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

时间:2019-05-13 15:1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

第一篇: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

论领导的权力、责任与服务

【摘要】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执政为民?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课题。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根本性课题”。为此,本文从领导的权力、责任、服务展开论述。

关键词:权力、责任、服务

一、领导者的权力、责任、服务的基本概述

(一)领导者的权力的概述

1、领导者的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一个人(A)影响另一个人(B)的能力,这种影响力是使B做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做的事。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而对于领导者而言,其领导权力是指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组织里因占有领导职位而形成的权力,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施行的强制性支配和控制力量。定义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领导权力的主体。在这里,领导权力的主体包括党政机构的领导者、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以及广大的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

第二,领导权力的目标。领导权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第三,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领导权力的客体。总体而言,领导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可以说,领导权力的客体囊括了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2、领导权力的本质

(1)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2)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阶级关系。

(3)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二)领导者的责任

领导者的责任是指领导集团和领导者对人民群众所负有的责任,其本质是由人民群众对领导集团和领导者的需要所决定的,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责任,即通过确定和宣传目标、领导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自觉的行为;二是,向导的责任。即指导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工作,胜利实现既定目标的责任。一切 领导责任都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来对他人民群众负责。

一般而言,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决策、用人和检查、落实,因而领导责任就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但是,领导责任不是一句空话,不能成为搪塞责任、逃避处罚的挡箭牌,而必须认真、严肃地予以落实。

领导责任不是一句空话,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思,就是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和失误的时候,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也是正常的。但这决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领导干部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必须实事求是地弄清其产生的原因,主动自觉地查找自己在主观意识和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责任,不推不拖,不遮不掩,诚心诚意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这才是责任意识强的表现,才有助于达到改进和推动工作的目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一些领导干部在重大事故中应负的领导责任必须予以追究,而决不能姑息迁就。

(三)领导者的服务

当今中国,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这也就说明了领导者就是服务者。“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民主制度框架内,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或曰政府形态。理解这个概念,要着重把握四点:第一,服务型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在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职能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其他一切职能都处在次要的位臵,服从于社会服务职能这一中心职能的实现。第二,服务型政府提倡公民参与,并健全公民参与机制。提供社会服务虽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却不取决于政府意志,而是取决于公民的意愿和要求,政府必须对公民的服务要求做出前瞻性的回应。第三,服务型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平

等、合作的新型互动关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如何,对于公民获得的服务质量和数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四,服务型政府是对传统政府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或曰超越。“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类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服务型政府”绝不是对传统政府模式的修修补补,也不是对传统政府模式进行局部性的、操作层面的改革。

二、领导应打好权力、责任与服务这三张王牌

(一)领导的权利王牌

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理应服务人民、受人民的监督,权力意味着责任、义务和奉献。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义务越多、奉献越大。如果有责无权,则无法尽责;有权无责,便会滥用权力,甚至滋生腐败。因此,领导干部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权力是实现责任的手段和工具,而责任的落实是运用权利的目的。职务意味着责任,领导意味着服务,权力意味着奉献。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只看到自己手中拥有的权力,而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必然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当前,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没有把权力看成是一种责任,而是把权力当作一种“风光”、一种“享受”、一种“满足”;有的领导干部在提拔之前或升迁有望时没有忘记责任,但在提拔之后或升迁无望时则放松责任,甚至放弃责任,转而“捞一把”,“以利补位,以利补权”。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只讲权力、不讲责任,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背离了权力的责任,损害了权力的尊严,最终会受到人民群众的谴责,甚至会身败名裂。

位高者责重,名赫者责大。领导干部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党和人民赋予其一定的职权,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倡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以整风精神纠正党内存在的种种不良作风和现象,目的之一就是要教育领导干部多一点担当少一点推诿、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扯皮,以身

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政绩观,带头负起责、带头做起事,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工作、抓落实、创事业上来,在大事大非面前要主动承担,不推诿、不扯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揽功推过。要敢于直面矛盾,坚决克服碰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难题往外推、出了问题卸责任的思想,竭尽全力去面对、去破解工作中遇到问题、困难和矛盾。要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奋发有为,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领导的责任意识王牌

1、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同私权意识、金钱崇拜意识作坚决的斗争。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权力是领导给的,是处心积虑得来的,是千辛万苦挣来的。是劳命伤财换来的。他们多把升官同发财联系起来,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乐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自己不痛快。他们漠视群众疾苦,千方百计把权力变作特权,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利益。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陷入滥用权力的泥潭之中。领导干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对灵魂的侵蚀,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就会把对老百姓负责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

有了责任意识,领导干部才会尽职尽责抓落实。“不用扬鞭自奋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尽职尽责,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蒸蒸日上的;一个部门的领导若是得过且过的.那这个部门的工作必定是了无生气的。毋庸臵疑,尽职尽责和得过且过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尽职尽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价值;得过且过虽然得到了片刻安宁,却遭到了老百姓的唾弃,同时也丧失了自己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就会自觉纠正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准则。把权力运用到为党的事业作贡献、为人民谋利益中。因此,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抓落实的关键。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把“讲责任、问责任、究责任”的“责任风暴”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中,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立足责任主体明确化、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限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真正做到一岗一责、职责清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让那些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不负责的官无处遁形,让那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好官、勤官、务实官、清廉官、有作为的官流血、流汗、不流泪。

2、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的根本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觋。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影响着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呢?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臵疑的法定所有权。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背离这一法则,权力就有被滥用、被私有化的危险。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个“试金石”同样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所以,我们说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权为民所用。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长期以来,在“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即领导干部“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种“潜规则”极易造成权力层充斥“逐利者”,而非干事者;充斥为己谋利者,而非为民谋利者。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一些人看似做了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的事情,但他们的心思不在群众从中能得到什么,他们热衷的只是自己的“位子”,是那些显由露水和“短、平、快”的形象工程能让他们的政绩增添色彩。为他们的升迁增加筹码。对那些一时效果不明显、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工作,他们不热心、不积极、不负责。这势必会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权为民所用这一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3、责任意识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石

马克思指出:“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邓小平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并把“人民利益标准,具体化为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论断都包含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权力是人民群

众给予的,只有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问百姓疾苦,不解百姓忧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责任意识造成的。

古人云:积小胜成大胜,积小善成大德,积跬步成千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看似小事,却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因此,“责任”这两个字不能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化为执政者和履职者真真切切的意识、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时处处体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像老百姓做农活一样“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为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抓落实.正风正己尽责任,为实现建设“五区”目标和创建最具魅力、效益、和谐城区做出无愧于己、无愧于民、无愧于心的不懈努力。

(三)领导的服务王牌

领导就是服务是张闻天同志的一句名言。在新的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对我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在具体的领导实践中,就必须要把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基本出发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的唯一宗旨。所以 ,领导的本质不是发号施令,更不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而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首先,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最高行为准则。从而决定了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必须要以服务为宗旨。其次 ,这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而这必须要制定一定的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形成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集中群众智慧、尊重民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领导只讲个人得失、个人政绩,甚至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那么其结果只能是人走茶凉、官走业衰 ,使事业受损,使风气变坏。最后,“领导的本质在于服务”,这是新时期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要求。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造就一支为群众公认的、高素质的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勤政廉洁、政绩突出的干部队伍,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论领导的责任与权力

论领导的责任与权力

在我们国家的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工作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上,不管工作职位的大小、高低,干什么工作,必然都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责任和拥有相应的工作职权。只有正确地履行岗位职责,严守岗位责任,才能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把工作做好。当然,世界上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权力大于责任,就会导致特权或权力滥用;同样不赋予任何权力或权力赋予的不适当,也会导致责任消减或责任推诿,因此在合理配置权力的时候,就要遵循权责相称的原则。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握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权利问题也是世界观问题。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用好了,造福人民,用得不好,也会造成危害。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私有财产。为人民掌权,还是为个人掌权,历来是两种不同的权力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影响。要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殚精竭虑,一心为民。正确把握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高低,表率作用强弱的重要标志,必须破除极端个人主义思想。避免利诱和人情在正确运用权力过程中的影响。所谓利诱就是指金钱、美色、名利、职务等诱惑;人情主要是因为同事、亲友、部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系搞人情大于原则,这些问题究其根源是极端个人主义作祟,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活动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要从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加强党的执政建设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二、明确工作职责,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明确个人工作职责,知道应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正确履行本岗位的职责,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更要增强责任感、事业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播出了一位领导干部在畅谈学习“三个代表”体会时讲的一段话,他说:“为官莫忘责任重。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是要自觉地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感情问题解决了才能把作风转变过来,才能闻得民间疾苦声。”“为官莫忘责任重”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领导干部只有公正无私用好手中权,鞠躬尽瘁,勤政为民,才无愧于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权力与责任相脱节,就会成为谋私腐败的工具。用权为民,还是以权谋私,始终是对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一个事业心、责任感很强的人,自然就会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事业上,所以责任感事业心是公正用权的基础。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遵循权责相称原则

要想长期正确把握和处理权力与职责的关系,一是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作为共产党员,如果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关心群众的具体利益。二是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要有党的意识,这是对党员最起码的要求。三是要遵循权责相称原则。明确的分权、授权能够有力地提高管理绩效,使之有职、有权、有责。同时,加强对权力和履职情况的监督。有了有效的监督才能真正落实授权,有了充分的授权,才能使管理有层次,系统分明,也有利于政令畅通,指挥有力,管理效率提高加强工作责任心。否则会造成管理中的大事管不了,小事又管不好的结果。

四、年轻干部更应把握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赋予年轻干部处理工作的权力,是领导对年轻干部的信任和期望。作为年轻干部必须把握住两条:一条是决策正确,符合实际和规律;一条是作风正派,真心实意为人民大众办事。二者缺一不可。年轻干部使用权力时,必须牢记党的嘱托,时时处处体现人民的愿望,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应让组织去考虑和安排,自己的态度一是不伸手,二是不集揽,三是不滥用。年轻干部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更多地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他人。不要把权力看成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荣誉和待遇,应把它看成一种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无数事实证

明,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只要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就必然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敬仰;谁要违背党的宗旨,以权谋私,就必然身败名裂。

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实现职责是行使权力的目的,权力与责任是一致的,不可分离的。理解、把握、处理好权力与职责的关系,就是要向党和人民负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谨慎地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同时又要克尽职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敢想敢干,大胆决断,办更多的事,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第三篇:论领导者与管理者

论领导者与管理者

在我做企业管理咨询的这些年,看到几乎所有的小型企业的老板,每天都要面临许多重要的决策。他们可能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设置总体构想上,而把企业管理工作留给其他人。当这种策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策略时,重要的是老板们要了解这些技巧如何能够相辅相成。

领导者的工作是了解大局并且让人们去接受一个更大的设想。不幸的是,领导人有时可能会忽视有助于企业运行的日常进程。因此,他们可能会创造不现实的政策,目标,或者甚至是新的产品。领导人需要了解员工们的时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样的障碍可能会妨碍到他们。

领导者需要员工们能够感觉到他们有资格分享可以改变公司的伟大的创意。与跟随你的高级经理的指导的那些人进行所谓的“越级会谈”的方式是你确定你的团队是否有与公司一致的工作重点的一种方式。

同样地,管理者关注日常任务可能会分散他们对更大的图景的注意力。记得暂时放下你的待办事项清单,考虑一下季度或目标,合理运用绩效考核。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投资于员工发展或者可以帮助你的团队和公司与众不同的一个项目。提醒自己更大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保持客观判断力以及指导员工。

无论你的角色是什么,都要将个体的动机和公司的需要之间的点连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因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导师关系对于理解让你的公司运行,并且帮助每个人的个人发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可以帮助你成长的人的重要性我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找个你尊重的人并且

和他们进行私人的,一对一的对话。如果花时间与你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一起,保留关键信息的机会就会急剧增加。

泽亚企业管理咨询小提示:无论你是一个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一个小型企业老板或者加盟商,领导和管理之间的平衡都是关键。知道他们是如何相互补充的,你就会和在你身边的恪尽职守的,积极上进的员工们一起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第四篇:论权力与法治

“权力制约”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权力必须有理性和刚性的手段——法律——加以制约。当前,权力理论可分为两大主要流派。一个是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韦伯主义”,其认为“权力是某种社会关系中一个行动者所拥有的不顾反对而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所依据的基础是什么。”“我所理解的权力,就是一个或若干人在社会活动中即使遇到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人的抵制,仍然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另一个是帕森斯主义,其认为,权力是一种系统资源,“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各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加尔布雷斯则认为,“权力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行为之上的能力”。

近代的法治是从古代法治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治和法治之争。柏拉图早期是典型的人治论者,其在《理想国》中主张贤人治国或“知识专政”,他认为“哲学王统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理想国家是靠贤人的智慧和知识而不是靠法律来掌管的。理由是“尚法不如尚智,尚律不如尚学”。不过晚年的柏拉图却认识到法治的合理性,将法律当作人们追随的“上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氏的这句名言在人治法治之争中显得尤为耀眼。他从一开始就反对先师的“哲学王统治”,而主张“法治”。他认为:“凡是不凭感情治事的统治者总是比感情用事的人们优良,法律恰正是没有感情的”“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平衡”,继而,亚氏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指出了今日我们早已熟知的关于“法治”的经典定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到了近代,法治的光芒穿透了人治的黑暗。英国成为法治实践的策源地,英国哲学家哈林顿对人治与法治也有精彩论述,他认为“有完备的法,则有善良的人”,而不是“有善良的人,则有完备的法”。现代法治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国家权力,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尤其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诚如洛克所论证的:法治的真实含义就是对一切政体下的权力都有所限制。

由此可见,法治从精神到形式都对政府权力的行使提出了要求。法治精神的实质是关于法在与国家和权力交互作用时人们对这一关系所选择的价值标准和持有的稳定心态,既法律至上地位的认同问题,它回答的是法律是否具有最高权威问题。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存在。如果公众心目中认同的最高权威不是法律,而是什么所谓的“人格魅力”、“权力道德”,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是法治社会,即便不是“赤裸裸的人治社会”也只能是“法治面纱下的人治幽灵”。在凡有权力高于法的地方,法都是随执掌权力人的意志而被随意塑造的。这种社会里的法是呈“人格化”的,没有理性而且多变,人们既无法信赖法律也无法依靠法律,这样只能专而投向“人身依附”或“权力依附”,结果就是“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等贪污腐败现象横行于世。当法律的权威远不及一人之言时,其结果便是人人自危、无法无天、国将不国。

在权力制约理论方面,西方先哲先行一步。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政治家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亚里士多德的分权论可以看作是一种萌芽形态的国家权力制约论。继亚氏之后古希腊政治家波利比阿认为在罗马的制度中存在着一种各个权力互相制约、防止对方无限扩张的关系,并认为这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他断言,如果国家由各种权力互相帮助,互相牵制,那么无论在什么危急的时候,都可以成为一种很坚固的团体,除了这种政制之外,再也不能找出更好的政制。近代资产阶级权力制约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孟德斯鸠。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了立法权、执行权和联盟权分立的主张。他认为,政府权力如果成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就会成为专制的,而必然会危害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并且明确地提出“用强力对付强力”的原则。孟德斯鸠在国家权力制约与分权理论方面比洛克又前进了一步。他认为,自由只存在于权力不被滥用的国家,但是有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却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因此,保障自由的条件就是防止权力的滥用。他主张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建立一种能够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政治体制,以确保人们的自由。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国家权力制约的论述和历史实践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一切法治国家都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否则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这是一条被人类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2.国家权力制约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没有社会公正的国家,人民是没有自由可言的。3.只有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才能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显然,国家权力制约与依法治国是密不可分的。权力制约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内涵。法治意味着控权制度的存在和权力制衡原则被遵守。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凡是实行法治的国家,必然存在权力制约;凡是法治成熟的国家,人民的权利定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因此,如果没有国家权力的制约,就不会实现法治国家的状态。

第五篇: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权力构成

(一)管理者与领导者,主体要求不同

我们知道:管理的任务在于对决策的执行、实施,而领导的责任是在于对决策的制定。有人说领导是非程序性决策行为,管理是程序性决策行为。这是来自于对“程序化决策一般由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领导者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的决策上,注意发现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

一般来说,领导者主要是主持组织的积极变革,开拓新的局面,以促进群体或组织系统的动态变化,通过宣传引导、行为影响、政策激励等方式,为群体或组织确立战略目标,指引奋斗方向,创造比较优势。所以,对于领导来说,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知道如何做。有关注任务的愿望,习惯从外向内看事情,养成深入第一线的工作习惯,知道在何种场合下如何讲话。领导还要对生活充满热情。领导受目标驱动,关注做对的事情。

管理者以维持群体或组织的动态稳定为主,通过日常经营、计划、安排、分配等方式,为群体或组织系统的经营活动选择适应的工作方法,使群体或组织维持稳定秩序,完成组织的任务和目标。管理要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情,知道做什么。管理者可以有对任务有看法。要养成习惯从里向外看世界。

(二)管理者与领导者,客体不同。

管理的客体是由原材料、人员、资源、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等要素构成的“资源系统”。

领导的客体主要是人。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领导客体的人又有所区别。管理客体的人,主要是在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者、操作者;领导客体的人,主要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管理者。

(三)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权力构成不同

管理者的权力是建立在合法的制度之下,有报酬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要求组织中的成员服从指挥,听从调度,按既定的流程办事。

领导者的权力包括个人专长权,即产生于领导者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或特殊技能;个人影响权,即来自于追随者认可的由个人经历、性格或榜样产生的力量;还有领导者担任的管理岗位所赋予的管理制度权力。领导者的权力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的人格魅力及领导艺术之上的,被领导者是自觉、自愿的跟从,并朝着组织目标奋斗。我们把它称作“领导力”。

(四)管理者和领导者所关注的工作内容不同

管理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的工时研究,注重正式的规章制度,强调刚性。要求有正式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员工,其目的是使员工的行为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减少日常的管理活动,使管理者能减少例性管理,而注重于非例性问题,即例外事件。这就要求规章制度的严格性。

领导则注重领导者对人的影响和引导,重视人的需要、情感、兴趣、人际关系的社会属性,强调柔性。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激励理论,带领、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五)管理者与领导者工作的结果不同

管理的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计划、维持秩序,使企业能正常的运转;而领导的结果却是引起变革,通常是剧烈的变革,并形成非常积极的变革潜力。

约翰?科特博士曾作了一个极为精辟的比喻来阐明领导行为与管理行为的区别及对变革的影响。“在和平时期,军队需要管理来让他们能井井有条,但到了战争时期,军队上上下下都必须要有领导才能,没有人能够管理一支军队上战场,军队必须是被领导。”

企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企业正积极的进行组织重组,流程再造等,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有的已经不可能成为企业以后的成功基础,要求企业不能太专注于以往成功的经验。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接受不断的挑战,积极的通过观念和管理变革,使企业在竞争的状态下保持和提升自己企业的市场地位。

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职能同时作用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中,互相补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实际企业管理实践中,可能一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自主地加以区别把握,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下载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对公安机关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监控

    谈对公安机关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监控 贾百乐 【提要】:权力问题是几千年来大家一直讨论的问题,在我国公安机关领导中一直会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本文先从管理的角度阐述领导与......

    权力与责任演讲稿

    文章标题:权力与责任演讲稿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权力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是......

    论管理者和领导者

    论管理者和领导者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企业两个不同阶层和不同工作领域的对象。当一个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引进,当企业发展不顺利时,首先要考虑......

    领导能力不仅仅是领导者的权力

    领导能力不仅仅是领导者的权力 近年来,领导能力这个词越来越被人关注,专门的书籍、文章和专题的讲课、研讨也越来越多。今年,有一个培训公司联系我,说世界顶级的领导力大师,美国......

    《权力论》读书笔记

    组织设计与发展期末作业《权力论》读书笔记 学号:201005002385 姓名:彭霞 班级:管理10-2班 学院:商学院《权力论》读书笔记书名:《权力论》作者:伯特兰●罗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权力论》读后感

    《权力论》读书笔记班级:管理11-1 姓名:刘鹏鹏 学号:201105003485读伯特兰·罗素名作《权力论》有感 很开心在张老师的推荐下,我去购买了《权力论》这本书,并且花了1天半左右的时......

    领导者的责任

    领导者的责任 一项调查表明,企业员工的离职原因80%与他的上级有关,可见上级对下属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巨大。强将手下无弱兵,更无散兵,培训就是主管的秘密武器,也是常规武器。因为上......

    项目经理责任和权力

    项目经理的责任 1、 对企业所应负的责任  保证项目目标和企业目标相一致,使项目的成功实施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  对企业分配给项目的资源进行适当的管理,保证在资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