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13: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篇: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

营造良好的生态,为智慧经济打造沃土,是国内外先进地区促进智慧经济发展的共同抉择。思科总部的落户、阿里巴巴的发展,也都印证了生态的重要性。针对智慧产业、智慧平台、智慧载体的案例研究发现,国内外发达国家、地区的典型做法包括注重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做好人才内育外引工作、构建各类知识互动网络、扩大国际国内市场规模、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合理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等,并对比《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给出几点深化建议,以期为我市进一步优化智慧经济生态,推动“六大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营造智慧生态的先进经验

(一)注重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企业是智慧经济的主体,大企业的实力、中小企业的活力共同决定了智慧经济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企业的支持政策视规模大小有所区分,对大企业主要从环境供给、规则优待、利益保护、并购重组等方面给予支持,如韩国在2000-2009年间,给予三星电子税收减免共计98000亿韩元,折合约87 亿美元,这

笔资金足够建4个半导体工厂。对中小企业主要采取金融扶持政策来应对该部分群体议价能力低、风险敞口大等困扰。如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为中小企业发放直接贷款,且贷款多为长期、低息贷款,贷款利率一般要比同期市场利率低2-3个百分点。以色列对入驻孵化器的孵化项目提供85%的低息贷款。

(二)做好人才内育外引工作。人才是智慧经济的先决条件,对于任何国家、地区来说,人才都是一种稀缺资源,总是局限于特定区域。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择天下英才而用,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致选择。英国不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在1997-2008年间,对高等教育及技能培训的投入增加了53%,2012年又出台了《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制》,着力提升青年群体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美国通过放宽移民限制、增加签证名额等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留美工作。如从硅谷发展的实践来看,一直致力于打破园区地理、民族乃至文化束缚,寻求硅谷以外乃至美国以外的人才来促进自身发展。

(三)构建各类知识互动网络。知识的创造是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互作用中扩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充分挖掘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价值,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构建正式与非正式相融合的互动网络。欧洲商业与创新中

心联盟(EBN)将众多分散的孵化器连接成网,来刺激新的创新型企业的出现与发展。北京中关村通过分领域系列对接、双走近促进活动、牵线搭桥当红娘、创新成果发布会、产学研宣贯活动、实验室交流活动等形式,促进产学研携手科技创新。新加坡纬壹科技城通过建设社区、协会、非正式交流平台等,丰富内部网络,引导其发展成为知识社区,还主动引导人们座谈或组织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如建立经理人俱乐部、组建公共协会等,来减少创造成果的流失。

(四)扩大国际国内市场规模。市场是智慧经济的用武之地,市场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信息企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因此,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同的努力方向。欧盟在2008年底制定的“欧洲经济复苏计划”(EERP)中提出,向经济体中注入购买力和信息,以刺激市场需求。英国政府拟每年支出1500亿英镑,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企业创新。美国2010年初提出5年内将美国出口翻一番的目标,并成立总统出口委员会,设立跨机构贸易执法中心(Interagency Trade Enforcement Center)。

(五)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基础设施是智慧经济的物质基础,发达国家和地区注重把握当前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网络,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日本信息化战略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但其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任

务一直未变。新加坡投入巨资建设一流的科技平台基础设施,购买世界一流科研设备,来吸引国际资本、人才落户。欧盟“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科研和创新计划中提出,将支持具备无限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网格和云基础设施、以实现百亿亿次计算为目标开发超级计算设施的生态系统、开发软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创建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等。

(六)合理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政府重点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根据用地规模和产值规模预测,科学制定不同类型用地、不同功能组团的容积率,并将其纳入规划体系,在建设中严格予以落实。美国出台高新制造业鼓励发展计划,呼吁美国企业、大学及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帮助美国重夺全球尖端科技制造业(包括生物技术、机器人及纳米技术)的领先地位。日本面对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信息产业革命”和“信息产业立国”的战略性决策,出台了全面、系统的政策文件《数字化日本之发端——行动纲领》,来指导数字化日本建设。

二、对我市智慧生态营造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外先进地区在营造良好生态中关注的重点领域,但在细分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深化与创新。

(一)产业发展格局与空间布局方面

1、积极吸纳多方参与规划编制与政策制定。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专家、学者参与,并听取企业代表意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智慧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与便利。

2、积极引进搅局者,形成鲶鱼效应。吸引知名、高端企业来杭设立全国性总部、区域运营中心或建立独立法人子公司。重点抓好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软件服务商、支付与金融服务商、搜索服务商、物流服务商的引进和发展。充分发挥此类搅局者的鲶鱼效应,保持信息经济的活力。

3、适度开展混合招商,打造创新圈层。采用“大分区、小混合”的布局方式,强调科研、中试与生产用地的适度混合,以及生产、创智研发、股权投资基金(PE/VC)与配套服务等的混合。

(二)内外信息资源的互联互享方面

1、积极主办、承办事关杭州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全国性展会与会议。定期邀请商界名流、学术精英莅临杭州组织讲座、会议,联合行业协会、国家部委,主办或承办国际性的展会,力争成为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为不同组织、群体、企业等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2、重视与国内外信息沟通和联络。政、产、学、研、介等各类主体都要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及时掌握前沿科技与发展动向。

3、支持科技创新资源跨单位共享。加强杭州科技信息网科技信息资源免费服务平台和大型科学实验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提供内部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设备、尖端软件技术平台等科技资源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三)政府优化公共服务方面

1、加大复合型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鼓励创意合作、研发合作、产业链合作、市场合作与技术标准等联盟建设。推动不同的复合型社会组织之间的学习互鉴,优化社会组织生存发展方式,扩大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空间,积极运用“创新红利”提高经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加强高水平的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人才培养。探索根据供应对象和房源状况,实施分层次的人才安居项目供应标准,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进一步简化程序、放宽政策,缩短外籍人才来杭工作所需的邀请函、签证、就业证、居留许可证等办证流程,为杭州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增加通信、交通、物流节点,构建智慧杭州网络空间。着力提升信息通讯、智慧交通、现代物流等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网络、应用、数据和服务等互联互通,通过有效增加通信、交通、物流节点,减少企业运输费用,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提高企业发展效益。

第二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手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十八大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第三篇: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015年05月18日 12:06:49 来源: 学习时报

原标题: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就能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侵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重在落实制度、贵在保持经常。党章对党的组织生活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像“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认真抓好落实。要经常和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要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在树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导每个党员自觉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清扫头脑中的灰尘。要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搞成清谈闲聊,更不能打着组织生活的名义去搞什么旅游和娱乐活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搞个人说了算,“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甚至独断专行、排除异己;集中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搞分散主义、各自为政,凡事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甚至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思广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防止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刀枪入库”,“钝化”了、“生锈”了。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得到了弘扬,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经常使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评也是建设,开展批评既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劲的真诚,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诚帮助同志修正错误。只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批评就是一副治病良药,就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被批评者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进而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讲过,铁的纪律和规矩“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黄克诚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抗战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都自觉地执行来自延安的声音。这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严格纪律要求的优良传统。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规矩。有的党员干部忽视学习党章,实际上党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党章都写得清清楚楚。对党章了然于胸,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还必须严格执纪。有了规矩不严格执行,就像开车不守交规,任性就要出事。应当说,现在党纪党规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许多要求也很明确具体,但问题是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有许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党员干部不能做。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有两个直观标尺:一看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二看有没有腐败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思想和作风滑坡。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于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抓长的耐心,防止解决了的问题出现反弹,防止纠正了的歪风出现变种。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作风出现的新问题,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党中央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作风建设好态势保持下去。这项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把专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要把握常态化教育的特点,注重经常性教育的要求,把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更好结合起来,推动经常性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总之,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变成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以反面案例警示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六、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从领导干部抓好。对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根本上还要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要求,打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恪守从政之德,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

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防止为官不为,又防止为官乱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工作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榜样立起来了,广大党员干部就会跟着学,好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行动。良好政治生态重在涵养,“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只有大家都来动手、都来耕耘,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第四篇: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

二、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趋势

(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引导,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引导,促进城市社会转型

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促进城市空间转型

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

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瑞汀-布里斯托等高技术的集聚地区等新产业空间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为城市拓展空间;此外,尚有大量以商务、办公、购物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空间转型。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创建智慧城市

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综合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交换共享与关联应用,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

(五)以低碳经济引导,创建低碳城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建设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低碳城市”已成为共识。众多国际大都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

(六)以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营造,创建宜居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创建宜居生态城市成为众多城市追逐的目标。以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增值,增强城市居民增加归宿感、自豪感,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强化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获取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回报。以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改善城市环境,建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坚持保证城市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增强城市居住适宜度。

三、城市发展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一)芝加哥:多样化发展的典范

芝加哥在1960年代的世界经济结构大变动中,经历了制造业衰退、就业岗位减少、人口流失、中心区衰退、经济困难等各种问题。面对复杂的城市经济、社会问题,芝加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在1980年代确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独特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全部舍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土地问题等措施扶助有优势的、已经建立了产业链的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部门,占领产业链高端领域。从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出发调整城市用地,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城市中心地段进行大量改建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到1990年代中后期,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不仅帮助其顺利度过经济波谷期,而且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了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重新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恢复了其国际城市的地位。

(二)汉诺威:突出专业化功能的样板

汉诺威历史上是制造业主导发展的城市,1947年工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其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业化功能的培育与政府的强力支持密不可分。汉诺威政府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积极考虑会展业的发展需要;联邦政府在中央财政列出专门预算支持会展业发展。同时,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会展产业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至政府、行业协会的管理,下到展览公司、参展商之间的多方协调配合及专业会展人才教育、媒体合作、国际交流等的外部支持。专业性展览会依托自身和周边的德国其他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专业性贸易展览会。其工业展被公认是联系全球工业设计、加工制造、技术应用和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汉诺威也被誉为“会展之都”。

(三)洛杉矶:技术创新驱动城市再生的范例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洛杉矶的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进入转型发展期。为应对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洛杉矶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移民和成功人士的首选城市之一;通过“中心区的复兴”和“外围城市的兴起”使城市产业空间得以重构;鼓励废弃空间利用、集约用地、允许利用老区空地发展,地区之间转移发展权、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在交通节点附近加大建筑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在高科技产业和生产服务业的推动下,洛杉矶城市经济迅速转型,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并在1980年代后成功步入全球性城市之列。进入21世纪,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成为“科技之都”。

(四)底特律:被动转型错失良机

“汽车城”底特律曾一度占据美国首要制造业城市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缺乏创新和被动转型而陷入一蹶不振的衰退之中;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给以致命打击。

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致使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下降,一旦遭遇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外来的市场竞争的威胁,往往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城市经济发展既需要通过培植产业集群发挥其竞争优势,同时也需要防范其风险。一方面,产业集群存在着结构性风险,当产业集群老化或衰落时,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将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征,同时可能是最终导致产业集群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五)深圳:以创新推动质量提升的先驱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在资源紧缩的条件下,提出经济发展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进行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从单纯的追求增长速度转向有效益的增长。

明确提出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06年1月,深圳市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将深圳列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明确提出在今后发展中不再攀比经济规模和总量,体现出深圳在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上的积极变化。此外,制定“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通过制定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指南、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编制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引等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行城市更新,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四、借鉴与启示

(一)以主动转型的姿态突破发展瓶颈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同时,受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约束,当城市发展条件(劳动力、土地成本)变化的时候,为实现新的发展优势,需要打破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

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难以为继,也丧失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城市面临发展瓶颈或者其他约束的时候,必须以主动的姿态进行适应性调整。主动的转型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战略目标、方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弥补城市发展的不足,为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高端产业链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优化产业层次,培育与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围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高端、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更新置换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会展中介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以文化娱乐、旅游、创意和体验为主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城市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

(三)以功能提升强化城市发展的活力

逐步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创新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强化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创新功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城市群内部资源整合,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和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要素在城市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与发展活力。

(四)以空间紧凑与混合实现精明增长

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从用地增量的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为规范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和引导工业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产业升级,制定工业建设用地建设标准,搭建完整的工业用地管理体系。

引导城市节约、集约型高效发展。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来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开发,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公交引导指以轨道交通引导建设空间集聚、以公交交通引导功能布局优化、以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功能混合利用包括水平混合与垂直混合,其中水平混合指在较小的地块内平衡居住、商业、办公以及其他功能,或在较小地块内以同一性质的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来实现混合利用;垂直混合指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空间划分实现建筑空间的混合利用。

(五)以机制创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将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企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处理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上来。城市公共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应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市政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商务成本。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推动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其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创新城市融资机制、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信用制度网络机制等,努力提高资金吸纳能力,增强产业联动发展效应,培育良好的信用关系网络。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五篇: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本文是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一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省委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学习,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敲响了警钟,增强了自觉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坚定信念, 加强学习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分别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这5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

通过对“20条意见”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二、依法行政, 依法用权

《意见》提出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意见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办实事, 也可能被腐蚀,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 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我们每一个有权在手的人而言, 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 权力越大, 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宗旨牢记在心,尽最大努力为人民、为经济发展服务。对相关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格追究查处是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重要保证。回顾以往的工作,由于个人原因,难免在工作中出现懈怠、存在纰漏,自身素质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公道正派,不殉私情

《意见》提出的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 正直无私。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一直以来,我都自觉地遵守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为指导,做到公平公正,杜绝任人唯亲,自觉接受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的监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权为民所用”,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的出现,避免暗箱操作,努力是实现工作透明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程序,人才才选拔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秉公用权,接受监督

《意见》提出的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的相关意见要求通过制度和法制保证权力的规范和透明,把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上。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牢固树立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自觉意识,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努力做到政策公开、办事公开,坚持阳光操作,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认真调查解决各界人士举报的问题。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各项规范的贯彻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好“20条意见”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三

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就能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侵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重在落实制度、贵在保持经常。党章对党的组织生活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像“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认真抓好落实。要经常和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要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在树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导每个党员自觉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清扫头脑中的灰尘。要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搞成清谈闲聊,更不能打着组织生活的名义去搞什么旅游和娱乐活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搞个人说了算,“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甚至独断专行、排除异己;集中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搞分散主义、各自为政,凡事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甚至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思广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防止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刀枪入库”,“钝化”了、“生锈”了。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得到了弘扬,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经常使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评也是建设,开展批评既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劲的真诚,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诚帮助同志修正错误。只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批评就是一副治病良药,就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被批评者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进而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讲过,铁的纪律和规矩“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黄克诚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抗战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都自觉地执行来自延安的声音。这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严格纪律要求的优良传统。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规矩。有的党员干部忽视学习党章,实际上党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党章都写得清清楚楚。对党章了然于胸,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还必须严格执纪。有了规矩不严格执行,就像开车不守交规,任性就要出事。应当说,现在党纪党规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许多要求也很明确具体,但问题是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有许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党员干部不能做。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有两个直观标尺:一看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二看有没有腐败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思想和作风滑坡。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党的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于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抓长的耐心,防止解决了的问题出现反弹,防止纠正了的歪风出现变种。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作风出现的新问题,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党中央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作风建设好态势保持下去。这项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把专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要把握常态化教育的特点,注重经常性教育的要求,把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更好结合起来,推动经常性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总之,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变成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党的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以反面案例警示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六、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从领导干部抓好。对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根本上还要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按照提出的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要求,打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恪守从政之德,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防止为官不为,又防止为官乱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工作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榜样立起来了,广大党员干部就会跟着学,好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行动。良好政治生态重在涵养,“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只有大家都来动手、都来耕耘,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四

一要教育引导,坚定信仰。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短信等现代传播媒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不断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党的纪律教育,让每名党员知晓纪律要求,自觉执行党内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开展好党内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每名党员都能及时修正错误。

二要完善制度,规范行为。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制度是刚性的铁栅栏。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形成制度设计、执行、惩处、补救的闭环效应,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防止出现“牛栏关猫”现象。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权,不留“天窗”。坚持“绝不例外”,不搞“下不为例”,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全面实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探索建立权力“责任清单”,给权力念上“紧箍咒”,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要领导示范,带动好转。“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是干部队伍的带头人,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一把手”是关键的关键,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有着重要影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示范,以上率下。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五

一年来,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学校党支部组织了政治学习,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反思。

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

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五条禁令”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诚信立教,其次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爱岗爱生;其三要做到以人为本,创新施教,因材施教,其四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要真正做到即“爱心、耐心、细心,”三心俱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

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四、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加强政治学习,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其模范作用应具体表现在:

(1)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习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2)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

(3)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体现出卓越的收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学习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信心。

(4)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总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一年的学习让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这次学习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心灵的净化,使我感受到教师神圣使命是多么光荣。今后我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在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六

___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个别干部出问题,那可能是他个人有问题;如果许多干部出问题,那说明这个地方政治生态有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态从哪里来?首先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___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大车店”,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党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就能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侵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重在落实制度、贵在保持经常。党章对党的组织生活有着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像“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认真抓好落实。要经常和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特别要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在树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导每个党员自觉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清扫头脑中的灰尘。要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搞成清谈闲聊,更不能打着组织生活的名义去搞什么旅游和娱乐活动。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搞个人说了算,“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甚至独断专行、排除异己;集中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搞分散主义、各自为政,凡事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甚至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强化民主意识,善于集思广益,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防止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意识、协作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合作中履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是一个扶正祛邪、整体优化的过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生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刀枪入库”,“钝化”了、“生锈”了。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得到了弘扬,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经常使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批评也是建设,开展批评既要有红红脸、出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加油、鼓鼓劲的真诚,既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又真诚帮助同志修正错误。只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事业负责,批评就是一副治病良药,就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被批评者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进而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毛主席讲过,铁的纪律和规矩“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黄克诚同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抗战时期,毛主席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都自觉地执行来自延安的声音。这生动反映了我们党严格纪律要求的优良传统。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_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规矩。有的党员干部忽视学习党章,实际上党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矩有哪些,党章都写得清清楚楚。对党章了然于胸,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还必须严格执纪。有了规矩不严格执行,就像开车不守交规,任性就要出事。应当说,现在党纪党规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许多要求也很明确具体,但问题是落实不够、执行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有许多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但党员干部不能做。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对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问责、严肃处理,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切实维护纪律规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有两个直观标尺:一看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二看有没有腐败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思想和作风滑坡。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整治“四风”,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解决了不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

但不正之风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对于不少人来讲,作风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还远未形成。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保持常抓的韧劲、抓长的耐心,防止解决了的问题出现反弹,防止纠正了的歪风出现变种。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作风出现的新问题,为形成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党中央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把作风建设好态势保持下去。这项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把专题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要把握常态化教育的特点,注重经常性教育的要求,把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更好结合起来,推动经常性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总之,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变成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以反面案例警示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六、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从领导干部抓好。对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根本上还要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有高度的自觉,都应身先士卒、尽到责任、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按照___总书记提出的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要求,打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恪守从政之德,老老实实做人,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防止为官不为,又防止为官乱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当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工作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的榜样立起来了,广大党员干部就会跟着学,好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行动。良好政治生态重在涵养,“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只有大家都来动手、都来耕耘,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在社会上释放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引导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强起来,多一些责任担当,少一些等待观望,始终保持蓬勃向上、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猜你喜欢:

1.党员净化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2.党员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心得体会

4.党员讲规矩守纪律心得体会

5.党员学习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心得体会

6.党员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心得体会

下载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外营造智慧经济良好生态的经验与启示(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简稿三份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简稿三份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1: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国税生态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国税生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

    国内外保障房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精选合集)

    国内外保障房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住房乃民生之要。近年来,国内房价居高不下、节节攀升,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住房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6月29日在主持中共中央十九届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办的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抓住“关键少数”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抓住“关键少数” 董 泓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人大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要突出领导干部这......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 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志愿者服务在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和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及发达国际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进行分......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071 贺艳坤 071302120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

    基于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经验的启示(写写帮整理)

    基于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经验的启示迄今为止,可交易许可证手段最成熟的案例当属美国为解决酸雨问题而实施的SO2排污交易政策。科学研究表明,电力行业排放的SO2是造成美国区域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