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动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 推动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主动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 推动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湖北的旅游产业应该如何乘势而上、大显身手呢?就此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第一,旅游业在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前,在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物流、金融、汽车、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光电子等行业已占得先机。被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称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深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的旅游业,在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中,正在成为后起之秀,并将逐步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先导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务业优先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根本特征。世界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各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服务业已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正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这既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旅游业由于其广泛的综合性和带动性,一向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行业每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近年来,我省一直在强调大力发展旅游业。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湖北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新目标,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旅游业列为加快湖北发展的六大重点之一。
——旅游业是公认的“无烟工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以良好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为基础,不被破坏、消耗的资源和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为这一点,旅游业才被广泛地认可为“无烟工业”。与工矿业相比,旅游业没有什么原料消耗,而且旅游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性,能够得到永续利用,是真正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旅游业污染小,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只要加强管理,非常容易解决,也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国家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和空间非常巨大。
——旅游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万岁产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战”以后,旅游业迅速崛起,目前已超越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而且呈继续加快发展之势。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旅游的大众化、普及化即开始迅猛发展,成为生活要素之一;突破2000美元后,大众的旅游消费能力将迅速增强,出游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阶段。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者将达到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由此看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无限巨大,没有任何产业能与之相比拟。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扩大就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社会功能。由于所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遍布广大城乡,旅游业发展非常简便易行,对大多数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特别适合城市困难职工和广大农民参与,是他们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一条就业
快、生财快的捷径。而且,旅游业不仅能直接吸纳就业,还能广泛扩大其它行业的就业和增加群众收入。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目前,从事旅游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旅游富县、富乡、富村、富民的典型。
第二,我省旅游业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
产业转移,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我省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围绕旅游业率先在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加强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项目遴选工作,扎实开展各类对外旅游招商活动,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旅游业正成为我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从纵向比较来看,旅游业正成为海内外资本快速聚集的重要行业。“十五”期间,全省旅游行业招商引资项目315个,累计吸纳各类资本337.09亿元。“十一五”以来,我省旅游业受到海内外资本的热捧,投资规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6年,全省开工建设和新签约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00亿元;2007年,全省开工建设和新签约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到600多亿元;2008年,我省旅游投资更是出现“井喷”现象,旅游投资急剧升温,截止5月份,全省招商引资旅游项目的投资总额达到925亿元。
——从横向比较来看,旅游业正成为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十一五”以来,随着《湖北旅游条例》的出台,全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开放开发的政策和措施,旅游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外资、国内大型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纷纷看好旅游行业。目前,我省在建的旅游项目投资额达到288亿元,占今年全省社会事业(省发改委统计口径)在建项目总投资额的81.9%,大大超过了全省社会事业在建项目的投资总额之和。
——从国际资本转移来看,旅游业正成为大财团加快资本扩张的热门行业。近年来,一批既有资本实力,又有人才、管理和技术优势的国际财团纷纷进入我省。中欧工商管理EMBA投资联盟拟在武当山投资36亿元,建设“仙山秀水大武当”项目;香港运高世纪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国际标准五星级大酒店;香港世贸集团拟投资14亿元,在武汉后官湖建设生态嘉年华主题公园;香港领创公司投资3亿元,在鄂州梁子湖建设高尔夫度假区。另外,荆州市政府准备与英国、美国的公司合作,建设海子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总额近10亿欧元。这些国际大财团纷纷投资我省旅游业,不仅改善了旅游投资结构,而且提升了旅游项目质量,对旅游业的振兴具有示范带动效应。
——从沿海产业转移来看,旅游业正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洼地。近年来,沿海工业资本、房地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大举投资我省旅游行业,并逐步成为我省旅游业承接的主要转移资本。一方面,沿海大型旅游企业在我省拓展了新的旅游产业领域。中旅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赤壁龙佑温泉,未来投资将达到30亿元;深圳华侨城继投资三峡旅游后,又计划在我省投资建设大型主题公园;杭州宋城集团投资60亿元,在武汉东西湖建设“水乡旅游城”;浙江雁荡山投资2亿元,开发随州大洪山和广水龙凤岛度假区;大连海昌集团投资16亿元,在东西湖建设极地海洋世界;山东昊宇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3亿元,开发罗田笔架山风情园……仅第三届“中博会”期间签约的旅游项目,非旅游资本投资我省旅游业占签约总金额的90%以上。
第三,加快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
转移,实现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旅游行业要进一步增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内陆加快转移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树立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增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要把我省旅游业放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大格局中来定位、来谋划、来发展,充分发挥我省旅游业的区位、资源、产业和综合成本优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选准承接点,找到突破口,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并引领中西部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地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
——贯彻落实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扶持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办法,出台我省旅游业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广大投资者创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
——认真编制重点景区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一批前景广阔的重大旅游项目。根据我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统一编制《湖北旅游重点招商项目书》,重点编制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旅游项目招商手册,同时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增强我省旅游项目的吸引力,提高我省旅游项目的命中率。
——创新对外招商引资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拓宽旅游招商引资的领域,由传统的以旅游饭店、酒店为主扩展到度假旅游、专项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加大主题公园的招商力度。创新旅游招商引资的机制,由以政府招商为主体逐步转入以市场招商为主体,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等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扩大旅游投资渠道,在旅游开发权和经营权出让、以资源和土地入股合作开发、投资商以技术入股参与开发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突破,鼓励国内外企业集团以参股、控股、联合、兼并等形式参与省内旅游企业重组。
——建立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目前旅游专项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式,在保证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旅游业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基金专门用来支持各地承接的重大旅游项目,对承接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予以奖励,对投资商建设的旅游项目予以优先扶持。
——加强组织领导,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成立湖北省旅游业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引进国内外资本工作。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研究推进旅游业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问题和措施。加强检查和督办,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引进国内外资本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系湖北省旅游局局长)
第二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战略,2009年又赋予郴州承接沿海梯度产业转移34条优惠政策。郴州要抢抓机遇,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湘南开发中准确定位,更好地发挥承接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两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一、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郴州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郴州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由1949年的1.01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3亿元,2009年达到8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60年来增长69.4倍,年均增长7.3%。从各产业看,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949年的143.5倍、6391倍和1683倍,年均增长3.9%、13.1%和8.7%;分别是1978年的34.8倍、94.2倍和114.7倍,年均分别增长5.2%、11.3%和10.2%。
经济结构呈现新格局。三次产业比重由一产业占绝大比例逐步向二、三产业倾斜。1949年建国之初,郴州三次产业比例为75.0:6.5:1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郴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30.3:43.2:26.5,2009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为15.7:50.0:34.3。六十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0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由1978年的25.9%提高2009年的45.9%,三十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郴州被批准成为改革开放过渡实验区后,郴州市各级认真贯彻实施开放兴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积极为本市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国内外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郴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先后引进了华润电力、三九南开、青岛啤酒、云锡矿业等一批境内外大企业(公司),中国五矿、西部矿业、华信有色、上海杉杉、深圳中邦等战略投资者也纷纷落户郴州,增强了郴州的经济竞争力。郴州企业和郴州产品逐步走向世界。郴州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二类公路口岸,并被批准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2、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郴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8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314.6亿元,增长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9059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36.6。全部工业增加值3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2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园区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2.1%,高技术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3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7.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9%,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9亿元,增长19.3%。财政总收入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7元,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9元,增长10.2%。
3、郴州承接产业转移情况。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对接珠三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1个,同比增长29.79%;实际到位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9%,完成全年任务101.07%;实施内联引资项目767个,实
际到位内资156.7亿元,同比增长13.91%,完成全年任务的106.97%;加工贸易备案企业27家,其中外资14家、内资13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4家(华录数码、俊丰印染、成城金属、金旺实业)。
2009年,全市出口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8.71 %,总量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3.2%,加工贸易总量居全省第二位,进出口增加绝对额居全省第一位,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投资20.34亿元,建成167.63万平方米,当年出租率达62.5%。据统计,各县市区共安排财政资金投入6.69亿元,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4.81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96.1万平方米。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已建设21.5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3万平方米的外来员工公寓。市经济开发区建设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科技总部基地均已动工。
二、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2008年9月把郴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支持郴州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湘南开放开发,2009年2月1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甘霖在郴州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大力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若干优惠政策,确保先行先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先后出台了《郴州市关于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意见》、《郴州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市财政连续两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同时,加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按照“建设1个国家级重点承接产业园(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2个重点承接试点县(宜章县、桂阳县)、3个重点承接工业小区(石盖塘工业小区、良田工业小区、华塘工业小区)”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郴州海关建设,市长向力力特意从市长专项资金中挤出600万元用于海关建设,加快了郴州海关建设的进程。2009年4月16日郴州海关正式开关,这为郴州外贸出口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通道。申报的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获国务院批准。争取了省政府将全省唯一的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定在郴州建设,推进了湘南国际物流园建设,郴州二类公路口岸车检场、国际快件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大大提高郴州乃至湖南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郴州已成为全国内陆省份中对外开放平台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市州之一。
2、区域优势。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接之处,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有湖南的“南大门”、粤、港、澳“后花园”之美誉。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靠近沿海,是与粤、港、澳对接的前沿阵地,毗邻江西,是红色老区的摇篮。郴州是“泛珠三角”的门户,位于“珠三角”向“泛珠三角”扩散的过渡区域,并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东进西出,郴州都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转站和汇集点。
3、交通优势。郴州交通便捷,历来被称为“楚粤之孔道”,目前已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高等级公路、省道横卧东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电气化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纵穿郴州南北,为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武广高铁的贯通,更使郴州便捷的交通如虎添翼,北上武汉,南下广州,可以朝发午返,实现了武汉、长沙、郴州、广州生活圈的大连接。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桂嘉高等级公路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广西,从而构成了“六纵三横”的主骨架路网结构,正在建设的厦蓉高速、岳汝高速再为郴州的便利交通锦上添花。
4、资源优势。郴州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南方重点林区”、“湖南能源基地”之称,系联合国农工发“小水电”基地。全市已探明各种金属矿物7类70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占湖南全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钨、铋、钼储量居全国第一,锡、锌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此外,区内石墨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储量8.12亿吨,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全市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37.1万千瓦,可开发量16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可开发量105.7万千瓦。全市人平可开发量365瓦,为全省人平194瓦的1.88倍,为全国人平303瓦的1.2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1%,是华南地区天然的绿色宝库。宜章县莽山10万亩原始次森林是中国南北动植物的汇集地,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郴州旅游资源尤为丰富,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穴、热于一市,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世界洞穴奇观”万华岩、蓄水82亿立方米的“南国洞庭”东江湖、“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东江漂流等。
(二)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不集约,发展后劲不强。虽然全市结构趋于改善,但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发展状态,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的粗放型。从规模以上工业结构看,2009年,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19.1 %,化工工业增长32.1%,造纸工业增长44.7%,资源型工业增长36.0%。虽然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36.9%,装备制造工业增长43.3 %,其中电子信息工业增幅也达到39.4%。但高耗能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仍高达52.3%,而高技术工业占比重仅1.4%,装备制造工业占比重也只有
4.9%,比重明显偏小。从投资结构看,内涵性投资增长,外延式投资趋于下降。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69.63亿元,增长122.8%,增幅比城镇投资高2.8个百分点;新建和扩建投资分别增长195.8%和164.1%。传统产业仍占主要地位。郴州市传统的矿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全市矿产品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2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6%。这种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对环境影响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同时还容易受政策及价格因素影响。
2、产业结构不优化,资源利用不高。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36.6,虽然同比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2008年水平,2008年东莞三次产业比重为0.3:52.8:46.9,深圳三次产业比重为0.1:48.9:51.0,珠海三次产业比重为0.4:52.8:46.8,与他们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仅占9.0%;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仅占5.4%。从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平台的开发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8.0%)来看,园区工业企业对全市工业生产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从利用外资方面来看,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为4.65亿美元,而沿海的东莞、深圳、珠海2008年则分别为24.47、40.30、103.44亿美元,郴州2009年仅为东莞2008年的15.9%,深圳2008年的9.7%,珠海2008年的3.8%。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郴州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亟待优化升级之际。作为以资源性生产为主的工业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单位GDP耗能为1.5263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0.6、0.3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不强。从各县市区的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从总量上看,经济相对较发达的郴(北湖、苏仙)、资、桂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9.0%,经济总量却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7%;经济欠发达的汝城、桂东、安仁总人口占全市人口20.1%,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3%。从人均水平来看,经济强县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四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16.7%、159.3%、182.6%、103.8%,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汝城、桂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分别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0.7%、30.9%,明显处于落后状态。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北湖、苏仙、资兴、桂阳、永兴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22元、1328元、1221元、453元、11元,汝城、桂东、安仁则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135元、5192元、2622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经济发展较强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88元、2447元、1564元、1516元,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汝城、桂东、安仁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618元、2517元、2468元。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不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不大。
4、体制机制不灵活,龙头企业不多。近些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措施,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全市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差距,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加强。部分经济领域存在市场竞争的不公,个别地区社会治安留有隐患,少数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滞后,使得全市体制机制不灵活,难以吸引外资企业的落户。目前,进驻郴州境内的大型龙头企业仍然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国内百强企业对郴州的投资力度不大。
三、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用活政策。要在用足用好现有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政策,大力深化各项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用政策吸引沿海优质产业的进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要搭建平台。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要通过搞好园区规划,扩展园区功能,建好标准厂房,引进优质企业,建好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等一系列途径,发挥开发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筑巢引凤”作用。三是要发展交通。郴州目前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高速、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打好全市交通大会战,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要优化环境。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减少多头检查,严禁重复检查,严禁卡、索、拿、要,严禁以权谋私。依法保护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严厉打击搅乱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2、构筑产业集群,提高配套能力。积极构筑产业集群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拓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及相关产业,结合各地的资源、环境、区域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培育多种模式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要依托工业园区、骨干企业,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发展功能。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投入,培养、发掘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人才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生力军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质量。一要提搞行政效能。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级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真正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按要求落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同时要制定激励措施,重奖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和对承接产业转移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三要简化办事程序。要对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保姆式”服务各种模式,对进驻企业的审批登
记,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快、从简办理,对产品的物流、出口通关等方面要限时办理。四要加大金融支持。各金融部门要改进对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要建立健全银企会商制度,完善多层次融资结构,培育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融资服务。
4、强化自主创新,统筹资源利用。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尖端技术,培养高技人才等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从而提升产业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要依靠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从高耗、高污染的产业链末端走出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齐头并进。二要加强人力资源利用。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三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优势的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先天之利,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三篇: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
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
一、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不断创造经济奇迹。如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5个城市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20%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快速上涨,部分传统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加快。2005年上海、广州两地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分别为782元、55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21%。另一方面,随着东部沿海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转移的动力也不断增强。
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弥补我市建设资金不足。在争取国债资金难度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吸引东部企业投资正成为解决我市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仅福建、广东两省知名企业投资我市的重大项目就有11个,合同金额160多亿元。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助推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东部沿海投资我市的不少企业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有利于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如格力空调重庆生产基地等制造业项目相继实施,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工业布局,提高我市产业积聚能力。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我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山东如意、浙江奥康、雅戈尔等一大批纺织、服装、皮鞋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相继落地重庆,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在万州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00人就业。
三、影响重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比武汉高23%;公路为11240元,高105%;铁路为5622元,高55%。
二是配套能力不强。除了相对发达的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外,其余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从沿海购进;各开发区(园区)项目之间在原材料、产品的协作关联度不高;各区县产业同构化现象较明显,产业特色不鲜明;物流、生产性金融业不够发达;市场中介发育不完善。
三是人才较为缺乏。我市高技能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为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人才占比5.2%,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23%;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7%。
四、对策建议
(一)研究降低物流成本政策
合理布局各种交通枢纽、站场,注重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加强与跨区域交通的衔接,搭建便捷的物流平台。引导企业选择合理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降低运输费用。强化高速公路成本收益核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试行高速公路收费听证制度。改革目前按车型收费制度,积极探索“年票制”和“计重收费”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实现“少载少缴、多载多缴、空车受惠、超限受罚”。
(二)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积聚能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门化发展,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生产性金融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
(三)面向企业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职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大军。调整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面向企业培训实用型人才。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清除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
第四篇: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 加快柳城县域经济发展
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 加快柳城县域经济发展
柳城县委办 罗实
内容提要:全文纵观柳州市和柳城县的产业状况,分析了柳城如何借市兴县,利用自身的各项优势,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转移、支柱产业
柳城县近年来得益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在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为32.1:34.2:33.7,第二产业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工业支撑了柳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城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柳州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的第一年。面对历史发展的黄金期,柳城应围绕“借市兴县”的工作思路,把承接柳州产业转移与柳城县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为柳城县经济腾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契机和条件。
一、柳城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一)招商引资捷报频传。2009年柳城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0.26亿元,增长7.27%,实施续建、新建项目230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增长67.7%,是柳城县历年来项目建设 数量最多、投资总量最大、投资增幅最高的一年。招商引资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强力引擎,全年新引进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1613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75%;实施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3022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22%。累计到位资金首次突破10个亿,达10.31亿元,增长25.12%。
(二)承接柳州产业转移成效明显。一是在已实施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157944万元,占总实施项目的52.61%。柳州五菱汽车配套产业链重要一环五顺汽配项目顺利签约入驻沙埔片区,柳州市退城近郊重大项目东风化工入驻六塘片区,为柳城县主动规划对接柳州,承接柳州产业转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力推动柳城县的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拓宽了柳城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带动效应。二是在洽谈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125350万元,占洽谈项目的33.86%.柳城县在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特点进行招商引资;其中金元机械制造项目和特纳矿业公司新建年产6万吨超微细重钙项目都是由于原上游企业入驻后,带动其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三)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柳城县共实施项目34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5个, 同比增长87.5 %,项目总投资167944万元。除已签约五顺汽配项目、和庆工贸项目等待桥梁修建外,前期签约的金特机械项目、环龙建材项目和鸿森家具项 目也已井然有序的进行项目建设。从我县招商引资的整体发展形势看,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改变了我县招商引资以房地产项目为主的情况,工业项目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柳城县承接柳州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柳城县位于广西工业总体布局的“一轴两廊”上,处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的连接点上,是柳州市打造209国道经济长廊的核心地区,对柳北三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目前正加紧建设柳州主要卫星城和城市后花园。
(二)配套产业聚集效应增速。柳城县近年来着力以农副产品加工、汽配及机械铸造和化工清洁能源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了柳城县川东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鑫能生物发电公司、广西日田集团、柳城县忠科机械配件公司等19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汽配等产业集聚效应。
(三)交通优势突出。公路有宜柳高速公路、209国道和马大二级路经过;铁路有枝柳线、黔桂线、焦柳线过境;水路有龙江、融江、柳江穿县而过。
1.河西片区东连209国道,西经马大二级公路与宜柳高速公路相接,年内开工建设的三江—北海高速公路距片区4公里;水路经融江上可达贵州、湖南,下可到粤港澳。
2.六塘片区有宜柳高速公路从六塘集镇穿过,互通式立交出口距工业区仅1.5公里;黔桂线扩能工程在六塘镇设的县级火车站距工业区仅0.8公里,片区内建有铁路专用线。
3.沙埔片区位于209国道旁,柳州 — 沙埔城市一级道路经过沙埔片区。
(四)生产资源丰富。柳城县内有5座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在5亿千瓦时以上;河西、六塘、沙埔3个工业片区内均建设有110KV和220KV变电站;矿产有硅、镁、大理石、白云石、锰等,其中白云矿储量超亿吨,镁含量高达22.63%,硅含量高达96%;糖料蔗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 蚕茧产量达1万吨以上,能满足制糖、茧丝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的原料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柳州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中,柳城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柳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地处连结柳州市区与北部三县重要节点的柳城将成为柳州统筹城乡发展“左右逢源”的战略交汇点。柳城县应以对外开放和“二次创业”为动力,以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集群为抓手,以县域科学发展为目标,在“四个对接”上下功夫,借市兴县,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规划对接。
1、河西片区依托其成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优势,以柳城县鑫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广西日田药 4 业公司、日田丝业公司、凤糖生态肥公司、鹏鑫源茧丝绸公司为龙头,建设成为柳州市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2、六塘片区以广西嘉维化工、川东磷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东风化工公司为龙头,建设成清洁循环经济示范区。
3、沙埔工业区以忠科机械公司、金特汽配公司等为龙头,建设成以机械加工、汽配、电子工业的小中企业基地。
4、在柳华经济管理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土地储备优势,争取得到柳州市政府的支持,投资建设柳华——柳东新区的一级道路,把整个开发区纳入柳东新区发展范围,使之成为柳东新区招商引资新的承载体。
(二)项目对接。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国家的投资重点和资金投入政策,着眼柳州打造区域核心城市和北部湾工业园产业发展重点,积极主动谋划和申报一批与国家投资方向一致、与全市发展思路一致、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大项目,争取全市的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向我县布局,资金向我县倾斜,加快我县融入柳州经济圈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好工业园区,为项目向我县布局搭建对接平台,以良好的服务吸引项目落户柳城,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产业对接。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培育支柱产业,大力推动柳城县“3+6+2”(制糖、化工、茧丝绸三大支柱产业,电力、建材、汽车机械铸造、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六个特色产业,新材料、生物制药两个新兴产业)。制糖业要拉 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的转移,把制糖业发展成为大型现代的甘化企业集团;化工业要加大技改扩建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培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群;茧丝绸业要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后续产业,拉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绸织、服装加工等深加工产业,培育茧丝加工企业群;配套产业要主动接受柳州的工业辐射,依托柳州市加快汽车产业升级、加快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广西汽车生产集群中心的机遇,发挥柳华经济开发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吸纳、引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建设成为柳州市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农业产业要立足服务工业、服务市区,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果、菜、菌、茶、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提高深加工能力,与全市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畜等特色产业,为柳州市民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加快甘蔗、桑蚕互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产业链经济。
(四)服务对接。一是把招商工作的重点放在柳州市,充分利用建设“柳州一小时经济圈”的良好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意向转移发展企业,做好前期项目对接工作,吸引企业到柳城投资考察。二是对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结合县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的建立,设立招商服务中心代办窗口和绿色通道审批小组,推行并联审批模式,缩短部门之间的审批时限,加快招商项目各项手续的办理速度;三是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投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细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措施,设立招商引资奖励专项资金,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充分调动乡镇和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招商,人人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氛围,打造更好更优的投资环境。
第五篇: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附件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若干政策(试行)》的申报办法
根据《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11‟51号),制定本申报办法。
一、双千工程项目库
(一)申报条件
“双千工程”项目库分为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两化融合示范、新建工业项目等五类子库,实行总体规划、分年实施、滚动发展。市经信委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公示发布一次“双千工程”项目。
1、直接入库的项目。包括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工业项目,列入省“861”计划、合肥市“1346”行动计划和“121”项目计划的工业项目。
2、经专家评审的项目。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合肥市产业指导目录》要求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每年5月和10月,向所在县区经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申报,经过初审后,统一上报市经信委组织评审并公示。同一个项目只能申报列入其中的一类子项目库。
1、“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
2、“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要求当年仪器设备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
3、“两化融合示范项目”要求当年仪器设备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由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施的项目。
4、“新建工业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
5、“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节能环保项目指产业化项目,要求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生产的产品须列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或《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或《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或《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或《合肥市推荐应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导向目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年资源综合利用量不低于5000吨;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要求项目年节能量达到500吨标煤(含)或年节电150万千瓦时(含)以上;清洁生产项目要求列入省市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二)申报资料
登陆合肥市工业经济网(www.xiexiebang.com)“合肥市双千工程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填报相关内容。并提交双千工程项目申请表、项目备案(核准)批复文件、环评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编制机构资质证书等纸质材料。对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只需提供双千工程项目申报表和项目建设任务书。
二、技术改造项目(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范围包括生产厂房、设备和生产辅助设施。对于需新征用地的项目,只给予设备投资补助。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纳税证明;
4、购置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购置进口设备的须补充提供银行付汇凭证及报关单。
5、厂房和辅助设施建设的合同、建筑业发票及银行付款凭证复印件(验原件);
企业购买厂房的,须补充提供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新建工业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新建工业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设备投资补助。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纳税证明;
4、购置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购置进口设备的须补充提供银行付汇凭证及报关单。
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以及企业管理团队奖励。
(二)申报材料
1、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材料,按本通知第二条“技术改造项目”或第三条“新建工业项目”申报材料的要求上报。
2、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管理团队一次性奖励的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安徽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⑶安徽省经信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批文复印件。
⑷项目投产纳税的证明材料。
3、申报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管理团队一次性奖励的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产品列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合肥市推荐应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导向目录》的证明材料、相关证书复印件;
⑶项目投产达标的证明材料。
五、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子库,项目在实施完成并正常运行3个月后,由市经信委组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节能量审核。
(二)申报材料
1、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材料,按本通知第二条“技术改造项目”或第三条“新建工业项目”申报材料的要求上报。
2、申报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的节能量奖励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说明和《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表(P201表)》(上及本各期);
⑶节能量审计报告。
六、清洁生产
(一)申报条件
企业列入省市主管部门公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名单。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2、省市主管部门公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名单的文件复印件;
3、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4、省市主管部门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批文复印件。
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
(一)申报条件
当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
(二)申报材料
由市统计局提供证明材料。
八、小型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
(一)申报条件
由市政府推介的小型工业企业(按照原划型标准,即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4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当年上缴各项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0%(含10%)以上、当年新发生流动资金贷款。
(二)申报材料
1、“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申请书(附表3-1);
2、申请报告;
3、“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申请表(附表3-2);
4、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企业已发生贷款的“借款凭证”汇总表(按银行贷款合同编号汇总)(附表3-3);
6、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明细表:附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借款凭证、银行借款利息结算凭证复印件(每一笔贷款分别按贷款合同、借款凭证或贷款进账单、借款利息结算凭证的顺序装订)(附表3-4);
7、企业已发生贷款的担保凭证汇总表(按担保合同编号汇总):附企业与担保机构签订的担保合同、担保费用结算凭证复印件(每一笔贷款担保分别按担保合同、担保费用转账凭证、担保费发票的顺序装订)(附表3-5);
8、企业本累计及上年同期完税证明汇总表及完税确认证明表,并经税务部门核实盖章(附表3-
6、附表3-7);
9、“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汇总表(附表3-8)。
九、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仪器设备投资补助以及企业管理团队奖励。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证书及批文。
4、项目投产纳税的证明材料。
5、购置仪器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十、品牌示范企业建设
(一)申报条件
当年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企业。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品牌示范企业认定批文。
十一、其它
(一)申报材料受理。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单位统一向市行政服务中心经信委窗口申报(联系电话:3537919)。
(二)形式审查。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核实后予以受理。企业申报材料中的发票、合同、付款凭证均应提供原件,经验证后退回。
(三)资金监管。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套取、转移和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追回专项资金,五年内取消申报本政策有关补助和奖励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申报时间。申报投资类补助的项目在竣工验收后,于季度末次月的1-10号前报送申报材料;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于次年的3月下旬报送申报材料。
申报时间截止日遇节假日顺延。各单位均应在规定申报时间内报送申报材料。逾期没有申报的项目,视为其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五)补助期限。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6个月;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2年。
(六)政策衔接。对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入库,按照合政„2010‟26号规定已申报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项目,按原政策执行至补助期满,一次性申报。对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入库,未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项目,按本政策执行,申报材料的发票有效期自2010年算起。对于2011年1月1日以后入库的项目,按本政策执行,申报材料的发票有效期自2011年算起。
(七)本通知由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