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财政局提高财政工作法制化管理水平普法经验材料
“四五”普法以来,市财政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强财政干部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理财为目标,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印发的《河南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密组织,狠抓落实,我局“四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工作法制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
单位、省财税宣传先进单位,荣获全省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治安模范单位和全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目标管理优胜单位,每年都受到市政府表彰,市财政集中收付中心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王相玲同志为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科,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于机构改革,我们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将普法办公室设在税政条法科,确保普法工作的连续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研究措施,推动普法工作。局党组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坚持制度定期议,发现问题及时议,重大问题现场议,特殊问题专题议。二是狠抓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坚持普法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将日常财政普法成果运用到预算、执行、监督各项工作中去。对新出台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专题学习,让广大财政干部和财会人员全面及时掌握新法律、新法规,用法律、法规指导财政工作。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认真总结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强引导,使财政财务会计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领导带头,学法用法。局党组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学法内容,遇到新的法律法规出台,领导先学一步,人手一册,局领导亲自给广大干部讲法授课,取得良好效果。四是结合实际,制订规划。年初有安排,年中有落实,年末有总结,促使整个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五是明确目标,严格考核。科室长是第一责任人,年终考核验收,把普法工作与评先评优、年终奖励挂起钩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精心组织,狠抓培训
一是抓好财政普法骨干的培训。几年来,先后请市司法局、市委党校和会计函授学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举办师资骨干法律培训班,专题讲授《宪法》、《行政处罚法》、《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税法》等10多部法律法规知识,全市财政干部共1000多人参加了培训。五年来我们共派出200多人次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抓好普法保障工作。几年来,在业务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必要的资金用于购买《财政普法读本》、《政府采购法》、《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共计1400余册,发放给每个干部职工,做到自学有教材,学习有场地,记录有本子。三是抓好普法培训工作。利用《会计法》颁发20周年之际,举办培训班,邀请省财政厅专家讲课。把每年的4月做为宣传教育月,组织有关人员上街进行宣传,有效促进了财政法律法规宣传的效果。
三、建章立制,依法理财
近几年,我局狠抓支出改革,进行财政自我革命,年年都有新进展。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我局财政资金的运行真正体现了规范、透明、安全、便捷。我们完善了内控制度,制订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内含24项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由财政监督科对资金运转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完善了部门预算制度,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深化了“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大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评审力度,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和党政干部拖欠公款清理,对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拓展监督理财内容,逐步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预算内外收支、政府担保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全方位的监督与监管,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预警、监测、分析、保障、规范作用,提升了依法理财的层次和水平。
四、联系实际,确保效果
在“四五”普法工作中,我们紧紧联系财政部门的实际,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利用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张贴宣传标语、电视宣传、发放宣传单、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社会化的财政法律宣传环境。在农业税收改革宣传中,我局与电视台联合举办税费改革知识问答,并在濮阳日报上刊登河南省人民政府第50号令《河南省契税实施办法》,并组织机关广大青年团员下乡进行发放宣传单10000多份。我们聘请市豫剧团,编写反映农村税费的节目,到各县(区)巡回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还在局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促进廉洁从政教育活动,参加了全市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电视知识大奖赛并荣获一等奖。《会计法》1993年修订后,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会计法》和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会计法》的宣传深入人心。
“五五”普法,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继续努力,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财政普法经验材料(定稿)
抓实“五个环节” 推进依法行政
——侯马市财政局“五五”普法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理规划目标,把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安排部署、学习教育、建章立制、宣传咨询、依法治理“五个环节”,推进依法行政,有力地促进了财政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系统营造了学法、用法、依法理财的良好环境,树立了财政部门依法治理的新形象。先后被授予“临汾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山西省依法治理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今年6月,在临汾市司法局和省财政厅普法检查组的考核验收中,我局依法治理工作再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形成良好机制
“五五”普法规划自2006年开始实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研究部署普法工作,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精心安排,狠抓落实,努力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组,由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调配合,各科室、中心(局)负责人共同参
与。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法律素养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职工对普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推进监督机制。二是安排部署到位。根据省财政厅《山西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制定了《侯马市财政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出台了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及2010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意见。无论是在年初的工作安排会上,还是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上,都坚持对普法工作反复强调,对依法治理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三是职责分工到位。为确保普法工作能够扎实深入地开展,我们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议,专项研究部署,制定措施办法,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规定:分管领导为普法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中心(局)一把手为普法工作具体责任人。要求分管领导每年召开所分管单位普法工作专题研讨会议不少于4次,各科室中心(局)每年组织或参加普法活动、开展普法专题讨论交流不少于12次,从而使干部职工自觉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廉洁勤政、高效服务。四是监督考核到位。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制管理,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科室、中心(局)年终奖惩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在每年年底对普法工作进行总结,查缺补漏,不漏死角,不留盲点,从而加快了我局依法治理的进程。五是经费保障到位。购买大量普法书籍、光盘资料,建立了廉政活动室,配备了电视、DVD等财政法律法规教育教学器材,统一征订了全国“五五”普
法干部读本和财政普法读本,达到了人手一册。同时,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全市的普法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对依法治市工作经费和普法宣传、学习培训、场所布置、版面制作、音像资料等经费做到了优先安排,足额保证。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建设特色文化
加强普法建设,推进依法治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养成人人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习惯,为依法治国思想的贯彻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坚持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不放松,开展了“四个加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一是加强依法治理特色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是坚持依法理财的前提。自2004年我局提出“以人格的力量影响人,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以旺盛的斗志激发人,以扎实的工作说服人”和“以人品为人,以真诚待人,以宽厚处人,以正气赢人”的依法治理特色局文化以来,先后提出了树立“五大情怀”、打造“五正气”机关,即:树立“大胸襟、大度量、大公正、大智慧、大作为”的情怀,努力打造“讲团结的正气、讲敬业的正气、讲发展的正气、讲服务的正气、讲做人的正气”的财政机关。并在全局推行“小善必录,大善必奖”的新举措,要求班子成员“对待工作要有激情,谋划工作要有思路,安排工作要有板眼,落实工作要有力度”;中层干部要“多协作而不推诿,多支持而不旁观,多沟
通而不设防,多理解而不埋怨”;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要“热爱职守尽忠心,聚精会神能专心,一丝不苟比细心,殚精竭虑勤用心”;全体干部职工要“勤于吸收新信息,敏于感悟新思想,勇于确立新观念,敢于进行新探索”。随着依法治理特色局文化建设的深入,财政干部队伍管理在以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变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了自我自觉管理提高的新境界,为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打好了思想基础。二是加强普法知识辅导讲课。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年都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为干部职工辅导讲解财政法律法规,从2010年起,我们又安排每个科室中心(局)的负责人轮流为干部职工讲解本科室工作职责、业务操作流程和法律依据,使干部职工了解熟悉每个科室工作特点及执行的财经法律法规,提高了财政整体依法治理水平。三是加强普法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建立财政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举办了“法律知识进单位、进家庭”、“讲普法故事”等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法律知识进单位、进家庭”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干部职工自身及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使财政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得到了深一层次的开展。四是加强财经法律知识专题集中培训。在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市每年统一举办的法制培训考试的同时,我们坚持每年对全体财政干部进行法律知识集中培训,如:2007年,邀请省财经大学和财税专科学校的专家对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财政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专题培训。2008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临汾市财政局在侯马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落
实科学发展观与强化财政职能”培训。2009年,我们邀请临汾市财政局的6位业务科长,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高一层次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对财经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程度和依法行政水平。
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健全制度保障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保证。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搞好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了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2006年10月,“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按照“五五”普法的要求,结合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实际,实施了“三个健全”举措,即从普法建设、规范管理、安全保密三个方面,对依法治理的相关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一是健全完善了财政普法建设制度。健全了财政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工作汇报、工作督查、普法联络员等制度;完善了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中心组集中学法、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审核及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了财政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和财政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追究制及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等。同时建立了财政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的执法行为,为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健全完善了财政规范管理制度。
按照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财政机关建设的要求,把规范化服务型建设作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环节,在全系统深入推行“首问责任制”、“二次终结制”等措施,修订了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10项制度。今年,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我们深入开展了权力搜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领导班子及各科室中心工作职责、业务流程等,提高了规范化管理的水平。三是健全完善了财政安全保密制度。以政府信息公开网建设和“金财”工程建设为基础,先后健全了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公文处理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38项基本制度,出台了《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保密管理规定》等9项规章制度。对这些制度和财政工作中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政策法规、资金分配、行政处罚、办事标准、业务流程、处理结果等全部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全面展开,先后在侯马政府门户网发布信息150条。
广泛宣传,开展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为确保“五五”普法工作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五项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努力营造法治氛围,以普法主题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执政必为民、理财要依法、廉洁须自律、善政有才能的意识,促进财政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一是开展“两个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对全体干部职工和乡(办)财政所工作人员进行财政资金安全和干
78910-
第三篇:“市财政局财政工作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财政系统作为全市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我们将认真按照**会议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深入学习。
省第*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的伟大战略目标,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把学习党代会精神和开展“爱**、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重要内容,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工作,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加强宣传。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利用财政网站、《**财政》、宣传栏等载体,采取讲党课、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认真抓好党代会精神和“爱**、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三是务求实效。
我们将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强化督导检查,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同时我们也确定了一个争取目标:即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3%,突破400亿元大关;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突破150亿元大关。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
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建立综合治税大格局,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税源控管,密切关注收入进度,加大征收力度,坚决制止和纠正收入违规减免退库,在防止虚收空转的前提下争取多超收,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开放财政”理念,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大跑办力度,开动脑筋,多谋划、多请示、多汇报,用足、用活、用好各项财政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全力以赴抓支出
认真贯彻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开支,加强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支出审核,确保重点项目支出资金需求。增强财政支出的均衡性与科学性,进一步加大牵头协调、组织推动力度,找准症结,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完成支出任务。
三是全力以赴抓预算
突出抓好预算编制工作,按照“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保重点”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有保有压地安排项目。落实好综合预算、零基预算、部门预算要求,在编实、编细、编准预算上下功夫,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以“编制绩效预算、实施绩效评价、落实结果应用、实行绩效问责”为重点,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四是全力以赴抓改革
牢固树立“制度财政”理念,坚持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用好并不断完善支持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政策。
第二,深化政府采购改革。
继续扩大政府采购管理范围,强化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设,着力推动政府采购操作执行标准化管理和政府采购监管方式创新;
第三,深化国库管理和投资评审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推进国库支付业务制度创新,打造安全、高效的国库支付业务新流程。建立科学的财政评审工作体制,不断拓宽财政评审的职能和范围。
五是全力以赴抓服务
牢固树立“服务财政”理念。
第一,为领导服务。
切实为市委、政府当好家、理好财。继续办好“领导参阅”等内部刊物,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第二,为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服务。
针对上级的政策导向,以文化产业、水利设施、义务教育等为重点,积极协助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申报和包装项目,为全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第三,为企业服务。
真正为企业着想,替企业解难,给企业办事。
第四,为百姓服务。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政策支出,加强对涉及民生财政政策和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补贴标准、适用范围和发放程序,确保把惠民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市财政局财政工作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刘 传 保
2012年3月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办[2009]37号)、省政府《关于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皖政[2009]93号),市政府办《关于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六政办[2009]73号)文件精神,结合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就如何提高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讲两点意见。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
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行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财政干部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二、我县财政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对策
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财政部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财政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收入总量轻收入结构。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总量连年都有很大幅度攀升,纵向看确实来之不易,令人欣慰,但收入结构很不合理,一方面是税收收入中中央税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新增可用财力较少,另一方面是非税收入(尤其是行政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大。
(二)对支出期望值高对收入关注度低。由于收入总量逐年增长,有些部门、乡镇以及少数财政干部,或多或少地认为我县财政收入盘子大,多支出没有关系,存在着浪费现象,至于收入那就是收入征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三)财政管理法律体系不尽完善,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预算约束力不强,轻预算编制且预算追加频繁,从而使预算执行迟缓,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四)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专项资金切块管理较多,财政部门往往牵制于相关业务部门,财政性资金使用不够规范。我县近几年虽然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和“金财工程”改革,对财政管理起到不小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财政部门与县直单位、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一些财政管理干部素质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改革接二连三,而且很多财政改革往往先于政治改革(如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改革),有些财政干部显得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因此,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既是业务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省财政厅提出的“立足法制化、追求精细化、推进规范化、着力科学化、营造常态化”的具体要求,更是解决我县财政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每位财政干部都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
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位财政干部,无论是局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支持发展促增长”这一中心,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在局党组领导下,严格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履职尽责。同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解决工作中专业知识面不广,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功不深、基本技能不精、工作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工作效率,敢于面对财政改革中的压力和矛盾,积极探索更好更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改变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财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七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绷紧“法律”这根弦,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研究透、执行好每份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要求,尤其是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及财政资金支付、国有资本经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绝不能凭经验靠主观想象开展工作,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而且容易违规甚至违法。
2、注重流程设计。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近年来,财政改革不断,加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民生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家电下乡等工作较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不按流程(程序)
发放,势必造成财政政策透明度不高、财政工作程序不透明、工作程序不规范,既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按照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方案,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3、完善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做到分工明确、首问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制度,以事定岗、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权责一致,并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服务承诺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没有疏漏。
4、加强绩效考核。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按照财政部、财政厅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如何确保每一笔资金拨付出去都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加强监督,避免资金使用的铺张浪费或挪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理念的要求。
5、健全配套制度。在执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做到反映财政工作规律,符合财政工作实际,可操作、可检查。县直和财政所对财政及财政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不少制度,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还有的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管用、针对性强、有奖有罚的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6、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财政干部如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就如同瞎子过河、盲人摸象,是胜任不了工作的。
7、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工作
1、规范财政收入管理
2010年我县财政收入经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为1050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20%。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必须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同时积极处理好结构性减税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国税、地税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和配合,密切跟踪财政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共同做好收入征管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尽力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依法征管力度,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管理。做好税源的普查和分析工作,摸清重点税源,尤其要对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税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测算,提高税收征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抓好零散税源的征收和管理,努力作到应收尽收。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推进政
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产权转让的管理,规范收益收缴程序,确保及时足额缴库。
2、规范财政分配管理。
依法编制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即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二要进一步完善“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性基金和财力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三要科学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实行“以乡镇为主体,县乡共编”的预算编制制度,不断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四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严格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五要规范预算追加,严格审批程序,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规范预算执行管理。
一要强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尤其要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常沟通、协调,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二要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规范用款计划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支付率,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同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加快推进县直所有单位(指乡镇中心学校及县直部分单位的二级预算单位)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三要规范政府采购,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采购运行管理,在充分节约财政性资金的前提下,提高采购执行效率;四要强化支出进度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快“指标——支付”一体化管理改革和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步伐,逐步构建财政支出的快速通道。但是,绝不能因为考虑到预算支出进度、执行率问题而忽视管理,预算、支付中心及乡镇(开发区)财政所(分局)等在预算执行中一定要从严控制公务购车及运行费、公务接待、出国(境)、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五要强化财政自身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发放管理。
4、规范财政监督管理。
一要规范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优化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二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群众监督;三要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逐步扩大绩效考评范围,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四要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建立动态全程跟踪制度,延伸财政管理链条,主动协同部门进行科学分配、优化实施方案、强化督促检查、纠正执行偏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要规范财政监督检查,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5、规范财政队伍管理。
再完善的制度、再健全的机构,其工作都必须通过每个人来完成,财政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因此,一方面每位财政干部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
道德规范,淡薄名利;二要认真踏实做事,既要想干事,又要能干事、干成事,但要想干成事,必须精通财政业务(包括熟练计算机操作),业务不熟练是无法百分之百完成基本工作的,更谈不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了;三要主动、优质服务,工作中坚持按“快、细、实、严”的要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心尽责,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责;四要形成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机构建设,完善县乡财政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努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财政行业特色的财政文化,强化财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奉献、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
同志们,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的是长期任务,有的是阶段性工作,有的是努力方向,有的是现实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涵盖了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管理的完整体系。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推动、部门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重在落实;关键在于全县财政系统真抓实干,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敢于先行先试,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推进;关键在于财政干部队伍增强素质,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的生财之道、聚财之法、理财之方,全面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第五篇: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沈阳“四五”普法工作回眸
从2001年开始,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我市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在全体公民中认真组织实施了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四五”普法的五年,既是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全市努力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围绕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围绕打造“三化”沈阳和建设“四位一体”的法治诚信城市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工作取得新突破,其主要特点是:
领导重视,启动迅速
2001年12月,市委以市委文件向全市下发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沈委发[2001]23号);2002年3月,市委常委会议专门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市委行湘书记亲自担任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7月10日,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府礼堂召开了沈阳市开展“四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会议,行湘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后市委又提出了“打造三化沈阳”和建设“四位一体”的法治诚信城市的目标,构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法治文化。
市人大多次听取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做出了《关于实施“四五”普法规划 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市政府努力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诚信政府问题。
市政协先后几次听取“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视察全市工作的开展情况。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多次出席有关法治内容的研讨会、工作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市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重实践,抓好结合2002年7月,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沈阳市实际,提出并注重实践了八个结合的工作机制,即:努力实现普法与加强地方立法相结合;普法与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普法与促进公正司法相结合;普法与增强规则意识相结合;普法与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普法与加强道德建设相结合;普法与促进社会诚信环境建设相结合。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照八个结合的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民主法制建设,为沈阳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八个结合的工作机制得到司法部的充分肯定。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1、在地方立法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25件。实行立法“三审制”,对重要的法规草案确立全民讨论制度,广泛征求各层次意见,提高了立法质量,构建较为完备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2、在依法行政方面。全力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诚信政府。政府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削减至165项,审批时限压缩到4.8天,成为全国大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各级政府完善对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市政府还聘请了法律顾问团。
3、在公正司法方面。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全市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司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司法实践中坚持公正与效率原则,严格执法;全面开展创建安全城市工作和严打整治斗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4、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全市社区和村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积极推进社(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在依法信访方面。全市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一整套责任机制;建立了“四位一体”控、息访工作责任制;在市、区县(市)两级信访部门设立人民信访法律顾问室和法律援助中心驻信访办联络部,已有700名律师介入信访涉法接待工作,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我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6、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自2001年至2005年,全市约有580万人受到法律知识教育,占普法对象总数的95%。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普及率达到100%。为推进沈阳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和促进了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带动四个层面的法制教育。市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企业依法治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制定了规范性文件,使普法的重点对象和依法治理的基本方面都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全市为重点对象层面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法律培训班,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了有万余名领导干部参加的法律知识考试。广泛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工作。全市二十家单位联合开展话上访、话集资、话城管等10个“以案说法”专题宣传活动。
围绕我市社会稳定,开展系列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13个区、县(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依法逐级有序上访专项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针对和平区和平广场经常出现的三方面人员群体性私自集会的情况,开展了17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从2005年6月16日到7月底组织全市开展“抵制非法集资、防范投资风险”专项法制宣传活动。
7、在法律服务方面。全市现有律师所122家,执业律师1650人,百人所3家,全国优秀律师所2家。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百人法律顾问团和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团,共为1191家国有、民营、外资企业担当法律顾问;在10个政府机关、7家企业实行公职、公司律师制度。公证工作业务范围已拓展到社会和经济领域的诸多方面,五年共办理各类公证884885件。全市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已经形成,五年共办理指派案件2600件。
创新载体,提高效率
2003年8月1日,东北第一家专业普法网站—“中国沈阳普法网”正式开通。普法网共设11个栏目,每天网民的点击率都在3万次以上,现有22家包括全国人大、政协、中央政法委及国家有关部委等重要网站和我们建立了友情链接,成为全国一流的普法网站之一。《法治之路》共有22个综合性栏目,成为指导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