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示例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典型例题
例1草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由外向内依次是()。
A.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B.韧皮部、木质部
C.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D.木质部、韧皮部
答案:B。
解析:草本植物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但韧皮部总是靠向表皮一侧,而木质部则总是靠近茎中心的一侧。
例2 年轮最明显的界限形成在()。
A.同一年的春季与夏季之间B.同一年的春季与秋季之间
C.同一年的秋季与冬季之间D.上一年的秋季与下一年的春季之间答案:D
解析:同一年形成的木质细胞,从春天到冬季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上一年秋冬季节形成的木材致密,细胞很小,与第二年春天迅速生长的春材较大的细胞之间则形成了明显的界限,所以一个年轮指当年春材到当年的秋材之间的木材,与下一个年轮界限很明显。
例3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A.形成层的活动B.木质部的活动
C.韧皮部的活动D.树皮的细胞分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长粗的原因正是因为形成层不停的活动,向内、外两侧分裂新的细胞,尤其是向内形成大量的木质部细胞的结果。
第二篇: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教案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引入: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然后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中
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
一、茎的结构
1、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
匍匐茎
缠绕茎
直立茎
攀援茎(卷须)
根状茎――竹鞭
块茎――马铃薯 洋葱――鳞茎
肉质茎――仙人掌
2、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幻灯)
放大镜观察,分为三层:树皮、木质部、髓 ..... 用针扎一下,感受一下: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质地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有一层韧皮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茎的结构 ㈠树皮
①树皮的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
②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筛管,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属于输导组织。
③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树皮中自上而下的运输。㈡形成层
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小麦等一些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㈢木质部
①导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道,属于输导组织;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上地向枝端运输。
②木纤维: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㈣髓
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2、实验与观察:你能从年轮中知道什么吗?
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 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 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 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
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课后练习:作业本
第 二 课 时
二、水份、无机盐的输送 实验: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展示)
剪取一段木本植物的枝条,把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当看到叶脉微红以后,把这段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看一看枝条的______(填“木质部”或“韧皮部”)被染红了。
解析: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道,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上地向枝端运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因此,木质部会变红。
实验结论:水份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三、有机物的运输
思考:
1、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
种现象吗?
实验:树皮环割
对照实验,一根茎作环割处理,另一根不作处理。
现象:在处理过的茎上方会分泌汁液,而在未作处理的根部产生较多的不定根。实验结论:有机物在茎的筛管中是自上而下地运输。
事例解释: ①割橡胶。
②右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两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
⑴伤口的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⑵这两个果实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析: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 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那里 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
是形成了瘤状物。所以,A处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能继续长大,B处的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将逐渐萎缩、变小。
学生活动:讨论①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讨论②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课堂练习:
1、茎具有运输功能,能够运输()
A、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氧气
C、水、无机盐、有机物
D、水、有机物、二氧化碳
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租是由于茎的______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新的_______,向内形成新的______。
4、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______向上运输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向下运输的。
5、推算树的年龄,可根据树干的_______数目。
作业:作业本
第三篇: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
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指导教学书
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情感调节
提问: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
二、目标展示
三、新课学习
(一)茎的分类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攀援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
(二)茎的结构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烧瓶较易剥下来。
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思考】1、如果铁丝缠绕小树,至少会影响茎中有机物的运输。树干会加粗,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生长。
2、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茎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它又硬又有韧性。
(三)运输
【实验】观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说明:要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是希望导管切口横截面积大一些,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放在阳光下照射,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现象:木质部的中央变成了红色。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实验结论: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管,且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实验】观察有机物的运输
实验说明:选取柳枝,是因为它容易在水中长出不定根,且它的外树皮特别容易进行“环割”处理。
实使用土壤浸出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供植物生长需要。
在培养过程中,土壤浸出液的液面不能超过环割处的下端,否则也会使环割处愈伤组织产生不定根,干扰实验效果。
“放在阳光下培养”使希望柳枝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实验现象:在切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愈合组织,有机物积累在那里。
实验结论: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四、知识建网
• 心说:闭目1分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 互说:1、2号结对;3、4号结对;5、6号结对,先单号说。
• 竞说:用最简洁的话或关键词说出来(组内选两人说)。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www.5y
kj.co
m 课
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的测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血管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教学过程
复备栏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住宅楼里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启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知道自来水管的作用吗?在我们身体内运输各种营养和废物的通道是什么?
说说你对血管的认识及疑问
学生思考回答:
自来水管道运输自来水供给千家万户的作用。
说说身体上所见血管如“青筋”等。说出对血管的疑问
小组合作测脉搏
过渡:引导学生感受青筋能跳动吗?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中有关内容,学生自学有关测脉搏的方法。
要求小组合作相互测试3组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平均值
本人
同桌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人体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增加或降低,脉搏会有什么样的变动?
男女生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作补充
教师提问:我们刚才测脉搏的方式早在我国古代时已有,你了解吗?有何想法?
学生思考、回答“切脉”的作用,感受我国传统医学的源远流长
小组合作探究血管的类型、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过渡:血管还有哪些类型?血管还有何特点、作用?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类型
血流
方向
结构特点
作用
管壁
弹性
官腔
血流速度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完成填表内容,并初步形成血管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人体内的血管各有哪些功能?各种血管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吗?
从血管的分布情况看,你认为手臂上的“青筋”属于哪种血管?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血管的概念。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是
A.血管和血液
B.血管和淋巴管
c.心脏和血液
D.血管、心脏和血液
2.早在XX多年前,我国用“切脉”的方法诊治本人的医学家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3、人体三种血管中,管腔内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主动脉???B.毛细血管???c.肺静脉??D.桡动脉
4、医生给病人验小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
4、血管的概念是什么?血管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教
后
反
思
www.5y
kj.co
m
第五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2.1《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 冀教版
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说出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描述血型的有关知识和ABO血型的鉴定;解释ABO血型的输血原则。
(二)能力目标
1、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方法,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3、模仿鉴定ABO血型。
4、运用ABO血型的输血原则,模仿进行输血。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血液的组成,形成生命物质本质的思想,初步建立唯物主义物质观;认同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
难点:不同血型血液中所包含凝集元和凝集素的种类及其关系。【教学过程】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
二、血液的功能
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很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就是依靠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
白细胞可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浆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它不仅运载血细胞,而且运输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及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血液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还有参与体液调节及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所以,失血过多或患血液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三、血型
在血型系统中,人类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凝集原A和凝集原B,血清中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是A抗凝集素和B抗凝集素。按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型分为四种:红细胞
只含凝集原A的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叫AB做型;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叫做O型.即
A型(只含A凝集原)B型(只含B凝集原)AB型(含AB凝集原)O型(不含凝集原)
每个人血清中都不含有与自身凝集原对抗的凝集素。如果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即AB凝集原与抗AB凝集素相遇,就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根据课本页表中四种血型的人接受输血后的现象,分析并总结其中每一种血型的人能接受的血有哪几种?
四、输血原则
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五、血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由于创伤或手术一次失血超过30%(1200mL~1500mL),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400mL以下),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300mL,对自己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还有利于造血器官造血功能的提高。因此,为了挽救他人生命,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应自觉积极参加义务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