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0:3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

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5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

市“两会”刚刚结束,我们就集中三天时间,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集中观摩巡视。通过三天的观摩,总体感到:一是成绩可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四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变化。二是经验有益。各县(市)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走出了新路,形成了特色,有典型,有启迪。三是势头不错。通过观摩点评活动,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既增添了动力,也增添了压力,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四是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不高、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不强等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求实求效。刚才,学友同志对观摩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四个县区分别进行了典型和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升思想认识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结合商丘实际,我们提出了 “三化”协调、粮为基础,“三新”推进、双轮驱动,四项重点、持之以恒,率先突破、打响品牌的工作总体要求,其中“三新”推进、双轮驱动,就是发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这两个轮子的驱动作用,加快新型“三化”进程。对商丘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就要以产业集聚区为大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就要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口,切实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商丘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建设产业集聚区,可以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经济总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出传统农区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

商丘作为人口大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就近就便实现农民的转移转换和生产要素的集聚集中,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有利于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走出人口大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商丘作为粮食大市,是“中原粮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可以大量节约土地资源,发展二三产业,同时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有增加,巩固粮食主产核心区的地位,走出产粮大市新型农业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开门红”,在全省17项主要指标增速中,我市有13项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其中9项居全省前三位。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好局面,主要得益于我们发挥“双轮”驱动作用,持续推进“三化”

1协调发展。双轮驱动是今年我市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也是事关商丘发展大局的事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二、明确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就是两句话,产业集聚区扩充总量、提升质量;新型农村社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产业集聚区扩充总量、提升质量,就是要实现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有机结合,扩大成效,形成品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扩张总量,就是使更多的项目在产业集聚区落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要星星,又要月亮;既要抱西瓜,又要捡芝麻。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实施“东张西望”战略,向东张开双臂,积极对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向西眺望郑汴,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东部战略支撑,真正变边缘为前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瞄准长三角,紧盯闽浙粤,走出去、请进来,以引进重大项目为核心,加强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对接,采取驻地招商、区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对口招商等方式,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经济总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利益导向机制、税收分成机制,促进更多的项目落地。提升质量,就是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打响特色品牌,发挥“雁阵效应”,形成商丘标志。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软”(纺织服装)、“硬”(超硬材料)、“冷”(制冷)、“热”(碳纤维材料)、“苦”(生物制药)、“甜”(食品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比如民权县围绕制冷主导产业,引进上下游产品和配套企业,60多家制冷企业入驻,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已形成国内最集中、最具规模、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制冷工业基地,澳柯玛、万宝集团等知名集团落地民权,年底冰箱冷柜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台,压缩机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台,“中国制冷产业基地”初具雏形,正在倾力打造“中原冷谷”乃至“中国冷谷”品牌。夏邑县围绕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一个县的纺纱能力达到150万锭,是郑州原来六个棉纺纱厂生产能力总和的3倍,正在打造 “中原经济区服装产业基地”。柘城县围绕超硬材料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不仅金刚石微粉产量占到全国40%,而且生产出终端产品,形成了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全市各个产业集聚区都要依托自身优势,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吸引带动配套和关联企业跟进转移,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

新型农村社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就是要实现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有机结合,合力攻坚,务求实效,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重点突破,就是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我们制定的目标是,今年完成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城乡结合部、中心乡镇、特色

乡村、有条件的行政村两年有突破、三年出形象;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2020年基本完成。从这几天我们观摩的情况看,形势还不容乐观,任务还比较艰巨。目前,尽管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都已全面启动,但是进展不平衡。这里面固然有保护麦田的客观因素,但也有值得我们总结的主观因素。目前市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已经结束,各级领导班子已经完备,而且小麦也即将成熟收割,下一步我们就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实施重点突破,迅速掀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热潮,形成全市行动、合力攻坚的强大攻势,确保今年全部完成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整体推进,就是全市整个面上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稳步推进。按照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三规合一”的原则,目前,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基本完成,全市4627个行政村初步规划为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但还要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6月底前要完成城乡结合部、产业集聚区以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社区规划,年底前要编制完成所有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县(市)区要结合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把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年,确保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任务。

三、着力解决问题

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解决项目总体不多、产业集聚度不高、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一是项目总体还不多。尤其是基地型、龙头型的大项目、好项目更少,要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使更多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实、做强。二是产业集聚度还不高,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区还不多。要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建立健全利益保障和导向机制,对产业集聚度高的特色主导产业,做到土地优先保障、资金优先供给、政策优先倾斜、重大项目优先摆放、环境容量优先配臵,促进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体现倍增效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三是服务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影响了我们的招商引资效果。要加快集聚区多层标准厂房、产品检验检测、专业物流、金融网点、信息平台等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同时,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好“两不接触工作法”,继续深化“三治三提”,转变干部作风,增强素质,强化服务,为集聚区内企业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营造条件,提供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解决用地瓶颈制约、建设资金不足、规划起点不高等问题。一是用地瓶颈制约的问题。可以优先利用旧村盘,边拆边建滚动发展,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设用地、空闲地和废弃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臵换增加的土地,要优先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社区与土地综合整治“百村试点”工程相衔接,协调一致,确保建设用地。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优先列入年度用地计划,积极争取建设用地。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解决一部分,对涉农资金打捆使用,目前我们的整合力度还比较小,要切实加大力度;社会参与解决一部分,积极吸纳

社会资金,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支持解决一部分,市、县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金融部门解决一部分,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农行河南分行已经与我市签订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三是规划起点不高的问题。规划要高起点、有特色、成新景。高起点,就是要聘高手、找高人,高标准、管长远,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做到没有规划不开工、没有设计不建房。有特色,就是规划设计要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突出个性和特色,突出乡村风情,一个社区一个特色,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特色凸显的建筑风貌。成新景,就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产业集聚区规划相符合,住房规划和学校、医院、商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规划相衔接,做到产业支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让群众住得进、住得起、住得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四、强化措施保障

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推进、来保障,确保双轮驱动“驱”得有力、“动”得有效。

一要落实责任。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事关商丘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商丘的未来,一定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推进落实。市委常委要带头执行联系基层基础工作的“五个一”制度,特别是要认真抓好联系的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目标管理,严格奖惩兑现。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督促落实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考评体系,用“三治三提”规范部门行为,用引进项目衡量单位作为,使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户商丘,增强发展后劲,助推跨越崛起。

二要形成导向。要把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加快商丘发展的主战场,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素质的试金石,激励引导全市干部群众踊跃投身其中,练本事、长才干、做贡献。对乡镇的负责同志,要通过开展“三新杯”建设竞赛,来检验工作成效和干部作为,让基层优秀干部立足基层,埋头苦干,脱颖而出。要将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干部目标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完善工作机制和奖惩机制,调动广大干部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形成争先恐后、大干快干的浓厚氛围。

三要注重运作。要遵循客观规律,相互学习借鉴,创新方式方法,科学合理运作,确保工作成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关于土地问题,可以通过成立土地发展投资公司的形式,用公司运作的方法来解决;关于资金筹措,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政府可以采取贴息贷款的方式支持;关于政策创新,可以研究探索集体土地性质的房屋产权证的办理途径和方法,解决群众房屋产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要树立机遇意识,抓住新一轮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的机会,积极主动运作,扩大规划面

积,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依法依规;要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以情招商、文化招商,开展有针对性地、点对点面对面的招商,功夫用在平时,力戒盲目的大呼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果。

四要合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全市齐心协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要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让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方法措施,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增强主动参与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找准“双轮驱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合力推进。

目前已到5月中旬,麦收以后正是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黄金季节,时间紧迫,机遇难得,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统筹兼顾,合力安排,尽快形成建设高潮,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2011.12.8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坚持“三转四集” 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8日)

昨天,市委组织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早上七点出发,晚上十点归来,用一整天的时间,赴平顶山郏县、舞钢市学习考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天我们又用一整天时间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规划不到位、标准不很高、特色不鲜明、进度不平衡的问题。刚才,同志们都作了很好的发言,说明大家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下面,就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讲四句话:

一、从“三转”的高度深化认识

省九次党代会最大的亮点是“三新”,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工业化是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的一大创新。省委书记卢展工视察商丘时对我们提出了“有所率先、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成效”的要求。作为平原农区、粮食核心区的商丘,我们要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有增加的前提下,以农村城镇化为突破口,突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突破,走出一条粮食核心区“两不三新”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一)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是群众的愿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由平房向楼房的转变,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过上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让农民享受和城市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现实的需要。新型现代农业就是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管理、特色化发展。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催生出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推动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从而提高组织化程度,让群众有稳定的职业,有固定的收入,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改变传统的在家务农、外出务工的生产方式。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农村城镇化为突破口,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形成以中心城区、县域城区、中心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从而承接更多的项目落户商丘,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农民转市民,可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人均拥有资源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农民居住地的改善,实现城乡关系和区域经济布局的大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城乡协

1调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完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二、从“四集”的原则把握规律

(一)布局集中。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要好、规模要大、人口要多,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如果都不少于5000人,则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便于服务管理,体现规模效益。

(二)要素集聚。就是按照捆绑使用的要求,用政策杠杆把人、财、物等要素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集聚农口资金发展特色经济;集聚交通、土地、城建政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社保资金帮助农民解除后顾之忧;集聚党群工作优势,形成发展保障。

(三)功能集合。就是提供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教育、文化、卫生、商业网点、警务社区、养老医疗保险等服务功能,打造农民高质量生活区,让农民真正能够进得来、住得下、有事干、能致富。

(四)资源集约。首先是集约土地资源,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通过人口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小村变成大村,利用腾出的土地,引进项目,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其次要集约行政管理资源,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机遇,加强党建工作,把软弱涣散领导班子消化掉,选好配强社区党总支书记。第三要集约社会服务资源,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文化、教育、卫生资源,解决学校、卫生所多、散、弱的问题,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居民求学求医求乐的需求。

三、从“三十二字”的要求明确任务

(一)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我们讲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不是新农村的概念,必须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突出刚性,坚决做到“没有规划不开工,没有设计不建房”。社区规划要体现特色,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如围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来做。产业规划要与社区规划同步进行,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做大支柱产业,做强富民产业,实现产业与人口有机融合,二产与三产良性互动,就近转移农民、尽快富裕农民。

(二)以人为本,群众受益。就是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群众意愿,实行利益引导,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使群众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之后,原有的村庄拆除,通过进行土地复耕,保证占补平衡,耕地略有增加,剩余土地仍然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农民集体财产,使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就是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选择基础较好、有条件的行政村作为示范点,逐步推进。大家讨论认为,我市可以在一年内完成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城乡结合部、中心乡镇、特色乡村、有条件的行政村可以两年有突破、三年出形象;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2020年

可以基本完成,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再快点更好点。各县(市)区要制定工作计划,把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年,梯度推进,前五年要完成过半任务,不能把建设任务都集中到后几年。

(四)合力运作,求实求效。就是强化领导,上下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首先领导层要形成合力,市委常委按照分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部门要立足实际,提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措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强大推进合力。对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建设内容、资金筹措、施工进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完成。

四、从五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扎实推进

(一)思想认识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攻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又要防止激进冒进;既要量力而行,又要有所作为。要廓清概念,突出特色,坚持用规划统领,做到没有规划不开工,没有设计不建房。要深刻认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大意义、全省竞相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态势、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形成攻势。

(二)推进机制问题。要形成市里统筹推进、县里组织实施、乡里具体操作、村里做好工作的机制,坚定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三)政策支持问题。最大的政策就是土地的保障和供给,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省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试点,争取在我市开展人地挂钩试点,申请下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审批权限,申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结余指标市域内有偿流转,申请跨区域投资实施土地开发整治等等。

(四)资金保障问题。政府引导,政府财力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挥政府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市场运作,健全投融资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投放。

(五)组织领导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明年的重点工作,将列入综合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明年产业集聚区巡回观摩活动,将重点查看产业集聚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要加强督查,跟踪问效,奖励先进,着重实效。

第三篇:乔新江同志在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会议上的讲话

乔新江同志在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会议上的讲话

【字体: 大 中 小】 时间:2012-08-29 来源:

乔新江同志

在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8月17日)

政务通报第61期

同志们:

从13日开始,我们共同考察了驻马店、平顶山、周口等地一些产业集聚区,学习了他们发展主导产业、强化重点项目、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好经验,集中观摩了全市产业集聚区和管理区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大家感到收获很大。这次观摩是市委、市政府年初既定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我们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又是各单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比先进、找差距,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一次现场竞赛。五天来,大家一路走来,可以说感受很深、体会很多、震动很大,既学到了好经验和好做法,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总体上达到了观摩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下面,我就观摩活动作一简要点评。随后,郭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一、成绩应予肯定

产业集聚区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也是我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近年来,各县区坚持以“三项重点工作带全局、以城乡建设扩内需、以改革创新破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产业集聚区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积蓄了后劲。从此次观摩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导产业更加清晰。近年来,各产业集聚区立足当地实际,遵循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主导产业,科学绘制了产业链条图谱,利用产业转移无中生有、依托优势资源合作开发、依托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催生了一批主导产业。比如信阳工业城突出电子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音影等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上天梯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精深加工,正在着力打造全国新型节能保温防火绿色建材基地;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坚持差异化发展,大力引进万和纺织、川大纺织等企业,轻纺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明港产业集聚区通过延伸钢铁上下游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以钢铁制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光山县是全国著名的羽绒原辅料基地,近年来依托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突出羽绒产业发展,拉长羽绒产业链条,打造羽绒产业集群。同时,罗山县产业集聚区的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平桥区的纺织服装和潢川县、息县、商城县、新县、羊山的绿色食品等都已形成自己特色,浉河的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鸡公山管理区、南湾湖风景区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史河湾集聚区围绕木材加工产业等,也都有了新的发展。从观摩中可以看到,全市各个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越来越明晰,集聚集群发展态势正在形成,这说明我们抓主导产业和绘制产业链条图谱的做法已经见到成效。

(二)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去年观摩的时候,一些产业集聚区项目少、项目小、科技含量低,经过一年的努力,各地依托产业集聚区,新上了一批较大项目、较好项目。这次观摩,大家普遍反映,项目多了、个头大了、质量高了、链条长了,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比如信阳工业城新上的OLED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空白;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四通机械科技园项目创“全国五个第一”和21项专利。还有平桥区的舜宇光学、忠旺铝业项目,淮滨的浙商纺织工业园项目,息县新上的一批食品加工项目,潢川的康缘食品、甾体生物项目,商城的山信粮业稻谷精深加工和中原制鬃项目,光山集聚发展的一批羽绒项目,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国粮业糯米粉加工项目,等等,都是一些投资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项目,有些还规划有二期、三期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有力支撑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三)招商成效更加明显。从观摩情况看,各个产业集聚区都能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条图谱,持续推进“四一”招商,引龙头、抓补链、育集群、建基地。据统计,近年来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引进项目822个,已落地576个。比如固始县产业集聚区突出围绕机械制造产业招大引强,吸引中航国际旗下的一批企业成功落户;罗山县突出围绕电子产业,坚持在珠三角地区驻地招商,成功签约深圳晟昊电子LED等一批电子项目并落地投产;新县抢抓全省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机遇,承接引进飒拉(Zara)集团新建出口鞋靴生产基地、浙江欧诺雅集团新建出口皮具生产基地等。各个产业集聚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抓“四一”招商的路子是对的,成效是显著的,今后也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四一”招商。

(四)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各个产业集聚区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建设服务向生产服务转变、项目配套向生活配套转变、发展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为项目入驻和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上半年,全市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4.3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482万平方米,道路894公里,供水管网759公里。信阳产业集聚区、淮滨县产业集聚区、潢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潢川县产业集聚区、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息县产业集聚区等规划实施了大型安置社区,大部分集聚区启动了村庄搬迁项目。平桥产业集聚区启动了集居住、商务、文化、卫生、医疗、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生产生活服务区建设项目。同时,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集中项目、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综合配套能力建设,为产业集聚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经验值得总结

通过观摩,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地方在探索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能够找准切入点,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涌现了一些好典型,取得了好成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多数产业集聚区能够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和“两提两扩”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定位。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规划定位为中国节能保温防火绿色建材谷,信阳产业集聚区规划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信阳产业集聚区羊山片区规划定位为中原茶产品集散中心、茶文化旅游基地和家居企业的华中总部,平桥产业集聚区规划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西装、休闲装、运动装生产基地,潢川县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全省重点食品加工基地,固始县产业集聚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农业机械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重要基地,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定位为豫南地区重要的大型商贸物流基地,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全国知名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二)重视招建并重。多数产业聚集区不仅注重在招上下工夫,而且更注重在建上做文章,“招得来、落的下、建的快、达产早”,已经成为大家推动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一个共识。此次观摩,我们看到许多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上的项目,今年已经开始投产达效。信阳工业城的天扬液晶、星天空数码、博士达通信等电子产业项目相继投产,有些企业还决定把广州的生产基地搬到信阳,促进了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半年累计实现产值11.7亿元;新县产业集聚区的生物药业、羚锐保健、华隆茶业等产能有效释放,推动集聚区实现税收增长25.2%;其他各个产业集聚区都坚持招建并重,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企业运行、扩大产能、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等目标。

(三)突出产城融合。在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坚持以产带城、以城促产,既建好城市,又发展产业,初步实现了产城融合。比如羊山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好城市的同时,重点抓好商贸物流业、家居产业和茶产业的发展,产城融合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不少县区也都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组团捆绑、联动开发为重点,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提升了产城融合发展水平。

(四)强化合力推进。各级各部门能够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工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大力开展“零阻碍”服务,认真落实“四集中”制度,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管理协调力度,确保了一批重大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及早竣工投产,形成了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作用日益显现

(一)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3.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9.6%,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7.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8.8个百分点。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86亿元,同比增长21.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7.1%,拉动增长12.8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载体作用日益显现。首先,产业发展有了载体。截止上半年,全市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共入驻企业5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7家,有效解决了过去企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问题,推动了产业集聚发展。其次,就业有了载体。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2.3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0.3%,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三,招商引资有了载体。全市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5.5亿元,占全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的83.7%。第四,科技创新有了载体。全市产业集聚区上半年共争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为加快我市科技创新步伐打造了新的平台。

(三)集聚作用日益显现。从项目建设情况看,1—7月份,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446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19个,占全市亿元以上项目的67.6%,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5个,占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73.9%。从产业发展看,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大批产业项目落户集聚区,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正在形成,实现了产业集聚发展。1—5月份,以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55.1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5.2%,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9%。

(四)示范作用日益显现。在破解要素制约上,平桥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以职教促就业”计划,免费为企业培训员工,失地农民可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罗山县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间要车间”,集中财力建设标准厂房,已建成标准化厂房40多万平方米,节约土地600多亩,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潢川县产业集聚区组建了县发展投资公司、县信合担保有限公司和县兴产建设投资公司,总资本金达到2.2亿元,去年仅发展投资公司融资3.2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在节约集约发展方面,多数产业集聚区能够坚持“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严把企业入驻关、企业建设关、企业生产关,确保了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差距不容忽视

通过对驻马店、平顶山、周口三市部分产业集聚区的参观学习,相信大家对兄弟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和我市的差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的说来,这几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呈现六个鲜明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发展都很迅速,速度出乎意料。比如泌阳县产业集聚区在“零基础”上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目前已入驻81家企业,今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元,税收达到2.5亿元,安排就业2.5万人。二是主导产业强。始终围绕一到两个主导产业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初步形成。比如扶沟县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废旧金属收购、铸造、气缸体缸盖加工、大马力拖拉机生产的产业链条,机械工业区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河南省农机装备暨缸体缸盖特色产业园”。舞钢市产业集聚区按照“一高一主两辅”的定位,在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上以鑫新不锈钢复合板园区为龙头,形成了钢板—复合板—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建成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投资规模大。投资规模都比较大,亿元特别是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大企业多。比如泌阳产业集聚区的巨龙科技电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恒都科技食品项目总投资达21亿元,西华县产业集聚区的富士康实训基地年产6000万套苹果手机配件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等,这些项目投资大、效益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四是发展后劲足。很多项目规划有二期、三期,后劲很足。这次考察的几个市的产业集聚区项目都有这个特点。五是科技含量普遍比较高。六是产业链条长。主导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联性强,左右配套完备。比如扶沟县产业集聚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从棉花种植,延展到加工、纺纱、织布、服装鞋类加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还可以看到,上述三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也有很多亮点,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方面,给我们启发很大、启示很多。相比之下,我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集中度、关联度较低。今年3月初,我们召开了全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市级评审会,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全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应该说我市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在规划层次上都已清晰。但由于我们起步较晚,大部分产业集聚区仅仅是解决了项目集中落地、企业集中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些集聚区没有真正做到围绕主导产业选择项目,围绕延伸产业链条集聚项目,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内在联系,产业集聚度还不高,产业关联带动能力还不强。

(二)大项目、好项目较少。目前,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400多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200多个,总的来看,项目建设和推进速度比较快,支撑作用比较明显。但与我们观摩的三个市的部分产业集聚区相比,我们的项目总体数量不多、质量也不理想,引进的大型项目、入驻的大型企业偏少,尤其是投资50亿、100亿以上能够形成产业优势、促进转型升级的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还很缺乏。

(三)平衡性、配套性较差。平衡性差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上,大部分产业集聚区以单纯发展工业为主,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产品检验检测、专业物流、金融网点、信息平台等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没有体现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配套性差主要表现在服务配套上,部分产业集聚区内生活性服务设施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在进行功能分区时,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生产环节考虑的比较充分,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考虑的较少,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功能建设比较到位,生活性服务设施特别是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没有真正与城市发展有效衔接,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功能上还不能对城市形成有力支撑。

(四)服务力、执行力较弱。这里讲“服务力”主要是指政府服务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为加快产业集聚区特别是项目建设,省里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也搭建了一些平台,出台了很多办法,目的都是为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增强素质,强化服务,为集聚区内企业项目的落地和发展营造条件,提供保障。但在实践中,这些政策和办法的执行效果在一些地方与我们的期望、与群众的期盼,特别是与企业家的要求还有差距,说明一些地方的发展环境还不够优。

五、发展必须加快

今年第三季度已经过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稳增长面临的困难较多,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努力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一)重点必须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住重点、主攻关键,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一要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各县区、各产业集聚区一定要把集聚区发展的有关要求、有关政策学深学透,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要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上下延伸产业链条,左右拓展配套产业,带动关联企业项目落地建设,使产业间纵向衔接,侧向配套,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区。二要突出抓好项目带动。项目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我们一定要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项目谋划、项目招商、项目服务和项目落地机制,确保项目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建设更快、效益更好。不管前期项目,还是在建项目,我们都要加快推进。对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市政府重大项目办、督查室要盯住项目,盯住责任单位,盯住责任人,严格督查,跟踪问效。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对所负责的项目认真梳理,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全力推进各类项目落地和建设。今年我们将在全市实施产业聚集区重点项目攻坚计划,主要是针对投资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对入选的攻坚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优先享受市级优惠政策,纳入市级联审联批,给予市级融资担保,并拿出一定比例的用地指标,保障攻坚项目建设需求。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攻坚计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对列入攻坚计划的项目每月进行一次督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每进行一次评比排序,结果公开,并将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三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当前,要紧紧抓住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认真研究招商规律、市场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突出产业集聚区招商,突出主导产业招商,突出以商招商,持续实施“四一”招商行动,瞄准重点区域、主攻重点企业、加强持续对接,有针对性地承接沿海产业集群式转移,力争在招商引资、承接转移、战略合作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二)机制必须创新。关于机制问题,郭书记一会还将作重点强调。实际上,省政府前年已经下发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和《河南省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考核晋级实施办法》,我市也出台了《关于建立“四一”招商行动项目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鼓励招商引资项目择地落户产业集聚区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参照这些办法,市发改委要抓紧牵头研究出台我市的产业集聚区晋升激励考核办法。对集聚区的绩效考评重点要看产业集聚区的集聚速度、集聚水平、集聚规模和集聚效果,要看主导产业的贡献率,实现了多少产出、创造了多少税收、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根据考核情况,将对全市产业集聚区奖优罚劣,并与各县区及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使用挂钩,与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领导配置规格挂钩,排名倒数第一的产业集聚区,其主要领导和所在县区的主要领导在本内将不能作为提拔推荐对象。

(三)保障必须有力。一方面要强化要素保障。要充分学好、用好上级政策,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用工等要素瓶颈制约。对于土地、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的使用,要区分轻重缓急,一般项目靠挖潜,新增计划指标重点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保障。要继续深入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审批限时制,对集聚区内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等手续的审批,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优先办理,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性办结,确保每个项目能够快审、快批、快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大工作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对违反“五禁止”、“十不准”的行为,坚决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四)精力必须集中。工作任务已经明确,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决于工作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按照 “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口,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增长极,把优化环境作为硬任务,集中领导精力,集中一切力量,具体抓,抓具体,抓出成效。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拿出更多精力研究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工作机制。要科学运作,善于把握工作规律,学会运用市场的手段破解瓶颈、解决难题,因事施策,逐项突破。

同志们,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事关全局,关键在做。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产业集聚区要以这次观摩点评活动为契机,认清差距,找准问题,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努力推动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提供更大支撑、作出重大贡献!

第四篇: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观摩点评会议主持词

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观摩点评会议

主持词

(2011年2月26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在大规模、高规格的全省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刚一结束,xx书记、xx市长便于前天率团赴漯河、许昌、郑州三市,实地考察学习他们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昨天,我们又逐一对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今天我们利用周六时间,召开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观摩点评会议,足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部署,总结、点评我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情况,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全面加快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在家的市四大家领导同志,各县(市)区负责同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发改委、商务局负责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共五项议程。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xxx同志宣读市委、市政府表彰决定;

……………………………………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各县(市)区委书记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

首先,请xxx发言,xxx做准备;

请xxx发言,xxx做准备;

请xxx发言,xxx做准备;

………

请xxx发言。

……………………………………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市人大常委会xxx主任对观摩情况进行点评;

……………………………………

会议进行第四项:请xxx市长讲话;

……………………………………

会议进行第五项:请xxx书记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刚才,xxx市长宣读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决定,各县(市)区委书记汇报了今年产业集聚区发

xxx主任对观摩情况进行了点评,展建设的意见和措施,xx书记、xx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客观剖析,并对2011年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提两点要求:

一是要迅速传达学习好会议精神。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市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后,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立即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按照xx书记和xx市长的讲话要求,对照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分析形势,针对薄弱环节,研究贯彻意见,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要迅速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市委、市政府将

2011年定为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年。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紧迫感,按照“四集一专”的原则,做到紧跟中心抓关键点、围绕大局抓兴奋点、迎难而上抓难点、创新工作抓亮点,学习先进经验,查找工作差距,进一步转变作风、务实重干,拉高标杆、自我加压,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快速掀起新一轮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高潮,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为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五篇:陶明伦同志在全市城镇化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商丘)

陶明伦同志在全市城镇化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城镇化发展工作会议。刚才,我们对柘城县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参观考察,瑞琴同志总结了全市2009城镇化发展工作,具体安排了今年的任务。柘城县及部分乡镇进行了典型发言,落后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先进单位继续努力、再创佳绩,落后单位查找差距、迎头赶上,切实把我市城镇化发展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去年,全市的城镇化发展工作会议在柘城召开,今年仍选择在柘城召开,目的是让大家看看一年来柘城的发展变化。大家知道,柘城是全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化起点较低的一个县,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县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的来讲,有四个特点:一是发展思路清。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农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定了“城建破冰、楼宇推动、产业支撑、经济繁荣”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既符合中央要求,也切合柘城实际。二是发展劲头大。明确了省级园林城、卫生城和文明城创建的目标,持续开展城市建设年、大项目突破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年等活动,自我加压,自强求进,自主发展,大家看到的是,柘城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景象。三是发展机制好。形成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一票否决”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动员合力抓的工作运行机制,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城镇建设机制,环卫作业“门前八包”和绿化管护市场化的管理机制等等,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发展速度快。投资500万元规划建设长江新城,筹措7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了城区人口13.2万人,去年全县城镇化率32%,较200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管理规范有效,发展日新月异。

关于我市的城镇化发展工作,基本思路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完善功能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口聚集为途径,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速度,实现突破目标。

推进城镇化进程,我们要着力在“六个要”上下功夫。

一、认识要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进程无论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内需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还是对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具有综合性、关键性、全局性的意义。首先,城镇化发展是统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增加已经受限,投资增量很难持续,只有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城镇化就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另外,只有城镇化步伐加快,才能为发展工业生产、吸引外来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其次,城镇化发展是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城镇化正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钥匙”。当前中央和省委都把城镇化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中央、省市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也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来安排部署。再次,城镇化发展是重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产业集聚区、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四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这四项重点工作中,内容最丰富、起龙头作用的就是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全局意义的就是城乡结构调整,只有城乡结构完善了,其他很多问题才有条件迎刃而解。因此,抓城镇化就是抓关键、抓全局,就是举纲带目。第四,城镇化发展是水平。一个地方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体现了这个地方主要领导的眼界、能力和作风。眼界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发展规划、高层级的发展理念和高水准的发展思路上,能力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破解难题的勇气、高效运作的智慧和干群满意的成效上,作风主要体现在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和真心实意为民办事上。第五,城镇化发展是形象。城镇化发展过程,是城市物质和精神组成要素得到升华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抓城市建设就是抓门面、抓影响,城市的面貌直接反映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文化内涵和人居环境。良好的城镇形象,既是一种投资环境,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影响和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综合发展。

二、目标要明

我市是传统农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困难多,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着资金筹措难,建设基础差,乡镇规模小,空心村多等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加快步伐,按照中心城区、宜居县城、重点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一是明确建设商丘市中心城区和永城市副中心城区目标。商丘市中心城区要围绕建设100万人的特大城市目标,完成《商丘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覆盖率,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抓好商丘新区规划,加速推进商虞一体化进程。按照水通、水清、水美的综合建设目标,高起点科学规划,分阶段实施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工程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巩固国家园林城创建成果,强化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搞好美化、绿化、亮化,提高城市品位。永城市要提高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覆盖率,加大旧城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二是明确建设常住人口20万人宜居县城的目标。利用2年的时间争取建成3至4个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上适宜居住的中小县城。充分考虑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等特点,科学定位县城发展,加快扩容步伐,更好地发挥县城的集聚和带动功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县城规划建设,精心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现代内涵和人文品位的城镇空间。认真抓好城区道路、市场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明确建成36个重点乡镇的目标。坚持把重点城镇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坚持因地制宜、产业兴镇的原则,强化政策支持,给以资金倾斜,切实做好36个国家、省、市重点镇扶持和建设力度,使重点镇率先突起,增强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四是明确建成108个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整合项目,集合资金,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个县(市、区)要抓好2个省级、1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大村战略,撤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鼓励整村异地转移,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三、速度要快

当前,主要是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速度。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聚集,对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有相应的住房、生活、消费等配套设施,需要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既可以带动支柱产业和其他配套产业快速发展,也能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口向城镇加速转移。一是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人口向城镇聚集,主要是解决落户群众“四有”问题。要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程务工农民就业指导和权益维护,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解决“有活干”问题;要加快产业集聚区职工公寓、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研究探索农民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和解决住房贷款等相关政策,解决“有房住”问题;要加大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逐步打破入学与户籍挂钩的制度性障碍,让城乡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

资源,解决“子女有学上”问题;要推进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解决“养老有保障”问题。二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围绕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围绕城市旧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通过成片拆除重建或局部调整改建的方法,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大力发展紧凑型城市,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聘请资质水准高的城市规划研究机构,超前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实施,努力把打造我市空中、地上、地下、水里立体互交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三是加快城镇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和师质力量培养,有效解决“城市缺学校、农村缺教师”的现实问题,使教育事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切实发展卫生事业,在加强中心城区医院建设的同时,强化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硬件建设,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向乡村基层流动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小病上乡村,大病送医院,康复回乡村”的和谐就医目标;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图书馆、电影院、文化书屋等文化设施和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等场所建设,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添城镇发展活力和文化品位。

四、产业要强

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发展问题,只有产业发展、产业集聚、产业支撑,才能避免出现城镇化进程中因过度城镇化而导致的“拉美陷阱”、“贫民窟”等问题,才能保证城镇化健康推进。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强有力的、繁荣的主导产业。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产城互动”。一是构建产业载体。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吸引各类企业和生产要素集聚,增强对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速度集聚、高效率服务、高标准考核的要求,做到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投资强度,加强基础设施、入驻项目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落实好异地投资税收分享等优惠政策,严格考核奖惩措施,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准确把握招商引资新特点,广泛开展专业招商、集聚招商、区域招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式或链式产业转移;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集聚区目标定位,有选择地重点引进农业深加工项目、工业高新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依托优势,找准结合,有针对性地与央企、省企加强合作;密切与上海、连云港等城市的海关协作,建设电子口岸和铁路口岸;积极推进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和项目联审联批制,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三是打造产业基地。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推进煤电、煤层气开发和电源项目建设,打造商丘能源基地;加快电解铝、铝合金、铝型材、铝板带、铝箔配料等项目建设,打造商丘铝深加工基地;加快醋酸、乙二醇、碳纤维、醇醚等项目建设,打造商丘化工基地;加快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牧养殖及肉奶加工、食用菌及林果加工、林板浆纸一体化、棉纺业项目建设,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四是拉长产业链条。围绕食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围绕能源和原材料等优势产业,推动煤电铝、煤化工产品、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引进高端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深加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经济效益,努力走“挖煤不见煤,产粮不见粮”的产品精加工途径。五是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农业基础产业的同时,重点在二、三产业上下功夫。把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服务

业发展,改进提升运输、仓储、批零、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业、金融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积极搞好旅游业,发展古色游、红色游、绿色游、特色游等旅游业态;着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块,为城镇化建设赋予文化内涵。

五、特色要亮

特色是城镇的灵魂,是城镇的魅力所在。如果城镇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发展模式,势必影响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我们一定要立足各地实际,用好优势资源,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和地方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注重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特殊经济,高举名片,打响品牌,差异发展,形成风格,积极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品牌城镇。一是形成历史文化风格。围绕“商”字做文章,叫响商祖王亥故里和商人、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培育好“华商之都”城市品牌。充分挖掘商丘古城文化、火文化、姓氏文化、孔祖文化、庄周文化、汉梁文化、木兰文化等文化品牌内涵,积极打造独特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和利用好现有历史文化遗存,找准城镇建设的结合点,形成古今相宜、历史和现代有机融合的城镇风格。二是形成自然景观风格。搞好生态水系规划,加强黄河故道、睢县北湖、民权龙泽湖、夏邑天龙湖、永城生态湖、柘城北湖等的保护与开发,打造生态宜居城镇。抓好林业生态工程,以民权申甘林带、宁陵万亩梨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芒砀山森林为重点,把“绿色景观”作为建设生态城镇、提升城镇形象的切入点。加强城镇景点公园和休闲绿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花园化”的发展目标,以林业发展来提升城镇的美誉度。三是形成特色经济风格。用具有传统优势的地方经济品牌提高城镇的魅力,如民权北关镇的“画虎经济”、夏邑火店乡的“宫灯经济”,宁陵柳河镇的“梨花经济”等。用具有集聚效应的现代经济品牌提高城镇的影响,如夏邑的“火机经济”,虞城的“量具经济”,柘城的“金刚石经济”,民权的“制冷经济”等。

六、机制要新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确保城镇化建设顺利实施。一是创新资金运作机制。要解决城镇化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根本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按照"政府投一块、市场融一块、借地生一块、银行贷一块、向上争一块"的原则,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着力打造投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为城市长远发展蓄足后劲。二是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供给和保障,是一个十分敏感和突出的问题。总的要求是,既要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又要保证必要的城镇建设用地。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出让等各项制度,认真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问题,深入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优化用地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要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平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创新城镇管理机制。认真学习借鉴柘城推进城镇化的工作经验,健全和创新领导、决策和定期例会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城镇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责,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提升管理手段和水平;推进城镇环境卫生作业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行物业管理、环卫保洁路段招标制度,发挥利益机制作用,彻底消除“垃圾靠风刮,市场靠自发”的现象。四是创新工作考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考评体系,科学制定考核内容,在目标考评体系中加大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和旧城改造指标的比重,重点考核城镇面貌变化的大小和城镇化率的高低。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考察干部、提高干部、使用干部,在实践中锻造一批优秀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要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加大宣传,搞好推

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载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5.15陶明伦同志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巡视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