并,,合作社的数量急剧减少,而规模迅速扩大。瑞典合作社是一种企业组织,包括

许多全国性的合作组织,如:奶牛合作社、畜牧合作社、肉类加工合作社等等。合作社每年都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讨论解决各成员组织提出的问题,但大会决议对成员组织并没有强制约束作用

(四)德国:

德国现有各类合作组织1万多个,成员2000多万名。属于莱夫艾联合会的合作社7000个,成员560万名。其中农业(含畜牧业等)合作社4100个,信用合作社2200个,商业和手工业合作社810个。其合作社组织体系分为地方、地区、全国三层次,地方一级是合作社,全国和地区两级是合作社联合会。合作社联合会对外代表农民的利益,对内向合作社成员提供咨询服务、重要信息,依法对合作社进行审计。

(五)日本:

日本的农业合作社称为“农协”,成立之初政府就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对其加以规范。最大特点是与政府关系密切,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农业政策的指导下活动的,为政府经办各种重要的购销、仓储业务,替政府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计划,是上联国家、下联农民的组织,具有组织上的严密性、参加上的普遍性、服务功能上的全面性的特点。全国农协分为中央农协、县农协和单位农协三级农协组织。可以说,日本农协是个半政府的组织,日本农协的优点在此,缺点也在此。2001年,全国拥有综合农协组织21327个,农业合作商店1200个、加油站4800个,以及宾馆、医疗、文化设施。

三.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启示

(一)以家庭农场为基础

西方特别是美国,农业合作中的农民一般是指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独立经营权的农场主,因此,农业合作社又被称为农场主合作社。农场主加人合作社后,并不改变财产所有关系,同时也保留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不受合作社的任何干预。合作社往往通过合同形式把家庭农场垂直地组织到自己的系统中来,以解决单个农场难以解

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题。因此农场主合作社在各国得到了较为普遍发展。

(二)以流通领域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为主要形式

流通领域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比重也最大。美国和法国参加供销杜的农民在农民总数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6和4/5。这类型的合作社适应农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运、销售及科技、金融等各种服务,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商品化的步伐,深受农民欢迎。相比之下,合作社在生产领域中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艰苦的过程,在发达国家中只占极少数,且大多办得并不成功。

(三)以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方法为手段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合作社一经登记便取得了法人资格,并基本上沿用股份公司的管理方法,也是实行社员大会、理事会(既董事会)和监事会分权制。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一人一票制。理事会是执行机构,下设有各种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由理事会雇佣经理负责合作杜的业务,社员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实现他们对合作社的控制。

(四)以政府的扶植为坚强后盾

从各国农业合作的经验看.政府的帮助是不可短缺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各国都出台了合作杜法.如美国的卡帕一活尔斯坦德法(1922),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1947)等,都为合作社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

(2)提供优惠的税收、信贷等政策条件。拿日本来说,政府对农协采取了特殊的税率。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40%,事业税税率为12%,而农协仅分别为23%和8% ;(3)政府参与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法国、荷兰和丹麦每年都通过农业合作院系培养大批农业合作经济管理人员,美国有的州还

专门立法规定凡主修农业及社会科学的学生必须修一门有关合作社的课程。

(五)以为农民服务为最高宗旨

农村合作组织与一般企业不同,它不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唯一目的,而是以为农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其服务范围包括了从生产到流通,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等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要是农民需的和对农民有利的事,合作社都会去经营。此外,合作组织作为代表农民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团体.还积极参与农业政策与法律的制定,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意见,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交涉能力和谈判地位。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 发展概况

1.大陆基本情况

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为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80年代以科普协会、农技协会、研究会为主。根据“农业部课题组”的资料,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40多万个,其中运转比较规范的约有15万个,其中各类专业协会约占85%,专业合作社约占10%,股份制合作社约占5%。此外,中国科协部门发展的专业技术协会9.23万个,会员1150万,供销社系统创办的专业合作社约1.85万个,入社农户538.95万户。 台湾基本情况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台湾兴办较为长久,发展比较成熟。台湾的农民组织包括农(渔)会、农业合作社、产销班、代耕中心等,其中最重要的农会组织在农产品共同运销、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一体化、企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几年,产销班在福建等地很受欢迎,它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主要目的的小规模合作组织,目前全岛有6300多个,参加农户11万户。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1.从地位与作用来看,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1)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改善了农业的经营条件

(2)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从存在形态来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三种形态:

初级形态(技术交流型)中级形态(技术经济服务型)高级形态(技术经济实体型)

 初级形态逐步向中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发展

3、从组织形式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民办”、“官办”和“官民合办”三种形式并存,民办公助的形式将占主导地位。

4.从外部环境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宏观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从法律上、政策上和经济上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三)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1.农民自发型

基于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仅仅依靠个人力量难以解决而且又是阻碍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技术、资金、人力和市场等难题时,由一人或数人发起,多人或多户自发参与,组成的“农户+农户”模式的业协会或合作社,以此架起了农户通往市场的“桥梁”。案例1

吉林省梨树县夏家农民合作社,社长是一个女同志,名叫张淑香。她创办的是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10户,其中养猪户72户,养禽(鸡、鸭、鹅)户38户;包括辐射到邻近乡镇,合作社社员达到173户。这个合作社自2000年4月成立至今,通过组织农民发展种养两大支柱产业,为农民减少生产成本83750元,形成消费积累42300元,为农民增收98万元。2002年初,在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帮助下,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和制度。

2、政府推动型

在农村经济改革中,一些集体经济为适应城市化和就业市场等新的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实行的转型与当地农民建立起“政府+农户”模式的“官办”合作经济组织。这些集体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农、林业等涉农部门)给予的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和市场保障等一系列支持和呵护。案例2

北京郊区顺义镇石各庄村葡萄产销合作社,2000年初由该镇的林业公司牵头,当地二十几个红提(葡萄)大户共同发起,为解决红提种植、销售等问题,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而成的。这个合作社共吸纳农民入资106万元,拥有社员397户,种植面积7100亩,建有葡萄保鲜库30座。2001年销售红提100万公斤,社员亩均效益1000元,户均增收4000元。

3、项目引导型

一些国际援助项目在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于项目可持续性的“敏感性”,通过对前期项目的巩固和完善,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以参与式行动性研究为手段,有效地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健康的发展,建立“专业协会+农户”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案例3

桃源河乡大岭村在中荷扶贫项目的支持下,2000年底实施毛竹加工扶贫项目,全村有12户竹农报名参加,并成立了竹农协会。中荷扶贫项目以社区股份资金的形式资助该协会65000元用于购置竹加工机械和配套设施;会员每户以10元入股的方式筹集股金10000元用于修建厂房2001年~2003年,3年合计生产产值达到8612万元,利润及发放劳动工资共4118万元。由于竹加工活动的开展,稳定和提高了当地的毛竹销售价格,解决了边远山区的卖竹难问题;同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妇女参与项目创造了机会。4.企业带动型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转轨的进程中,原来由计划统配的工农业原材料再也无法通过市场的途径而轻易获得,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试图与农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与农民开展有限的合作。企业通过支持农民参与前期的生产或加工环节,以便取得产量稳定、质量达标的成批量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产业化链条。这类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最早是出现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区。案例4

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年成立的四川省首批定向募集股份制试点企业。通过6年的产业化运作,现已拥有14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公司股本总额由5000万元扩大到112亿元累计实现利税4000余万元。该公司除了拥有多家分、子公司、加工企业外,建立有两个蚕业股份合作社,50个蚕业协会,对8个蚕桑专业村实施了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托管。五.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论上的清晰认识

主要是在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关系上: 一是认为合作社的概念可以包括集体经济,而集体经济的概念却包括不了合作社;  二是认为集体经济包括合作社,而合作社却不能包括集体经济;

 三是认为两者在内涵与外延是完全重合的,说的是同一事物;

 四是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五是认为两者虽然在外延上有重叠,但并不互相包容,集体经济是就所有制性质而言,合作社是就其组成和运行方式而言。

2、缺乏高素质的合作经济主体

 合作经济比个体经济复杂得多,没有文化缺乏经营管理能力,不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合作知识,要搞好合作组织是不可能的。但我国现实却是广大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二是缺乏合作知

识。农民对于什么是合作社?为什么要办及如何办好合作社缺乏真正的了解。甚至还有一定误解,更不用说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了。

3、缺乏群众基础

 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使人们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真正的合作精神还未在广大农民中生根,农民还设有意识到自己是合作组织的真正主人,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实际上合作组织“官办”的成份依然很大,太大减弱了对农民的吸引力。

4、缺乏配套的外部环境(1)从政策环境看,虽然有关文件也提到要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但在宏观上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家仍然掌握了相当数量的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计划收购权,许多主要的农资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实行当地生产资料部门垄断经营等,限制了农村合作组织在这类物资的购销领域合法涉足的权力。(2)从法律环境看,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台作经济的法规,从而无法明确合作组织的法人资格和法律地位,无法以立法形式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加以保护。

(3)缺乏一支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宣传教育队伍,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进行合作制教育和宣传,对已办的合作组织进行指导。

六.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的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群众基础

 我国农村合作制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合作意识淡薄,对发展合作制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搞合作化运动的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要消除这些不利的影响,就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培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群众基础。同时,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意

愿,决不能搞强制,要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2.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制度环境

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也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既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直到目前我国依然没有一部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规,从而也无法以法律形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功能、组织形式等加以规定,无法规定其法人资格、法律地位,无法以法律形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以保护。所以,要想推动我国农村合作制经济迅速发展,制定并实施全国性的合作社法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3、成立全国性的合作社管理机构

 目前,在我国工人中有工会,工商企业有工商联合会,唯独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系统。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农民组织,把现有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改为“中华全国合作总社”,使之成为全国性的半官方的民间组织,能够代表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既能加强其对全国各地合作社的指导,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反映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履行部分政府职能,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替政府分忧;政府也可以通过合作总社来改变对农业的直接调控方式,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4、规范、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促使其健康发展

外部的扶持终究是外因,合作制要大发展,关键还在于内部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也是避免合作社内耗的根本出路。 首先要明晰产权。目前我国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参加而建立的,这些单位之间的财产利益关系如果不清晰,就会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引起摩擦和矛盾,从而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带来

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其走向衰亡。所以,明晰产权对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是十分关键的。

 其次要健全合作组织内部的民主管理制度,包括代表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内部领导制度等。要把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置于服务对象的监督之下,以充分民主的方式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5.加大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信贷支持  实践证明,以小农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组织,仅凭自身力量进入市场进行平等竞争是很困难的,它需要政府的扶持。况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为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发展不仅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它也应当得到政府的帮助。而且从国外的经验看,作为承担一定社会公益事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各国政府对其发展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促进这些国家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开展业务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农村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所以,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应是目前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现在许多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都面临着《农无传人》的威胁,素质较好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这种趋势不改变,就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提高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及其成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及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大批现代农民企业家。

下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