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

时间:2019-05-13 10:1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

第一篇: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

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

湖北宜昌市文联

湖北宜昌为三峡大坝所在地,辖有5县3市5区,400万

人口,有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137人,省文艺家协会会员664人,市文艺家协会会员5000人。“十一五”以来,市文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出作品、出人才”为中心,以各文艺家为主体,以“一县一品”建设为龙头,以协会工作为依托,以文艺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文联工作活力,通过奖励成果,激励创作;政策引导,重点扶持;支持协会,做大做强;服务个体,培养新人等措施,开创了文艺工作新局面,促进了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和发展。

一、主要成果

先后获得各种省以上重要奖项160多项:

1、文学创作获大奖。先后获得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七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上海第六届中长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湖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和 “屈原文艺奖”、《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奖、第八届湖北楚天文艺奖等重要奖项。电影《杨德志围城打援》获得第七届数字电视“百合奖”一等奖,并获第十二届华表奖提名奖。打造了“三家一村”品牌(刘德培、孙家香、刘德方故事家、宜都青林寺村谜村)。刘德方、孙家香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刘德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命名表彰为“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并获我国民间文化 “山花奖•成就奖”;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分卷》12卷,459万字,被纳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和国家“十一五”图书出版重点项目,2009年10月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 1

花奖。“农民兄弟”王爱华、王爱民演唱土家山歌《细碗莲花》获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金奖第一名和第十届“山花奖”。世纪文化工程《宜昌市民俗志》编撰工作全面开展,力争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为全省之首。基层民间文艺成果频出,秭归县、当阳市被中国诗词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诗歌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并相继授牌。

2、展览艺术结硕果。美术书法摄影等展演类艺术作品多次获得省和国展金奖。画家汪国新获得世界华商联合会“中华爱国勋章”和“八一荣誉奖章”。周德聪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展。李亚隆的摄影作品《超98交响曲》入选北京国际摄影艺术展,并获优秀奖。马宁、李亚隆等同志作品获全国第20届摄影展金奖和湖北23届摄影艺术展金奖。王宇美术作品《园林小景》、黎明摄影《三峡逝者》、范开萍摄影《一厂搬出主城区》等5件作品获第八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奖一等奖;曾庆福书法获全国第二届“王铎杯”书画大赛金奖;

3、文艺工作新突破。“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获得全省先进;2007年9月,宜昌代表湖北省基层文联出席了中国文联在广州召开的经验交流会。2010年10月在张家港全国文化论坛上,宜昌代表湖北省交流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经验。策划由宜昌市政府与《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与宜都市政府联合承办了杨守敬标国际书法大赛。共收到国内及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2380名作者的参赛作品5288幅。经过初评、复评,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210名。并在10月18日晚中央四套“同乐五洲 相聚宜都” 大型综艺晚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举办了“宜昌•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书法联展”。组织三峡风光摄影作品到尼泊尔参加“影罗天下”艺术节展出,受到尼泊尔总理的接见。

中国文联《文艺动态》专门刊载了这一活动的信息,并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采用。2011年4月,宜昌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州文联和湖北地市州唯一舆情直报点,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文联2010年度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一条信息获全国十大好信息奖。中国文联覃志刚、刘兰芳、吴雁泽、徐沛东、董耀鹏等领导同志和研究室的负责同志,以及省文联领导先后到宜昌调研工作,对宜昌市文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工作特色:

1、创新思路,培植生态,不断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宜昌文联在工作思路上,一是加强文艺批评,正确引导文艺创作,坚持奖励成果,激励创作。通过举办文学创作笔会、研讨会,依托《三峡日报》、《三峡晚报》副刊和《三峡文化》,推出系列文艺评论专栏,重点推介了我市文艺家及其作品。并从2008年起,市文联设立 “文艺创新奖”和“优秀文艺成果奖”。每年在全委会上颁奖,充分肯定和认同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及社会价值,云聚人心,鼓舞士气。二是开展创作扶持,加强文艺精品生产。文联自筹资金,开展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扶持工作,每两年一届,连续两届对七个重点文艺项目实行签约,每届拔付扶持资金5万元,产生较好效果。三是坚持支持协会,做大做强。对协会的重大活动,文联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坚持服务个体,培养新人,每年向省和全国推荐新人和作品,积极为文艺家,特别是体制外的文艺家和青年文艺家做好个人创作成果推介宣传工作,扶持他们成长。五是突出品牌建设,推进文联工作创新。市文联以“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文联工作创新,为经济社会服务取得成效。秭归“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枝江“步步升布鞋文化”两个品牌已获得省创建奖,各获奖金30万元。“清江古城”等一批新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市文联被省评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并代表湖北省在全国文化论坛大会上

介绍了我市“一县一品”创建工作经验,两篇经验文章同时在经济日报等媒体刊出。副市长张永红同志在省委省政府召开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文艺纵横》记者到宜昌对“一县一品”创建工作进行了采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李以章同志带队,视察了我市“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

2、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不断推进文艺“一县一品”建

设。

创建“一县一品”,打造文化品牌是文联工作的重之重。按照“五有一培育”标准,在创建工作上进一步拓展思路,转变观点,对全市文化名牌项目规划进行了重新规划调整,先后召开了“一县一品”现场经验交流会议、项目申报工作会议和创建领导小组调研会议,纵横联动,加强督办,坚持打屈原、王昭君、杨守敬、嫘祖、关公等历史名人文化品牌,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促进深入持久发展。建立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项目库,完成了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共申报文化创建品牌16个,主要类型分为:以文化名人为特色的品牌;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特色的品牌;以民间文化为特色的品牌;以艺术创作为特色的品牌等四大类。其中,“秭归屈原端午诗会”品牌被评为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并由文化部和省政府命名,每年举行一次大型诗会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2010年11月,市文联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出席了在张家港举行的中国文化发展高层论坛,并在会上代表湖北省重点介绍了 “一县一品”创建工作经验。

3、强化阵地,总结经验,不断加强文艺工作宣传力度。宜昌文联坚持加强舆情宣传,不断扩大文艺影响。《三峡文学》上、下月号正常出版12期,刊物宣传影响不断扩大。每年编发《宜昌艺苑》4期、《宜昌文艺》12期,及时宣传宜昌文艺工作动态和文艺成果,加强文艺工作指导。2011年4月在全国文联文艺舆情信息工作会议上,市文联作为全国惟一的地市州

文联和全国18家文艺舆情直报点的代表,在大会作了典型发言。宜昌市文联等8个单位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文艺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在文艺宣传方面一是加强对上宣传报道。积极向《湖北文艺界》、《文艺新观察》、《湖北作家》投稿,宣传我市工作信息和文艺研究、文艺评论、文艺工作经验文章,每年都在50余篇(条)以上。其中有一条获全国十大好信息奖,市文联被评为“中国文联2010年度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并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州文联和全国18家全国文艺舆情直报点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二是加强市级文艺阵地宣传。利用《三峡文学》、《宜昌文艺信息》、《三峡艺苑》等平台,大力宣传报导宜昌文艺创作成果和文艺发展动向。《三峡文学》是全省地市州惟一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分上半月和下半月号两本,总印数突破30万册,刊物质量受到好评。三是强化基层文联阵地建设。市文联积极支持各地创办文艺内刊,并从办刊定位、编辑出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屈原文学》、《土家族文学》、《新三峡》、《柴埠溪》、《长青》、《玛瑙河》、《长坂坡》、《沮漳文汇》、《香溪河》等九种文艺内刊应运而生,茁壮成长。《屈原文学》等刊物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影响力,成为文联工作团结队伍、凝聚人气的重要阵地和培养作者、交流展示成果、推介文艺作品与人才的有效平台。

第二篇:如何打造名牌专业--《老大》读后感

如何打造名牌专业

--《老大》读后感

光阴似箭,在教育行业工作十年了,高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又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业。然而,电子商务专业在学院的立足和发展,在全国的立足和发展是我们每位专业课教师时时在研究的课题,《老大》一书,让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本次学习中有几点体会:

一、改革创新,老大天成跟着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总方针走,跟着学院教学改革的总目标和总思路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寻找实际的教学项目,基于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体会真实的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探索一条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新路子,把我们的专业打造成为高职院校中名牌专业。

二、瞄准龙头,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环节。今后的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要努力和电子商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建立友好联系,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良好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就业人才。

三、由专到强,由强到大

要想打造高职院校中的名牌专业,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教育方面的潜心研究,还需要我们为企业解决更多电子商务领域的难题,更需要我们宽广的视野和完善的制度作保证,才能使我们成为响当当的专业。

第三篇:文化论坛:整合资源优势 打造精品名牌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名牌 以“一县一品”触探文化大发展的规律

鸿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基层文化要成为具有自我生长和复制能力的精品名牌和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培植自身具有“软实力”性质的文化品牌和具有硬实力的“文化产业”,应该是每个基层文化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或思路。

带着这个课题,湖北文联带领全省文联系统,从2004年起就着手以县市区为单元的“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的尝试,通过这项工作,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构建了一批文化精品名牌项目,约定束成了一批文化精品,取得了两个效益的初步显现,与此同时,培养育了一批“又专又经”的人才(懂专业、会经营),有效提振了基层文联工作的地位。目前这项目得到中国文联的肯定,经验正被逐步向全国推广。

一、缘起与定位

湖北的“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最初是在2004年以文联的工作方法提出来的。因为湖北大部为山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有一个约定束成的“一村一品”的说法。当时的湖北省文联主要领导也来自鄂西山区。所以他们像抓农村经济工作那样,在总结全省文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一县一品”,其目的就是出作品、出人才,但是实际上是给了基层文联工作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时各地基层文联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7年,“一县一品”的品牌工作意识更加明显,对这项工作的要求与研究,包括召开各种研讨会、现场会等措施不断加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建设明确提出了“有规划,有措施,有目标”的要求。在文联内部,这项工作既被作为文联工作的核心抓手,又被作为提振文联地位,出作品、出人才的系统工程。

2009年,湖北省文联的“一县一品”建设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全省十项重点工作,并且从省财政争取到三千万元项目配套扶持经费,出台了以“五有一培育”(有地域文化特色,有有特色文化活动,有特色文化活动,有文化运营主体,有文化消费群体,培育成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为核心标准的创建方案,一套科学有序、操作性强、定位准确的创建体系迅速建立,从而使这项工作变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大力支持,党委常委以上负责人亲自主抓的文化事业大发展的重点工程。

更重要的是,以“一县一品”文化创建工作为载体,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律性的触探与融合之路也基本形成。这时,“一县一品”的定义更加明确,那就是指基于县(市、区)行政区划,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个县(市、区)或同一种特色文化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培育和推出一个文化品牌。“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总体目标更加科学:即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县域范围内打造一批富有本土特色、展现湖北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从而最终实现运用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化品牌创建与经济、科技、教育尤其是旅游

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充分利用文化品牌的整合、集聚、增值、辐射、放大效应,吸引众多投资主体参与创建,使更多相关产业注入特色文化元素,形成文化产业链,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突破与嬗变

“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从概念定义到内涵与外延的确立,从根本上确定了这项工作从“小动作、小规划到大动作、大规划和大发展”的格局。应该说,最初在文联系统内部,从工作方法向建设体系的延伸与发展,对整个文联,特别是基层文联的工作人员而言有一种轻车熟路,加上在省文联和地市州文联的指导下,从资源调研整合入手,到规划制定,措施落实,目标定位,都有难度但是不具挑战性。但是,湖北省委宣传牵头,全省“一盘棋”,将“一县一品”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之中,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因素,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之后,文联系统乃至整个文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就已经很大了。而且,当务之急,就是既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一县一品”的建设臼巢,又要嬗变为符合文化大发展规律、融入社会经济大发展并成为其重要产业因素。这无疑对长期与纸墨和文艺家打交道的文艺工作者而言,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县一品”的建设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关键在市县文联这支品牌创建设队伍,能否突破自我,嬗变新生。

以宜昌市为例,我们的作法主要有三点:

第一、转变思路,调整规划,围绕“五有一培育”,全

面启动“一县一品”创建工作的“二次创新”

宜昌是湖北启动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以来行动最早的重镇,其特点是行动早,规划早,经验多。其规划已经日趋约定俗成,品牌的基本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创建工作是全省的先进单位,经验先后多次在全国、全省交流。这些成绩的取得,给后来的工作带来的是双刃剑,即转型的阵痛比白纸起步的地区要大得多。可是,我们并没被困难难住,在全省“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提档升极之后,我们对照省里的“五有一培育”标准要求,转变重文化内涵轻产业效益的观点,大刀阔斧地整合品牌与文化项目优势资源,拓展思路,对文化名牌项目规划进行了大调整,对已经形成的13个项目全部推倒重来,将“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与“十二五”规划对接,进行重新论证,重新定位,重新立项,进行“二次创新”,充分突出文化创建项目在相应地区的群体性、地域性、产业性、代表性、长远性和可操作性。秭归是屈原故里,第一次规划“一县一品”创建项目是“屈原文化及其转化”。在重新规划项目的过程中,秭归县精心谋划,科学论证,提出了更加精准的项目定位,即“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并得到文化部的批准。同时,把这个项目与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凤凰岭屈原文化园”和屈姑食品公司项目进行对接,从而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屈原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屈原端午食品开发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文化品牌

创建的立体创建模式,确立了一个举全县之力进行创建、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

这样,我们通过舍弃一批,调整一批,整合一批,确立了秭归“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五峰“刘德培民间故事”、远安“嫘祖文化”,宜都“杨守敬文化”,点军“土家特色民族村车溪”,夷陵“三峡人家影视拍摄基地”、当阳“影视创作基地”、猇亭“三国古战场遗址文化”,兴山“昭君文化园”,长阳“巴山舞”等16个“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项目,并建立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项目库,项目均突出了大品牌、大产业在内涵与外延上的特质。

第二、突出特色,整合资源,结合培育产业目标,实现地域文化品牌资源与文化产业优势有效对接

按照“五有一培育”的标准,“一县一品”创建既要选准文化品牌,又要发掘文化品牌所蕴含的巨大产业潜能。完成这项工作,必须精心组织,多方配合,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大整合,实现两个效益。夷陵区是个民间文艺大区,“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一直是省、市先进。在第一次调研会上,夷陵区提出了建设“全省民间文化保护区”的设想。可是,创建时对照“五有一培育”的标准,发现这个项目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形成产业链,很难实施。为此,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燕结合电影、电影剧、纪录片《山

楂树之恋》先后在夷陵区选取外景拍摄的契机,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最终确立了以“石牌保卫战”所在地石牌的“三峡人家影视基地”为龙头,以影视作品《山楂树之恋》拍摄的外景地809艺术村、百里荒、樟村坪、分乡、小峰大峡谷等地为构成要件的“三峡人家影视拍摄基地”项目。项目一经确立,品牌优势与产业优势以及项目自身的文化特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彰显,项目承载单位三峡环坝集团的旅游门票收入由不足千万元,一举提升到1亿元,整个景区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五峰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既有丰富的土家文化资源,又有闻名中外、获得国家级奖“山花奖”的刘德培故事。五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先后在五峰民歌、毕兹卡风情歌舞和刘德培故事等品牌上进行过资源整合和创建尝试,特别是在五峰民歌上,曾先后争取到省民宗委、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在县域经济里面没有很好的项目载体和产业资源,最终举步维艰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这次重新调整规划和产业资源时,五峰将品牌资源与产业资源同步进行考量,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他们结合刘德培纪念馆和柴埠溪旅游开发,着力创建“刘德培故事”,将拟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刘德培纪念馆项目与“刘德培故事”结合起来,配套刘德培故事的影视产业转化,从而找到了创建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文联地位得到大提振

可以这样说,没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北的“一县一品”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文联系统的一个工作抓手上,不会有今天这项工作在全省的巨大作用释放,更不会有这项工作在全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重视是关健。理由就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地方经济,而“一县一品”必须切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搏上去,而党委政府的重视就是这两者的媒介。

以宜昌为例,省委宣传部部长会议之后,市委宣传部宣传将“一县一品”纳入十件工作大事,并迅速按照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成立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市文联;领导小组先后主持召开了项目调研会、论证会和项目审定会,督促有关县市区宣传部长准确定位,科学决策,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各地“十二五”规划,并迅速申报项目、启动创建工作,使全市创建工作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思考与建议

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确立、启动与全面运行,一举将过去一直视为边缘事业、边缘产业的文化品牌建设所包含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发展诸多因素,打包溶入到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之中,使其由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转化成“硬实力”成为可能;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长期以来“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变成确立主体地位,增强自身发展功能,辐射和渗透地方经济发展,最终支撑地方经济发展成为可能;将基层文联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与资源力最大尽限度地释放与势能转化成文化发展的生产力成为可能。这三种可能性,非常有说服力地奠定了发展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主体性地位,增加了文化事业发展的造血功能,提振了文联文艺工作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当然,这项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克服文化人才的能力危机,将文艺人才建设与“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需求科学适配。首先是广大文联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包括价值体系必须进一步转型,在能力上,心智上,知识结构上,工作措施上,目标定位上与“一县一品”文化创建工作要进一步适配,克服原有局限带来的阵痛,完成适应新任务、新挑战的嬗变。其次是项目载体的运营工作者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懂得和遵从文化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将品牌建设与品牌效

益释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科学创建。

二是兼顾文化品牌的双重属性,正确处理好“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利与义关系。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介入,其功利性目标会使“一县一品”的社会效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上个别地方政府盲目地把“一县一品”当成发展经济的“政绩”,贪大求全,或者以招商引资为目的,受利益驱使致使这项工作被“绑架”纯市场行为的可能性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创建时合理有效地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以义取利,科学发展。

三是消除品牌创建的排他性,将“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上升为贯彻落实党的“二为”和“双百”方针的新载体。在基层,特别要注意顾此失彼,甚至排他的现象存在。

四是正确处理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创建项目既是产业项目又是文化品牌,它必须中国文化的大框架下,既具有地域文化元素,又具有海洋性的文化载体,这样才能实现品牌效益与产业效益的双重最大化。

五是营造更加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比如,我在做这项工作时,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心愿,那就是把宜昌建成中国的影视洼地,因为其地缘(地理山水自然)、文缘(从三国到三峡的文化题材),人缘(现代与与传统并存)都与影视工业具有天然的亲缘性。特别是宜昌文化优势资源,有两个共性品牌,即民间文艺与影视产业。两者可以相互辅佐提升。

但是,前者受到了空前重视。而后者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从上至下,面临的是产业政策空间狭小。主要表现在规划却位,政府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参与其中的民营资本力量不足等原因。另外,就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好莱坞大片及其内容可以在中国大面积播放,而个中的内容如果是中国人自己拍出的东西则要受到限制。在文化产业上,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改革开放,将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管理合理区分,将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变成创作者的自觉行为,是影视工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难题。

第四篇:培植林业资源 打造绿色生态之乡

培植林业资源

打造绿色生态之乡

———杨店乡创建山东省绿化模范镇材料

杨店乡北倚大汶河,西邻小汶河,是汶上县东北部的半山区农业乡镇,总面积5320公顷,3.5万人,辖33个行政村。境内有大汶河、小汶河、泉河三条河流经过,东部有彩山、文山、武山、九顶莲花山四座山头,可谓河渠密布,山峦起伏。丰富的土地资源,对发展林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十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断落实和完善林业政策,充分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在林业规模化基地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和配套完善林业产业化等重点环节上求突破,使林业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和有效保护,初步建成了绿色生态之乡。

一、造林绿化快速推进。跨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林业方针政策,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调整林业结构,大力培育壮大林业资源,到目前,全乡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800公顷,义务植树15万珠,封山育林338公顷,其中长江防林二期工程200公顷,低产林改造200公顷,至2010年底,全乡森林覆盖率59%。

二、农田全面实现林网化。在农田林网建设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植树,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小农水重点项目 1 建设和长江防林工程建设,沟、路、渠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网格面积控制在200左右,全乡4.5万亩耕地已实现林网化4.4万亩,林网化率达到98%,为农业的发展架起了绿色屏障,有效减轻了农业各种自然灾害,并可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展核桃经济林,大搞荒山绿化。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核桃大县的要求,我乡立足实际,把东部山区荒山绿化和发展核桃经济林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摆在重要位臵来抓,推行土地流转,引导大户承包,乡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奖励,乡林业站技术人员重点指导服务。到目前,山区防护林达到330公顷,核桃面积达到1000公顷,其中盛果期200公顷,初果期300公顷,果前期500公顷。至2010年底,荒山(滩)绿化率达到99%。五年后将形成山区农民的致富产业,并随着果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实现果品深加工,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和林产品附加值,财政增加税收。

四、林业生态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国家启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后,我乡列入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林地面积231公顷,极大地调动了所在村管护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加大管护措施,林木生长更为良好,为大小汶河沿岸堤滩安全建立了一道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

长江防护林工程启动后,2009年我县被列为长江防林工程县,我乡于2010年承担长江防林二期工程项目造林200公顷,中央投资60万元。长江防林工期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生态治理,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条件,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五、高标准绿化推动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杨店乡以创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乡容村貌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为目标,把社区建设与绿化同步规划实施。迎宾大道绿化面积60余公顷,所有新建社区都建设了文化广场,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中心花园63公顷,社区居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锦簇,环境优美怡人。村驻地绿化率达到51%,村庄内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行适宜的树木或适宜的花、灌、草;平原村均利用村头荒、围村路或其他围村空闲地,建设围村林。

六、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巩固绿化成果。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增长,创新资源保护机制,严格依法治林必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臵。乡政府成立了护林大队,日夜巡逻,严厉打击林业犯罪,及时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保护了森林资源。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坚持依法有序,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和效果,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木资源管护。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确保了林业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发展上水平。全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乡、村配备了专职监测预报网络,多年来未出现一起森林火灾。近三年加大了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力度,严密监测,科学防控,疫 情没有扩散蔓延,全乡的林业生态安全得到加强。

七、林业站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乡林业站设有3名工作人员,负责全乡林业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导与林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五篇:铸造区域名牌打造品牌清丰

铸造区域名牌打造品牌清丰 ——清丰县工商局实施品牌战略纪事

11月3日至5日,由清丰县工商局组织清丰县地理标志注册申办参观考察团到信阳固始县进行了全方位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包括市工商局副局长赵风显、商广科科长雷勇、县长助理郝林考、县政协主席赵怀钦、县工商局局长张东升以及清丰县科技局、畜牧局、食用菌协会、养兔协会的负责人,涵盖了政府领导、工商局领导、专家、企业等,对固始县地理标志商标的培养、帮扶、申报、发展、保护、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全程考察。10月13日,清丰县工商局在组织有关专家对清丰县食用菌和豫丰黄兔两个特色产品申办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研讨之后,紧锣密鼓地帮助相关企业展开了申办注册工作。为了促进此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清丰县工商局又组织了这次全面地参观考察,使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工商部门在这项工作上尽快形成共识,全面营造清丰县地理标志商标申办注册工作的整体氛围。启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登记工作,是清丰县工商继“河南省著名商标”零突破和食用菌行业商标品牌体系建立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全县的商标战略层次,加快品牌清丰建设的步伐。

实施商标战略是清丰县工商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商标是企业在商战中的名片,也是区域对外宣传中的一张名片,是企业的“金子招牌”,是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实施商标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声誉,而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开发、占领和巩固市场的能力,从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县域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品牌的支撑。但是,由于品牌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很多急功近利的商家很不重视品牌的建设,这就为商标战略的实施带来的很大困难。

张东升局长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会议上说:“经营者作为一个个体不重视商标和品牌,我们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能不重视。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经营者对商标和品牌的主食程度,他们就算是一块石头,我们也要用我们的行动把他们暖热。”于是,全局上下从普及宣传商标知识入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实施商标战略的良好氛围。

清丰县工商局的同志在利用黑板报、横幅、宣传车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活动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商标知识宣传活动。同时广辟宣传媒体,专门宣传《商标法》、《商标印制管理办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等有关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对全县企业开展商标知识上门宣传活动,把专题宣传材料和书籍送到企业中去,组织举办专题研讨班和企业负责人商标座谈会,通过宣传发动,企业商标意识明显增强,树立了“生产

经营、商标先行”的发展理念,为品牌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减轻经营者申报注册商标的负担,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商标战略中去,清丰县工商局制定出台了商标注册优惠政策,对成功注册登记的商标,县工商局承担30%的费用作为商标战略鼓励奖金,截止目前,共发放商标战略鼓励奖金5860元。同时,积极向县政府提出建议,用经济奖励的手段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县政府采纳了这项建议,作出决定,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5万元,促进了商标战略的地深入开展。

在炒热经营者商标意识的同时,他们采取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策略。他们根据企业特点、规模、发展潜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工业企业及涉农企业作为“商标品牌创新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帮助企业争创著名商标,使我县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商标品牌。具体工作中,耐心指导,严格把关,逐一审核,分批上报,将创牌潜力发挥到极致。2007年实现了全县“河南省著名商标”零的突破,三家商标榜上有名;2008年,达到“五朵金花”;2009年形成“八大金刚”,势头迅猛。

食用菌是清丰县的主要特色农业产业,在商标帮扶工作中,清丰县工商局从食用菌产业化的角度,确定了“深入发动、逐级动员、企业为主、共同参与、梯级发展”的食

用菌产业品牌发展思路,深入专业户、专业村和企业进行商标品牌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食用菌专业村大屯乡贾枣格村申报了“枣格强”食用菌注册商标,成为全县第一个专业村的农产品商标。食用菌龙头企业申氏菇业公司的“申氏”注册商标成功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在此基础上,县食用菌协会的“濮丰”白灵菇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清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白灵菇之乡”,使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形成品牌体系,呈现出梯级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清丰县工商局在合理引导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全县商标战略向纵深发展。清丰县工商局对八件河南省著名商标进行了逐个帮扶,组织专门的工作组,逐个进行了研究,根据企业和商标的特点制定了扶持、保护、发展、利用计划,使全县的河南省著名商标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八家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产值和销量都有了大的飞跃,借助品牌强大的无形价值迅速发展成为工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为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优势向工业优势的转化和产品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商标战略的深入开展,尽快实现全县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登记的突破,2010年10月13日,清丰县工商局特邀省商标事务所和市工商局的专家领导,就清丰县白灵菇和豫丰黄兔申请地理标志商标问题,举办了专题座

谈会,对地理商标的申报工作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清丰县工商局组织了这次参观考察活动,对固始县“固始鸡”和“豫南黑猪”地地理标志商标的申办进行了全程学习考察,使清丰县的商标战略迈出了新的坚实的步伐。

下载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植文艺生态,打造精品名牌2012,12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铸造区域名牌 打造品牌清丰

    铸造区域名牌 打造品牌清丰 ——清丰县工商局实施品牌战略纪事 11月3日至5日,由清丰县工商局组织清丰县地理标志注册申办参观考察团到信阳固始县进行了全方位参观考察。考察......

    打造服务优势造就卓越名牌.

    打造服务优势 铸就卓越名牌 卓越名牌网汇集了海量的中国名牌产品供求信息 , 为群众提供全面的 B2B 行业资讯、 供 应、求购信息,是名牌企业寻求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信息的首选......

    积极打造管理局“名牌基层队

    积极打造管理局“名牌基层队” 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队干部职工,对检查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指导。供热一队原名供暖队,组建于1......

    打造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名牌工程(大全)

    以人为本创设载体打造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名牌工程××团县委×县现有中学49所,其中含高中9所,职业中学2所,初级中学35所,民办中学3所,学校团委39个,团总支10个,每年有迈入16岁的适龄......

    25“好客山东”旅游名牌打造策略

    “好客山东”旅游名牌打造策略□陈晓霞 山东省“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推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抓住了山东旅游文化的根本,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旅游产业内部要素,有......

    坚定信念打造生态新市镇

    坚定信念打造生态新市镇 抢抓机遇建设宜居新家园 ——秀洲区油车港镇生态镇创建纪实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位于嘉兴市北郊,紧邻嘉兴市经济开发区,东与嘉善相邻,西北与秀洲区王......

    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永安路小学秉持“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依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建设,发展生态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 生态文化——让生命美丽绽......

    勉县“三争三创”打造社保窗口“名牌”(定稿)

    勉县“三争三创”打造社保窗口“名牌”勉县社保中心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三争三创”打造社保窗口“名牌”,在业务经办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