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小编推荐)
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
张晓林
2013-3-1 10:07:14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07日
现在,改进文风是个热议话题。人们对不良文风诟病已久,期待着清新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不良文风弊端种种,其中一个人所共知的通病就是,一些理论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味同嚼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不触及问题、不研究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恐怕是其一大病源。改进文风,一定要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给人以思想启迪。称为好文章、好文风的,这一点是少不了的。
为什么要提出从问题出发?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中的学说,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实质讲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毛泽东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邓小平也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可见,具有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他们的文章、讲话、书稿,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了人们所关心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仅充满着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而且在学风文风上也堪称典范。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实践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都是如此。马列主义经典作
家的著述很多,论述的主题也不尽一样,但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分析和解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点上则是相通的、共同的。从问题出发、直面问题、分析解答问题,既是著述写作要遵循的规范,理论研究宣传要恪守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文风的鲜明标志;既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的需要,也是改进文风、优化文风的需要。
从问题出发、具有问题意识,对于改进文风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文章写了没人看,搞理论的没市场。这个现象可能是存在的,也不排除社会和读者的因素在内。但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即所写的文章和所搞的理论是不是没有触及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远离了人们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不是存在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文风问题?这样提出和分析问题,也许更接近事情的真实,也更能促使我们积极地反思解决问题。对理论冷淡和疏远,以致发出“理论危机”的感慨,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冷淡和疏远的,往往是那些无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也就是无用、无帮助的“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言之有物,言之在理,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不仅不会受到冷淡和疏远,相反会受到追捧和崇尚。近些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读物,颇受热议,成为一个品牌。原因何在?就在于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为什么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却还有不少人下岗失业?为什么以前大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现在却感觉收入和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黄、赌、毒现在又沉渣泛起,滋生蔓延?为什么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会比以前多?为什么暴力犯罪、抢掠偷盗的刑事案件经常发生,甚至还出现了黑势力、黑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困扰纠缠着人们,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理论本性的客观使然,也是读者受众的需求所在。
从理论本身看,理论无非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揭示,无非是对主客体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的说明。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荒谬、真实与虚假的区别,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正确、科学、真实地提出和分析问题,后者是错误、荒谬、虚假地提出和分析问题。自然科学理论如此,社会科学理论也是如此。一些人谈到的子虚乌有的鬼神、末世、轮回等虚假问题的奇谈怪论,说到底也是以虚幻的方式错误地提出和错误地回答了问题。不管愿意不愿意,理论总是和问题缠绕在一起,理论就是针对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问题就没有理论。当然,从问题出发,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问题,看法、阐述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和否定理论研究和创作要从问题出发,所有理论的分歧和争论只是在于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角度、方式、内容、结果不同而已。正确的理论是对问题的正确思考,错误的理论是对问题的错误思考,片面、简单化的理论是对问题做了片面、简单化的思考和处理。因此,从事理论工作,或搞理论研究创作,要想出成果、有成就,就要改进文风,强化问题意识,捕捉和梳理问题,从问题开始,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问题。
从读者受众看,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需求理论、选择理论,就是要从中找到被问题困扰而百思不解的答案。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关心的问题不同。为什么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境遇、命运和经历,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对问题的立
场和态度,即是不是正确地提出和解答了问题。从某种程度来看,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是问题的世界。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消亡,因而问题更迭往复成历史;现实,也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因而问题复杂交错成现实。在生存和发展方面,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国内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新变化、新特点不断发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困惑、苦思、求索,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是一个接一个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缠绕、包围着我们,才迫使我们去思考、去求索,进而关注和需求理论。可以说,理论的需求程度和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是否正确提出和正确解决了人们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关心和关注问题,不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理论,势必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心和关注,势必没有读者和市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尖锐地批评教条主义理论,说它不如狗屎,狗屎还能肥田,教条主义毫无用处。这样尖锐的批评和形象的比喻,对于回避问题、空洞无物、堆砌文字的不良文风来说同样是适用的。
从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创作中不能算是小问题、一般问题,而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大问题,是改进学风文风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出发点是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就是“实际问题”;“具体情况”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具体问题,也就没有实际、没有具体情况。我们常讲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在讲理论要联系实际问题,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促成问题的解决,对于实际工作来说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对于搞理论研究宣传的来说,同样是涉及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路线问题。我们说,文风是作风、党风的体现,文风的核心问题就是作风、党风,其道理也就在这里。毛泽东曾生动形象地运用“有的放矢”的典故来说明理论的应用和文风,“的”就是问题,“矢”就是理论,要用“矢”去射“的”,也就是要用理论去说明、解答问题。还说,“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所以,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端正文风、改进文风的需要,更是端正世界观方法论,改进作风党风的需要。从这个高度看问题,革除和避免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不良文风就会有较大的动力和力度,改进文风就有了自觉性和坚定性,就会收到成效。
当然,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以此改进文风,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有问题是否找准了?分析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理论说服力?等等一系列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出发、有开始,才有以后的路,才有结果和完成。强调问题意识,强调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对理论研究创作来说,对涤除学风文风的弊习来说,无论如何是对的,所具有的推动力量和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第二篇:切实改进机关文风
切实改进机关文风
•文风问题非常重要。文风是党风、政风的重要体现。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参谋和办事机构,担负着起草、审核、把关机关各类公文的重要责任,制发的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权威性和指令性,文风是否端正,关乎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切实改进机关文风,使公文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问题。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著名讲演,对文风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是我们党的一大祸害。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必须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关怀重视下,我们党的文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品力作不断出现,八股文风逐渐减少。但是也应看到,近年来,由于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影响,机关文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空,篇幅长。不少讲话、文章、文件或是其他公文实际内容不多,却空话、套话连篇,实话、新话、管用的话不多,有的公文海阔天空,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故弄玄虚。不是公文长了不好,而是要看形势、看对象,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不应把短的硬拉成长的,凑篇幅。公文不管是短还是长,都要有实际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实实在在。二是语言无味,比较呆板。一些公文朴素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足,一副训人的呆板面孔,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厌倦之感,读之像喝白开水,品之如嚼蜡,听之无精神,甚至让人直打瞌睡。三是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足。有的求省事,图应付,奉行“拿来主义”,对上级精神照搬照抄,对外地经验生搬硬套,看似有根有据,实乃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还有的不作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闭门造车,像搞文艺创作一样起草公文,这样的公文对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四是形式八股化,特色不鲜明。公文固然有特定的格式。但现在很多领导讲话和公文模式化,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缺乏个性,缺乏认真具体的分析和实质内容,让人目不忍睹。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具体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
一、求精。就是要说短话,行短文,写力作,出精品。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短小精悍的公文不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更好的效能。因此,改进文风,首先要提倡写短文,加强对文字的锤炼。唐代诗人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鲁迅先生讲:“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写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办公室在起草和审核公文时,要加强对文字的推敲,反复进行修改,真正锤炼得“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使之成为精品力作。
•••••••••
二、求新。新世纪要有新文风。创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改进文风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他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敢于对文风进行创新,敢于革除不合时宜的八股文风,代之以新鲜生动活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创新文风,关键是要讲新话,立新意,写新篇,走新路,特别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创新文风,还必须下功夫学习语言,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
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办公室的同志一要读万卷书,丰富知识,积累语汇;二要走万里路,多深入基层,多调查研究,多积累经验,做到成竹在胸,万言在喉,呼之即出;三要听万人言,广交朋友,广纳善言,广收善聚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语言,使自己有灵气,写作有灵感;四要写万篇文,多写、多练、多思、多谋,达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语不惊人誓不休。
••••
三、求实。这既是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个思想作风问题。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改进文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是内容要实。公文要说实话,写实感,讲实情,求实效,文中的典型、数字、地名、引文等一定要准确无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坚决反对假、大、空。二是语言要朴实。公文语言讲究庄重朴实,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切忌华丽词藻。三是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公文与其他文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指导工作的,这也是公文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做到为什么行文要清楚,行什么样的文要准确,怎样行文要明白,行文产生的效力要充分考虑到。这样,写出来的公文才能准确实在,言之有物,对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四、求深。机关公文是为领导决策和决策的贯彻落实服务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既是改进文风的需要,也是指导工作的需要。如果公文写得比较单薄,不深不透,不但进入不了领导决策,对工作也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改进文风,必须在求深上下功夫。一是站得要高。力求从政治上、全局上和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上去分析、判断形势,从领导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二是想得要远。办公室人员特别是公文起草人员,要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敢于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超前主动地搞好服务。三是挖掘得要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力求从现象看到本质,从个别看到一般,提高层次,增加深度。四是“结合”得要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力求发现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哲理性的东西,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思索;坚持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做文章,不断进行创新,使公文既符合上级精神,又适合本地实际,真正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
第三篇:改进党风从端正文风开始
改进党风从端正文风开始
张全景
2013-4-11 6:26:46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1日 15 版)文风是党性党风的体现,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目前,我们在文风上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形式主义,华而不实。有的文章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累牍,文字很长却了无新意,甚至观点都比较模糊,不知所云;有的照抄照搬,东拼西凑,词藻华丽,但缺乏真知灼见,不会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事无补;有的不熟悉群众情况,不懂和不会运用群众语言,文章不鲜明、不生动;有的故弄玄虚,胡编乱造,实质是新的党八股、洋八股,为害甚烈,令人生厌。如此种种,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党的事业,影响党群关系,污染社会风气,绝不可等闲视之。我们要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反对一切不良文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
端正文风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上行下效,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干部讲话、写文章要亲自动手,务必主题鲜明,表述准确,文章精练,语言鲜活生动。每成一文必反复推敲,每用一句必千锤百炼。不可草率、轻薄为文。大力倡导求真戒假、求实戒空、求短戒长、求新戒旧、求活戒死的风气,精益求精,使人爱听爱看,受到教育和鼓励。
讲话、写文章政治观点要鲜明,特别是在重大的是非问题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毫不含糊。现在,有人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党的历史,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改革开放。这是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必须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决不能“绕着走”“和稀泥”,当“和事佬”。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能含糊其词。这是当前端正文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广泛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论修养不高,知识水平很低,对事物的历史和现状一知半解,写文章、作报告必然捉襟见肘,勉强成文,也一定是“假、大、空”。首先要学好基本理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加强全党马克
思主义理论武装是最根本保证。现在干部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份调查报告说:县以上干部通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占52.4%,读过《实践论》《矛盾论》的占69.7%。论成绩,这是几年来干部教育上的一大进步;论不足,从47.6%和30.3%的领导干部没有读过这几本经典著作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说明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还要下大力气去抓,抓出实效。当前,重点要学好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除了学习基本理论,还要广泛学习国史、党史、文学、科学和世界知识,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等等。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不可能做到“事事通”,但应尽可能做到知识面广一些,这样就能站得高、看得远,胸中有全局。
要敢于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说话。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讲话、写文章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热烈地主张着所是”,“热烈地攻击着所非”,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文章、讲话有了这样鲜明的风格,人民群众怎么会不热烈欢迎呢?要学会群众语言,写深入浅出的文章。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也是创造鲜活语言的大师。要想讲话、文章引人入胜,就必须深入实践,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有的文章、讲话引经据典,调子很高,但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群众不爱看、不爱听,这些文章、讲话没有生命力,写了等于没写,说了等于白说。还要善于写短文、讲短话。中国几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诸子百家的书、唐诗、宋词,流传千古,代代传诵,哪里有很长的呢?周敦颐的《爱莲说》只有119个字,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毛主席的许多文章虽是短文,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很多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所不及的。当然,文章、讲话的好坏同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该长就长,能短则短。我们反对的是无病呻吟,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事,千儿八百字能说明的道理,为什么非要长篇大论呢?还要讲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思想。大段摘录领袖人物的话,乍一看思想性、理论性很强,实际上只是一个“文抄公”,没有新意,引不起读者的兴趣。毛主席读了很多书,但却不是到处都引用别人的东西,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说的都是自己的话,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加强调查研究是端正文风的基础和前提。文贵务实,好的讲话、文章必须言之有物。有的人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对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捉摸不透,讲话、文章“一大二空”,“为赋新词强说愁”,干巴巴地说教,不触及生活,不触及思
想,通篇是“正确的废话”。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言之无物”。摆脱这个困境,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加强调查研究。只有吃透实际情况,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真知灼见。
文风也反映人品。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文章、讲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道德人品、情趣爱好对一个人的文风也有影响。我们要努力培养无产阶级的道德情操,塑造真善美的人格,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是文章、讲话以外的功夫,需要我们更为艰苦的努力。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作者系中组部原部长)
第四篇:为切实改进机关会风文风
为切实改进机关会风文风,促进机关作风的进一步好转,特作如下规定。
一、少开会,开短会
1.统筹会议计划。年初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以市委或市政府名义、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会议的计划,经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上报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后严格执行。确需增开会议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为方便基层工作,会议原则上安排在月初或月底召开。
2.减少会议数量。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会议合并召开;参会人员相同或交叉且时间相近的多个会议,应套开或连续召开;能以文电、电话等方式部署或可以新闻媒体通告的,不再召开会议。市级部门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每年只安排1次。严格控制各种形式的纪念会、研讨会、联谊会、庆祝会、表彰会等。
3.压缩会议时间。除法定会议(市党代会、市委全委会、市人代会、市政协全会)外,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重要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期不超过2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有关方面工作会议,会期不超过1天;电视电话会议一般不超过1.5小时。会议通知要明确会议所需时间。
4.控制会议规模。全市重要会议可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可要求区县(自治县)主要领导参加,参会人员一般不超过200人;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只安排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出席,参会人员一般不超过150人;市级部门召开的专题会议,一般不安排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不要求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领导参加,参会人员一般不超过100人。
5.改革会议形式。不需集中讨论和当面对接的大型会议,尽量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可接着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贯彻要求,不另开会。参会人员一般着便装。本市会议不个别介绍出席领导及职务。除重大会议活动外,不制发证件,不摆放鲜花。会议不发笔记本、签字笔、文件夹、公文包。
6.讲求会议实效。决策性会议会前要认真调查研究,充分沟通协调,会上以决策为主,不作过多讨论;传达上级精神原则上以书面材料为主,重点结合实际部署贯彻措施;加强会后督促检查,切实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二、少讲话,讲短话
7.减少讲话数量。全市重要会议,安排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全市专题会议,只安排分管领导讲话;除合并召开的会议外,每次会议原则上只安排1位领导讲话,不安排表态发言和总结讲话;交流发言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
8.控制讲话时间。全市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和报告原则上控制在90分钟以内;全市专题会议讲话不超过70分钟;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不超过60分钟;一般会议讲话不超过40分钟;交流发言每人不超过8分钟。9.改进讲话方式。会议要提倡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讲管用的话,力戒大话、空话、套话、虚话;领导参加调研、检查、视察工作的座谈会,提倡即席讲话;各种协调会议经充分讨论后,主持人重点明确议定事项。
三、少发文,发短文
10.规范报文程序。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办理,不得越级报文或行文。凡报请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向市委或市政府正式报送请示,不得直送领导同志个人,更不能多头报送。由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对发文内容、规格和篇幅认真审核把关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11.严格文件审批。市委和市委办公厅文件统一由市委办公厅审核,市委文件由市委书记或委托副书记、分管常委签发,市委办公厅文件由市委秘书长签发;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统一由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市政府文件由市长或委托副市长签发,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由市政府秘书长签发。以市委或市政府名义制发的涉及全局工作的重要文件,要经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严格控制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加快公文运转,实行限时传递。
12.减少文件数量。一般不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批转或转发部门文件,由职能部门自行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对上级文件中有关政策已经明确、未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的,不再发文。会上已印发的市领导讲话,会后一般不再发文。已登报的文件,不另发文。能通过办公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明确的事项,不再发纸质文件。
13.压缩文件篇幅。上行、平行公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下行政策性公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通报市领导讲话原则上都摘要印发,每期一般不超过5000字,两个以上领导讲话的通报一般不超过8000字。简报、信息要简明扼要,提高质量,简报一般不超过1500字,信息一般不超过500字。
14.倡导清新文风。坚决反对“八股文”,各类文稿不“穿靴戴帽”,减少说理性阐述,力求简明扼要、直奔主题,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重制度,抓落实
15.建立会议季报和通报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和市级各部门在次季度第一个月底前,汇总上一季度召开会议的情况,形成会议情况一览表(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内容、规模、规格、经费来源和开支情况等),报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根据汇总分析,酌情向全市通报。
16.建立文件季度统计和通报制度。对市委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文件,除常规登记外,增加登记文件字数。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分别对当年上个季度印制的文件数量、字数及同比情况进行通报。
17.建立会风文风督查制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纪委、市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对市级部门改进会风文风的情况进行督查,并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对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市通报批评。18.建立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开短会、讲短话、签短文,市委、市政府机关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市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改进会风文风的各项规定,支持办会、办文部门严格把好会议和文件审批关,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市机关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本规定适用于市、区县(自治县)党委及其部门和政府及其部门,各人民团体;其他机关可参照执行。
本规定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新闻文风存在哪些问题?症结何在?媒体改文风应该往哪儿改、怎么改?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北京、上海、江苏、吉林、广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的宣传部门和媒体单位,采访了多位业界学界专家和不同职业的普通受众,梳理了当前媒体改文风的理念和实践、学界和业界对新闻文风的疑惑、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媒体改文风提供参考。
一、当前新闻文风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的指导和推动下,当前新闻文风已经有很大改观。但是课题组调研发现,媒体在改文风的过程中,既存在没改到位的老问题,也存在“过犹不及”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在“贴近性”上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主流媒体过分强调引导,按照惯有模式灌输,不顾受众感受,自娱自乐,造成受众流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对自己的定位缺乏认识,对受众缺乏了解,甚至不在乎受众是谁、受众关心什么问题、什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很多报道是“命题作文”,记者并不清楚为什么做这个报道、报道做给谁看,只是赶紧把报道任务应付过去。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立场不稳、“刻意迎合”的情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认为,近年来主流媒体有迎合网络媒体和网络社会中少数人意见的趋势。更有甚者,有的媒体为了取悦受众,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社会责任感淡化,将大众化、通俗化曲解为低俗化、媚俗化,迎合一些不良心理、庸俗趣味、低俗需求,而不是着眼于公众利益。
2.“长、空、假”“僵硬、雷同”等痼疾尚未根除。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认为,目前媒体上仍有不少“官话、套话、大话、旧话、废话”。如会议新闻过于注重程序性内容,摘文件、抄讲话,缺少深入挖掘;方针政策解读没有独立主张独立看法;报道生硬干瘪和套路化,缺乏生活气息。
经济新闻等类型的报道可读性差,饱受诟病,专业人士觉得经济报道业余,普通读者觉得太硬看不懂。如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宣传,就事论事或无限拔高,缺乏对经济现象、热点问题深度分析和前瞻性把握;缺少人性化视角,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群众生活的角度报道少。有些报道不能当好“翻译”转变话语体系,学术气浓,生搬概念、堆砌数字,不注重解读。
同时,新闻来源单一,报道方式和策划方式简单化雷同化;记者“抄通稿、抄同行、抄网络”现象严重,导致很多报道尤其是重大活动报道常常是从标题、内容到结构都几乎一致,引起受众审美疲劳。
3.“失实”“失范”“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报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合理想象”,甚至编造一些故事和细节。如典型人物报道任意升华拔高,强加心理活动、拼凑编造“豪言壮语”、加工整理书信日记等;一些娱乐新闻过分挖掘编造明星绯闻隐私;从网上扒新闻抢新闻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时效,求证不到位造成失实。
一些报道中语言规范缺失,在表述时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含义不清的概念和术语,过多引用网络用语。有的报道不注意把握分寸,违背新闻伦理,如过分渲染暴力、色情或凶杀场面,或将违法犯罪分子作案细节和公安民警侦查细节等“全景再现”造成不良引导等。
有受众反映,当前媒体报道覆盖面窄,不够均衡,如只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不重视农民的民生问题。另外,有些热点焦点问题负面报道过于集中,缺乏冷静理性分析,把握不好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尺度,不能平衡报道老百姓呼声和政府的难处与积极举措,加重社会无助感,出现“媒体讲故事悲情化”“社会矛盾放大化”的趋势。
二、文风问题背后的症结透视
1.传播环境的冲击。
①新的传播方式凸显传统话语方式的滞后。新的媒介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传受界限,使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逐渐融为一体,传播的主客体区分不再那么明显,传统的点对多的传播方式让位于多点对多点的交互网状传播、裂变式传播,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化、碎片化、即时化、跨时空等特征。主流媒体在终端拓展的过程中,新闻理念、报道内容、报道时效和表达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尚未适应新传播方式对话语方式的“革新”。②受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发生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培养出受众多元化的话语方式,并形成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对媒体有更多的审视眼光,而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尚未适应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和阅读期待。如2013年3月的“长春偷车杀婴”“黄浦江死猪”等事件,地方媒体的报道就受到不少网友的批评。此外,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多元化信源,使得受众在对同一事件、同一题材的报道对比中,对传统主流媒体产生了审美疲劳。
2.媒体操作的不足。
①新闻理念和生产机制落后。一些主流媒体新闻理念僵化保守,生产机制死板低效,缺乏市场意识、受众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导致文风积习难改。
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徐永兵说,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面前,“等”管理部门指令,自身缺乏主动性;重大事件前面,“靠”通稿应付版面,不思内容创新;经营困境面前,“要”财政补贴度日,不敢深入市场;分析原因时,统统“推”到体制机制上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这种“等”“靠”“要”“推”的惯性思维已经成为媒体改文风的障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副主任靳雷认为,对改文风最大的挑战是习惯惰性。“按照原来的方式写,大家都会写得特别快,又不出错,但要用新方式呈现的时候就需要花比较多的力气。”
②人才队伍职业素养不够。一方面媒体竞争使得主流媒体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内的人才队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日益严重。人才队伍的新闻理念问题长期得不到引导、适应新传播环境的专业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
有的新闻工作者不注意学习,尤其是年轻的记者编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坚定、不了解中国社会基层,宗旨意识、基层意识淡漠,不关心主流价值引导,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和传播,缺少“我为我的故事负责”的职业新闻人心态,“打工者心态”明显。
③部分媒体“走转改”不到位,在实践中缺乏“话语”自觉。“走转改”活动是让新闻工作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有效途径。然而部分媒体“走转改”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走转改”的应有意义。在话语体系的更新完善上,部分媒体重视不够,缺乏贯穿培训、采写编、考核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规范和严格把关,有时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纵容各种打擦边球的新闻“失范”,损害了主流媒体应有的话语体系和严肃定位。
三、对媒体健康深入推进改文风的建议
1.在新闻理念层面引领“改文风”——改文风要把握方向和原则。
①把握方向,坚守定位。媒体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文风观。在改进文风的过程中,应把握定位,立足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实现视角、语态的转换。同时,不能为了“贴近”而片面“迎合”,要把握应有的基调和格调,在紧跟时代的同时更要有引领时代的追求。
②尊重规律,务求实效。在立足大局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媒体改文风不仅要解决新闻报道的篇章、语言、版面栏目等表面问题,更应着力解决文风背后的新闻生产制度、流程、评价标准以及新闻工作者作风和素养问题。
改文风需要尊重新闻规律,从规律中要实效。这就需要媒体直面问题,理性看待,理性表达,深入研究新时期的舆论生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提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媒体应有更多直面复杂问题的选题,展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而非简单化地报道好人好事、揭露坏现象。
2.在新闻生产层面促进“改文风”——改文风应在新闻生产流程中形成机制。
①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文风源于新闻生产机制的土壤。要将受众意识、产品意识、市场意识融入新闻生产流程,优化、重塑新闻信息采编发流程和发布模式,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提升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发布等各环节的交互性,促进文风的动态生成、更新。议题设置上,要在工作重点、社会热点和受众看点中找到平衡,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贴近舆论中引导舆论。
②在采集环节,深入走基层,增强贴近性。要深化走基层内涵,扩大走基层外延,贴近基层、贴近现场、贴近群众。走基层要深入,就要拒绝形式主义。此外,要增强受众意识,提高“走转改”的针对性。
③在写作环节,应增强新媒体意识。媒体应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传播生态下主流媒体的内容构架和话语方式。具体说来,媒体可不断更新写作案例和细则,提高写作规范化水平;通过培训研讨等手段提升单体能力,赋予记者规范写作、创新写作的压力和动力,形成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写作氛围。这方面,很多主流媒体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如2011年6月新华社播发的“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窥见话语方式创新的广阔空间和潜能。
④在编辑呈现环节,要适应双向传播模式,增强受众意识和交互意识。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并逐渐跻身主流媒体,对传统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形成新的挑战。在编辑、传播、呈现上,要根据受众需求和载体特点、通过N次交互进行个性化、对象化、定制化内容加工和价值延伸,优化新闻信息内容结构、产品形式、话语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受众评价。只有本着受众意识和交互意识,在文风上才会出现多维、多态的景观,从而最大化新闻价值,最小化传受距离。
⑤在评价考核环节,要打造更开放、更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在考核评价环节,需要增强专业评审和受众评价的话语权,要加大贴近性、可读性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打造更具开放性、动态性、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拉开考核层次,从而倒逼文风不断更新,形成文风生成与流变的良性循环,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多元的多样化文风。例如,对编发会议材料的稿件赋予低分,甚至可以不计入考核;加大对素材鲜活、观点独到、解读深刻的稿件的奖励力度。
3.在新闻表达层面落实“改文风”——改文风应该具体化为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
①平衡严肃性和贴近性。传统媒体在网络议题和网言网语的冲击下,往往陷入传播自信弱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尴尬,或为吸引眼球盲目介入而“失态”,或因顾虑重重消极回避而“失语”,或为片面迎合而“失仪”。
媒体改文风,当然需要改变以往生硬僵化的话语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味“软化”甚至粗鄙化。所以,媒体一方面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学会网络表达方式;一方面要有自己的风骨,保持应有的严肃性和风格化。
②善用事实说话,慎用价值判断。缺乏客观姿态损害公信,缺乏理性态度损害“专业”,缺乏逻辑叙述无力“说服”。因此媒体应强化专业性,小心求证,逼近真相,而不要用价值和感情代替事实、削弱客观。尤其在当下网络舆论风生水起、鱼龙混杂、习惯站队的情况下,媒体更应强化调查求证、深度解读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用立场代替思考。
③善讲故事,慎讲道理。对于媒体而言,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题材,都要围绕讲故事来展开。《新京报》编委、深度报道部主任刘炳路认为:“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从新闻本身,从各种背景的、当下的以及未来的层面中找故事。”
“讲故事”的方式应该根据报道对象、报道时机等因素确定。比如:时政报道要让文本“软化”和增强接受性,加入背景性的内容;社会新闻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报道要克制,不能仅仅追求好看,争夺眼球,而是要体现理性、克制和大局观,多挖掘一些政治根源、政策解读。
④兼顾规范化和多样化。改文风要规范化,就是要细化要求,“有章可循”“有例可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建议:“要对消息评论通讯等都有一些细则,让大家有一个规范”。如不要出现“据说”“大家说”等模糊表达,不要有过多的二手三手材料,规定必须深入采访当事人,等等,以制约采写编环节。此外,“评论要加强,学习短小精悍、直入主题、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规范化不意味着模式化,要警惕形成新八股。(课题组成员:白继红、王会、李成、谭林茂、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