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问题的看法
对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问题的看法
每年的农历新年,我都会回乡探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所住的村镇虽然不足的两千人,但是这一年又一年的巨大且快速的变化,不得不让我感叹。纵横交错的泥巴地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靠近马路的田垄一排排地冒出了许多洋房;普通的农村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变成了大型工业园区,为大量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外出务工人员乘坐着崭新的小轿车返乡也成了新年的一道亮丽景色。现如今马路上每隔几米就耸立着一根巨大的路灯,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如今乡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迈着大步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从十六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就把三农问题摆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就这一问题开展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得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期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06年废除农业税,让9亿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是对中国农村的一次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松绑”;07年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令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而家电下乡和医保的改革等措施也从本质上提高千千万万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们不必再像从前那样以食为天,靠种地养活自己和家人,大量年轻劳动力选择了进城务工,这种劳动力的短缺就造成某种土地利用不再具有经济优势而退耕或转为他用。并且,在外打工一阵,攒有一些积蓄的人家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打地基、盖房子,希望在家乡建起一个未来安居乐业的归处。看着小时候肆意奔跑的广阔田野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荒芜,心中不免涌出一股子惆怅。
大人都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近几年农村的变化,赞扬着这种大批量建房现象,认为这是农民生活水平上升的象征,并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谁家的房子大、风水好、结构稳等话题。可是,我认为这种大量的滥用耕地建房,导致田地面积减小,土壤日益贫瘠,粮食生产成本增高,自动化设施难以利用的现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弊病。
《飘》中有句话:“土地乃万物之源,给予我们生活的一切,不求回报.人会老去,年华会过去,可只有他不会走总是在那里,为我们培育着一切.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动力”,所以,农民不能没有土地,国家更加不能少了耕种土地的人,我们
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土地的有限性决定了其稀缺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一直是一对并存的矛盾,如何通过研究来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 “空壳村”的现象,就是对我奶奶家现有现象的一种形象的归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外围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我认为坚持土地的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已经势在必行。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农村发展毕竟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但可以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它不是某一个人的义务,而是我们全民共同探讨的话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国家对“三民”问题提出的政策方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芳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摘 要】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矛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以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农用地经营权的转移,其实质是除所有权外的其他产权主体的易位。不同产权主体通过产权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体现农村土地的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营制度之下的小生产、小流通、分散经营等低市场化程度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以标准化、商品化、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同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1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矛盾
1.1主要矛盾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以下简称“三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业“三化经营”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其以市场为向导,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同时配之以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实现农业的效率化、效益化经营。
1.2矛盾双方的效用分析
1.2.1小规模分散经营。首先,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农产品产量低、商品率低,农户产前生产要素的积累、产中新技术的运用、产后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没有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完整、健全的体系或组织机构,形成“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局面,因而产销脱节,常遭受巨大损失。其次,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可替代率低。
1.2.2三化经营。只有实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经营的有效对接,使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专业化经营与社会化分工才能得以实现,才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产业链,最终实现整个农业生产效率、产出效益质的飞跃。
2新农村建设需要流转土地经营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进一步诠释,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主要围绕3个重点进行。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与城市化同时推进是新农村建设之本。因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而新农村建设也应该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就是减少农民,将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因此,强化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两方面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联系的。
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多地少导致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不相容。按照古典经济学中农业微观经济模型,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偏小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经不起风险、不能吸纳机械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无法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小规模经营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种障碍。
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推力形成的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离不开推力和拉力,其大小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拉力有赖于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整治,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而各种机械的规模生产导致其价格相对下降,使用成本降低,机械化替代劳动成为必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收入更高的城市非农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3.1农村土地产权虚位是限制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正常动作的基本保证。然而,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权能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承包地的产权主体不明确。二是土地的各种权益模糊,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及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债权属性。三是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是以政策为主,土地权利的规定还没有被完全上升到法律高度。因此,承包土地的各项权能还不能完全受法律保护,权利边界模糊,弹性较大。
3.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收入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职能。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3.3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二是管理监督薄弱。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户与业主间的土地租赁合同多数是双方自行草拟,合同具体条款不具体,权利义务等事项设定不规范。部分草签了书面合同没有报告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更没有到主管部门备案,合同监督执行不力。
4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通过政策调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结构,确保农村的耕地不流失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体系,保证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符合国家的公共利益和不侵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义。
4.2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立法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
4.3要建立畅通的土地流转渠道,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继续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荥阳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背景: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但深入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在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探索有效途径,尤其是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目的: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当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制度、机制、认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正常流转,在目前新农村建设和深化产业结构高速的大前提下,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意义: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高速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高速、农业现代化根本目标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村土地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
收。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示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同时,它规范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秩序,隐性交易行为大大减少,政府对集体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得以加强。此外,这一政策还有利于缓解经济建设对国有土地的需求压力,减少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冲动。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扩宽,必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政策进行理论;二是就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论正;三是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
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土地流转中,主观上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客观上流转制度、机制和市场不完善、农民的得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解决此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应从服务引导入手,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国外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与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念研究;三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流转过程掠夺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方面的研究。在具体实践上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拥有传统小农经济结构、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另外,法国还先后颁布《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补充法》及成立“土地整治和农村安置公司”来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我国的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主要存在于流转的基础层面,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现出来的浅层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关于土地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很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上更应该汲取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研究的理论经验。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讲,借鉴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农村土地的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表现制度、机制、认识等方面的问题起来越凸显,并且这些问题很难由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通过市场自主解决。从实践上讲,解决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已经成为理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探讨本课题,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论文基本思路、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基本思路: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农村土地流转置身于现代农业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对农村流转形式、途径、作用和意义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服务引导、政府管理、制度机制建设、流转市场的完善来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观点: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多的被各界所重视,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破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的抵触情绪。第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合作
组织应从制度、机制、规范、市场入手,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平台。第三,要不断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土地流转新模式。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根据选题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等数据库,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查阅了大量的书刊、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料,经过整理与分析,形成文献综述,并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2)访谈法:以荥阳为重点,对荥阳及周边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的访谈和调查,了解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实际状况、主要问题以及各地党委政府的具体措施等,使论文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通过访谈等方式所得的统计资料,对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寻求解决的措施。(3)比较分析法:在对土地流转进行研究时,采用横向的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参照法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特点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这些比较分析,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4)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其研究离不开对现实的把握和对实践的总结。本文立足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荥阳市土地流转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个性及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本论文的相关理论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2、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3、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5、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二)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1、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转型体制和制度等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发展经济兼顾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以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起了指导作用。
3、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阶段理论与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一策略相符合。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沿革(一)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界定(二)农村土地流转历史进程(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流转形式出现新模式
2、流转途径呈现多样化
3、流转效果表现为多重化
第三章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及启示(一)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1、法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
2、日本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
3、越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二)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1、重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
2、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
3、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4、农地流转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三)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
1、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2、应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力度
3、建立和完善多种多样的流转方式
4、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体系
第四章 荥阳及周边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实证分析(一)荥阳市土地流转实践情况
1、以贾峪五村联建和槐西新村为代表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2、以唐垌中心村为代表的“村企联建”
3、以郑庄中心村为代表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
4、以桃花峪村、霸王城村、刘沟村、二郎庙村等代表的“沿黄生态旅游”模式
5、王村镇西大村“绿色农业”模式(二)新密市土地流转实践情况
1、新密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2、取得的成效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需要性认识有偏差
1、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
2、群众的后顾之忧
3、落后的思想意识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 1.土地流转收益较小。
2、股田制存在风险性。
3、农民缺乏投入资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三)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1、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后。
2、管理监督薄弱。
第六章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一)加强宣传引导(二)明确管理职能(三)健全投资效益机制(四)完善服务体系(五)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六)规范明确土地流转范围 第七章 结论
五、论文的写作计划: 本论文完成的进度:
1、定题及确定研究方向:2010.6.1——2010.8.1
2、文献资料的收集及组织:2010.8.2.——2010.9.10
3、完成开题报告:2010.9.11——2010.11.30
4、撰写论文,完成初稿:2010.12.1——2011.3.10
5、修改定稿:2011.4.1——2011.4.20
六、主要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一1.[2]熊毅.多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问题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8.):26一30.[3] 梅付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6):13-14.[4] 李华杰.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现代农业,2010(7):52.[5] 张建军,程诗惠.成都锦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6):33-35.[6] 吴锦猛.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归属及实现[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297.[7] 张英,邓腾林.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0(11):202.[8] 钟迎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228.[9] 张芝露.农村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培育与发展研究——济源市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实证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9-13.[10] 镕基,皮修平,王辉.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10),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251.[12]张国锋,曹海林.荥阳“五村联建”调查.维普资讯,2010(9),http://www.xiexiebang.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34893932&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13] 钟琼乳.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趋向.湖南社会学网,2010(2).12
第四篇: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土木国际111
1110560007童焌科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和机构不断得到加强,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些许积极的贡献。就公安机关而言,经过多种专项检查、培训、考评等工作,民警的执法水平和个人执法素养得到提高,各项执法指标较考评前有了一定进展和改善。但也要看到,有些只是表面的,执法活动和行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在全市、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反面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政法机关的形象,群众对此反应也十分强烈。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几个方面:
一是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一方面是指政治素质。就是能不能忠于法律、忠于事实,能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当说,只有部分政法干警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是人民可以给予些许信赖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政法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和问题也很严重、很突出。有的执法犯法、违法办案,有的以权谋私、以案谋钱,有的作风粗暴、态度蛮横等等,严重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另一方面是指业务素质,就是能不能精通法律,并且能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自己对法律的精神都理解不清楚,对法律、法规的条文都吃得不透,把握不准,就很难公正、准确地适用法律。
二是执法环境不好。权力对司法公正的干扰。在一些案件或事件的侦查和查处工作中,一部分干部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一向以为个人的权力高于一切,常常是以权压法,用权力妨碍司法公正,致使该查办的案件得不到最后的效果,人民群众反响较大,甚至引发多年上访。关系对司法公正的干扰。有些人把感情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东西,认为只要是亲属、熟人、同学、同乡或同事,凡事都好商量。一遇到事情,当事人不是先看法律规定的是什么,而是先托门子,找关系,出现了“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的怪现象。一些司法人员碍于亲缘关系、朋友面子,只得“是亲三分向,向亲不向理”。于是,某种程度上,打官司成了“打关系”。这几乎可以看作常态!
再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求一切政府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形式进行管理。在我国,约80%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法制的健全,用法律手段管理各个领域的事务将成为政府机关活动的主要方式。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府的管理活动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社会反响比较大的问题,一是不能依法进行决策。在拍板决策时,凭经验,拍脑袋,不懂得或者不善于依法办事。有的则认为法律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当执法与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或与个人意志发生矛盾时,就违法行事,甚至强令执法人员违法办事。二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执法不到位、不尽责,执法不力,该管的事情不管,见到违法行为不纠正、不处罚。有的执法专横,甚至滥用职权、乱施处罚。三是执法不文明、不规范问题较多。一些执法人员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自居,态度生硬、语言粗俗、行为野蛮,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很不好。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除了立法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外,我看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依法行政的意识在领导干部和广大执法人员中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执法者素质不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现行的执法体制和制度存在着弊端,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影响着依法行政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三是对政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行为缺乏有力的责任约束和监督制约机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下大力气去真抓实干地落实,在一个时期内会有一个的改观。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二是积极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特别是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改革来不断完善。比如,在需要处理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或事件时,三机关责职不清,造成执法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再加上受本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多种考虑或压力,使正常的执法活动处在“打擦边球”的境况,在法定程序和告知环节上难以做到严格公正。又比如,对于复杂事件的处理,因为压力太多,以至于最后执法的人都不知该怎样定论,习惯性的倾向等领导拿定主意后再作处理,一层一层的上报,等待各个部门和领导的意见,充分体现出执法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不合理,重复交叉、职能分散、层次过多,导致推诿扯皮、内耗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大大降低了执法效率,影响执法力度。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向社会公开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事项,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最终或许达到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效果。当然,现实毕竟不像规划中那么容易实现,或许当前的情况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乐观,现实中有太多的表象,有太多的黑幕,甚至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深刻的,感觉是遥远的、所谓的民主似乎并没有体现它本身的应该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这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值得反思的。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及法律规制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及法律规制邢爱宾工业设计2010届1班学号:1064122104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安排。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应从加强土地流转立法、保障农民享有真正的所有权、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政府角色等几方面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问题法律规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 安排,是持续数十年、惠及八亿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 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国土整治等方方面面,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土地政策体系作支撑。[1]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并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农村土地政策。而与此 同时,随着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 避的重要课题。
一、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不明,法制缺陷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产权结构的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三个重要权能。在现实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承包者只拥有土地的部分产权,即承包经营权,但这部分产权是否可以构成农民的财产权,目前尚无法律依据,导致土地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流动。另外,农村土地流转缺乏可操作的法律规范。在《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规定的过于原则和笼统。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虽然规定了土地流转的形式、原则、合同形式、违约责任以及法律责任等条款。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土地流转的原因、形式和规模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它不能较全面地指引和规制土地流转,甚至因为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而对某些利益集团约束乏力。
2、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
当前,土地流转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履行职能并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流转登记制度不健全,完备的登记制度是财产交易有序化的必要条件。农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不动产使用物权,登记的意义极为重要。相对而言,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是普遍不受重视的。土地流转时,既不向农经管理部门申报审批,也不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结果是土地流转的资金收入管理不规范,流转后土地用途有失控之势,流转土地面积无法统计。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多方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操作。
3、政府定位不当,损害农民利益
一些乡村组织直接充当土地流转的主体,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有的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和作为突出政绩的形象工程。有的在流转操作中违 背土地政策,强行反租,租金补偿过低,土地租金的收益分配缺乏透明度,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
4、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
大部分农村地区又因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仍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农外就业的最后保障,宁肯种“粗放田”、“应付田”,甚至不惜暂时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的承包权。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法律规制的完善
就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而言,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结构的日益多元化,农村土地流转必然会越加频繁和复杂,流转的范围、方式、程度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权属变动必然涉及权利、义务的调整,如何在整体规划下规范并促进流转的发生便成为当务之急。我认为,必须尽快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制度。
(一)中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被法律界定为“集体”,这里基本没有争议。但是,究竟由谁代表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都很不明确,而现在此权利基本上由行政村组织来行使。由于它是一个党政不分、政社不分的行政附属组织,集体和作为集体分子的农民之间,均无双向选择的自由,土地的所有权当然不可能由村民代表来行使,而只能由作为地域性经济组织的村长来行使,这样问题就来了。[2]因为村长有事实上的土地处置权,却并不负担半点风险,因此为农村土地寻租埋下祸根。因此,应修改《土地管理法》及相应法律法规,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错位、缺位或虚位等问题,将其直接交由村民委员会行使,删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等虚置概念,赋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村民委员会和使用权主体——— 承包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所以必须从立法上保证农民享有真正的土地所有权,从而使其享有拥有土地的收益权。
(二)加强和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规范以促进土地流转。首先,推进土地流转,要在坚持和完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其次,制定土地流转格式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所以地方立法可以适当超前,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性的条例或办法之类的,以法律的形式对本地农村土地流转加以规范,使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从而达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的目的。对暂不具备立法条件的地方也应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的进行;最后,应该建立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登记公示、公信制度,这对物权流动制度保持高效运转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如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不再局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租赁、转包和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人身份的多元化使得借由考察权利人是否具备集体成员身份来判断权属状况的困难系数及风险系数大大增加,无形中提高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具有频繁的重复发生率,需要明确的法律登记制度对法律关系各方的权利状态加以公示化,明晰化、确定化[3]。
(三)要依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市场经济实质就是法制经济。把土地 流转回归到市场,实行优胜劣汰,有利于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出 率,提高广大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准,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人为在政策、法规上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堵”和“压制”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比如要修改与《宪法》不协调的有关法律表述,如现行《土地管理法》63条可改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土地 使用权可依照法律规定发生转移”。从法律层面允许农村土地流转,同时也要加快相应实施条例出台,以便于实际操作管理。另外,在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或法院有关机构尚未形成处理土地流转纠纷的规范化制度,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与仲裁根据。因此,必须进一步制定仲裁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争端处理机制。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土地法院,聘请专家判案,为解决土地流转纠纷提供法律援助。
(四)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 性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农村的土地市场还很落后。因此,一是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 的调控。在农地流转中,政府既要克服利用土地所有权属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中获 取超额利润的“越位”行为,又要克服对违规流转放任自流,缺乏服务规范机制的“缺位” 行为。要坚决从土地流转市场上退出来,变强制为引导,变干预为服务。二是监督农地流转 的程序、流转合同是否规范合法。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要抓好土地流转,必须“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真正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土地一直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形式,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我国立法上一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采取保守的态度,恐怕一旦放开就会威胁农民的生存,造成农村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越发显得重要。具体的办法是,首先,在落实农村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的医疗保险,使农民走出看病难的困境。其次,建立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落实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由此,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大大减弱,对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就不用如此保守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自由流转,建立良好的农村保障体系是关键。
综上所述,我国应从加强土地流转立法、保障农民享有真正的所有权、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几方面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从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婉玲.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基本法律问题的理论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马革非.让农民自己为土地做主[N].南方周末,2001-11-01.[3]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