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时间:2019-05-13 11: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第一篇: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作者: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0期

新华网上海11月15日专电(记者钱春弦)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出入境旅游大国,国民旅游迅速推进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中国银联、国家旅游局推动的“旅游刷卡无障碍”相关工作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银联15日与国旅总社在201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宣布将结合在金融服务业及旅游服务业方面优势,打造我国旅游金融服务“新旗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支付现代化、便捷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者的全球化支付服务。这是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联提出合作推动旅游业、金融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旅总社总裁于宁宁、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表示,旅游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业也是国际化需求最明显的行业之一。国旅总社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及庞大的出境游客源,特别是有国际旅游的丰富经验以及全球实体网络、线上优势。我国公民旅游特别是出境旅游增长迅猛,对便捷安全的金融支付服务需求明显。作为家喻户晓的银行卡品牌,中国银联受理网络覆盖城乡并拓展到境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性受理网络为我国游客走遍天下提供了坚实保障。整合高度互补的优势资源,有利于打造具备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的双重优势产品,全面提升游客全球体验,顺应并推动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

第二篇: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171380150.doc

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深入剖析了解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001年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企业管理创新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概括起来,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一、大集团重组整合快速推进渐成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十大煤炭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在国内,为解决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决策推动下,近几年各主要产煤省区加快扩张重组。截至目前,全国主要产煤省区中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完成了重组工作,有的已实现跨省区的联合重组。重组后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济规模超常规扩大,神华集团2008年煤炭产量达2.82亿吨,中煤集团产量突破1.14亿吨,山西同煤集团产销量突破1亿吨。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要形成6个~8个亿吨级和8个~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届时,中国煤炭市场竞争主体将形成大型化、集中化和高质化的新局面。除同行业重组外,部分煤炭企业开始与电力企业、钢铁企业等相关产业企业及国外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其势头会越来越猛。

与此同时,整合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一是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从国家层面看,国家规划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98个重点矿区;从省级层面看,各主要产煤省区把资源纳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二是以业务链为中心的整合,大多表现在企业内部,如山西焦煤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组建后,实行统一战略规划、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营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技术研发等。

二、战略管理细化落地渐成趋势

所谓战略管理细化落地,是说现在许多煤炭企业集团不仅高度重视企业战略管理,而且正从管理职能细分和任务细分这两个方面去细化战略管理工作,如神宁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湖南永煤集团等。这些企业集团着力加强和规范战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战略管理流程,促进企业战略与各项规划、工作计划的衔接和落实,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管控有力的战略管理运行机制,保证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集团管控体系建设渐成趋势

近几年,各大煤炭企业集团规模扩大了、生产力发展了,其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一些煤炭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做出许多有益探索,如山东兖矿集团、河北开滦集团按层次化、专业化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河南平煤集团按专业化、区域化和事业部管理方式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集团管控体系的要点是:建立合理的公司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各层次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流程,使集团管控适度,运营有序、高效。

四、自主创新成发展趋势

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国煤炭企业逐渐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并已成发展趋势。

自主创新的内容很多,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选择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自主创新主要有三类:思维类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思路创新等)、管理类创新(包括体制、制度、方法、机制创新等)、技术类创新(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等)。

五、精细化管理形成趋势

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一改过去粗放经营的习惯,积极探索精细管理之道,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0月2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安徽召开了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现场推介会议。会上,许多企业交流了各自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内容很丰富。

六、实践科学发展及结构优化渐成趋势

煤炭企业只有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才能实现协调高效发展。

细分煤炭企业中的经济结构,其中有大的经济结构,如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也有小的经济结构,如市场营销中的用户结构、运输结构、流向结构等。

企业尤其要注重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值是:按照扬长避短、突出主业的要求,优化选定本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主体产业,分离辅业,做强做大主业,使主业更有市场竞争力。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目标值是:按照市场需求取向,持续对企业主体产业中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确立主导产品,决定向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产品。具体到一个具有多元产业结构的大型煤炭企业应该这样理解: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是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殊属性,以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支撑为依据,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确定不同主导产品的市场定位。

171380150.doc

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趋势

煤炭企业过去偏重追求发展速度及经济效益,加之政策不配套,其生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国家对煤矿污染治理的法规将会越来越完备,标准会越来越高,处罚措施会越来越严厉。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走洁净、循环、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许多煤炭企业都在积极编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这已成为一个大趋势。

八、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趋势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正在兴起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热潮,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理念创新,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等;二是安全管理方式创新,如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三是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四是安全投入机制创新,如国家从政策上加大了对安全的资金投入,并形成硬性规定,强制实施;五是安全培训机制创新;六是科技创新。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煤炭企业的事故预测、预防、预控能力。

九、煤炭大集团物流建设创新形成趋势

如今,煤炭企业管理者大都已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企业供应物流和营销物流创新,寻求现代物流建设的新途径。在供应物流机制创新方面,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河南开滦集团等企业的做法非常好,他们明确物流发展战略,实施一体化服务,采用多元化采购策略,实施科学储备,采用集约化配送等。在营销物流创新方面,山东兖矿集团兖州煤业股份公司、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等企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们树立一个面向市场的新观念,加强两厂(场)建设,推进质量“三零工程”,搞好“四个优化”,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

十、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形成趋势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健康的企业,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企业难以健康发展。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都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从对上级、对用户、对供应商、对合作者、对社区、对生态等方面营造和谐关系,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和谐友爱、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此外,近几年来,许多煤炭企业在风险管理、运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好好总结、深化、拓展和提升。

第三篇: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

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

作者:人民邮电报 来源:人民邮电报 2008-03-11 10:13:39.0

【打印】 【发给朋友】【进入IT博客】 【Email咨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越来越大众化.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企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一站式提供综合化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必须有强大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和信息传输网络来支撑.而世界范围内旅游电子商务已成大势,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已开始引领旅游产业的未来.要实现我国旅游业从传统向现代,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由旅游大国变为旅游强国的目标,利用信息化对传统旅游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二三十年前,旅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奢侈性消费,如今,旅游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国的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 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从我国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来看,还没有完全地与时俱进,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沿用传统的方式,小规模手工式的作坊作业还比较严重.这种传统的方式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共享水平低,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综合化的需求,也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相悖.因此,利用信息化对传统旅游业进行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如果离开了信息化,我国旅游业将举步维艰.传统旅游商业模式遭遇信息服务瓶颈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旅游逐渐走进百姓生活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在初期仍然属于奢侈性消费,普及程度不高.传统的旅游业中,旅游企业发布旅游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旅游者主要通过传统的报刊,广播,旅行中介的纸质资料获取旅游信息,而且获得的旅游信息也是很粗浅的,基本是旅游线路,往返程工具,价格等最基础的信息,旅游地的信息很少涉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消费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组团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正广泛地被消费者所接受.传统的旅行社组团旅游,虽然可以让旅游者免去为交通,住宿等诸多琐事而操心,但一路走马观花,旅游者看到的几乎是相同的东西,谈起来的感受几乎是千篇一律,个人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有时间听从旅行社的统一安排,他们更愿意在旅游代理商的帮助下自己设计旅游路线,自己安排旅游时间.专家分析,旅游产业将逐渐步入个性化时代.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出行前作旅行决策时,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旅游报刊,互联网)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作决策.而且,旅行者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来设计自己的旅行线路,交通工具,入住宾馆等等.专家指出,旅游者的一次旅游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旅游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在作旅游决策前,旅游者更愿意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艾瑞市场

咨询(iRe0search)根据资料整理显示,网民了解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媒体广告和上网查询,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9.3%,69%和66.7%,只有31.4%的网民直接向旅行社查询相关旅游信息.专家认为,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被互联网的自动查询功能所替代.当旅行者到达旅游地后,旅行者希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需要了解当地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等信息,比如:旅行者想知道当地的特色菜哪家做得最好,哪里的购物更经济等,这就需要各种信息来决策.旅行结束后,很大一部分旅行者喜欢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下来,把文字和图片甚至视频发到论坛上和其他旅友交流,这也是个性化时代彰显自身魅力的方式.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是运用传统的商业模式,信息服务能力非常差,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国内已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资讯服务能力的旅游网站,这些网站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服务.但是,总体看我国旅游业信息服务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服务的瓶颈的制约还相当严重.我国旅游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首先,基础设施应用差,网上信息更新较慢,很多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只是在各类网站上链接了几个网页,旅游者无法及时获悉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交流.根据赛迪顾问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旅游信息化发展相对较好的广东省500家旅行社中,在互联网上建立网页的有352家,有独立域名的2l家;7000家宾馆酒店中建立网页的有1035家,有独立域名的28家,能够实现在线订房的只有18家;370家旅游景点中建立网页的有348家,有独立域名的只有两家;21个地级以上市中只有11个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网.其次是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旅游信息内容一般涉及旅游目的地,景点,饭店,交通旅游线路和旅游常识等,普通旅游网站一般都有,但在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做得好的旅游网站非常少.此外,在消费者的旅游途中,很少有为其提供购,食,住,行等信息服务的好中介.现代旅游业发展依赖信息网络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由于旅游产品的可模仿性强导致了产品层面同质化竞争很严重,因此只有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来看,旅游者希望通过一个窗口获取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食,宿,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这种一站式的消费诉求要求旅游企业(旅行社,宾馆,旅游景点等)提供综合化的服务,这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而这种综合化的服务必须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来支撑.专家指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营销和管理水平,为旅游者提供一条龙式的综合化服务,是当前旅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出路.从目前旅游企业接待的旅客类型来看,团体旅游不断减少,散客旅游增多,他们希望从旅游企业获取全程综合化的服务,这就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信息处理量,并要求旅游企业在内部要有很强的信息甄别处理能力,在外部要有很强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共享能力,这一切无不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来支撑.从内部来看,旅游企业需要建立起畅通的内部网络,应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把不同的旅游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运营的效率.对于外部来说,旅游企业需要将产业链各方(旅行社,宾馆饭店,大商场,旅游景点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衔接,共享,才能更及时,便捷地为旅行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服务,才能形成规模化优势.据国内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副总裁透露,实施网上系统后,整个预订业务量在一天之内增加了4倍.因此,旅游企业的内外部都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网络支撑,才能使信息及时,快速地传输,才能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综合化服务.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真正应用于我国旅游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航空公司的电脑订票网络系统,旅游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适用于旅游业的计算机系统开始逐步得到推广,然而能实现电脑预订的网络还是少.国际旅行社中,大部分或全部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与国外同业有网络连接.而对占住宿设施总数96%的国内饭店和招待所来说,信息化系统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或呈空白状况,我国三分之二的省区市的旅行社目前仍沿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这样的状况导致了诸多弊端:如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条龙服务,规模效应不能体现;成本高,办公效率低下;无法整合客户信息,造成客户流失,出现财务管理监控的漏洞;市场反应迟钝等.在WTO协议中,我国政府已经承诺,不迟于2003年12月31日,外国投资方在中国建设,改造和经营饭店及餐馆将取消设立形式和股权方面的限制;不迟于2003年1月1日允许外商控股旅行社;不迟于2005年12月31日允许外商独资旅行社,并取消对合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可以说,我国旅游企业已经开始了国内和国外的双重竞争.因此,建立畅通的内部,外部信息网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合力打造综合化服务,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打造旅游强国离不开信息化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能起到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增加10.2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间接就业人数可增加5个以上.一般来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5%就是支柱产业.我国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2002年就达到了5.44%,并且正在以10%以上的增速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此可见,旅游业的确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亦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旅游业目前还是粗放型的,效益还比较低,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旅游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8%以上.我国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资源整合,营销手段,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在使用GDS(全球分销系统),在法国已有85%的旅行社拥有GDS,在整个欧洲有40%左右的旅行社拥有GDS.在国内,拥有GDS的基本上是三星级以上的饭店,大约占17%的比例,而这还不包括三星级以下的饭店(如图2).据旅游行业权威人士透露: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至少落后于国际水平10~15年,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尚需大力加强.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旅游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低成本,覆盖面广等优势与传统旅游方式是不可比拟的.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效益的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资料显示,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度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美国美林公司的调查指出,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销售收入占旅游市场总收入的30%,而2004年这个比例是25%,2003年为21%.他们预测,到2007年,39%的旅游活动将在网上进行预订.而我国目前的旅游电子商务收入在整个旅游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超过10%.在旅游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航空服务中,机票的电子化已经成了条文性的规定,这是我国旅游业不可回避的.电子机票具有独特的优势:旅客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购买机票,凭电子机票确认号码和有效证件就可到机场办理乘机手续,且不会发生丢失机票的意外;对航空公司来说,电子机票可降低营销成本,据估算,机票实现无纸化,全球航空业每年可节省开支30亿美元.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计划,2007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机票电子化,取消纸质机票.给中国的“任务”是:2005年无纸化程度达到50%,2006年争取实现80%,2007年底前全面实行无纸化.而受传统消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子机票普及率并不高.以电子化程度最高的国航为例,去年国航共销售420万元的电子客票,这一数字仅占到整个机票销售额的20%.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虽有升高,但仅占40%.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根据我国政府的产业规划,202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但专家同时指出,我国旅游业亟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其竞争能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否则,我国旅游业将在全面开放,外国资本全面涌入后面临更为沉重的压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指出,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由规模到效益,由数量到质量,由粗放到精细,由国内到国际的产业提升阶段.而要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信息化激发旅游业新活力

著名的未来学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在其鸿篇巨制《大趋势》中曾预言:“电信通信,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国外发达地区的情况来看,这个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三者的紧密结合促成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形成一种巨大的驱动力,赋予了旅游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几十年来,国际旅游,航空和饭店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信息技术变革.第一次是美利坚航空公司和IBM公司于1959年联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订位系统(SABRE),这是旅游业信息化萌芽的标志.第二次是1978年美国推出《航空管制取消法案》(Deregulation),游客购买机票的选择范围增大,并使得电脑预订系统延伸到旅行代理商,到1982年,几乎有82%的代理商在使用电脑预订系统(CRS).到1985年,电脑预订系统业务进一步得以发展,包括订购机票,预订客房,租车等等,其销售范围也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建立专门的旅行社银行结账法(BSP)来完成支付结算.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民航旅游界又研究利用互联网来取代CRS并最终取代BSP,使之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查询,预订和支付等全部工序.与此相适应,一些传统的经营,营销,管理方法也因信息技术革新而改变,逐渐向高智能化,网络化,集团化转变.如1994年底,美国开始出现新式的“电子机票”,实行“无票旅行”方式.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及需求偏好,更好地对客源市场进行统计分析和细分,这些无疑都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国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也迅猛发展,新系统能提供与旅游相关的全方位信息,其功能也逐渐集查询,检索,预订等于一身.在旅游信息化中,旅游电子商务被认为是最为突出的一大领域.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资料显示,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度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美国美林公司的调查显示,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代理市场增长19%,达到277亿美元.直接提供在线服务的旅游供应商收入增长27%,达到325亿美元.在线旅游销售收入占2005年旅游市场收入的30%,而2004年这个比例是25%,2003年为21%.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WTOBC)预计,今后几年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四分之一的旅游产品订购都将通过互联网进行.相比之下,国内目前同国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央视调查机构两年前曾作过一项调查,当时,国内登录过旅游网站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1.8%,而在这些登录的网民中,只有3.8%的人进行过

与旅游相关的网上预订,另有54.2%的网民表示将会尝试网上预订.但是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国,有望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帮助旅游业实现迅猛增长.此前就有业内专家提出,未来5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将保持传统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太国家和地区则将保持较快增长.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因此,合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我国旅游业有望迎来更大的飞跃.智库视点

网上旅游进入“黄金期”――浅析2006年中国网上旅游业三大特点

网上旅游服务已经在我国开展了近7年,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的惊人表现给传统旅游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据2005年底艾瑞调查数据显示,网上旅游用户中消费能力强的高端商务人士占68%.迫于网上旅游形成的巨大竞争压力,同时被网上旅游迅速创造的财富吸引,国旅,中青旅等实力强大的传统旅行社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提供网上旅游服务.根据国外机构提供的数据,2004年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已达到52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旅游市场份额的23%;而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2005年我国网上旅游服务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0.1%,如此小的比重暗示着市场的潜在商机.众多创业者和投资公司把目光瞄准了网上旅游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增加了近百家网上旅游服务公司.艾瑞研究副总监,高级分析师侯涛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实现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网上旅游服务必然会成为旅游行业关注的焦点,而且酝酿讨论中的相关政策条例也为该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从我国网上旅游现状看,服务提供商大致分为两大阵营:第一阵营为携程旅行网和e龙旅行网,他们掌握着我国绝大部分旅游预订资源,提供全面的网上旅游服务,与第二阵营的服务商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而与全球一流的网上旅游服务商(如Expedia,Orbitz等)相比,仍有着明显的差距;第二阵营以中国通用旅游网,游易和“去哪儿”等服务商为代表,他们中的部分服务商除了作为一级代理商外,还作为二级代理商向一级代理商提供用户,或提供旅游搜索服务等,网上旅游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网上旅游将呈现三大特点:

市场规模平稳增大.2005年我国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超过8亿元,较2004年增大39%,而到2010年该市场将有望突破37亿元.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网络成为网民获取信息,服务和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网上旅游预订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非典曾给我国旅游产业带来重创,但2004年第二季度旅游业开始迅速复苏,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促使网上旅游预订用户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用户数达到100万人,此高速增长的势头延续到2005年,使网上旅游预订用户规模扩大到160万人,较2003年增长两倍多.随着网上旅游相关业务的多元化,各旅游预订服务商推出的综合旅游产品逐渐受到用户的青

睐.iResearch预计,2010年我国使用网上旅游预订的用户数量将突破700万,将占网民总数的3%左右.综合化产品受青睐.目前网上旅游市场收入主要来自于宾馆预订和机票预订,其中宾馆预订所占的收入份额正逐年下降,机票预订稳步增长.就携程而言,2005年总收入的65%来自于宾馆预订,较2004年的78%下降13个百分点,而其他收入构成的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机票预订增长11

个百分点.网上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旅游预订公司来自“酒店+机票”的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减,许多网上旅游服务公司正不断开辟出一条综合化旅游经营模式,根据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同时发展经营展会策划,汽车出租以及消费折扣等业务.综合化的旅游产业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内容,比如景点,饭店,旅游线路信息;旅游常识,注意事项,旅游新闻,货币兑换,目的地天气,人文环境信息;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以及各种优惠,折扣;航空,饭店,汽车租赁服务的检索和预订等.其次是提供高实用性的服务功能,比如旅游信息的汇集,传播与交流;旅游信息的检索和导航;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在线销售,包括票务,饭店,餐饮,汽车,旅游组团等;个性化定制服务.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进一步拓展了在线旅游市场的盈利空间.整合营销引领未来.随着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地被开发,旅游公司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旅游公司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拓展用户规模,纷纷加大了宣传力度.如何处理网上旅游的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向传统用户渗透,网络营销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上旅游市场具有较大优势的携程网正在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例如广告投放和线下活动营销相结合,包括提供给VIP会员的增值服务.特惠商户是携程给予VIP会员的增值服务,通过遍布全国12个知名旅游城市的近3000家商户,遍布城市最广,商户类型包括各地特色餐饮,酒吧,娱乐,健身,购物,生活等方方面面.携程的VIP会员可在这些特惠商户处享受到最低至6折的消费优惠.另一方面,以中青旅,国旅为代表的传统旅游企业也纷纷尝试网上旅游服务,提供网上订房订票服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加以及与旅游市场目标客户的高度吻合,极大地刺激了传统的旅游公司,他们也纷纷开展了网上订票业务,把互联网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整合营销服务,从而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网上旅游服务市场整合营销的趋势将随着更多传统企业的进入而变得更加明显.

第四篇: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讨

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讨

中共浦北县委党校

陈贤东

【摘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是适应当今市场需求,推进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以“旅游+”来引领农村经济产业融合,对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产生强力的拉动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关键词】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转型

今天的城市高楼林立, 生活节奏紧张,人们生活空间日趋缩小,环境污染也在加速。节假日公园和风景区人满为患,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和旅游的心理需求,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的愿望。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也日益凸显。因此,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产生强力的拉动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一、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形势

(一)国外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兴旺发达

英、法、德、美、日、荷兰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通过政策支持 和扶持、引导,利用良好的农业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开发休闲创意农业,带动了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功能多样化发展。其发展模式主要有5种:一是创建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创建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西欧各国的葡萄酒庄就是最好的案例;三是创建教育农园: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特别是台湾生态教育休闲农场,通过创建植物迷宫、昆虫养殖教育、花木标本、采酿蜂蜜和花粉、田园餐厅、农庄木屋等多种项目,寓教育与游玩于一体,很受游客欢迎;四是创建森林公园:选择现有的环境条件较好的林区,划出一定区域建设森林公园,保护环境,涵养水源,清洁空气,维护生态,同时可拓展休闲观光、野外运动、娱乐健体;五是创建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农村生活气息。

(二)国内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周边迅速兴起。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有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预见,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型业态必将获得快速发展。如山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等省通过发展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茶叶作物,创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俗园、果蔬品尝园等,使农业不仅仅是提供农产品,还可以提供休闲、观光、娱乐、科普、体验、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了农业发展模式转换。

(三)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初见成效

广西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为抓手,推动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到2016年底,全区创建并通过验收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0个,创建农家乐4000个,乡村旅游点1100个,休闲农业园630多个,年接待游客5280多万人次,对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带动农村就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如南宁市的“美丽南方”、玉林市的“五彩田园”、贵港市的“荷田水乡”、防城港市的“东兴万尾村”、钦州市的“九百垌生态农庄”等。

二、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一)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较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了蔬菜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高效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蔬菜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5万多亩,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其次是开展技术创新与推广,创建科技示范园、展示馆,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基础上,坚持引进与开发、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全市的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不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还拓展了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现代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二)广西南宁市创建的“美丽南方” 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较好展示了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南宁市西乡塘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地处邕江北岸石埠半岛,距南宁市区10公里,南宁市江北大道与005县道连接贯穿其中,是著名作家陆地先生创作的小说《美丽的南方》故事背景所在地,自然风光优美,四季花果飘香,历史留痕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先是以创建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依托。示范区的创建由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配合协作对示范区内道路、水利、电力等公 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给予扶持建设。总规划面积为23650亩,其中核心区4450亩,拓展区为6200亩,辐射区为13000亩。示范区总体布局为一村二廊三园四产业,即提升改造一批美丽乡村,打造两条景观长廊(邕江滨水和生态农业景观长廊),建成三大生态园(生态菜园、四季花果园和水上乐园),形成四个特色产业(蔬菜、水果、花卉、水产)。建成柏油道路61公里,拥有4000多个停车位,30多家农家乐,1家大型餐厅,2个山庄。

其次是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整个“美丽南方”片区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流转土地8000多亩。目前已入驻了30多家企业,已建成灵湾菜园、水上乐园、胤龙百果园、洛克玫瑰庄园、在望水果园、凤凰园、葡萄园、台湾水果园、木兰园、荷园、吉泓竹园、万骏城卡丁车乐园、中良太空园、文莱苑、和美航空飞行基地等10多个主题园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村庄乡村旅游发展。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不仅每年坐收丰厚的土地租金,部分村民还可以就地在公司里打工领取工资,实现了由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

再次是注重挖掘乡村旅游元素,使景观与文化相融合。西乡塘区政府对忠良屯内96栋古宅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进行院落原貌恢复,达到“一院一景”的目标。对新村126栋新宅进行风貌改造、水质治理、村容村貌美化,对示范区内的忠良村实施乡风文明“四大文化”工程,大力发掘土改文化、弘扬知青文化、保护古建筑文化和 5 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修缮土改历史展览馆、知青园和农具展示室,把景观与文化相融合,提升了“美丽南方”的吸引力。

走进“美丽南方”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田园生态。市民可以骑马赏花、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是一个集休闲农业、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科技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区。2015年参观人数达65万人次,产品销售及旅游收入4035万元。忠良屯村民人均纯收入高达1万多元。2015年10月美丽南方忠良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12月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5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案例剖析说明,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一是政府引导、整合多种资源集中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引入新型市场主体,植入市场运作机制;三是扶持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模式,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四是发掘乡村文化底蕴,培育乡村文化元素;五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开展宣传、营销,结合景区特色,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有效达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三、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挖掘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效益,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2016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因此,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域,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例如,贵港市覃塘区利用“覃塘莲藕”这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以龙凤村、姚山村为核心,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荷美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3000多亩,带动全区发展莲藕3.4万多亩,并以荷为媒,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发掘了十多个景观景点。每年7月,核心区几千亩荷花盛开,景区同时开展系列活动,壮丽而盛大的景致吸引了数以万计游客,近三年来,“荷美覃塘”核心示范区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还有荔浦县创建的花卉苗木特色产业示范区,兴安县创建的灵渠葡萄产业示范区,恭城县创建的柿园柚园产业示范区,忻城县创建的蓝莓山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浦北县创建的佳丽特色水果核心示范区等等,这些成功案例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

1、政府引导,保证基础设施投入。政府整合多部门资源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等综合措施,将示范区的水网、电网、路网、通信网、互联网、停车场、旅游公厕、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好。

2、市场主导,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招商力度,引进工商资本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示范区生产、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示范区培育发展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创建示范区的关键。

创建示范区,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建示范区,要加强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连结农户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注重发挥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

3、科学规划,保证项目建设的持续性。科学制定示范区规划,系统规划好示范区的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选择、创建模式、建设时序。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思路,谋划项目建设工作;提高规划的超前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一张蓝图绘到底。

4、统筹协调,兼顾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着力解决示范区谁来 种地、种谁的地、怎么种地等问题,探索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模式,积极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受益。

(二)要注重挖掘多种元素,以提升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1、农业观光园区规划设计要主题鲜明。重视研究探索休闲农业发展规律,加强对休闲农业开发的专业化指导,注重挖掘多种元素,包括乡村风俗民情,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等,以提升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园区内景点、景物的布局有条理、有逻辑,防止项目盲目上马、任意开发,注重保护开发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因素,因地制宜开发观光果园、垂钓园、娱乐、餐饮、农耕、驾船、捕捞等,注重度假型民宿农庄、民俗文化观光、农业科普教育等项目开发,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和包装,避免景点重复,形式单一。

2、重点布局规划,打好基础,完善形态,做出亮点。一要拓展农业的多样性。既要注重农业品种的多样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蔬等特色农业;又要注重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大力培育农家小院、家庭农场的同时,积极向乡村庄园、乡村酒店、乡村休闲度假区升级。二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既要有规模化效果,以震撼人心;又要有精致化效果,以静心养心。三要提高农业的体验性。通过设施配套,扩大农业的可进入度和可亲近度,让人充分体会到观赏之喜、采摘之乐和参与之趣。

3、提高园区品位,延展个性化服务。很多休闲农庄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呈现低、小、散的特点,对游人缺乏吸引力。因此,乡村旅游要注重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开发,同时要研究开发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中老年、亚健康人群的服务项目,延展个性化服务。

4、突出休闲创意农业的特色。乡土特性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最大的特色,游客可亲自参加种植、采集、品尝和加工等活动,体验农村风情,也从中收获劳动的欢乐,可以举办一些休闲体验型的专题活动让游客积极参与其中。在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举办采摘大赛,让游客在观景、赏花、摘果、品尝过程中体验田园生活;在美食节活动中,聘请专业厨师现场表演烹调,让游客除了品尝美味佳肴外,还可面对面地学习精湛的厨艺,通过专题讲座让游客获得健康美食的知识。

5、适度开发,保护原有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的生存之本,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有些休闲农业园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新产品时,忽视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到农村来体验城市生活”,把农家乐搞成人工游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休闲农业的特色应是“农”字,离开了与“农”直接相关的旅游,也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本色。

(三)重视扶持引导,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农旅融合发展创建新亮点。

1、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旅融合发展新亮点,发挥科普、教育功能。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四是利用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基地等向游客、村民普及先进农业技术。

2、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检测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完善基础设施。在休闲农业示范区,将农业、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于一体,推动设施装备逐步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建立齐全的公共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配套为村民和游客服务的休闲设施设备等。

(四)着力品牌创建,强化营销推介。

1、树立绿色食品意识。要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追溯制度。充分利用自 然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元园区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把生产有机、绿色食品当作示范区的品牌战略。开发生产符合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以及消费价值观的优质农产品,开拓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市场。

2、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品牌创建。品牌是无形资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商标注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名牌实力、名牌形象、名牌认知,积极培育市场认可的名牌。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3、突出宣传推介,着力品牌创建。利用媒体、节庆等宣传平台,大力开展营销推介,打造一批农业旅游节庆品牌,培育一批农业旅游园区品牌,创建乡村旅游模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

(五)谋划业界合作。

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谋划业界合作,就是要推动多部门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人气指数,扩大市场份额,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深入实施“旅游+”、“全域旅游”战略,借助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商贸、农业、林业、交通等多部门合作举办乡村文化旅游体验活动,让游客体验欢乐乡村游的乐趣,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做大做强“农旅结合”文章,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旅游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和民俗文化特点,实施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战略,逐步 形成了“一县一色、一镇一格、一村一品”的格局。

近年来,灵川县紧紧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多部门合作共建,通过“节庆搭台、旅游唱戏”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姑娘节、桃花节、荷花节、银杏节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农业节庆品牌。以节为媒,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全县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洋银杏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海洋银杏林”和“海洋万亩桃花”入选为“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桂林休闲农业四季游精品节点。海洋乡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立足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春赏桃李花开,夏品优质水果,秋看银杏金色,冬观高山雪景”四季旅游品牌,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曹雯;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J];农村经济;2015年05期 【2】袁琳;广西农业“新军团”勃兴供给侧[N];广西日报;2017.04.21;第1版 【3】王文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广西农业发展路径[J];当代广西;2016年11期 【4】陈箐;广西乡村生态旅游聚力前行[J];当代广西;2017年07期

【5】刘珉坤;孙荣蔚;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当代广西;2017年07期 【6】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年04期

第五篇:试析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试析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1-12 11:53:00 ] 作者:陆晓清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产业融合 网络游戏业 旅游业 虚拟现实技术

论文摘要: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 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现象。在产业融合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游戏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性进行解构,最后探讨了两个产业互动融合的几种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游戏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给国家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以中国为 例:据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8亿元,同比增 长66.7。预计在未来的4至 5年问,网络游戏还将继续保持 2O以上的增幅,在 2011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 401亿元。中国的网络游戏起步于 1999年,经过 9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与影视、音乐并驾齐驱的三大娱乐产业之一。那么,作为一个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能否将其网络技术应用到具有相同体验本质的旅游业中?本文将做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一、产业融合的研究评述

在以传统工业化 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20世纪 70年代末,在数 字技术的推动下,首先在信息产业领域,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即“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学术界对 它的研究源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对于产业融合,学术界 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提法。美国学 者 Greenstein和 Khanna(1997)从 产业变动角度指出,产业融合作 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 消失。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对信息通讯业产生的融合进行研究后,从动 因角度将其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 问的壁 垒,加强各行 业企业问的竞争合作 关系;并认为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建立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产业融合是指 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ll4]。在我国,大多数 学者从产业之 间影 响关 系 的角度主张,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 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

通过对 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特征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这两个产业 之间 的融合是 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导致两个产业 的市场相互交叉 和渗透,产业 管 制放松。发生在 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 了原有产业产 品的特征和市 场需求,从而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融合产 业。

二、网络游戏及其特征

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网络游 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 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也就是说,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是传统游戏的一种新形态和发展趋势。它的特征如下:

1.虚拟性

网络游戏所构建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社会,而是一个由虚拟现实构成的虚拟社会。虚拟现实性应该是一切游戏的共 同特征。关于游戏的虚拟特征,一些著名的学者进行过论述,如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

2.文化性

网络游戏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人们从事网络游戏的动机仅仅在 于游戏本身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是无所谓功利性的。网络游戏者获得的是真正的精神享受。

3.休闲性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给游戏的定义是: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 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 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 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 以 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网络游戏也一样,它是发生在闲暇时间的一种休闲活 动。

三、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机制与层面

(一)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融合性解构

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 网传播和实现 的互动娱乐形式,是一种网络与文化结合的产业。网络游戏是一种典 型的体验产品,它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网络游戏者提供一个个人 的、唯一的、值得回忆的表演“舞台”。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愉悦是旅游的内涵,旅 游是一种经历,旅游者在旅游的时间里主要是获得一种身心体验的感觉。因此,网络游戏与旅游的本质是相同的。

网络游戏与旅游之间有着相同的 内在本质和特征。网络游戏的虚拟性,让人们能够脱离现实世界到虚幻 的空间中充当角色、实现 自我,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旅游对人们来说,也是满足 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把网络技术应用到旅游业中,可以实现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网络游戏与旅游产生相融合的机制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是谨慎 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对于其产生 的动 因,学术界有不 同的说法。马健(2002)认为:①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②经济管制 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 因。吴颖等(2004)认为推动产业 融合的主要 因素 是 :①市场需求的推动力 ;②产业 间竞争合作 的压力 ;③技术创新 和扩散 的拉力 ;④ 规 制放松 的支撑力。陈柳钦(2007)则认为 :产 业 间的关联性 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 的内在动力。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 在驱 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跨国公司的发展成 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 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经济管制。技术创新是内在驱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管制是外在推动力。

(三)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层面

1.技术上的融合

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导致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现象产生,各个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将 趋于模糊甚至 消失,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产业融合现象。

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虚拟现实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融合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造了统一的虚拟世界平台。

2.市场上的融合

据了解,网络游戏最主要的用户是 4O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恰好是 当前 中国最具消费能力并引领消费时尚的人群,是构成 “驴友族”和 驾车旅游的主力。网络游戏业市场和旅游业市场出现了交叉和渗透,并且交叉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还在持续不断地加深。可以说,网络游戏和旅游市场的融合为 虚拟旅游产业的出现提供 了巨大的推动力。

3.管制上的融合

产业管制是指政府对产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在价格、市场进入 与退出、产品产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的限制、监督与管理。在产业分立期,不同产业所处的管制环境是不同的。但是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的发展,许多信息传播业务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产业 管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管制融合在许多国家 已经是 比较普遍的现象。

网络游戏 作为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但是出于对用户利益保护的考虑,政府会加强对游 戏 内容 的管 制。旅游业和网络游戏业管制的放松能够使得一方的业务加入到另一方的竞争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四、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

(一)产业融合的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 的、三维 的、具有一定视听触嗅等感 知能力 的环境,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使用者完全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并操纵计算机产生的 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 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并且 能够嗅到气味。它有三个最基本 的特征,即它们 是 Immersion(沉浸)、Interaction(交互)和 Imagination(构想)。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正是通过才能真正实现虚拟世 界对真实世界的替代,从而达到一种境界的虚拟。

从上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涉及到计算机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相关技术,为网络游戏与旅游业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的形式

1.虚拟旅游

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多媒体网游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旅游景区移入到网络游戏 中,是一种现实和虚拟的互动。将现实 的旅游景区设计为网络游 戏 的背景,实现旅游业与 网络游戏业 的融合,在虚拟的世界里打造真实的景点,从而使原属于本产业边界的活动互相渗透到对方 的产业领域内,形成互相渗 透 的产业融合状态。此时,旅游者和网络游戏者不再有界限,每个人都变成 了一个虚拟社会实体化下的一个角色,尽情享受“游游碰撞”带来 的激情玩乐。这种虚拟 的旅游形态开辟了新的旅游形势——虚拟旅游。

例如:飞石岭虚拟世界——全球首个 网络景点。2006年,浙江凯恩旅游集团 与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飞石岭虚拟景区是网络游戏与旅游结合的有效尝试,产生 了全球首个 网络景点。天畅科技利用公司掌握的互联 网技 术、三维多媒体 网游技术与现实景区进行结合,为飞石岭专门开发了一个全三维立体的飞石岭虚拟世界,把整个飞石岭景点逼真地植入天 畅科技 自主研发的 民族网络游戏巨作《大唐风云》之 中,让“游客”通过互联网获得一种身 临其境般 的网络旅游感受。凯恩集团向天畅科技提供飞石岭景区 3万亩山林景 区 70年旅游开发 49 的股权作为回报。据了解,这是 目前为止,全球首个用虚拟景点换 回真实景点的案例。飞石岭虚拟景 区是一款结合 了游山 玩水而进行的新颖的互动式游戏。游客可以选择各 自所需 的方式和进程,通过一 系列虚拟境界中的漫游,获得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

2.游戏主题公园

该方式主要是网络游戏产业通过其产业优势来优先获得市场,然后再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融合,将其产业活动不断扩散到旅游业,进而开发出具有游戏主题 的旅游景点,使原来两个产业的边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实现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如:2004年五一期间,宋城集团联手上海盛大网络推出“游戏嘉年华”活动—— 中国内 地 “网络游戏”与“旅游”两大产业 的首次对接。拉开 了网络游戏与旅游相结合的序幕。宋城的主体按照盛大自主研发产 品《传奇世界》内的中州皇城进 行 改造,并将游戏 中的铁 匠铺、药店、杂货铺等真实再现,甚至不惜动用 50多位蒙古骑士表演《传奇世界》中经典的行会“沙城 ”攻城战。五一 期 间,盛 大游戏嘉年华在宋城景区和杭州乐园同时开幕。宋城景区和杭州乐园的游 客量达 到 了 30多万。这次合作对两个产业来说,都是一种 突 破。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旅 游与一个虚拟世界中的游戏,找到了一个很好 的契合点,碰撞出了巨大的火花。

五、结 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相 同愉悦体验本质的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实现产业融合是可行的。两个产 业 的融合将 会 给两 者 的市场 营销、产 品设计和开发等带来重大 的影响,新的旅游形式——虚拟旅游将为市场带来一股新 的冲击力。由于现实旅游 中,除了愉悦体验的核心价值外,还有很多其他的 功能,所以虚拟旅游不可能完全取代现实旅游。目前为止,网络游戏与旅游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 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虚 拟旅游,实现与环境的真 实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雷鸣,黄婕.网络游戏的体验营销 [J].江苏商论,2O08(])

[2] 刘立华,白丽.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J].商场现代化,2007(12):351.

[3]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l,18(2):24—27.

[4] LIND J.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 dustry life cycle[R~.New York:Paper for the DruidAcademy W inter Conference,2005.

[5]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

[6] 马立新.论网络游戏的本体特征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7] 王璐.赛博空间技术及其在虚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 学,2004(1):104—108.

[8] 吴颖.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9]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 [J].西南金融,2007(4).

[1O] 于刃刚.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J].生产力研究,2003(6):175.

[11] 赵勇,杨彦林.公用事业产业管制的政策取向[N].光明日报,2008—05—07.

[12] 汪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1—92.

[13] 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技术的理论、实现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4] 朱晓华,肖彬.地理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05-109.

下载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呈现加快融合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趋势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趋势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于教学领域。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应有机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使其深度融合,达到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本......

    我国常见癌症现状与趋势

    • 我国常见癌症现状与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世界有 1000 万人患上癌症,而死于癌症人数约 6 万, 占全球死死人数的 12%。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 180 万,死......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公金Q1041学号:100306008姓名:陶驰我国保险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By 陶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期。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纵观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创新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位势更迭的“一招鲜”和“先......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旅游品牌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旅游品牌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我县城乡面貌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文化......

    我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浅析

    我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浅析 作者:马如强 导师:魏鹏 [摘要]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前景(5篇范例)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一 、我国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旅游业发展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使中国人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平民阶层开始步入旅游队伍。随着现代化交通的......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5篇)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河东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第 46 期 河东区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成果摘编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河东区针对查找的金融业总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