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

时间:2019-05-14 16: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

第一篇: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

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解说稿

1、白居易《中隐》诗评价

这首诗是白居易宦隐生涯的宣言书,是58岁躲避朝廷纷争的开始,是抑郁苦闷中觅得的心灵净土,是他闲适洒脱心境的重要表达。白居易把对人生理想、对生活的热情隐没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在这首诗中用真切、平和的语言,道得心中诸事,毫不隐瞒,旨在揭示生活中如能守得宁静与闲达,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世事,视身外诸物如过眼烟云,追求自适,亦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手段。当我们读到他轻松悠闲惬意的文字时,联想到他的人生经历,才能从他轻松的字缝中读出他的内心。从完成此诗到生命的结束的十数年间,白居易矢志不移,虽有多次升迁机会,却一一放弃,令每个后来者都要为之唏嘘感慨一番„„

2、关于宗炳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士族。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年间,当局屡次徵他作官,俱不就。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信仰佛教,曾参加庐山僧慧远主持的“白莲社”,作有《明佛论》。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曾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

关于吴镇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巨然,墨竹宗文同。画山水深厚凝重,擅於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

祖名吴泽,字伯常,南宋时从汴梁(河南开封)移家至嘉兴,定居浙江嘉兴魏塘(今浙江嘉善魏塘)。吴镇年少好剑术,成年后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毗陵(今江苏武进)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为人抗简孤洁,一生清贫,高自标青,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曾在村塾中教书,钱塘等地卖卜。

3、关于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20岁(721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33岁(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开元二十四年35岁(736年)张九龄罢相。开元二十五年36岁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王维田园派的代表作是《山居秋暝》

4、关于东方朔

汉武帝时,齐地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衔命奉使,公出办事。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

5、关于陶弘景

梁武帝萧衍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6、关于卢藏用

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

7、隐居圣地——终南山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 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隐士的地方。他们中有僧人、道士,也有毕业于厦门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清苦,比尔·波特在书中说,“他们是我遇见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比尔·波特对美国人介绍,中国的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自己精神觉醒的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2000多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还有我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修行者。这些隐士有的是来学佛问道,有的是为了练气养身,有的仅仅只是找一处清净的地方读书做学问。

石溪

8、关于文中子

文中子 王通(580—617),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一说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出身世代官宦人家,父王隆,以学术见长,曾为国学博士。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传说他15岁时便开始从事教学活动,18岁时有“四方之志,游历访学,刻苦读书“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学问大有长进。隋文帝仁寿三年(603)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上《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

文中子王通以古代隐逸贤才为榜样,“退而求诸野”,用了九年的时间著成《续六经》(亦称《王氏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等,共80卷。其撰著的目的在于“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

《续六经》完成后,王通名声大噪,求学者自远而至,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及门弟子多达千余人,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名流,其中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均为隋唐之际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所以到了唐太宗开国的时候,如李靖、房玄龄、魏徵这一批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 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

9、关于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亳州真源人(今安徽亳州境内),一云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少聪颖过人,及长,诗、礼、书、数、方药之书无不通究,以诗名于后唐,当时士大夫皆欲识之。曾应进士第,值亲丧,睹世乱,乃散家业,野冠草服游于京国间,以山水为乐不求仕禄。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士”。后唐清泰间(934—936)隐栖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

陈抟贯通群籍,尤精易学。据《宋元学案》载,他曾从麻衣道者得易学《先天图》,其《先天图》经种放、穆修递传至邵雍,《无极图》由种放递传至周敦颐,对于有宋一代的理学。陈抟创先天易学。《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称,“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后周显德三年(956),应世宗皇帝召见,下诏任“谏义大夫”,抟辞谢不仕,而赐“白云先生”。宋太祖元年(960),“太祖召,不至”,以示终生不仕之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应诏入阙,献济世安民之策“远近轻重”,即“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平兴国九年(984),再次应诏入阙,仍表终生不仕之志。于是,太宗皇帝因陈抟儒道学术成就皆显赫,又不求利禄、不贪富贵、与世无争、无声无色,故赐“希夷先生”。

第二篇:《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学设计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探求、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人任知识。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一、教学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从古代诗歌看古代的交通状况(路、桥、栈道)(2)从古代诗歌看古代交通工具(车、舟、马)(3)从古代诗歌看古人的出行观念;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减轻劳动负担,发明了各种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中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从古代诗歌了解古代交通工具情况和古代交通状况,认识当时社会生活和古人生存状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从传统文化活力中得到力量。

二、教学步骤

1、情景导入:用反应现代交通状况和交通工具的图片作为导入,资料内容包括,陆路:立交桥、地铁、高速公路;水路:海底隧道、气艇、游轮等;空中:飞机。

让学生们概括现代交通的特点。从而思考古代的交通状况怎样?古人出行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古人出行是不是也像现在人这么潇洒?观看《老梁讲故事-----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片段,这“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水果——荔枝,在古代为什么被看作是帝王穷奢极欲的见证呢?这,都是古代交通不便惹的祸。我们从古诗词中发现了古代交通有哪些形式呢?

用这种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明确本课题的探究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让第一组的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明确古代的交通状况有路、桥、栈道。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微课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栈道,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什么叫栈道以及栈道在古代的作用。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诗歌体现出以上的几种交通状况,结合学生搜集古诗材料中有关古代交通的信息以及涉及古代交通的诗歌。《蜀道难》——李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玄宝

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山行》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路傍曲》——陆游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基于以上内容的讨论教师询问学生们古代的交通状况如此的恶劣,那古人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本环节由第二组的同学回答。学生们搜索出有车、马、舟常见古代交通工具。教师继续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诗歌带有这几种交通工具。学生通过齐背,单独背的方式回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朝)

陶渊明《饮酒》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唐朝)

王维《使至塞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朝)杜牧《山行》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唐朝)

李商隐《乐游原》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宋朝)陆游 《路傍曲》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已亥杂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5、探究古代人出行观念,由第三组组长在班上进行专题发言。

三、合作探究,加工信息

以上大多数为送别、乡愁诗。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也很落后。可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两种,一种是马,一种是船。这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道路打不发达就造成了思乡和“家书抵万金”的情况。

1、自主选择话题后,同一话题的同学组成一小组,组上成员互相交流资料,围绕主题有秩序的发言,并推荐一位同学做好发言记录。

2、老师到各小组听取学生的讨论,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整理、提炼搜集的材料。提醒每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成果展示,共同评价

主要是口头展示,评价。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发现、探究的主题。可朗读所撰写的小论文,也可采用演讲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汇报形式。学生互相评价。评价标准:观点是否明确;材料是否为观点服务;所选用的诗歌是否恰当。

第三篇:综合性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案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探求、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人任知识。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教学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1、从古代诗歌中了解古代交通工具情况和古代交通状况及其发展历史,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社会古人生存状态。

(1)从古代诗歌看古代交通工具(马、车、舟、轿);

(2)从古代诗歌看古代的道路(陆路、海路、栈道);

(3)从古代诗歌看古代的交通设施(馆驿);

(4)从古代诗歌看民间通讯;

(5)从古代诗歌看古人的出行观念;

(6)从古代诗歌看古代战争。

(7)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交通发展的历程。

(8).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减轻劳动负担,发明了各种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中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从古代诗歌了解古代交通工具情况和古代交通状况,认识当时社会生活和古人生存状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从传统文化活力中得到力量。

3.课题介绍: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都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代生活和古人生存状态的参考。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古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本课题研究,通过古代诗歌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知识,了解古代交通工具情况和古代交通状况,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代生活和古人生存状态,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资源准备

1.推荐书籍:

(1)唐宋诗词鉴赏方面的书籍。

(2)《中国交通史》(白寿彜著)

(3)《中国古代交通》(赵去旗著)

(4)《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三、探究活动

1.围绕三个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1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状况;第2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第3组负责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温习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中有关交通的内容,搜集阅读材料中有关古代交通的信息以及涉及古代交通的诗歌。

3.采取讨论的方式,对古代产生众多的送别诗进行探索。

4.每组组长在班上进行专题发言。

5.将探究的成果写成小论文,与同学、老师交流。

四、有关资料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2.中国古代出行交通素描

我国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学会了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传说黄帝之时,曾“刳木为舟”,即用一个大原木从中剖开制独木小舟以济深行远。

传说,中国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从《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的记载可见,夏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据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即训练牛马等家畜以驾辕驱车。到商汤之时,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商汤正是凭借着这一先进于夏王朝的坚船利炮,“革车三百乘”,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了商王朝。从甲骨文内容来看,除了用于征战以外,商代的车子也用于商王及贵族们的出行和田猎。从商代晚期殷墟遗址已经发现了的车马坑来看,车子已有复杂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当时已由发达的车马制造业。从甲骨文“舟”字等字形来看,商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水上交通工具发展史的一大进步。

3、古代的道路

道路——径、途、道、路、阡、陌。

①.《蜀道难》: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古代的道路——栈道。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可见当时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

②.《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从这首诗来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马,其交通设施是驿站。民间通信主要靠专使骑着驿马,一站一站送达。

③.《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从汉代以来,阳关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④.《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衡),即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入唐。仕于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与李白,王维等交往颇深。753年,回国途中,遇狂风暴雨阻挡,重返唐,死于长安。虽然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如船体比前加大,结构更加坚固,指南针、牵星术、航海图以及季风助航普遍应用),航海活动进人了繁荣时期,但海上的风浪还是阻挡了晁监回国的路。

4.古代交通

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车、马、牛、舟、船、轿。

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船(不用解释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过华清宫》—马(此诗是说给杨贵妃火速运荔枝的事,其间大部分交通当然需要嘛,不然荔枝就不新鲜了)

其日牛马嘶《孔雀东南飞》—牛车(车自古就有。由于牛的力气比较大且行动缓慢,所以,人们多用牛车来拉东西。又因牛车车厢宽大,故又叫大车。秦以前的贵族多数乘坐马车,极少有乘牛车的。这种风气到了秦汉仍然存在。西汉初年,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据《汉书》记载:朝中文武官员有很多人乘坐牛车,因此可以说此时乘牛车是出于无奈。整个西汉和东汉前期,人们一直认为乘坐牛车是低贱的行为。但到了东汉后期,风气大变,贵族官僚富户不再把乘坐牛车看成丢脸的事情。《晋书》记载:“其后稍见贵之(牛车)。自(东汉)灵、献以来,天子志士庶以为常乘。”而《孔雀东南飞》所写时期(建安年间)正是东汉献帝时,所以“其日牛马嘶”中的“牛马”不能理解为偏义复词“马”。太守给儿子迎亲,马车牛车因载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场。

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驴(诗里如是写着,既然杜甫骑驴,自然是交通工具)

无数铃声遥过碛《凉州词》—骆驼(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诗境扩展到浩瀚遥远的大漠彼方,一直把诗思推到视线之外。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咚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白练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而安西却久已沦为异域了。自“铃声”看出。)

1、《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2、《春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上面给你列了马和船了,这个是车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

诗歌是一定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不同的诗歌往往能多样化、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古代的交通都是采用原始、粗糙落后的工具,因此,信息交流很困难,人们的交往很受局限。古代落后的交通:道路的曲折、工具的原始、设施的简陋,因此出行艰难,使人们出行时弥漫着浓郁的离愁别绪之情,也产生了很多的送别诗。一部古代的交通史,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部文化史。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古代交通情况的信息,初中学生也储备了一定的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那么,该如何从古代诗歌中了解到古代交通的状况呢?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可见,连山起烟雾。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

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课内:

1、《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春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采薇》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8、《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9、《早发白帝城》 白居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2、《渔家傲》 李清照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

1、《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分析:

以上大多数为送别、乡愁诗。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也很落后。可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两种,一种是马,一种是船。这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道路打不发达就造成了思乡和“家书抵万金”的情况。看来,交通的落后是制约古代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原因。

5.有关送别的古诗标题

①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②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无名氏《送别》

⑦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⑨唐?高适《别董大》

⑩唐?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

五、试题样式

(一)主题探究。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

材料一:

过清华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材料二: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材料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探究结果:1.

2.3.

(二)写出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

(三)写出古诗中有名的送别诗四句。

中考连接:

[05四川省眉山市]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 的情怀。

(2)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

(一)1.交通设施:馆驿。交通工具:马。2.交通道路:路。交通工具:马;马车。3.交通工具:船。民间通信。

(二)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④行道迟迟,载渴栽饥。

(三)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05四川省眉山市](1)客游他乡而 思念故乡的情怀。(2)选取句子并言之成理(可以从思想感情、修辞、炼字或者根据自己的联想、想像来谈,2分),表达有个性(1分)。)

教案示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首先请同学们观看现代交通。资料内容包括,陆路:立交桥、地铁、高速公路;水路:海底隧道、气艇、游轮等;空中:飞机。

2、你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现代交通的特点吗?(要点提示:发达、神速、便利、安全等等)

3、请同学们欣赏剪辑的《杨贵妃》电视片段。

狂奔的马,累死的人,荔枝飞到长安城。有诗为证: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而今这“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水果——荔枝,在古代为什么被看作是帝王穷奢极欲的见证呢?这,都是古代交通不便惹的祸。我们从古诗词中发现了古代交通有哪些形式呢?

二、展示收集资料,交流提取信息

1、学生将课前已准备的资料、信息展示。以“我从某某古诗中看到了古代交通(道路、工具、设施、海陆——)”为话题谈谈对古代交通的了解。

2、自由选读补充信息。

(1)从《蜀道难》中我们了解到了古代的道路之一——栈道(多媒体出示古代的栈道图,学生讲解)。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用夸张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蜀道的重重艰辛。从成都到西安的2000多里,秦岭、巴山两大山系及其支脉横亘其间。古蜀栈道穿越秦岭、巴山间,开辟于悬崖峭壁旁,依附于悬崖峭壁,云缠雾绕;凌踞于急流湍河,如鸟欲飞。两千多里的蜀道,有三分之二是在山岭河谷中,全部栈道到底有多长,今天已经很难得出具体的数字。它们一段又一段,沿着山壁河谷伸向远方,给人无限遐想。蜀中有一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所以,历代文人用“飞阁”“云栈”命名蜀道,“栈道连天”来形容蜀道是很贴切的。栈道的结构十分科学,其修筑过程又十分艰巨。栈道的凿孔、架梁、立柱、铺板等工序,几乎全部是在绝壁上凌空作业,在今人看起来一个很简单的工序,那时候也许要花费很大气力的。在生产力低下、工具落后的古代,能在悬崖峭壁间修建一条蜀道,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我们今天是难以想像的。栈道作为一种特有的道路形式,被后世视为奇迹,将蜀道与长城、运河媲美,一点也不为过。我们不能不被祖先们的勤劳和智慧折服。

(2)古代的交通设施——馆驿及古代民间通信

馆驿是一条短巷,巷内设有一座专供过往官员或信使住宿及更换马匹的馆舍(犹今之政府招待所),故名馆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驿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绎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规定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脾三百里。实行每到一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了元代,将邮驿改称为驿站。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3)出示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图,并伴以相应的诗歌。

这里可要求学生穿插大量的送别诗,课内的、课外的,忆读、朗读。从诗词中找寻交通信息: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可见,连山起烟雾。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放映资料片:我国古代航海记载,感受海上行船的危险。

古代,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低下,横渡大海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试想,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不是艰险至极吗?你看,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奇诡、恐怖的感觉,把海上航行的艰险和对友人安危的忧虑直接传达给了读者。这样的行程安全系数有多大呢?

3质疑解惑:你对古代交通还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想了解什么?

三、合作探究,加工信息

1、自主选择话题后,同一话题的同学组成一小组,组上成员互相交流资料,围绕主题有秩序的发言,并推荐一位同学做好发言记录。

2、组上成员展开讨论,对众多资料进行筛选,去粗留精,材料一定要为主题服务。

3、老师到各小组听取学生的讨论,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整理、提炼搜集的材料。提醒每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4、各组共同撰写小论文。要求要有题目。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论点——论证论点——结论来布局。论据为你搜集到的能证明你观点的古诗。

四、成果展示,共同评价

1、口头展示,评价。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发现、探究的主题。可朗读所撰写的小论文,也可采用演讲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汇报形式。

学生互相评价。评价标准:观点是否明确;材料是否为观点服务;所选用的诗歌是否恰当;是否有说服力。

2、书面展示,评价。将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以手抄报形式、板报形式展示出来。

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要点提示: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4、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1)成立一个兴趣小组。

(2)根据一个主题,确定研究课题(感兴趣的、有点认识基础的)。

(3)作好计划,分工明确。

(4)搜集、整理资料。

(5)集体研究:交流、汇集、删选资料,深入探究。

(6)撰写论文,成果展示。

第四篇: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看其女性观文献综述

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看其女性观文献综述

大理学院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3班

席天华 学号:2008122317 指导教师:张锡梅

副教授

前言

白居易是唐代诗坛的一颗明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今存诗作三千余首,为唐代诗人之冠。[2]自此诗作问世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近年是白居易史上

[3]的鼎盛时期,硕果累累,成就斐然”。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研究面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生平思想及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的研究;还兴起了从思想热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对其诗歌创作的女性观的探讨。在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研究中,人们总能够标新立异,运用不同的思想和方法为其诗歌创作的研究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

主题

1有关白居易生平及诗歌创作理论的研究

生平和诗歌创作理论的研究,在文学研究的众多层面中是不可或缺的。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4],对其生平和诗歌创作理论的研究不言而喻将成为其各个方面研究的起点;但由于相隔至今的时间太远及其考证上的局限,对其生世人们也没有明确的界定。

杨志贤在《白居易》中写到白居易是秦代著名的军事家白起的后裔,白起的儿子白仲曾受封于太原;因此,白居易自称为“太原人”[5]。而谢思炜认为“白居易的七世祖是北齐尚书白建,这一说法并可信。白居易的曾祖白温移家下邽人”[6]。陈寅恪经考证“白氏之为胡姓”[7]。百家讲坛的莫砺锋说到“白居易的先祖不但不是楚国的太子,也不是秦国的大将,而是西域的胡人”[8]。事实上,对白居易生世的争议,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思想直接引起的,在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桎梏中,人们对家世的贵贱十分在意;而白居易所杜撰的白氏世系表,自觉不自觉地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从而产生了各个论著中的不同见解。《中国十大文豪》对白居易的一生详细的介绍与评述,者对其创作思想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时期,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唐社会的**萌生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白居易的思想是儒、道、佛三家的混合产物”[9],儒家思想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并被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他有意识地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白居易是古代诗史上较早的有着明确文学主张的诗人”[10],他在《新乐府》并序中就说到“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11]

即文章的创作应以思想内容为主,抒写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倾入自己的感情。提出了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12]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其创作思想跟随历史的步伐一直被研究者所推崇,“从新中国成立直到六七十年代,白居易富有现实性和人民性的诗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3]。他的诗歌被广为流传和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原因有二,一是“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二是“道出人民疾苦,代表人民愿望”[14]。同时与之相近的白居易诗歌理论的伟大而不朽,在于其诗歌艺术理论的“社会的群体观念”、“人民的性质”和“下层劳动者的地位与分量”[15];更是把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论与人格相联系,将诗人的创作理论上升到相当 的品德高度。对诗人诗歌创作理论的梳理,是进一步研究其诗歌的前提,对历代诗歌的研究者都起着指导和牵引的作用。

2有关白居易诗歌的研究

白居易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他自己将其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人们对他诗歌的研究也多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对白居易讽谕诗的研究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地位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艺术珍品”[16]。他的讽谕诗包括《秦中吟》、《新乐府》等“共一百七十多首”,讽谕诗的创作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理论的体现,他的讽谕诗用大众之语、叙大众之事、抒大众之情,是对中唐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其讽谕诗的研究是对其生平和诗歌创作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各国文坛中对其讽谕诗的研究成果可说是数不胜数。

日本对白居易讽谕诗的研究

白居易的诗歌深受日本人的高度重视,“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白居易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李白和杜甫”[17];对其讽谕诗的研究者及其成果较多。

战前:“玲木虎雄《白乐天诗解》、神田喜一郎《读白乐天诗记》[18]”。

五十年代:前半期赞美白居易的讽谕诗诗揭露和讽刺腐败的社会现象的诗歌;“花房英树《白居易的文学》”[19]。《白居易研究》认为白居易克服了追求“经”的思想,继承《诗经》的“诗道”[20];竹治贞夫给《新乐府》最高的评价,其对民间疾苦的深刻同情是对《诗经》风雅的复兴。后半期否定了中国学界给白居易的讽谕诗人、现实主义诗人的定位,“田中克己《白居易及其时代》指出白居易对讽谕诗倾注热情的时间很短,而且没有提起宦官的专横、牛李党争”[21]等的问题。

韩国对白居易讽谕诗的研究 金龙燮在“《白乐天研究——讽谕诗一瞥》将其讽谕诗的分五言古诗谕七言古诗两类叙述”[22],金在乘《白居易新乐府考》是儒家兼济天下理想的体现,“申英爱《白居易新乐府的分类及其内容》将新乐府50首分作赞美天子、告诫天子、告诫贵族、描写民众苦痛4类加以叙述”[23]。

我国对白居易讽谕诗的研究

我国对白居易讽谕诗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时势造诗人,白居易讽谕诗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必然产物,有研究者认为其讽谕诗的产生原因有三“时代的要求,为了‘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以指言者,辄咏歌之’,当时的宪宗皇帝位维护统治也能采纳谏官的意见,为其提供了条件”[24]。杨治贤在《白居易》中将讽谕诗分五类阐述:

一、反应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暴虐;

二、对帝王的规劝;

三、反应妇女和封建婚姻问题;

四、边

疆战祸;

五、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对友人的劝勉。莫砺锋《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则将其分为两类,认为“讽谕诗是白居易自己最重视的作品”,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权贵恶行的无情揭露”;同时,莫砺锋还对其产生的意义进行阐述“讽谕诗真正起到了反映民情、干预政治的良好作用,这是文学的社会功能的最好体现”[25]。发自诗人和人民心灵的诗歌,是观察社会政治生活和体恤民意的晴雨表;白居易的讽谕诗对当时社会的反映是极其真实的,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对闲适诗的研究

白居易隐居洛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闲暇之时也写了不少闲适诗,朱金城一方面认为“其中很多是消极颓废、自我陶醉的作品”,另一方面认为在《新沐浴》也表现了他内心的错综复杂,所以,“他的一些闲适诗并未完全忘情现实”[26]。日本的西村富美子说“闲适诗表面上虽有闲适的情绪,但诗人心情实际并不闲适”[27]。金在乘“认为白居易闲适诗‘没有吐露不平、痛苦和悲伤,表现了摆脱世事拘束而超然人生观’,并指出其短处是表现方面因直说,朴素平易、散文化而凝炼、象征性不足”[28]。李寅生则赋予了白居易闲适诗高度的地位,“认为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卓越贡献,不仅应该重视他的‘讽谕诗’,而且应该重视他的‘闲适诗’。”[29]“但迄今为止,研究闲适诗的文章,依然屈指可数”[30]。

对感伤诗的研究

在对白居易的诗歌研究中,对其感伤诗的研究很少;玉玺说“著名的《琵琶行》、《怅恨歌》就属感伤诗类”[31]。对《琵琶行》的研究也有不同的见解,如《唐诗鉴赏集》写到其表明了作者对被侮辱女性的同情与尊重;杨长荣则认为其诗是白居易臣妾心理的体现。而《长恨歌》“流露出的是对杨玉环和唐玄宗感情故事的无限同情,及对人间最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32]。

对杂律是的研究

目前尚没有找到对其杂律诗进行研究的专论。

3有关白居易女性诗及女性观的研究

在白居易一生的创作中,涉及女性的诗作上百首;但白居易本人及历代的研究者都没有将女性诗作为一类从其诗作中划分出来。然而随着人们对白居易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诗歌创作的女性观及女性诗的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杨治贤在《白居易》一书中通过对《上阳白发人》、《绫园妾》、《母别子》、《议婚》等诗进行分析,表达了白居易“对处在不公平地位及艰难处境中的妇女的深厚同情”,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成了中唐时代受压迫、受摧残的妇女的代言人”[33]。但高度的赞许声并不能掩盖住无情的非议,如“杜牧在《李戡墓志铭》中,借李戡之口攻击这些诗是‘淫言殜语,冬寒夏热,入人之骨,不可除去。’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也说:‘迨元白起而后将身化为妖冶女子,备述衾裯中丑态,杜牧之恶其蛊人心,败风俗,欲施以典刑,非巳甚也。’今人裴斐在《元白雌黄》中指责白居易‘对待女性’‘残忍与伪善’,‘纯粹是采取享乐态度,并不把对方看成平等的人’[34]。”在众多研究中也有对其女性诗的类别进行划分的,如“白居

易一百七十余的女性诗涉及到了宫人,包括得宠后妃、失宠后妃、和亲公主、宫女;仕女,包括望族、士族、寒族等;妓女,包括宫妓、官妓、营妓、民妓、家妓;劳动女性,如织女、采莲女等各阶层、各领域的女性”[35]。

对其女性诗所反映的女性观在学术界也存在争议,如“他自身对爱情的追求正是心灵深处男女平等的外在表征,诗有意无意地显露出内心潜藏的对女性应有的人道主义关注”[36]。另一种说法是“他对唐时女性的悲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反映,同是,在他的女性观中也存在着庸俗低下的一面”[37]。

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对白居易诗歌的研究时间跨度长、国界跨度广、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对其诗歌创作所体现的女性观的研究尚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且目前的研究疏漏,没有对其诗歌中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做更细致分析;从正反面对其女性观进行评述,但没有看到其对女性的同情、尊重的进步性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占据的高度。鉴于此,应当以把女性形象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女性观,根据其对社会的影响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72页。

[2] [5][33]杨治贤.白居易[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页、第1页、第110页。

[3]王永波.50年白居易研究著作评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2卷、23期,第31页。

[4]刘维治、焦淑清.白居易传[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页。

[6]谢思炜.白居易诗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1 页。

[7]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第307页。

[8][17][25]莫砺锋.莫砺锋评白居易[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6页、第2页、第77页。

[9][26]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前言[J],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138页、第140页。

[10]李丹、尚永亮.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J],中州学报,2006年第3期、第218页。

[11]齐豫生、夏于全.中国古典名著[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页。

[12]霍松林.白居易诗选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332页。

[13][30]蹇长春.八十年来中国白居易研究述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7页、第11页。

[14][31]玉玺.白居易及其文学主张[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第43页。

[15]李兰、杜敏.白居易三论[J],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13页。

[16]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1页。

[18][19][20][21][27]日本,下定雅弘.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8页第20页。

[22][23][28]韩国,金卿东著,刘维治译,韩国的白居易研究概况及有关问题[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年第19卷第1期、第20页、第21页第22页。

[24]张田.白居易讽谕诗的产生与风格[J],河北学刊,1986年第2 期、第87—88页。

[29]李寅生.论白居易闲适诗[J],河池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第33页。

[32] 李梅娟.从《长恨歌》看白居易的爱情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23页。

[34]刘兴.白居易妇女诗婚姻观探索[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5期、第89页。

[35]谢觅之.白居易的女性诗与女性观[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 页。

[36]赵立学.白居易诗歌的女性平等观[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第9期、第72页。

[37]谭本龙.论白居易矛盾的女性观[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7页。

第五篇: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

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

【作

者】 高孝邦 【投稿单位】办公室群工处 【发布日期】2014-7-16 16:36:51 【阅读人数】 519

我国古代典籍关于将领的能力素质有诸多论述,对我们加强军官培养、提升军官素质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其中,概括最为全面、流传最为广泛、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当数《孙子·计篇》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要求将领必须具备多谋善断、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五项标准,后人称之为“五德”。《孙子·九变篇》中又指出,“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这样,孙武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其他论述则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涉及面颇广,这里收集整理部分,以飨读者。

一、以身报国的使命意识。《孙子·作战篇》中讲:“知兵之将,民之司民,国家安危之主也。”意思是懂得用兵之道的将领,是百姓生死的掌控者,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六韬·龙蹈》中也讲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说军队的治理,是国家的大事,军队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决定在将领的手中。这两句话综合起来理解,就是善于用兵的将领,对军队的治理和国家的命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像救世主一样,能够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能够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好的将领可以带领军队走向强盛之路,促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不好的将领则会使军队走向衰败之路,带动国家走向**和衰亡。这充分反映了将领的伟大作用,也表明了将领的重大责任。古代名将都深知这个道理,多把忠于使命、舍身报国放在自我要求之首。《吴子·论将》中提出:“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就是讲接受了作战任务,就要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打败了敌人后再提班师回家。晋代陈寿在《三国志》中讲:“但有使命,万死不辞。”强调为了完成使命,战死疆场也再所不惜。诸葛亮在《将苑·将志》中自警,“以身殉国,壹意而已”,即为国家献身,决无二心。这也启示我们,军队干部不管职务高低,都应该首先理解国家和人民对我们所寄予的重托,树立以身报国的强烈责任意识,以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生死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敢于担当的决断能力。《吴子·治军》中强调,“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说用兵最大的忌讳,就是犹豫不决;全军将士最大的灾难,就是将领疑虑重重,优柔寡断。《孙子·九变篇》中指出:“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大意是将军出征在外,有的道路不能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攻击,有的城池不必攻拔,有的地方不用争夺,君主的命令不一定完全听从。后来很多典籍中所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来源于此。战场情况不断变化,讲究的就是灵活性,如果有“君命”掣肘,就难以做到灵活机动,很容易受制于人。将军领兵在外,要随时把握战场变化,根据战场形势来拟定对策。当今的战争更加透明、节奏更快,一次军事行动可能只限于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一架飞机、一艘舰艇,虽说通信已极度发达,但对各级指挥员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甚至更高。从现实情况看,许多指挥员甚至有些中高级指挥员,遇到紧急事态,身处第一现场,不敢担当,不敢决断,为求稳妥与自保,级级请示报告,坐等良机丧尽,造成亲痛仇快。这告诫我们,军队指挥员在重要危急关头,必须戒除犹豫和疑虑,有胆有识,顺势而为,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始终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缜密准确的谋划指挥。《孙子·形篇》中讲:“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能够在战争中取胜的军队必然是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同敌人交战;而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经过认真准备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六韬·三疑》中讲:“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说明但凡用兵打仗,最可宝贵的就是能够做到战前周密谋划,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进攻的机会,将军队可能遭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吕氏春秋·慎小》特别提到这样一句话,“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指出将领如果下错了一道命令,就会导致军队被击溃,无数将士丧身疆场,给我们描绘了战前谋划不足、战时指挥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明代何东序在《删定武库益智录·谋猷篇》中提出,“兵欲胜敌,谋贵素定,而战胜可以。”说的是在打仗的时候要想战胜敌人,贵在养成善于谋划的好习惯,然后就可心实现取胜的目的,更加强调要将注重谋划作为一种习惯,努力培养谨慎、细致的作战风格。这告诫我们平时就要积极跟踪学习现代战争演变趋势,深入研究把握作战样式、作战行动的新特点新规律,把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搞的问题搞清楚,不断提高克敌制胜的谋略水平。

四、博古通今的真才实学。北宋范仲淹在《宋史·狄青传》中这样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意思是将领不知道古代的史实和今天的实际,就只能具有平民百姓一样的勇敢。说明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应该是勇武的,还应该是博学的,既熟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又能够熟知今天的实际情况,博古通今,灵活运用。清代魏源的《圣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兵无强弱,强弱在将”,意思是军队没有强弱之分,强弱体现在将领身上,将领治兵、领兵的才能决定了军队的强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充分说明了领导的才能对一个团队建设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戚继光在《练兵实纪·练将》中指出:“练兵之要,先在练将。”意思是只有练出良将,才能训育精兵。如今,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对指挥员学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识外延要求越来越广,我们只有积极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努力做一个知识型、博学型、专业型的现代军官,才能够回答和解决习主席提出的“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五、一呼百应的个人威信。《尉缭子·兵令上》中讲到,“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说的是士兵们敬畏将领超过于害怕敌人,这样的军队就能够取得胜利;士兵们害怕敌人超过于敬畏自己的将领,这样的这军队就必然要失败。这说明将领应该在军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使将士们愿意在战场上为自己效命,将生死置之度外。《吴子·应变》中讲:“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说的是三军服畏威严,士卒听从命令,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强敌,没有攻不破的坚阵。《孙膑兵法·将失》指出:“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意思是命令不能执行,将士行动不统一,就会遭到失败;下级不服从上级,士卒不听从指挥,也会遭到失败。威信如此重要,那么古代将领是如何树立个人威信的?汉代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即施行禁令先己后人,部属也自当能严格遵守;先人后己,则法纪就很难有效执行。《管子·兵法》中讲:“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即禁止的一定要杜绝,法令一定要实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的“依法从严治军”。《孙膑兵法·将德》中讲:“赏不逾日,罚不还面。”意思是论功行赏不超过当天,有罪施罚要立刻执行。归纳起来,就是严于律己、以身示范、令行禁止、赏罚严明,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够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做到一呼百应。

六、真挚浓烈的爱兵情怀。《孙子·地形篇》提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生死”,说将领对士卒要有深厚的感情和行动,要像热爱自己的婴儿、孩子一样去爱,能做到这样,士卒才会跟随将领赴汤蹈火。《六韬·龙韬》中讲,“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士未坐而勿坐,士未食而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表明将领如果能够与士卒共冷暖、共劳苦、共饥饱,全军上下听到战鼓催征就会兴奋,听到鸣金收兵反而沮丧;如果士卒没坐自己就不坐,士卒没有吃饭自己就不吃饭,始终与士卒保持一致,那么士卒作战时必定能够拼尽全力。《孙膑兵法·将义》指出:“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说将领不能够不讲仁义,不讲仁义军队就不能打胜仗,不能打胜仗就不能取得任何功劳。《黄石公三略·上略》中提出,“良将之养士,不易(异)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说好的将领,爱兵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能使全军同仇敌忾。强调爱护士兵,是古今将帅带兵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建军以来历代领导人的一贯主张。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部人兵员成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领导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倡导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官兵关系搞好了,大家心齐气顺、团结一致,部队战斗力就有了坚实基础。

七、谦虚高尚的品德修养。《孙膑兵法·将义》中讲:“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胜不得。”说的是将领不可以没有高尚的品德,品德不高尚,那么他就不能对部下具有约束力和号召力,没有约束力和号召力,那么三军就不能取得胜利。这句话是告诫将领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治理军队的核心和关键。诸葛亮在《将苑》中提出,“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意思是说将领不可以产生骄傲的情绪,骄傲就会丧失礼节,丧失礼节就会众叛亲离,告诫将领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要宽厚、真诚,要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热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和支持,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什么仗打不胜;如果将领倨傲不逊,自以为是,就会轻视别人,慢待别人,甚至排挤有才能的人,众人就会抛弃他、远离他,使他成为孤家寡人。诸葛亮在《将苑》中还提出,“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说的是善于领兵打仗的人,从不倚仗自己的强权和势力去欺压别人,上级的宠爱不会使他欣喜若狂,敌人的辱骂不会使他产生畏惧,看到利益他不会贪图,看到美色他不会迷失心志,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战死疆场,为报效祖国而献身。诸葛亮把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并列起来,作为将领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当今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学习价值。

八、取力于民的群众观念。《荀子·议兵》中提到,“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说的是爱护民众的军队强大,不爱护民众的军队弱小,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民众团结一致,赢得民众支持。清代蔡锷在《〈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写了这样一句话,“古今名将用兵,莫不以爱民为本”,强调爱民是对将领最根本的要求。《淮南子·兵略训》中说,“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说军队能够以弱胜强,是民众支持的结果,得到民众支持,即使弱小也一定会强大,失去民众支持,即使强大也一定会灭亡。《明太祖宝训·谕将士》中讲,“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兵民相资,彼此相利。”意思是养兵是为了保卫民众,烦劳民众是为了养兵,兵民互相依靠,才能彼此互利。《曾胡治兵语录·仁爱》中提出,“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固结民心”,把爱民放在了领军治兵的极高位置。拥政爱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从上面一些论述看来,军民团结、爱护民众、人民战争、遵守群众纪律等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军队各级指挥员应当牢记这些道理,教育、管理、训练绝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军队内部,要知道战争的伟力根植于民众之中。

下载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1) - 中国考古论坛/郇翔 2010-05-27 11:20 金岷氏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义务讲解员,经常流连在史前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物陈列橱窗跟......

    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5篇模版)

    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学 院 专业及班级......

    从古代诗词看酒与中国文人(优秀范文5篇)

    一、古代诗词中的“酒诗词”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首诗中,写到酒的就有44首之多,首开了我国诗酒联的先河,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

    孟浩然资料古代诗歌中的干谒诗

    孟浩然资料古代诗歌中的干谒诗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

    从革命角度看《九三年》中“人道主义”

    从革命角度看《九三年》中“人道主义” 摘要:《九三年》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煞尾之作,是雨果创作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哲理性的历史小说,它反映了法国大革......

    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改革中,学校的德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纵观整个课程的教学,笔者谈谈对当下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营造了尽可能......

    个人主题报告 从古代爱情小说中体会古代爱情观

    个人主题报告 从古代爱情小说中体会古代爱情观 姓名 宋扬 学号2012011407 班级 网工1202 故事简介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

    从平日看的笑话中筛选的比较经典的笑话和脑筋急转弯

    最近看了一个养生节目,专家说超过22点睡觉对肾不好,可这个节目的直播时间是23点。 又一日,一客户打电话申请支付卡,同事在核对客户姓名时问:“请问您名字怎么写的?”客户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