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14:2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

第一篇: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

关于如何组织学生读文的探讨

(官阳中学陈祖远)

摘要: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具备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读文的训练,要在语文课堂上重视读文活动,增加阅读量,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将课堂上的读文活动做了个深入探讨,并在文中对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品读、研读、悟读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关键词:情境、朗读、研读、品读、悟读、活动

有许多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些课堂上有阅读,但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标不够具体、明确、无实效。仍然是以课文分析或大量的书面练习为主,很少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

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安排学生进行恰当的读文活动。没有读熟,就开始讲;没有读熟,就开始问;没有读熟,就开始议。所以课堂上常常出现没有激情,没有探究,没有互动,没有生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活动到底该怎么做?本文拟就此作一点探讨。

一、情境活动

利用情境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个好的情境活动能 1

把学生带入一种心之向往的教学境界,在每堂课之前,每一次接触新的内容,或过渡到新学习内容,我总是改变教学方式,用一些活泼、新鲜的情境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另一个学习境界。

应用一些风趣、幽默的导语,不仅能迅速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像油锅里滴上几滴水一样地把学生的读书兴趣激活,这样你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到读与学之中。

二、朗读活动

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可用的方法很多,可以把一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后或分成男女生读,或分小组读,或个人轮流接读;可以根据一篇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的段落用低声调读,有的段落用高声调读;如果是对话较多的记叙文、小说、剧本等,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是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努力做到声情并茂,美文美读。

事实证明,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朗读,学生兴趣大,读得也比较认真,效果很不错。同时学生在准备朗读时,也会认真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和感情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三、研读活动

研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篇章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

手段,研读得好,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其积

极性;还可以来感染学生,使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语言感情色彩的揣摩和领会,从而培养好学生的语感、文感乃至情感。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读。让学生先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让其脑中多留存一些清楚的文本潜藏的律动信息,这样有了情感的基础,就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快、更好、更高层次的融入到讨论交流活动之中。

四、品读活动

品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还是一个对文本认识的由表及里,由浅层到深层的规律。我平时教学非常重视品读。在阅读教学中,不要把品读与理解割裂开。品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品读可以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

因此,语文老师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上,应将读书和文本意义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细细品读。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实际情况,采取应对的办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品读让学生来辨味这类作品中炼字炼句的功夫,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读来加强对作品的篇章结构和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方法的理解。

五、悟读活动

悟读就是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读出情

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明白真善美与假恶丑。

学生的领悟语言内涵的能力怎么来提高?我认为方法

就是悟读文本。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习语文就是这样,只要在反复悟读中有所觉察,有所动容,那么学习上的许多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总之,读是语文课的灵魂。老师对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重视阅读技巧和阅读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对文本和情感的理解,读中解,解中读,让学生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感悟提升阶段,逐步去设计阅读过程。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好学生的朗读、品读、研读、悟读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附: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设计

第二篇: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经过这几年对这一模式操作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三疑三探”最大的亮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这一两点也正是整个课堂环节中最难以掌控和把握的地方。很多初次尝试的同事有这样的困惑:为何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愿意主动提问题?即使勉强提了,也是问的不着边际?一些外地来我校听课的老师,在课后的座谈会上,最关注的也是这一问题。的确,面对一片全新的课文,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且问的还要有价值,这确实是一个难点。下面我就把自己平时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各位师生朋友,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重视课前预习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章,有些篇幅很长,光读一遍就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何况一遍能否读懂还是个未知数。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高质量的设疑,必须建立在读懂课文、深思熟虑的基础上。预习可以放在早读的时间进行,让学生读读课文,标上段落序号,在生字新词上做上标记,利用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简单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可以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不用太长,十几二十分钟都行。有了课前预习,才能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质疑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题,一是因为他们没有质疑的习惯,二是没有把教师当做与他们探讨新知的伙伴。于是我就从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开始,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评分制。在制定评分标准时,我故意将天平倾斜:回答对一个问题得十分,但如果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得二十分。面对这样的诱惑,自然人人都开动脑筋,拼命思考。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且很有价值,教师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会提问题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你提出的问题真有价值,你真棒”这样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充盈着你的课堂,想不让学生不积极都难。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

“授人于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和意识之后,课堂上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抓不住要领,没有思考价值,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我个人觉得,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学科了,方法有很多:

1、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问题;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学生依据课题,就能够提出如下问题:(1)、明天为什么要封阳台?(2)、是什么动摇了封阳台的决定?(3)、为什么最终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

2、可以结合文体特征提问题:

如果课文是小说,可让学生结合小说三要素设疑;例如《甜甜的泥土》一课,它是一篇小小说,但也具有小说的一般特征。学生设疑时,就可以根据小说三要素提问题:(1)、简单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写了谁?(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言,分析作用。如果是议论文,那么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就是学生提问的对象;例如《多一些宽容》一课,学生就可以根据议论文的文体提出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这其实就是论据)(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如果是说明文,就更简单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一定都能想得到;例如《苏州园林》一课,它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们如果抓住文体特点,就能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写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2)、本文的说明顺序?(3)、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如果是写景游记,游踪、景点、品析优美的语言是这类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可提问的重点。例如《阿里山纪行》一课,学生可提的问题有:(1)、作者的游览顺序?(2)、课文介绍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点?各自的特点?(3)、文中有哪些优美的语句,好在哪里?

3、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设疑:对于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提问题的文体,比如说诗歌、散文,可让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设疑。这三种方法不是单一的、机械的、孤立的,可以统一结合,灵活运用。

总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育界同仁的一颗耐心、恒心,更需要师生的同心。

谁掌握了科研,谁就掌握了明天。站在课改的门槛上,认真审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五里桥全体师生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评价语

语文课堂如何评价学生的答案

——别用“标准答案”评价我们的孩子

镜头一: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 教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看看文中的唐雎,他又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学生:他非常的机灵、很聪明。

教师:是机灵聪明吗?这样说不对吧?

学生:处事灵活、充满智慧。

教师:还有没有别的词语?

(学生一阵沉默)

教师:比喻说机灵而具有智慧。

学生:机智。

教师:对,他很机智。

(师板书:机智)?? 经过老师的循循诱导,学生们终于回答出了教师满意的“标准答案”。乍看一下,多么充满活力的课堂啊!教师循循善诱,而学生也渐入佳境,慢慢走上了正道;定惊一看,却不禁为我们的孩子感到悲哀,因为他们活跃、独特、新颖的思维正一步一步坠入教师设计好的“定势模式”中,他们正在又成为一个个的教师个人“复制品”。

镜头二: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 生命》 ?? 教师:下面我们看到第二个问题,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 学生甲:第一个事例讲的是一只小飞蛾被我捉住了,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 教师:好,你停下来,你的回答好像不正确吧!请乙同学你来回答。学生乙:生之欲望。(看着桌子上的参考书)?? 面对学生的两种回答,这位教师作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两位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而且相对来说学生甲的回答是复述课本上的内容,反而更详细更准确;学生乙的回答是这个事例的主题。面对教师不同的评价,两位学生也是截然不同的表现,学生乙兴高采烈的坐下来了,而学生甲却是站在座位上久久的没有坐下,嘴里还一直叫道:“是的,我说的是的,我没有说错”;但这位教师却并没有理会他,他只到确定完全没有希望后才极不情愿的坐下。我注意到,这位学生眼睛中那种创造之光、活力之光渐渐黯了下去,在本节课上再也没有回答过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燃烧了早己冷却多年的中国教育,而“新课改”的春风更是又将中国的教育教学、教师、学生都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可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许多用“标准答案”评价学生的现象。我们不否认某些问题确实存在着“标准答案”,但是我们更应看到,更多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我们简单的用“不正确的‘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对错时,不仅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更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思维,使他们逐渐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复制品”,成为了一个个呆板、守旧、没有任何创新能力的无用之人。

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答案,一定要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语文课堂中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学生的答案,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己见的创新殿堂呢?

首先,尽量肯定学生的答案。歌德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都知道,语文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总是会发现或产生多个的理解,而甚至是每一个理解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肯定学生的答案,而不应该对学生的理解妄加批判,更或是像前举两例中的“吹毛求疵”。课堂教学中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就是学习愿望的实现,喜欢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答案尽量给予肯定和赞扬,肯定学生的思考,赞扬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使其体验到成功感,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感和畏惧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造就学生不满足现状,力求上进的心理品质,使问与答的双向交流始终处于一种畅通无阻的状态。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第二,要鼓励学生对答案质疑。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创新的起点是质疑。教师应该应用各种方法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想象,产生新的想法,而不是用定势了的“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如上举第一例中,我们大可以这样鼓励学生进一步的质疑“可不可以用一个更简洁的词语归纳一下”,我想这远比那一句让学生们冷了半截的“这样说不对吧”好得多,我们在课堂上还可以经常这样问学生,“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吗?”,引导其学会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养成好问,遇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思维品质。第三,关注学生答问的困难 不可否认,学生在思考教师的设问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学生的答案不能涉及知识点的核心,甚至还会出现偏差现象。对于这些有困难的学生,或学生有困难的问题时,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顺着学生思路,依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追问,进一步触及问题的核心,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如上举第二例中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学生没有理解教师的意图,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回答文中所举事例的主题思想;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大可以让学生甲复述完这个故事,然后再进一步追问“你能够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吧?”或“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吗?”,我想经过教师这样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甲一定能够答出让教师满意的“生之欲望”。最后,重视学生的评价。

教师要重视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对自己或别的同学甚至老师的讲解、答案提出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对学生答案的一个好的正确的评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堂崇尚自由的言论,需要创新的思维,期盼学生们的自主见识,语文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答案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持续普遍关注的课题,但愿新课改的持久效应能给我们带来一丝的灵感和惊喜。篇二:我最满意最有激励性的学生评语或课堂教学评价语

我最满意最有激励性的学生评语或课堂教学评价语: 1.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2.阳光总在风雨后,没经历挫折的风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 3.你虽然看起来很瘦弱,但老师从你的眼神里经常可以看到一股倔强,希望你能把在体育测试中取得好成绩。4.你是咱班体育小明星,老师不会忘记你比赛时那股拼劲,也不会忘记你为学校在运动会上争得的荣誉。希望你能在纪律上也起带头作用。5.老师现在还记得你运动会上的精彩表现,扔垒球、跳远、跑步样样都很棒。希望你能带领同学们共同锻炼,在体质监测中取得好的成绩。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相信这句话吗? 7.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8.只要坚持刻苦锻炼,你也会像其他同学一样学好体育!9.虽然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但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克服它。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一定能赶上大家!

10.希望你能在跳绳和耐力方面多花一些时间去练习!11.希望你下次能有更认真、更专心地听讲,老师为你在体育学习中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如果你能再自信一点,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所学到的本领,那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能行!1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3.你在体育方面有很好的天赋,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不过“山外有山,千万别骄傲!”

14.你跑步的动作真漂亮!15.你做操的姿势真优美!16.你跑得真快!祝贺你又打破了自己的记录!17.你做操的动作真到位!18.谢谢你给大家做示范。

19.由于你们小组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获得了第一名,让我觉得你们是不可战胜的。20.通过大家努力,我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体质检测,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感到自豪。21.拍拍肩(抚摸头)鼓励“你真聪明!篇三: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课堂教学评价本身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即兴点评的一种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等方面起着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如果带有随意性,语句单调乏味,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还要关注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互动进行即时评价,以促进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下面是本人的思考所得,以供大家商榷:

一、保持教学过程的和谐性

评价环境和谐宜人,过程自然流畅,消除学生的拘束、紧张,个体才会幸福、健康地学习,课堂才能充满欢笑、飘荡生机。评价语言应贴近学生的心理,尽量肯定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与教学过程应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活动的动态互动。评价时,应避免繁琐的评价过程、过多的评价活动占用教学时间,应追求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洽。如在执教《古诗三首——渔歌子》时,请学生把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一位男生站起来高昂而欢快地诵读前一句,后一句则读得舒缓而又宁静。“你读的好像大不一样,能说说吗?”教师追问道。学生说:“我感觉到西塞山前的白鹭飞得好高好高,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得那么欢快,细雨中的诗人在如此优美的景色中好悠闲、好自在。”“你完全进入了诗中,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里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教师喜悦地说。教师又问:“同学们,这迷人的景象,说说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我真想把这么迷人的画面画下来。”教师说:“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画家。”有学生说:“我想用摄像机拍下来。”教师说:

“把这样的镜头珍藏起来,非常值得。”又有学生说:“老师,我想起了诗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源’。”教师则说:“看来你是现代版未来小诗人呀!”??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在评价时更关注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对学生解决的结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文本、深入课堂给予充分的赞扬。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融于一体,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问题的参与程度、对课堂的参与都呈螺旋上升的趋势。

二、确保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得到发展和包容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认知方面,更有情感差异、思维差异,对学生要进行多角度的包容评价,对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为学生创造优越的教育环境,以实现学生的强烈需求,让学生的发展达到至高点.如情感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某一学习任务时,对该学习任务所具有的不同的态度、情感、动机等。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往往容易受具体事物、情景的支配,加上对情感的可控程度较弱的特点,学生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情感很容易出现消极或积极之差异。教师对待学生的消极情感,切勿一味地指令或批评去扼制,应带着期待的眼光,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我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演演课本剧。全班同学积极地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唯独学习委员一直气鼓鼓地举着小手,眼里含着委屈的泪花。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不和组内成员一起演呢?”她哽咽着说:“我觉得自己适合演‘诸葛亮’,可他们非让我演‘周瑜’。”我而是轻轻地对她说:“试着演演周瑜,老师相信你有能力演好,我等着你的 精彩表演。”听了我的话后,她转悲为喜,积极地参与到了表演中。等合作小组上台表演时,我让他们组先亮相,她没有辜负我对她的期望,把“周瑜”演得惟妙惟肖,同学们看得出神,我随机表扬道:“老师知道你行,这不,演得这么精彩。”真诚的赞赏给了她成功的喜悦,她心满意足地走下讲台。

再如学生的思维差异,很多学生在遇到同一问题时,会各抒己见,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相对性的评价。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我问孩子们:“狐狸与乌鸦,你更喜欢谁?为什么?”丁连涵说:“我喜欢乌鸦,因为它虽然不好看,但在课文中表现得很老实。”“你能联系课文表达自己的看法,真不错!”我当即对他的见解做出了肯定。随即,许多学生也参加到了热烈的课堂讨论中来:“我喜欢狐狸,虽然它的出发点不好,但是为了达到目的,它一次又一次努力。”“我喜欢乌鸦,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面对狐狸的花言巧语时它不是做得很出色,是狐狸太坏了。”??最后,我作了总结:“你们多有主见呀,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今后,我们就要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激励性和肯定的评价,教学是算不上成功的。

三、在等待中选择合适的时机 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一般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如果我们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将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我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对“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们有的说:“我要保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有的说: “我可以保护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有的说:“我可以保护低年纪的小朋友。”有的说:“要保护小动物。”还有的说:“我要保护花草树木。”??最后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中的‘人’就是‘生命’。”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拓展启发,集思广益,使个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真正起到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篇四:语文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语文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的浪潮不断敲击着陈旧的教育理论,此时正是百废待兴之即,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许多教育领域都废旧立新,以崭新的面目迎接新世纪的考验。同时,新课改也赋予了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新含义、新范畴。再次阐明了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方法学习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有以下点感触:

一、评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地位。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造就这一代新人呢?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务必进行改革,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标》指明了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地位。在编定了新教材,实施了新的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之后,评价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某方面的特长来评价学生,这咎做法很不可取,有违新课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差异,个体差异,培育学生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口语交际好,有的写作、阅读能力强,怎么确定谁的语文成绩好,谁的为好呢?要培育人才,就要明确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

二、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正确、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善、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有利手段。一次考试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适当的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漏补缺,可以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思路。教师的记录记载了学生的点点滴滴,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再因材施教,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重拾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新课改中提倡的评价方法

我们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教师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例二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

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

是否能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

是否善于口语交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是否有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面,能流畅的朗读课文

是否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结合性,体现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由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向多元化转变,体现教学的人文主义。在评价中我们应注意中和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多方面结合评价学生。首先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语为主。“你的作文写得真好,要是你的朗读能力也像作文一样流畅就好了”,“你有进步了要坚持哟”等。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其次,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信息相结合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第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建议。但教者要明确,考试浊教学法的唯一评价方法,只是众多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只能衡量学生在某项能力上的高低,不能代表评价标准。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是将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检查学习效果。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认为反应迟钝、行为荒唐、甚至不可救药的“朽木”,说不定就是将来的栋梁。所以,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篇五:语文课堂评价对小学生的深远影响 语文课堂评价对小学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梁革英

来源:《中外教学研究》2013年第09期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孩子成人成材,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期待和鼓励,让赏识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常态,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和热情的鼓励中成长。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促使他们释放热情和潜能。孩子们都需要了解自己,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所以,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就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鼓励和欣赏。

一、让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沐春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理解和价值的差异性;“有创意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和再创造。例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上课伊始,笔者请三个同学读课题,并分别给予了“读得真流利”“这一次有进步”“精神状态再饱满些,你会读得更好”等评价。这些评价使学生们如沐春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整堂课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读课文时,有学生读错了,我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你一定是太着急了,别急,请再读一遍,好吗?”“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错误的改正了,现在老师把第二自然段的朗读权奖励给你。”

二、鼓励长处,引导点拨

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在第三册《识字二》的教学中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笔者提示: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让他们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认读生字:“棋、弹、琴、胡、鸽”时说:这些生字都是我以前见过的,可以用“加一加”“换偏旁”的办法来认;有些还是形声字,如:棋、弹、琴。可以借助它的声旁来记生字。我马上表扬他:“你的办法真多啊!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一听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老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学生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燕子》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后,给一个男生这样的评价:“你读得真不错,老师仿佛看到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们正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夸你读得好呢!如

果你的声音能够再响亮些就更棒了,愿意再试一试吗?”他马上点头回答:“我愿意。”于是,他又读了起来。这一次,他不仅朗读得很有感情,声音也响亮了。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大增。

三、自我评价,完善自我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例如某一男生读完《燕子》一文中一个段落后,我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难为情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但是声音不够响亮。”“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比前一次要好,只是没有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再如学习《挑山工》一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观看课文录像,体会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异同,分工合作完成记录。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观看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还有的专门帮助查书,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四、相互评价,和谐发展

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作业,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初读课文时,我经常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边听边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对方的朗读,找出对方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反馈。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以“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和“冬天组”命名,各组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自学后汇报,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春天组的同学汇报完后,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评价,有的同学说:“他们没把春天的景物都找出来。”有的同学说:“春天组的同学朗读没有感情,应该用轻而缓的语气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生机的感情。” 等等。经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完善了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小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赏识评价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无疑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实的基础。

第四篇: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定远二中杜兴国

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出新课改以来,由于新课标对语文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坚决地予以贯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权威式、专制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和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评价要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始终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中心,不能根据老师的个人喜好,做出主观色彩太浓的评价。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鼓励话语会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句随意的打击话语,有可能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暴自弃。在具体的课堂评价中,除了鼓励和尊重学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对老师惊醒评价,从而把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

其次,在评价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具体的评价中,不能为了讨好学生去脱离实际地评价学生,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形成浮夸的学习习气,从长远角度看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同时评价也不能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因为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学生,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所以评价要适中,要实事求是。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做到踏踏实实,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再次,具体评价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而且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中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语文功底差的或者性格比较胆怯和内向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语文功底好的、性格外向的学生要通过评价积极引导他们往更高层次发展,这也就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这对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有很大的好处。

最后,评价要有启发性。这个要求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重要要求。对于学生的答案,不能简单的说对或者说错,也不能简单的打个分数了事,应该在评价中对学生的现状及前瞻性作科学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既能明白自己的优点,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扬长避短,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带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颠覆性的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同校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同探讨中进步和发展。教师是教学的骨干,教师水平提高了,新课标的贯彻和实施也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陈秀连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师生感情美、导语设计美以及教学方法美等方面来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字】激发兴趣 语文 提高语文成绩

参加工作,特别是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便一直思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除了看文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外,我还深深得感受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在课堂上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⑴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师生感情美,是激发兴趣的基础。

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让学生喜欢你。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愿学、乐学、勤学哪门学科,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一)形象美。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得从外观开始,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看起来得体大方,因为在这一点上,任何人也都一样,首先得赏心悦目,应该说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⑵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切忌不修边幅,穿着怪异,因为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精神足。情绪是会感染人的,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埋下了成功的一笔。

(三)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充分尊重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觉得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我始终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充分的尊重,才能打心里喜欢,学生才会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状态。为了更融洽师生情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下了课后,并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在课室和学生聊天,拉家常,问一下近来的学习状况,平时和什么人来往,对老师讲的课有什么建议等等,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心的。记得我所带的班级有这么几位学生,我刚接手时语文成绩就没有试过及格,上课调皮捣蛋,从不交作业,也不会尊重老师。于是我就在上课时用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们,当他们站起来时,我是微笑着的,有时他们回答不出来,我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而是循循善诱,不断地给提示,直到他们回答出来为止,当他们回答出来时,我便适时赞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他们学习有进步时,我不但在班上表扬他们,我还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让家长也表扬他们,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上课时的眼睛是跟着老师在转的,并且炯炯有神。在升中毕业会考上,语文成绩还排到了班里的前列。正因为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任何一位学生,不偏私。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⑶我充分鼓励和信任我的学生,肯定他们的不同能力所具有的价值,对任何一位学生的“勤问”和“勤思”,我都及时予以赞扬,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能在语文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此基础上,我注重及时发掘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正是课堂上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使学生乐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之前我发现学生不爱上语文课,渐渐的我发现上课时学生的闪亮的眼睛越来越多。也正因为这样,我所担任的两个班在升中毕业会考中的语文成绩终于摆脱了倒数的命运。

二、导语设计美,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深深知道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非易事,这就要在教学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其中一个便是导入语的设计。因为导语设计得好,可以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我记得我在讲授《春》这一课时,是这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的,上课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伴着优美的音乐,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另一篇描

写春天的短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繁花锦簇的春天中,然后请学生回忆并大声回答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通过这两件事的引导,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整一节课课堂气氛都很欢快活跃。又如我在讲授《愚公移山》一课时,在上课时,我先放了江涛的同名音乐,然后再看了愚公,智叟等漫画式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学习热情也高涨了。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习的情绪后,让学生自觉自愿地配合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语文成绩。而在学习《台阶》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老实厚道的父亲经过漫长的准备,付出了艰辛的漏洞,终于造成了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但此时他的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为了实现一个在我们看来并不宏大的愿望,这位父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位父亲是怎样付出把新屋建起来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台阶》的故事,这样的一段导语,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他们渴望了解课文的心理来培养其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美,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在实际的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但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是相同的。⑷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承担一门学科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因为中学生的持续性和忍耐力比成年人低下,他们更不可能持续不断地重复欣赏某一事物而不厌倦。他们的学习已经重复了多年,每天重复五六次以上,单调的学习生活已经使他们厌烦,特别是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本来就有放弃学习的打算,假如教师还不改变教学方法,天天千篇一律,学生真的会对听课完全失去兴趣。所以,要使学生在一段学习时间内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教师不能不在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因此,想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朗读法。在讲授诗歌时我采用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我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有时个别读,有时齐读,有时默读,有时自由读,有时分小组读,有时分男女生读。而后两种方式我会采用竞赛的形式,当一组在读时,其他组的人就听他们读的时候有没有读错字,如错一字

扣10分,还要注意感情和节奏到不到位,酌情进行打分,最后在期末进行总评,等到他们读的时候,就避免了同样的错误,提高字音的积累能力。据我的观察,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

(二)情景再现法。文言文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和枯燥的,每次上文言文单元学生都死气沉沉的,于是我想了一个方法,比如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备好道具,让两学生分别出来扮演唐雎和秦王的角色,其他学生就观察看他们表演的人物形象到不到位,突出人物怎样的缺点,然后进行优缺点点评,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提高了。

(三)读讲写结合法。再精彩的课堂,学生成绩上不去,也不是一堂优质课。所以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讲授《三峡》一课时,除了朗读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题: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_______美,你看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吗?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围绕三峡的山和水,都踊跃发言,从而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和做法。总之,语文教师要想学生爱上语文、乐学语文,并且要学得轻松,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宋其蕤.《课堂教学美学论稿》[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 [3]唐思群 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张鸿苓等.《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师大出版社.1982年

下载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堂上如何解决学生不读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得与失(定稿)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得与失 课堂是一门永远存在着遗憾的艺术。对于学生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有各自的得与失。正常情况下,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多学多得,逐步提高学......

    语文课堂上的小游戏

    语文课堂上的小游戏 1、停——语文课上的小游戏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真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今天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请学生自读课文后标段落序号。结......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乐于发言(精选五篇)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乐于发言 堡镇第二小学沈忠娣 众所周知,课堂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我们高年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语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对一定事物保持警觉、进行选择的指向与集中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本站推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教育 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18-01 传统课堂枯燥乏味、气氛沉闷。一年前,笔者的课堂基本如此。......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内容提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

    浅谈语文课堂上和谐、有效地沟通

    浅谈语文课堂上和谐、有效地沟通 在和谐的气氛中生活,心情是愉快的,思维是活跃的。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一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