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1)-中国考古论坛/郇翔 2010-05-27 11:20 金岷氏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义务讲解员,经常流连在史前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物陈列橱窗跟前,感受上古祖先们创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并思考祖先们表现和传留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后来,笔者有了机会去观看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里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也就有了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对比观看与思考。笔者感到,从中西古代陶器的差异,可以推测出中国人为什么会用筷子吃饭,而西方人却是用刀叉吃饭,两种截然不同用餐方式的一些缘由。笔者草成此文,希望就教于各方学者专家,并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交流。
1,博物馆里中国与希腊和埃及的古代陶器
古埃及古希腊的陶器制作非常精良,令人叹为观止,许多造型精美的古希腊陶杯陶瓶,往往就是今天国际赛事里优胜奖杯的造型渊源。
笔者对其它民族的古文化陶器,满怀敬意。然而,古埃及古希腊形形色色的陶器,都只是瓶罐、盆盘、杯盏一类的单纯容器;此外还见到古埃及一只大型的方陶柜;它们都被赋于盛装东西的职能。笔者先后三次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先后在古希腊陶器展区里逶迤地绕着每一个展柜转了三个来回,没有发现类似中国的可以煮饭的炊器,全部都是装盛性器皿。同样,古埃及的陶器也都是装盛东西的容器,没有煮饭的炊器。
中国的古陶器,除了装盛东西的容器之外,还有一类十分特出的炊器——用来烧水煮食物的陶釜、陶缽、陶鬲(li)、陶鼎,甚至还有陶甑(zeng)、陶甗(yan)、陶灶。
陶
器被赞誉为“土与火的文明结晶”。人类很早就使用了泥土资源、土地资源,也很早就学会了用火,然而那些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直接利用。而陶器,则是人类在自己进化历程的早期,用土与火创造出来的人工制品,那是劳动的创造和结晶,是灵感的演进和结晶,是智慧的积累和结晶,是泥土经受火的历炼的文明结晶。
人类最初的陶器制品,以用来装盛东西的容器为最多最普遍。这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里都可以看到。可能,在陶器出现之先,就已经有草编的、树条藤条编的、竹篾编的形形色色的容器,至今汉字里留下了许多草字头、竹子头、木字旁或木字底的容器字。如后文要提到的一种青铜礼器“簋”,这种器物的名字就带竹子头,虽然作为礼器的簋是用青铜铸造出来。陶器时代之前也会有泥土制成的容器。容器,为原始的人类收集和存放生活资料,带来了方便。但是,用植物茎枝叶编织出来的容器,泥土容器,都不能盛水。
盛
水陶器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古代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因而盛水器被古人格外看重。因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把能装水的陶杯陶瓶作为对竞赛优胜者的奖励。古代中国的陶器里也有一类专门的汲水器和盛水器。特别由盛水器发展出了一种尖底瓶罐状的“攲器”——这种尖底器不可直立放在地上,而要用绳索穿过吊耳挂起来。当水仅装大半瓶时,这只攲器的整体重心在两只吊耳之下,能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装水;当水灌满时,重心移到了吊耳之上,引发瓶罐倾倒,罐里的水全部流出来 ——这是中国人“谦受益,满遭损”这句哲理格言的物化形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能见到这种“攲器”;而且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故里,至今还展示有前人流传下来的青铜质攲器。
在没有盛水容器,而又已经进入了熟食阶段的先民,显然只能把食物放在火旁 / 架在火上烘烤熟;或者把植物的茎块、鸟蛋之类放进火塘的热灰里焐烤,汉语里叫做“煨”、“焐”;或者把鱼肉等食物用稀泥糊起来放入火里炙烤。糊稀泥而烤熟食物的方式,汉语里叫“炮”,《汉语大字典》里解释:“把带毛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没有能盛水的容器那种历史年代,先民们吃熟食的加工方式里还没有后世的“煮”,更没有“蒸”。
陶器终于被先民们发明创造出来了!
陶器,是一种能装盛东西的容器。与其它自然物料做成的容器相比较,陶器能装水而特别有用。陶器还耐火,也不会象植物枝条容器那样容易腐坏。陶器的制造,在泥土处于湿软的状况下,能较容易地塑做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的大小;加工软泥成形,比加工石头、木头成为一种器具,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从遍地的泥土选择一些出来做陶器,也比从自然界里选择石头和木头容易。由于陶器具有这些显著的优点,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先民的欢迎和重视,成为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始终伴随着人类,直到今天。虽然陶器有另一面容易脆裂损坏的性能缺陷。
祖先们把泥制的土坯件烧成陶器,还经历了烧火技术的漫长摸索。终于发现,把燃料的燃烧与陶器的加热,安排在不同的空间,而不是让陶坯直接塌在柴火之上,能烧出好的陶器。因为燃烧室里的木柴能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猛烈而充分的燃烧,产生温度尽可能高的火焰气流。通过火道,把火焰导进放置陶坯的窑室里,陶器的受热(比直接塌在柴火上烧)均匀。陶器烧制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就是产生了火室与窑室分开的陶窑,把烧陶工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窑技术,一直延续并发展到今天。
没有火的洗礼,陶器坯只是一件泥胎,不敢遇水,而且泥坯器比陶器更容易脆裂。是火让泥土接受了考验,获得了新生,并对泥土赋予了崭新的优良性能。泥土在火烧的高温情况下陶化,这确确实实是一种 泥土里成分物质的浴火结晶 的过程,所以“结晶”这个汉语词汇对于陶器来说,的的确确是泥土文明与火文明的结晶。
2,炊煮陶器成就了中国先民吃饭的方式——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
陶器的出现,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这给先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寒冷的季节里先民也尝试着加热水。从摩尔根论述古代社会的经典著作里,可以读到早期人类把石块烧热之后放进水里,这样来把水“烧”热,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煮熟鸟蛋。或许中国的先民们也采用过这种“石烹”。石烹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有盛水的人工容器,一个天然的浅水坑,也可以石烹,因而也可以人工掘坑来石烹;而能盛水的陶器,方便和扩大了石烹的应用。
中国的先民还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后来,不同地域的中华先民分别发展出了陶鼎、陶鬲、陶斝这样一些带支承腿的炊器,使得烧水比以前的“石烹”方便容易了。也由于中华先民有了方便烧水的陶器,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西方的先民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还自然地喝生水;甚至大冬天在凉水里还加冰块来喝,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些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笔者以为,这种饮水习俗差异最“原始”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能烧开水来喝的陶质炊器。
能烧水了,也就能煮粟谷、稻谷粮食成饭了,能熬粥了,还能煮肉煮菜成羹成汤了,中国先民开始能吃上带汤的食物。《通鉴?前篇外纪》就有“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的传说记载。用陶器来煮饭,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和应用的一大特色。
在此之前烘烤而食的更早的熟食阶段,是用手直接抓拿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这在全人类的初期,都是一样。可是,后来中国先民在吃汤食稀饭、肉羹菜汤的时候,也会继续用手指直接去抓、去舀吗?特别是寒冬腊月的季节,不能趁热而食,非要等凉下来能用手指去拈、去撮了,才好喂进嘴里去,那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祖先们使用了辅助进食的工具,用两只细长的棍子把带汤的食物或者热的饭菜喂进嘴里——这种能借助工具间接把热的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成就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模式。这是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在物质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下之器。
西方的先民没有用陶器烧水(或者说,没有烧水的陶器),他们的食物烹调始终是以烤制为主要方式,(直到现代仍然是)烤肉烤鱼烤火鸡烤面包……。习惯于喝凉水的生活习俗,也使得他们习惯在烤熟的食物凉下来不烫手了,再用手去拿取并送进嘴里吃。后来,在一些庄重、讲究的场所,不再用手直接抓拿食物,而是用上了刀叉,这是西方饮食文化里使用餐具的礼仪。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后来也加进了礼制文化的因素,是在精神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上之道,笔者将在后文里叙述。
这种由原始陶器的差异导致中西民族之间最基本的习俗文化发展出巨大差异的现象,笔者感到,就像画出的一个角度几何图形一样,从同一个原点(陶器)出发,然而顺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有 / 无 炊器)所画出的角射线,两条直线渐行渐远了……
3,中国古陶器里的炊器饭器及表示它们的汉字
在研究中国文物的著作和古文字的工具书里,能见到不少关于陶器的字,其中有好些是关于炊器的字;此外还有一些最初以陶炊器来做饭而形成的饭食名字、还有好些中华饮食礼仪的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的文明,提供了关键钥匙。笔者多年来,努力从工程技术去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在本文里,也刻意从制陶的工艺技术去分析上古时代的陶器,分析中国陶制炊器的成因,分析由中国陶器的形制而导致的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一显著的民族文化标志。
表示陶器的字,在《说文解字》里集合成为好几个部。《说文》所收的那些字,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时代里,陶器在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作用。
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其部首字的字意首先是一种陶器,该缶部共有21个字加上后世补进的一个共22个表“瓦器”的字,其中表示具体器皿的字有十五个(金岷氏注,未计入器物字 “缿”,因为许公注释为“受钱器也”显然不是初期的原始陶器),如:罐、缸、缾、罃(保存火种的长颈缾)、罌、罋,等等;也有借用瓦器的状态来表示具体概念的字,如“缺,器破也”。“罄,器中空也”。“匋”字是缶部字里一个很关键的字,解释“匋(陶)”是“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还有一个【(士÷冖÷缶)+殳】字,表示“未烧瓦器也”。在后世的字书里,值得一提的“窑”字(《正字通?穴部》),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会意字,表示了烧制陶器的窑。
瓦部:“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这个解释说明“缶”部与“瓦”部的字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好些字形里带着“瓦”这个符号的字,就是陶器的器具名字,如:甑、瓶(缾)、甗(甑也)、瓮(罌也)。瓦部的属字共25个其中表示器皿的字有13个。此外,“瓬”字释作“周家搏埴之工也”。在《周礼?冬官》有“匋人”和“旊人”制陶两项,都是周代负责制陶的工官。“甄”字在《说文》里释为“匋也”,在《说文》里把陶器都释作“瓦器”,只在这个字出现了用“匋”来解释。从《汉语大字典》里查得,这个“甄”字与制陶的技术有关,表示了后世出现的制陶轮盘(陶车 / 陶钧 / 陶膞),或者是对制陶工艺的称呼。
带“缶”的字、带“瓦”的字都表示了陶器。笔者以为,这种汉字现象反映了中华古代文化创始的多源性——可能某些地域用“瓦”来表示陶器,而另一些地域则用“缶”来表示陶器,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里,兼收并蓄了。
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意。”在这一部字里,好几个字的解释都采用了“饭器”的说法:皿,饭食之用器也;盂,饭器也;盧,饭器也。《说文》里表示器具的皿部字有25个。当然,泛称的器皿不一定都是陶质的,但是,在普通中国人餐桌上的“饭器”,则以陶器瓷器为多。
中国先民最早出现的原始陶釜和陶缽,是极为单调的器型,炊煮之时要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后来出现了自身带腿的炊煮具,就是鼎和鬲。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后来还附加上了鼎耳,甚至还有鼎盖。《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火)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标点断句按《汉语大字典》”)在《说文》里,汉代人心目里“鼎”字的涵义首先是想到了礼器与权力象征。而且认为,鼎之所以为“宝器”,在于能“和五味”,这犹如管理国家,协调社会;所以古人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比喻。实质上,“和五味”正是鼎之为炊器的职能;在烹煮食物时,就是在鼎下燃薪以炊。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里,鼎就是三足支锅的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陶质煮饭炊器的形体也都很小不能做得太大,炊煮一次只能供很少的人吃饭。《说文?鼎部》共有4字,“鼐”字表示一种绝大的鼎,显然是后来的青铜时代才有的器物字。“鼒”表示一种收口的鼎;“鼏”表示扛鼎用的横木。
原始陶炊器里,自身带腿的还有鬲和斝。鬲的腿部,是一个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一个炊器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则归结为统一的器身。这种大口袋型的器足,如果用来烧水,向火的受热面积比同样容量的鼎、釜为大,烧热得快;但是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粮食液汁的对流状况不好,容易把饭粥烧糊。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中华上古文明的发祥地也分布广阔,这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多种类型(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他们烧饭或鼎或釜,或缽或鬲,显露出了中华文化的多源性和多元性。但是他们都从新石器时代就用陶器来炊烧带有汤水的食物,于是虽然煮饭用的器具或许不相同,却都同样使用筷子吃饭———食具“饭敧(ji)”(《说文解字》对“箸”字的解释)的同一性,超越了不同地域炊煮器的差异性!
中华先民除了稀食汤食之外,干重活或出外远行时还需要吃干饭,于是出现了陶甑—— 一种平底带好些小孔的容器,把粮食粒放在甑里,再把甑套在釜或鼎或鬲的口上方,利用釜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饭食。甚至还出现了下部是鼎上部配套为甑的专门蒸饭用炊器,汉字里把这种组合炊器表示作“甗”,《说文》释:甑也,一曰穿也。
当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来制造陶器泥坯的时候,鼎(身)、缽、釜、甑等旋转对称形状的陶器,在轮盘上得到大量制造;而由三个大口袋足粘连起来的鬲,则不适合轮制,于是在制陶技术向着轮制器具方向发展的进程里,鬲这种陶器被淘汰掉了。但是,“鬲”这个字符,却因为有炊煮的字义,被古人选中在古汉字系统里生成了一个系列表示炊煮器的字。相对应的,釜(十画)、缽(十一画)两个字本身就是合体字,鼎虽是单体字而笔画甚多(古人认为十三画,现代人作十二画),于是用字符“鬲(”十画)来造字表示炊器,似乎是古人造字过程里的优选。《说文?鬲部》:“鬲,鼎属。实五觳(bu),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鬲+瓦】鬲或从瓦;【厤÷瓦】(变通表示上厤 下瓦组成的字,下法同)汉令鬲从瓦厤声” 鬲部表示炊具的字有九个,如:“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若嬀,从鬲规声”。此外还有以炊器为基础,表示“炊气上出也”的“融”动词字;表示“煮”的动词字【羊÷鬲】。《睡虎地秦简?日书》里还有一个【者÷鬲】的字,是“煮”的异体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里,也有学者把空腹脚的鬲,称作“斝”[3]。
《说文》里还有一部【弓+鬲+弓】的字,共13字。这13个字或表示食物的名字,或表示食物的气、味,或表示熬煮食物的动词字,或表示水沸腾时的吹声,等等,如粥、鬻。因为这个部的字形繁复怪异,好些字没有被CJK计算机通用汉字集字库收录;而且如果用部件组字的变通办法来表示,其结构算法的表示式也繁复。笔者认为这个部里的字,正是中国上古先民用陶质炊器来煮饭,常吃稀食汤食的古文字证据。如,有一个字【(弓+羔+弓)÷鬲】说文释为“五味盉羹也,从【(弓+弓)÷鬲】从羔,诗曰„亦有和【(弓+羔+弓)÷鬲】;‟(古行切)……小篆从羔从美。”这就是今天的羹字。《说文》里另一个字:【(弓+翟+弓)÷鬲】,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从【(弓+弓)÷鬲】翟声。
记留在古代字典里的字,充分反映了古代陶器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了表现古代中国先民采用陶器来炊煮饭食,这种生活行为方式的活化石。
中国原始陶器里有大量的炊器;中国的文字里有大量表示陶器和陶器炊事的字汇;这就是汉字文化之一斑。
4,礼制——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
陈列在博物馆里粗陋古朴的原始时代陶器,与后来青铜器时代也仍然大量制造和使用的陶器,都不如青铜器那样能引起广大参观者的青睐。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比青铜文明更早的早期文明基础,是制陶文明推动了人类走向更高级的青铜文明。
现在陈列于博物馆里的众多中国青铜器里,礼器占据着第一位的显要位置。
由煮饭的陶鼎发展出来的青铜鼎,除了继续为王公贵族煮饭煮肉煮羹,作为炊器之外,还发展成为可以煮整只祭献牺牲的大鼎,发展成为了祭祀用的礼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夏商周时代奴隶制国家最重要的国务,就是祭祀与战争这两项。祭祀用的鼎,还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了“国之重器”。相传大禹集九州之金,铸为九鼎代表管辖的天下九州,表示了中央宗主对天下的管辖。汉语里出现了“鼎定(天下)、”“问鼎(中原)、”“迁鼎”这样一类成语词汇。
陶质的鼎和簋本来是煮食的炊器和盛食的食器,在青铜器体系里,发展出了表示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礼器和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普通庶人则不得用青铜鼎簋。青铜礼器的使用(形而下,属于物质层面)和对青铜礼器使用法的规定(形而上,属于精神层面),成为了礼制的重要内容。鼎(和后面还要说到的钟)不但是重要的祭祀礼器,表示身份的食器,还是天子赏赐下属的特殊奖品,得到褒奖的臣下往往把这种赏赐铭刻在钟鼎上,传之后世,记留下“子子孙孙永宝用”一类“热门“”时髦”铭文措辞。鼎簋陈列于庙堂之上,鼎簋坐落在王公贵族的筵宴之间,礼制文明使得寻常的炊器食器也沾带上了礼的气息。饮食的礼制,又更进一步强化了对礼制炊器食器的规定;相应地在饮食礼制里,自然也强化了 用箸进食 的规矩。这应是中国人始终保持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因素。在强调礼制的社会意识里,只会加强对用筷子吃饭的礼仪的建设,而且会阻止倒退回放弃筷子,用手直接抓拿吃饭的非礼状态。在历史的长河里,礼制意识使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定则、成为了一种跨越华夏诸民族的地域习惯和风俗的共性,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显著民族标志。而且,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形而上,都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在汉字文化圈里,多半都是用筷子来吃饭。
5,中国陶质炊器向青铜礼器的演进
在历史博物馆里见到古陶器和青铜器,见到它们之间相似的造型,见到古朴粗陋的陶器以及精致优美的青铜器,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是陶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发展成为了青铜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
进一步有意识地从工程技术来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的话,还会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制陶技术是青铜技术的基础和摇篮。
熔炼青铜,需要用坩埚来装盛铜矿石原料、接受加热并装盛熔化的铜水,还需要把炼好的铜水送到浇铸地点去铸造成青铜器具。炼铜的坩埚、装铜水的“铜水包”,其实都是陶器—— 一种耐火的特殊陶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陶时就已经懂得了,制造普通的容器,可以用纯净的泥土(陶土);制造用于加热做饭的釜缽鼎鬲,则要往陶土里掺加砂子,以增强陶器的耐火性,这就是考古学里称为的“夹砂陶”的出现。“夹砂陶”成为后世的炼铜坩锅、铜水包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且在今天的耐火材料工业技术里还能见到它们的工艺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如果没有先期出现的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熔炼装备技术。
要制得青铜器具制品,必须要事先制作模型(未来青铜器的形状)和范具(承受铜水,使凝固后成为器物),这就是汉语里“模范”一词的来源。各种模型的制作,就是一种把泥土塑造成形的制陶技术和艺术。范具,可以是泥范、陶范、砂范,而以陶范为主流;陶范则是先要把泥范烧制成为陶质,因为陶范能更可靠地能承受铜水的高温、铜水浇铸时的冲刷力、铜水静置冷却时对范腔的挤胀力(铜的比重,是水的九倍)。一件青铜重器的出世,在其前面必须要经过一套完整的制陶工艺流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器造型技术。熔炼青铜,是先民驯火技术、加热技术的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在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在用陶釜陶缽做饭的时候就知道了,泥坯或者锅不能直接塌在燃料上,于是进一步出现了带腿的鼎和鬲,再进一步出现了灶——这是以锅釜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而在西方则出现了以烘烤面包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面包炉。陶器也从最初露天的堆烧方式,进步到发明了陶窑烧制,陶窑把火的技术分解成为燃烧技术(如何烧得烈,产生高温)和加热技术(如何利用高温,加热均匀,烧透,恰到火候)两大基本部分。此外,筑窑技术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经验积累,也是后来冶炼炉砌筑技术里,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陶窑技术成为了后世炼炉技术的先驱;现代的工业加热技术里,往往是把窑炉并列并述。是制陶技术为青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驯火技术基础。
陶器文明,是泥土文明和驯火文明的结晶。
陶器文明,是走向青铜文明的先驱。
中华的陶器文明,还进一步自主发展出了瓷器文明,以优良精美的瓷器享誉全世界——CHINA。
6,从古陶器看古埃及古希腊的熟食加工及就餐方式——用刀叉吃饭的形而下与形而上
笔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见到的古埃及陶器,都是一般的容器,没有见到炊煮陶器。古代埃及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与大麦,这一类粮食适于磨粉制作面饼面包,其炊做的方式是烤。所以古埃及人的陶器里,没有中国陶器那种煮汤食的炊器。干烤的面饼面包,直接用手拿着吃。笔者拍摄了表现古埃及面包坊的一组陶俑。
而中国石器时代的农业,粮食作物是粟、黍、稻,这些粮食适于整粒蒸煮的方式做饭,于是中国的原始陶器里出现了煮器、蒸器,形成了中国人吃汤食的习惯。后来,中国的北方也种植了小麦、大麦、玉米,也采用了磨成面粉后再做饭的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炊器的影响,由于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人的面食以馒头、面条为常见形式——这仍然是汤食和蒸食的传统饮食形式。中国人除用玉米粉蒸“窝窝头”外,还普遍地用玉米粉(糁)熬粥喝。
同样的麦面粉,西方人烤成了面包;中国人蒸出馒头、包子、做成了面条下锅煮。欧美文化是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是以肉类与乳类为主食而以粮食为辅的饮食方式。肉类,自古以来就习惯了烤制,烤整羊、烤整火鸡、烤整鹅、烤大块的牛排。后来发展出了煎的烹饪方式,但是很少象中国那样用煮的方式。至今,西方人的(家庭)煎锅,都是容积很小的平底锅。肉食煎烤好后再切成块,装到盘里送到餐桌上,所以在西方人的餐具里,适于干食的盘类容器多,而适于汤食的碗类容器少,没有中国人吃面条、泡馍那种大碗(有汤盆上桌,舀到分食的小碗里)。
以肉乳食为主,其畜牧业甚至并不比农业弱势,美国就有著名的牛仔和牛群、牧场。古代的畜牧,是畜群逐水草而走,烤肉的叉子、切肉的刀子随身挂带,食无定所。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吃烤食喝奶,显然比吃汤食方便。到城市化阶段,定居之后,刀叉走进了厨房,成为了厨具。餐桌上的叉子是餐具,是在讲究礼仪之后才出现的;而此前只有刀子,把肉分切下来后或者手拿着吃,或者刀尖挑着放进嘴里。有资料说[5]P229,西餐普遍使用刀叉始于16世纪,有人认为还要早一些。当刀叉刚传人英国时,曾遭到天主教士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肉和其它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不用手指直接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甚至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用手指进餐。当然,王室用手指进餐显然会有一套极严格的规矩。随着历史的前进,西方人关于进餐的礼仪观念逐渐变化了,当用刀叉吃饭的观念成为了普遍的认识,才形成了刀叉进餐的礼制形而上之道。当用刀叉吃饭成为了颠扑不破的礼制之后,才有安徒生童话里,宴会上背上插着刀叉的烤鹅摇摇摆摆向着卖火柴小女孩走来的情节。有了这种新的礼制观念,也才巩固了刀叉吃饭的礼数。
第二篇:英语教学论文:从英语教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英语教学论文:从英语教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西方思维自苏格拉底开创思辩的方式起,习惯于抽象思维。而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中国人注重从整体出发,强调整体优先式,而西方人注重部分,强调部分优先式。中国是个典型的大陆国家,而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经相当发达,因此有些原文含有该文化特有的环境因素也就屡见不鲜了。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生存环境;风俗习惯
1、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由于东西方在各自文化下的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方面存在不同,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如对“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这个短语理解,如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惯,就会很自然地理解成既然平行那就不会相交,也就不会发生任何接触,两者之间也就无任何瓜葛,就定会将其译成“谈不拢”或者“意见不一致。”而实际上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正好相反,他们让为平行不交叉即是不会有矛盾,也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之意。”可见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之大。
西方思维自苏格拉底开创思辩的方式起,习惯于抽象思维。而中国则偏重形象思维。(如中西方文字的形式则完全不同,中国人喜欢方块字,其表意。而西方人却喜字母,因其表音。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比较形象而西方人则更好抽象。如“the signs of times point to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ax system.”应该译为“很明显,税务体系必须改革。”两个句子的差别在于前者以抽象名词(signs, times, necessity)来表达概念,而后者以意义明确的具体的词(明显,必须)来表达。
中国人注重从整体出发,强调整体优先式,而西方人注重部分,强调部分优先式。这在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表达上的反映,则为两种语言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如①at eleven minutes past 1a.m on the 16th of october , 1946.ribbentrop mounted the gallows in the execution chamber of the nuremberg prison.(钟点、日、月、年)译为:一 九 四六年十月十六日凌晨一点十一分,里宾特洛甫走上纽伦堡监狱死刑室的绞架。(年、月、日、钟点)②i was born in burdine, kentucky,in the heart of the applachian coal-mining country.(小地名在前,大地名在后)我出生于阿帕拉契亚山脉煤矿区的肯塔基州柏定市。(大地名在前,小地名在后)。而且中国人注重整体效果,不太注重形式上
的完整。而英语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的体现。针对这种差别,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词语与句子顺序的调整,关联词的增减和句子结构的调整如:
(1)原文: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译文: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到了。(删减关联词)
(2)原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译文: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增加关联词)(3)原文: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译文:我们在教室里学习。(词序调整)(4)原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译文: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词序调整)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而英国是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经相当发达,因此有些原文含有该文化特有的环境因素也就屡见不鲜了。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却是“挥金如土”而且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
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其中尤为典型的便是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东风给我们的感觉是和煦溫暖的,含有“春天的风“之意。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曾有人作诗为反映改革开放,国人意气风发,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曰: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谁怕谁。以及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所以才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有英译为:1 hard it was to see each other——harder still to part!the east wind has no force, the hundred flowers wither.(innes herdan)2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许渊冲)此译法在西方人眼中无疑失去了那种淡淡幽怨之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英国处于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表示春天的到来是西风,而不是东风。东风在英国人的眼中是凛冽刺骨的寒风。此风非彼风也!如执意直译则显生硬,扭曲了中文的文化意境,掩盖了其韵味。
3、习俗上的差异
第三篇: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刮痧》是一部典型的揭示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文化矛盾的影片,它将这种文化差异细腻而深刻地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该影片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但随后降临的意外事件却使许大同从梦中惊醒,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因闹肚子发烧。来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接连不断的灾难噩梦般的降临。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问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传统习惯。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和集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将其所获知识、经验、信仰、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代观念、生存角色、空间关系、世界观、物质观及价值观世代沉淀和传承的产物。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隐藏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藏得较深、外表上“难以察知”的那一部分文化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国则显得更加现代,因此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显现得更加突出与鲜明。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藏部分。
一、影片中的文化差异 1.医学领域的认知差异
刮痧是故事发生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是很常见的一种疗法,也确实可以治愈一些常见病。但在美国,这种疗法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
2.思维方式差异 在电影中,许大同与控方律师就刮痧是不是虐待这一问题进行的辩论,将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得淋漓尽致。思维方式隶属于文化范畴,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沟通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一切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就是文化差异的表现。
3.人际关系差异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基础。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中国人重视传统的父子君臣、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见地位平等。
不只是在亲情方面,在有情方面,中国人喜欢强调“义”字。“义”就是朋友间的仗义、义气,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事实,朋友与事实之间,事实更重要。
4.法律观念差异
美国是法治国家的代表,其法律体系非常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很强。中国人则讲究中庸之道,走进法院是别无他法时的选择。在影片中,大同与昆林在关于听证会的问题上就产生了分歧。也是由于不了解美国法律细节,不懂得如何为自己辩护,大同的第一次听证会以失败告终。
5.道德价值观差异
在电影中,法庭上有一场关于孙悟空的辩论,让我们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中美文化间的差异。在中国人眼中,孙悟空代表着正义,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德。而在美国人看来,孙悟空的行为是典型的野蛮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法 1.影片中的解决方法
整部影片实际上就是一种中美的跨文化交流。影片最后,尽管因为文化上的不理解,大同几乎妻离子散、穷困潦倒,但是没有人选择放弃。大同不顾危险爬管道去见儿子、老父亲从国内寄来关于刮痧的专业书籍、昆林去唐人街亲自感受刮痧、听证会成员们不断反思法律的合理性,这些都说明在种种磨难之后,人们尝试着去感受彼此的文化差异,去经历它、了解它,从而去缩短它。
2.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法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并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基于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特殊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法律观念。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习惯于用自身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差异引发文化冲突,这样矛盾与伤害就在所难免。因为有文化差异,才造成了文化冲突。有了这些冲突,也就预示着最终的融合,冲突只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刮痧》就是这样一部鲜明地阐释了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同时也强调了矛盾的可跨越性和可解决性的影片。文化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家间文化误解的扭曲和夸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集,并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努力。
第四篇:从电影看中西文化
电影中的西方文化
摘要:光影百年,绚烂多彩。自从电影诞生之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影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产品,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的产品,我们从中西方不同的电影中,可以发现,中西电影不论从艺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体裁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这短短的电影中可以窥见中西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电影、西方文化、宗教、价值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
一、宗教与哲学
(一)犹太教
犹太教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神教,是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巴勒斯坦地区由于崇拜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犹太教徒们奉雅赫维为全知全能的“独一真神”,他无形无体,可以洞悉掌控世间的一切。据说犹太教的教规教义是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下来的,所以摩西被奉为先知,“摩西十诫”因此成为犹太教徒的金科玉律,第一条:除了上帝雅赫维之外,不可信别的神; 第二条:不敬拜或雕刻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真主的名字; 第四条:将安息日作为圣日; 第五条: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第七条:不可奸淫;第八条:不可偷盗;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所有一切。
《十诫》、《埃及王子》都是歌颂摩西伟大壮举的优秀电影。讲述摩西从奴隶再到传教士的传奇经历,歌颂摩西对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十诫》中,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母亲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但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
(二)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包括三位一
体,即相信上帝是唯一的,但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原罪论是基督教伦理道德的基础。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并将这一罪孽传给了后代子孙。人生来就有“原罪”,还有因违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本罪”。耶稣基督是上帝下派到人间帮助全人类赎罪,人类凭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
电影《耶稣受难记》故事发生在最后的晚餐之后,大祭司和教徒们认为耶稣的言语是狂妄的疯话,而被判死罪。经过多方的判定,耶稣仍死罪难逃,于是耶稣背着十字架蹒跚地走在通往蒙难地的高尔高沙的耶路撒冷街道上。在蒙难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耶稣经受了被上帝遗弃的最后考验。恐惧的耶稣看着圣母玛利亚,大声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十字架使命完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刹那间,天地变色······这种为人类救赎的思想象征基督思想的实践,凭信仰得自救。
在《约翰福音》、《马太福音》、《万世巨星》、《基督的最后诱惑》等都蕴含了这个思想。这些年很红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是讲述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关于救赎的故事,但救赎他的不是上帝,而是自由、希望和信仰。讽刺的是肖申克的监狱长是一个常常手握圣经,满口圣言,却是个暴戾、专制、残忍的“伪基督”。男主角安迪被冤枉入狱却不甘于命运,在狱中经历种种折磨,仍20年来孜孜不倦地偷偷挖地洞逃生。安迪的受难,也印证了耶和华的那句预言“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影片结尾,安迪逃难成功,从他逃出肖申克之后的仰天长啸与耶稣在临行前大声喊出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处;监狱长自杀之前墙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审判很快降临”等场景似乎都阐释了基督教思想。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默罕默德在1300多年前在麦加创立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是“平和”、“顺从”之意。穆斯林们相信安拉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真神,伊斯兰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更改,唯有顺从和忍耐才是符合真主的意志。在伊斯兰国家拍摄的影片中的人物很多体现出一种顺从命运,以苦难历练自我。
电影《小鞋子》讲的是一位哥哥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由于家庭贫困
而买不起新鞋,于是哥哥和妹妹轮流穿一双鞋子,在上学和放学频繁换鞋子的过程中,哥哥练就了跑步的本领。哥哥参加学校的校运会想要为妹妹赢一双鞋,因为学校运动会跑步冠军的奖励是一双鞋子······,还有电影《黑板》的故事也非常简单,两个颠沛流离背着黑板流浪的教师,去寻觅愿意支付学费的学生,在路上他们分别遇见了一群偷运禁品和一群逃离伊朗的老人。黑板成为他们想穷苦人们传授知识的载体,也是向心爱的人传递爱意的信笺,更是帮助受伤孩子包扎的夹板。这两部电影中都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煽情的对白,以其极其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不知不觉让你感动。他们都体现出一种顺从命运,以苦难历练自身的朴素气质的伊斯兰教思想。
二、价值观
电影《刮痧》借中医疗法“刮痧”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从影片当中的很多情节我们都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各种思想价值的差异。明明是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却被诉诸公堂,连孩子的监护权差点失去。
《刮痧》直接反映的是中西方在医学领域上的差异,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刮痧这种传统的民间疗法,但是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血痕就成为男主角许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中医还有许多传统疗法,例如针灸、拨火罐等等,但是不被很多外国医疗界所理解。原因是中医注重整体宏观之哲学思辨,而西医崇尚部分还原方法;中医思维强调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直观,而西医思维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中医宗旨辨证论治,而西医根于辨病论治;中医采用直接观察人体之方法,而西医主要借助仪器间接观察机体变化;中医试验方法简便直观,而西医实验方法复杂严谨。
法律与人情的差异。中国人在传统观念当中认为人情大于法,影片中,当护士看到孩子背部的血痕以为孩子受到虐待并立刻报案。许大同的老板兼朋友,本来想在法庭上助其一臂之力,但是当他看到孩子的背部的血痕时,却站在起诉人这一方。许大同对朋友的举动感到强烈的不满,认为他背叛了自己,后来不惜辞去工作,还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中国人眼里,既然是朋友就义不容辞帮助自己,站在自己这一边。但是美国的法制观念比人情观念重,而且是对事不对人,他们大多首先想到此事是否合法。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同的朋友后来知道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时,不辞万里来中国求证,后来帮助许大同一家团圆。也说
明了西方人求真、公正的精神。
教育观念的差异。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一生的不动产,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打子,天经地义”。《刮痧》中许大同的儿子和老板的儿子发生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许大同要求自己的孩子向老板的儿子道歉,孩子不从,大同打了孩子一巴掌。中国人认为打自己的孩子让其给地位高的人道歉是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是这种行为让西方人觉得和野蛮。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孩子动手辱骂,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教育观念中,中国的父母可以向西方的教育观念学习借鉴。
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同样是许大同打孩子要求孩子道歉这一情节,大同是为了尊重、给面子老板而打儿子,但是老板却并不领情也不能理解,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是对人权的不尊重。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贬己尊人,在称呼方面体现最明显。中国人称自己家庭成员为:“家父”、“家母”、“贱内”、“犬儿”、“鄙人”;称呼别人为“令尊”、“令郎”、“千金”等来贬低自己,提高别人的地位。但这种“卑己尊人”的行为他们是不能够理解,而且往往会引起误会。
三、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影片中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但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看来,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认为是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与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等同。但是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更重视民
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成年人甚至小孩总是把自己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像我们东方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他们的孩子。
而英雄主义是由个人主义发展而来的,希腊神话由神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组成。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个个形象生动,例如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等等都是英雄主义色彩浓重的神话故事。电影《特伊洛的海伦》、《木马屠城记》等都是反映希腊英雄们的英雄故事。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于是便有来一大批《超人》、《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007》、《黑客帝国》、《变形金刚》等一系列凭借个人能力拯救世界的电影。而对于东方人而言,他们崇尚团结,反对特立独行,同时怀古情节也颇为严重,因此《黄金甲》、《赤壁》也会风靡一时。
四、结语
电影是一方文化之窗,是文化的载体,是西方的软实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 西方宗教文化、价值观念等文化影子。它可以使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学会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减少各异的文化成为沟通交往的障碍,让我们走出去的时候,能够理解和入乡随俗。做到互相谅解,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史小妹.西方文化与电影.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2]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李军,朱筱新.中西文化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4]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29
[5]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
第五篇: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海
南
大
学
《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
题 目: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学 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月 日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中西文化在亲情、友情、孝敬、思维模式、法律观念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隔阂。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美文化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全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刮痧、文化、差异、冲突、融化
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中西方的差异也体现在文化的领域中。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刮痧》这部电影,把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市的一个中国家庭,主人公许大同和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丹尼斯,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许大同的老父亲从中国来探亲。但是,随后降临的一次意外把大同从舒适繁华的美国梦中惊醒。一天,丹尼斯患感冒,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但没过几天,丹尼斯因不慎碰伤,被大同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孩子背上有紫红色的刮痕,认为他受到了家长的虐待,美国的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于是一场福利院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大同对孩子的监护权,和大同付出种种努力夺回儿子的斗争开始了。随后大同面临的是: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弃。大同的父亲对于自己给孙子刮痧引发这么多变故非常内疚,找到大同的同事,用打手势的方式向这个美国同事解释。最终,大同的同事和保护儿童权益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刮痧,一家人终于团聚。电影的线索主要围绕中西文化差异展开。因为有差异,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在这过程中,中西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以下说几点感触最深的地方。
首先是在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中医是我中华四大国粹之一,然而最近有一种论调,就是要取消中医,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外国人了。当然了,有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医很感兴趣,被它的神秘所吸引。可是,大多数的西方人还是无法接受中医的。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倒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是常见,也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让外国人接受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真的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刮痧留下的痕迹会让人认为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所以,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西方精密仪器可以测出孩子是哪天伤的,然而却不能判断出那时一种治疗手段而不是虐待。就中西医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中医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东西,在西方却有严格的概念和标准。这也是现在争论中医科学性的原因所在。
第二,法律观念的不同。不同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条例和社会管理方法。在美国留小孩子单独在家是违法的,然在中国却没有那种概念,孩子一个人在家太正常了。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最后在收集到证据以后霍尔威兹法官撤消对许大同的禁令。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健全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在那样一个法律意识很强的国家,尊重法律是很重要的。然而大同隐瞒爷爷给丹尼斯刮痧而自己顶替。圣诞来临他不是寻找证据而是想办法悄悄回家,冒着违法和被摔的危险最后爬上九楼。
第三,西方国家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人文精神。许大同当着好多人的面教训丹尼斯,其实原因很简单,丹尼斯打了昆兰的儿子但是拒绝道歉。在西方国家最多也是对孩子进行教导,不管怎样也不至于当这那么多人的面不给孩子一点尊严。“我打他是为了给你们面子,尊重你们!”昆兰非常不解地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种面子观而且那么根深蒂固。大同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中国传统观念已经与昆兰“孩子打架一会儿就好了,算了吧”的美国态度背道而驰了。同为教育孩子,大同的“当面教子”、“打是亲骂是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却被美国人视为暴力倾向。昆兰认为小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大人不必干涉,更令他无法理解的是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给他面子这种奇怪的中国逻辑。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东西文化理念上的差异。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人性本身,尊重个体的存在性并对个体给以尊重,哪怕是小孩子也如此,他们并没有把中国人习惯的“面子”问题掺合进去。如果像中国人通常会有的那样,把承认错误和丢了自己的面子混在一起,管你丹尼斯能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老子有权就没错,拼着命也要坚持自己正确,那就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了。中国人管教孩子的方式往往是打孩子,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可是在片中,打打儿子还是个挺严重的事情。打儿子究竟是在管教儿子还是在虐待儿子,你自己说了不算,要由法官来裁定。
第四,文化传播的差距。中国人对西方的文化可谓是非常了解,西方名著就是没读过,也多少有个耳闻。可是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却是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的差距很大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在西方算是小有名气了,但还不是家喻户晓。西方人对孙悟空的了解仅停留在对名字的认识,而对他的故事却知知甚少。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如果只是阅读《西游记》的个别章节是无法对孙悟空有全面了解的,甚至会有错误的理解。片中的律师就是拿《西游记》里个别章节中表现孙悟空不羁性格的情节片段,来证明孙悟空是一个邪恶的猴子,进而攻击男主角。
第五,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远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的孝子把年迈的父亲远从大洋彼岸的中国接到美国与自己和妻儿同住,希望能和妻子一同照顾老父,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这完全不同于美国的主干家庭。在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儿女成年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会离开父母,单独居住;同样地,父母年纪太大无法照顾自己时常常住进老人院,而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增加儿女的负担。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合人情,但在美国无论父母或是儿女都抱着同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独立,不愿意由于合住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不便。在中国,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儿女必须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一个事业有成的的儿子弃老父于不顾而让其栖身于养老院,他很可能受到社区舆论的炮轰。
第六,办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当孕妇难产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除了一些很不通情理的人之外,一般都会想都不用想的表示要保大人。也许用片中男主角的一句话更能说明问题,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这样的事情,国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人知常情,然而在片中,男主角这样的选择成为了对方律师攻击他的把柄。他们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扼杀,不给孩子生活的机会。片中男主角的美国朋友得知给孩子刮痧的是他的爷爷而不是男主角时,非常不能理解,他想女主角询问:“Why?”而女主角的回答很简单:“Because he is Chinese!”昆兰看着扶父亲上楼的大同,陷入了沉思。很多事情无法解释,也只能用上面这句来回答了。
第七,感性的中国文化与理性的西方文化的冲突。昆兰在法官面前,乃至是在起诉朋友的原告面前,依事实说话,当众指证许大同打儿子的事实。这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尔后愤而辞职,友情破裂。朋友在中国人的眼中,最崇高的境界是那种交往长久且困难时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或者共患难的朋友。然而在美国人眼中,诚信是最基本的美德之一,诚信重于友谊,理性原则高于感情,说谎无异于放弃基本的价值观。这在血液里仍然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许大同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以至于将昆兰的实话实说当做出卖朋友更深一层来说,对同一种情景,昆兰认为是按原则办事,许大同却认为是出卖朋友。中国人偏向于“感情用事”,而美国人则面对事实,就事论事。当时许大同打了儿子一耳光,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昆仑完全可以说不知道,但是还是说出了当时的事实。这种处事方式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许大同与昆仑之间的冲突。
第八,语言的差异。开庭审判中大同对刮痧的解释令美国人一头雾水,把丹田、七经八脉翻译成“dian tian”、“seven jing and eight mai”,其实,许多中文术语在英语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表达。
该电影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悠悠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浸染着儒释道三家精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着。而西方文明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使其更加民主开放同时注重法律的作用,他们更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纵观全面,中西方的差异实在是伯仲难分,文化本身并无一定的好坏标准,尊重差异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种文化的相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流血的,我们看到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许大同,最后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但是文化也是需要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回避矛盾,放弃自我,相互排斥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文化的出路。《刮痧》的大团圆结局也阐明了这种道理,更是寄寓了这种希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顾嘉祖.跨文化交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2002,(5).[6]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