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咨询个案2
智障儿童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生理上的缺陷必然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半以上的智障儿童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人格等方面 [1-2]。许多从事智障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发现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比正常儿童多见,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促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更加严重的阻碍。对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了解、发现智障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笔者在从事多年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尝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本文对三个智障学生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为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从事智障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和智障儿童家长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
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单一存在,但大多数是合并存在的,加上智障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理解与领悟能力差,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大的难度。下面分析三个对智障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1.1 案例 1 唐唐,女,20 岁,智商 38,中度智力残疾。因被教师发现上男厕所、扒男生裤子、看男生隐蔽处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班主任反映唐唐近一周来喜欢去男厕所看男生小便,被男生发现后不但不回避反而大笑,情绪亢奋,有时在教室里公然去扒男生的裤子看,在同学中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性行为异常,情绪问题。
心理辅导方案:唐唐为中度智力缺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但平时不爱说话,合作性差,因此主要采用解释性心理辅导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消除她的不良行为,以免在学校造成更大的影响。计划每周约谈 3 次,每次 60 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由心理教师对唐唐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分析,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的,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很羞耻。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告知唐唐男女两性的区别,对她进行性健康教育。同时建议班主任平时看见唐唐此行为应立即给予终止,如果当天没有发生此行为则给予表扬或奖励。在辅导过程中唐唐合作性较差,很少说话,也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经过一周的约谈后,唐唐的性行为异常得到控制,但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发脾气、无端哭闹、不愿上课、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教师越劝越严重,大声哭叫;晚上睡眠差,半夜起来活动,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在心理辅导室也无法安静下来,处于兴奋状态 , 或哭或笑。情绪问题维持几天仍难以控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说明唐唐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配合药物控制情绪。通过观察,唐唐服药半月后情绪逐渐稳定,性行为异常也未再出现。
小结: 智障儿童需要层次发展缓慢,达到的水平低,对较高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少,而原始的本能需要亢进,性行为异常在智障学生中比较常见。智障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意识较低,自控力差,特别是年龄较大、智力缺陷重度较重的智障男孩大部分都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甚至不管场地、时间就公然手淫,令教师很棘手;智障女孩中还发现有“夹腿综合征”的性行为异常 [3] ;喜欢抚摸、亲近异性同学或教师在智障学生中也比较常见。此例中 唐唐已成年,开始主要表现为性行为异常,通过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干预后得到改善。但由于她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行为问题受到了外界的压制,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情绪问题,通过心理辅导难以见效,最终借助药物得以改善。此例也说明对于智力水平低下学生的严重情绪行为问题必要时应考虑联合药物来进行控制。
1.2 案例 2 巍巍,男,14 岁,智商 61,轻度智力残疾。因逃学 2 天 1 夜、说谎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巍巍在自己来学校途中没有搭上校车,外逃,独自在外面度过 2 天 1 夜,被家人回。家人和教师了解其外逃情况的过程中前后说话不一致,说谎,违拗。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品行问题,主要为外逃、说谎。
心理辅导方案:巍巍为轻度智力缺损,在普通学校上过 4 年级,有较好的语言表达、理解与领悟能力,主要采用认知心理辅导的方法。辅导的四个主要任务:争取巍巍的信任与合作;让巍巍能如实讲述 2 天 1 夜的逃学经过与当时的心情;让巍巍自己分析当时的想法与行为的正确性,帮助巍巍能够认识到此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巍巍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计划每周约谈 1-2 次,每次 60 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巍巍在辅导前期表现很不稳定 , 有时合作、说实话,有时则违拗、说谎,有戒备心,当心理教师揭穿他的谎话时则发脾气、拍椅子。问他为什么要逃学,主要是周一早上来学校时没搭上校车,于是想着在外流浪到周五回家(寄宿学校),就谁也不会知道了;问他整件事错在哪里时,则表现很得意,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能“瞒天过海”,并自命此次经历为“出游记”,根本不能认识到外逃行
为的后果。在心理辅导期间,与巍巍的父亲约谈了一次,了解到巍巍的父母在家对他要求很严格,平时很少沟通,一犯错就打骂伺候,巍巍很怕父母知道他在学校的一些不良表现。与其父沟通,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同时就家庭教养方式问题也与其父进行了探讨,家长表示理解。
经过 10 余次的约谈与接触,渐渐取得巍巍的信任,巍巍的违拗态度明显好转,能如实讲述当时逃学的经过与心情,说当时很着急、心慌,不敢打电话给老师、不敢回家,怕家人知道打骂他;能对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进行反思,如认为“老师、父母知道了他没来学校,一定会批评他、打他,如果他在外熬到周五回去,学校不会知道、以为他在家里,家人也不会知道、以为他来了学校,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其实这种想法太幼稚了,学校和家人很快就发现他不见了,是不可能隐瞒的。教师还要求巍巍能思考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没坐到校车、迷路等)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他能自己说出应该给家人、老师打电话,或者寻求交通警察的帮助,这样才不会给关心他的人带来不必要的担心和麻烦。巍巍表示在外逃的时候自己也很害怕,以后再也不逃学了。
小结: 品行问题主要是指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破坏性行为、说谎、逃学、偷窃、欺骗、故意捣乱等,这一般在轻度智障学生中可见,男孩较多。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成年后很容易发展成为反社会行为,行为与整个社会行为规范相背离,甚至做出损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等的违法行为,后果严重。此例中 巍巍的逃学行为主要是因为突发事件(没坐上校车)和事发后他的一些错误想法而引发的。智障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低下,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很幼稚和令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辅导中要善于挖掘学生不合理的认识与想法,让他们认识到由于自己错误的想法而导致了错误的行为,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但智力水平较好的智障学生采用此种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3 案例 3 明明,男,14 岁,智商 49,中度智力残疾伴多动障碍。因多动、乱跑、自伤导致右侧颞顶部头皮血肿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明明 4 岁时被发现好动、自笑,智力发展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中度智力低下伴多动障碍”,采用药物治疗,但未按医嘱进行系统服药,常自行停药。明明 6 岁入普小后学习成绩跟不上,在家偷钱、说谎,在学校好动、捣乱,扰乱常规教学秩序而转学接受特殊教育。明明入特校后依然好动,自笑,到处乱跑,不进教室,老师越追越跑得起劲。有时用头去撞墙,此次导致右侧颞顶部头皮血肿。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行为问题,主要为多动、乱跑、自笑、自伤。
心理辅导方案:明明因多动、乱跑等各种行为问题的影响,智力测查为中度缺损,但他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领悟能力,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够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主要采用解释性心理辅导、自我暗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计划心理辅导每周 1 次,每次 60 分钟;康复训练每周 2 次,每次 60-80 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心理辅导过程中明明主要表现为自笑、好动,自诉心烦,外跑和自笑自己无法控制。与老师接触时皆多问少答,不善于表达内心想法。向明明说明在学校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不可以到处乱跑,而自我伤害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并告知老师是为了要帮助他,他应该学会并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明明表示接受。教给明明自我暗示的方法,要求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在学校不可以到处乱跑、不可以伤害自己,并要求他主动控制自笑,增强自己的意志水平。在辅导和训练过程中发现明明有自笑行为,教师立即给予暗示,要明明进行自我控制。康复训练主要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通过传拍球、滑板爬、大滑板、平衡台游戏、跳床运动、大笼球、独脚椅等项目的训练,改善明明的注意缺陷与多动,并增强其控制能力。
小结: 智障儿童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伴有多动、注意力缺陷,上课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的智障儿童还伴有冲动、攻击行为,表现为易激惹、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或者辱骂别人;幼小者则表现咬人、咬物、好打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有些智障学生则内向攻击,表现为自伤,如达不到要求或者愿望受到约束时出现捶胸、打头、咬自己的身体、撞墙等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行为如不及时防范,常会给自己或他人身体带来严重伤害,明明就属于此类问题。经过一学期的心理辅导与康复训练,明明学会有意识地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未再出现自伤、外逃现象,偶有自笑,多动行为虽有所改善仍常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及家长协商转介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控制多动。此例表明需要对智障儿童中的一些较严重的行为问题进行康复训练,但一些由生物学病理基础而导致的行为问题(如多动障碍)仅通过教育与训练收效甚微,必须考虑联合运用医疗手段以促进康复。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主渠道
教育康复是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手段,要改善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意提高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着重培养他们克服困
难的精神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要加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道德行为规范意识,从而让他们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做几次辅导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对智障学生尤其应该如此。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应该考虑这一堂课与什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可以培养智障学生塑造怎样的心理品质。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因此一方面要使教师自身的心理更加健康,以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另一方面让教师形成自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能够让智障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2.2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目前全国已有少部分特殊学校配有专业心理教师,对智障学生而言,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教师应与任教教师一起协商智障学生目前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集体心理辅导是对辅导群体中共同存在或常见的心理问题予以分析、讨论,并提出改善与解决的办法。集体心理辅导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调动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参与,以达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但集体心理辅导在智力缺陷程度较重的学生群体中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家长、任教教师、心理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智障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应重视这些问题背后掩藏着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一些程度较重的智障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生理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教师应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更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更重视去挖掘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并给予合理满足。
2.3 行为矫正与康复训练是必要的辅助手段
智障儿童由于认知水平低下,理性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对他们进行一般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常常很难取得象正常儿童那样满意的效果,有时甚至收效甚微,因此往往还需要借助行为矫正与康复训练的方法。行为矫正可采用奖励法、忽略消退法、暂时隔离法、厌恶疗法、替代疗法等 [4-5] ;专门的康复训练有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多感官训练、认知训练、音乐治疗、美术治疗、书法治疗等,根据智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运用。特殊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训练室或治疗室,由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对智障学生进行系统地训练与行为矫正。
2.4 正确鉴别各种心理问题,及时转介
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生理上的病理基础,他们的心理问题有时很难找到直接的外界原因。智障儿童中由生物学病理基础引起的较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通过特殊教育与训练一般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常必须借助药物来辅助治疗。如频繁发生的严重情绪行为异常、严重的攻击与自伤行为、兴奋躁动、多动症、抽动症、神经症性障碍或精神病性障碍等,特别是患有大脑进行性疾病的学生,他们的疾病尚在继续,疾病的存在直接妨碍着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平时应细心观察,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到学校心理辅导室进行咨询。心理教师应对智障学生中这些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进行鉴别与区分,哪些是在学校内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借助医学帮助的,并提供处理建议,做到早发现、早转介,进行及时的诊断与干预,如药物控制、住院隔离等,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结语
智障学生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学校校长的重视与领导下,有心理专业人员的指导,有全体教师的参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多重角色地位,自觉地加入到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共同促进智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报告
摘要:来访者为大一学生,因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产生焦虑,不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而来咨询。考虑到来访者的基本情况,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行之有效的安排。
关键词:职业生涯 发展方向 个案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案例基本情况和分析
1.1来访者基本资料
丁某,女,20岁,汉族,大一学生,物流管理专业。该生性格积极向上;做事实事求是、有原则,责任心强;人际关系良好。家庭氛围和谐,父母之间关系良好,与本人的关系平等,在一些重大决定时能充分讨论,尊重孩子的意愿。
1.2来访主要原因
丁某在报考志愿时,考虑到商科是我校的优势专业,选择了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学习。目前,丁某对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还比较感兴趣,但听说学长、学姐们找工作并不容易,本科毕业的薪资水平也不高,丁某感到前途渺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咨询方法和过程
根据丁某的兴趣、能力、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职场现实环境因素,根据她的职业倾向以及价值观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其毕业后适合且能切入的有发展的工作平台,并为实现这一就业目标做好行之有效的安排,做好就业准备工作,针对性的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2.1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使其加强对自身的了解
首先引导学生做了“霍兰德兴趣岛”的测试,其最想去的岛是亲切友好岛,丁某解释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有很多好朋友,喜欢在比较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接下来又指导其完成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其测评结果为:“SEC:社会活动家、工商会事务代表、教育咨询者、宿舍管理员、旅馆经理、饮食服务管理员”。两项测评结果较为一致。
在能力方面,一方面运用非正式评估的方法,引导来访者完成“成就感事件”的回顾和分析;一方面指导其进行专业的“就业能力测评”。丁某谈到的“成就感事件”包括:高中时在老师批评的压力下仍然出色地完成了出板报的任务;大一时组织班里同学参加一二?九合唱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面对我“在这些事件中你是怎么取得成就的?”这一问题,丁某认为这与自己“有耐心,组织及抗压能力较强”分不开,也与其在“就业能力测评”中的强项能力一致:沟通交际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其弱项能力表现在实践执行、自主学习、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面对这样的结果,丁某表示是比较准确的,因此我建议她今后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坚持思考,敢于质疑,并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了解价值观,主要指导使用了“WVI职业价值观澄测量表”,结果显示,其注重的价值观主要有社会交际、成就感和经济报酬。
最后,指导其进行了MBTI性格测试。结果显示为ENFP,即外向、直觉、情感、知觉,对应的类型为倡导者/激发者,表现在丁某身上就是为人热情,爱结交朋友,特别善于与他人沟通,在班级有较高的威信。不喜欢做过于细致的计划,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灵活处理。
通过对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及性格的探索,丁某感到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初步确定要从事本专业组织管理类的工作。
2.2帮助丁某正确分析并认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
从家庭环境看,父母为其成长营造了良好、民主的氛围,重大事件都比较尊重自己的决定。
从学校环境看,我校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所在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十,师资力量及硬件条件较强。往届毕业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中虽然也存在着较大的压力,与其他专业相比该专业仍然有着较高的就业率。
从职业环境看,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乱象丛生,未来必将迎来一次大洗牌,届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应该会急剧增加。在对职业的初步锁定中,丁某倾向于京东或者是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认为营业员、储备员等等都是可以尝试的。
2.3帮助丁某就职业发展问题进行决策
根据“SWOT”分析法,分析出学生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其优势在于:大一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在各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参加了学生会的体育部和轮滑社,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人脉;性格比较乐观。劣势在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还不够稳重。机会在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未来学校会帮助提供实习和找工作的招聘及面试机会。威胁在于:英语成绩一直不太好;就业时如果专科生的能力较强,企业更喜欢雇佣薪酬要求较低的专科生。
2.4制定职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大二阶段,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打好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加入和专业相关的社团/协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假期尝试去做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特别是主动性与受挫能力。大三阶段,一方面要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是否充分。大四学年,学习进入冲刺阶段,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最终方向。一方面,准备就业相关事宜,例如制作个人简历、熟练面试技巧等等。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准备考研的相关内容,备战研究生考试。
中期目标:如果选择工作,利用毕业后三年的时间掌握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技能,学习各种知识,关注这一行业最新动态,逐步积累理想目标所需的知识技能。如果选择考研,在读本的几年中,更要有目的性的去学习,特别是专业性理论基础知识,在本科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
长期目标:事业成熟期,至少从营业员一步步做起,进而到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争取进入韩资或外资企业。咨询效果
通过几次的咨询,丁同学在自己的心里有了一条通向职场成功的道路。她的情况在于对自己及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就业只盲目听信他人的情况,自己没有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而本次咨询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因为丁某学会了对自己及外界环境等各种信息进行动态的整合、分析,并初步把目前所学习的物流专业作为以后的发展方向,之后又在各个阶段给自己设置了明确的任务目标。这充分调动了该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其不断持续前进的动力。
第三篇:EAP咨询个案:我的烦恼,你帮我!
EAP案例:我的烦恼,你帮我!
李静今年42岁,是某企业的部门经理。此时,她正坐在办公室独自思索。
近年来有好几件烦心的事困扰着她。首先是家里的事,她的儿子今年上初中后,性格有些变化,不太容易沟通,李静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进行恰当的交流。昨天晚上,看到他只顾看电视,不做功课,李静就说了他几句,谁知儿子尽然摔门而出。李静感到孩子很难教育。
其次,秘书最近不知怎么了,魂不守舍,工作经常出错,李静百忙之中抽时间找她谈了几次,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由于秘书的失误,李静不得不给公司领导道了好几次歉。
另外,李静的下属的一个科长因为新上任,下属中有个老资格的员工不服从安排,科长一气之下找到李静,要求将那个员工调离本科室。
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李静女士觉得自己并不在行,但又不得不同时面对,真令她感到头痛。突然,她想到公司正在运行的EAP项目,EAP的宣传说,“有问题,找EAP”。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拨通了EAP的咨询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位态度和蔼的女士,她听完李静的诉说后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安排家庭教育专家与李静联系,一起约时间探讨孩子教育的问题;第二、请李静的秘书和那位科长直接与EAP联系。
通过EAP专家的帮助,李静明白了孩子正处在第二反抗期,并从专家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EAP的人际关系专家在与科长的面对面交流中,对他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自身的性格弱点作了全面的分析,使他感到受益匪浅。秘书在与EAP专家交流后,做事认真多了,错误也少了很多。
通过EAP的帮助,李静把许多与人心理有关的工作将给EAP的专家处理,她自己则集中精力处理直接与工作有关的事宜,没过多久,李静就因表现出色而受到了嘉奖。
第四篇:个案
个案分析:滑梯下的秘密
案例发生的区域:滑滑梯 背景:
小朋友对滑滑梯充满了莫大的兴趣。这天,我们根据周计划来玩滑滑梯,在大家开心玩的过程中,我观察着他们的表现:有几个孩子正排着队很有秩序地上楼梯,几个人在排队等待,有的小朋友摆着各种造型准备滑下去,威风凛凛的样子,有的小朋友在攀爬,一点都不害怕,有的小朋友在转盘,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只有倪雨辰在滑梯那块有洞的底下弓着腰从这边跑到那边,而他的身上呢,则沾满了枯黄的草。案例描述:
当时我见他玩得开心,只是提醒他说:“要注意安全啊!”可他依然乐此不疲,我就继续观察他,好一会儿,他笑嘻嘻地出来了。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在那下面玩?那里好玩吗?”他说:“我在下面很好玩的。我听小朋友跑,有咚咚的声音,很好玩。我从那个洞洞里看小朋友的脚,他们一直跑来跑去,我看看那个脚是谁的?我还要看一看,哪个小朋友跑得快?我有的时候从洞里看小朋友,一只眼睛看到了小朋友的脚,两只眼睛看就看到了小朋友的眼睛。”我连连点头说:“确实好玩,老师怎么没想到。”并说:“那还有什么秘密呢?”他见我这么感兴趣,忍不住说:“我在这里还可以藏起来,与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可以从洞里和小朋友玩传话的游戏。”停了一下,他遗憾地说:“就是在这下面玩,我的裤子会弄脏的。”“可是,你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别人没发现的秘密,也找到了很多快乐呀!”我鼓励他再到滑梯下面去玩玩,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他又钻进去玩了,一会儿他出来告诉我说:“老师,我发现滑梯下面有几只小虫子。”
孩子的话触及了我的心灵,孩子身上那独特的想法让我赞叹、折服,我们哪个成人会想到滑梯底下会有如此美妙的意境呢!
案例分析:
真正想读懂孩子这本难念的“书”,必须关注孩子在寻常时刻的行为,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怎样学更有效?对于要在分析和解读孩子行为的实践中,从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客观、公正地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欣赏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孩子,尽力去开发他们的潜能。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如何把这些道理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这有待于我们认真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言行,并对之进行剖析和反思。
指导策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他是聪明的,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视角;他是机智的,能够把看似无关的事物加以比较联系;我在倾听他心声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省自警,实现着自己与孩子的教学相长。换一个角度思考,孩子可获取很多经验。我们能在关注儿童寻常时刻中,看到儿童有很大的学习潜力,这是我们成人思维和幼儿思维的主要差异所在。
对于老师来说,在倾听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需要、独特的想法、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能力„„因此,我们以寻常时刻为抓手,逐步学习观察、记录、解读、回应幼儿的策略,力图改变以往的视角,从幼儿的立场去分析和解读他们的行为、经验和人格建构过程,去理解和适应幼儿,这样才有可能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
第五篇:工伤咨询典型个案引人深思 上班打架受伤不算工伤
工伤咨询典型个案引人深思 上班打架受伤不算工伤
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寻找资料>>
本报讯记者马汉青、通讯员吴子因报道:在昨天市劳动保障局、市建委、市安监局联合举办的大型工伤保险咨询活动上,群众咨询不断,传出不少工伤保险的典型个案。
因工作原因斗殴不属工伤邓某是某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车缝工,去年10月在公司上班时,因鞋材分配问题与工友肖某发生争执、打斗,被肖某用裁剪刀刺成重伤。邓某认为自己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应当属于工伤。劳动保障局有关专家指出,事情起因虽然与工作有关,但邓某的受伤不属履行工作职责所致,其情形是法律法规、厂纪厂规所禁止的行为,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受伤就算工伤?周某是上海某化妆品广州公司推销员,去年公司派她到某市出差。她与客户洽谈完业务后,顺路去探望一下老同学,在返回酒店时被一出租车撞伤。公司经调查认为不属工伤。周某不服,认为其因工出差的整个过程都应看作是执行单位工作任务,在此期间受到的意外伤害应是工伤。有关专家表示,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但周某虽然是因工外出期间受伤,但不是因工作原因所致,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出租车公司应为司机参保去年12月,某出租车公司一辆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上被一大客车追尾,造成出租车司机吴某当场死亡、两名乘客受伤。吴某妻子除向大客车提出交通赔偿外,还向出租车公司提出工伤补偿。出租车公司认为吴某是买车挂靠到该公司的,签订了《车辆挂靠经营合同》,他们之间建立的是经济合同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同意补偿。对此,专家认为,出租车公司虽然与吴某签订了《车辆挂靠经营合同》,但实质上是公司把出租汽车部分经营权发包给吴某承包,吴某才有权以该公司名义进行经营。吴某是自然人,应当由该公司承担工伤补偿责任。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