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效能建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如果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作一个放飞的“风筝”,基层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要搭建让“风筝”飞得更高的平台,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打造同舟共济的和畅环境
首先,要践行团结之道。团结出生产力,机关干部要有容人容事、相互体谅的雅量,有闻过则喜、坦诚相见的气度。其次,要体现良性互动。领导层面要奋发有为,以身作则;机关干部层面要朝气蓬勃,独挡一面;村级基层组织层面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共产党员层面要讲党性识大体,用自己的言行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第三,要形成比赛氛围。所有组织、单位和全体干部要比业务,比服务,比勤奋,比奉献,比效率,创造无穷的力量,推进事业的发展。
二、打造创新创业的开拓环境
要弘扬创业精神,增强机关的吸引力、亲和力、向心力,营造筑巢引凤、引人入胜的创业氛围。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在创新思维中求转变,在创新方法中求突破。要创新工作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政务优化管理和机关规范化管理,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革机关运作方式,使机关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办事效率、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推行干部考核监督的动力和激励机制、不作为党员告诫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度等,以制度建设来提升整体效能。
三、打造真抓实干的干事环境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要深入实际,深入村居,多做调查研究,多了解实情实况,做到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调查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取舍,才能符合实际;要用比较的观点取舍,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讲真话、用真心、摸真情,不能欺上瞒下、作风浮夸、脱离实际;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大兴苦干实干之风。要注重实干,注重实效。
四、打造知难而进的奋进环境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和困难错综复杂。面对困难,必须自身过硬。干净干事,公道正派是战胜困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要不断检点自己,反思自己。面对困难,必须百折不挠。每位干部都要坚定信心,以持久的努力和坚强的毅力,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面对困难,必须刚正不阿。要迎难而上,不怕矛盾和困难,要无私无畏,排除万难,不断奋进。
第二篇:发展环境年效能建设剖析材料
发展环境年效能建设剖析材料
通过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以“发展环境年”为主体的效能建设活动精神,在深化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和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经认真查摆,对自己的政治业务学习、纪律作风、敬业精神、工作能力进行自我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透。忙于事务性工作,对于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把理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已的一切。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深入,不系统,没有准确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
2、联系群众不够,思想上宗旨意识不强。对世界观的改造有所放松,在思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谈化。
3、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在平时工作中,有时还不够大胆,主动性差,遇到问题等领导指示多,不积极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缺乏敬业精神,对领导交待的工作,只满足于一般的完成,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
具体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学习。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既要学习业务知识,又要学习行政管理,如果不深入系统的学习,必然会导致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工作实践的失误。最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要通过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通过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同时,不断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
2、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工作实际,敢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二是克服自满思想,不满足于现状,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牢记宗旨,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以最大的工作热情为基层和职工群众搞好服务。对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时刻警钟长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纪守法,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住自己。
一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努力改进作风,三是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总之,要努力做到不为名、不图利,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第三篇: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推进农村中医事业发展
冉隆邦
重庆市江津区卫生局(重庆江津 402260)
摘要:文章提出,要解决当前农村中医事业诸多层面的矛盾,首要认真解决好农村中医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要在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多方面打造有利于农村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中医事业;发展;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203(2007)08-0559-0
3发展中医是我国卫生工作既定的方针,系关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是各级党政“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容与艰巨任务。近年来,我们通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简称“中医创先")的实践,就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农村中医事业作了一定尝试。现讨论如下: 1 问题的提出
2002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区在岗中医药人员已不到360人(原800余人),中医业务收入、中医门诊人次、中医住院人次在医院相应指标中所占比例均低于20%;中医院自制中药制剂被迫停止;乡镇卫生院几乎不设中医临床诊室,中医病房、中药炮制加工等荡然无存;刮痧、熏洗、拔罐、贴穴、艾灸、针刺等群众乐于接受的中医适宜技术难得一见;中医毕业生就业难;名老中医师带徒寥寥无几;远近闻名的栀子、枳壳、黄连等中药材的规模种植无人问津;政府对中医的投入每年不到50万元,且多年未增加。农村中医药事业明显萎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不适宜农村中医事业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卫生部门各医疗单位中实行的自主创收、自负盈亏政策与采取自找工资、联劳计酬等企业性的管理,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医药的发展。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大多数中医药人员因创收不济个人收入微薄,中西医人员收入“两级分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益驱动下中医药人员“西化”的走势愈演愈烈等等。农村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令人担忧的窘迫。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振兴中医药、发展农村中医事业才亟不可待地被提上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10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我区开展了三年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活动,在改善农村中医政策环境推进中医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 主要做法
2·1 举合力 兴中医 积极制定适宜政策
2002年,江津区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医事业的决定》,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区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卫生局、计委、财政局、国土局、人事局、建委、广电局、统计局、药监局和区中医院为成员单位的“江津区农村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也相继成立了领导及办事机构。随即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还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文件:《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卫生事业发展专业规划》、《江津区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规划》、《江津区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意见》以及《江津区2004年—2006年中医事业发展规划》、《江津区中医创先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单位职责任务》、《江津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中医中药)定点医疗机构的通知》、《江津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活动社会宣传工作方案》和《江津区中医创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江津区中医师带徒管理办法》、《江津区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江津区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中医管理科的通知》、《江津区关于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通知》、《江津区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江津区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的通知》。还将中医药引进社区卫生、初级卫生保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定下发了《2003—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和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在内的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等政策和文件。从而为打造我区农村中医事业的政策环境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2 削“瓶颈” 投重金 改善发展环境
资金保障是发展农村中医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而解决经济“瓶颈”的问题又是振兴中医药的关键。2003年—2006年,江津各级财政相继投入中医事业专项经费650万元,占同期卫生事业费的25%以上,年均增长达30%以上。区规划、国土和建委等部门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在土地征用、改扩建项目、房产置换、人员编制以及办理相关手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捷措施。区卫生局还在卫生事业费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病房、中药房、中药库房和中医诊室、中药炮制加工室、煎药室建设。各医疗单位也积极开源节流,累计投入中医事业资金5千余万元,用于改善就医环境、扩大中医药服务项目、中医人才培养和工资补贴、医疗设备配置、中医科室建设和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
2·3 抓机遇 重特色 营造中医中药发展氛围
江津区政府抓住新一轮城镇扩张、库区移民的有利时机,着力于“构建一个龙头,抓好一批示范”。一是加大中医院高等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培养中医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充分发挥其在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中医科研方面的“龙头”作用;二是打造示范中医卫生院和示范中医科室,建设好一批重点;三是大力扶持中医“名科”、“名医”,吸取和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四是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开展对急难危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攻关,鼓励对中医古验方、名中医医案的研究;五是发挥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进中医药新技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还紧紧抓住江津成为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总结与推广试点单位的机会,结合农村中医药市场需求和多发病、常见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促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根据江津特殊的农业地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依托医药企业和科技力量因地制宜的开发自然资源,建成了20余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了金银花、栀子、黄连、黄柏、杜仲、枳壳、党参、天麻、红花等30多种中药材。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和采取生产、收购、供应、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栽种中药材。为振兴与开发中医中药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2·4 施重拳 壮“龙头” 促进中医创先活动
区中医院是农村中医事业发展的龙头单位。在创先活动期间,政府将创建示
范中医院和等级中医院纳入工作目标,通过资源整合,资金投入,调整业务结构,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狠抓中医人才培养与引进、改善医院设施条件与就医环境,实现了“三年三级跳”的奋斗目标(即相继建成了重庆星级护理站、重庆市县级示范中医院和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促使医院整体水平和两个效益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实力。同时,该院狠抓了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一是广泛接纳基层中医药人员的进修学习;二是主动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不断促使基层中医药人员、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的更新与提高;三是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巡回指导各乡镇卫生院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四是督导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面开展中医创先工作。体会与思考
3·1 基本体会
发展农村中医事业,首先要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人大、政协的持续监督,有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民众的响应。第二,要有目标规划及相应衔接的阶段性工作计划,配之目标指导下的工作方案、工作步骤及其考核考评体系。第三,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单位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组织网络和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各级办事机构的职能,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任务。第四,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保障和科学合理的配置与运用资金。第五,坚持把发展中医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第六,要本着“先易后难、先摸底后规划、先基础后提高、先启动后规范、先试点后展开、先普及后重点”的管理法则,逐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第七,要坚持将平时工作考核与年终工作考评紧密联系起来,与实施奖惩、文明单位建设评比、干部政绩评价等挂钩,实行专题和综合考核评价。第八,要坚持认真做好信息沟通,尤其是要处理好上级要求与实际工作进度协调发展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管理。第九,要在坚持创先《标准》的同时,适时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活动,以推动重点指标的实现和难点工作的突破。
3·2 几点思考
为确保农村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政策环境的建设问题。为此,需要继续努力:
(1)建立和完善法制体系,确立中医药的法律保护地位。目前,国家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仅有国务院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而在现有国家有关卫生事业的专门法中,关于中医中药的法律还是一个空缺。更不用说依据法律建设与完善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保障体系和依法监督管理中医药,这于国情于宏扬中医药都很不适应。因此,制定一部适应我国国情、民情的中医药国家法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其法制管理体系已是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2)各级政府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应有长效保障机制。一是要具体明确中医药在卫生事业乃至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地位,建立政府财政对中医事业投入基数核定及增长比例的管理机制。二是设
置中医事业费投入与产出(或称社会经济效益)的指标衡量体系(特别是要明确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医疗卫生指标和中药发展指标等分类),明确资金配置与社会经济效益考核原则。三是将其经济投入与效益产出列入政府及财政、卫生等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政绩考核,实行问责制。四是将中医事业投入及社会经济效益纳入专项审计和政务、院务监督管理制度。五是建立完善中医药专项财务管理和法定统计报表制度。
(3)多方面多层次打造有利于发展中医药的政策环境。如遵循中医药自身发
展规律,采取不同于西医人员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考试办法,有利于中医药人员尤其是名老中医获得执业资格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国家对中医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赋予倾斜性政策保障(至少不低于同级别西医人员待遇)。政府在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和技术指导方面应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扶持。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将中医中药的运用纳入到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标准和资格准入的范畴加以规范化管理。在各级卫生事业建设专题项目管理中,应加大中医中药建设项目的计划比例和实施力度,促使项目设置与布局更加合理和确保资金、技术、管理到位。国家应有明确的政策将中医中药的运用纳入到新农合制度管理和社区卫生管理,各级各地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切合实际的运作方案与工作措施等等。结语
发展农村中医事业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奋斗目标。欲解决当前农村中医事业诸多层面的矛盾,首要的就是要认真解决好农村中医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要在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多方面
从上到下积极打造有利于农村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政策环境,促使中医中药的发展在医疗卫生各层面乃至社会有关领域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期盼业内人士能形成共识,为继承和宏扬中医这一中华优秀文化,为振兴中医做出积极贡献。(收稿日期: 2007-04-20)
第四篇:打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哈尔滨市平房区2010年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哈尔滨市平房区人民政府
2010年,市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新时期发展战略,作为肩负“南拓”重大战略任务的平房区将制度建设、服务保障和依法行政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以争创全市诚信区、(县)市为目标,把打造“诚信平房”作为实施“南拓”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全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快速适应体制变化,全面推进哈南工业新城“诚信政府”建设
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由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平房区共同组成,这种“政区合一”的新体制对平房区继续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来说是一大挑战,为尽快适应机制变化,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两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不断加强工作衔接配合,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进部门整合,推进职能相近部门合署办公,人员交叉任职,实现新城核心区规划布局统一谋划,行政资源统一配臵,资金项目统一安排,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的工作新格局,大幅提高新城核心区工作效能,使“诚信政府”建设得以快速推进。
(一)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力度,拓宽诚信宣传渠道 “南拓”战略实施后,平房区主要负责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内各项社会事业工作,相应的政务公开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平房区从哈南工业新城的整体发展方向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有关要求,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开辟展示渠道,推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截至2010年12月,平房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54条,全文电子化形式公开的信息数为1531条,政府网站专栏页面访问点击量10万次,现场接待人数98人,网上咨询数167条,咨询电话接听数273个,全年共回复“百姓谈”和“百姓之声”网贴500余件,播出哈南要闻16期,通过各种媒体播出、报道哈南工业新城相关新闻33次,撰写哈南政务专刊5期,同时在区内繁华地段增设一处100平方米LED电子屏电子公开屏幕用于政策对外宣传。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进诚信服务机制 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完善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全力推行“一审一核、一审一查、一费制、一表制”的新型审批工作方式,实现行政审批“无障碍、无差错、无投诉”,满意率100%。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打造诚信发展环境
推进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制定了《平房区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办法》及《平房区行政效能电子监察量化考评细则》(试行)规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5件和区政协提案146件,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件和市政协提案10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行政复议案件息诉率达100%。“五五”普法圆满结束,政府机关行政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四)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民主法治的政府
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依法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继续完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努力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切实找准切入点,推进商业与企业诚信建设
(一)开展“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座谈活动,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为扎实推进“诚信平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活动,努力改善全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哈南工业新城经济社会实现跨跃式发展,组织全区50余家商业、工业企业召开“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座谈会,与参会企业签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承诺书》,组织动员得到企业积极相应,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努力打造诚信品牌,共同营造诚信环境,为构建和谐哈南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继续在全区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建设工作,加强价格监管机制
通过企事业自我申报、区内现场考核和查看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区开展 “价格诚信单位” 评查工作,在市“价格诚信单位”建设工作办公室配合下,对满克隆超市等3家“价格诚信单位”参评单位进行了联查联评,同时对太平洋商厦等5家市级“价格诚信单位”的价格政策执行情况和诚信工作进行了检查回访,对“价格诚信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价格诚信档案,并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强化商服企业诚实守信经营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三)开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工作,优化信用服务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六部门《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按照《哈尔滨市物价局关于开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工作方案》要求,对辖区内各类中介机构的价格公示情况进行检查。要求符合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一律在收费场所的醒目位臵重新进行公示,未经公示,不得收费。共检查政府定价中介机构1家、政府指导价中介机构2家、市场调节价中介机构28家。涉及公证、律师、房屋中介、婚介等多个领域,并推荐平房公证处等五家中介机构为价格公示优秀中介机构。通过规范检查,切实规范了辖区内中介机构的收费行为。
三、加大管控力度,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一)重视教育、提高认识,为诚信建设树立正确理论观念 在推进诚信工作中着重加强廉政教育,是各级干部群众的廉洁自律效果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学《准则》,促廉洁”十个一主题教育。推荐20余件优秀廉政文化作品,组织近千名党员干部参加网上知识答题,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47场次,观看人数达1617人。制定分岗分层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分岗分层,在农村、机关、社区、参与重要项目建设等人员中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参加全市“迎国庆、学《准则》、促廉洁”知识竞赛,我区代表队取得决赛第三名成绩。抓好市管干部“每季一案”撰写体会文章活动,全年上报近50篇体会。坚持领导干部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控制出国、购车审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廉政准则》52个不准开展自查自纠。
(二)奖励守信、惩戒失信,为新城建设营造积极氛围 哈南工业新城在建设中涉及到大量征地、拆迁工作,为营造公平、诚信发展环境,我区深入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从公职人员抓起,加大力度查处违反财经纪律、违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案件,全年共查处案件6起,处分公职人员5人;另一方面从打击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抓起,对在征地拆迁中内外勾结、以非法手段诈取国家征地补偿款的犯罪嫌疑人,立即立案侦查、认真查处,严厉打击。到目前为止,共侦破诈骗征地补偿款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左右,已起诉2人,批捕5人,取保候审9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我区加大了对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贷款的清欠力度,2010年,全区在金融机构逾期借款的国家公职人员借款金额已完成清收任务的100%。
(三)组织现场咨询宣传等主题活动,宣传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8月中旬举行了平房区“诚信活动周”活动,围绕“营造诚信和谐社区生活”的主题,由区文明办、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局等单位联合部分企业现场设摊,现场制作了“推进新城发展,营造诚信环境”、“讲诚信,共建和谐社区”等宣传标语及26块宣传展板,烘托出热烈气氛与热闹场景,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工作人员对市民现场的相关咨询都逐一给予认真解答,并热情地向他们宣传及发放有关《节能减排》、《办事指南》、《个人信用服务指引》、《产品质量12315投诉》、《食品药品安全小知识》和《消费提示》等资料。活动从不同角度进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咨询、宣传、投诉受理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提高信用服务水准,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工作
(一)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推进信用服务业发展 在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嵌入信用产品。探索专利质押信用评估,成功实现了无形资产信用融资质押的新尝试。为支持新城建设,全年通过信贷、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近45亿元,有力地保障了新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征地拆迁的资金需求。
(二)完全兑现承诺,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平房区在村屯拆迁、棚户区改造中积极推进“阳光动迁”暖人心行动,以诚信的惠民政策推进拆迁工作,截止到2010年12月末,完成村屯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实现净地2.8平方公里,改造棚户区77.2万平方米,新建的3个棚改项目拆迁居民如期回迁,针对村屯拆迁专门制定的拆迁政策受到农民一致好评,无一例因拆迁上访者,真正做到和谐拆迁。
(三)开展“诚信企业”等级评定工作,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在全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现已向市诚信办推荐哈尔滨金龙振兴物流运输有限公司、黑龙江新洋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弘瑞电器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参加全市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诚信建设工作推进
开办诚信网页,为政府、企业、个人发布和查询诚信信息提供网络平台。通过网页的建立,进一步唤起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环境、规范诚信行为、促进和谐发展。网站设政府机关、企业个人、政治法律、信用评估、失信曝光、本地动态等相关栏目,定期发布工商、税务、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卫生、劳动等部门提供的企业良好信息、严重失信信息及有关资质信息;为了方便市民参与和监督,网站还提供了相关的监督投诉电话。
四、制定计划,把2011年建设诚信政府落到实处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公众考评检查 充分利用哈南工业新城创建有力时机,完善开发区与平房区信息共享模式,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一体化”服务机制,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关系民生的重要决策,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平房区行政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健全考核评议机制,接受群众监督。
(二)政府部门带头使用信用产品,积极培育信用交易市场 各部门要提高意识,积极在履行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时,推广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使用信用产品的经验,通过制度安排,在项目招标、审批事项、登记注册、人员录用、相关专业资质认定以及人力劳务市场等方面,要把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扩大信用产品在全区各领域的使用面。
(三)充分发挥平房政府网站作用,建立健全社会惩戒机制 政府诚信网页要尽可能把所有部门行政执法监管和信用服务信息都纳入进来,为政府部门监管、信用服务中介、企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相关服务,为建立全社会“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惩戒机制奠定基础。
(四)不断营造良好环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政府在带头讲诚信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营造,引导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推动企业信用管理档案建立和信用岗位设臵,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加强诚信宣传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诚信创建、信用知识培训等活动,特别是要认真做好对公务员的诚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诚信意识、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和服务水平,加强公务员个人诚信建设,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加强信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研究,开展在扶持信用机构、推动信用产品使用、培育信用市场等方面的制度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建设诚信政府是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基础。我们相信平房区政府在信用中介机构、区内企业和广大居民的共同配合下,必能为建设诚信平房,推动哈南工业新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强化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经济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安排部署,依据市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全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制定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全党全民共同参与维护经济发展环境的舆论氛围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经济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革新思想观念,尽快在全镇上下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创造事业的机关文化。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自觉服务于经济环境建设的主动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镇党委、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全社会对优化经发展济环境的思想认识,形成“人人关心大坞发展、事事都关乎大坞形象、处处维护投资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严明工作纪律、改进机关作风,积极创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1、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各机关单位都要严明各项工作纪律,严禁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迟到早退、缺岗空岗、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履职;严禁工作中生冷硬顶、推诿扯皮、刁难服务对象,不准“吃、拿、卡、要”或索取、收受、长期占用企业财物;不准参与或怂恿他人强买强卖、强包强建、强装强卸或对企业围门堵路。
2、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立足于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继续开展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活动,镇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督查科要对干部作风继续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干部作风问题公开曝光。扎实开展“阳光诉求”活动,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涉企单位行风民主评议,对排名靠后的单位酌情作出处理。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务实为本,知难而进多干事、心系群众干好事。
3、实行治庸问责。为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少数干部只谋位置、不谋事业,只说不干、会说不会干等现象,对个别混天了日、无所事事、贻误事业等不良行为实行治庸问责,以工作实绩决定进退去留,为一些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惹事的同志提供干事创业环境,切实做到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乱为者无位,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协作能力、工作能力,有效解决“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等方面的问题。
三、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积极创建务实为民的政务环境。
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禁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从事行政执法活动,防止出现执法不公,为政不廉,随意执法,自由裁量等问题。实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同一检查项目涉及多个执法部门的,合并检查,结果共享。
2、实行政务公开。机关各单位、镇直各部门要不断增强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的深度和广度,对涉及群众利益,需要群众知晓或参与,本单位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规定公开的应主动公开;对群众根据生产、生活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只要不涉及秘密和个人隐私、不损害他人权益的,都应答复申请人并公开政府信息,推行“阳光政务”,打造“透明政府”。
四、打击三强五霸、维护市场秩序,积极创建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
1、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坚持出重拳,从重、从严、从快查处针对企业、投资商以及服务对象的“三乱”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严肃处理,公开曝光。
2、严厉打击“三强五霸”。针对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以及市霸、路霸、矿霸、村霸、街霸“三强五霸”行为,政法部门要结合“平安创建”活动,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予以重点打击,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整治企业和项目周边环境。围绕工程项目进场难、施工难以及干扰企业生产经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等破坏周边环境的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严查、快办。坚持完善领导干部帮包企业联系点制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务必要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等待”、生产“零干扰”。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就是要解决思想、作风、效能、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以律已、一心为公、廉洁从政,不当“贪官”;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勤政为民,不当“懒人”;勤于思考,有所作为,敢为人先,不当“庸人”,努力使全镇各级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镇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实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