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由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
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杨蒙霞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文秘专业课程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把握就业动向,满足社会需求,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由中职文秘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秘书基础》的教学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从该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秘书基础》 中职 思考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是以谋生为职业的教育。社会更多的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教育力量。近年来,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特别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始终面临着社会的考验,如何能摆脱困境,走向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是每个职教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秘书基础》课程对中职文秘专业的重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设臵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使毕业生能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秘工作实用人才。如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同社会实践相衔接,将这门理论课程,演变为职业教育所需要的“适当的理论讲授,充分的技能训练”的应用型课程,是广大文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现实性课题。
二、中职文秘专业的《秘书基础》课程所遇到的问题 笔者经过《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境,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中职文秘专业定位问题
首先,高等院校培养的文秘人员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较高,他们毕业后大都 1
选择做政务秘书。随着机构改革的推动,各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以培养政务秘书为主转向以培养中高级企业秘书为主。其次,政府机构改革后,部门相应减少了,大批政务秘书人员分流到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中去。因为这部分人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敬业精神,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通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受到企业界的广泛欢迎。因此,无论从办学层次、规模,文秘人员的知识水平还是用人单位的选择意向来看,职业中专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和从政府机构分流的文秘人才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于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定位问题迫在眉睫。
2.教材问题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中专生毕业包分配为国家干部的历史影响,文秘教育的内容至今仍偏向于政府公务的处理,但实际上现在的中专生就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用人单位对不同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的学校培养的文秘人员大都按不同需求量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纷纷涌现,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实体对秘书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经济实体中的秘书已成为当前秘书队伍的主流。现阶段的《秘书基础》课程教材版本几乎都是偏向于政府公务类文秘人员培养,涉及到企业秘书的案例与教学内容还没有得到系统性建立。
3.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即教学方法问题)
《秘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除了《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及《秘书的基本素养、条件和职业道德》三个章节理论性较强,其他章节,比如《公文处理》、《调查研究》、《会议工作》、《日常事务》、《信访和值班》、《信息与秘书工作》、《检查督办》以及《沟通协调》等章节的教学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是某些章节实践内容更是占主要教学课时。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必然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而大多数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理论阐述也过于抽象。对于初学该课程的中学生来说,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略有欠缺。要使文秘专业学生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专业文化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并没有形成企业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感,甚至对于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毫无概念。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仍然保持普通中学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职业人的角色培养。如果一名中职学生和一名普高学生站在一起,人们首先应该会从着装形象气质上进行区分。然而,现今大部分中职学生并无正规职业装扮,更谈不上职业角色意识。文秘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在后天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特有的专业文化的空缺造成中职生专业学习的茫然。
5.师资问题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文秘专业的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开办门槛低、学费收益高,成为众多中职院校争相开设的非主流专业。但在师资构成上,文秘专业教师或是从其他专业“转业”而来,或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经验都比较欠缺,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三、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系统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各行各业的商机为文秘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360个行业都需要秘书,其服务领域之广、层次之多,是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为了顺应文秘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秘书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自己的教学。
1.明确定位
职业中专文秘专业的教学定位应紧贴社会需求,面向市场。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文秘人员,然而我国的中职学校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生源素质偏低,基础文化知识较弱,技能较差。刚毕业很难马上适应秘书岗位,大量的学生毕业之后最初都走向了各类型的服务行业。面对就业形势,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应重新定位: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从事文秘及其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样,使之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他们可以是秘书、文书、资料员、档案员、服务员、营销员、接线员、收银员等等,这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
还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带文职性质的基层管理人员。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进行调整。
2.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
《秘书基础》课程要解决的不仪仪是一般性的秘书学原理,还需要关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在适应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秘书基础》课程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秘书职业是怎么回事,掌握本课程的基木规律,从而能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因此,《秘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联度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以专业针对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秘书基础》课程作为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起到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领路的作用,对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使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比较好的参照。通过不断改革更新,实现《秘书基础》课程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优化与整合。
3.实现课程教学方法优化
有了正确的教学思路,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秘书基础》课程往往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时候学生文秘相对比较陌生,《秘书基础》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而对基木上来自于各种秘书学理论,用单向传授的讲课方法,学生感觉会比较空洞。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因课程而有不同的调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1)情景模拟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文秘专业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通过虚拟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洽谈、模拟自动化办公、模拟接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专业氛围,熏陶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学得趣味盎然。如在学习《会议工作》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模拟开展一次某商场的开业典礼,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会务小组,综合设计一份会务方案,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一次模拟的开业典礼活动。
(2)实景操作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当秘书,帮助各个部门打印材料,起草通知,接待来宾,接打电话,让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学校经常有大型活动,成立校园礼仪队,尝试让学生为学校内的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服务;组织学生到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档案馆实地参观,了解文件处理的实际情形,帮助学校各部门整理档案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尝试带学生走向社会,推销自己,参与各种销售服务等。把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接触社会,到实际岗位上去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3)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对信息的成功记忆。现代教学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的制约,不仪能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实际事物的形象、声音等,而且可以通过情景的设臵,色彩的绚烂,角色的转换来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抽象概念。同时,由于它具有表现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因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避兔文本案例的枯燥和累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从有关图书、网络或工作实践中,选取一些典型事例(正面或反面案例),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运用秘书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见识一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案例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不再枯燥乏味。
4.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
秘书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从业态度,还要具备踏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秘书工作内容庞杂、事无巨细,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秘书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比如,秘书职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形象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平时每个星期固定三到四天统一着职业装,以此更好地约束学生言行举止。为了张扬学生的个
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全面落实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方面,除了以常规课堂为主以外,文秘专业还可利用每周活动课时间,尝试开辟一些形式丰富的选修课堂:专业讲座、专业见习、技能练兵、技能比武、调查分析等,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5.优化文秘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使文秘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派文秘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再次,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秘书到学校交流、讲课,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互补。此外,还可以考虑安排学校某些部门行政人员兼职文秘专业某些实践课程教学或讲座,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想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不仅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更要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秘书基础》教学中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使学生养成开放性的思维习惯,使之具备学习文秘专业知识的能动性,并使学生从心理上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高海生.秘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覃彩虹.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法制与经济.2007(9)
[3] 帅学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定位与策略[J].秘书之友.2007
(7)
[4] 景宁.浅谈中专《秘书基础》教学改革[A].科学之友.2006(11)
第二篇:由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由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
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是以谋生为职业的教育。社会更多的岗位需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教育力量。近年来,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特别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始终面临着社会的考验,如何能摆脱困境,走向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是每个职教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秘书基础》课程对中职文秘专业的重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使毕业生能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秘工作实用人才。如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同社会实践相衔接,将这门理论课程,演变为职业教育所需要的“适当的理论讲授,充分的技能训练”的应用型课程,是广大文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现实性课题。
二、中职文秘专业《秘书基础》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系统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各行各业的商机为文秘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360个行业都需要秘书,其服务领域之广、层次之多,是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为了顺应文秘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秘书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自己的教学。
1.明确定位
职业中专文秘专业的教学定位应紧贴社会需求,面向市场。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文秘人员,然而我国的中职学校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生源素质偏低,基础文化知识较弱,技能较差。刚毕业很难马上适应秘书岗位,大量的学生毕业之后最初都走向了各类型的服务行业。面对就业形势,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应重新 定位: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从事文秘及其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样,使之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他们可以是秘书、文书、资料员、档案员、服务员、营销员、接线员、收银员等等,这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过培训、锻炼还可以成为各行各业带文职性质的基层管理人员。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进行调整。
2.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
《秘书基础》课程要解决的不仪仪是一般性的秘书学原理,还需要关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在适应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秘书基础》课程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秘书职业是怎么回事,掌握本课程的基木规律,从而能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因此,《秘书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联度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以专业针对性为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秘书基础》课程作为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起到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领路的作用,对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保持《秘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对稳定,使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有比较好的参照。通过不断改革更新,实现《秘书基础》课程教学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优化与整合。
3.实现课程教学方法优化
有了正确的教学思路,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秘书基础》课程往往作为文秘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时候学生文秘相对比较陌生,《秘书基础》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而对基木上来自于各种秘书学理论,用单向传授的讲课方法,学生感觉会比较空洞。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因课程而有不同的调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1)情景模拟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文秘专业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通过虚拟实践性强的情境,如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洽谈、模拟自动化办公、模拟接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专业氛围,熏陶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学得趣味盎然。如在学习《会议工作》这一内容时,2 就可以模拟开展一次某商场的开业典礼,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会务小组,综合设计一份会务方案,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一次模拟的开业典礼活动。
(2)实景操作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当秘书,帮助各个部门打印材料,起草通知,接待来宾,接打电话,让学生提前进入秘书角色。学校经常有大型活动,成立校园礼仪队,尝试让学生为学校内的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服务;组织学生到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档案馆实地参观,了解文件处理的实际情形,帮助学校各部门整理档案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尝试带学生走向社会,推销自己,参与各种销售服务等。把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接触社会,到实际岗位上去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3)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对信息的成功记忆。现代教学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条件的制约,不仪能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实际事物的形象、声音等,而且可以通过情景的设置,色彩的绚烂,角色的转换来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抽象概念。同时,由于它具有表现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因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避兔文本案例的枯燥和累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从有关图书、网络或工作实践中,选取一些典型事例(正面或反面案例),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引导学生运用秘书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见识一系列秘书岗位的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案例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不再枯燥乏味。
4.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
秘书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从业态度,还要具备踏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秘书工作内容庞杂、事无巨细,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良好 3 的工作习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秘书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比如,秘书职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形象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平时每个星期固定三到四天统一着职业装,以此更好地约束学生言行举止。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全面落实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组织方面,除了以常规课堂为主以外,文秘专业还可利用每周活动课时间,尝试开辟一些形式丰富的选修课堂:专业讲座、专业见习、技能练兵、技能比武、调查分析等,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5.优化文秘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使文秘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次,实现校企合作,派文秘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再次,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秘书到学校交流、讲课,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互补。此外,还可以考虑安排学校某些部门行政人员兼职文秘专业某些实践课程教学或讲座,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想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不仅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更要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秘书基础》教学中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使学生养成开放性的思维习惯,使之具备学习文秘专业知识的能动性,并使学生从心理上对文秘专业有一个归属感。
第三篇:由“词语盘点”教学引发的思考
由“词语盘点”教学引发的思考
一、关于“词语盘点”教学的“三境界”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
教材谓之“词语盘点”。何谓“盘点”,清点也。四年级下册的8个主题单元中,词语盘点中最少的48个词语,最多的63个。词汇量如此之大,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应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思路,我将“词语盘点”教学拟定为“三种境界”:
“引导自检,查漏补缺”此乃第一境也。词语盘点集中的都是本组课文的词语,但并非每个词语老师都讲深讲透讲到位了。那么,老师可利用本组的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对还不太理解的词语进行再学习,以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老师们应该意识到的编者意图。
“自能盘点,授之以法”此乃第二境也。老师若能在自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词语学会归纳、整理,则是更高的认识。仅以四年级(下)的第一单元为例:在48个词语中,有的是关于事物名称的;有的是描写形状的,有的是带有色彩的;有的写山,有的绘水……如果老师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那么,学生从分类整理中便掌握了一种记忆的办法──分类记忆。在这个分类整理、归纳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总结方法,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能力奠基。
“唤醒意识,学以致用”此乃第三境也。如果说教给了方法,也许目的在于更快地记忆这些词语。我以为词语盘点教学若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层面,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度、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词语找到“归宿”。
我建议老师们可以通过联词组段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创造性运用中,在重组语段的过程中,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会焕发学习与积累的热情,会在不断的使用中深化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增强词语运用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也提出:“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词语,是组成句子最小的语言单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第二学段)应该是备受重视的。可是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积累了语言材料就会在习作中运用,从积累到运用,有一段艰辛的实践之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鼓励,唤起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在习作评价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中词汇量丰富与否,某种程度决定了他分数的高低。把它当作是作文评判的一个依据,其原因不就是它能从一个方面反映着学生语文的功底与能力吗?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多少年来,众多的老师总是关注学生积累词汇的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关注词语盘点的教学,将它当作有效的教材资源为语文学习所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尝试运用“小”策略,让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走到“台前”
在“盘点”教学的思考中,我的思绪一下子链接到了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想到多数老师淡化了对词语的教学,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大白话”、“口语化”,学生的书面语言、词汇的匮乏现象。是呀,如何凭借课文向语言大师们学习典范、优雅的语言?我认为学生的积累不能仅是一种课外要求,在课堂学习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更应受到关注,体现积累的过程与方法。
策略一:让“识字学词”教学适度“增肥”。
惯性所致,小学中高年级识字学词教学时,我们往往出示生词,让学生读准字音即可,随后匆忙进入到课文的教学。
特级教师薛法根独辟蹊径,在人们的定势中掀起轩然大波──如何用足这一资源,使这一环节发挥最大的效度。薛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出示了一组生词“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它们的意思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努力展开联想和想像,让这些文字符号化为具体事物,为其充盈灵性,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生词的特点,(学生发现都带有“沙”字)然后就“沙漠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交流彼此的所知所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薛老师在识字学词的环节教学中有容量,有分量,他能够将识字学词的环节与后面的课文教学看成一个整体,前后相互关联,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并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与把握课文和体会作者情感之间的丝缕联系,从而,使得阅读教学更加厚实而尽显光彩。
策略二:重视“复述训练”,力求“原汁原味”。
长期以来,由于复述用时较多而被老师冷落,实际上复述的过程正是语言逐渐内化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不仅要重视复述,而且特别要关注学生是否在复述时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雅词佳句收录运用了。只有这样,词语才会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规范、上乘的,可谓精品语言。可若是学生进行复述时,只能用自己的原有水平的语言,我认为,他只能获取文章的内容,而没有从学语言的角度积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文章一旦被选入教材,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是内容的意义;二是形式的意义。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那么,在复述时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词句(特别是词语)通过复述纳构到他的语言体系之中,成为学生自己所有,否则,学生的复述无异于在“稀释”精品语言,虽然大意讲清楚了,但是典范的语言却未被积累运用。用朱自清先生话那叫“言不及义”,那叫“相去甚远”。
当然,这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个性化的阅读并不矛盾,而是希望老师们能关注学生词汇的积累、借鉴,有目的地整合文中的重要语句,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策略三:“联词组段,一学就用”。
我一直以为“学用结合”才应该是激发学生积累的真正内驱力,学生会在运用之中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会在运用之中体会到“妙语连珠”、“精辟入理”时的喜悦与自信;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联词组段中创造性地重组语言,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中感受到词汇累积能使文章“言尽其义”,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虽然词语是组构句子最小的单位,但词汇丰厚与否,从一个角度来讲足以体现一个人汉语学习的程度。根据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权威机构和著名语文专家的统计,一个人掌握9000~12000个词汇,汉语方才基本过关。然而据统计,人在日常生活中仅能习得约4000个左右,其余的都要靠读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进行大量的操练而习得!师者,在课堂的第一时间里,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吗?建议我们每教学一课,都能引导学生进行联词组段的练习,这样,趁热打铁,学生便能在即学即练中巩固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策略四:传承积淀,批注学用。
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要继承文化国粹,课标实验教材的编排要求我们要关注历史文化的传承。仅就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而言,安排了关于历史故事、战争故事的,赞誉品质、描写景色等的成语,还有谚语、歇后语,便于学生积累。在本册中,成语受到了特别关注。对这些“文化国粹”,语文教学理应担负传承之责,这是不容推卸的。
在为一次三年级考试命题时,我给出了一段描写春景的语段,要求学生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进行概括,发现学生多数都囿于“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等词语,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词语为数不多,甚至“鸟语花香、柳绿桃红”之类的词语也很不多见,我感到失望。
由此我想到,对词语积累的评价,我们总是用填空或造句的形式,也许,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中已成定势,而一旦以运用的方式来测查,学生“与词语链接”的能力弱势便显现出来了。
那么,一方面,积累的要求还应该坚持不懈。另一方面,既然运用是积累的真正内驱力,在众多的运用机会里,我想到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进行批注,并且批注得言简意赅,看谁能用一个成语,用一个警(锦)句来批注。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批注时罗罗嗦嗦不知其义的毛病,又可以在运用中提高辨析能力,培养“炼字”的习惯。在这样不断的要求和运用中,学生也许会自觉地将运用当成积累的必然。到那时,学以致用形成了习惯,自然学活了,也能活用了。当然这需逐步地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以上的策略,只能贯以“小”字,因为它还只是教学中的细微之处,提出来与老师们商榷。
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词汇的积累与丰富要靠不断的运用得以巩固,得以“保驾护航”,得以内化为学生的已有语言,这需要教师重视词语教学,并且引导运用它,词语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盘点”词语,并且永久地“盘点”在记忆中。
第四篇:文秘专业秘书基础(高一下)期末测试题
达县职高2013年下半学期文秘专业
秘书基础(高一)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共 页,共120分)
姓名: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办公手段现代化进入()阶段。
A.起始B.发展
C.完善D.成熟
2.近来兴起的各级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更是秘书工作()的标志。
A.参谋职能强化B.管理科学化
C.办公自动化D.办公手段现代化
3.()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是领导活动的核心。
A.领导者B.领导班子
C.作用客体D.群众
4.()指领导者领导社会组织实现其目标所提出的确定意见。
A.领导意图B.领导活动
C.领导班子D.领导机关
5.()的原则是秘书人员应具备的美德,也是处理好与领导关系的较关键的一条原则。
A.“职权划分,单向请示”B.“按规章制度办事”
C.“不分亲疏,一视同仁”D.“通报情况,维护团结”
6.过时的信息相对来说价值就小,甚至毫无价值,这一点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时效性B.无限性
C.开发性D.共享性
7.()是收集、获取信息的最基方法。
A.观察法B.问卷法
C.协调法D.询访法
8.收集简单的、时间性强的信息,应采用()的方式为好。
A.面谈询访B.电话询访
C.书面询访D.以上都不是
9.决策科学性的高低,取决于()的正确程度。
A.决策机制B.决策经验
C.决策条件D.决策办法
10.决策的核心要素是()。
A.决策机制B.决策对象
C.决策者D.决策结果
11.决策方案的(),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A.评价选优B.确定目标
C.设计方案D.实施反馈
12.秘书人员在决策中处于()的地位。
A.主导B.无C.辅助D.领导
13.秘书处于()部门,是领导的助手。
A.中心枢纽B.权利C.协调D.公关枢纽
14.秘书部门检查督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克服“进度差”、“行为差”、“效果差”和()。
A.“态度差”B.“结果差”C.“评价差”D.“失误差”
15.秘书部门检查督办工作最基本的方法是()。
A.授权法B.分层负责法C.反馈法D.程序法
二、多项选择题(30分)
1.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有()。
A.中介性B.辅助性
C.政治性D.服务性
2.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方面。
A.辅助性B.阶级性
C.政策性D.机要性
3.根据秘书工作各项具体任务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主要任务,俗称“办文”“办会”“办事”。
A.会务B.政务C.杂务D.事务
4.领导活动的要素一般可概括为()。
A.领导者B.被领导者
C.领导活动D.作用客体
5.秘书部门处在组织的中心位置,因此成为()的咽喉。
A.上情下达B.下情上报
C.沟通左右D.联系内外
6.秘书工作的“智囊”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供依据B.综合意见
C.出谋献策D.分析综合7.信息的主要特征有()。
A.开发性B.共享性
C.无限性D.时效性
8.秘书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有()。
A.准确B.及时C.全面D.适用
9.秘书信息工作的原则有()。
A.追踪原则B.超前原则
C.选优原则D.以上都不是
10.信息的加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A.充实内容B.综合分析
C.提出意见D.修饰润色
11.决策的基本特征有()。
A.目的性B.创造性C.选择性D.边缘性
12.科学决策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几个阶段。
A.确定目标B.设计方案
C.评价选优D.实施反馈
13.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范围和对象包括()。
A.上级领导和本级领导批示督办的事项
B.上级部门重要的工作布置和重要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C.新闻单位对本单位的批评与建议的答复与处理情况
D.下级单位请示中需要批复、答复事项的催办
14.进入检查催办的阶段时,可采用面对面的方法和()方法来进行。
A.发文件B.发电报C.打电话D.发函
15.在授权法中,秘书行使“行权于下”的权限时,只能是()的权限,目的是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反馈。
A.听B.说C.读D.看
三、判断题(30分)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秘书”一词的含义是一样的。()
2.现在的秘书就是《汉书》中所说的秘书。()
3.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取决于领导工作的政治性。()
4.领导者的行为、活动是随心所欲的。()
5.参与决策是秘书的权利。()
6.秘书部门是否健全,工作是否有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7.秘书工作依附于领导工作而存在。()
8.秘书与领导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必卑躬屈膝,惟命是从。()
9.对于领导之间的分歧秘书应尽量予以缓和调解。()
10.秘书人员在处理与具体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时,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注意灵活性。()
11.问卷调查的缺点是浪费大量经费和人力分发问卷。()
12.系统内信息是指机关单位所管辖和不相隶属系统内的信息。()、13.按信息的稳定状态,可分为长时信息和短时信息。()
14.在决策实施中,秘书是重要的协调者。()
15.秘书代表上级机关到下级单位检查督办,不能态度谦和,否则会破坏上级机关的威信。()
四、简答题(20分)
1.秘书的含义。
2.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作用。
3.科学决策的一般程序。
4.秘书部门检查督办的一般方法。
五、综合分析题。(10分)
某单位年终组织一次会议,内容未定。张秘书请示了分管办会的刘副主任,定为“举办总结表彰会”。张秘书想还是再问一问一把手更放心些,于是又请示了第一把手王主任。在请示王主任时又把刘副主任意见告诉他,王主任的批复意见为“举办新年文艺晚会”。这样,一个会出现两个不同领导的意见。怎么办?张秘书很是为难。几个秘书研究,最后定为按王主任的意见执行。由张秘书向刘副主任作自我批评,说明拟按王主任的意见办,请刘谅解。当时刘副主任对张秘书的做法很不满意,但还是同意了按王主任的意见执行。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张秘书这样做合理吗?
第五篇:由一次失败作文教学引发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由一次失败作文教学引发的思考 作者:葛明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