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交易服务
网络交易服务:
(一)网络采购
1)商品求购信息发布
2)劳务需求信息发布
3)免费试用申请(商品试用,劳动服务咨询)
4)线下试,线上购(实体店体验,线上购买优惠)
5)二手商品交易
6)品牌推荐(优秀服务商、供应商信息提供)
(二)供应商专区
1)商品供应信息发布
2)劳务供应信息发布
3)加盟代理,品牌授权
4)热点促销项目(展销会,方案策划等)
5)名企优惠(采购优惠,服务优先等)
6)品牌扶持(品牌设计,品牌定位,知名度提升等)
7)优秀企业评级申请
8)优秀企业情况发布
9)企业文化培育
(三)商会专区
1、商务服务
1)商业联合会
2)南京金陵商会
3)品牌代理商协会
4)典当业协会
5)拍卖行业协会
2、零售服务
1)百货行业协会
2)交家电协会
3)眼镜行业协会
4)南京电子商务协会
3、食品服务
1)餐饮商会 :订餐服务,优惠及团购信息
2)南京肉类协会
3)豆制品行业协会
4)农贸市场协会:促销团购
5)冷冻食品协会:节日促销
6)粮食行业协会:节日促销
4、居民服务
1)南京沐浴协会
2)婚庆礼仪协会
3)洗染行业协会
4)摄影行业协会
5)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搬家公司
6)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月子中心
5、其他商贸
1)化工商业协会
2)老字号协会
3)装饰材料商贸协会:展会活动
4)再生资源协会
5)南京市进出口商会
6)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7)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8)国际货运代理协会
9)市商业会计学会
10)南京药品流通行业协会
(四)网上商城导航
1)服装配饰(衣装、鞋帽、箱包等)
2)美食特产(零食、保健、粮油米面、生鲜蔬菜等)
3)房屋租赁(二手房、单身公寓、精装修小户型、投资等)
4)旅游酒店(度假产品、自由行、景点门票,酒店预定等)
5)日用百货(家具、烘焙、家庭清洁用品、储物卫浴等)
6)文化娱乐(电影、音像制品、文具、文化教育、KTV、摄影、鲜花等)
7)数码电器
8)虚拟服务(彩票、网络充值、游戏币、保险、电子书等)
9)本地生活(家政保洁、家电维修、空气检测、装修设计等)
(五)第三方电商服务
1)电子合同签订以认证
2)电子商务运营服务(驻店申请、网店装修、电商新闻等)
3)网络传媒推广服务(网站推广、媒体推广等)
4)掌柜自助服务(订单统计、流量统计、评价统计等)
5)托管代理店铺服务(运营托管,整体托管等)
6)第三方支付服务(网络支付服务)
7)品质监控、行业分析(商品在线检测,质检报告发布)
8)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财务分析、风险控制等)
9)电商学院、案例共享
(六)政府联合服务
1)政府联合采购
2)商标注册服务
3)知识产权保护
4)商会合作项目
5)高科技项目试点
6)传统特色技术及技术创新扶持
7)技术转让合作项目(与大学或非盈利科研机构合作)
8)节能减排奖励
(七)节庆促销活动
1)零售业节庆促销
2)餐饮业节庆促销(节庆假日、美食节等)
3)居民服务业节庆促销
4)其他商贸业节庆促销
5)企业文化培养活动
6)展销会促销活动
7)儿童教育类节庆活动
8)社会公益活动
(八)搜索导航
1)企业信息搜索
2)文档政策搜索
3)数据库搜索
4)商务智能搜索
5)站内搜索
6)关联服务平台搜索
7)站外搜索
(九)服务评价
1)售后服务承诺书
2)商品售后评价(采购方供货方互评)
3)劳动服务反馈评价
4)售后服务申请(退换货、服务不满意等)
5)评价积分查询(采购方评价得分,供货方获好评得分)
6)积分优惠兑换
7)协调与投诉
第二篇: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解读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解读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与之前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相比,《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内容更为丰富、明确,有以下六个突出亮点:
亮点一:管辖范围更广
从《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到《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行政规章的名称缩短了,但涵盖的范围却更广了。为适应网络市场规范发展的需要,新办法的内容包含了对网络交易主体、客体和行为三方面的规范,涵盖了通过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全部经营活动,包括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宣传推广、信用评价、支付结算、物流、快递、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虚拟空间租用、网站网页设计制作等各类营利性服务。
亮点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更细
去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修正。依据新消法规定,《办法》细化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各项保护措施,这主要体现在网购售后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格式合同管理等方面:
收货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在售后服务方面,新办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网络商品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7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但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数字化商品、报纸和期刊等除外,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并承担退回商品的运费。
网络经营者不得擅自发送商业信息:很多消费者每天都接到不少商业电子信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困扰着不少消费者。在继 1
新《消法》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上,《办法》对此进行了呼应。第十八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或者经营者商业秘密的数据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此外还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不得借助不公平格式合同强制交易:利用格式合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络交易中,由于其隐蔽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格式合同管理方面,新办法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以合同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亮点三:市场准入规定更明确
《办法》对网络市场主体准入的规定与《暂行办法》中基本保持一致,略作修改,使其更为清晰明确。第一,按照现行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考虑到网络市场发展现状和促进创业就业的需要,现阶段仅对尚不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自然人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其暂不办理工商登记,但规定必须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并向平台进行实名登记,以保障网络交易安全、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除此类自然人经营者外,禁止“无照经营”的网上经营主体存在。第二,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有关许可。第三,第三方交易 2
平台承载着数量庞大的经营者、消费者和商业数据,在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平台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网络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经营者需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才能保证平台运行安全。鉴此,《办法》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是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
亮点四: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责任更大
第三方交易平台承载着数量庞大的经营者、消费者和商业数据,在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平台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网络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对于《暂行办法》,《办法》第二章第二节“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特别规定”中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新增了5项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站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了关停和重组。比如2012年团购网站出现了倒闭潮,致使很多已经团购的消费者得不到赔偿。《办法》针对网络交易中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行为做出规范。第三十一条特别强调,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拟终止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应当至少提前三个月在其网站主页面醒目位臵予以公示并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又比如,在明确第三方交易平台对申请进入平台的自然人经营者的审查责任的基础上,《办法》第二十三条进一步明确,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对申请进入平台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后,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臵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从京东、当当到卓越亚马逊、苏宁易购,随着网络交易的发展,自营网站开放第三方交易平台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因此,在不少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实际存在着自营和其他经营者经 3
营两种经营方式。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经营业态,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区别很大,消费者的信任度也有明显差别。为明确经营模式中经营者的责任义务、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开展自营业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必须以显著方式对平台自营部分和其他经营者经营部分予以区分和标注。
此外,新增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还包括: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修改其与平台内经营者的协议、交易规则应当遵循公开、连续、合理的原则,并至少提前7日予以公示;鼓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通过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来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亮点五:监管力度更大
“刷信用”、“差评师”现象将受处罚: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卖家常常会虚构火爆交易数据、花钱买好的信用评价、删除差评,给消费者造成“假象”等一些网络市场特有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办法》增设第十九条,对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扩充描述,对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以交易达成后违背事实的恶意评价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等6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明确规定。
微博推销商品应注明是否为广告: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总是能在博客、微博、QQ、微信等网络社交载体上看到各种“网购达人”所谓“推荐”。此次《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法》指出,网络交易中,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社交载体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评论商品或者服务并因此取得酬劳的,应当如实披露其性质,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
亮点六:工商机关管辖权划分更合理
明确了违法行为的管辖:近年来,跨区域的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日益增多。针对这一新形势,《办法》对违法行为管辖权的规定作了一些修改、完善,使之更为科学合理。新办法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对于其中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其违法行为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异地违法行为人有困难的,可以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况移交违法行为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办法》新增了对指定管辖的规定:两个以上工商部门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的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报请共同上一级工商部门指定管辖。对于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群体投诉或者案情复杂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工商总局负责查处或者指定省级工商局负责查处。
明确了网络消费者投诉的管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中的消费者向工商部门投诉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处理。《投诉办法》第6条具体规定为:“消费者因网络交易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这一规定,首次明确了网络交易消费投诉的投诉管辖。
第三篇:网络交易监管经验材料
网络交易监管经验材料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商品交易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商品交易形式之一,在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显现。但是,随着网络交易迅猛发展,网络违法经营问题越来越突出,网上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网络商品交易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使得网络监管作为工商部门的全新监管领域和工作重点。
AAGX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AA的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在网络商品交易和相关服务业方面的发展也较为迅猛,目前,辖区内共有网络平台1家,设立独立网站的企业615家,拥有网店和网页的经营户1091家。GX工商分局依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省局、市局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专题研究、制定方案
GX工商分局始终高度重视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将网络交易监管这一全新的职能作为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
领导负总责抓,严督促;分管领导亲自抓,促落实;业务部门具体抓,求实效。在仔细研究上级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工作要求的前提下,认真思考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AAGX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抓好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及省局、市局《网络交易监管工作要点》的贯彻实施。围绕省局“一网一系统”监管架构,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指导意见,解决疑难问题,促进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加强监管机构设置、网管人员配备、技术设备购置、监管经费保障、协调机制建立等环节的落实工作,为开展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相对独立、人员充实、保障有力
分局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有效开展。为了加强网络交易监管,GX工商分局成立了相对独立的网络交易监管室,专门抽调人员专职负责网络交易监管,具体承担组织协调开展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各所(队)按照统一要求,均确定了一名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交易监管业务的专(兼)职“网络交易监管员”;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分局专门为网络交易监管配备了新微机、打印机等网络交易监管设备,并开通互联网,便于开展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三、明晰责任、协调联动、科学分工
事实上,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是对原来的各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网络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因此,要做好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的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GX工商分局对系统内各相关职能部门涉及网络交易监管的职责进一步予以明确,做到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由市场科牵头负责组织协调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指导开展网络商品交易专项整治活动;登记注册、经检、法制、商标广告、消保等其他有关职能业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网络交易监管工作的指导、推进和落实;办公室和财务室为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提供保障支持。强化工商所职责,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积极做好辖区网络交易经营主体的实地核查和监管,督促辖区网络经营户及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具体查处承办网络交易违法案件。
四、强化培训、注重实用、提高能力
在有关人员参加省、市局培训基础上,GX分局重点对各所(队)专(兼)职“网络交易监管员”和经检办案人员进行网络交易监管知识的专题培训。以《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为基础,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的使用,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训对《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解读、《省市工商局网络经营亮照公告》、网络交易基础知识、工商总局关于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定性处罚有
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典型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处罚案例、屏幕截图和屏幕录像等取证软件的使用等内容,详细讲解演示,确保基层监管人员学得会、用得上,切实增强一线执法人员的网络监管能力。
五、积极探索、细化措施、高效推进
当前,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网络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工作还是“网上亮照”,也就是营业执照电子链接标识的办理。前期,我们主要是以现场办理为主,要求经营户必须到市场科来填写表格,递交资料。由于市场科工作任务重、人员有限,且现场办理填表费时、错误率高、效率低下等原因,“网上亮照”工作的进展一度比较缓慢。针对上述问题,GX工商分局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出了多项措施。一是采取网上优先办理的方法,积极引导经营户选择网上申请。对于经营户反映的在网上申请时记不清网址,找不到入口,搞不清步骤的问题,GX分局及时制作了《营业执照电子链接标识网上办理流程指南》在各个办事窗口张贴和散发,对网上申请的六个步骤都进行了截图,并配上了文字说明,做到了图文并茂,简单明了。目前共有592个网站通过网上系统申请办理网上亮照,占申请总数的96%。二是采取局所联动的方法,网络交易监管室只负责网上亮照申请的审核,而将需要办理网上亮照经营户的单位名称、域名、企业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按照所在辖区工商所进行分类整理,分别下发到各个工商
所,由辖区工商所对其进行具体督促和实地核查。通过这个办法,一方面分局网络交易监管室加快了审核速度,另一方面辖区工商所也熟悉和掌握了辖区内网络交易经营户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深入监管打下了基础。三是通过网络服务公司督促提醒经营户网上亮照。分局网络交易监管室联系辖区内AA市SS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家网站建设服务公司,向其宣传网络交易法律法规,通过这些公司动员和协助辖区内其提供网络服务的客户,按省市工商局网络经营亮照公告要求及时办理网络经营亮照事宜。
这几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审核620个网站的申请,已经有496个网站完成了网上亮照,占全市完成总数的44%。
六、收集线索、稳扎稳打、查办案件
在做好网络交易经营户建档和亮照等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GX分局积极探索,查办网络交易违法案件。在前期的建档和亮照的过程中,分局网络交易监管室注意收集可疑的案件线索,并通过QQ下发给辖区工商所或者经检大队进行实地核实。对于确需立案查处的,由网络交易监管室进行督办,帮助办案单位网络取证,指导办案单位展开调查;办案单位将案件的查办情况及时向网络交易监管室反馈。目前已经立案查处了AA市KK有限公司、AA市HH(集团)有限公司和AA市CC有限责任公司等多起网络虚假宣传案,其中前
两起案件已经办结并执行完毕,其余案件也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
以上是我们GX工商分局在开展网络交易监管工作中的一些主要做法和有益探索,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监管工作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深化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扎实开展。
第四篇:《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解读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解读
1.网络购物享受7天后悔权
《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网络购物中,除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定制的、鲜活易腐的商品、拆封的音像数码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外,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此外,《办法》还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物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由此,消费者在购物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时,网络商品经营者必须出具,在产生纠纷时,可作为消费投诉的依据。
2.严禁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网购信息泄露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办法》里明确规定采集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三原则,收集、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应当公开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对于个人信息或者商业秘密等具有保密义务,不得任意披露。此外,《办法》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 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3.管辖范围更广监管力度加大
恶意给同行打差评、虚假交易、刷单是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一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了网络市场的经营秩序,消费者也深受其害。对此,《办法》针对网络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得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以交易达成后违背事实的恶意评价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对于上述的相关行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将进行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4.电子发票和凭证可作为投诉依据
《办法》第十三条明确,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以电子化形式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可以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网络商品经营者必须出具。
5.第三方交易平台终止服务应提前公示
《办法》针对网络交易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为也做出了规范。特别强调,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拟终止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应当至少提前三个月在其网站主页面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并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微博推销商品应注明是否为广告
《办法》第三十七条指出,网络交易中,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社交载体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评论商品或者服务并因此取得酬劳的,应当如实披露其性质,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
第五篇: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解读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部门解读《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你 日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据了解,《办法》是为配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的3个配套行政规章之一,将于今年3月15日起与新《消法》同步施行。
与现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相比,新的管理办法有哪些新亮点?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具体负责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副司长杨洪丰就《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
个人开网店坚持实名制原则
杨洪丰介绍说,《办法》对网络市场主体准入的规定与《暂行办法》中基本保持一致,略作修改,使其更为清晰明确。《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明确限定自然人必须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不过,对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也就是个人网店卖家,并未强制要求注册办照,但要求个人卖家必须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并且必须提交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等真实身份信息。同时,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要对在平台上的经营者,包括“尚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的自然人,进行审查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核发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
杨洪丰说,按照现行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考虑到网络市场发展现状和促进创业就业的需要,现阶段仅对尚不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自然人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其暂不办理工商登记,但规定必须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并向平台进行实名登记,以保障网络交易安全、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
记者了解到,虽然《办法》对个人卖家不强制办照,但对第三方交易平台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
杨洪丰表示,第三方交易平台承载着数量庞大的经营者、消费者和商业数据,在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平台运行情况直接关系网络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经营者需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才能保证平台运行安全。因此,《办法》明确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为企业法人。
加大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责任义务
据了解,相对于《暂行办法》,《办法》第二章第二节“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
/ 5
者的特别规定”中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新增了5项内容。
比如,其中第八条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对申请进入平台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后,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目前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网店一般没有自主添加标识的技术权限,都是由平台来统一加贴营业执照标识。由平台加贴营业执照标识与加贴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一样,是平台履行了经营主体身份审查义务的标志。”杨洪丰分析说。
又如其中第二十九条规定,开展自营业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必须以显著方式对平台自营部分和其他经营者经营部分予以区分和标注。
杨洪丰进一步解释说,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存在自营和其他经营者经营两种经营方式,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区别很大,消费者对于这两种经营业态的信任度也有明显差别。为明确经营模式中经营者的责任义务、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所以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外,新增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还包括: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修改其与平台内经营者的协议、交易规则应当遵循公开、连续、合理的原则,并至少提前7日予以公示;拟终止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提前公示并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切实保障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通过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来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明确跨区域违法交易管辖权
近年来,跨区域的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关于网络交易的管辖争议一直以来困扰不断。“针对这一新形势,《办法》对违法行为管辖权的规定作了一些修改、完善,使之更为科学合理。”杨洪丰说。
《办法》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对于其中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其违法行为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异地违法行为人有困难的,可以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况移交违法行为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这一规定与现行暂行办法中确立的管辖原则保持一致,既符合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又有效地避免了‘一事二罚’的出现。”杨洪丰说。
同时,《办法》新增了对指定管辖的规定:两个以上工商部门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的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报请共同上一级工商部门指定
/ 5
管辖。对于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群体投诉或者案情复杂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国家工商总局负责查处或者指定省级工商局负责查处。
杨洪丰指出,这是由于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的管辖设定与线下存在差异,新增上述规定可避免出现管辖争议、提高执法效能。此外,《办法》还新增了对网络消费者投诉管辖的规定,即: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中的消费者向工商部门投诉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处理。
●相关链接 调整适用范围
在调整范围及名词定义方面,《办法》作了如下修改:
一是将《办法》适用范围明确为狭义的网络交易,即对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的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进行规范,不包含电视购物、电话购物。
二是明确了 “网络商品交易”的定义: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此外,根据网络市场发展现状和网监执法实践反馈(如部分B2B平台上只发布商品信息而不发生交易过程),规定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发布商品或者营利性服务信息、但交易过程不直接通过平台完成的经营活动参照适用《办法》关于网络商品交易的管理规定。
三是对“有关服务”作了列举式的详细定义,使其涵盖范围更加明确。
四是将《暂行办法》中的“网络交易平台”这一概念更名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并作了准确定义,旨在凸显其第三方身份的独立性,避免产生概念混淆。(田珍祥整理)
细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七大措施
为适应新《消法》,《办法》细化了对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各项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网购售后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格式合同管理等方面。◆“刷信用”、“差评师”现象将受处罚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卖家常常会虚构火爆交易数据、花钱买好的信用评价、删除差评,给消费者造成“假象”等一些网络市场特有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办法》增设第十九条,对“刷信用”、“差评师”等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扩充描述,对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业信誉;以交易达成后违背事实的恶意评价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6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将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5
◆微博推销商品应注明是否为广告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网上总是看到不少网络大V通过微博、微信等发送广告信息。此次《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法》指出,网络交易中,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社交载体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评论商品或者服务并因此取得酬劳的,应当如实披露其性质,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收货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
《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网络商品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7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但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数字化商品、报纸和期刊等除外,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并承担退回商品的运费。其规定和退货、运费条件与新《消法》一致。◆网络经营者不得擅自发送商业信息
手机电子垃圾短信不断,很多消费者每天都接到不少商业电子信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困扰着不少消费者。在继新《消法》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上,《办法》对此进行了呼应。第十八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或者经营者商业秘密的数据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此外还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不得借助不公平格式合同强制交易
利用格式合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络交易中,由于其隐蔽性问题更为突出。《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以合同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终止服务应提前公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站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了关停和重组。比如2012年团购网站出现了倒闭潮,致使很多已经团购的消费者得不到赔偿。《办法》针对网络交易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为也做出了规范。特别强调,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拟终止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应当至少提前三个月在其网站主页面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并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子发票和凭证可作为投诉依据
/ 5
《办法》对网购发票和凭证进行了规定,第十三条明确,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以电子化形式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可以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网络商品经营者必须出具。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