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3 15:4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

第一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关系中继慕危黑事件后的又一重大事件,它给当时本已风云紧急的国际形势增添了更加不安的因素,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极大震动。1939年,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了整个欧洲。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外交方面都在积极活动。8 月23 日,本世纪最大的“外交炸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欧洲上空爆炸了。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国际条约能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那样长期地引起史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如何评价这个条约,长期以来史学界褒贬不一。争论焦点在于该条约与二战的爆发是否有直接关系上。本文就学术界在该方面的研究做一个汇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夏小平在《略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一文中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而与德国订立的。苏联的动机可以理解。但是,这一条约在客观上却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早,不但不利于制止和推迟战争的爆发,反而加速了战争的爆发。附属于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则是牺牲波罗的海和东欧各国领土主权的一笔肮脏的政治交易。该文明确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对于此观点李玲、禾人也是赞同的,他们认为苏德条约是促成二战爆发的一种最后的强烈的催化剂。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二战之初的对外政策蒙上了阴影(李玲、禾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试析》,见《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张秀见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一文中是这样阐述他的观点的:“该条约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在当时的条件下带来了十分复杂而严重的后果: 其一, 使波兰再次被瓜分;其二, 使希特勒解除了后顾之忧。德国开战后取得迅速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 得以集中全力用兵西线。”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该条约不利于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持此意见者认为, 苏德条约的签订, 虽然粉碎了英、法政府推行的/祸水东引的政策, 把德国法西斯的祸水引开, 使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暂时和平, 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 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它带来的恶果也是非常严重的。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 使德国法西斯解除了东方的后顾之忧, 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这不利于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张秀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为其爆发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 即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 是现代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 只要帝国主义存在, 帝国主义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既然如此, 剩下的就仅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了, 此时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至多不过是使二战过早地提前爆发而已。那种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依据来否定该条约, 或以“不利于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由来非议该条约的做法实际并没有真正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该条约。

参考文献

[1]李玲、禾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试析[J]太原.(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张秀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J]

[4] 刘子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J] 咸阳.咸阳师范学院院报

[5] 马焕明.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研究综述[J] 德州.德州师专学报(社科版)

第二篇:密位测距法及二战苏德几种典型瞄具的使用介绍

密位测距法及二战苏德几种典型瞄具的使用介绍

角度的测量使用两种单位制:角度制和弧度制。弧度(Rad)是用弧长与半径之比来表示角度的。

根据定义,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长度为1的弧长对应圆心的角度为1弧度。然而弧度这个单位太大,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在军事上),于是毫弧度(mRad)就运用而生。显然:1Rad=1000mRad 它的意义为:在半径为1000的圆周上,1个单位的弧长(实际应用中指的是被观察物的高或宽)对应的圆心角为1毫弧度。对于360°的圆周,就有: 360°=2πRad=2000πmRad≈2000×3.1416mRad=6283mRad 因为6283不是个整数,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人们便将它取整,俄罗斯人将其取整为6000,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其取整为6400。也有的国家将其取 整为6300,不过意义不大。取整后这个角度单位就不能称为毫弧度了,于是给它取了个新的名字叫mil。有人说它最早是由德国人创立的,估计该角度单位最 早应该用在航海上。mil翻译成中文叫密位,可见密位是由毫弧度转化来的,二者非常接近。于是就有: 360°=6000mil(俄制)或 360°=6400mil(法制)在过去因为没有计算工具,计算很不方便,取6000后计算起来就很方便。取为6400的意义在于方便制作罗盘,因为64是2的6次方,6400等分6次后 为100。当然100还可以再二等分两次,得25。由于密位用起来很方便,所以广泛用于航海和军事上。现在,原华约集团国家和中国通常把采用6000密位制。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6400密位制,国民党的“中正式”指北针也采用6400密位制。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在有计算机的系统中不再使用密位作角度单位,而是直接用毫弧度了。那么根据以上原理,便有此公式: 距离=(物体尺寸/测得密位)*1000 参见下图: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已知大小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同样的,若是已知距离,则可以用这个公式反推出物体大小。下面,用虎式坦克瞄具TZF-9 来演示如何测距。

这张图展示了虎式坦克使用的TZF-9瞄具的界面。

TZF-9瞄具是蔡司公司出品,秉承德国精密光学工业的传统,清晰度极高,放大倍数为2.5。炮手可以选择2种放大倍率,2.5倍率提供较宽视野以进行目标选择,5倍率用于精确的远距离瞄准。

假设如这张图所示,发现了远方的T-34/76。

首先要做的是使用大三角与一侧小三角测量物体的大小。苏联的T-34/76,正面宽度大约3米,若测得目标大约为2.3个密位根据公式则可得:(3/2.3)1000 ≈ 1300 再比如这张图:

T-34侧面约6米长,图中测得为8.5个密位,根据公式可得: 距离=(6/8.5)*1000 ≈ 700米

我们再来看看T-34/76使用的TMFD-7瞄具

与德制瞄具不同,苏制瞄具一大格是8密位,范围是+-32密位(德制的是+-12密位)。苏联因为不用的炮弹弹道特性和射程不同,所以把高爆弹和穿甲弹的刻划分开了。如图所示,左侧 ЩР 是高爆榴弹(Ш-354Т),右侧БР是穿甲弹(БР-350А/Б/П),最右侧的ДТ是机枪射表。使用方法:先测距,然后根据距离,调整横着的刻线到对应弹药种类的那个表的距离。然后十字线压住目标,射击。

感谢38楼提到的修正问题,这里做补充说明。关于距离修正:

一般的,直接测得的距离并不能直接用来定表尺,需要加上修正。以88炮为例,要用中央大三角(4密位高)估算目标的密位高,并除以2(求中心点的密位高),然后乘以100。所得的值加上之前测的距离就是要定的表尺。比如说前方坦克,测得距离500米,4密位高。那么表尺应该定的距离为: 2*100+500=700米

下面是几种典型车辆的瞄具,我们可以来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黑豹使用的 TZF-12

三号坦克使用的TZF-5

KV-1使用的PT-6

IS-2使用的 Tsch-17 最后讲讲提前量。

一般的,各国手册里面都会有一个简易射表供使用。以虎式坦克为例:

距离200米~1200米内横走的目标,可以根据这个表来直接判定打提前量射击。

补充一个SFK42帮助文件里提到了英制玛提尔达II的瞄准镜。每个刻线之间是4密位。

仔细看,这个坦克并不是完整的侧面它左侧的诱导轮在大三角左侧大约二分之一的位置,车尾在大三角右侧第一个刻划多出一半的位置。参见此图:

这样算来,差不多是8.5个密位。

补充几张截图,可以可以做参照,大家有兴趣可以算算图中的坦克的距离。

58式坦克的瞄具(错了请指正)

标尺上面的小字是: 榴-全 曳甲-钝 榴-减 机-轻

分别是全装药榴弹,风帽钝头高爆穿甲弹,减装药榴弹。

没有我军的弹药图,用T-34/85的弹药代替示意。榴弹是最后一个。风帽钝头高爆穿甲弹是第二个。比较有趣的是右下角的简易测距表。

当目标约为2.7米高时(50~70年代北约坦克的平均高度)可以直接用这个表测量,顶点对准弧线上哪个刻度那么距离就是标示的距离。

来个共军

第三篇: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科学园区为例

摘要: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代表产业,也是现今国际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期待使国家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本文通关客观描述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中关村为例),探寻政府与企业关系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政府与企业关系背后的原因,为建立良性的、共生的、互联的政企关系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以此期待促成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优化政府在决策中的地位,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政企互动关系。关键词:政府;企业;知识经济;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的胜利召开使得世界的焦点再次聚焦到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上。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代表产业,也是现今国际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期待使国家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

我国自1979年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制度朝着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修正,使人民的生活不断获得改善。政治与经济在现实世界中,密不可分。十九世纪末期以后,政治学与经济学逐渐分道扬镳,到了二十世纪以后,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学术分工也愈来愈明显;但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许多经济学者投入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也有部分政治学者投入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学出现。

政治经济学通常有三个层次,一是国际层次的政治经济学,二是国家层次的政治经济学,三是国内层次的政治经济学,三者讨论的焦点都是所谓国家(政府)与市场(企业)的互动。在现今科技强国的背景下,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些产业的功能与作用,使得高科技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为政府带来更优化的经济利益,促进和谐共生的发展,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都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中关村为例,在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扮演前导性的角色,设立相关研究机构,并进一步制定适宜的政策与建议,同时还为企业提供经费补助与政策性支援。由此可知,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牵动着我国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成长。

而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大陆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寄予厚望,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 以上的增长速度,也是北京税收主要来源,也是中国大陆53个国家 级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表现最傲人的地区。一九九九中国大陆国务院对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报告》作出批复,于是,国内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成为国内资讯产业和高科技的象征,和最受关注的区域。这也是本为选择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分析的主要动机。

本文的目的在于客观描述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中关村为例),探寻政府与企业关系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政府与企业关系背后的原因,为建立良性的、共生的、互联的政企关系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以此期待促成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优化政府在决策中的地位,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政企互动关系。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介于此种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客观描述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二是探寻政府与企业关系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三是分析政府与企业关系背后的原因;四是为建立良性的、共生的、互联的政企关系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导向性建议。

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即通过具体的物质实体中关村科学园区的发展现况来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本研究的范围是以中关村科学园区的发展来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因此本文的亮点在于具体而细微的分析,能够以具体的事例来展现政府与企业的互动,2 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深究原因,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以此同时,本文的的限制在于仅以中关村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本文探讨对象的“全面性”,如果说限制的话,这算是本研究的一个限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知识经济与政府竞争力

高科技产业与政府的关系探讨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相关,值得被现代的学术研究所重视,政府期待依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但知识经济在为政府创造有力发展的背景下,也对政府以及国家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正也彰显出本文探讨此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知识经济的冲击

一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是根植于一九七零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而却发源于二十世纪终结前十年的一九九零年代。90年代以来,以知识导向经济为特色的全球化趋势,影响各国的企业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和新的就业关系,对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改变国家角色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一九九零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根源于一九七零年代以来欧美福特主义积累体制的危机,以及针对此危机而由国家与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所采取的后福特主义式重组策略;尤其以英美为主的新自由主义国家策略强调国家解除管制与经济自由化,其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更具有推波助澜的效果,并为一般政府带来剧烈的挑战而使其有弱化,甚至虚拟化的现象。此外,二十世纪末知识经济的发展强调企业创新、互动学习和工作弹性,也让我们必须重新从理论上思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随著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一九七零年代中期以后高科技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及工业与金融部门的国际化,促成传统资本主义的解组;其具体表现在工业、财务金融与政治上的变迁。工业解组显现在工业产品必须导向资讯化、市场多元化,讲求个人品味与自然主义;工业也因利润下降而必须外包其生产者服务的部分或缩小公司规模以从事弹性特殊化的生产。在金融方面,自一九六零年代开始欧洲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金融国际化凌驾了美国的金融影响力;一九七一年尼克森切断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兑换关系;加上一九七三年美国采用浮动汇率,更造成国际资金快速流动与国际金融的不稳定;这同时也代表冷战时期在“美国霸权 3 下的和平”所形成以美元为本位的布列敦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之崩溃。

另一方面,企业也同时纷纷要求政府解除资金进出管制。因此,在工业与金融均呈现国际化的趋势下,政府对其国内经济的控制力大幅降低;而国内政治的变迁则表现在新社会运动与地方主义的兴起,政治发展不再完全基于阶级差异,而是由依多元因素,如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如环保与妇女运动)等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影响政治。总之,高科技公司的全球运作、政府解除管制所助长的跨国投资与投机,和开发中国家的工业化,都同时造成全球市场的扩张与不稳定;尤其当前资本市场具有的三大特徵,即证券化、解除管制和电子化,更使资本市场(包括货币资本和生产性资本)延伸至全国与国外空间,而不再被镶嵌或局限于具体时空。

另一方面,面对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企业界也分别从技术创新、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等变革,去除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与机械化管理等僵化现象,期待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二、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知识经济大浪潮的冲击,政府究竟该如何面对呢?

政府到底如何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呢?提倡国际竞争力、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而就工作福利国家而言,则是着重在创造工作机会、工作弹性、再训技能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反身性(即依审美观和认知而决定生产和消费)。故政府必须在全球层次与国际脉络下针对这些重点而对国内做策略性、供给面的介入。

关对知识经济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不可能独立于政治、人才、法制、社会伦理而发展;知识经济尤其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冒险进取精神的人才;知识经济的重点不在知识,而在转知识为利润,也就是利用科技产品和服务以创造利润。因此,他强调在发展知识经济之前,需要有配套的教育改革、金融改革、政治改革、伦理建设及法治建立等,这显然表示政府仍须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科技武装强国的战略武装下的我国,必须以科技力量为武装,核心技术为依托,合作共赢为前提,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增加筹码。

第二节 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政策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指一个地区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条件。它的内容 4 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水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及人口素质等。在一些人的意识或潜意识裡认为影响投资的,只是地区经济实力、政策环境以及现代化设施等可以量化的指标。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优化城市投资环境、经济环境、人才环境、商业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是一种无价的无形资产。在一个有着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和传统的地区,虽然社会文化环境是一种软环境,但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比较复杂,立足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之下,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政策影响也不尽相同。共生于政治、文化、经济的综合使用体,需要考量多重因素,以求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政策,因为面向未来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可调控的发展。以税收为例: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发出通知,从自行开发软件产品、技术转让、科研资助、高新技术产品有关的进出口和科研机构转制等5个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通知》自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通知》的下发执行,将会有利于引导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向产业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通知》明确规定,对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小规模纳税人生产销售计算机软件按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征营业税,不征收增。

国家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角色。

税收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一般的需要,以此达到社会财富重分配之目的。税收是现代国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家众多机能的运作全部有赖与税收收入的支应。因此,为确保国家机能正常运作,宪法乃将纳税订为人民之义务。宪法规定,人民之自由权利,在不妨害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时,均受宪法之保障。综上所述,根据宪法所保障的一般的行为自由,原则上,纳税义务人得自由安排其事物,减 5 少税额支出,就是说在多数法律形式中,可以选择最有利于自己之税法上效果的形式。简而言之,这是人民的权利。人民应该重视重税,这是国民应尽的义务,而纳税义务人所缴纳的税额,多数为纳税义务人辛苦赚取的收入,若未进行任何规划,或因不谙税法之规定而多纳税额,无疑于白白放弃自身的权利。所以,基于维护自身权利的前提下,怎可轻易地放弃节税的权利。努力钻研税法的相关规定,用心设计节税之策略,以减少税捐的支出,也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收入增加,因此,纳税学者谓“纳税筹划”指为使纳税负担达到最适最轻,所为之规划,就是即对纳税负担进行的规划。

具体对于企业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立明确目标。选定负责筹划的负责人之后,必须与该人确立所需进行筹划的范围,也就是说针对何种税目进行筹划进行明确的目标确定。

其次,完整评估环境。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除考量纳税义务人本身所具有之条件外,还必须要估量整体的税收环境。

再次,增加相关法律的熟悉程度。纳税筹划,是纳税义务人为使纽税负担达到最低、最合适的程度,在适法之范围内,选用最有利的规定或方法。因此纳税义务人必须十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才不至于违法。

最后,保证计划的有效落实。完成纳税筹划可行的租税策略后,为达到所预期的效益,必须确实执行,但纳税筹划有时长达数年之久,必须保证策越具有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或法令的变更,如此,才能在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下做可持续的纳税筹划。

第三章 中关村科学园区简介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概况简介

“第三次工业革命”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并且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为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首,北京市经济核心,中国大陆之知识产业首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略见雏形。但仔细比较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悬殊,中关村科技园区之知识产业发展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建立适宜的制度和环境是决定中关村未来走向的关键。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 6 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第二节 中关村科学园区的发展预测

中关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没有政策的保驾护航,中关村科技园区不可能达到如今这种发展规模,未来,中关村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利经济发展潮流,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中关村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也一定长久占有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新领地。对于中关村来说,未来的方向是一定明确的。

一、从自发走向自主

美国硅谷的掘起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树立了科硏、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典范。但是由于自发性科学园区缺乏总体规划和协调管理,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住房紧张等问题。为此,后来者以此为鉴,政府积极参与到科学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当中,把园区发展方向、基础和公共设施布局、市政、交通、通训、环境等问题同时考虑的总体规划的作法,它也成为各国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计新建科学园区所遵循的原则。

二、从模仿走向独创

科学园区对当地科技和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世界上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兴办科学园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由于,经过一番模仿美国硅谷的热潮以后,各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 府悟出,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事一个或几个高技术领域的硏究开发,进而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是建设科学园区的经验。

三、从国内走向国际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园区呈现出明显国际化 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合办硏究开发机构,到国外科学园区设立分支 机构和企业、成立国际科学园区组织。

这也是中关村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这一趋势,可帮我们更好的把握政 7 企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关村来说,未来处理好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须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关村才有可能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助力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第四章 政府与高科技企业关系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科技企业与政府关系的现状分析

为了充分有效了解高科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现状,就必须要明白三个问题,一是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的看法与态度,这一先导看法将影响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二是政府在政企关系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这一实际印证政府对其的看法与态度;三是高科技企业在政企关系中的地位。以下将分别论述:

一、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的态度与看法

高科技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透过科技与文化,创造出利润,同时,利用其经济商机,尽可能的进行商品化,并在商品化过程中,以科技为媒介,生产出文化性的产物,即文化商品。其实,如今高科技的科技产业包含两种观点,即科文化与经济,从文化观点上看,文化商品集聚人类的知识、感性、想法以及创意力等文化性因素,且透过对外传播本国文化,提高国家形象,从经济观点上看,由于智慧经济、服务产业的核心领域,创造出高附加值、雇佣、新产业、新市场,且随数字技术与媒体发展而成长,能响应全球水准的 IT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多频道、多媒体时代以及环保型工业(无烟窗工业)时代。因此政府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科技产业。政府改变了对于既有科技产业政策态度,其政策重点从督查与限制更多的转换为扶持与支援,但由于不齐全的法律和政策手段及产业环境,科技产业政策并未获得成效,在1997年末期所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导致中国高科技产业处于萎缩的困境中。政府开始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且界定其角色与任务为扶杭文化产业,展开科技产业的支援政策。政府营造有利企业活动的周边环境,同时,让具有创意性想法与规划的企业开发与制作科技产品,提高科技商品的竞争力,且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政府助力于高科技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4年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大型银行充分利用机构和网点优势,加大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8 建设力度。引导中小型银行将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和战略转型相结合,科学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2014年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他说,“这里既有服务业增长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改革激发了大众的创业激情。”李克强强调,从眼前看,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是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一招”;从长远看,通过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招”。

二、政府在政企关系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探讨

我们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政府在政企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事实绝非如此简单,因为开放民主的政府既期望和谐稳定的关系,又总试图掌控企业的发展。所以,和谐的表面下也经常涌现着诸多矛盾。总的来说,政府在政企关系中,主要有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价值选择的引导者、行业标准的主导者、市场行为的监管者、价值冲突的协调者五类角色。

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不同于以往高科技企业注重投资环境和利润,如今政府主要以引导推动的方式积极促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为企业社会责任搭建舞台,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效果,让社会民众也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价值选择的引导者:高科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一方面需要企业的自觉,更需要外来力量的驱动,必须加强扩大并帮助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并且提高企业覆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行业标准的主导者:主要指的是一个技术联络和管制的工具,企业必须从此规范里来得到保障而才能从中得到发展,也能做到交易公平合理、减少纠纷。

市场行为的监管者:各个国家经济市场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是企业自律此实施主体为企业,其二为行业自制此实施主体为行业协会,其三为政府管制此实施主体为政府,一般理想的状态是此三种层次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价值冲突的协调者:现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但是价值取向多元化也容易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政府公共理性的角度出面协调,促进并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商业价值。

三、高科技企业在政企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相比政府在政企关系中灵活而多元的角色,高科技产业在政企关系中则要被动得多。实际上,这种被动似乎是企业与生俱来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这种被动主要表现在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对市场风险的背负、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等三方面上:

政府政策的执行者:政策执行可分为三大模式,包括:第一代的由上而下模式、第二代的由下而上模式与第三代的整合模式。一个立意良善的政策如果没有执行,就无从达成其政策目标,如执行不力或选择错误执行工具,轻则政策成效不彰,严重则可能导致政策失败,甚至产生负面效果,可见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执行是一种将政策付诸行动的过程,包括组织活动、解释活动、应用活动三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制定合理的策略,诠释政府的政策、并能有效的执行。

市场风险的背负者:与政府的多种角色不同,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以生存为主要任务的,其中环境风险是企业营运时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企业为了有效管理个体,需要尽量在合理可行的代价下,尽最大可能消除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得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能够减到最低。所以,企业在对风险进行管理时,有可能会悄悄的避开政府的政策,或者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而规避有可能承担风险的政策,潜在的可能造成政企矛盾。

社会责任的履行者:首先,不必说,政行执行何种的权利就也应予以承担责任,政府在执行权力上必需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达成社会福祉;其次,高科技企业一方面要作为社会公民它除了要面对政府、市场与整个社会且为公众利益不断努力,制度的行成以及公共利益的实践,此为政府的公共责任。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覆行社会责任也需要政府给予的舞台才能发挥,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那么企业就没有覆行的条件与背景。

从政府与企业的不同角色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复杂的、模糊的,不是一两句简单地话可以概括的,这一点既反映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又为我们优化政企关系提供了现实性依据。而社会责任要求政府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遵从双方可能的、潜在的利益,走上相互合作的道路。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政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还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银行的资金支持,10 银行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各项高科技企业信贷支持政策,不断创新高科技企业金融业务产品和经营模式,全力帮助高科技企业客户成长壮大。深入洞悉高科技企业客户金融需求,全面推出相应的服务品牌,建立完善高科技企业信贷机制,推进专营机构建设和业务服务流程优化,为高科技企业客户提供更加快捷、灵活、专业的金融服务。建立高科技企业批量经营模式,提高融资效率。

但因服务的定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一连串内在心理因素与外在行动的程序表现交错组成出来的结果,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但能使消费者满足其需求;服务通常与实体产品一样,是由互动的双方透过某种程度接触,进而达到双方的目的。品管大师曾说,“服务”是“为他人而完成的工作”。银行服务品质乃是银行提供正确、迅速的业务服务,并且对于顾客的应对及建立互动关系的维持,甚至包含营业环境及银行提供无形及便利的服务以满足顾客期望需求的满意程度。也是因为银行业亦属于服务业之一,有四大特性,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可变性、易逝性。当市场需求变动很大时,银行服务则立即面临考验,例如月底和发薪日以及假日症候群,不仅银行营业厅人满为患之外,金资中心也常因为处理资料过多乃至拥塞而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节 高科技企业与政府关系的问题探讨

任何一种关系的背后牵扯到的都不仅仅是有关双方,更是多种综合因素的博弈。在政企关系的背后,所加持的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双方的核心利益,更是相关问题方的正面较量。因此,我们难以忽视政企关系背后所隐藏着巨大的问题。具体来说,从政府方来看,问题有政策制定的滞后、行业标准起草存在漏洞、市场监管的缺失三方面。从企业方来看,主要是政策执行的不利的问题。而双方在背负公共利益时,都偶有疏忽。

首先来看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管理的是复杂而多元的国家实体,尤其在我国面临全面发展转型之际,更是如此。因此政府需要处理大量棘手的问题,对民众和企业来说,政府是坚实可靠的保障,对国家来说,政府是忠实可信的执行力量。但在处理与高科技企业的问题上,政府需要面对的是三方面的问题:政策制定的滞后、行业标准起草存在漏洞、市场监管等问题,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在此赘述。

同时政府还要确保共同资源的分配,共同资源是指所有权不属于任何人的 11 资源。因为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大众,所以人人都有权可以使用,人人不必支付代价或支付很低代价就能使用,故大多数人可能都倾向尽情使用,最后造成使用过度或无法有效使用。此外,当不同企业共同开发同一资源时,如石油或鱼群,将无任一企业有足够的经济诱因去维护这些资源。在管制不存在的情况下,业者将争先开发原油或鱼群,而政府之管制将可避免过度开发或浪费,以延续共同资源使用年限或有效使用。

而外部效果不管有利或不利,都会造成缺乏效率的市场结果,因其会造成边际私人成本不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以致造成市场失零。所谓外部效果是指市场交易的结果对非交易的第三者所形成的影响,又称“第三者效果”,亦非交易第三者承担了交易成本或效益。当此一影响为有害时,称为负的外部效果或外部成本。外部效益的例子如:教育、国防、道路等。外部成本的例子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等。不论是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受影响的第三者都是非自愿的。当这些成本被外部化且由社会大众來共同负担,并未直接转移给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产品价格未能反映出真正的生产成本。外部效果的出现会造成无效率的资源配置,因外部效果的出现会造成过少(具外部效益)或过多(具外部成本)的产出,市场交易中的成本与效益只反映了市场交易双方的成本与效益,没有把受影响的第三者之成本与效益列入所致。所以,只有在污染此一外部成本必须加诸于企业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才会设法减少污染。当外部成本能反应在产品价格中时,消费者将会避免消费高污染的产品。

一般而言,经济管制是政府为了解抉造成市场失灵所的公共材、外部性、自 然独占,以及资讯不对称之问题,以维护大众利益,经由立法及其执行,管制企 业行为,以期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干预方式。

其次来看企业方的问题。

一方面,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主体不同是分开的,政策执行过程乃是政策制定之后的过程,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两者之间有其任务界限,政策执行者是非政治性之技术官僚,政策执行的性质是中立、客观、理性与科学的。也就是说,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基层的企业,企业的执行能力与行为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这也是落实政策的关键步骤。另一方面,政策执行是行动者的复杂互动结果,高科技企业不仅仅接受上级指挥命令,而是具有裁量权,政策执行是决策者与执行者互动的过程与产出,决策者与执行者透过妥协、议价、协商或结盟的活动达成共识,故彼此互惠远比上下指挥更为重要。

企业的经济责任被视为是企业传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企业股东的责任。大致而言,企业经济责任所指的是“追求组织最大利润”,这是企业经济责任的首要目标,企业得利,其股份持有者、公司员工等也会因此而受惠。“利润先行”的主导原则让企业在全面深入的渗透市场进行发展的时候,难免会有所牺牲。除此之外,企业还背负法定、道德等责任。

最后,政府和企业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对政府来说,政府并非“非营利组织”,政府是运行管理国家的重要媒介与工具,除了可获得有形的实质经济赞助之外,还可以从中学习企业部门的经营精神与技术,更希望能够透过彼此合作互动的机会,让企业部门感受到政府内在的使命与理想,进而愿意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整体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同时,政府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提供者,这对企业而言,过去企业部门参与公益活动只是纯粹扮演金钱或物资的赞助角色,对于公益活动的实质内容鲜少深入关切或参与讨论。受到外在环境改变,以及企业理念也以经济利益为前提,逐渐转变为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以自身的力量或透过和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公益活动。

一方面,对企业来说,除了为获得实质的经济支援之外,无形的技术与人力之辅助,也是一项额外的附加价值。更深层次地来说,高科技企业期待能够透过与企业部门的合作,将其理念宣导给企业部门与社会大众知悉,让企业部门愿意负起社会责任。这是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动机。另一方面,企业部门在运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与无形资本,以及其所获得的利润,并非单单只是来自企业部门营运的结果,也包括来自于社会大众及企业部门所处的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互动。因此,企业部门的发展与整体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承担整体环境下所负载的社会责任。

未来高科技产业究竟路在何方?

一、完善顾客管理体系。顾客关系管理日益备受重视,顾客关系管理是一种 13 管理顾客的方法,指企业透过有意义的沟通来瞭解和影响顾客之行为,以达到增加新顾客,防止旧有顾客流失、提高顾客忠诚度和提高顾客获利的一种手段,是一组技术;也是一种反复将顾客资讯转换为正面顾客关系的过程。顾客关系管理的本质是一 种企业策略的执行。目标则是为顾客创造长期价值,同时达到企业利润极大化。透过积极使用资讯,将顾客资讯转化为顾客关系管理的互 动过程。顾客关系管理是从建构顾客知识开始,让银行建立长期的与资源管理的顾客关系和顾客互动。顾客关系管理的定义是透过资讯科技,将行销、客户服务等加以蝥合,提供顾客量身订製的服务,并增加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用以提升顾客 服务品质,达成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企业能够经营成功均有一个充分且必要的条件,不是产品而是顾客。随著时代的演进,企业与顾客互相沟通、信任、互动、相互定位;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顾客关系管理,才能够增进企业的投资报酬率。

二、提高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就是是顾客对于事后服务满意之后的一种行为表现,当顾客对某一产品产生忠诚度时,即顾客信任该企业,甚至愿意承诺继续与该企业往来,重复地购买科技商品外并且免费银行正面做宣传,也会推荐该产品给其他顾客,为企业带来更多新客源。当顾客对某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感情、依赖与认可,形成偏爱并坚持长期重复购买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时,会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表现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与忠诚的程度,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根期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优势评价。通过提升售后服务与服务品质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维持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网络,最重要是要让顾客对企业产生满意度、忠诚度,这也是高科技企业经营策略上一大课题。

三、确保售后服务。事实上良好的售后服务、服务品质与企业品牌形象表示业者给予顾客的保证与保障,顾客才能够安心放心有信心产生冉次回瞋意愿,更会快乐地向他人推荐与之往来。相对而言,如果劣质的售后服务、服务品质与负面企业品牌形象,顾客将会产生愤怒、悲伤、担忧与害怕,随之拒绝往来,更甚至于大肆负面宣传,导致其他金融商品投资人资金抽离,公司灾难可能因此而发生,在秉持“稳徤、前瞻、专业、热忱”的品质政策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大众与永续经营。这是也正是未来所有高科技企业该努力的方向。

第三节 高科技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原因解剖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企关系矛盾背后隐藏的利益的追求的异化,那么,政府和企业到底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以为,在企业部门的“营利”目标与政府之间的“非营利”目标之间,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是在提升资源应用的效率,创造更高的运作效益,并让自身能够在需要的时机被主动发掘,并自身应致力于提升为被企业投资的对象。因此,两者间若能在社会责任与企业营利的矛盾中找出平衡点,且在企业利益和公益维护的折中过程中做出最有效的运用,对企业而言,应能共创双赢的局面。政府也可以透过建立彼此的伙伴关系而获得进入市场的管道,同样地企业也可借由与政府的合作,达到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组织成员反思的目的。所以,双方还可以通过相互学习获得彼此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对方的技术、对问题的分析或管理风格等而期待建立良好的、共生的互动关系。为了建立这种关系,本文也提出了如下策略,仅供参考:

第五章 建议

进入大数据时代,受益的不仅是高科技企业,政府也是受益者,政府监管部门的覆盖规模与精确定位能够同步实现,这让监管更有底气。其实,在法治社会中,企业与政府不是敌对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婆媳关系,而是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价值就在于法治秩序决定企业的市场生存环境。江湖式企业经营与随意性的治理监管都是非健康的市场成长模式,在权力制约的角度,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严格划分;但是从职能服务的角度,政府与企业是亲密的合作伙伴。而为了更进一步优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现就对其双方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一)政府管理下的公共利益需要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公共管理本质是行公共之政,而公共最早在希腊有二个意思,其一是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也就是一个人能同时考量公共精神和意识到参加公共事务的表现。其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工作和互动中能互相照应和关的一种状态,由此二者都可以看出其意境都是在群体生活的背景,有群体生活就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而这裡的公共也就是社会的一种,二者是一致的,而公共利益是指众人所享有的,也涉及了国家利益与广大社会公众福址的利益,它并非简单的集体利益,而公共利益成为政府公共管下的出发点和目标。

而企业社会责任所说的其实是公共利益,社会是一个企业作为依赖和发展的 15 主体之一,理所当然企业也需要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企业除了为社会也必须为政府管理的框架下,承担应当的社会责任,其主要也有二大原因,其一为企业需要社会提供源源不绝的养份,离开社会,企业将不存在。另一方是政府的权力渐渐转移至企业、机构、团体的手中,有政府公共领域私人化的趋势。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公共利益价值导向下公部门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想要永续发展下必然的趋势。

(二)政府管理实现治理理念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西方国家对于治理理念的兴起,提出了一套理念与制度架构,其认为管理是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下公共事务诸多的总和,是一种衝突与调合持续的过程,也有特定的权力与执行力使人们服从,然而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的基础上,它也是对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但他不可能是绝对的,也没法替市场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良好的管理模式,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管理、参与,而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它的本质其实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也是二者的最佳状态,也可以说,良好的管理也是是国家向社会回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社会的主要公民之一,必须提倡公共精神和责任的意识,积极承担相对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政府对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当然责任,只有所有企业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才可能出现稳定、和谐、良好的局面。

(三)政府公共管理结果的责任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公共管理的根本特徵是在于它的公共性,对公民负责是最根本的义务关系。西方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力图建麽一种责任机制,而这种责任机制要求的其实是实现顾客满意,即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满意,另一种管理主义责机制是在该模式中加入了对公众的直接责任,前者其实和企业私人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相关,后者则和政府公共管理相关。许多公共产品的顾客满意度也和各企业直接相关,例如:空气质量问题。从上述也可看出政府公共管理下所追求的顾客满意目标,如果少了企业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这裡才会说明为什麽政府公共管理的结果也需要企业一起来承担,从这裡企业不只是在法律或出自内心自觉来实现,更重要的是企业如果有其行动,如慈善捐款,那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仅能缓和其矛盾还能够使得民众对政府公共管理下的信任,实现社会和 16 谐。

二、企业社会责任下的落实政府公共管理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共性要求政府公共管理的介入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与社会互动中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为不良行为承担结果,任何企业的互动对象总是有限的,供应商、销售商、广告商、管理咨询者、学者、顾客、潜在的顾客、社区、潜在的员工以及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社会大众都会有一定的界线,以上几种我们称之为利益相关者,这些能和企业直接互动的对象实际上就像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公众之一部分,而这些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公共利益。而企业的外部行为能直接对公共利益造成影响,而企业内部行为则能间接地对公共利益造术影响,前者就好比是企业的排污行为,后者就像是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行为,企业就像是社会的主体一般,它的行为总是和公共利益直接或间接的相关,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麽政府要介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二)企业追求利润的本性要求政府加强立法与监管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如果有效率的使用资源并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去消费产品,企业就实践了企业社会责任。故为了推动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政府公共管理必须加强相关的立法制度,另一方面,要有一个稳定、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约束制度,除了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外,也应加强政府的执行力,甘此才让企业意识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取向需要政府公共管理的激励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动机很多,但真正能够吸引并业承担社会责任,吸引他们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办法,其实是建立一套良好的市场机制,让企业可以赚更多的钱,企业使用资本来产出最大的价值,有一隻看不见的手其实是引导他们去促进另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原本想追求的价值,也由于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因为讯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使得企业单方面想达到利润最大的情况下反而会为公共利益带来伤害,这也是执行企业社会责任下的问题之一,而想要化解此一情况达到双赢的情况,只能依赖政府在公共利益上的激励制度。然而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我们也必须尊重企业追求自身利,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政府能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政府与企业二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政府应在何种意境扮演什么角色来辅助、规范、协调企业,而企业又应在什么什么条件下回应政府。双方都必须要拥有共同的努力,才能实践出真正的结果。“平等对待、共同奋斗”是政企关系的深层次润滑剂,也是长远深度发展的要诀,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似乎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邹伟进,胡畔.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J].理论月刊,2009,06:161-164.[2]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3] 马永斌.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10,05:21-24+26.[4] 朱锦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D].苏州大学,2006.[5] 崔丽.当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6] 樊慧玲.政府食品安全规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7] 苏永华.“依附式”合作与双重推动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8] 何辉.如何理解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政府和企业关系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03:139-144.[9] 金太军,袁建军.政府和企业交换中的一致与分歧[J].学术月刊,2012,11:88-98.[10] 刘金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11] 张鲁秀.企业低碳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12] 张自立,李向阳,张紫琼.基于生产能力共同储备的政府和企业应急经费规划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1,01:56-61.[13] 韩磊.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 18 究生学报,2008,04:66-71.[14] 金太军,袁建军.论政府和企业的协调机制——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背景[J].人民论坛,2011,14:216-219.[15]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2007:14.[16] 王海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17] 李龙飞.从政府的企业到企业的政府[D].西南财经大学,2007.[18] 万文海.政府、企业、公众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冲突博弈与制度安排[D].华侨大学,2005.[19] 柏娟萍.低碳发展模式下政府和企业的动态博弈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4-58.[20] 莫增斌,陈起林.论政资分开──从政府和企业的权力变迁角度分析[J].经济学家,1995,04:4-12-126.

第四篇:户外活动与近视眼关系研究

户外活动与近视眼关系研究

户外活动是近年来近视研究和防控领域的热门,也是这次IMC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关于户外活动对近视眼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近视眼发生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各方面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感谢温龙波医生为我们分析和总结户外活动相关的近视研究。

2015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在温州隆重举行。国内外近视眼研究领域的学者齐聚鹿城,围绕近视眼发生、发展和预防这一主题畅所欲言,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近年来近视眼研究领域的一块“宝地”,户外活动与近视眼的关系自然是此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回来后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综合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户外活动与近视眼关系研究的发言,将我自己的所听、所思、所感总结后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诸多因素中,近距离工作与近视眼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近距离工作是引起近视眼发生和促进其进展的重要原因,但最近,Mutti等人(2007年)在OLSM研究中,却发现视近活动对近视眼的危险程度并不大,而户外活动量对近视眼似乎有更重要的影响。此后,近视眼与户外活动的关系便越来越受到近视眼研究者们的关注。

1、户外活动到底对近视眼有无保护作用?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Seang-Mei Saw教授在她的演讲中指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延迟孩子发展成近视眼的年龄,并且减少成年后发展成高度近视眼的风险。另外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Kathryn Rose教授也同样指出:目前的研究,包括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研究,已经表明增加户外时间是防止孩子发展成近视眼的一个保护性因素,并且提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一效应的生理机制。

另外,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an Morgan教授展示了他们最近在广州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成果。这是一项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广州12所学校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6所学校(952名1年级学生),对照组6所学校(951名学生)。干预措施是实验组上课期间,每天增加一节40min的户外活动课,并鼓励家长们课后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周末和假期;而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习惯作息。得到的实验结果是:

1、实验组和对照组近视眼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0.4%和39.5%

2、实验组和对照组SER的变化分别为-1.42D和-1.59D。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

还有,来自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李仕民博士报告了他们在安阳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对于非近视眼的孩子,更多的户外活动可以延缓他们的眼轴增长,而在已经近视眼的孩子中并没有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然而,上述关于近视眼与户外活动关系的研究中,受试者年龄一般在6岁以上,而对于6岁以下儿童,户外活动能否同样起到保护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作用则研究较少。Wilson Low等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对3009名6~72个月大的新加坡黄种人儿童进行近视眼危险因素的调查,包括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活动等。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是近距离工作还是户外活动,均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关系,而与父母的近视眼遗传史高度相关。因此,他们认为对于早发型近视眼(<6岁)而言,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的近视眼遗传史,而与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活动等环境因素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青少年型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比较明确的保护作用;而对于早发型近视眼(<6岁)则没有实质上的保护作用。

2、多长的户外活动时间能起到保护近视眼的作用?

Kathryn Rose教授指出,根据以往横向研究的结果,大约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便可以起到降低近视眼风险的效果。Mutti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非近视眼的人平均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是11.65小时,而将来患近视眼的人则为7.98小时。Rose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6到7岁的黄种人儿童中,悉尼地区的近视眼患病率为3.3%,而新加坡为29.1%,与两地近视眼患病率不同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户外时间,悉尼地区儿童平均每周户外时间为13.75小时,而新加坡地区儿童为3.05小时。

3、增加户外时间对近视眼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关于增加户外时间对近视眼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很多假说。有学者认为是室内室外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户外光照水平一般在10000lux以上,而室内一般在1000lux以下。在户外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视网膜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增长。也有学者认为呆在户外的时间长了,相对而言会减少近距离活动的量,即户外时间只是一个替代物,核心还是减少了近距离活动。还有学者提出可能是体育运动起到了保护近视眼的作用,或者是呆在户外的时候调节需求较少,从而产生的调节滞后量减少,亦或是在户外视远的情况下,相对会产生更少的远视性离焦。另外,有学者认为是跟室内室外光谱性质不一样有关,室外是全光谱,而室内则以RGB光谱为主;同时还有学者认为是室内室外的紫外线强度不一样。

以上的各种假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目前大家一致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户外高强度的光照水平,导致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增多,从而对控制眼轴增长起主要作用。然而,关于光照暴露与视网膜上多巴胺合成、释放以及抑制近视眼之间的量效关系并没有确定。

4、未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结合大会上专家们发表的观点,会后和各位专家的交流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做。

(1)仍需设计更多的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户外活动对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保护作用。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整体表明户外活动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较明确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量效关系并无一致的意见。这其中很多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是户外活动的总量还是户外活动模式(一次性在户外呆两个小时,一次只呆半个小时,多次到户外去)更重要?受以往的研究方法的限制,研究者们并不能准确的观察到这一点,因此开发能够实时、客观监测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设备显得十分迫切。Seang-Mei Saw教授团队研发了发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FitSight watch,可以促进孩子们更多地到户外去活动。另外,户外活动的量与其对近视眼的保护作用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是否跟动作电位一样,只要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水平,就能够诱发一次动作电位,再增加刺激强度诱发的电位也是一样的呢?

(2)进一步探究户外活动对近视眼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的机制。目前,不少研究都发现,户外高强度的光照引起视网膜上多巴胺释放增加,而利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该保护作用。这些证据都提示多巴胺是介导强光抑制近视的重要递质,但其具体通路、作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另外,多巴胺是从视网膜无长突细胞(Amacrine cells)合成并释放的,那么其上游的作用分子是哪个呢?强光抑制近视是否还涉及其他独立通路呢?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方向。

(3)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近视眼防控的实践当中?会上,来自台湾的吴培昌医生向我们展示了台湾实施TSVCP项目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将户外活动这一项加入TSVCP以后,台湾地区学生中的近视眼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下降。台湾在近视眼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明,近视眼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防可控的。但是世界各地在制定增加户外活动的政策方面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不一样,过多的户外暴露可能带来一些全身性和眼科局部的疾病,如可能会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的增加;其次我们采取的这种干预措施在被干预人群的哪一个年龄阶段终止;另外户外暴露的频率是多大,对总量是否有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是否有不同等等。

作为近视眼研究领域的一名新兵,有幸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国际性视光盛宴,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激动。各位大腕严谨执着的学术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平易近人的个性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和感想,如有错误和纰漏,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摘 要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这也必然造成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区的文化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一定地理环境下食物资源和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尤其是人类生产活动早期,饮食文化的产生对自然环境条件有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饮食文化打上了人们为适应地域特殊环境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的深刻烙印。地理环境是饮食文化的因,不同的饮食文化则是地理环境的体现。我国的饮食文化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体现了很好的地域差异,也说明了地域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饮食习惯及饮食特点的形成,揭示我国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历史原因。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说,了解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性有助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更好的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前 言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产资料和适合生存的环境,同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乃至所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饮食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而地理环境有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之分 ,它们对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 ,地域环境差异大 ,但这也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各地食物特色,居民生活择食多是“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地理环境的不同催生了各自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四大菜系在我国源远流长,独领风骚。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为此有“南米北面”的说法。我国历史久远,文明博大,各地风俗不尽相同,而口味的多样性也是反应我国各地区饮食的一大特色。总的说来,地理位置和环境对于地区性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的相关概述 1.1饮食文化的定义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就作为百姓的第一要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七件宝都与饮食有关。饮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对于我们认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文化多样性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地域文化交流,增进地域间团结和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也有非常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饮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饮食原料加工;二是饮食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就是吃和喝。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广义的文化,一般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广泛概念,它的学术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2]。

1.2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

饮食文化的发展久远,胡自山在认为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饮食文化才真正开始。经历不同氏族及朝代,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3]。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在地域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我国在主食方面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亦有“南甜北咸”之论。晋朝人张华在其《博物志》中写到:“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这充分体现出了我国饮食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差异的现象。1.3饮食文化的背景研究 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十分庞大。然而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跃,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基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2 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2.1地理环境的定义

地理环境目前在学术界的概念仍有不同论述,有学者论述地理环境是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自然要素有规律的结合体,是指空间上客观存在的有地域差异和相对性的空间客体[1]。还有学者指出地理环境是“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且认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4]。本文探讨的是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本文所述的地理环境为以上第一种定义。我们说的地理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人类社会、地球表层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界,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化自然,及与自然环境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2.2 我国南北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

我国疆域辽阔,境内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为此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也呈现多样化。由于食物来源不同,气候不同,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界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此农业区的人们主要种植粟子、麦子等农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气候湿润,降雨丰沛,人们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由于物产差异,南北不同区域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选料与饮食风味等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域[5]。为此形成以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饮食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饮食文化区。

2.2.1 以我国华北的山西地区,西南的四川地区的饮食习惯为例

华北地区民俗风气俭朴,饮食不喜奢华,追求的是充实;饮食讲究庄重大方,有“堂堂正正不走偏锋”的好评。城乡多是一日三餐,主要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而也食大米;包子、馒头、面条、窝窝头、玉米粥等等作为常餐。华北面食卓有创造,有日本汉学家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华北、华北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的美誉。它不仅有抻面、刀削面、小刀面、拨鱼面“四大名面”,不仅有形审飞腾、吉祥和乐的象生“礼馍”;而且家庭主妇都有“三百六十天、餐餐面饭不重样”的本领,京、津、鲁、豫的面制品、小吃和蒙古族的奶面制品,无不令人大快朵颐。这一带农村盛面习用特大号“捞碗”(可容200—300克干面条),人手一碗,指缝间夹上饼馍或葱蒜,习惯于在村中心的“饭场”上多人围蹲就食,边吃边拉家常,或互通信息,或洽谈事务,或说笑聊天,形成特异的“风景线” [6]。这里的蔬菜不是太多,食用量亦少,但来客必备鲜菜,过冬有“贮菜”习惯,农户普遍挖有菜窖。华北居民宴客情文稠叠,有一套又一套的食礼与酒令,至诚大方,其心拳拳,使人如沐春风,情暖胸怀。山西人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区域广泛。这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例如,贫乏的餐桌上,全靠盐、醋来调味;艰苦的劳作之后,身体需要大量盐的补充。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晋人以杂粮为主,如高粱、莜面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助消化。山西民间百姓的饭菜中用醋量很大,这种饮食习惯是众所周知的。2.2.2 以我国西南的四川地区的饮食习惯为例

西南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盆地四周山脉延绵,南部有长江横贯而过,氓江与乌江等支流贯穿北部和南部。巴蜀居民饮食离不开辣,常言道“江西不怕辣、湖南辣不怕、四川怕不辣”即突出反映了四川人饮食辣的特点。由于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川地山林茂密,菌笋丰盛,有冬虫夏草、竹荪等珍品。由于河渠交错,鱼虾肥美,有鱼类上品雅鱼、江团、黄辣丁等;肉类禽蛋,干鲜果蔬,四季长有。这些都为巴蜀人提供了丰厚的物资。为此四川饮食的多样性亦为全国有名。而最突出四川饮食习惯还是以辣的食俗为首,而食辣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在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多春阴湿寒冷,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四季晴日不多,自古就有“蜀犬吠日”之说[7]。潮湿的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差不大,汗液难以排出体外,常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一长,人们就容易患风湿、脾胃虚弱等病。而常吃辣椒会浑身出汗,汗液能轻易地排出,所以经常吃辣是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健康养生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的方法。

我国南北跨度大,饮食习惯差异明显,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带有很强的地理因素。2.3 菜系的形成及发展

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风味菜肴体系。菜系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食物的烹调手段、调味方式、菜式风味、我国菜系享誉国内外。菜系作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菜文化的品种繁多,我国千百年来形成源远流长的四大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川菜源于周秦时期的巴蜀,四川盆地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地,之后向川西高原拓展,现今其踪迹已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他乡。蜀地自古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传统。

鲁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从鲁西北平原向胶州湾推进,影响京津、华北和关外以及黄河上中游的部分地区,被称为“北方菜”。

淮扬菜起源于扬州和淮安两文化古城,扬淮地区自古繁华富庶,文人学者荟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烹饪高手辈出。在汉武帝统一闽越时期,江淮地区散居着四万多闽越人,这就给淮扬菜增加了闽菜美味。在南宋时期,大量中原厨师自汴京迁至临安(今杭州),使淮扬菜在此时又吸收了不少北方菜的成份,至南北朝时,扬州作为南北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枢纽,四方佳味荟萃,淮扬菜形成了品种多、技艺精、咸甜适中、南北皆宜的特点。粤菜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南越,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其根据地,影响整个岭南与港澳以及京、沪等地,在海外也有较高知名度。岭南兼有沿海海鲜、三角洲、河谷平原的禽畜和河鲜,又有山地的山珍野味和四季时鲜瓜蔬,因此形成其用料多而杂的特点[8]。

菜系风味是饮食文化的基础,我国四大菜系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域,菜系风味差异大,各菜系的特点均与其相应的区域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有关。

人们享受饮食文化,是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的,我国四大菜系源远流长,独领风骚。但这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和饮食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各种菜系也相互融合发展,由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将随之变动。3 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3.1 地理环境对食物原料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在其以北属温带、暖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大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居民的粮食作物为小麦、谷子、高梁等旱作物,由此形成的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包子、馒头、饺子、锅贴等的制作都离不开面粉。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的湿润气候,降水非常丰沛,各地水网密布,因此水稻得到广泛种植,风味食品就以米制成。常见的米粉、米糕、粽子、汤圆、年糕等都是米类制品。还有南方地区的粥和饭也是品种繁多。相邻地域的地理环境相类似,所以其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但若是两地地理环境反差很大,其饮食文化也会出现巨大反差。如我国西藏高原毗邻四川盆地,但地理气候截然不同,以至于饮食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3.2 地理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及原因

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可以用“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来大致概括。这既反映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受气候和土壤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川、贵、湘由于气候湿冷,居民嗜辣,因辣椒有祛寒除风湿的作用。而山西等黄土高原区域因含钙过多,使居民嗜酸,酸有利于消除钙在体内的沉积,常食酸可以克服各种结石病。在贵州省有许多民族喜欢酸食,这其实与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梅雨以及贵州山地气候所造成的“天无三日晴”有关系。我国“南甜北咸”这一说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9]。我国南方气候温热,作物生长周期长,果品蔬菜供应丰富,供应时间长,所以吃菜量平均高于北方。由于在食物中加进的盐量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饮食口味淡些。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蔬菜少,菜相对盐多,口味咸点。但两者摄入盐的总量差异不大。

此外由于南方产糖,加上气候炎热且时间长,人体皮肤多裸露在外,体表蒸发量较大,食糖有补充身体的水分代谢作用,因此南方居民常在食物中加糖。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的蒸发量不大,因而无在食物中加糖的习惯。就季节变化来看,南岭以南的粤、桂、琼、闽、台地区,春季要清热冬季需补寒,民众有冬进补春解热的饮食习惯,为此药膳的习惯在这里更易流行,早已是平常百姓家的家常菜。北方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室内暖和,由于土壤为微碱性土,土、水和食物多含钙,容易满足人们健康需要,药膳只是病人需要,因而药膳不如南方流行。

3.3 地理环境对食物加工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我国不同地域物产各异,加工工艺各有特点。我国传统菜肴的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蒸、煮、烧、炖、烤、烹、炒、炸、拌、扒、酥、焖等。我国饮食文化非常考究、烹调技术相当高超,中国饮食文化早已闻名世界。经过千百年的饮食技术不断演进提高,饮食文化成为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物产种类相差很大,对食物的加工制作也显现了不同的地域差异,南北各有特点。北方地区的居民加工谷物、小麦多用磨盘,使其去皮成面。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制作花样的讲究。比如面的制作加工,历来就有“一面百作”之说,蒸、煮、炸、煎、烙、烩等花样百出。而北方的菜肴制作相对制法较单调,主要就是炒、凉拌为主。在南方地区,由于主食稻米,南方多用杵、臼对稻米进行去皮加工。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用多种制作工艺对同一食物做出多种风味,比如米粉可煮可炒,粑可炸可烙。南方地区在菜肴制作方面作法多样, 有煮、腌、炖、炒、凉拌等等。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冷冻食品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持续使用时间长,成为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为适应多山、多水及四川盆地潮湿阴晦的气候,川江上的船工和纤夫为了祛寒驱湿、也为了方便和节俭,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火锅的烹调方法并一直延续至今,且广为流传。

3.4 其他因素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3.4.1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不同地域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而饮食习惯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教义规定和宗教习俗方面[10]。比如佛教信众禁止杀生,食物以吃斋。在我国,除藏族、蒙古族、和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它民族的佛教都是茹素的。由于这种茹素的饮食风俗在我国流行较广,大大推动了我国蔬菜、瓜果类的栽培以及豆类制品、面筋制品技术的发展,而且开创了我国饮食文化中净素菜烹饪的一大流派。由于宗教教规约束的饮食禁忌,也使得一些分布在相同地域内的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饮食文化、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却表现出相同的饮食文化特点。

3.4.2 政治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政治环境影响饮食文化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位者的个人喜好和施政方针,往往会左右民间食俗原料的采用。唐代时曾一度禁食鲤鱼(因为鲤与李同音,触犯了帝王的忌讳)。而元代当权者位塞外游牧民族,羊菜遍及全国。明代时兴八仙桌宴客之风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常制约饮食文化兴衰。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强有力的。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物质基础的发展对饮食加工方式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加工工具的改进,食物的加工方式也会随着变动。

结 论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以上所述,还有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等同样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通过以上对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可以得出:

一、“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概念,它的学术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二、造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气候、地形、地质等原因,从而形成了我国不同的饮食习惯。

三、地理环境是饮食文化的因,不同的饮食文化则是地理环境的体现。四,我国的饮食文化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体现了很好的地域特点,也说明了地域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五、由于课题的涉及的面很广,对于这些文化的认识程度和注重程度不够深,还有好多的细节和问题还需要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所以,对于文化保护这块来说,传统的饮食文化还需要全国各地去继承和发扬。

下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关系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经济发展与环保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一班 学号:2014122085422 姓名:李晗 指导教师:刘瑞香 职称: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二О一七年五月 摘要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两......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作者:杨俊 指导老师:金志毅 (安徽省农业大学工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机电一体化 合肥230036) 摘要:本文从分析桐城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农......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摘要: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已成共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使着农民增产、增收,如果......

    公关关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范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论文题目:公共关系学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学部:班级:09姓名:学号:***完成时间:指导老师:范英丽 管理学部 市营1班 邝豪杰 2011-12-4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的......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另......

    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内容提要:文章在概述前辈时贤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缺乏系统性、开创性的状......

    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论文

    一、音乐对《诗经》、《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风》、《雅》、《颂》三大部分。关于《风》、《雅》、《颂》如何分类,现存的先秦文献没......

    师德与课改关系研究

    师德与课改关系研究 我校地处偏远乡镇,人口少;原是由国营工厂子弟学校改制而来,生源不稳定;不到两里又有一所强大中小学—桑海学校。周边十到二十几里范围内还有几所学校。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