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3:2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第一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陈少萍

暑假读了《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书中真实地记录了教师们喜怒哀乐的情感,记录了教师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教育机智。是书中质朴的语言打动了我,是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启发着我,也是一位位优秀班主任们的亲身经历引导着我,总之,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总是怀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心情。这种心情中既有对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的崇敬之情,也有对这些充满智慧和爱心的班主任的佩服之情,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心底对自己未能做好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自责之情。

书中的许多细节都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情节似曾相似,但文中的作者的做法令我自惭形秽。

张燕老师的《宽容让我如此美丽》一文,则给我一直以来困惑在心底的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我发现最近我们班的丛佳欣,最近学习成绩有很大反差,态度有点不正常。在一次生词测试之后,面对那么多的错字,我气愤地把她叫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想与其沟通一下。但是当晚,从其妈妈口中得知,孩子对我有看法,说她在同学们众目睽睽之下走出教室的,觉得很没有面子。而我则认为,当时没有选择在教室,是怕出她的丑,怕她看到其他同学的怪异的目光,我自认为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到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张燕老师的《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给了我启发。我如果当时再仔细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也就很可以理解了,谁愿意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听到老师找自己出去进行“爱的教育”啊,更何况一个小女孩可能更加在意的是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要面子是他们的通病。如果当时考虑到这些,换个更合适的时间或者地点,或许收到的就不是她的不悦,而是一种感激后化为动力的能量。《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文,给我更多的心灵的震撼。它让我体会到:我们光有爱孩子的心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懂得怎样去爱,尤其是要讲究“爱”的方法。一个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一个班集体,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乐园”,重要的因素在于这个班主任是否具有人格魅力,在于这个班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中汇集了众多优秀班主任宝贵的实践经验,读着这些经验,你会从中体会到:一个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怎样才能具有人格魅力;一个班集体又是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乐园”,如何才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的情感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唤醒人的智慧、意志、行动。老师的一个微笑、眼神、动作都足以使孩子产生自信;老师的一句深情的表扬、鼓励,也足以使孩子将困难的事做下去;老师的一句体贴的问候、温暖的抚摸,都足以让孩子投怀送抱……孩子在这样健康、积极的情感下熏陶着,感化着,良好的情感被自然而然地得到内化、升华。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的智慧有点石成金的功效,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一幅幅秀美的风景,更看见了为师者那一颗颗高尚的智慧的灵魂。努力做一名专家型的班主任,应该成为每一位班主任提升人生价值、体现生命辉煌的理想目标。而要成为一名专家型班主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无疑会给你许多帮助和启迪。

读完此书,我会借鉴更多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今后在工作中,当我再碰到顽皮的学生、刁蛮的家长、棘手的问题,我不会再感叹教育的寡助、教师的无奈,理应做到积极思考,剥茧抽丝地解决问题;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自己太缺少

静心的思考,务实的工作作风;还需历练自己积累的功夫,还需增长认真地功力。

第二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周晓蕾

当我认真阅读品味《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这本书的时候,就好像有许多富有情感且智慧的教师站在我面前,他们满腔热血,为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又犹如一位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同事,在教育的大舞台上各显其能闪烁出智慧的光芒。教师的情感内涵很丰富,它除了要有奉献精神外,还要宽容、理解、一视同仁等等。

一、热爱“差生”

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后进生的教育向来是教育中的难题,他们中有学习不好的,有不遵守纪律的,有懒惰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于永正老师对“差生”从未歧视过,反而更加体恤、关照他们。是的,热爱“差生”吧,当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是长的难看的孩子,真心地保护和培养“后进生”的自尊感,让他们在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到安全和自由。用高度的放大镜对他们微不足道的“优点”进行放大性处理,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获得进取的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二、将师爱进行到底

薛老师以一颗母亲晶莹剔透善良之心抚养7岁成孤儿的“我”长大成人并考入大学,而薛老师终身未嫁,在44岁时猝然离世。这

是一种博大的无法言喻的师情母爱。谁言寸草心呀,薛老师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作者的身上,作者得到了无比的亲情和挚爱,幸福得长大。真心地爱学生,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的成长,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薛老师将这一职责发挥到了极致,人生得此良师,足矣。

三、宽容的力量

撒谎竟然被宽容击倒,李校长真乃教育大家呀。为了逃脱跑操,田宇故意扯掉了裤子上的纽扣,李校长不动声色拿来自己的大裤子,用执着、宽容对待他的狡猾与懒惰。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作为教师,一味地批评学生不如给学生点空间,让他们在宽容背后找些台阶下,倘若对学生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只能令学生更加反感,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李校长以海的博大胸怀挽救了田宇,也教会了我对待学生要以诚待人,以德报怨,要付出真心。宽容的力量是伟大的。

第三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爱心教师

——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 建昌营镇第三中心完全小学 李学敏

徜徉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之中,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得到启迪!这就是我在拜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时最真实的写照。不是编造,更无虚伪,我真真的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从中受益着„„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智慧篇》中于永正老师的“把发现留给学生”。我们小学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孩子们还小,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老师来帮助解决,课堂上硬性灌输的事件简直是再普通不过了。可于老师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的就坚决不告诉,非要告诉,也不马上告诉,到了不得已,才告诉。

当然,告诉之前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且要能发现得准,老师必须先发现,尽量地去发现,即把自己要教的东西把握好。在学生面前要装糊涂,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点拨、引导一下。如果学生的发现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有的见解甚至比我们更深刻,更高明,那你就会收获到作为老师才能体会到的一种幸福,你会比自己发现还要激动、兴奋。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两句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老师的责任是唤起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现代教

学论最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去探索、研究,即使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它对学生的发展起的作用,和老师把正确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当是民主的,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课堂氛围应当是和谐的、宽松的。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

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没有扮演好“导演”的角色。我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认为一堂课下来自己累得够呛,可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还是提不上来,觉得自己真的是白忙活了。我们常以“教师像蜡烛”的比喻来讴歌教师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源,如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来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致力于点燃,最起码要引导学生同自己一起燃烧。否则纵然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培养不出创新人才,那也只是无价值的牺牲。

教师有了对学生的爱还是不够的,还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如果有智慧作引导,再加上自己对孩子们绵延不绝的爱,孩子们才是最幸福的!

第四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作者:薛农基 张行涛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的作者除了于永正等少数著名的特级教师外,大都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普通教师,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所反映的也是教师们熟悉的事件和情感。无论是刘这这的《师情母爱》,还是王晓平的《心底的照片》,无论是赵健夫那《温柔的一刀》,还是罗开英那《用爱铸成的错》......都丛情感和智慧两个层面反映了教师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教师工作富有创作性的特点。而情感和智慧也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两条主线,会使我们再感受教育的普通与平凡的同时,也领略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教育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于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朱永新

这是一本平凡的书,因为文章的作者大多是默默无闻、常年耕耘于三尺讲坛的普通教师。

这是一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书,如同它以绿色为主题的封面装祯。书里的每个故事,每段经历都让人心灵悸动,心潮澎湃不已!

这,又是一本闪烁着智慧与情感光芒的书,它真实地记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

这本书的名字是《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手捧散发墨香的洁白书页,仔细品读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散文,一些柔软而湿润的感觉慢慢从心底扩散出来。什么时候,纸上的字已模糊成黑黑的小点?该是灯火初上时分。而我,却仍沉浸在一个个朴实而感人的故事里,潮湿的心情不能自拔。

曾经踌躇满志,满怀豪情地以校为家,设想多年之后,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也曾在多次挫折之后,心力俱乏,幻想某年,某天,某日,教师的职业可以简单到只需机械的传授文字,数字。多年之后蓦然发现,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平衡点。缺乏这个平衡点,要绕过很多弯路。而这个平衡点,就是朱永新先生所讲的“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这本书,以一个个平凡无奇的故事,一段段真切感人的经历,充分显示出教师的睿智与情感魅力。

“我爱学生,对差生从未歧视过,但我更加体恤、关照他们,正是在我儿子被老师冷落了之后。”这是于永正老师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的感言。作为教师,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把“爱”这个字深深铭刻在心里。但是,爱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事,需要落实到行动上。美丽的花朵人见人爱,而角落里那些黯然神伤的毛毛草,又有几人懂得怜爱?有谁敢坦言,你爱那些学业差、品行劣的学生呢?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孩子的自尊和承受能力,只以个人好恶评判对待他们。这,正是我们教育者的失误之处。

记得刚工作时,班里选拔学生参加学校的越野赛。有个女孩被选上后,坚决拒绝。这让我很生气,几次三番在班会上批评她不关心集体,不热爱集体,不珍惜集体荣誉。女孩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和老师、同学们疏远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女孩身上来例假,根本不能参加越野赛……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女孩因家境贫困辍学了。这件事,让我追悔莫及。倘若我能真正理解“爱”的含义,或者,我能把女孩当成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亲妹妹,是否,我会关切地问一声: “为什么你不参加?身体不舒服吗?”而我,没有这样做,读后感《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根据主观臆断给这个学生戴上一顶“不关心集体”的帽子,让她背负着老师和同学的冷眼离开了学校。

当书中故事再次唤醒久违的回忆,不由掩卷深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春风般的抚慰,都是爱的点点滴滴!班里的学生,就像良莠不齐的小苗,如果我们能以博大无私的爱去关注那些柔弱无助的孩童,以父母之心、手足之情对待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苗,给予他们同样或更多的阳光、雨露。那么,我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加丰硕!这才是爱的精髓,才是教育的神圣之处!

在“心底的照片”栏目里,我读到的是教师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欣慰。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三尺讲台上,教师付出着自己的情感与智慧,收获着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激和爱戴。一份份简单的生日礼物,一个个节日的祝福电话,病房里一串串银铃般的问好……让为人师者激情难抑。正如《生日的礼物》作者所言:“我拥抱着这些淳朴的真情,难以成寐。我得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和祝福。”而《病房里的骄傲》的作者在被医院工作的学生安排到特殊病房,孩子们簇拥着来看望他。面对拥有权势和钱财的病友,他由衷地感叹“孩子一旦心中有了你,那可是最真的呵……我只记得他们的目光全望着我,那里头包含着由衷的倾慕。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欣慰和骄傲。”

正是这些优美快乐的音符,组成了充满憧憬和期望的乐章。这里面,有教师个人的家庭生活,有教学工作的反思,重新审视……教师,既是一个社会的个体的人,更是一个肩负神圣使命的知识传授者,授道者。

“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情况。教师也如此。”如果我们真正把爱心倾注给学生,真正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就一定会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在智慧的世界里,他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如和风细雨,悄悄洒进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善良、感恩的种子扎根,萌发。

在“智慧篇”里,教师一改刻板说教的师者形象,于教育教学中处处显示诙谐、幽默。不温不火,恰倒好处。在《谢谢的魅力》一文中,作者说“一束鲜花,让松松得到了别人真诚的谢谢,一声谢谢,又让松松得已改变了自己。谢谢的魅力如此之大,我又怎能不对它也说声谢谢呢?”教师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相机启发、引导,也不失一教育的大智慧!《春天在雪花后面》,让我看到一个机智灵敏、幽默诙谐的优秀教师形象。雪花飞舞的冬日,一个老师第一次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们上课。他讲的课文是,朱子青先生的散文《春》。可是,刚读完课文,一个调皮的学生故意刁难,轻轻唱了一句:“春天在哪里?”老师却笑眯眯地回答:“现在虽然不是春天,却孕育着春的生机。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唱歌的同学,你还记得吗?”这样的机智,让学生无不折服。

纵观这部书,我发现了一个新奇美丽的世界:教师,是平凡的,教师的魅力却熠熠生辉。教师的生活,平静得无波无澜,教师的精神世界却色彩斑斓,璀璨明丽。

读完书,信手写下一句话“魅力教师,成就美丽人生。”这,就是教师的伟大之处。于无声处,于细枝末节,总有一双神奇的手,总有一双智慧的眸,让神圣的光芒穿行于平凡的工作之中。

第五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序和后记

总 序 薛农基

初闻《行者文丛》,非常感动,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序和后记。感动于行者的群体,感动于行者的思想和精神,更感动于《行者文丛》图书的境界。感动之余欣然应行涛博士的要求,斗胆写下如下文字,忐忑为序!

一段时间以来,我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张行涛先生、《行者文丛》编委会的蒋丰祥先生多次在一起探讨《行者文丛》的创意和策划。岁末年初,两位朋友从北京专程来访,讨论图书的愿景和规划。探讨中大家在许多理念和理想上都有共同的认识。这也是我和《教师博览》杂志正在筹划并力争做好的事业。于是,本着为一线教师做些实事、为基础教育做点真事的愿望,《教师博览行者文丛》诞生了。

《教师博览行者文丛》以“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为基本出发点,在与有关出版社合作的基础上,拟在五年之内推出尽可能多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著作,扶持并培养一批能将其有价值的思想和探讨付诸文字的专家型教师,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变中小学教师们的观念和行动,达到推进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课改得逐渐推进以及国家队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把教育当做毕生的事业来对待的有思想、有行为和效果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在由下到上、由点到面地触动并改变着现行教育当中那些落后的体制和僵化的观念,给我们的基础教育界带来了丝丝绿意和阵阵生机。

然而,一方面国内真正有思想和系统的教育实践并能将其较好地形成文字、专注的教师不是太多;另一方面,国内的出版界对籍籍无名的教师出书而言,门坎未免太高。这既造成了一线教师优秀的教育著作数量不多,也使许多颇具潜质的优秀教师不能步入教育书籍的作者队伍,他们有价值的思想和成果不能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所知。目前教师所出之书,大量的是面向学生的学科辅导类“教科书”,在应试教育氛围仍然浓厚的今天,出版这类书籍,已经成了许多出版社利润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一些教育出版社(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目光向下”,出版了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著,其中不少获得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但是,从总体而言,教师出书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教师博览行者文丛》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来自一线的优秀教育书稿,凭借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对书稿进行打磨,依靠《教师博览》等强势媒体开展宣传,依托出版社完善的发行渠道发行。在这样的资源整合和配合下,将更好地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出版教育书籍提供便利,有望走出一条新的教育图书的出版发行之路。作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媒体,《教师博览》办刊十余年来,一直以宣传、扶持国内基础教育界的优秀代表及青年才俊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我们深知,一个团队中优秀分子的水平,折射出该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对他们的宣传、扶持,不仅会对其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更会对整个团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整个事业的发展。而这些,正是一个负责任的教育期刊编辑和媒体所应担当起来的重要责任之一。十多年来《教师博览》向广大读者传播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推介了教育界的许多新经验和新典型,介绍了国内许多出类拔萃的教育人物,影响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十多年的办刊经历让我感受到,一线教师队伍中藏龙卧虎,不乏人才,他们是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领军人物和重要力量,需要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媒体)去宣传、关注、发掘。

从基层教师的佼佼者身上,我还发现: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经历实践、学习、思考、写作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为什么将写作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呢?一是因为写作是对前面三个过程最全面、理性、系统的梳理、提炼、总结和升华,二是因为一位优秀真正的教师,他有责任将自己长期以来在教育事业上那些有价值的所做、所思、所悟、所感让更多的同行们了解、借鉴。而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形成文字,广为流传,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试想一下吧,如果我们的教育史上缺少了孔子、苏格拉底、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著作,那么,我们教育历史的天空将会显得如何的暗淡无光啊!魏书生、于漪、于永正、李镇西这些从教育最基层走出来的明星们,如果没有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和经验能被全国那么多的教师同行们所了解和接受吗?

我们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这座桥梁,将许多一线教师闪光的思想和富有价值的探索传播到更多的教师同行当中去。

我们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这个平台,让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能够站得更高,走的更远;

我们更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的陆续出版,能够管中窥豹般地如实记录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段难忘历程,并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薛农基

作者为《教师博览》编辑部主任、资深编辑

书写改变人生 草根促动教改(代序)

张行涛

“作者”是一个词汇,“行者”是一个概念;

“行者”是一个群体,“行者”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

《教师博览行者文丛》是一套图书,《行者文丛》是一个平台,《行者文丛》更是一种境界!

一、我们是行者

“行者”一词缘起于我在2001年起草的“基础教育研究者专业发展计划”报告中,主要指在一线或者是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关注草根研究的各级各类研究人员。后来经过与“校本教研网”站长<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李作朝老师的交流,认为基层教育研究者这一概念过于学术化,不能够体现自下而上和草根的味道,在交流中形成了“行者”这一一个概念。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才提出了“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这样一个针对“行者”的基点。

1、行者——基层教育研究者

行者是基层教育研究者。来自基层,专业研究,这是行者的一个基本特征。换言之,行者包括有在基层做教育工作和从事基层教育研究的人员。从外延上而言,行者不仅是再基层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中专职从事研究的人员,而且包括所有具有研究能力、研究经历和研究热情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例如,研究型领导、研究型的校长和研究型的教师。

行者是介于理论与实践研究之间的专业人员,行者群体的成长,不仅可以对于理论研究起到积淀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直接促动中国教育事业的振兴。在中国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行者群体的壮大,不仅是个人的专业发展,教育研究的繁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兴盛,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兴盛。

行者介于理论者与实践者的中层,是理论于是实践相互转化的关键。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研究水平的提升,都有赖于行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只有行者队伍发展,才能使得先进的理念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使得教师队伍获得全面提升,使得教育改革得到有力保障。

2、行者——一线教育思想人

行者是一线教育实践中的思想人。善思与求索,使命与智慧,这是行者的鲜明特征所在。换言之,行者包括具有丰富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在于他们上下求索之“信念”,在于他们的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激昂之热情和理性之态度。

行者是“思想人”的群体,是智慧者的团队。行者必定是思想人,在实践中积累着智慧,在睿智中汇聚着思想。愿通过书写把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奉献给同仁,贡献给社会,让大家共同成长,享受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有了思想和智慧,教育才会有希望。教育不是体力劳动,教师不是教书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处体现着思想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行者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行走在教育变革旅程中。只有行者的群体越来越大,中国教育的未来才能够有保证,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振兴才能够成为现实。

3、行者——草根研究践行者

行者是草根研究的践行者。根于实践,勤勉力行,这是行者的又一个特色所在。换言之,行者的思想和智慧都是源自实践的,他们或者在学校中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默默耕耘,或者在耕耘中显现着思想的脉动。在实践中,他们体现出思想的活跃,处处迸发着智慧的火花,他们不仅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智慧地思考着自己的职业特点,并快乐成长着。

行者是草根型的群体,是实践者的乐园。行者是草根研究者,是自下而上研究的实践者,行者在研究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草根研究是行者的精神家园,家园中,行者求索、思考、快乐、温馨。

草根是行者的根基,实践是行者的乐趣。草根成长使行者具有生活关怀,使行者具有旺盛的本土适应性,使行者的思想具有厚实根基。创造性的实践是行者的快乐,每天都有一个创造,每天都有一份快乐,每天都有一份忙碌,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这就是行者:基层教育研究者、一线教育思想人、草根研究践行者。

我们就是行者,因为我们是教师!

我们就是行者,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教师!

二、行者的基本假设

行者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发展和教师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新世纪的教育具有崭新的开端,而新世纪的教师具有更专业的追求。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读书的热情、思考的活力在行者群体中日益显见,这是行者发展的体现,是行者群体发展壮大的现实基础。

行者的提出基础、基于这样的假设:行者是一支活跃在中国教育基层的专业力量,是课程于与教学的骨干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中坚。行者是一线教育教学中的活跃分子,他们或者成为一个区域或学校中教育教学的领头人,或者成为学校中完成工作的核心,或者是某种理论观点的践行者,或者是能提出本土理论和观点的倡导者,或者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正是行者支撑着一个个区域、一个个学校、一个个课堂。没有行者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行者的学校是没有活力的,没有行者的课堂则是没有生命的。行者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的核心,是课堂的主力。

行者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逻辑:行者需要发展,需要引领,中国教育需要更多行者。行者不是天生的,在每一个行者的成长轨迹中,都充满着奋斗和拼搏。行者需要发展,需要精神的家园。无论是执掌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的行,还是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的普通教师,行者都是从脚下开始,一步一步走来的,在行走过程中,行者建设者自己的精神家园,构建着自己的发展平台,读后感《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序和后记》。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只有更多的行者成长起来,教育的振兴才有可能,行者是思想的实践者,而这正是教育发展中所必须的。无论是在区域、学校还是课堂,我们都需要有思想的实践者。随着行者队伍的壮大,我们的教育必将走向繁荣。

三、行者文丛的由来 《行者文丛》以“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为基本出发点,广泛征集来自一线、源于草根的文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呐喊助威;促动教师书写人生、变革未来,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展示的机会与平台。

1、为自己书写——我手写我心

新世纪教师职业的一个最大可喜变化在于教师的读书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了读书发展的行列,并且越来越多的老师喜欢阅读高品质的图书。然而,教师喜欢的书、愿意主动阅读的书则明显滞后,不能充分满足教师读书的需求。

教师读书的最直接后果在于教师的反思。越来越多 的老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记录自己的收获。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正在走向专业化,如何提炼自己的收获,如何交流自己的智慧,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则又许多老师还在茫然。

教师思考的最宝贵财富就是教师的精神财富。这种

智慧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私人财富,而是教师群体的珍贵结晶。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原创、它的真实和它的感动。

《行者文丛》来自一线,源自草根,就是倡导老师为同仁书写、为自己书写,我手写我心,我心展我智。

2、改变人生轨迹——走向辉煌未来

教师是一个需要发展的职业,是一个有待专业化的群体。发展意味着自我实现的人生轨迹,专业标识着成长提高的职业阶梯。我们期待着专业、我们盼望着发展,我们将在教育生涯中一步一步走向高雅、走向卓越。

已有经验表明,写作是改变自己教育生活的根基。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能不能把自己的点滴收获积累起来,能不能用手把思想的成长书写出来,决定了一个教师能否走向成功,能否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涯。

探索的脚印是行者最精彩的文字,未来的辉煌始于当前的努力。书写自己,也许不能使你一写成名,但你一定能收获智慧和快乐。写和不写是不一样的,出过书和没有出过书真的不一样。走向辉煌,路在脚下,把自己的智慧积累起来,我们会有思想,我们才能刷新教师这一职业。

《行者文丛》书写认识,变革未来。老师有意向展示自己的经验,有责任奉献自己的智慧,更有愿望成就辉煌未来。

3、发掘新的思想——珍视草根成果

教育是一个有理想色彩的事业,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新的教育思想不是理论的翻版,而是实践的结晶。源自一线的草根成果是教育中珍贵的理论财富,它源出老师、真实朴素,是一切教育理论的源泉。

草根成果关注过程,注重细节,细微之处体现了教育的专业所在,过程之中显现着教师的真知灼见。它是源自实践的理论,更是有理论根基的实践,昭示着教育的未来,追逐着社会的理想。

朴素而真实、感性而简洁,这是草根成果的可贵之处,也是开发和凝练的根基。经过专业人士的加工与凝练,这些宝贵的成果将成为新思想的萌芽,成为新教育的开端。

《行者文丛》开发有形成果,促成创新思想。让教育成为理想,让理论结合实践!

4、促动教育改革——形成民间力量

教育永远是一个追梦的过程,永远需要创新和变革。没有了创新、失去了变革,也就没有了理想,教育也不复存在。

教育创新的动力不仅来自理论,更多来自实践,来自草根。只有草根的研究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创新的方向;只有草根的认同,教育的理念才能够落实并可持续发展,只有草根的努力我们教育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

草根是变革的基石,行者是变革的动力。只有让一线老师成为改革的主力军,成为创新的思想人,成为理想的认同者,我们的教育才有未来。

《行者文丛》凝聚一线的声音,促动教育的变革,让理想成为现实,让追梦坚持到底!

5、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专业共同体

散落民间的智慧,只有相遇才能碰撞处火花;有着共同志向的人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成就教育的理想。《行者文丛》将形成一种以专业人士为龙头、广大教师为主体共同参与,企业提供提供必要支持的发展共同体。

通过《行者丛文》我们将寻求一种理论实践相容、产学研相容的紧密型共同体。有着不同背景、怀着共同梦想的老师、校长、教研人员、行政干部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我们将成为一个研究的共同体、一个事业的共同体、一个发展的共同体,我们将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共同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共同体、一个战无不胜的共同体!

四、指导思想

根据编书目的,我们确立的指导思想为:发掘教师的原创成果,结合专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教师成果进行提炼加工,推出我们自己的成果、推出我们喜爱的图书、推出对我们实用的理论。概括而言: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构建专业团队、发掘草根成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创性

《行者文丛》鼓励原创,尊重朴素,拒绝表演。

2、实用性

《行者文丛》崇尚实用,发展美文,拒绝空无。

3、专业性

《行者文丛》推崇专业,欣赏亚卓,拒绝平庸。

4、发展性

《行者文丛》关注发展,提供平台,拒绝停滞。

五、发展愿景

《行者文丛》的发展与行者成长和和群体的壮大有着密

切的关系。中国教育需要行者,行者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在未来十年中必定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力量开始是微小的,但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必定留下他们强烈的变革痕迹。我们相信,随着行者群体的发展壮大,《行者文丛》的发展也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行者文丛》来自民间,源于草根,引领教师,提供机

会,书写人生,变革未来。《行者文丛》从今年7月份酝酿至今,终于在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办公室内,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热烈的讨论,确定了《行者文丛》的发展愿景。

在中国有这么一群基层教育行者,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燃烧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把自己平凡的生活和民族的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懈地呐喊着、追求着、奋斗着、求索着……他们就是中国教育的行走者,他们就是我们所倡导和崇敬的“行者”!

为了使中国行者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策划组织了《行者文丛》大型系列丛书,给大家以发表作品的平台,同时指引和帮助更多的行者,使他们健康成长,为中国教育涂上浓浓的行者色彩。

我们《行者文丛》策划及全体工作人员,将全心全力奉献自己的智慧,克服一切困难呢,保障作者,帮助作者,引领行者,经过五年的奋斗,争取有一个宏大的体系,达到构建中国教育“行者”的思想库至远大目标。

不管前面有有多少困难,不管未来有多么艰辛,我们全体人员将无怨无悔,勇往直前,将《行者文丛》执行到底!包括策划人在内,不能因任何理由放弃自己今日的选择,作出违背“行者”的言行,我们将会为今日的选择负责到底,为《行者文丛》负责到底!

所有参与《行者文丛》的人,都应该为我们今日的选择而自豪,对《行者文丛》的未来充满希望!

来吧,让我们上路吧,中国的行者在等待着我们,我们从此不再等候,因为今天我们没有借口,明天同样也不会有借口!

截止2006年底,《行者文丛》编委会共计收到书稿二十余部,经过筛选和加工,并多方面与作者沟通和交流,本着求精求美的态度,我们推出了第一批丛书:李作朝老师的《教师军规》、王三阳老师的《绽放生命的莲花——做幸福的教师》、王晓援老师的《给新教师的50个忠告》、严卫林老师的《追寻学校管理原生态》和阿水的《不一样的教育——难忘天苍苍实验学校》,这些来自一线的作者以丰富的教育经历和人生智慧,为教育事业的振兴而求索,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展示了行者的探索精神。

这套图书的组织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知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大力支持,她欣然答应作为本套文丛的总顾问;作为文丛顾问,《教师博览》编辑部薛农基主任自始至终关注本套文丛,对文丛的组织和宣传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界的朋友也对这套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感谢关心支持我们的广大作者而后读者朋友,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稍等行者队伍,把我们的思想和智慧贡献给社会,让我们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和欢乐!相信行者的团队会越来越大,《行者文丛》会越来越好!

序 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朱永新

在平常是闲聊中,在网上的议论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们对生活的抱怨。有的人说,教师的生活太平淡、没有刺激;有的人说,教师的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有的人说,教师的生活太繁杂,没有成就感……

但是,当你读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这本书以后,你对教师生活的理解,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一定会有新的变化。你会发现,你每天生活的校园与课堂,原来可以成为如此美丽的舞台,让你和你的孩子们上演那么精彩的话剧!你会发现,你每天普通的讲课与谈话,原来可以成为如此美丽的诗篇,让你的孩子们终生铭记和吟诵!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是《教师博览》杂志十年征文的精选本。其中有“我难忘的一件事”“难忘一课”“教育有悔”“素质教育一例”“我与我家”等征文活动内容。这些征文,都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手记,真实记录了他们原生态的场景,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记录了他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教育机智。

我曾经说过,教育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把教育看得过于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当我们读这本《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刘这这的《师情母爱》,还是王晓平的《心底的照片》;无论是江建国的《家筑在心上》,还是万金党的《第一课》;无论是那“温柔的一刀”,还是那“用爱铸成的错”,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除了于永正等少数著名的特级教师外,这本书的作者大都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普通老师,但正是他们才是中国教育的真正的脊梁,在他们的学生心中,他们就是真正的教育英雄。

其实,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情况。教师也是如此。而且,这两个世界又是互相影响的。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爱心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他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的世界,他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教师博览》编辑部的朋友们,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像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我相信,许多年以后,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的朋友,都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你一定会发现:

——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导师、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后 记

在《教师博览》创刊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选编此书,既是纪念,也是向读者朋友的一个小小献礼。

《教师博览》是面向教师的综合性文献刊物,主要刊发文摘稿,也发首发稿。这是《教师博览》的一个重要办刊特色。首发稿中,“征文”稿件占了一定比例。

从1996年开始,《教师博览》先后举办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今天怎样当老师”“我最难忘的一位学生” “我与我家”“难忘一书” “难忘一课”“素质教育一例”“教育自由谈”“教育机智一例”“教育有悔”计十次征文。这些征文因主题贴近教师而受到全国各地众多教师的关注和喜爱,参与的人数逐年增加,出现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长年的坚持不懈,使“征文”栏目成了《教师博览》的品牌栏目,不仅加强了读者对刊物的参与,也为刊物在读者中赢得声誉起了重要作用。

《教师博览》历年的征文,除了主题贴近教师,讲求新意外,在文章形式上,也力求生动活泼。除“难忘一书” 为读后感,“教育自由谈”为杂文体裁外,其它的征文,都是记叙文,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征文”的文风与整体刊物的文章风格大体保持一致(《教师博览》)倡导“寓理于事”的表述方式,文风力求清新活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教师们运用自己熟悉和喜爱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

本书所选的87篇文章,绝大部分出自《教师博览》历年征文(为统一体裁,“难忘一书”和 “教育自由谈”两次征文的文章没有选入)。这些文章从“情感”和“智慧”两个层面反映了教师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教师工作的富有创造性的特点。文章的作者基本上都是一线教师,所反映的也是教师们熟悉的事件和情感。在这些令人感到亲切和熟悉的事件和情感中,深深凸现出为师者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智慧,而情感和智慧,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两条主线。

再次,我们首先要感谢长期以来对《教师博览》征文活动给予过关爱与支持的全国各地众多的教师朋友,正是有了你们的佳作,才有了这本书。其次,我们要感谢《教师博览》顾问朱永新先生,他的一篇精美序言为本书增色不少。还要感谢本书的责编,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范京晔先生,谢谢他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编者

2003.6

下载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的情感和智慧》读后感

    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读《教师博览》有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果有智慧作引导,那才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智慧,如果以情感作依托,那必然会......

    《教师的情感和智慧》读后感(5篇)

    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果有智慧作引导,那才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智慧,如果以情感作依托,......

    点亮智慧与情感的课堂范文大全

    点亮智慧与情感的课堂 ————————高效课堂札记 三年级 语文 臧建礼 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就像这篇课文从去钓鱼—钓到......

    “洞悉大学生情绪与情感智慧”心得

    “洞悉大学生情感与情绪”心得体会 之一: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王传民 “哈哈,哈哈,哈哈„„ ”,引导现场听众大笑三声是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马锦华老师今晚讲座的开场白。这种......

    《三千年的智慧与情感》读书报告

    《中国人的心灵》读书报告一、摘抄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迷,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

    新课改与教师智慧成长[范文模版]

    新课改与教师智慧成长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各级各类的培训也一直在进行着,有专家说现在课改的实验应该是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到了应该深入实施、全面推进的时期。 那么,我们课......

    教师智慧与学校文化

    教师智慧与学校文化 (2008-11-18 09:33:29)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思索 教育四中教师智慧文化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2003年经过学校教代会讨论后确立的,并被......

    水的智慧和情感散文

    那是怎样的一种水,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诗意的文字,以及从少年之水中蒸发出来的智慧情感!读罢光成兄的洋洋洒洒5000余字的散文新作《少年之水》,我确有情不自持之感。真乃好文也,当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