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看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路向
从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看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路向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问题就被尖锐地提出来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在大规模地引入西方科技文化之时,有人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来规范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规定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论争就集中在“中”、“西”、“体”、“用”这四个字上,这是企图从处理中学与西学关系的角度来规定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20世纪初年的“保存国粹”论,就是要维护中国文化之体,而稍后提出的“全盘西化”论则是企图以西学为体。
鉴于“中”、“西”、“体”、“用”的长期争论不休,王新命等10教授于1935年1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时,则有意避开这四个字,而提出文化建设应该根据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这一“中国本位”的原则。这一提法作为一个抽象的原则当然是正确的,但它没有指明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是什么。根据“此时此地的需要”这个原则来回答中国文化发展路向时,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如王新命等人认为中国此时此地需要的是一种“‘国家社会主义’的文化”,这实质上就是在鼓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文化。而严厉批判“本位文化”论的胡适则一贯认为中国需要的是全盘西化。所以“此时此地的需要”这个原则还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问题。
不过,“此时此地的需要”这个原则却影响了以后的讨论,知识界将视野集中到“此时此地的需要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上来,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新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
“科学”和“民主”,早些时候称为“格致”和“民权”,至迟到19世纪末维新派就在事实上把这两者视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核心内容了,但是把这两者明确作为发展新文化的方向性的口号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激进的陈独秀等人提出来的。对于激进派的文化观当时有不少批评,但对他们提出的“科学”和“民主”各派都表示赞成。
“民族”和“大众”这两点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明确起来的。以笔者所见,最先提出以“民族的”和“大众的”来标识新文化特征的是鲁迅先生。1936年6月,鲁迅和沈雁冰、冯雪峰商议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此前,中国的文学界对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问题已有很多议论,但未将这两者并列,作为一个明确的方向性的口号提出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是一个发展新文学的口号,同样也具有一般文化学上的意义。稍后,在1936年的新启蒙运动中,经过讨论,新文化的发展路向进一步明确了。艾思奇在《什么是新启蒙运动》一文中指出:新启蒙运动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用民主的自由的思想来对抗独断教条,用科学的文化来代替迷信的愚蒙”,并将在三个方面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没有努力在广泛的民众中去建立新文化,新启蒙运动将使新文化的普遍性达到最大的限度;新文化运动没有把它的作用实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方面,这使得它没有稳固的基础,新启蒙则应该和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民生改善等配合着;新文化运动没有建立起整个的中国自己的文化,它所留下的只是零零碎碎的成绩(如整理国故之类)和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的介绍,新启蒙运动将继承这些成果,并在全民族自觉的基础上,“给它一个新的综合”。虽然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于这一运动所持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点上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新启蒙运动应当像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样提倡“科学的”和“民主的”,并且还应当提倡“民族的”和“大众的”。
新启蒙运动之所以要给新文化加上“民族的”和“大众的”两个特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总结新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深化了。在很长时期中,“民族文化”是保守主义
者的口号,中体西用派、国粹派、中国本位文化派等都是从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来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的,而各种激进的“新派”则不同程度地轻视甚至否定文化的民族性,而经过激烈的反传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缺少深厚的民族文化之根的弱点暴露得更为明显了,要求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呼声骤起,就连主张“全盘西化”的胡适也不能不表示,他的“全盘西化”实际是自然折衷,让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自由接触,自然形成中国的新文化。“大众的”则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平民意识”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现实斗争的需要。新启蒙运动兴起于全民抗战前夕,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是战胜日本侵略的重要条件,因此新文化不能不强调“民族的”这个特点;抗战需要动员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参加,文化恰负有鼓动群众的责任,因此新文化不能不强调“大众的”这个特点。
新启蒙运动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中断了,但是关于中国新文化发展路向的讨论并未因此而中止,各派文化人几乎都在提倡“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如胡秋原在1938年12月发表《中国文化复兴论》,提出“在现代的基础之上,一定有中国的现代文明”,“所谓现代文明者,在形式上是民族的,在内容上是科学的”。而在解释“民族的”含义时,他说:“民族主义同时是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同时是全民主义”。他这里也提出了四点: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全民主义)。1939年2月,张申府发表《论中国化》,他认为毛泽东关于学习中国历史遗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与新启蒙运动的一个要求完全相同”,他并且围绕文化的民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民族化与科学化、民主化、大众化的关系。他指出:“新启蒙运动很可以说就是民族主义的科学民主思想文化运动。”“我们一方面主张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把科学与社会密切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主张中国科学化,科学中国化。科学中国化的意思就是要使中国在科学上有其特殊的贡献,使科学染上中国的特色。”“新启蒙运动反对奴化,同时要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科学的通俗化,学问的大众化。要通俗化,大众化,当然必须先中国化,本国化,本土化。”
当时在延安的中共领导人对于这场文化讨论也很关注,并且吸收了其成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闻天(洛甫)于1940年1月5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中讲到: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必须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也是在这一年的1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其中有一节讲到新民主主义文化,说它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比较一下,毛泽东所讲的比张闻天的少一个“民主的”,但不能由此认为毛泽东忽略了“民主的”。毛泽东是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时提出了那三点,因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当然就是“民主的”,无须将这一点再同义反复地列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所以毛泽东和张闻天的论述是一致的。很可能,当时在延安的中共领导人曾讨论过中国文化发展方向问题,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毛泽东对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论述大家都很熟悉了,不须在此重复了。经过毛泽东的阐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路向不但明确了,而且确定了。它深刻影响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
今天,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文化人时不时还要议论中国文化发展方向问题,但很少有人提“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了。倒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比较受重视。其实“综合创新”只是一个方法,而不是一个方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只是说在创造新文化时需要利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而未说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它之所以可以被广泛接受,正在于它没有提出“方向性”这样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无论中体西用论者、西体中用论者、新儒家、西化论者,都赞成利用古今中外的文化来创造新文化,也就是都主张“综合创新”,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和多大程度上利用中西文化的资源,他们就有分歧了,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此时此地的需要”和对新文化发展的方向有不同的看法。我以为,现在仍以“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作为中国新世纪文化建设的方向为好,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推动人类进步的四大思潮是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主义,这为中外历史学家所认同,我们的新文化当然也不能偏离这四大主义,“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正与这四大思潮吻合(“民主的”与“自由主义”相通,“大众的”与“社会主义”相通),只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它们的含义作出新的阐发。
摘自:《新华文摘》2003年12期
作者:房德邻
第二篇:从电影看中西文化
电影中的西方文化
摘要:光影百年,绚烂多彩。自从电影诞生之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影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产品,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的产品,我们从中西方不同的电影中,可以发现,中西电影不论从艺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体裁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这短短的电影中可以窥见中西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电影、西方文化、宗教、价值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
一、宗教与哲学
(一)犹太教
犹太教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神教,是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巴勒斯坦地区由于崇拜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犹太教徒们奉雅赫维为全知全能的“独一真神”,他无形无体,可以洞悉掌控世间的一切。据说犹太教的教规教义是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下来的,所以摩西被奉为先知,“摩西十诫”因此成为犹太教徒的金科玉律,第一条:除了上帝雅赫维之外,不可信别的神; 第二条:不敬拜或雕刻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真主的名字; 第四条:将安息日作为圣日; 第五条: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第七条:不可奸淫;第八条:不可偷盗;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所有一切。
《十诫》、《埃及王子》都是歌颂摩西伟大壮举的优秀电影。讲述摩西从奴隶再到传教士的传奇经历,歌颂摩西对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十诫》中,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母亲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但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
(二)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包括三位一
体,即相信上帝是唯一的,但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原罪论是基督教伦理道德的基础。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并将这一罪孽传给了后代子孙。人生来就有“原罪”,还有因违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本罪”。耶稣基督是上帝下派到人间帮助全人类赎罪,人类凭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
电影《耶稣受难记》故事发生在最后的晚餐之后,大祭司和教徒们认为耶稣的言语是狂妄的疯话,而被判死罪。经过多方的判定,耶稣仍死罪难逃,于是耶稣背着十字架蹒跚地走在通往蒙难地的高尔高沙的耶路撒冷街道上。在蒙难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耶稣经受了被上帝遗弃的最后考验。恐惧的耶稣看着圣母玛利亚,大声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十字架使命完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刹那间,天地变色······这种为人类救赎的思想象征基督思想的实践,凭信仰得自救。
在《约翰福音》、《马太福音》、《万世巨星》、《基督的最后诱惑》等都蕴含了这个思想。这些年很红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是讲述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关于救赎的故事,但救赎他的不是上帝,而是自由、希望和信仰。讽刺的是肖申克的监狱长是一个常常手握圣经,满口圣言,却是个暴戾、专制、残忍的“伪基督”。男主角安迪被冤枉入狱却不甘于命运,在狱中经历种种折磨,仍20年来孜孜不倦地偷偷挖地洞逃生。安迪的受难,也印证了耶和华的那句预言“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影片结尾,安迪逃难成功,从他逃出肖申克之后的仰天长啸与耶稣在临行前大声喊出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处;监狱长自杀之前墙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审判很快降临”等场景似乎都阐释了基督教思想。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默罕默德在1300多年前在麦加创立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是“平和”、“顺从”之意。穆斯林们相信安拉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真神,伊斯兰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更改,唯有顺从和忍耐才是符合真主的意志。在伊斯兰国家拍摄的影片中的人物很多体现出一种顺从命运,以苦难历练自我。
电影《小鞋子》讲的是一位哥哥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由于家庭贫困
而买不起新鞋,于是哥哥和妹妹轮流穿一双鞋子,在上学和放学频繁换鞋子的过程中,哥哥练就了跑步的本领。哥哥参加学校的校运会想要为妹妹赢一双鞋,因为学校运动会跑步冠军的奖励是一双鞋子······,还有电影《黑板》的故事也非常简单,两个颠沛流离背着黑板流浪的教师,去寻觅愿意支付学费的学生,在路上他们分别遇见了一群偷运禁品和一群逃离伊朗的老人。黑板成为他们想穷苦人们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向心爱的人传递爱意的信笺,更是帮助受伤孩子包扎的夹板。这两部电影中都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煽情的对白,以其极其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不知不觉让你感动。他们都体现出一种顺从命运,以苦难历练自身的朴素气质的伊斯兰教思想。
二、价值观
电影《刮痧》借中医疗法“刮痧”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从影片当中的很多情节我们都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各种思想价值的差异。明明是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却被诉诸公堂,连孩子的监护权差点失去。
《刮痧》直接反映的是中西方在医学领域上的差异,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刮痧这种传统的民间疗法,但是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血痕就成为男主角许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中医还有许多传统疗法,例如针灸、拨火罐等等,但是不被很多外国医疗界所理解。原因是中医注重整体宏观之哲学思辨,而西医崇尚部分还原方法;中医思维强调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直观,而西医思维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医宗旨辨证论治,而西医根于辨病论治;中医采用直接观察人体之方法,而西医主要借助仪器间接观察机体变化;中医试验方法简便直观,而西医实验方法复杂严谨。
法律与人情的差异。中国人在传统观念当中认为人情大于法,影片中,当护士看到孩子背部的血痕以为孩子受到虐待并立刻报案。许大同的老板兼朋友,本来想在法庭上助其一臂之力,但是当他看到孩子的背部的血痕时,却站在起诉人这一方。许大同对朋友的举动感到强烈的不满,认为他背叛了自己,后来不惜辞去工作,还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中国人眼里,既然是朋友就义不容辞帮助自己,站在自己这一边。但是美国的法制观念比人情观念重,而且是对事不对人,他们大多首先想到此事是否合法。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同的朋友后来知道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时,不辞万里来中国求证,后来帮助许大同一家团圆。也说
明了西方人求真、公正的精神。
教育观念的差异。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一生的不动产,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打子,天经地义”。《刮痧》中许大同的儿子和老板的儿子发生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许大同要求自己的孩子向老板的儿子道歉,孩子不从,大同打了孩子一巴掌。中国人认为打自己的孩子让其给地位高的人道歉是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是这种行为让西方人觉得和野蛮。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孩子动手辱骂,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教育观念中,中国的父母可以向西方的教育观念学习借鉴。
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同样是许大同打孩子要求孩子道歉这一情节,大同是为了尊重、给面子老板而打儿子,但是老板却并不领情也不能理解,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是对人权的不尊重。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贬己尊人,在称呼方面体现最明显。中国人称自己家庭成员为:“家父”、“家母”、“贱内”、“犬儿”、“鄙人”;称呼别人为“令尊”、“令郎”、“千金”等来贬低自己,提高别人的地位。但这种“卑己尊人”的行为他们是不能够理解,而且往往会引起误会。
三、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影片中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但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看来,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认为是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与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等同。但是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更重视民
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成年人甚至小孩总是把自己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像我们东方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他们的孩子。
而英雄主义是由个人主义发展而来的,希腊神话由神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组成。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个个形象生动,例如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等等都是英雄主义色彩浓重的神话故事。电影《特伊洛的海伦》、《木马屠城记》等都是反映希腊英雄们的英雄故事。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于是便有来一大批《超人》、《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007》、《黑客帝国》、《变形金刚》等一系列凭借个人能力拯救世界的电影。而对于东方人而言,他们崇尚团结,反对特立独行,同时怀古情节也颇为严重,因此《黄金甲》、《赤壁》也会风靡一时。
四、结语
电影是一方文化之窗,是文化的载体,是西方的软实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 西方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等文化影子。它可以使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学会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减少各异的文化成为沟通交往的障碍,让我们走出去的时候,能够理解和入乡随俗。做到互相谅解,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史小妹.西方文化与电影.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2]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李军,朱筱新.中西文化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4]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29
[5]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
第三篇:从鬼文化看中西文化异同
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ghost)”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究其原因,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淳朴观念和敬畏之心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受到宗教、民族习惯的影响,由“鬼文化”引发的丧葬制度和鬼节在中西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关键词:“鬼文化”ghost;丧葬制度;鬼节;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和西方因为历史、政治、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含蓄内敛与开朗外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各种相反的特点。然而,在对“鬼文化”的认识上,中西方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一)中国的“鬼文化”
“鬼”是指人类死后所化作的灵体。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中认识到中国人对“鬼”的认识:
《礼记?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①
《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鬼?气?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古文鬼。”②
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鬼:
“人所归为鬼。以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於鬼也。从厶。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凡鬼之属皆从鬼。”③
也就是说“鬼”字是一个象形字,表现出古代中国先民对于鬼魂的形状想象:下面是人,上面是个奇怪可怕的脑袋。
鬼虽为人死后所化,但是却比人多了很多强大的力量。我们从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鬼可以飞,可以穿墙,可以隐身,会法术,甚至也可以附身到活人的身上。但是鬼属阴,《说文解字》曰:“鬼,阴气”,民间以阳气为人,阴气为鬼。所以鬼一般在晚上才出来,不能见光,遇见阳光就会灰飞烟灭。虽然人鬼殊途,但是中国自古的传说、话本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人鬼情未了”的桥段,如《聊斋志异》中最常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聂小倩》就是讲一个叫宁采臣的书生和女鬼聂小倩相爱的故事。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地狱和转世投胎的观念。即是说,人死之后,魂魄会进入地狱,若生前善事做的多,则可以转世投胎重新做人。而若坏事做多了,则会根据罪恶程度要么投入畜生道,来世做牛做马;要么会在十八层地狱受刑,永世不得超生。并且,转世投胎,会根据前世的恩怨纠葛,有债还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的债”,父母骂不争气的小孩时,也会说“你这个讨债鬼”。
同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鬼亦可修道成仙,造成人、鬼、神混杂的局面。并且道士逐渐取代了巫师的位置,实行招魂、超度、驱鬼等活动。
发展到今天,除了原本的意义外,“鬼”也有了很多其他的意思。《新华字典》关于“鬼”字的词条有6个:(1)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2)阴险,不光明:鬼话,心怀鬼胎;(3)机灵(多指小孩子):这孩子真鬼;(4)对小孩儿的爱称:小鬼;(5)对人蔑称或憎称:酒鬼,吸血鬼;(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可以看出,“鬼”字的使用多数是带有贬义色彩的,“鬼话连篇”“赌鬼”“人不人鬼不鬼”等。偶尔,会变成带有褒义色彩的词汇,比如有时候用于小孩子身上的“小鬼”“鬼灵精”就是带有宠溺口味的爱称;还有情人夫妻之间,女人称呼男人“死鬼”也是听着不好听,但带有爱意的称呼。
(二)西方的“ghost”
在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鬼”也基本是人死之后的灵魂。苍白的脸颊、飘忽的身影,在阴暗的古堡徘徊,夜晚出来作恶,神出鬼没。
(三)中西“鬼文化”相似的原因。
从鬼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民族,古代先民将鬼看成非常可怕的东西。这是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知识匮乏,非常的蒙昧无知。当原始先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是由一种非常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的。
从梦境中和昏迷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日常生活和人,甚至是一些死去的人,醒来之后又一切如常,仿若不曾见过。碍于低下思维能力和贫乏的科学知识,人们猜想,人是有肉体和灵魂之分的。并且,从可以见到死去的人这一点上,再推断出灵魂不死的观念。原始先民认为,死去的祖先和亲友可以来到梦中活动,便是灵魂之说最好的铁证。而古代常说的“托梦”也是此观念的表现。死去的人若有心愿未了,或者思念亲人,便会托梦,到在世之人的梦中告知和相见。对于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是从梦境中产生的问题,恩格斯曾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除此之外,影子也是原始先民相信灵魂观念的依据。影子是紧紧跟随人类的一种东西,并且是黑色,人类对于黑色有一种本能的未知恐惧。他们认为影子是人生命的终于组成部分,也就是灵魂的象征。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信,如果踩着影子,或者伤害影子,那么就会真的伤害到人的躯体;如果没有了影子,那么人也就会死去。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小孩子依然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虽然已经没有了禁忌,但是依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伤害”对方。这也印证了人们认为影子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观念。后来,古代人们就将这脱离了肉体的不死灵魂称之为“鬼”。
(四)中西“鬼文化”的风俗比较
由“鬼文化”直接引发的就是丧葬制度和鬼节。虽然对“鬼”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两点上中西方则开始形成比较大的差异。因为对“鬼”的敬畏,人们都比较重视丧葬仪式,并且中西方都产生了鬼节。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丧葬习俗和鬼节上,中西方明显不同。
4.1丧葬习俗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认为死亡是灵魂回到上帝的怀抱。葬礼比较肃穆,人们一般祈祷死者能够洗净罪孽,早日升上天堂。并且,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灵魂平等”,所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实行简丧薄葬。在葬礼上人们一般会穿黑色,或者带黑纱,为死者献上鲜花以示哀悼。
而中国因为孝道文化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讲究“厚葬”。并且在仪式上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丧葬仪式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讲究:棺材的选择,丧服“披麻戴孝”,烧纸扎、头七礼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陵墓,特别是皇宫贵族,陵墓拥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物。最早的时候贵族流行以活人(通常是奴隶)、牲畜殉葬。后世文明发达一点之后,觉得此法太过残忍,改为以陶俑代替活人,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陪葬。除了陪葬品众多之外,墓葬还非常讲究风水,人们认为必须给祖先找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祖先的灵魂才能福泽子孙,否则亡灵不得安息,会有祸患。
除此之外,与西方葬礼肃穆的氛围不同,中国的葬礼都很热闹。虽然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习俗,但基本都很喧哗,如哭丧,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等。甚至会有有些地方娱乐节目,如四川地区有些丧礼上守灵的人们会在灵棚内打麻将。
但中西方在丧葬仪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实行火葬和土葬。(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除外)特别是到了现代,为了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从土葬改为火葬,将骨灰安置在公墓。
4.2鬼节
中国的鬼节其实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在民间流传,并且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形成很多不统一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半,鬼门开”。虽然道教是过“中元节”,佛教叫做“盂兰节”,但是日期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的百姓在这一天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放贡品,烧纸钱。并且,传说这一天“鬼门开”,所有鬼魂都会到人间来,所以除了在家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在路边或湖边烧纸钱,供奉给所有孤魂野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人的本能上都是一样的。不仅是原始人类对鬼的认识,还是一些神话传说的相似性,都说明人类在一些基本观念上是相同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宗教、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产生出巨大的差异。求同存异,才能让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共同发展。
第四篇:英语教学论文:从英语教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英语教学论文:从英语教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西方思维自苏格拉底开创思辩的方式起,习惯于抽象思维。而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中国人注重从整体出发,强调整体优先式,而西方人注重部分,强调部分优先式。中国是个典型的大陆国家,而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经相当发达,因此有些原文含有该文化特有的环境因素也就屡见不鲜了。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生存环境;风俗习惯
1、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由于东西方在各自文化下的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方面存在不同,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如对“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这个短语理解,如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惯,就会很自然地理解成既然平行那就不会相交,也就不会发生任何接触,两者之间也就无任何瓜葛,就定会将其译成“谈不拢”或者“意见不一致。”而实际上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正好相反,他们让为平行不交叉即是不会有矛盾,也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之意。”可见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之大。
西方思维自苏格拉底开创思辩的方式起,习惯于抽象思维。而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如中西方文字的形式则完全不同,中国人喜欢方块字,其表意。而西方人却喜字母,因其表音。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比较形象而西方人则更好抽象。如“the signs of times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ax system.”应该译为“很明显,税务体系必须改革。”两个句子的差别在于前者以抽象名词(signs, times, necessity)来表达概念,而后者以意义明确的具体的词(明显,必须)来表达。
中国人注重从整体出发,强调整体优先式,而西方人注重部分,强调部分优先式。这在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表达上的反映,则为两种语言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如①at eleven minutes past 1a.m on the 16th of october , 1946.ribbentrop mounted the gallows in the execution chamber of the nuremberg prison.(钟点、日、月、年)译为:一 九 四六年十月十六日凌晨一点十一分,里宾特洛甫走上纽伦堡监狱死刑室的绞架。(年、月、日、钟点)②i was born in burdine, kentucky,in the heart of the applachian coal-mining country.(小地名在前,大地名在后)我出生于阿帕拉契亚山脉煤矿区的肯塔基州柏定市。(大地名在前,小地名在后)。而且中国人注重整体效果,不太注重形式上
的完整。而英语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的体现。针对这种差别,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词语与句子顺序的调整,关联词的增减和句子结构的调整如:
(1)原文: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译文: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到了。(删减关联词)
(2)原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译文: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增加关联词)(3)原文: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译文:我们在教室里学习。(词序调整)(4)原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译文: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词序调整)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而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经相当发达,因此有些原文含有该文化特有的环境因素也就屡见不鲜了。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却是“挥金如土”而且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
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其中尤为典型的便是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东风给我们的感觉是和煦溫暖的,含有“春天的风“之意。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曾有人作诗为反映改革开放,国人意气风发,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曰: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谁怕谁。以及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所以才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有英译为:1 hard it was to see each other——harder still to part!the east wind has no force, the hundred flowers wither.(innes herdan)2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许渊冲)此译法在西方人眼中无疑失去了那种淡淡幽怨之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英国处于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表示春天的到来是西风,而不是东风。东风在英国人的眼中是凛冽刺骨的寒风。此风非彼风也!如执意直译则显生硬,扭曲了中文的文化意境,掩盖了其韵味。
3、习俗上的差异
第五篇: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刮痧》是一部典型的揭示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文化矛盾的影片,它将这种文化差异细腻而深刻地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该影片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但随后降临的意外事件却使许大同从梦中惊醒,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因闹肚子发烧。来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接连不断的灾难噩梦般的降临。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问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传统习惯。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和集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将其所获知识、经验、信仰、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代观念、生存角色、空间关系、世界观、物质观及价值观世代沉淀和传承的产物。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隐藏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藏得较深、外表上“难以察知”的那一部分文化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国则显得更加现代,因此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显现得更加突出与鲜明。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藏部分。
一、影片中的文化差异 1.医学领域的认知差异
刮痧是故事发生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是很常见的一种疗法,也确实可以治愈一些常见病。但在美国,这种疗法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
2.思维方式差异 在电影中,许大同与控方律师就刮痧是不是虐待这一问题进行的辩论,将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得淋漓尽致。思维方式隶属于文化范畴,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一切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就是文化差异的表现。
3.人际关系差异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基础。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中国人重视传统的父子君臣、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见地位平等。
不只是在亲情方面,在有情方面,中国人喜欢强调“义”字。“义”就是朋友间的仗义、义气,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事实,朋友与事实之间,事实更重要。
4.法律观念差异
美国是法治国家的代表,其法律体系非常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很强。中国人则讲究中庸之道,走进法院是别无他法时的选择。在影片中,大同与昆林在关于听证会的问题上就产生了分歧。也是由于不了解美国法律细节,不懂得如何为自己辩护,大同的第一次听证会以失败告终。
5.道德价值观差异
在电影中,法庭上有一场关于孙悟空的辩论,让我们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中美文化间的差异。在中国人眼中,孙悟空代表着正义,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德。而在美国人看来,孙悟空的行为是典型的野蛮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法 1.影片中的解决方法
整部影片实际上就是一种中美的跨文化交流。影片最后,尽管因为文化上的不理解,大同几乎妻离子散、穷困潦倒,但是没有人选择放弃。大同不顾危险爬管道去见儿子、老父亲从国内寄来关于刮痧的专业书籍、昆林去唐人街亲自感受刮痧、听证会成员们不断反思法律的合理性,这些都说明在种种磨难之后,人们尝试着去感受彼此的文化差异,去经历它、了解它,从而去缩短它。
2.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法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并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基于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特殊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法律观念。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习惯于用自身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差异引发文化冲突,这样矛盾与伤害就在所难免。因为有文化差异,才造成了文化冲突。有了这些冲突,也就预示着最终的融合,冲突只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刮痧》就是这样一部鲜明地阐释了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同时也强调了矛盾的可跨越性和可解决性的影片。文化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家间文化误解的扭曲和夸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集,并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