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武县计划生育科技事业发展状况
长武县计划生育科技事业发展状况
调查分析
陈永刚杨爱武
长武县地处咸阳地区西北部,属渭北旱塬沟壑区,全县辖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其中农业人口15.1万,占总人口的87.3%,育龄妇女3.6万。现有计划生育服务站12个,其中县级1个,乡镇中心站5个,乡镇普通站6个,有业务技术人员54名,可开展放(取)宫内节育器、男、女结扎、皮埋、人流、引产、咨询服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诊治,避孕药具管理、发放,生殖健康系列服务。
一、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现状
(一)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及基础设施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县基本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1个县级服务站、11个乡镇服务站,县、乡服务站共有建筑面积4160平方求,业务用房34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达到80%以上。服务站房屋结构、布局合理,交通便利,便于业务开展。
(二)经费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国家、省、市、县均加大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全县“十五”期间本级经费投入为197.22万元,其中基建投入161万元,县站基建投入88.7万元,乡镇站投入72.3万元,业务经费投入 36.22万元,其中基建投入省级20万元,市级10万元,县级58.7万元,乡级72.3万元。
(三)设备配置情况
全县现有设备大多数为“十五”以前配置,县、乡服务站现有黑白B超机1台,便携式B超机15台,心电图机1台,数码电子阴道镜1套,臭氧治疗A型机1套,B型机12套,红外光治疗仪5台(2台已损坏),优生检测设备1套,输氧设备1套,电动吸引器9台,显微镜4台,尿液分析仪1台,血液分析仪1台,半自动生化仪1台,高压消毒锅13台(其中手提式12台),电视机3台,照相机1部,现 有设备
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正常业务工作需要。
(四)技术队伍及服务能力情况
县、乡服务站现有人员54名,其中业务人员49名,医疗23名,护理24名,检验1名,B超1名,药剂1名,行政工勤人员5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30名,无职称人员19名,临时聘用人员8名,持执业医师证2人,执业助理医师证2人,护士资格证5人,持计划生育上岗合格证49人,所有人员都能按照上岗合格证上载明的专业名称开展业务工作。
(五)业务开展情况
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均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机构执业许可证上载明的执业范围开展业务工作。县服务站围绕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信息咨询“五位一体”职能,乡镇服务站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放(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药具管理发放、提供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十五”期间,全县技术服务机构共制作并发放宣传品35万余份,开展大型宣传活动34次,施行各种节育手术5400例,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83期,参加人员2537人次,发放避孕药具6万余盒,咨询服务3.4万人次。
二、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存在问题
(一)个别乡站、村室基础设施不够规范
经过多年的建设,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机构已经健全,各级政府、部门也在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基本上能够保证正常业务开展。但是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我县目前仍有个别乡站还不够规范,几乎没有独立的村服务室,均与村医疗站共用,需要改建、扩建、新建。
(二)经费投入不足
各级政府近年均加大了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但与业务的正常开展所需经费还相差太远,虽然国家、省级每年拨款改善服务站的工作条件,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各级经费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影响了各级服务站的建设和发展。
(三)部分设备老化
目前,县、乡服务站的设备仅能维持正常业务,且设备大多为十多年前配置,个别设备老化,甚至损坏,由于经费紧张,没有财力维修,有些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正常运转困难,给业务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影响服务工作质量。
(四)技术队伍及服务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
全县现有技术人员49名,与编办的技术人员编制相差7名,但人员分布不均,县站编制14人,实有人员34人,乡站编制47人,实有人员20人,在现有技术人员中,大专学历6名,占人员总数的14%,中专学历33名,中专以下3名,整个计生系统业务技术人员中仅9人持有执业资格证,占18.4%,普遍学历低、职称低,技术服务人员大多数非法执业,给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利。业务技术人员很少参加县以上的进修学习,人员培训人次偏少,一些乡 镇服务站没有使专业人员专起来,没有明显形成老、中、青一高、中、低三级人才梯队,个别乡镇服务站业务技术人员缺乏,致使工作开展不力,亟需强化进修培训和统一招聘。
(五)业务范围拓展受到制约
县、乡服务站虽然能保证日常工作开展,但要保证服务站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必须开展有计划生育特色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由于受经费、设备、人员、技术、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服务站依法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受到严重影响。
三、“十一五”时期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规范建设
各级政府要如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领导,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纳入本级区域规划,年初有安排,阶段有考核,年终有总结,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及服务站建设与本级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评,在考核中加大分值,严格考核。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扶持服务站约工作,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加大经费投入,每年至少保证县级财政计划生育经费 总额的20%用于县级服务站的计划生育事业费专项经费,年初财政单列预算,设立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县站龙头地位,真正发挥“五位一体”的功能。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尤其是国债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深化改革提高素质
严把入口,敞开击口,全面实行“站长考任制、人员聘任制、目标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服务站坚持“干部能上能下,人才能进能出,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留住人才,激活技术服务机构的活力,充分调动职工的潜能,加强人员素质提高,除每年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市上的技术大比武外,还要结合重点工作进行专项培训,县站每年必须保证2—3名业务骨干在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乡站每年保证1名业务骨干在县级医院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计划生育新技术、新理论。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尤其是卫生、人事部门,做好技术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职称考试、护龄津贴、放射津贴等事项的落实,保证技术队伍的稳定。
(三)科学管理规范运作
科学管理是立站之本,是技术服务工作在新形势下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车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以应用导向为主、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创新和发展需求的决策、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搭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信息建设支持平台,提高业务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保证计划生育经费足额、及时拨付到位。加快服务站建设,在具有一定经费基础、交通便利的乡镇服务站为核心设立中心站5个,每个站4—8名业务人员,辐射2—3个乡镇,其余乡镇服务站只须保留2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接待,提供基本服务,大手术送中心站、县站处理。配足、配齐相关医疗设备,打造现代化的“数字计生"品牌,加快县乡服务站建设,努力为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和今后的改革发展夯实基础。
(四)保持特色依法服务
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和群众生殖健康的需求,开展宣传教育、避孕节育、药具发放以及人员培训服务;二是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方针;三是坚持“机构小设备精、人员少技术精”的建站原则。这是服务站的安身之本,发展之基。要在巩固提高已经开展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基础上,依法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影响,树立品牌意识,设立视听室、专业咨询网站、药具超市、实物模型展厅、幼儿智力开发室等,以生殖健康为核心,开展系列优质服务,围绕妇女“七期”,开展妇女“终生服务”项目,建立现代化的咨询室,运用网络平台,给妇女提供全程服务,采取宣传、咨询、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相关的生活用品、避
孕节育用品、科普图书、音像制品,充分发挥各级服务站各类人员的优势,保持特色,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作者:陈永刚长武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服务站站长
杨爱武长武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电话:029—34200869***
邮编:713600
第二篇:横峰县科技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横峰县科技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张文丰
一、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横峰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认真贯彻科技方针政策,以科技创新工作为重点,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两大招牌:经开区和农业园区分别获得了省级民营科技园和省级农业科技园。
(一)科技服务水平一马当先
深入开展“科技入园”活动,了解科技型企业需求,做企业贴心人。科技服务团队积极进入园区,深入企业搞好项目申报与服务工作,多次到江西横峰葛佬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横峰青松绿化有限公司、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江西永达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调研,挖掘项目源,并就企业申报项目搞好咨询服务工作,为企业做好专利申请,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科技项目申报遍地开花
半年来,我们协助企业申报了国家科技部的两个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江西永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四级循环工艺的自控变频式DMF废气高效回收装置。一个星火计划:青松园艺绿化公司——2000亩红枫种苗繁育与示范。一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西兴安种业有限 1
公司——优质高产广适性杂交稻新品种“建优718”中试与示范。申报了省级项目3个,分别是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江西永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电机软启动型智能节电控制器。星火计划: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优质高产杂交中稻建优718中试与示范。重点新产品计划:江西永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电机软启动型智能节电控制器。同时,农业园区管委会全面启动了省级农业科技园的申报工作。
(三)科技宣传培训深入人心
举办的大型科技咨询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科技文化展览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每年都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采取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组织科技下乡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干部干部群众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培训,通过科技培训,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加速了科技成果推广普及和转化,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二、存在问题
近两年,我县科技创新工作虽然成绩明显,但与省市要求和与兄弟先进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四不够”。
(一)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领导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工作只表现在口头上,说起来很重要,但做的事情很少,尤其是在工业方面,经开区虽然经历了三次产业升级,但目前引进的科技型企业较少,很多劳动型密集企业,技术性较低。
(二)科技创新不够
目前我县科技事业基本上只是停留在推广应用环节,很少有从事新产品研究开发,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在加工业方面,特别是对当地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资源开发的废旧利用、尾矿利用等方面没有科技新技术的支撑,产品产业的附加值难以提高,科技含量比较低。
(三)科技人员不够
一方面科技局严重缺编,真正做事办事的人只有那么1—2个人,专业人才更是缺乏,影响科技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我县科技人员队伍不够优化,普遍学历较低,教育、卫生等其它行业人员偏多,从事工、农业科技研究的人员很少。
(四)科技投入不够
近年来,我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够,与周边地区相比投入差距较大,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科技支出要达到本级财政总支出的2%的比例,不能有效、及时推广运用先进的科技实用技术。
三、几点意见
(一)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科技的竞争。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切实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不断寻求新的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强调适用性、通俗性,激发全县的科技运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科普环境。
(二)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
对国家和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等,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技术开发、管理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大力表彰激励;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激励科技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建功立业,奋发有为。
(三)加大投入扶持,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按国家规定调整科技工作预算支出方式;建立有利于全县科技进步创新的有效保障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切实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户为主体,以种类信贷为支撑,以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全方位科技资金投入体系。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思
一是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着力围绕我县支柱产业、特色
产业、科技需求现状,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对接通道。二是搭建科技开发平台。积极筹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推广、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使之成为聚集人才、研发产品、培育品牌的载体,把更多的企业推向科技创新的前台。三是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大力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优惠政策,把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充实到科技部门中来。
第三篇:长武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修改后
长 武 县 水 利 发 展
“十二五”规划
长武县水利局 二0一0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 “十一五”水利发展回顾................1.水资源概况............................2.“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3.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 “十二五”水利发展形势................1.“十二五”水利发展环境.................2.“十二五”水利发展条件.................3.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3.总体思路.............................4.发展目标.............................第四章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1.骨干水源工程.........................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农田灌溉设施建设.....................4.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5.水资源管理及保护工程.................6.水利信息化工程.......................7.防汛抗旱.............................第五章 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1.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2.深化水价改革.........................3.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4.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5.严格水利执法.........................6.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第六章 保障措施.............................长武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保障我县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为实现长武快速崛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特编制我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水利发展回顾
1.水资源概况
长武县属渭河流域泾河水系,过境、入境河流有泾河、黑河、南河三条主要河流。泾河由地掌乡汤渠村入境,境内流程56公里,平均流量42.2立方米/秒,年均输沙量14100万吨;黑河由丁家镇刘主河入境,到亭口镇汇入泾河,境内流程37.7公里,平均流量10.3立方米/秒,年均输沙量1290万吨;南河由巨家镇马成寺村入境,从枣元乡河川口村汇入黑河,境内流程12.5公里,平均流量4.85立方米/秒,年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安排农村饮改水工程92处,解决了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3水土流失治理进展顺利
积极开展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平方公里,累计达298.60平方公里,全县水土流失加剧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2.4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加强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抗旱灌溉农田12万亩(次),防汛抗旱工程体系逐步建立,水情自动测报、抗旱非工程措施等先进技术得以推广运用,城镇防洪及小
(一)型以上水库防洪调度能力得到加强。
2.5渔业生产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水产品产量210吨。2.6水资源管理和水政监察力度加大
制定了《长武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长武县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城区水源地保护规划》等文件,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落实了水资源论证制度,理顺并强化了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加大了水源地保护监察力度,保障了水资源管理依法有序开展。强化开展河道专项治理,规范河道采砂,确保了河道畅通、行洪安全。特别是2008年我县依据《水
利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使我县水利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为我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总体投入偏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央、省、市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度增长,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我县水利建设投资基本依靠中央和省、市投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县级财力相对有限,配套资金短缺,部分项目配套工程滞后,致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正常发挥工程效益。
3.2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国投资金主要用于病险水库、安全饮水、重点水源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项目投资比重较小,非基本建设项目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部分项目未完成渠系配套、续修配套等建设任务,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较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致使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3.3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全县仍有7.46万人饮水不安全,部分供水工程无净化处理设施,部分供水指标达不到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供水质量无法保证,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供水安全保证程度依然较低,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尚未形成,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眼民生水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十二五”水利发展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把水利纳入重点支持的领域,把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2010年年底前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年底前解决全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同时对江河治理、节水灌溉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小水电建设、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幅度增加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饮水安全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继续加大重要江河湖泊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创造了机遇。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利于加快水利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扩大内需政策给水利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我县稳定和增加水利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
(2)、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民生水利建设。
(3)、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要求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水利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4)、建设生态文明,要求转变粗放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5)、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求不断深化水利改革。
(6)、完成新时期、新阶段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要求全面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眼民生水利发展,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开
体现自然性与生态性,努力做到人水和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节约保护与开发配置并重的原则。着力解决我县工程性缺水问题,坚持节约用水,兴建节水工程,转变用水方式,调整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
(5)、坚持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县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特征,按照经济发展目标与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节约、配置、保护规划。
3.总体思路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解决因水利工程不足而造成的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矛盾。依法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措施,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在饮水安全方面,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摸清我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查清群众饮用苦咸水、污染水及局部严重缺水地区的人数和具体分布区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在防洪抗旱减灾方面,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1
62.74% 提高到86.75%以上,新增集雨水总蓄水容积18.68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新增15%以上,累计达到70%以上,新增基本农田面积1万亩。
第四章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1.骨干水源工程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需水量逐年增大,为了满足我县农田灌溉用水,生活用水和能化工业用水,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黑河亭口水库工程及改扩建县城供水黑河水源工程,新增调蓄能力2.427亿立方米,新增县城日供水能力0.6万立方米,计划完成投资22.18亿元。
1.1亭口水库:该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减淤、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对解决矿区开发建设的水资源“瓶颈”制约,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水库位于长武县境内泾河一级支流黑河下游,距长武县城18公里,距彬县县城15公里。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洞、输水洞和坝后厂房组成,水库总库容2.42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1.6亿元,总工期48个月。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7180万立方米。
102处,解决5.6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日供水能力5129.88立方米,年新增供水能力124.83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从8.67万人增加到16.08万人,饮水安全普及程度从53.92%提高到99%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62.74% 提高到86.75%以上。
2.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01处,铺设管网240公里,总投资4088万元。
2.2巨路塬集中供水工程:新建净水厂2处,铺设管网90公里,实施集中连片供水,总投资1260万元。
3.农田灌溉设施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共计划总投资13739万元, 新建集雨水窖3000眼,集雨池塘92座,新建、改建、恢复各类农田水利工程198处,对李王灌区进行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项目实施后,使全县总灌溉面积达到8.48万亩。
3.1集雨利用项目:在相公、芋元、亭口、彭公、冉店、枣元等六个乡(镇)塬区新建集雨水窖3000眼,集雨池塘92座,总蓄水容积18.68万立方米,解决0.74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总投资2200万元。
3.2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建灌溉工程17处(新
4.3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4条重点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总投资11600万元。
5.水资源管理及保护工程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90万元,实施县城供水黑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城乡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5.1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在县城供水黑河水源地,新建钢丝网墙5公里,总投资170万元。
5.2城乡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新建水质监测中心,面积110平方米,配备水质监测设备及化验设备,总投资120万元。
6.水利信息化工程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项目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探索标准体制改革。计划投资100万元,建设水利信息服务中心,建立水利信息化数据库。
7.防汛抗旱
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防汛工作责任制,完善防汛预案,落实抢险物资和队伍,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7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在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用水目标上,实行水资源统一规划,杜绝无序开采水资源现象,逐步行成片、线、点相结合的辐射全县所有乡村的供水格局。制定《长武县节水管理办法》、《长武县重点缺水地区水资源规划》等,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
2.深化水价改革
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供给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价格,使之逐步达到补偿成本、有利节水的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切实减少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改革水费计收方式,理顺水费征缴体制,规范收费主体和行为,完善收费许可制、收费公示制、供水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水费计收管理制度,积极推广以水管单位直收为主和“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农户”的新型水费征缴管理方式。
3.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机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或BOT等形式建设水利基础设施。
再用于工业;城区生活节水要重点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全面推广节水器具,倡导节水文化,形成厉行节水的社会风尚。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我县“十二五”水利规划顺利实施,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不断更新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从工程体系、管理制度、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全方位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加强组织领导。水利事业在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事业的领导,把水利事业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把水利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动水利事业发展。
2、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水利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水利行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行政执法,确保法律法规严格实施。
3、加强项目储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长武水利,做好项目前期的编制包装工作,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积极争
第四篇:发展民间科技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民间科技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要求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支持社会各个方面包括集体的和个人的、政府的和民间的、国家立项的和独立进行的研究与开发,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与会代表和委员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胡旭晟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提案,呼吁整合民间科技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创官民结合“两条腿走路”的科技事业新格局,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本文拟从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视角,作点探讨与思考。
民间科技(以下简称“民科”的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原有的国家一统的格局被打破,逐步形成由国家(国办)、民间(民办)两种格局共存的状态。毫无疑问,国企、国科与国教和民企、民科与民教,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无庸讳言,在国企、国科、国教与民企、民科、民教相对比较中,民企与民教发展较快,已经或者正在形成自身的发展体系,唯有民科发展较慢或者举步维艰。2005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了会议并且题词:“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体现了与会者呼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心声与期盼。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好形势下,民间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必将成为科技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不仅是全社会的事情,更是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民间科技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间科技事业何以在今天会具有“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的地位?就在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而且能提升全民创新素质、打造国家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抉择。
首先,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全民创新活动的开展。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自国家体制形成后,任何社会活动就存在官方与民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状态,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客观现实。世界科技发展史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民间走向职业,由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都是民间科技研究者,如电磁学大厦的奠基者法拉第、能量守恒定律的创始人焦耳、发明大王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利申请量的65%来自民间科技研究者或者非职务发明人。人的价值在于创新,民族兴盛在于创新,国家的存亡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辉煌,没有创新就没有尊严,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就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点,只有不断地推动最广泛的全民族、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国家才能持续和长久地发展。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与鼓励开展全民创新活动是一致的,是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和具体行动。
其次,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动积极因素和巩固安定团结。我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因此科技创新是公民的权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国家职业科技研究者,相当多数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艰难的,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研究的成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甚至是讥讽和遏制,由此对自己的遭遇不满,造成态度的偏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利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给予民间科技研究者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官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科技机构在国家的建设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家科技机构存在活力不强的问题。科技发展表明,单一的国家科技机构不能促进科技事业长久发展,只有建立官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才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如日本在二战后建立了由政府引导、官民共建的自主创新体系,使日本很快赶超了许多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古代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这些民间科技的原创性杰作,促成了雄汉盛唐的辉煌。因此,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的同时,通过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可以改变原有国家科技机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和单一依靠行政命令直接调控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有助于开创国家(官办)、民间(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根据我国管理体制的现状,民间科技事业是指除国家和国家控股以外的、非公有制的,以民间、民办或者民营表现形式的,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事业,主要包括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三个部分的科技创新活动,其中民间科技研究者是个体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是团体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有些情况下,民间科技事业也狭义上特指民间科技研究者个体性的科技创新活动。
(一)民间科技研究者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基本队伍
民间科技研究者一般游离于民间,分散于各行各业之中,构成和属性相当复杂,主要包括十二个方面:(1)区别于官方研究者的民间研究者;(2)区别于职务研究者的非职务研究者:(3)区别于专职研究者的业余研究者;(4)区别于正式研究者的非正
式研究者;(5)区别于专业研究者的非专业研究者;(6)区别于主流研究者的非主流研究者;(7)区别于高学历研究者的低学历研究者;(8)区别于在职研究者的退休或离职研究者;(g)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者;(10)多行业、多专业、多领域、多学科综合类的研究者;(11)新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者;(12)科学、兴趣、幻想爱好者之中的研究者。
民间科技研究者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非职业性。如一部分人不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为职业,仅仅是个人业余爱好和兴趣,是“业余科学家”;
2、非专业性。如一部分人不是以自己本身科学技术专业做研究,而是专注其他专业,是“不务正业”之人;
3、非保障性。如绝大多数人尽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偏执狂”,但是在科技创新投入上没有经费和时间的保障。
由此可见,民间科技研究者是一个人数超过职业研究者的庞大群体,有搞科学发现的,有搞技术发明的,有搞自然科学的,有搞社会科学的,等等,他们以实现个人兴趣(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为研究目标,富于创造灵感(灵感是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奇思妙想、原创性大,冷门热门均有,奇才怪才迭出,可谓“藏龙卧虎”,是发展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宝库。可以预计,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全民自主创新氛围的实现,我国民间科技研究者的队伍还将迅速扩大,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民办科技机构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先导力量
民办科技机构一般是非政府投资的经科技管理部门或科协组织批准,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科技机构,如各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品服务的研究所(会)、实验(试验)室、研发(工程)中心、学会(协会)等组织形式。民办科技机构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非官方性。机构在产权上没有官方成分,是通过自筹或者社会资助的方式,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2、实用性。民办科技机构总是根据社会需要选择科研攻关开发的课题,一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和潜在市场空间,起步阶段一般从小课题入手,积累资金和实力后,再进行大课题的研发。
3、多样性。民办科技机构在从事攻关研发时,一般进行多样性研发服务,就是说一切从市场出发,研究开发社会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并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生力军
民营科技企业是非政府投资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厂矿企业等经济实体。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形式,具有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凸现科技经济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我国由于原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民间科技事业几乎为零。自改革开放以后,单一的国营企业、国家科技机构已经很难满足建立市场经济灵活、多变的要求,非公有制的个体、私营企业和民间科技机构则应运而生。相对而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比较迅速,民办科技机构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在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尚未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和政策支持;二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组织和引导,缺少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以及设备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的政策环境;三是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一些对有关学科或者理论体系具有颠覆性、挑战性的科研成果,遭遇误解、嘲讽甚至被封杀;四是民间科技研究者与职业研究者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缺乏业内交流和专业性指导;五是民间科研及其产业化还缺乏风险投资及担保、投资参股等投融资的运行体制与机制,渠道不畅;六是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科技机构作为在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内部运行机制和体制亟待完善,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变革时期,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无疑为民间科技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机遇。但如何整合民间科技力量,让广大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中焕发创造激情,发挥创新作用,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只有创造和实现权利和义务平等,机会和竞争条件同等,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所有制组织的共同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也才会得到发展。
第一,要解放思想,加深对“民间科技事业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的认识。我国民间蕴藏着尚未得到开发的无限的创造力,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国科体制的优越感和对民科的漠视是得不到开发的主要思想障碍。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在振兴中华的大前提下统一思想,在“三个有利于”检验标准上解放思想,正确认识民间科技事业的重要作用,无论国科、还是民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都应该共享国民待遇,在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机构引领和骨干作用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民间科技事业。
第二,要制定政策,加强政府对民间科技事业的组织、引导和培育。民间科技事业既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把民间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管理范畴,在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设立负责管理民间科技创新活动的机构。要象抓民企、民教那样狠下功夫,关注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包括集体和个人的、政府和民间的、国家立项和自我进行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在管理服务、科技指导、财政扶持、风险投资、金融信贷、税收优惠、创新创业等方面制定引导和培育民间科技事业的政策措施,并与职业科技研究者一视同仁,废止民办科技机构须有“挂靠单位”的规定,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关心、理解、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促进民间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三,要注重人才,加速民间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发现和培养民间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民间,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宽松、公平的学术环境,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绩的人才评价和用人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国有企业从民间科技研究者中吸纳人才,增加新鲜血液,活跃学术空气。特别要为民间科技研究成果的评价提供服
务和保护,建立民间科技创新评价系统与评价服务机构。通过评议,对有学术价值或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向有关部门推荐,以使其得到开发和推广,对可能具有重大意义的民间科技成果,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及时组织评审。
第四,要分类指导,加大对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力度。
――对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技活动,可以通过设立类似“民间科学院”的科技创新组织进行引导和扶持。民间科学院是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为民间科技研究者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它采用企业孵化器模式,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将处于游离状态的民间科技研究者组织起来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为民间科技研究者提供帮助与服务,引导和推动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在民间科学院里,可以实行国家现行的扶持孵化器、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可以将研究成果进行风险投资或者战略投资,可以以民间科学院的名义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可以搭建为民间科技研究者与职业研究者的交流沟通平台,可以实施国家对民间科技的科研资助与补助、成果评价、项目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同时,有条件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可以自己成熟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成果创办和组建民间科研机构,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民营科技企业。
――对民间科技机构,继续坚持鼓励、培育和引导的方针。鼓励民间科技工作者在“十自”(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选项、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对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大做优做强的扶持力度。在坚持民营科技企业“十自”的前提下,不断建立新型的企业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发展模式进行创业和发展,稳步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要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民间科技事业建设步伐。科技事业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相对于民企、民教的发展,民科的发展是落后了,要争取赶上和超过就必须更加地努力。在当前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方向,推进自主创新的形势下,加强民间科技管理和扶植民间科技活动,无疑是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动,提高在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方面的服务水平。国家科技机构要热心帮助民间科技研究者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允许民间科技研究者到大学和科研机构作访问学者或者进行科学实验,参与主流科技界的学术活动。民间科技研究者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研究工作的学术层次,克服自身的狭隘局限,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接受别人善意而中肯的指导或批评。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将国科与民科两股力量相互融合,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就一定能够落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科协科技事业发展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科协科技事业发展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一年来,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主线,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省科协九届五次和市科协三届十二次全委会议精神,突出“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深入实施“五项行动计划”,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7个区县均被命名为安徽省科普示XX县(市、区),被命名数量位居省辖市第一,科普日主场系列活动受到中国科协办公厅表彰,其他各项工作也走在省辖市科协前列。
201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紧紧抓住主线,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会认真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班子和机关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改善。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市委统一部署后,我会及时成立专题协调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内容、方法和步骤。在专题教育中,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2.认真学习、深化认识。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等学习资料,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3名党组成员分别上了党课,开展了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等三个专题学习研讨。通过学习研讨,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明显增强,认清了***、***、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违纪违法案件,以及近年来我省倪发科、韩先聪、刘家坤、毋保良、汪建设等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严重危害,增强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3.活动配合、增强效果。6月30日市科协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来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县柯村暴动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9月21日市科协组织机关干部一行7人赴小岗村,实地参观学习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小岗村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实地学习教育激发了干部职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热情。
4.深入查摆、边整边改。专题教育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始终聚焦问题、对准问题,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对领导班子全面建设和个人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剖析查摆,形成了领导班子和个人问题清单,并结合工作和学习,做到边整边改,制定了《市科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和《市科协机关考勤办法》。12月18日召开市科协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对照检查、剖析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按“三严三实”要求,落实结对防汛包保任务,多次赴岔口镇检查指导、协助防汛,为该镇申领工作服60套、棉被25床,赠送扶贫资金5万元;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高标准高质量报送材料,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落实较好。
二、实施“创新驱动助力行动计划”,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一年来,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和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主动服务黄山经济和社会发展。
1.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扎实推进。为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2次召开区县科协主要负责人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5月19日组织XX县科协及辖区企业负责人,赴合肥与省电子学会、省茶业学会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家对接交流活动。5月28日,邀请省电子学会秘书长匡润生等4位专家来阊华电子攻克技术难关、签订技术攻关合作协议,实地考察弘泰电子有限公司化学实剂污水处理站等项目。6月7日,邀请安徽茶叶学会方世辉教授等4名专家来到XX县塘坑源茶叶公司破解技术难题。两个专家组共解决5个技术难关。其他区县科协也积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技术难题,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底数。通过努力争取,我市获得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项资金15万元补助。组织阊华电子公司参加了中国第十七届科协年会(第一届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公司“带散热装置的压塑桥式模块”参加展示及科技成果交流,提升了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XX区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签订了“生态农业研发”战略合作协议。市科协与邮储银行XX市分行签署了XX市“银会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了300多万元的合作意向书。
2.邀请海智计划专家团和台湾客商来黄山考察。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一行8人来黄考察接待协调工作完成较好,市委任泽锋书记、市政府孔晓宏市长会见考察团一行,市招商局与搏实资金控股公司、市农委与益德环保科技公司有合作意向的2个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受到市委主要领导和省科协的充分肯定。利用赴滁州参加第五届皖台科技论坛契机,市科协与台湾科技产业协会负责人和客商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真诚邀请台商来黄山投资兴业。
3.“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扎实有效。在155家企业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参加企业的职工总数有4万8千余人,共有3600余名企业科技人员参与了“讲、比”活动。二年来各地共完成“讲、比”活动项目14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245条,其中被企业采纳的建议达856条,带来经济效益约为8800余万元。
三、实施“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计划”,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一年来,各级科协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加强工作协同和指导服务。发挥科协作为科普的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把科研活动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履行好开展科普的社会责任。1.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责任。在调整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督促所有区县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了责任书。各成员单位密切协调,积极推进纲要任务落实,为我市实现“十二五”末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比例5%的目标提供了保证。
2.大力推进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协调和动员7个区县政府全部申报了2016-2020全国和省科普示范区县创建。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条件,积极落实各项创建目标任务,经省市两级检查验收,7个区县被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区县,XX县、XX区、XX县被省科协推荐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县候选对象。谢裕大茶叶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XX区茶桑技术协会等4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获奖补资金85万元。XX县大源山核桃协会等3个单位、2名个人被省科协命名科普示范单位。命名市级科普示范单位14个、农村科普带头人7人。
3.扎实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开展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8场,邀请芜湖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来黄展教1次,更新科普画廊3期,中国流动科技馆分别在屯溪、XX县、休宁巡展,科普日期间进行了科普文艺演出、无人机表演、科普咨询等,另外开展其他科普宣讲活动20余场次,极大扩展了科普受众面。6所学校被列入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学校,通过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评审,市科协科普部连续4年荣获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祁山小学等2所学校被评为活动示范学校。与市电视台联合打造《科普大篷车》栏目,深受欢迎。市社区科普大学总校和7个区县分校均已成立并挂牌授课。市及各区县还举办各类农业和农村适用技术班15次,培训学员1000余人。
四、实施“提能力强学会行动计划”,夯实学会发展基础
虽然受到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清理工作的影响,但市级学会能正视困难,积极调整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市老科协等3个学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经过市科技的积极宣传,受市医学会、市护理学会分别通过4a级和3a社团等级评估,获得XX市首批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社会服务资质的影响,市心理咨询卫生学会等3个学会正在积极申报社团等级评估,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准备。同时,各市级学会还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在各领域各行业纪念日期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地科普宣传、现场咨询活动。
五、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计划”,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一年来,市及区县科协大力开展举荐、宣传、表彰科技工作者活动,不断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
1.大力表彰科技工作者。在每3年开展一次“XX市青年科技奖”评选的基础上,XX区率先开展了“区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XX县政府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两年表彰一次,奖金20万;XX县政府2015年设立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奖”,每年财政安排10万元作为创新奖励,出台了具体的奖励办法。据统计,全年市科协共推荐25个集体、5名个人、42个项目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各级政府和科协组织共表彰奖励78个集体、180名科技工作者(学生),表彰奖励资金达40余万元。2.积极宣传科技工作者。在安徽公众科技网、市两台一报、中国黄山和科协门户网站等媒体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研究员章志强等22名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组织全市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推荐上报论文15篇。
六、实施“抓组织建家园工作计划”,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
开展建家交友工作,是各级科协的重要职责,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举措。科协始终牢记这一职责,着力抓实基层、打好基础。1.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市科协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两次召开区县科协和市级学会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意见》和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听取基层对加强科协群团工作的意见,报送了《关于科协群团工作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制定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意见提供决策建议。
2.努力扩大科协基层组织覆盖面。市科协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的请示已获市委批复,现正在积极筹备,初定于2016年4月份召开。2015年,XX区、黄山区、XX县、XX县4个区县科协召开了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现全市科协系统共有市级学会23个,市级企业和高校科协3个,区县经济园区和企业科协14个,乡镇(街道)和社区科协112个。
3.竭诚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协把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市科协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市级学会、区县科协、基层和生产一线调研人均40天以上,召开座谈会4次,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20余人次,听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受到科技工作者的欢迎。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开展了表彰评选各类科技工作者、发送宣传和祝福短信、播放电视片花、组织科技工作者外出调研学习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厚了“家”的氛围。
虽然科协工作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认真反思总结,仍然存在的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科协组织在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应担负职能和发挥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自觉融入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不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亟待加强,科协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当前,我市科普场馆建设仍以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为主,且与教育部门共建共用,科协所属的专业性科普场馆少,最具代表性、综合性的市科技馆建设仍举步维艰,还没有明显进展。三是科协工作机制和手段比较单一。科普工作离上级科协的要求还有差距,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社会活动方式尤其是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四是科协基层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广。各级各类企业蕴藏了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全市科协组织建立的园区和企业科协组织还只有15个,加上服务工作欠缺,也导致了科协组织的凝聚力不强。五是市级学会建设水平总体不高。部分市级学会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活动不经常、能力不够强问题,短期内还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现实需要。加之领导干部不能兼任学会领导的规定,导致学会工作面临新的困难。2016年工作打算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开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黄山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的工作新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助力行动、实施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提能力强学会行动、实施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行动、实施抓组织建家园行动等“五大行动计划”,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勇于创新、务求实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共筑更美更富黄山梦作出新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
——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采取多种方式,精心组织宣讲活动,面向科技工作者深入宣讲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着力在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正确把握、凝聚共识上狠下功夫,切实把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宣讲中央和省委党的群众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安徽省科协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群团工作部署加强和改进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鼓舞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联系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科协全面工作,克服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建好群众之家,当好群众之友。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加奋发有为,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共筑更富更美黄山梦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稳步迈好科协事业“十三五”第一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积极与省科协对接,提出科协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着力解决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发挥科协组织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海智计划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助力行动计划
——开展海智对接活动。依托“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和省海智专家科技创新协会”,开展海智对接活动,力争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2项,加强与省科协国际部和省科技咨询中心的联系,建设招才引智服务平台和企业项目需求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引导科技人员积极参加攻关,邀请省级学会专家来我市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举办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动学术氛围,举办好安徽省科协年会黄山分论坛和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三、以新一轮《纲要》实施为契机,推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共建工作。落实省、市、区县三级政府签订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各项任务要求,积极协调并力争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为公民科学素质目标提升提供政策保障。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工作机制。认真履行《纲要》实施牵头单位职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工作协同和督促服务,充分发挥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共建机制、监督评估和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
——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展省科普示范区县创建成果,评选命名一批市级科普示范单位。积极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省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
——开展系列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和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省青少年科学论坛,开展好暑期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高校科学营、科技夏令营和“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等。——积极推动科普场馆建设。开展市科技馆建设前期调研,争取市科技馆立项开工,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市科技馆编制、人员和经费。发挥社区科普大学、科普活动室和科普惠农服务站等阵地建设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
——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结合集中性“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开展科普展览、现场咨询、科普展教活动,组织各市级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日宣传活动,不断扩展科普受众面。
——增强科普宣传的时效性。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准选好科普宣传主题。创新科普宣传方式手段,利用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开辟科普宣传专栏等,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科普类网站,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
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实施提能力强学会行动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筹备和召开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选准配强四届委员会领导机构。督促任期届满的基层科协组织按照章程和程序及时换届。做好党政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清理工作,使学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活动经常。
——强化工业园区和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要求,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企业特别非公经济组织建立科协组织,2016年在市属企业建立科协组织1-2个、每个区县新成立企业科协1-2个。——开展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指导市级学会积极参加社会团体等级评估,力争2-3个学会获评3a等级以上。借助中办、国办转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契机,协调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列出部分转移职能清单,选择1-2个具有购买社会服务资质的市级学会,在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等方面开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
五、以科技人才建设为载体,实施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行动
——积极举荐各类人才。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推荐我市科技工作者参加全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安徽青年科技奖评选,推荐参加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大力宣传表彰奖励人才。启动第四届黄山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在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宣传表彰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密切与两报一台联系,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竭诚服务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发挥在人大科技界代表、政协科协界别委员的作用,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代表科技工作者发表意见和建议。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广交朋友,积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六、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实施抓组织建家园行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带训、外送学习等形式,加大对机关干部、市级学会负责人、区县科协领导班子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支“识大局、懂本行、干实事”的科协工作者队伍。——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按“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坚决克服科协组织机关化、行政化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反对“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