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采访技巧
调查采访技巧
领先一步深入一步---怎样在集中作业区里搞好采访
我刚刚走进办公室,科长里拌动着一张军报刊对我说赶紧组织一批得失观教育的报道吧,今天报纸一,于自动都登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这是新开展的一项全军性的教育活动,根据经验,报刊社这方面的稿件必已是风起云涌,一个集中作茧自缚业区已经形成了央这个集中作茧自缚业区里,我该如何行动呢?
(请新字帮一个忙)
我从科长手里面接过报纸,仔细读来,我深知,诸如《某团进行得失观教育试点》等等,这些稿件中然比较浅,但由于处在活动的初期,它们能够见报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动手晚了,就不能再在那些动态上动心事了,必须从教育方法形式内容等方面去寻找,只有这样,稿子才会有生命力。于是我抓起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各团新闻干事,请他们帮助寻找线索,当电话接通了炮团宣传股时,没人接电话,转到政治处值勤班室一问方知,团常委为开展得失观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去驻地煤矿井下参观去了我如获至宝,觉得这种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很有 新意急忙乘车赶到炮团,得知他们在井下是边参观边听矿井工人话得失的事后,就选了三个典型的事例,写成了一篇特写〈矿井深处话得失〉,发出去不久就被报刊电台刊用了。
再在深上做文章
得失观教育在深入报纸上的宣传也在深入,我拿来近期的报纸,翻说着,琢磨着,关于教育的做法,形式的报道正在减少,整个重量二氧化碳 观教育活动的报道貌岸然正朝市面上深的方向发展,新闻要新,但新不见得深,而深的东西总是新的,怎能样才能深下去这首先要想得深,我脑子里闪出了让奉献者讲奉献这一思想,但很快就被自我否定,因为这个思想别人也能想到,接着又冒出了第二个第三个思想又被我否则定了,我觉得往深处想就是要勇于抛开自己第一二个想法,敢于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样写出的稿子才能避免跟别人雷同,从而取得在编辑部的独家地位,那么这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在哪能里呢,它不在自己的脑子里,而在千百万人的实践中,于是我背着背包下到了得失观教育搞得比较好的某团,一了解,果然有好东西,该团领导在得失观教育中,本着即要教育干部战士正确对待得与失,同时对干部战士该得的要尽量满足失去的能补助 上就补上,他们结合得失观教育提出拔使用了一批老基层,帮助他们办了十件具体事,于是我立即采写了一篇〈即讲正确对待,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稿件,登出后多数同志认为该稿能够跳出教育写教育,有一定深度,来上一首风味菜
得失观教育仍在热热烈烈地进行,报道这方面的稿件有增无减新的报道貌岸然,深圳特区的文章在不断涌现,我还有什么新招数呢,我在苦苦思索时猛然想起这样一件事,我们部队驻在山脚下,一天我从仄城返营业员,发现有两个战士正对一对年轻男女游客议论人家生活多浪漫,咳甭提了,我的女友来队,我都没捞到去陪着游仄山我想我们部队虽然驻在仄山脚下,但许多干部战士为了工作学习训练连一次上山时间都挤不出。对他们怎样进行得失观教育,如果能显示出泰山的特色,一定也能在编辑部取得独家地位于,恰在这时我部组织老基层游泰山,我立即写了篇有情有景的特写发到了报社,由此我体会到在集中作业区采访,要善于抓本部队的特钯,同样一个教育,由于地区特点不同,其教育方法,内容形式就不尽相同特区有自己的搞法,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搞活经济法,只要我们立足本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稿子就会因其独特讽味而受到编辑的表睐。
细观摩满纸云蒸霞蔚
常听到一虚张声势取道员这样感慨在基层搞活经济报道貌岸然太难了,每天看到的都是那些熟面也,碰到的都是那些鸡毛蒜苗皮的小事,有啥写头?
确实基层单位的材料碎老套平常一般化的好人好事多很难找到那种一听就起劲,一看就来情绪就来的新鲜事,这是在基层搞活经济报道的不利因素,但愿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小不一定都不好老不一定没有新角度,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细细琢磨认真掂量,就会感到妙不可言,有滋味,在实际工作中需用要细分析细琢磨的情况很多,而以下这些 情况特别需要注意: --事情本身是平常的细琢磨它却有难能可贵,难以做到的一面。也就惠要写出和其他人的不同与区别,现在报纸上一些关于人的消息通讯 之所以没人看,就在于没写出特点,写老人总是两鬓染霜,有一张古铜墙铁壁钯的脸;写小孩,总是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写学雷锋做工好事,无论作者是谁总是那么一句你真象锋啊,人和人总是有区别批评家种区别表现在各个方面外貌的不同职业的不同,性格挂一漏万同等等,这些不同你单个去看的时候,可能显现不出来,但你如果把它们放在一群人当中仔细进行比较,神经质特点就会显露出来比如黄钢在《亚州大陆新崛起》这篇报告文学的开头这样写道貌岸然他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这些特点就是作者观察比较而捕捉到的,其实我们接触的鳘个采访对象由于他们的年龄阅历修养不同他们的特点和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咻认真观察善于是比较少就不难发现这一个了,在比较中寻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部队的各项工作总是周而复始的,一年到头唱的都是四季歌。那私自专栏在才能在如出一辙的部队工作中找出与此同时往年不同的特点,进而发现新闻呢,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炼就一副火眼金睛,善于从相同中找出不同来,其方法有两种:
一是横向或相近的事件拿来比较某团三连四连连续五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连而第六年,三连仍然卫冕,保持先进四连却名落孙山,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跑到三连结果竹篮打水一落千丈场空。而且定报道经验的刘干事却不慌不忙他通过对两个连队的一番比较觉得四连落马的教训和原因更有 新意便针对方这一特点写出了一篇问题性新闻,很快被刊用同一事件的两种报道手法产生 的两种不同结果不难看出比较的魅力了。
二是纵向比较就是从时间跨度上进行比较即拿现在与过去比,用今年同往年比看有哪能些新的变化,这些豪华就是我们所要抓的特点。1989年3月我去采访红军师老兵退伍情况,听说一位军区领导对该师作了这样的一番评价,训练场上分不清新兵老,进了宿舍看不出走的迹象,听罢心头一动这不正是复补共处无所作为理屈词穷 后落实军委精神的一个新特点?以往老兵退伍总是在九月份进行,而今年推迟半年,过去退伍前几个月老兵荒马乱便懒散真情为而现在竟分不清新兵老兵,看不出要走的迹象,这不就是新闻吗,通过了解,我还得知在师尖子兵比武中老兵一举夺得十二个项目的全部第一,很快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头怎么头条刊用。
在比较中抓特别
我们去部队采访先要看看新闻发生在什么地方这里是山沟高原还是戈壁海岛,一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此地是一则颇有价值的新闻,而彼地可能不是什么新闻举个别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南沙群岛远离大陆,驻守在海岛上的官司兵,每人每天只能分得一斤淡水进行洗漱,有时接济不上便用不着脸盆钢盔接雨水喝,这就是新闻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内地城市就不足为道了,再比如甲乙两人甲在职特区每年创汇一万元乙在偏远的山区每年也创汇一万元表面上看两人的成果是一样的但从地域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后者更具有新价值也就更有特点。
采访中作好观察并且在观察中养于比较分析,就能够不断地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并由此而生发出一些新颖独特的报道思想来,抒最有价值最能反动国读者的新闻作品献给你的读者切记比较作师傅。
无人迹处有奇观
---采方中怎能样发现报道空白地带
报道空白地带兴许是我自个杜撰出来的一个词儿,我的意思是想说在新闻采访中尽量不要凑热闹赶时髦,齐呼啦地朝三暮四一块挤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到那些不为别人注意但却可能出新闻的地方去挖掘新闻,解放军个报道空白地带,指的是那些沿未被别人报道也没有被别人注意但去可能出新闻的地方。
为了证明报道空白地带有活鱼可抓我们不妒先举一个例子,1984年初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宣传报道的热点问题许钦新闻工作者都在寻找这文面提帐目,但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信箱 跨加强道德教育倡导助人为乐树立社会新风等之类的问题上这个时候一位记者以自己独特的眼光从城市厕所有人建无人管垃圾成灾等问题中看到了加强对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在整个城市文明建设[一个坑两块砖几张篱笆围三边]中委实不可忽视于是他采访了通讯访厕所稿件在某报头怎么头笨登出来同行叫绝对值群从喊好,各级领导受到震动厕所所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了,尽管人们天天 离不开它可很少数派有人想到它竟有文章可作,是一个典型的报道空白地带聪明的记者发现了这块报道空白地带抓到了令人羡慕的好稿子。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风作为新世界闻战线的一名新兵也有 过这样的经历前两年我发现不少人到地方监狱劳教所写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好报道但军队劳教所却无人涉足,成了新闻报道的空白地带,于是我前去作了采访一到那里受到热情接待劳教所负责人对我说我们所组建八年了你是第一个来采访的我从那里采访到了大量生动的表演材所写的长篇通讯在水兵杂志了刊出后反映很好。
我们决不一概反对凑热闹如果我们对部队中心工作对从所瞩目的事件不闻不问采取回避的态度那疑是失职而雎将这些可能出指导性强的稿件的热闹题材都让给人家去搞这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很可惜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培养独特的眼光善于到未被别人注意或者多到次落的地方发现新闻峻岭探路须涉远,无人迹处有人家新闻题材处处有时时有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大家都在那里做文章你也凑上去很难搞出多少新东西。别人都在甲处找题目写文章时,你把目光放有乙处或者责任步到报道空白地带去寻找去搜索很可能会出现人无有我的好效果。
那第到底哪能些是报道空白地带呢,据我的体会或者指被人忽视的问题比如军事训练保障闻不开油料但油料却一再被人忽视有人抓信这个问题就做了一篇好文章或者指被人忽视的单位比如我以上谈虎色变到的部队劳教所就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关注一或者指被人忽视的工作,放气球的气象兵文工队的报幕员门卫室里的传达员,等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我们尚有若干行业的工作未有人去采访报道貌岸然至于如何发现这些报道空白地带办法不止一个可以横向排查可以纵向追寻关键是我们要努力改变单向的思维方式和单一的工作方法看到人家都盯在那里找题目找材料时不要急着随风而上要把眼睛朝四面八方转一转新闻报道的新世界大陆多半是在多向的思维方式和多变的工作方式中寻找到的大家不妨一试。
安一部全天候的雷达
----如何使自己时刻处于采访状态如何使自己时刻处于是采方中呢写下这个题目首当其冲先便想到了雷达静静矗立着的雷达或仰望天空或巡视四周像一个个充满疑问的确良括号一时开始工作便不分冬心里夏夜,风
天雪地不停地向周围扫瞄 任何微弱的电信号都逃不过它的耳朵,其实新闻工作的性质也和雷达的相似之处我们的任务就惠要在繁杂的生活海洋中搜寻新闻新闻事实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 要想不让它从你的身边手头溜走就要命名自己的眼睛耳朵和思想时时保持新闻警觉变成一部全天候的雷达才行呢。
有意无意之间找新闻
做新闻工作,有采访任务时你当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采访写作之中去但除此之外很多时候发现新闻却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南京军区某部新闻干事出差途中吃饭时偶尔听之任之到邻座人谈到所住部队宾馆的掌厨师傅是闻名遐尔的闽菜王,随时即进行采访写成的稿件军营业员名厨很快被军内外数家报刊采用不着新华社记都有程式敏到广州看病,治病期间,在茶楼品茶,到商店习东西时也是无意民之时发现了情况在短短十二天的治病期间采写了三篇稿件其中两篇被子评功为好稿。
上述两例中新闻的发扬都有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又都是有意而为这两位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困为没有采访任务而放松自己的新闻警觉于是他们面功了所以有人说搞活经济新闻实选择是二十四时工作制这名菜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它的出现是不定时不定位的采写新闻的机会也就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于采访状态对周围事物保持浓夺取的兴趣随时时处于情况之中随时准备破门得分。塘浅也有活鱼捉
身地基层,有的同志说自己所处的单位是池小塘浅没有什么新鲜活鱼可捉弄因而也就政治性时刻绷紧头脑 中新闻那根弦了,这种看法是很能够片面的例如一般诊断师医院新闻少,而北京军区某部干事李春元在一个师医院里短短一个月中就挖出七篇见报稿件翻阅军报和军兵种报纸可以 发现,许多牌头新闻甚至就发生在我们的连排班里这些事实证明有无新闻并不顾于单位大小墉川流不息 也有活鱼可捉弄。
我们平时所以不善于发现身临其境边的新闻,往往与我们平时观察和思考不深入有关退党睥情况是由于部队生活内容单一落千丈重复性大且对周围情况比较熟悉对它们主的认识也就容易停留在简单概念化的程度上而不去进一步想一下在这些。
调解心理距离 逐渐步入佳境
侬家住在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是一位女子作的歌颂家乡秀丽风景的诗,平时她作息其间朝夕与共家乡那种秀丽恬静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引起多少美感而这次离家以后般还长沙,在江面上极目远眺,才发现家乡的景钯穹若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为什么过去身地区性画中不知画,在一旦离开再返家园时反面感受到画的美呢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审美的心理距离问题人的心理有个特点就是对自己距离远的或刚刚接触的新鲜事物往往观察细致,感受亲切体验每锐而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则麻木不仁习以为常产生不了美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采访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审美,但从广义上讲,它也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因此也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律,我们把距离说运用在采访中,就是要求记者、报道员同采访对象保持适当拟理距离达到若即若离境界,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容易造成头脑刺激过度,失无能为力对事物的新鲜感,太远了又无法钻进中间,无法对事物进行切入和观察言观色,也就是说记者报道貌岸然员要即能深入又能跳出树立科学的时空观。有这样一个例子,某连指导员陈光道貌岸然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很有招术,战士们都很佩服他。该连报道貌岸然员也觉得指导员的事迹不错想写写他,但是当他把平时掌握的素材进行综合时又觉得这些事例很平常不够份量,很难算是新闻于是他灵机一动干脆把这些素材带到另一个连队,请一些不太熟悉陈指导员的战士谈感想,果然听完陈指导员的事迹后,战士们反响很热烈,一落千丈位受教育过处分的战士感叹到,要是我有一位这样的指导员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了而一位刚刚失恋的战士则说真可惜,要是我有这么一位指导员帮帮忙,说不定媳妇就不会被子人家抢走了,后来,这位报道貌岸然员以假如我有这样一位指导员为题写了篇通迅,很快在写区报上打响。这位报道貌岸然员就是在心理疲劳的情况下,舍近求远人为地造成成一种对客观事物的陌生龙活虎感,通过外来的刺激唤起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使自己沉醉在自我纺织的最佳境界里。
强化反射意识,走出思维低谷
有位记者问一位心理学家你能解释一下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击的区别吗?这位心理学家想了想然后诙谐和地说道貌岸然这很篇章你下去采访,人家为你摆上山珍海味,使你顿时来了食欲,这就是无条件反射,接着你又从这顿接风宴联想到社会风气或动物保护等总是那就是条件反射,因为食欲是一种生理现象,惠人的本质反应,而新闻敏感则是后天职业培训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新闻工作者的采写活动,实际上就是条件反射的过程,记者经过专门训练。能对每秒杂事物中出现的异常信号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其感觉会因相同刺激的多次重复刺激而衰变,造成职能意识淡化,从而身在宝山不识宝,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的反射机能,受大脑皮质的支配和调节器世,可以通过心理训练,转代成无条件反射意识,新闻工作者一旦使心理机制突破无条件反射,即使在貌似平常的环境中也会独具慧眼,看到许多人想看而看不到的东西。
当然,转化无条件反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方而的转化训练;
1、约束情趣反射击,个人的情感兴趣,对新闻工作茧自缚者有是坟发生积极的影响,有时发生消檄的影响彻云霄,比如感情用事,对感兴趣味的事好奇心太强,教有可能使自己分散精力,减弱凝神度,因此需要加强条件反射刺激同意志,理智的统一训练,逐渐取得理想的控制力。
2、突破环境反射,就是通过搞疲倦厌烦等心理素质训练,使自己在单调的生活环境中保持浓厚的工期作兴趣,比如,一位离休干部生活在仅有百十号人的干休所里,仍然毛耕不倦每年发稿两百多篇,这便是突破环境反射的结果。
3、优化条件反射,这是转化无条件反射的关键首先,把条件反射的标尺定有多有机写难度大,价值高的新闻上,不断向新的确良纵深开掘,做到常写常新常优,其次把条件反射的触角伸向多极,比如谙熟采写政治工作新闻后再向谙熟采写写事后勤新闻扩展,一量建立多极条件反射,各类条件反射之间就可以互助组相撞击,援引,启发达到出神入化的确良境地。
点然心中太阳感悟耀眼光环。
宋代诗人于是孝宗,在从家乡吉州坐船往广东赴任的途中曾写过一首描绘赣江山水的诗;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故乡那万般褶皱的好山,在平常情况下并未被人注意,但在太陧映照之下,山的峰岭巅谷,沟沟壑壑都熠熠发光,呈现眼前,人们才豁然发现了那平时从未注意到的美景奇观,这个例子说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发现,而这种发现又离不开一个重工要条件。阳光照射,如果借用诗人上述的比喻我们不妨说新闻工作者的创刊新意识正是映照新闻价值的朝陧。
我们讲创新,就要求记者,报道貌岸然员能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不发象一架永不止息的确良雷达,怀着对创造新形象的浓厚兴趣味对捕捉事物异常点的强烈愿望,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要放过每一个意念不断要因为见得多就放弃对事件的设防想珞 顿悟,实际上许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名往往就在这咱设误码和顿悟中产生,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翩浮的联想和自由驰骋的想象可以使新闻工作者突破性破空彰和时间的局限在一个观察点上捕捉到比它所直接呈现的内容要多得多的东西,从而开掘更多的新闻价值,科学的预测则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审时度势把握信事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新闻住处的创新,大多是凭着记者报道貌岸然员的直觉感觉到的因此它往往被人们误解为神密的或先验的其实记者报道员的敏感和顿悟是一种客观存在观必然来源于马列主义客观事物的长期钻研,长其思索,以及渊博的知识积累。19世纪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有准备的头脑当然是取得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1984年底,黄河入海口两千多名群众被冰水围困济南军区空军派直升飞机紧急救援,当时部队报道员将此作为突发事进行了报道貌岸然而解放军报一位记都有了解到这次抢险是由大队政委直接指挥的信息后他马上联想到总部领导关于政治干部要成为军事工作的内行的指示,因此他采写了一篇题为平时懂军事临隈能指挥的消息,很快在解放军事家报头版头条位置加工厂编者按,配照片发表由此可见创新的机遇同灵感顿悟也属于一种必然不是碰运气,只有那种知识丰富具有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确良新闻工作者,才能够把握这种机遇。
第二篇:新闻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指导
新闻采访写作(2)是指中央电大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第二学期,本学期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尹德刚和周胜编写的《当代新闻写作》一书。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系统了解和认识有关新闻报道与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以及消息、通讯等主要新闻体裁的基本写作技能,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训练,能够胜任一般的新闻采写工作。本课程的复习主要以教材为依据,各章复习要求及要点如下:
第一章
新闻报道
本章的复习要求:理解并掌握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定义,认识新闻的本源与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重点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复习要点包括: 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定义
新闻本源与新闻根据的概念与含义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的观点内涵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新闻报道体裁
本章的复习要求: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重点掌握新闻报道体裁的基本类型,理解新闻报道体裁分类的依据。复习要点包括: 消息的演变、消息的概念、消息的类型
深度报道的兴起、深度报道的概念、深度报道的类型 通讯的演变、通讯的概念、通讯的类型 新闻特写的演变与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报道体裁分类的依据
第三章
消息的基本构成
本章的复习要求:认识消息的基本构成成分,理解并掌握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的概念和作用,重点掌握消息各个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通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报道作品和新闻写作的实践,掌握消息各个构成成分写作的基本技能。复习要点包括:
消息的基本构成要素
新闻标题的概念、作用、特点、种类和写作要求 消息头的概念、种类、作用和写作要求 新闻导语的概念、作用、种类和写作要求 新闻躯干的概念、作用和写作要求 新闻背景的概念、种类、作用和写作要求 新闻结尾的概念、作用、种类和写作要求
第四章
新闻结构形式
本章的复习要求:重点理解并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理解并掌握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自由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复习要点包括: 1.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2.时间顺序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3.悬念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4.并列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第五章
新闻主题
本章的复习要求:认识新闻主题的特性,重点理解并掌握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的原则,掌握深化和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复习要点包括:
新闻主题的概念 新闻主题的特性
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的原则 深化和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
第六章
新闻材料
本章的复习要求:掌握新闻材料的概念及其与新闻事实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应从哪些方面鉴别新闻材料,重点掌握选择新闻材料的原则。复习要点包括:
新闻材料的概念 如何鉴别新闻材料 选择新闻材料的原则
新闻语言
本章的复习要求:理解新闻语言的概念,认识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认识新闻语言与“新闻腔”、与语言规范和时代气息的关系,重点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以及达到这些要求的方法。复习要点包括:
新闻语言的概念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准确、清晰、生动 新闻语言与“新闻腔”的区别
新闻语言与语言规范和时代气息的关系 如何使新闻语言准确 如何使新闻语言清晰 如何使新闻语言形象生动
第八章
各类新闻的写作
本章的复习要求:认识并掌握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的概念与特点,能够正确判断不同新闻作品的体裁类别,能够正确分析新闻作品的特点和写作成败之处。重点掌握事件新闻、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求,并能够按照写作要求采写这四类新闻报道。复习要点包括:
简明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动态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综合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述评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事件新闻的概念和写作要求 非事件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人物新闻的概念、特点、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会议新闻的概念、类别和写作要求 社会新闻的概念、特点、类别及采写要求
第九章
通讯写作的一般技巧
本章的复习要求:理解并掌握通讯的概念和特点,认识通讯的种类,重点理解并掌握通讯的几种基本表达方法、通讯写作表现手法的特点、提炼通讯主题的方法和要求、通讯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方法。复习要点包括: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的种类 通讯的叙述方法 通讯的描写方法 通讯的议论与抒情方法 通讯写作表现手法的特点 提炼通讯主题的方法和要求 通讯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方法
第十章
各类通讯的写作
本章的复习要求:重点理解并掌握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特点和写作基本要求,并能够依此分析通讯作品的优劣之处,能够写作基本符合要求的通讯报道。复习要点包括:
1.人物通讯的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 事件通讯的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
工作通讯的内容、与工作总结的区别以及工作通讯的基本写作要求 风貌通讯的种类、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
特色通讯的写作
本章的复习要求:了解特色通讯的种类,认识新闻速写与新闻素描的不同特点,掌握大特写的特点、解释性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重点理解和掌握新闻特写、深度报道和人物专访的概念、含义、特点和写作要领。复习要点包括:
1.基本概念:新闻特写、新闻速写、新闻素描、深度报道、大特写、解释性报道、人物专访
2.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要领
3.新闻速写、新闻素描的特点及其与新闻特写的联系与区别 深度报道的由来、不同报道方式和写作要领
大特写的特点
解释性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人物专访的特点和采写要领
第十二章
其他文体
本章的复习要求: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品特点和要求,了解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几种形式,掌握调查报告的特点、类别、写作要求和格式,认识调查报告写作中的“常见病”,掌握内参稿件的内容、意义、作用及写作要求。复习要点包括:
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品特点和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稿的几种形式
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类别、写作要求和格式 调查报告写作中的“常见病”
内参稿件的概念、内容、意义、作用及写作要求
概念: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社会活动。
通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本章内容共4小节,仅作参考,不作具体教学要求。课程考试不包括本章内容。
期末考试的有关说明: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统考方式,卷面满分为100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及所占分数比例如下: 1.填空题:10% 2.多项选择题:10% 3.名词解释:12% 4.简答题:24%
5.写作或作品分析题:44%
记者《==》采访对象 记者认识〈==〉新闻事实 两对矛盾。
地位 基础和前沿,属于应用新闻学。
第一章 新闻记者
一、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我国古代:唐代邸报、进奏院状
宋代小报,内探、省探、衙探
最早职业记者:16世纪威尼斯——威尼斯新闻,近代最早的报纸
二、现代职业记者的发展
《申报》 外勤记者——访事
梁启超 《清议报》“记者”出现
法国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世界第一家通讯社
中国民营通讯社,广州 骆侠挺
黄远生——报界奇才《忏悔录》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一部专著
三、无产阶级记者的成长
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马克思和卢格《德法年鉴》
第一家马克思主义日报 《新莱茵报》
李大钊 瞿秋白 毛泽东 周恩来 瞿(《晨报》《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赴苏维埃,《俄乡纪程》《赤都心史》)
四、记者的基本任务
1、采写新闻(天职)
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
3、群众工作 A通讯员工作 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
C组稿约稿 D群众采访
五、记者的条件
黄远生:四能——能想、能走、能听、能写
邵飘萍: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健康
邹韬奋: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要有较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
3、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4、要有广博的知识
5、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6、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章 采访的基本要求
一、采访的地位与作用
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理解采访与新闻本源的关系。
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
3、采访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基础。
二、采访的性质
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特殊性在于
1、特殊的目的——向大众传播新闻
2、特殊的活动方式——社会活动。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依靠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靠独立活动和朋友式的平等交谈。
社会性、个体性、独立性、平等性。
三、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到事实发生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
2、面向群众,心贴群众,反映群众的创造、呼声和愿望,把采访的立足点真正移到群众方面来;
3、真实性;
4、快速及时;
5、独立思考、独立负责,不轻信;
6、依靠组织、依靠党委;
7、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平易近人;
8、讲究职业道德。
第三章 新闻的选择和捕捉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的事实的报道。
三要素:事实、新鲜、重要
二、新闻价值
新闻事实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它既不能被任意夸大,也不能被任意缩小。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选择和衡量事实的标准。
要素:及时、新意、重要、可读
新闻价值的三个时态和三种表现形式。
三、新闻敏感
是识别新闻的能力,是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事实的能力。
1、政治洞察力——记者新闻敏感的基础。
2、判断某个事实、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能力。
3、判断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心的能力。
4、见微知著的能力。
5、在同类事实中或同一事件中判断哪个事实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如何增强新闻敏感:
1、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础趋势。
2、认真学习辩证法,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善于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3、深入调研,熟悉基础情况。
4、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5、善于不断总结经验。
四、新闻线索
概念: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获取新闻线索的几个方面:
1、党和方针、政策及党政要人讲话。直接线索、间接线索;主题线索和题材线索
2、来自会议信息、简报。
3、编辑部提示。
4、其它媒体的消息。
5、朋友网络。
五、采访设计的实施
预先安排和策划
重要性:明确任务,抓住重点;计划性,提高效率;掌握背景材料,心中有数。
内容:
1、明确报道思考;
2、落实新闻线索,确定采访对象;
3、收集并分析与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资料;
4、制定采访计划
第四章 访问
一、访问对象
1、以见报与否分:不见报对象并不是不重要
2、以时间来区分:临时性访问对象、经常性访问对象(通讯员)
3、获取新闻角度分:事实访问对象、意见访问对象
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可靠性、代表性、权威性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有利无害——肯定表扬; 有利有害——批评教育;
有害无利——揭露批评; 无害无利——中性态度。
对有害有利对象中首先提出批评的采访对象要做到:
1、保证每一个细节事实准确无误;
2、牢记人民内部矛盾;
3、不要孤军奋战;
4、倾听批评对象的申诉;
5、不一味批评,促进转化。
三、谈话艺术
1、迅速接近,顺利开头。找共同点、接近点。
2、迅速转入正题:要求明确、交底清楚。A交待采访目的;B交待记者的“底”C亮出自己的观点
3、提问
问题性质分: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困难问题
提问方式分:正面提问、侧面提问、反问或激问、设问、追问
按回答要求分:开放性提问、闭合性提问
4、提问、倾听、观察、引导相结合5、谈话的气氛与节奏
第五章 观察
一、观察在采访中的作用
1、观察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保证新闻真实可靠,取信于人,发挥记者作为历史见证人的作用;
2、观察所得材料可以独立构成新闻;
3、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有助于提炼主题和深化主题;
4、有助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
5、有助于记者体验采访对象的思想感情,有助于与采访对象的感情交流,使采访深入、顺畅;
6、有助于构思、写作;
7、有助于核实材料
二、主题观察、一般观察
主题观察:按照一定目的与要求而进行的观察;
一般观察:日常观察
三、冷静旁观与亲身体验
新闻采访与写作选择题
悬赏分:30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
记者约请一些人就同一主题而开的座谈会,属于(D.招待会访问)12.一场大型活动,有许多内容可以报道,许多人物需要去采访,而现场记者只有一人,这种情况宜采用(A.交叉采访)提炼主题,认识事实,需要从(D.事实入手)述评性消息写作是(A.以评为主)18.人物消息写作(D.相对人物通讯它更注重时效)19.“观念+例子”的新闻写作是记者(B.先入为主)20.消息写作“三重复”毛病是指同一内容重复于(D.标题、导语、主体)21.在叙事表意上,消息主体与导语的关系是(C.补充、引申关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2005学年第一学期新闻类新闻传播专业 《新闻采访与写作》(1)试卷(B卷)
题号
得分
积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计
评卷人
一、填空题(10分,每空格1分)
新闻采访的特点体现为、时间的限制性、、需要的广泛性、、活动的艰辛性。
2、提炼新闻主题通常依据两个因素:第一
;第二。
一。
4、真实性,即是指
。思想性,即
3、不准搞有偿新闻是
的基本内容之指。
5、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
6、采访的第一阶段也即
。积分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认为收效明显的是()
A、个别访问
B、开座谈会
C、参加新闻发布会
D、现场观察
2、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最主要的渠道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应是()A、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
B、各种会议与简报 C、与受众和亲友的接触
D、其它新闻媒介的报道
3、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结晶是()
A、新闻报道
B、新闻敏感
C、新闻事实
D、新闻素材
4、经济报道的三难问题是()
A、记者难访、编辑难写,读者难读
B、记者难写、编辑难改,读者难读评卷人
C、记者难问、编辑难编,读者难读
D、记者难写、编辑难编,读者难看
5、比较人物通讯,专访的特点是()
A、针对性、代表性、时代性
B、针对性、代表性、适合性
C、针对性、代表性、形象性
D、形象性、时代性、适合性
积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采访计划、新闻线索
政治新闻
反面激
积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20,每题5分)
积分
五、论述题(20分)
经济报道要做到雅俗共赏,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应当把握哪些具体的环节?请联系实 评卷人
1、社会新闻有哪些采访要求?
2、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简述改革会议新闻有何现实意义?
4、怎样认识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际,谈谈你的看法。
积分
六、实践题(20分)
根据平时的采访活动写一则采访笔记。
天津师范大学(高职)新闻专业升本科入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总要求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专、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高职)新闻专业 评卷人
专升本学生考试课程。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业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中国新闻事业史三部分。考试内容深度与新闻传播学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相一致。
《新闻学概论》课程的考试总要求是: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解和分析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应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新闻传播行为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和行为原则。
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掌握新闻采访行为的基本原则,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学会消息的一般写作方法,了解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程序,掌握标题制作和版面设计的基本要领,掌握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
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有代表性人物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活动,了解主要报刊的历史沿革和突出特点,了解新闻传播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与经验。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新闻理论考核知识点
新闻
了解新闻的起源 了解新闻的定义及其特点 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 理解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了解新闻价值、定义和构成要素 掌握新闻政策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内容 新闻事业
了解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和社会功能
了解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简史和基本特征 理解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简史和基本特征 新闻工作的政治规范
了解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和形成过程 理解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 掌握如何正确发挥新闻工作的指导作用
了解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 新闻工作的业务规范 了解新闻失实的原因以及表现 掌握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掌握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理解如何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了解一般的受众的心理 了解新闻工作者的修养要求
第二部分
新闻业务考核知识点
新闻采访基本理论与应用
了解新闻采访的性质 理解新闻采访的特点 掌握采访与写作的辩证关系
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了解新闻敏感的含义以及作用 了解新闻线索的含义
理解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基本的采访活动方式] 掌握访问的特点以及实现成功访问的条件
10、掌握观察的类型、作用与方法 新闻写作基本理论与应用 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了解新闻六要素的含义 理解对新闻主题的要求 了解消息的分类 掌握导语的类型
掌握消息的结构和“倒金字塔式” 了解通讯的类别
掌握通讯的结构 新闻编辑基本理论与应用 了解编辑的含义以及工作性质 了解组稿、选稿与改稿的意义以及方法 掌握新闻标题的结构与分类 理解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版面设计的语言符号和基本步骤 了解副刊、专栏、专刊的含义 理解广播新闻节目编辑的特殊要求 理解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基本要求 新闻评论基本理论与应用 理解新闻评论的地位与特点 掌握新闻评论的理论要求和方法 了解评论三要素的含义 了解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了解新闻评论的体裁 掌握短评的写作方法
理解广播评论的个性以及特殊形式 理解电视评论的特点与形式
第三部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核知识点
古代报纸
了解邸报、小报与京报的基本知识
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事业 了解有代表性的中文近代报刊
2.了解外文报刊在华出版的概况
第三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了解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掌握洪仁轩的新闻思想 了解王韬与《循环日报》 了解维新派的主要新闻宣传活动 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在海外办报活动 掌握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了解孙中山与《中国日报》 了解《苏报》与“苏报案”
了解《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 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了解民国时期的知名记者及新闻活动
第五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了解《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了解第一批工人报道的创办 了解瞿秋白的新闻实践活动
第六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了解《向导》等共产党机关报道的创办 了解早期的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的发展
第七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了解“九一”记者节的由来 了解革命根据地中的新闻事业 了解《申报》改革与史量才被暗杀 了解《大公报》的发展历史 了解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 了解邹韬奋与《生活》周刊 了解斯诺与《西行漫记》
了解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了解《新华日报》对敌斗争的革命传统 掌握延安《解放日报》整风与新闻改革
第九章 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 了解《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论战 了解反“客里空”运动
理解毛泽东、刘少奇对新闻工作的谈话
第三篇:人物采访技巧案例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
1、人物通讯的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
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断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
2、内容选取
a、抓住人物身上“亮点”:最闪光的性格;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特征。以此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但不要千篇一律,把校友都写成一个模型。
b、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
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要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来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
c、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
通讯不是依靠抽象空洞的说教和赞美,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征服读者的。有时你费劲心思堆积了一些形容词诸如“孜孜不倦、发奋图强、勇于创新”等来赞美人物,不如人物一句质朴的语言或一个细小的动作更传神。
d、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人物专访是一种新闻通讯,而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它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即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
3、采写过程
(1)前期准备
a、采访前先广泛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书面材料,网络资源,走访校友的老师、同学、亲朋、同事等),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有可能的话和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把人物写活。
b、拟订采访提纲。
C、配备纸、笔、相机、录音笔或MP3等采访工具。(2)进行采访 采访可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方式完成。a、与采访对象联系预约采访时间地点。b、创造合适的采访机会。
寻找合适的采访环境;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营造合适的采访氛围;创造合适的谈话语境。
C、分析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 ——理性、感性、外向型、内向型 社会心理:
——配合型、消极型、回避型、阻挠型
d、采访中要注意现场观察,观察采访对象和现场及周围环境。
一般是在见面时,要先迅速扫视一下周围环境;在和访问对象接触初期,可先打量一下对方的外表、装饰和神情;采访到关键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房间的摆设,人物的服饰、神情等可以体现人物的情趣和个性特点,这些也是写作时的丰富素材,是把人物写活的关键之一。
e、采访知情人。人物采访一般需要采访两类人——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如写刘少奇去访问他的妻子王光美,写王军霞去访问她的教练马俊仁,写一名教授去采访他的学生,以把人物写得立体丰满。有时旁人的感受比当事人自己的述说更令人信服、更直观,更何况有些东西当事人自身感受不到,也不会说,而旁人往往印象深刻。
(3)写作。采访结束后整理素材,提炼主题,然后谋篇布局,开始写作。A、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借景写人 B、注意事项
a、写作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写给谁看?
b、注意材料取舍,切忌面面俱到。
c、用语简洁。
d、注意段落的准确划分以及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4)稿子写好后请返回给采访对象审查。
4、写作结构
(1)标题:生动、鲜明 事迹/思想精神(主标题)——记/访×××(副标题)如:一份特殊的遗书
——追记徽县伏家镇伏镇村村主任孔荣勤
(2)引文(正文前面部分的文字):
a、人物简介(人物简介也可放在文中,或者文末)
通用格式:×××,男,197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工作,现任×××。工作中敢于拼搏、乐于奉献,获得×××荣誉。
一个例子:董炳根,男,56岁,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77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曾任浙江丝绸工学院团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副院长,中国服装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服装协会理事长之职。现任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本公司董事长。
本次写作的人物通讯要求采用正文前“人物简介”的形式。
b、人物思想的概括(凝练、优美)
c、人物的言行记录(最能代表人物性感的言行)(3)正文
A、开头最好是感性的,让受众对人物的相貌、身份、经历或生活工作环境或人物的性感有个感性的认识。如老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
B、根据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事例来表现人物,每部分最好独立成章,有独立的小标题。
小标题举例——采写金萍的一篇人物通讯: 难忘采访
回归校园 初入校园
倾心耕耘 传授知识
孕育激情 身体力行
呼唤大爱 C、正文采写的几个侧重点
a、校友现在的工作情况——挖掘优秀校友所取得的成绩。
b、大学生活的感悟,以及母校的学习和生活与其今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如该校友在校期间是主要的学生干部,要了解他学生干部经历对今后成功的帮助,并可以了解校友印象最深或者对其最有帮助的课程,等等
c、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后的感触(如创业的艰辛、改革创新的历程、攀登科研学术高峰的历程、继续深造付出的努力等),进一步了解母校的培养对其今后取得成功的影响和帮助。
d、对正在理工求学的学弟学妹们提出希望和建议。e、在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请校友寄语学校。
5、注意事项:
(1)在人物专访中,应当有意识地保留“访”的实感。这主要是指:要比较多地保留和引用专访对象的原话,必要时也可涉及采访时的现场情景。
(2)字数3000—5000。在寻访中搜集校友工作生活照片2—4张。(3)在寻访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增强防盗、防骗意识,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有疑惑的工作多向学院指导老师报告。
(4)要注意形象,注重着装整洁、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向校友展示个人良好素质和学院、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范文一篇:
看得远,才能做得好
——访我校校友、中星公司总经理薛文艳
人物简介:薛文艳,女,浙江浦江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我校前身)机械专业。毕业后回浦江在唐灯公司做普通技术员,1996年和丈夫一起创建了中星锁业有限公司,走上设计制造“异形锁”的创业大道,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制锁专家,自行设计申请国家专利多项。
江南四月的一个周六,我们匆匆走出浦江车站,跳上一辆出租车。几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我们的目的地班班大道18号——中星锁业有限公司大门口。该公司的总经理薛文艳就是我们此次要采访的对象。
走进大院,左边是行政办公楼和员工食堂、宿舍楼,右边是两排整齐的多层楼厂房,中间是一个大院,里面有一座显眼的“滟晴亭”,后面则是一个员工运动场。企业从96年办厂至今,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仅2006年公司就向政府交纳税收260万。
中午11:00,整个工厂依然忙碌,而薛文艳也还没从市里开会回来,她似乎已经习惯了和同事们一起奋斗,即使是在这样的周末。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性,是一位怎样的八十年代大学生?带着些许好奇和崇敬,我们在办公室里一边翻阅公司的资料,一边等待这位神秘校友的出现。
“我要回浦江去工作”
“她们来了吗?”11:50,楼梯口传来了稳重关切的声音,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校友——1988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专业的薛文艳女士。普通的职业装,简单的短发,一脸灿烂的笑容。在她迎面迈向我们的稳健的步伐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从容和恬淡。
时间对于薛文艳来说很宝贵,但她还是在百忙中抽空坐下来,耐心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聊起大学生活,她有滋有味,而令她感触最深的是当初她的就业选择。
八十年代,一个大学精英教育的时代,虽然没有包分配,但是对于大二就成为党员、成绩优异的她来说,就业选择太多了。留在杭州,还是回去?是听从学校的安排留校,还是到基层去从事专业工作?在这些选择面前,她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回家乡去,到基层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本专业工作。“父母养育我们十分不容易,他们需要我们。对于我来说生活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当时也有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回小地方工作,千方百计想留在杭州。但我不这样想,因为摆脱虚荣,脚踏实地地工作,是我的专业所需,所以我很自觉地要求回浦江工作。”
在浦江的第一份工作,她没有选择去政府机关,而是去了浦江唐灯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刚去的时候,公司有3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他大学生不屑于基层工作,但她却长久地待在车间里并仔细地琢磨。作为一名大学生,她没有觉得委屈,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性,她也没有觉得累,就是凭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她当上了公司副总经理。而当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1995年,公司却破产了。接下去的路怎么走?她没有彷徨,决定自己创业。
“时代造就的吧!”当问及她怎么想到要创建中星公司时,她只是用爽朗的笑声把人生重大的转折轻描淡地总结了一下。1996年,中星公司在浦江成立了。而当时浦江的锁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气候,市场也相对成熟了。面对这样的形势,薛文艳独辟蹊径选择了走设计制造“异形锁”(名字为薛文艳所取)这条创业大道。大胆的创新,扎实的制锁技术,薛文艳几乎承担了公司所有产品的设计工作,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制锁专家,她自行设计的申请国家专利的产品就有好多项。正像她创建的公司品牌——“严格”(yange)一样,中星公司以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中星公司从一家小公司成为连续几年纳税过百万的中型企业,逐步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
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她在创业大潮中拼搏奋进,我们好奇地问她“你一路走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没有!”一个很简单、干脆的回答。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定位,坚定的创业步伐,成就了今天的薛文艳。
“员工的事是我自己的事”
在中星公司的产品展示区,各种颜色、款式、规格的锁,令人应接不暇。据了解,目前公司的锁有116个品种和510种规格,基本出口欧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中星公司锁的价格比一般厂家要略高一些,对此新客户往往不能理解。薛文艳总是这样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劳动力廉价呢?税不能少,管理费不能少,我们又不偷工减料,而一家公司的利润空间是有限的。同时我必须保证员工的福利,同样是劳动力,为什么要比国外更便宜?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才有创新的基本,才能提供更新更好产品”凭借始终如一的质量,中星公司最终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
创业第一年,薛文艳就给自己的职工买了保险。作为一家私营小企业,此举在同行中几乎是第一个。她始终善待员工,始终把自己的员工放在心上,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事”。员工进厂,就有住宿,并且工作午餐免费。在员工的宿舍楼,最差的房间也有彩色电视机、固定电话和独立卫生间。考虑到有些职工有家庭,公司还特地建造了一些套间供他们住宿,空调、电视机、固定电话、厨房、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在冬天,为保证员工们能洗上热水澡,公司还每天免费提供热水。虽然公司地方不大,但却建有运动场。这是200多名员工休闲锻炼的场所,里面的运动设施也全部是免费使用的。公司的员工基本都已工作三年以上,工作五六年之久的中层领导也有不少,还有一批从公司开创到现在的元老。公司从不拖欠工资,每月定时发放工资,即使在公司最困难的创业之初。
公司的员工说到薛文艳,都赞不绝口。在公司工作了三年的石小姐说,“刚来的时候,我什么也不会,是总经理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即使做错了也会宽容地原谅我。”“因为顺路,总经理每天用自己的车子带我回家。在食堂一起就餐,她都会点我喜欢吃的东西。我不仅是她的员工,更是她的朋友。” 石小姐告诉我们,今年公司马上又要组织去旅游了,虽然地点不远,但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周末的晚上,总经理夫妇总是还会到公司来转转,看看工厂,看看员工。一位做研发工作、和薛文艳一路走过来的师傅这样形容她:“要用几个简单的词概括她真的很难,但是她的为人真不错,是真正的女企业家!”正是因为重视员工,把员工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薛文艳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全厂上下拧成了一股绳。
“我要把经验传下去”
如果说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那么爱和责任则占据了她的心灵。作为一名经营者和管理者,薛文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把握着中星公司的方向。异形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客户的好评,也赢得了业界的肯定。但不久薛文艳在市场上看到了一大批模仿产品,当时她迷惑了,自己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仿制自己产品的同行。很快,她调整了心态,正是因为自己的产品出众,才引来了这么多的追随者。看着自己设计的产品养活了一大帮人,她内心什么怨气也没有了。在这样的宽容和理解下,她默默地为社会付出着,无怨无悔。
原来的一些国有企业,因为没有很好的机制,经常会流失宝贵的工作经验。而在自己的公司,薛文艳总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下去。她说:“在电脑里我保存了很多创业的资料,我会毫无保留地传下去。一个人生存的消耗是十分有限的,我一个人能花多少钱,剩余的应该是大家的、社会的。企业要想真正为社会做点什么,从长远角度来说,一代人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注重现有员工的同时,也应该关心下一代的培育,中星奖学金的设立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我们希望下一代都是真正的中国之星。”
从员工那里,我们了解到薛文艳夫妇一直在默默地赞助着金华的一个家庭,因为贫困这个家庭无法承担三个孩子的学费,薛文艳夫妇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赞助孩子们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他们一直默默地资助着这个家庭。我们还了解到薛文艳的旧厂房现在已经是一个民工子弟学校了,他们还捐资为孩子们盖房子,减轻学校办学的负担。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又来到薛文艳的办公室。办公室视野开阔,干净整洁,一排客户资料,一张办公桌,一张会议桌,一个卫生间。薛文艳说:“我崇尚自然,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让我远眺的办公室。看得远,我才能做得好!”
第四篇:杨澜的采访技巧
杨澜的采访技巧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杨澜对于她所要采访的人物是有比较多的了解的,她采访萨马兰奇的时候,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她知道NBC和ABC同时竞争奥林匹克的独播权,也知道获胜了的ABC的代表在获胜之后不开心“甚至不想和您一起吃饭”,等等都说明在采访前杨澜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这些对于访谈至关重要。
二:良好的开场。开场最重要的是迅速拉近与访谈者的距离,赢得信任,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在杨澜的采访开头,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能提起访谈者的兴趣,使对方在轻松愉快中开始交谈。如果对访谈者不了解,难以找到更恰当的话题,可以选择从访谈者的工作经历、工作范围谈起,这样至少不至于上来就冷场。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这一点很重要。
三:明确访谈目的、设计相关内容
采访前就设想一个主题,然后所有的提问,观察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采访中所取得的各种情节、故事、引语、证明材料都是为了支持这个主题。
四引导和控制:挖掘最有价值的消息
在杨澜的采访中,把一些平淡无奇的部分都省略到了,设置的问题一般都与萨马兰奇职业生涯的“拐点”有密切关系,比如刚当政的恶劣情况、比如丑闻事件、比如退职等等,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消息。因为采访时间短暂,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采访到最有意义的内容。
五:分寸感的把握
我发现在杨澜在采访萨马兰奇的时候,有一些问题设置的非常好,略有些犀利却又不会让采访者感觉到很失礼,很生气。比如她问萨马兰奇在丑闻事件过后一次性开除了很多位奥林匹克代表的时候,问题就设置的恰到好处。
六:围绕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而且从很多提问环节可以看出,杨澜抓住了很多细节,这些都可以被她用来提问,使采访更深入。而且提出的问题都很具体细致,不是泛泛而谈。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所以,杨澜的提问都很细致。七: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时候采访中,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杨澜就总是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这次不以采访萨马兰奇的来举例,以杨澜采访周星驰来举例,周星驰说:“笔者最初一开始做演员的时候,在电视台,有一篇很小的专栏评论笔者,其实当时没有人留意笔者,有人批评已经蛮好了,但是有人批评……”杨澜立刻追问:“批评你什么?”再例如:杨澜:“所以笔者觉得他留意你已经是一种鼓励。”周星驰:“就是一种鼓励。”杨澜又追问道:“因为在以前没有人留意你,是不是?”周星驰:“对,就是这个意思。”
思考:杨澜的采访技巧,有很多在新媒体情况下同样适用。比如采访前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才可以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才能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有一种交流的感觉,如果不提前准备,提错了问题,无疑会被被采访者轻视或者闹出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些,都不利于采访的进行。在新媒体情况下,这一步更加容易进行,各新闻媒体、网络渠道(比如微博微信贴吧)等都可以为你更加了解这个人做准备。
杨澜的话题设计上一般以“焦点性话题”为主,其中也包括很多思想性话题。杨澜的采访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因为杨澜的知名,她采访到的人也都具有较强的商业、政治的专业背景。这时候,杨澜也可以做到都听懂,并不会因为不是同一专业就很茫然。同时,杨澜也善于调节现场气氛,所以人情味的话题与故事性话题也能占到一部分,比如杨澜一般会以一些抒情与感性的话语作为采访的结语。我认为看杨澜的采访,就是看她的现场把握、思想活跃、充分准备、气氛调节、追问精神、缜密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也不会过时的东西。
但是,新媒体时代也略有一些改变,因为新媒体更加的开放,受众更加的年轻化,所以在新媒体的提问中,可能就不像杨澜那样谨慎,当然不是说谨慎不好,就是提问可能更加的大胆,然后更加的犀利,而且因为新媒体技术的进步,采访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也完全可以使用视频采访等方式,因为采访双方的不接触,可能让被采访者更加的放松等等,这些也是新媒体时代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篇: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一、好奇和怀疑
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
好奇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
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
怀疑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
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
根据主题确定信源
事实性采访
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
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政府组织、官员
评论性采访
一级信源:官员
二级信源:专家、学者
三级信源:普通人
分析性信源
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
信源和采访的陷阱:
不可靠的新闻源
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
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
为了个人出风头
一面之词
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
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
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
如何说服:
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
2、找中间人介绍
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
四、如何提问
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最好的提问应该是“闭合式”和“开放式”很好的结合:
(1)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2)善问才能取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3)善问能提高采访效率
提问的方式
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
反问。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
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
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在伸张正义;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
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提问的顺序:
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采访问题的设计: 你的读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
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
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
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
为了争取被采访者的信任和尊重,衣着要得体。比如,男记者在正式采访时,应西装领带(不能象电视摄像或摄影记者那样衣着随便)。你的衣着表明你重视被采访者、尊重被采访者。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否则,他就不会给你很多采访时间;
采访一定要守时;
重要的采访在开始时,不妨与被采访者轻松地交谈几句,使被采访者放松警惕;
记者要控制采访的全过程。如果被采访者笼统地回答问题,记者必须通过提具体的问题,让他回到正题上来;
记者在采访中,不要与被采访者争吵。如果被采访者发现记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他就不会放松地和信任地与被采访者交谈
五、如何做笔记和记录
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有选择的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流失的现象。解决办法是:学会记录。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 1.心记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叫“有意识记”。
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 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
心记有什么好处?
一、不容易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
二、不容易分散记者观察和思考的注意力;
三、有些场合心记是唯一的选择。心记的缺陷:容易忘记,不易掌握 2.笔记 :
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
记笔记的形式: 详记:“有闻必录”;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如社会主义——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四~等
笔记的记录内容
记眼睛所见的有特色的事物(看到)
人:外貌特征、衣着服饰、神情举止
物:形状、颜色、特点
景: 采访现场的环境、布置、陈设的特点
天:气候特点对新闻事物的影响 地:现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新闻事件的影响
记录被采访人陈述的语言(听到)
记重点的材料:即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点、关键点以及连接点
记人物的思想和见解:记事不记脑,等于丢了宝
记人物生动的有个性的语言
记下全部重要讲话(领导人讲话、记者招待会的讲话)
记下易忘点:数字、人名、地名、物名
记下背景材料
记下自己的所思、疑问点(想到)
复核记录材料(采访结束时与被采访人、有关领导、知情人复核)
采访本切忌都记满,一定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补记一些材料,以及方便采访过程中记录记者本人的思考、疑问、备注。
3.画记 :
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象以及现场作的图画。
通常是指画图。要求:一快、二准、三形象。(好比绘画中的速写,用粗线条画下一件事物的大致轮廓)画图对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有显著作用。4.录音记录 :
就是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
好处:记录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
缺陷:采访对象不一定适应;后期整理比较费时;录音效果不一定好;设备本身需要准备充分。
尽管我们对记录有诸多形式,但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笔记和心记。在心记和笔记的选择中,可以根据记者个人的习惯和采访的实际来取舍、侧重,相互补充。画记和录音记录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录音记录一般情况下能少用则少用,技术的手段最好用来解决技术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