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大县需要持续的坚守
坚守不是四平八稳地混日子,更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守摊子,应是竭尽全力地“趟路子”
方城是革命老区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在南阳市13个县(市、区)中处于靠后位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是摆在方城县委、县政府面前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审视方城各项经济指标,2010年与“十五”末相比,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由全市靠后位次步入中上游水平,一些主要指标增速全省排名靠前,实现了新的突破。回顾过去,我深深感觉:农业大县更需要一种持续的坚守。
这种坚守不是四平八稳地混日子,更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守摊子,而应是竭尽全力、甚至殚精竭虑地“趟路子”。这些年,我们坚持以领导方式转变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思维、机制、管理”创新,实现了向经济强县的科学转型。
农业大县要立志成为农业强县,这要求我们不能放弃粮食生产,要向科技要增产,要靠科学增效益。2010年方城创下小麦、玉米亩产达到1608.06公斤的高产纪录,正是向科技要增产取得的硕果。利用“农林牧沼结合型循环农业”的路径,用试验区90%的耕地通过科技攻关生产出100%—110%的粮食,用节约下来的10%耕地发展蔬菜、养殖等高效农业,不仅实现了高产高效,也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大县的转型和提升,一方面是“敢想”,要敢于冲破思想束缚。传统农区与先进地区的最大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必须加长“短板”,促进转型。在“敢想”的同时,还要“敢闯”、“敢干”。每年干好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方城拥有丰富优质的硅石矿,2005年我们引进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法”制备多晶硅项目,但由于该技术几年内产生不了效益,县里还要搭上地和钱。干还是不干?有些领导开始“犯嘀咕”,但我们决定要坚守下去。六年坚守终结硕果,该公司去年用物理法工业化生产出了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多晶硅,5年内产值将达120亿元。
苦尽甘来,我们深刻体会到,农业大县要变为经济强县,必须摈弃短视思维,要耐得住发展的寂寞,要受得住别人的冷言冷语。基础差,起步晚,更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不走粗放增长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不走经济增长而群众未得实惠的“窄路”。我们期待着,再过两年方城的财政收入再次翻番,那个时候,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或许会更加深刻。
(本报记者 曲昌荣整理)
第二篇:教学勇气需要坚守
教学勇气需要坚守
——读心得书
石室联中 罗家恩
一气读完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默尔)这本书,说不出的感慨。这些感慨很难说清楚,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记得不久前在网上也看到过有位老师发过这样的帖子,引起过很多回帖,帖子这样写道:“教育是美丽的,然而,没有多少老师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教育是光彩的,但是,又有多少老师能沐浴在它的光环里。老师,我们到底该拿什么去坚守教育,是我们苍白的理想,还是萎缩的激情;是我们生命无法拒绝的沉重,还是直面现实的无奈与脆弱?老师,我们到底该拿什么去坚守教育,那么多的呐喊,那么多的呻吟,那么多的无助,从我们的心底迸发出来,我们到底该拿什么去坚守教育?”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需要坚守!遥远的西北大漠,有一种名叫胡杨的树种,它们“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这位沙漠里健壮而睿智的勇士,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坚守”一词的深刻内涵。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到了当时声誉已的登峰造极伟人丘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人士引领等待,翘首以待。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我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决不放弃,就是坚守!教育要坚守的是坚守什么?大家都明白!可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坚守了吗?人生有很多事情可做,但教育是一件特别值得用心经营的事情,也许她不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和荣耀,但她足以让你体验到人生所享受的快乐,足以让你活得幸福。也就是说,关于人生选择,除了选择幸福,你是别无选择的,那么,选择教育,难道不是直接选择了幸福吗?
事实上,你想得到的,是做真事,真做事之后顺带的是结果。教育,就是不断地播种,收获则是自然而然跟来的,这也是教育本身的特殊魅力。教育的真、教育的善、教育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了不断追索和探寻自我的征程上。
我以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理想。试想,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又何以引领学生去追求求理想,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要将自己的生活同教育维系在一起,直面丑陋,完善发展自我,做一个真实的教师,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也在路上,我们一路同行,人生终将辉煌!
第三篇:农业大镇 全民健身涌热潮
农业大镇 全民健身涌热潮
——马站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汇报
马站镇地处浙江最南端的东海之滨,是浙江省苍南县马站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所在地,为马站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苍南县城50公里,东与渔寮乡为界,南与沿浦镇、蒲城乡接壤,西连岱岭乡,北邻赤溪镇、凤阳乡。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3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总人口29326人,是苍南县农业大镇。
马站镇地理位置特殊,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县闻名的农业大镇,名特优产品种类繁多,蘑菇、四季柚、荔枝、茶叶、杨梅、无核柿、黄桃等闻名遐迩。尤其是四季柚,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有“仙家名果”之美誉,在清朝就被列为“贡品”,先后获全国优质奖水果柚类金杯奖、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绿色食品证书,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效益农业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已形成六大农业生产基地。拥有“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全国环境优美镇“等国字号品牌。
近年来,我镇体育工作在上级体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要求和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为出发点,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我镇的和谐社会和 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浙江省体育强镇评分标准,达到了省体育强镇标准,现将近几年来创强工作经过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党政领导重视,确保创强工作顺利开展
我镇几年来均把体育事业发展列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镇政府工作报告均把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运动列入重要议程。体育工作由党委委员柳德科同志分管,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镇党委、政府每年多次专题研究体育工作,并落实体育发展计划和体育经费,加大体育宣传力度。每年都积极组队参加苍南县各类比赛活动,如县运动会、温州市第二届体育强镇篮球联赛、县乒乓球赛、浙江省全民健身(浙南片区)种文化活动、蒲城乡蓝球赛、沿浦镇蓝球赛等。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村示范活动,把体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并作为考核内容;推动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本镇工会、妇联开展的活动,也都把体育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和条件考核。各体育协会、各学校每年有计划、总结,并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定期培训有关人员,开展体育活动。镇政府每年把体育经费列入总预算,在镇人代会上向大会报告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本财政预算草案。我镇在2008年投入体育经费136400元,2009年投入体育经费172400元,2010年已投入165000元(截止2010年10月25日),预计到年底要超过21万元(不包括各村居、办事处、企事业单位、民间体育协会、各学校投入的体育经费)。同时,做到体育经费逐年增加,并提高增长幅度。
二、体育机构健全,扎实推进全民体育工作
近年,我镇建立了镇体育指导站和国民体质监测站,购置一套国民体质监测仪器,今年又建立了苍南县体育总会马站分会。马站镇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到现在为止,有七个协会组织(象棋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舞协会、腰鼓队协会、门球协会、篮球协会、登山协会)。全镇建立多个村级星光老年之家,配置了健身器材,乒乓球、飞镖等,我镇所有村居均建有体育辅导站,设施齐全,组织健全。
三、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镇十分重视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今年镇财政专门投入用于体育创强。据统计,三年来,全镇共投入体育设施建设经费达100多万元,体育场地设施日臻完善。在上级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村两级加大投入,建成了中魁村、下魁村、棋盘村、桥头村4个标准灯光篮球场,后岘村、闸桥头村、金山村、凤山村、霞峰村、小姑村、南垄村、下屿村、城门村、车岭村等10个标准篮球场,中魁村、下魁村、闸桥头村建立舞池;镇本级建立一个灯光篮球场,两个门球场,文体活 动室(内设乒乓球,健身器材)。全镇22个行政村共拥有健身苑点50多个,学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体育活动场地,配置锻炼器材,使群众日常锻炼更为便捷,这些场所均公开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四、群体活动普及,强身健体蔚然成风
我镇各校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规定配齐专职教师。各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大多数学校建立业余训队。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或一次体育趣味运动会。我镇每所学校认真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100%,每年均有统计。如马站高级中学举办了5·4火炬接力活动;马站初级中学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吉尼斯比赛等活动;马站小学开展迎奥运趣味活动、六一趣味活动等等。
我镇的村民历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群众在各校园、各健身点、机关大院、老人活动中心等场地健身活动频繁。在2008——2010年这三年多来,除各体育协会的活动外,仅机关单位、学校共开展单项体育活动30多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镇老年人舞蹈、门球和中国象棋等运动已初具特色,深入人心。2008年,马站代表队荣获苍南县首届中老年广场舞蹈大赛银奖;2009年马站代表队荣获苍南县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届中老年舞蹈大赛金奖,近年来,老年门球队曾 多次外出参加比赛,成绩突出;象棋队员于2008年参加苍南县象棋锦标赛,荣获团体第一名。我镇象棋运动闻名遐迩,据记载棋盘村为明代抗倭驻军此地,为了活跃兵士们的文化娱乐活动,特雕刻几块青石大棋盘,让兵士休闲娱乐。青石象棋石盘,距今己有500多年,流传至今,保持完好,受其文化熏陶,象棋也成为了我镇传统的特色优势项目。我镇于2009年在棋盘村成功举办了苍南县象棋锦标赛,2010年正月成功举办了温州市象棋锦标赛,两届象棋锦标赛中,我镇选手均荣获个人第一名。
今年8月,我镇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设7个竞赛项目、组织 10多个代表队,有200多人参加竞赛活动,其中设有老年人组和残疾人组。体育爱好者也自发成立了台球队、冬泳队和拔河队等体育队伍。各行政村基本拥有体育特色项目,有霞峰村、棋盘村、闸桥头村、城门村、后岘村、中魁村、三潡洲村和南垄村的登山、跳绳等特色项目,大门洋村、城门村、棋盘村的拔河等特色项目。
五、竞赛形成制度,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为进一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积极开展体育单项比赛活动,增加参与面,扩大影响力。我镇除每三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外,还积极开展单项体育比赛活动,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节日(如春节、三八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由镇政府主办,部门单位、企 事业、群众团体协会承办等形式开展乒乓、登山、篮球、羽毛球、拔河、象棋、门球等丰富多彩的单项竞赛活动,还尽量安排老年人组队参与活动,使我镇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经常化、普及化。
近几年来,我镇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近四年内向市、县体校输送运动员13名,为市、省培养体育人才作出贡献。
六、注重培训宣传,提升全民健身活动质量
2010年3月,我镇派出文化站站长参加在安吉举办浙江省创建省级体育强镇争创工作培训班;2010年4月,由分管领导领队参加温州市争创体育强镇培训班;2010年参加在宁波市举办的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初级指导员培训;2010年8月组织39名人员参加浙江省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以上这些,都为体育强镇创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温州电视台、苍南电视台、苍南教育网、温州教育网、温州妇女儿童网、苍南青年网等宣传媒体先后多次宣报道我镇体育事业发展情况,马站镇委,镇政府宣传窗也多次报道各项体育赛事内容和图片。自2009年开始,我镇体育创强办公室就将体育档案、文件、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进行归档。
从二○○八年以来,马站镇把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一直不懈努力着。全镇上下齐心,全力以赴,营造浓浓的创建氛围。三年以来,借创建契机,不管是乡村、街道,处处都涌动着全民健身热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省级体育强镇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需要长期有坚持和努力。今后,我镇在上级体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继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创建意识,加大创建力度,把我镇的群体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马站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8日
第四篇: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基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宋战利
论文关键词:河南 发展战略 焦点法则 非均衡战略
论文摘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之时,河南也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冲动,因此,河南有必要认真审视全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省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省情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主导的国土开发格局。对河南而言,需要认真权衡自身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由此来谋划河南的发展。
一、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带动河南综合实力的提升
西方管理专家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有限资源环境之下,通过推动系统内部的局部突破来实现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其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是一致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河南省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实行非均衡发展,可把郑汴一体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以重点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郑州与开封相距40多公里,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逐步缩短。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城。开封是七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两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郑汴的谐音是“正变”,也就是郑州、开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对古城开封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增强郑州综合势力,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以投资和出口为带动的经济成长战略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扩大内需,也会为河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省市的行政中心的转移,同样带来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快速繁荣。既然有成功的先例,那么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等行政区域战略转移非常必要,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方法。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东迁至郑东新区以东,或在郑州与开封的中间地区中牟县城附近选择合适区域。同时,开封市委、市政府要向西迁。如此,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幅缩短。行政管理中心的转移,既可表明政府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的信心与决心,也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快速崛起。
二、以区划调整为推力,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
为加快郑州与开封融城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了郑汴快速城市通道,简称郑开大道。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郑开大道宽100米,以三幅路形式建设,机动车道采用双向10车道,总长为39.2公里,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时,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
郑开大道开通以来,郑汴一体化进展良多。2008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郑汴一体化问题。会议指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2007年,郑州、开封两市生产总值合计达到2992亿元,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一系列双向开放的利民惠民措施,使两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在郑汴一体化的有力推动下,古都开封正在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践表明,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决策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对以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五个打通”:一是交通要打通。现在郑开大道已经开通了,还要进一步打通生产线,使运输通道也能畅通。二是规划要打通。郑州开封两市在研究发展规划时要加强两个城市规划的衔接。三是政策要打通。既然是一体化发展,政策上两市也要一致起来,投资也好,产业布局也好,都要兼顾到开封。四是功能要打通。两个城市的功能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城市功能上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五是运行要打通。要建立健全郑汴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
但“五个打通”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行政管理区划调整。现在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其行政职能需要省政府,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授权,增加了决策环节,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统筹协调。既然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尽快实现郑汴一体化,那就要早作决断,调整现有区划布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开封市及其所属五县归属郑州,保留开封市名字不变,行政级别不变。开封是一个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古城,其名字具有极大的品牌效益,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为保证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区划调整时,可在其周边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行政管理的统一,可使郑汴一体化更具实质意义。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开辟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传统的农业区,这必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每当国际粮价走高,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大肆渲染“黄祸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非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中央对河南的工业化有顾虑、有限制。既然中央不鼓励河南大规模的工业化,尤其是要努力阻止河南牺牲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那么,河南就要坚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的工
业化”发展战略。此战略可以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打消中央对河南工业化发展的顾虑,不用担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三是有利于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实现政策困境中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协调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河南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村落分布松散,缺少统一规划,占用土地面积大。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推动郑汴之间农村地区或者更远一些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腾出许多土地,用于置换郑开大道附近区域的建设用地。
在开封汴西新区建设新城区,也可扩大中牟县城的城市规模,安置失地农民。该区域内的农民以现有土地入股的形式转化为城镇居民,将土地交由农业开发公司等集中经营,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土地收益。在郑汴工业带之间除吸引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布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扩大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同时,落实好相应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以减轻大规模建设中来自失地农民的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推而论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大力推进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河南省整体城市化水平,又可以解放生产力,把受土地束缚的农民较为彻底地解放出来,促进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积极支撑河南的经济发展
河南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不要说与发达省份相比,就是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地位。仅就国家“985高校”、“211工程”学校而言,湖北省16所,湖南8所,安徽5所,而河南仅有1所。如果我们再不抓紧当前的发展机遇,河南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过去几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高校举债建设已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反过来说,若没有学校的借贷发展,就不会有河南省高等教育现在的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举债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不应是高校。建议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在今后5年的时间内,每年注入高校3—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为河南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一个绝佳机遇,那将是造福后代的一项伟业。在其他省份高校因债务问题负重前行之时,河南高校可以逸待劳。若经费困难可优先解决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债务问题。
建设和发展好河南的高等教育对于吸引和稳定在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亦有重要意义。据调查,有相当一批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是因为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科研环境不优越,子女就读重点大学困难等。
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让高校有更多的力量调整服务面向,按照郑汴产业带发展的布局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为郑汴工业带的建设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五篇:梁水镇是一个农业大镇
梁水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位于聊城城区西北部20公里处。2001年3月,由原来的梁水镇和八刘乡合并而成,辖108个行政村,设8个管理区,总人口6.7万人,98%以上是农业人口,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6万亩。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21亿元;财政收入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一、经济结构
招商引资 2005年,招商引资1.1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110%,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并把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经投资1000万元的山东三和管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嘉明经济开发区台湾工业园,把投资500万元的中大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凤凰工业园。
民营经济 2005年,全镇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5.1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28%;增加值1.1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31%,其中,限额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37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44%;增加值384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28%;民营税收5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固定资产投入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90%。
农业生产 全镇蔬菜面积3.7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4800个,食用菌棚5800个,大中小拱棚面积2.5万亩,露地菜面积7000亩,并有季屯、任香坊、杨庄、乔集、邢屯、许屯、马村、小赵、苏堤口等20多个百棚村。全镇年产蔬菜10万吨,食用菌5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
水产养殖 全镇养殖水面5000亩,是全市的水产养殖基地,年产值425万元。其中,名优特色养殖660多亩,品种主要有甲鱼、泥鳅、螃蟹、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此外,对闫庄500亩平原水库进行了综合开发,成为水产领域的一大经济增收亮点。
林业生产 全镇现有防护林15000亩,用材林21000亩,经济林3200亩,农田林网12000亩,育苗基地450亩,村庄绿化6处:梁浅、邰庄、庞庄、小赵、许屯和任老九村。特色林果品种有乔集村200亩红宝石葡萄,西苏100亩富硒苹果。
畜牧生产 全镇牛存栏量3.2万头,羊存栏量4.8万只,猪存栏量5.3万头。其中,养猪基地8处,养牛基地3处,养羊基地3处,养鸡基地2处,特色畜牧养殖基地4处。
劳务经济 2005年,全镇输出劳务5983人次,在外务工人员总量达到11000人。直接经济收入5000万元。
二、党员干部结构
全镇有党员2253人,下设134个支部。其中,镇机关支部1个,138名党员;部门支部25个,213名党员;农村党支部108个,1902名党员。全镇有干部594人,其中,镇机关干部202人,农村干部392人。全镇有84个村达到了“五个好”党支部标准,19个镇直部门达到群众满意站所,我镇于2004年首批进入全市“五好”乡镇行列。
三、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机制
安全生产 我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突出了工作重点,加强了对事故易发部位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保护措施的督导落实,防患于未然,实现了我镇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的零记录。
社会稳定 为了创建设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方便群众报警,我镇立足实际,在西部地区设立了警务区,并加强了硬件建设,调配充实了警务人员,增强了应急和处警能力。全镇已有72个村实行了治安承包责任制,治安承包率达到67%。
四、社会事业
我镇有初中中学3处,56个班,小学20处,145个班。保障了全镇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到校上学。2005年,我镇又投资310万元新建了占地100亩的高标准梁水镇中心中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我镇面积比较大,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分设了梁水镇和八刘两个中心卫生院,遥相呼应,互为补济。同时,加强了对乡村医生的规范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实现了乡村医疗一体化,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我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室进行了统一规建修整,全部达到市、区规范标准,为育龄群众提供了优越的服务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化了以“竞争上岗、工资统筹、责任承包、服务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调动了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生机与活力。
五、小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我镇历史上一直为鲁西重镇。为了建设现代新型城镇,充分发挥历史名镇的带动作用,我镇聘请市设计院的知名专家研究制定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小城镇建设长远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2005年,完成拆迁面积25400平方米,新建面积14500平方米,并开通铺平了三条主干街道,路面整洁,两侧的商业楼平地而起,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镇公路里程达到188公里,全镇108个行政村都通上公路,真正全面实现“村村通”。全镇安装自来水的村46个,大多分布在西部盐碱地区。此外,我镇的农田水利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六、新农村建设构想
2006年,我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梁水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切实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镇在春节前就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初步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18项标准,并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并实行了机关部门、党员干部帮包责任制,齐抓共管,密切合作,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我镇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我镇把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突出抓好三点:
1、发挥优势,进一步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今年,我镇计划新发展蔬菜面积5000亩,并培植9个百棚村。发展大型畜牧养殖基地3处,特种养殖基地4处,名优经济村180亩,名优水产养殖200亩,开发渔塘100亩。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争创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2、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规范建设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促进商贸流通。目前,我镇已有鲁信、鲁西、金斗、玉兴、登峰、华牧、锦宏等多家面粉加工、饲料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我们要通过组织协调,走开企业、基地、农户三方互联促动的路子,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镇有梁浅、杨庄、孟庄、八刘、刘管营等多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我们要通过规范整顿,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3、创新工作方式,搞好劳务输出。我镇与浙江诸暨等发达地区建立了诚信合作的务工关系,选派一名副书记带队常驻南方搞好组织协调,努力提升劳工素质,扩大输出总量,力争达到8000人。
(二)提高农民素质,优化村风民风。我们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进中小学并点合校。新学期启用新建中学,强化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2、加快卫生院建设,征地15亩,投资240万元,建设一处高标准的中心卫生院。同时,借助新型农村合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规范建设8处社区服务站,努力改善农民的新医治疗条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人口学校等阵地,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育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同时,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公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4、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建设和文化大院建设。我们已将梁水镇二中纳入敬老院扩建范围,占地85亩,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供养能力扩展500人。同时,把梁水镇一中纳入镇文化大院建设范畴,占地34亩,建筑面积3992平方米,并且有4700平方米的操场一处,方便开展大型的群众文体活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镇外貌。我镇把建设基础设施,整治村镇外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今年,我镇要再新修公路30多公里,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化布局,实现直通快捷。大部分村已经有了进城客车,并在主干道设置了候车站点,下一步要加强规范管理,统一调度,定点定时,有序运营。自来水安装今年要再发展40个村,达到80%以上,并打两眼深井,进一步改善饮水质量。通有线电视的村已经达到34个,今年要再发展30个村,提高普及率,改进收视质量。同时,加大户厕、灶炉、圈舍的改造力度,争取今年完成改造任务20个村。此外,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变“脏、乱、差”现象,促进优美整洁。
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拆迁面积8000平方米,新建面积18000平方米,并完善道路硬化、深化、亮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开发修建“范公祠”,充分发挥小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我镇把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基层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来抓。一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是选好配强农村领导班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三是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四是落实村级建设“五项规范”,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依法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五是抓好社会治安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五)抓好试点,依次推进。我镇把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干部群众素质较高的杨庄、孟庄、八刘、任老九四个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四个村都通上了公路,并且有了进城客车,孟庄、八刘、任老九接通了有线电视,八刘安装了自来水。此外,四个村还是商贸集聚区,杨庄还有一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
七、新农村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缺乏充分的认识,建设资金相对不足。二是群众认为村级规划收费太高,2000元的高额费用难以承受,缺乏参与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还是经济欠发达,经济结构欠优化,工业经济薄弱,缺乏带动作用,科技应用不足,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产业化链条不长。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八、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梁水镇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初步成效。
(一)农村经济取得初步进展。目前,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已落实蔬菜大棚200个、高标准食用菌棚25个。300亩3个无公害品牌蔬菜进入标准化生产。600亩新品种蔬菜大方进入育苗阶段。林果优化品种200亩,发展片林300亩。田元村千头种猪场建设完工,安西村万只种鸡场正在建设,闫庄万头养猪场正在筹建。开挖鱼塘300亩,发展名优水产养殖70亩,1处40亩的休闲垂钓渔业建设完工。完成招商引资6800万元。其中,投资1500万元的暖频道服饰公司、三和管业公司已经建成投产。到位资金800万元的利丰机械公司、到位资金1000万元的海成营养面公司、无峰锻压公司、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正在建设。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2.45亿元,增加值5140万元,其中,规模企业营业收入6800万元,增加值2040万元。此外,第一季度输出劳务5500人,在外务工人数达到7650人。
(二)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是新建中学土地平整已经完成,水电安装正在进行,新学期可以投入使用。二是征地15亩、投资240万元的新建中心卫生院,已于4月25日破土开工。2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服务站已建好投入运营,正在建设的有4处。增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0人,参保率达到92%以上。三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培训,第一季度培训农民3000人,并组织300人到寿光参加了菜博会。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先后组织8支秧歌队400多人巡回演出。发掘文化产业,木版年画、雕刻葫芦、葫芦丝、布艺四个文化产品已申报参展中国(深圳)文博会。四是把梁水镇二中扩建成敬老院,占地85亩,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供养500人。采暖锅炉房和围墙建设已于4月10日开工。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我镇向交通局提出12500米的公路修建计划申请,并落实配套资金135万元。此外,认真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每月2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改变。
小城镇建设研究制定了主干街道商居楼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并完成拆迁面积840平方米,新建面积2240平方米,此外,完成了一条主干街道老路改造勘测任务,长1500米,宽12米。
杨庄、孟庄、八刘、任老九四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详细规划编制资金已经到位,正报请区规划局设计编制。
(四)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民主权利进一步发展。一是结合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调整充实了8个支部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是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制定了6项工作制度,并认真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是落实村级建设“五项规范”,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各村进行了4次村务公开。四是抓好社会治安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镇机关干部实行夜间值班,并和派出所干警一起夜巡,检查村治保人员到岗情况。蔬菜大棚主产区还推行了联户群防机制,义务打更,防火防盗防破坏。今后,我镇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