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介绍
本院是政府依法设立和授权的第三方综合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本院(中心、省站)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三合一”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设立在本院有三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和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两个全国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构:全国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和全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审查机构(3);五个广东省级检验站:日用化工产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包装产品、鞋类产品、钟表产品。本院(中心、省站)技术雄厚,拥有原值一亿多元的大批先进检测设备,检测能力齐全。
具体的检测类别有:
1. 各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微生物检验;
2. 化妆品、洗涤用品、香精香料、化肥、油墨和各种日化用品,原材料、金属材料;
3. 冶金建材产品、铝合金门窗、塑料塑钢门窗、化学建材、胶粘剂制品、涂料和油漆、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环境污染、空气质量、装修材料放射性检测;
4. 塑料、金属、纸、陶瓷、玻璃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复合材料、保温容器、印刷品、通用和日用机械、钟表、日用五金、家具、燃气和厨房用具;
5. 橡胶制品、皮革制品、各种鞋类、玩具、文体用品等;
6. 家用电器、照明电器、汽车电器、医疗电器、低压电器、变压器、电池、灯具、中小型电机、电子电器和广播电视、电工材料等;
7.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信息软件产品等。本院(中心、省站)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多次国内外检测机构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实验说明,本院的检测结果在国内外均是一流的。本院出具的检验报告不但成为法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做出司法裁决、行政处罚或保险理赔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成为企业进行贸易和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第二篇:质监系统“十一五”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材料——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质监系统“十一五”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材料
——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隶属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和市级综合性产品质量检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和院班子领导下,我院按照省、市局和市政府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为质量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思路,紧密结合本院实际和质监系统工作重点,开展质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在人员和资金少、基础设施和条件薄弱的情况下,不怕辛苦、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探索应用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建设在质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阳光质监、效率质监和数字质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我院领导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从组织机构、经费保障、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在基础建设方面,我院适时改造了互联网接入方式等硬件设施建设,按照金质工程(一期)的要求,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局和兄弟单位的肯定。在电子政务工作方面,我院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和网上办公,实现公文传输电子化。在网站建设和应用方面,我院按照省政府信息发布的十二类规范要求,对市院门户网站进行多次改版,推进了政务公开,搭建了与公众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二、提升网站水平,更好展示质检系统形象。
早在2004年,我院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宣传、服务平台,随着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原有网站无论栏目上的设置还是功能方面都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院网站建设按照政务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不断增强网站应用功能,提升网站服务水平,先后三次改版建设。通过对院网站外观的美化,内容的充实,做到了图文并茂,使之更加简洁、美观和实用,增强了网站的可读性。通过主动收集和及时发布质检信息,“十一五”期间网站信息发布量达1500多条,使网站平台真正成为了我院信息化应用的窗口,提升了网站的利用率和应用水平,有力地宣传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三、优化内部流程,以信息化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我院应用“检测业务管理系统”软件,从业务受理、报告编制、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报告打印、报告抽查、仪器设备管理、标准档案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等环节都实现微机网络化操作,对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业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保障了出具的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彻底杜绝了流程混乱、同一样品重复出具检验报告等现象,实现了检验报告和检验结论的公正、规范、准确,使得检验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监督,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独立性、公正性。
几年来,我院遵循“以应用促发展”的指导原则,强力推进应用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电子政务和质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对我院“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把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推上更宽更新的台阶。
第三篇:桩基质量检测监督要点
桩基质量检测监督要点
严格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的要求实施检测监督:
一、监督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二、检测数量:①桩身完整性检测一柱一桩的要全数检测,群桩的检测数量见JGJ106-2003规定;
②单桩承载力检测数量的要求应根据地质条件情况依据地方标准
三、检测方法:桩基完整性检测按JGJ106-2003宜选用三种检测方法实施检测,每种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推鉴如下:
(一)声波透射法:①桩身长度大于15米的桩;②地下水丰富或雨天施工不易保证成桩质量的桩;
(二)低应变反射波法(动测法):桩身长度小于15米的桩;
(三)钻芯法检测由于具备随机性,每个单位工程宜在满足最不利条件的桩中在成桩后随机选取1%-3%数量的桩进行钻芯法检测。
(四)声波透射法和钻芯法的检测数量之和按规范要求比例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当桩长小于15米,桩底在地下水位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可以不进行钻芯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可适当减少到2-4%。
四、反射波法检测报告中应提供反射波时域曲线图;应反映施工单位提供的桩身长度,检查报告时应检查桩长满不满足反射波法适用范围。
五、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中应提供超声波原始曲线图,应反映施工单位提供的桩身长度,应反映每根桩的埋管数量及检测截面数量,埋管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检测截面数量,埋管数量要求为:D≤800二根管一个检测截面;800<D≤2000三根管三个检测截面;D>2000四根管六个截面。从原始曲线图上可以准确判断实际检测深度,并注意与桩身长度进行比较,检查是否不一致。每个桩的检测结果表中也应直观反映测试深度。检测时应对桩身全长检测,实际检测深度不足桩身长度的原因为:①实际桩长小于收方的桩长;②检测机构有意回避桩下部质量问题;③施工方选择了不合适的声测管或振捣时声测管破裂引起堵管无法检测。当出现以上②、③种情况时应选择钻芯法重新检测。
六、钻芯法检测按规范要求每桩按直径确定钻芯孔数,由于钻芯数量较多,可以减少
钻芯数量为一桩一芯,同时应钻入原持力层检查基岩抗压强度、桩底沉渣情况或垫层情况。
七、基桩承载力的检验,对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一级且直径不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载试验方法,其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由设计方明确静载实验要求。对其它情况的钻孔灌注桩和各种情况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可根据终孔时持力层检验情况(如基岩单轴抗压)和桩身质量检验情况核验。
基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要点
1、验收条件;
① 实物工程量已完成;
②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已处理;
③ 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已签署《桩基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④ 基本资料已到位:
1)桩身完整性、承载力检测报告;
2)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3)砼试验报告和钢筋接头的连接试验报告;
4)质量事故(问题)的处理记录或整改报告;
5)隐蔽验收记录;
6)桩位竣工图;
7)桩基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2、监督验收的主要内容:
① 监督检查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各责任主体单位的相关人员是否到埸; ② 监督检查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的程序和执行标准;
③监督抽查基本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④监督抽查桩位竣工图与实际桩位是否吻合;
⑤监督抽查可见部分桩径、桩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外墙及屋面保温工程
检查时应注意外墙保温构造图集中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细部构造存在差异。
2、门窗节能工程
(1)检查门窗建筑节能审查情况,注意工程所采用门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质量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材料复验报告,检查外窗的气密性、保温性能、中空玻璃露点、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等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现场外窗气密性检测报告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外门窗框与洞口之间间隙是否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塞饱满,并使用密封胶密封;检查隐蔽验收记录和影像资料。
(5)检查是否依据《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规定,在下列部位使用安全玻璃:①、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②、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③、幕墙(全玻幕除外);
④、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吊顶;⑤、观光电梯及其外围护;⑥、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
⑦、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拦板;⑧、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
⑨、水族馆和游泳池的观察窗、观察孔;
⑩、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是指《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ll3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所称的部位。)
2、(6)③、④、⑤项所列部位的安全玻璃安装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
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中间验收,未经中间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四篇:质量监督(推荐)
热烈欢迎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各位领导莅临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工程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将我公司在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的施工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
我营口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担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规模为33台明阳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及附属设备(如塔架、机舱、桨叶、轮毂、电缆、螺栓等)的卸车等工作。
二、安装准备
我安装公司于2010年10月20日进驻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施工现场,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重点工作为开工前的报审工作,并于2010年10月22日通过审批按计划正式开工安装。
三、施工质量目标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质量目标为达标投产工程,为此我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施工活动。以“精心施工,持续改进,信守合同,业主满意”的施工理念,精心组织施工,使工程质量满足达标投产的要求。
四、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控制效果
1、质量管理工作
(1)自签订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后,我公司就在总经理的受权下成立了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并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各项工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了学习,使施工人员掌握了各自工作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工序交接,必须先进行检查验收,履行相应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在施工中,各级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认真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与有关的单位进行沟通,确定改进方案,并立即进行整改。
(5)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布置工作—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工作—评比工作—改进工作的闭环质量管理方针。
2、质量控制效果
由于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质量控制效果明显,在工程中没有发生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进行的返工,施工质量在闭环质量管理方针的控制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五、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效果
1、质量管理体系
(1)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持续、有效运行,本工程项目经理部组建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落实了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2)本着工程达标投产的宗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行业、国家有关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的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组织技术、质量和工艺改进活动,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预控,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开展各项质量竞赛活动,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使职工具备“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把工程隐患和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
(5)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班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层层技术交底工作,贯彻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使施工人员作到心中有数。
(6)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通报质量情况,提供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记录;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关键工序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到场,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查。
(7)施工中与建设单位、风机厂家、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沟通思想,共同协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共同把好质量关,最终达到工程“达标投产”的要求。
六、工程实体质量状况
目前总体工程吊装风机完成量11台,验收11台,塔筒力矩11台,塔筒内电缆。实体质量通过我施工单位的自检、风机生产厂家的跟踪指导检查及监理单位的检查,并移交建设单位投入运行,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施工质量效果。
各位领导:
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风机厂家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下,在我安装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完成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在此,我代表我公司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石金皋项目经理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风机厂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再次欢迎各位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质量监督
质量技术监督局:创新机制强监管 优化服务促发展
作者:课题组 文章来源:本网讯 点击数:260
更新时间:2010-11-24
质监工作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对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四个一 ”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质监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适合宜城地方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和基本模式,各项工作和效益指标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被宜城市政府授予“服务企业成长工程有功单位”,“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先进单位”,被省局授予“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襄樊市创建监管样板优胜单位”和“质监系统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先进单位”及“襄樊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一、创新管理模式,让工作机制顺起来
完善的体制机制,能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有效促进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过去,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不分、职责不清、导致出现进企业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重复执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也影响了质监部门的形象。为解决“政出多门、多门争利、重复执法、监管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三个规范”,即规范业务工作、规范内部规章、规范公务员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大胆实行“三个综合”,即综合业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综合进企业检查,调整机构职能、理顺科室关系,确保了职能、职责、监管三到位。
(一)调整机构设置。针对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2005年,我们对机构职能进行了合理调整,将原有科室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三个办公室,即:局行政办公室、宣传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法制科、生许办、质量科、标准计量科、特设科)。2006年进一步理顺职能,实行“三个综合”(综合业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综合进企业检查),理顺科(室)关系,确保职能、职责、监管到位。2007年,按照襄樊市局统一要求,进行了进一步地深化改革。以综合管理办公室为基础,将原机关科室、撤销合并为综合业务科。负责全局业务的指挥、协调、调度、督办工作,保留了技术机构和稽查分局,新组建成立了直属分局,负责综合监管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直属分局日常监管企业为主,技术机构和中介机构协助服务,稽查分局执法督办,综合业务科统一协调调度的“一主多协”区域监管工作模式,变质量抽检合一为抽检分离,变多头交叉检查收费为一个口子进企业,避免了对企业多头收费和乱收费现象,使质监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明确业务分工。对各部门职责进行了重新界定。直属分局负责对全市所有生产企业的质量、计量、标准、生产许可、认证、条码的综合监管和全市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各业务机构进企业只工作不收费,统一由直属分局协调和全年打包一次性收取。稽查分局负责流通领域、建筑工程、经营性服务业、垄断行业的综合监管。质计所负责全市计量检定和质量检验业务,不再负责向企业抽样和收取检验、检定费用。综合业务科负责宏观管理、调度全局业务,负责计划安排、指导协调、督办落实、总结上报和信息对外发布。人事监察科负责综合督查,局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服务。从根本上避免了业务交叉、重复检查、责任不清等现象,解决了基层质监系统多部门争利益、交叉执法、多头检查、重复进企业、组织协调不力等弊端,树立了宜城质监局良好的形象。在08、09两年宜城市行风评议机关、科室、机关科长活动中,综合业务科被评为优秀科室,科长被评为优秀科长。
(三)规范工作流程。对业务工作实行“四分离”,即:产品质量抽、检分离,案件办理查、处分离,计量检定受、检分离,企业监管监督、服务分离。对企业的服务实行“三个一”,即:一个口子进企业,全局只有直属分局负责生产企业的所有业务;一个窗口对外,综合业务科设立办事大厅,负责对外业务的接待;一次性收费,按照诚信服务协议,一张协议管全年,一次性收费管全年。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我们的监管责任更加明确了,涉企收费更加明白了,办事流程更加清晰了,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了,得到了政府、企业、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细化职能职责,让监管责任明起来
过去长期延续的条块监管模式,难以形成整体监管合力,不利于工作开展,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我们推行了“一年一计划、一季一考核、一月一知道、一周一调度”的工作制度。即:在每年年初把全年需要办理的80余项业务指标,分解到各个科室(二级单位),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签订工作责任状,并放置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工作动态;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别形成业务工作、后勤保障、宣传通讯、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执法管理等六个通报,下发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把每个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目标编制成“一月工作早知道”,月初下发到各二级单位和科室,月底对照总结;每周开一次业务调度会,由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主要汇报本周工作,商讨决定一些重要事项,安排下周工作。真正做到了业务有人受理,咨询有人解答,投诉有人处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推进工作的落实。
(一)推行“双十监管”模式,全面落实监管业务。针对辖区监督对象多且分散的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双十监管”模式,即对166家企业、292家食品小作坊推出10项业务,具体来讲,对企业推出巡查、建档、强检、校准、登记标准、促证、年审、备案、查处和监察特种设备“三率”等;对小作坊推出改造升级、挂安全公示牌、建档、承诺、立进销台帐、备案、标签、建标、检定检验等,这些均由直属分局负责完成。我们把“双十”业务分解到科、人,每月下发工作任务进度表,逐月考核,全局业务工作实行软件管理,使质监业务数量及质量迅速提升。据统计,实施当年,有33家小作坊改造得到升级取证,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330家,标准登记率达到100%,不合格处理率达100%,特设“三率”达97%以上。
(二)实施网格化区域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将全市划分鄢城、河东、河西三个片区,由直属分局三个业务科室分片负责,每个科室又对监管人员进行分片包干。每个片区配备了三员,即:“稽查员、巡查员、协管员”;明确了四定,即:“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责任”;执行四项制度,即:“定期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稽查督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三)实行电子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全面运行“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给每个业务科室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配发一张无线上网卡,将相关的25项信息全部输入电脑,从监管人员到科长到分管副局长到局长乃至到襄樊市局,每个人都对工作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执法监管人员对企业的巡查、对业务调度管理均实行现场网上办公,既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有效地避免随意执法等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制度建设,让服务质量优起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质监部门立身之本,只有把企业服务好,让企业满意,质监部门才有形象、有地位,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工作中,我们一改过去管字当头、以钱为主的做法,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四零”理念,即:管理零收费,经营零干扰,服务零距离,企业零投诉,建立完善有效的服务制度,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实行联系企业制度。把质监工作融入到了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制定了“三全措施”,即: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方位服务。明确了70家重点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技改方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共有30余家企业在我局的技术指导下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改,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每年年初,将所有涉企的执法、检查、收费等项目,以及一些事关企业正常生产而又容易被耽误的问题, 如企业何时更换生产许可证,何时贯彻新的国家标准,锅炉设备何时需要检修,在什么时间内缴纳什么费用等,一一罗列在“企业全年应办事项提醒卡”上,邮寄或送达给企业,将企业对全年需要办理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解决了企业因疏忽或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而未按时申请、变更、办理各类证件和未及时开展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验所带来的损失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与群众,架起了质监部门与企业友好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先后为全市1980余家服务对象送提醒通知书3000余份,送联系卡、公示卡6000余张,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三是实行首错不罚制度。服务企业就是要尽最大努力促进企业发展,而不是去管、去罚钱。基于这点认识,我们明确提出“四通”理念,即: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确保畅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加强沟通,基本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变通,与法律规定有差距的给予疏通,按照“多整改、少处罚”的原则,推行“首错不罚制”,即:对企业出现的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不是上来就罚钱,而是先下达告知书,指出企业所犯的错误,并帮助企业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四年来,我们对宜城境内的200余家企业,抽查超过1000批次,其中有200多批次不合格,能够立案的达300多起,除了一些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例外,我们没有处罚过一家企业,仅仅是帮助企业整改到位。
四是实行跟踪服务制度。一方面,对新落户宜城的企业,我们做到服务前置,从签订合同,到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都提前介入指导,避免了企业在建设中出现因不符合法定要求,而重新改造花冤枉钱、走弯路。宜城市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2000万元的独资企业。建厂伊始,我局就派出专班到现场指导,积极帮扶,绘制出涵盖22项工艺的工作流程表,极大的方便了企业。让正常情况下需要6个月完成的流程,仅两个月时间就办完了。公司总经理称:“过去我对质监局认识不深,现在才知道建食品企业,离开质监局还真的没门”。另一方面,借助电子化管理的平台,对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对重点帮扶企业开辟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技术咨询,使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在近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实行 “三个一”工作方法(即一个企业、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以确保对企业的帮扶措施到位。为规范小作坊生产,对小作坊管理提出了“五统一”的要求(即:统一查处尺度、统一生产规范、统一产品标准、统一购销台帐、统一考核程序),并对小作坊产品使用“限制销售区域”标签,规定小作坊产品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销售,不能进入商场、超市,督促小作坊加大技改投入发展壮大。
五是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对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对回访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力求让群众和企业满意。
六是实行服务奖惩制度。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或技术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优化投资环境有关规定的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通过兑现奖惩,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积极性。
http://www.xiexiebang.com/0ZLRZ/0zlgl0803.asp
几年来,我们立足服务,不懈努力,为优化宜城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近三年,新落户宜城的工业项目达138家,投资总额131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业6个产品被评定为“湖北名牌”,有7家企业7个产品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有29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5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9个产品获生产许可证,31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宜城板鸭”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流水西瓜”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宜城香菇、孔湾白菜和冬瓜、王集油菜被批准为湖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