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2007
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2007-12-02来源: 北京晚报
早已存在,但应该是从今年初开始,心理关注类节目渐渐成为一种流行,从《心理访谈》到《心灵解码》、《谁在说》等,从各类报刊、电台到各地电视台。这中间最有影响的节目要算CCTV12的《心理访谈》,这里面出镜率最高最出名的专家要数温文尔雅的李子勋。有评论:与其说是那档电视节目令李子勋脱颖而出,不如说是李子勋成就了心理关注类节目。
李子勋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109位心理督导师之一。电视上的李子勋呈现出学富五车的广博,几乎对各类心理问题都能点评分析拆解得头头是道游刃有余,再加上镇定温和的姿态,人们纷纷被他极富亲和力、极具个人魅力的样子吸引着。但是,你也可以在网友们的评论中,看到对他本人的一些争议,诸如不够厚道、勇气欠佳、豪气不够„„
无论褒贬无论争议,那么多的心理咨询专家,为什么李子勋是最出名的?一个心理咨询专家究竟能为人们提供怎样的帮助?心理师自己的心理问题怎么解决?生活中的李子勋到底什么样?《网乐》日前和李子勋本人面对面。
偏中性儒雅非天生
网乐:你是学医出身的,怎么转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
李子勋:很偶然。1988年的时候,卫生部对各大医院进行评定,我所在的中日友好医院没有评上“三级甲”,就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心理咨询的相关科室。结果我被院长看上了,让我去进修、学习,后来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算起来,有18年了。
网乐:半路出家,院长为什么单就看上你?
李子勋:可能是我人缘好吧。我总是能和我的病人处得非常好,也许我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温和、容易亲近。
网乐:对你的评价,最多的应该是叫“儒雅”吧?网友和电视观众都这么说。
李子勋:别人总这么说,我自己觉得我是能给别人安全感。
网乐:所以你天生就该做医生?这也是做心理医生的必备条件?
李子勋:其实我小时候非常淘气,几乎天天有女孩到我家去告我的状。
网乐:你老跟女孩玩儿?
李子勋:小时候住在泸州医学院里面,奇怪了,周围都是女孩就我一个男孩,要和男孩玩就得出去找,但是家长又总是不让跑远。我简直就像贾宝玉。
网乐:这样很容易“女气”吧?
李子勋:我出去跟男孩玩,也照样欺负他们啊!其实你可以看得出来,我性格中性,行为举止中是有些女性化的。我属于偏中性男人。
网乐:那你今天的儒雅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李子勋:我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淘气归淘气,我是非常爱看书的孩子,到了大学的时候,人变得非常安静起来,加上我戴着眼镜,当地的农民总说我是没改造好的。
网乐:“中性”对于成为心理师有好处?因为儒雅,所以你能成为最近以来非常热点的心理咨询师中,最出名的一个?
李子勋:我觉得还是我给人安全感让我占了很大的优势,而且因为我比较平和,没什么权威感,不用很多专业的术语,也不讲道理不太给人压力。另外,我觉得我是把心理咨询做活了。我从来不用书本上成套路的方式方法给人做咨询。通常在专业的范畴里面,看了前面的话,可以猜出你后面会说什么,但是在我的咨询过程中,即便是专业内人士,也不知道我后面会说什么。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即便看似同类的问题,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它的起因、背景、性质、程度、效果等等也都不同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一个真正好的心理师,会根据每一个来访者的不同,发展一种对他有效的、特定的心理咨询模式。没有这个能力,是不可能做好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
马铃薯文化占优势
网乐:你很出名大概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
李子勋:除了为一些大的外企公司做咨询、讲课以外,我很早就开始在媒体上,比如为《父母必读》开亲子关系专栏,在几本时尚杂志上答读者问,给专业刊物写文章更多些。其实我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做心理学普及的工作,也做了很长时间的咨询师培训。后来更多地与电视台合作,比如在少儿频道、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做嘉宾等,直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
网乐:出名之前日子过得怎么样?
李子勋:之前应该说全中国的心理师的日子都没有现在好过,没人重视没人找,很多心理师没饭吃。现在大大改观了,而我当然也被更多的人找,来访者来自全国各地,这两年我都没有休过双休日。
网乐:那你觉得是电视这种传媒成就了你,还是你借助电视帮助了心理师们?
李子勋:其实我和其他几位比较出名的心理师一样,我们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人。心理咨询在中国起步晚,《心理访谈》主要做的还是心理学的普及工作,引导大众了解心理学,从而带动了中国的心理学市场,现在各地都有类似的节目,心理医生的生存也都不那么艰难了。
网乐:电视节目上呈现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李子勋:在公共媒体做个案,其实是违背通常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的。平常的心理咨询是在一个私密的环境里,整个过程中,心理师不会提出任何概念。当有人咨询的时候,我所有的信息都是隐藏在跟他交谈的过程中,让他从自己内心去找。比如当我觉得他的一个核心概念导致了他的一个思维纠结时,我要对这个核心概念做扰动。我提一些问题,但是里面没有硬的信息,而他会在引导下从内心挖掘到资源。电视节目本身肯定带有很大的娱乐成分,要为观众服务,有可视性的需求,也有电视制作方面的技巧,所以面对观众,我们不得不讲一些共同性的知识。观众要看到专家对于一个问题怎么分析,解决的方法有哪几种,对这个个案来说最好的是哪一种。这种情况在正常的咨询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并且,以为电视节目中的样子就是真正的咨询,会给观众误导,以为相似的问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应对,或者以为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谈话快速排除,一次性解决,其实这是不可能的。现实中,能通过一次咨询就完成的个案不超过1%。
网乐:能不能说,你最大的本事是和人谈话,特别是向来访者提问?
李子勋:我最大的本事是读书。心理学是人学,作为一个心理师,我是什么书都有兴趣读的,宗教、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历史,还有宇宙观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只要涉及人、人性、文化的,我都会去研究。
网乐:也包括文学类的书?
李子勋:当然,文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潜意识的,它们有很深的联结。我以前也是一个文学青年,还写过好多诗呢。
网乐:书那么多,看都看不过来,你竟是去“研究”?
李子勋:你知道马铃薯是生长在地表下大约30厘米的土壤里,它是一堆堆地,而不是树根样的深入。保有对各种文化的、人的学问的兴趣,对一个心理师来说非常重要,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大概是马铃薯式的,比如对《论语》,我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就很受益了。
网乐:很多流行的影视作品也有很深刻的心理分析,你也关注吗?
李子勋:是。有人跟我说过李安是位心理大师,《色,戒》上映的时候他们曾经邀请我和李安在北京见面,结果我正在珠海讲课,和李安错过了!
擅扰动资源在自身
网乐: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你,你自己一定很清楚这一点。而且我还猜测,你的来访者中爱上你的人,也一定有。一个心理师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李子勋:其实为了达到与来访者的亲和,很多时候心理师还会故意营造出一些什么,促进来访者喜欢上你。但是这些一定会被维持在职业的范围之内。
网乐:这个分寸好拿捏吗?
李子勋:比如在一个将持续三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咨询中,我们会在做了几次咨询之后,用一次咨询的时间来讨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把彼此的看法、意见告知对方,梳理清楚彼此都不能逾越这种咨询关系的原则。这是一条起码的职业素养。
网乐:这是说心理师有不为情所动的本事?
李子勋:心理师当然会动情,只不过在工作状态下、在咨询现场,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要用“第三只眼”在来访者和自己之间游走、观察并且思考。爱和共情当然需要,但在咨询过程中一定可以在各个角色之间能进能出,出入自由。如果心理医生在咨询里面感觉到强烈的不舒服,他就要找到他的督导去解决他的问题。而这跟来访者没有关系。
网乐:这样“分裂”着,能真的帮到来访者吗?
李子勋:其实咨询首先提供的是一个谈话的机会。有一个人,用完全接纳的方式来听他倾诉,让他阐述痛苦,而且给他回应。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会直接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或把自己的意见硬塞给来访者。高明的咨询师是在扰动中让来访者自己去领悟。我们是一面镜子,我们的内心是空的。
网乐:也就是说,在心理师这里,人们得不到实质性的建议。但来访者都是来寻求帮助的,那他从咨询师这里能得到什么?
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咨询的效果是“助人自助”。事实上,咨询师不是上帝,每个人也都不可能决定别人怎样思考和行为,我们不能知道每一个个体该怎么生活,比如说我们没法假定一个孩子不去上学了,他上学就好;夫妻闹着要离婚,他们一定要和好才好。但是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内在已有的资源,有自组的能力,有一个自适应过程,我们只要推动他的自组就可以了。心理咨询会保持中立,不做对或者错的判定。
网乐:作为功力很深的心理师,你自己有问题找谁啊?
李子勋:我也会去找督导。当然,我渐渐地对于人生中一切的悲欢荣辱都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对于生命中一切的体验、经历都接受,重视生命的当下,在精神追求方面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愉悦感。而且,咨询本身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
孙聿为
采访印象
和李子勋联络以至见面采访的全过程后,心理有过些不适应。书本里读到的李子勋、电视中看到的李子勋、想象当中的李子勋,和记者看到的李子勋,反差不小。
李子勋说话应该是不紧不慢的。面对面说话的李子勋,语速快得惊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字词句段便从他的嘴巴里“涌流”出来,拦都拦不住,叙述个案情况分析现象,“扰动”、“移情”、“建构”、“重组”、“超循环体系”等等专业化词汇时时徜徉。
李子勋遇事应该是不急不火的。但因为对相约采访地所在区域的路线不熟,记者转悠了很久才算找到那间咖啡店,这中间的联络中,轻易地在李子勋的语气里听出了急躁。
李子勋的样子应该是全盘雅致的。采访结束后,李子勋去了另外的坐席和夫人一起就餐,等记者结算过茶水费准备离开前告别时,竟一时找不到他了!定睛再看才发现,一个摘掉眼镜满头冒汗吃得正香的人竟然就是他。
记者的所有不适与李子勋无关,而且在默念几遍他自己的话“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人”之后,释然。
最后还是做一点小小的提醒吧:请不要试图从一个心理医生那里打听清楚一个目的地的地址,因为心理医生可能习惯于不给出一个确定的坐标。
第二篇:华夏心理专家李子勋文集
华夏心理专家李子勋文集-父母该怎么对待孩子早恋?
记者:家长、老师都怕孩子早恋,而青春期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进入早恋。孩子早恋了,父母该怎么认识、对待呢?
李子勋:家长、老师怕孩子早恋,实际是怕孩子因早恋影响学习,或者因把握不住界限,对孩子构成伤害。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绝对、一定就会出现的问题。有的家庭,儿子把女孩子带回家,父母告诉孩子:两个人在一起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聪明的孩子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如何让双方在彼此喜欢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如何在两心相悦中促进各自的心理成长、成熟。孩子们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尊重、信任,两人的相处也许不会影响学习,不会做出格的事,反而有可能促进双方的学习,为枯燥的学生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其实,“早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或欧洲人从来不知道这个词,也就没有创造这样一个词来压制孩子。在中国,我们虽然不能像西方社会那样鼓励孩子早熟,或者有意暗示孩子去做那样的事情。但是,发现孩子有这种苗头的时候也请不要横加指责。女儿交了异性朋友,可以跟她讨论,但是不要制止她,把她关在家里,让她写保证。有些父母让孩子写保证,保证不跟异性来往,会激发孩子的愤怒,结果反而更糟。如果女儿受到爸爸妈妈的创伤,也许会找男孩来补偿,说父母怎么怎么她了;男孩内疚,对女孩更好,关系反倒被促进了,结果一些家长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
很多父母反对孩子早恋,是想当然地把成人的恋爱与孩子的“早恋”画了等号,以为孩子会整天想着性爱的事。其实,孩子的早恋很像是自我认同,是挣脱自恋(喜欢不同性格的人),或寻找自恋(喜欢相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游戏,性欲的成分很少。一般初中生的早恋是过家家,小孩子的玩意儿,不爱也不恋。高中的孩子早恋是寻找学习压力的缓冲、青春期反叛、自恋体验的混合物,实质是把对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
孩子“早恋”是青春荷尔蒙引发的对异性的好感,这并不是坏事。孩子在青春期,容易产生一些冲突性的、体验式的、情绪化的行为。即使犯了什么错也要原谅他。不能把孩子的情绪活动或者情感活动和他的学习活动对立起来。学习活动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但不是全部。孩子要成长,发展的技能有很多,不管是行为上的技能、知识上的技能,还是情绪体验方面的技能,都需要发展。因为“成长”概念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一个孩子要成长起来,是全方位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喜好都必须要成长,这些成长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
不少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学习很好,两人互相鼓励、促进,后来都考上了好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紧张的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总需要寻找某种发泄情绪的方式,比如上网、游戏、运动、交友等。游戏和上网容易让孩子上瘾,不是好的选择,如果交朋友交得节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交朋友是孩子走向社会认同、心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交男女朋友,同样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16岁以上的孩子,从心理发展需要看,应当鼓励孩子交异性朋友。危险在于不能交坏朋友。孩子如果交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早恋对学习并没有影响,有时还会是促进。但是,如果孩子交了社会上的朋友、不爱学习的朋友,无一例外,学习都退步
第三篇: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站在这里我是以家乡人的身份来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些有关家庭的学问,因为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家国天下,对家庭的珍视是我们文化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细胞,现在讲和谐工程,我们特别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幸福,都稳定,都和谐,这样才能有个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城市,才会有一个和谐的中国,当然中国也会引导着世界的和谐。所以我们还是从家庭开始。50、60、70后创造财富奇迹我要讲一下变革时期的婚恋关系。我们知道,在成都这个地方,或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同年代的人对婚姻的理解是不同的,婚姻的稳定性也不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来说婚姻稳定性要好得多,因为那时比较传统,更少受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影响,那时中国人都追求集体主义精神,比较随大流,再加上他们结婚的70年代经济不太好,只有结婚单位才会给房子,而且很多人类生存的要件都和婚姻密切相连,所以那时婚姻非常稳定,在这样的文化下哪怕吵架、打架,绝不会想到要离婚,因为结婚是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的福利必须在婚姻里才能够得到。所以,50年代生人的离婚率非常低。60年代有些不同,因为他们出生时正好是困难时期,没有吃的,所以他们更多地关注财富、物质,到了后期“文化大革命”又让很多人多少产生一些无政府的思潮,比较个人主义。心理学一直研究儿童时期对成年以后的影响,想想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普遍来讲他们小时候物资比较匮乏,所以他们创造的社会文化就是精英文化,就是成功学,就是利益最大化,就是发展,就是刻苦读书,就是发展我的事业,挣更多钱,得到更多保障,拿到更多物质,所以这30年出生的人现在让我们的中国变得非常富有,这30年生的人对中国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财富的奇迹。话又说回来,60年代的人进入婚姻时已经是80、90年代了,那时物质比较饱满,改革开放后更多的西方文化随着好莱坞的电影,肯德基汉堡可乐等来到中国,中国从家文化慢慢偏移到了个人文化,每个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边界以及和他人的不同。当然传统永远是会胜利的,因为我们是在这个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个人主义可能在年轻人那里呈现得多一点,等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无一例外还要回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去修身养性。幸福感递减,离婚率递增通过婚姻调查我们发现,家庭的幸福感随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递减。这一方面由于我们有了更多快乐的资源。过去我们要快乐,只能跟太太或丈夫在家里才快乐,但现在你看成都满街都是让人快乐的地方,酒吧、卡拉OK厅、舞厅、电影院、剧场,戏剧、话剧、音乐剧,反正让我们爽的事情很多。所以夫妻之间对快乐追求的欲望就减弱了,不再是原来那种唯一。我在“文革”后下乡,我们跟农民一块做工,每天就听他们讲怎么跟老婆开心,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影院,老百姓的娱乐就是夫妻娱乐,这是最好的低碳的不用花费的娱乐。所以那时他们的婚姻非常稳定。离婚本身是一个文明的进步,但离婚率太高会削弱家文化,对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心理学家也好,社会学家也好,政府部门也好,并不希望大家都去离婚。我们看到60年代人的离婚率高于50年代人,而70年代人的离婚率可能是在三个年代里最高的。想想70年代人的青春期,已经是1985年以后了,这时中国已经人人可以吃饱饭,农村也可以吃干饭了,我下乡时农村永远喝粥。70年代生的人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形成审美,包括情爱思想。这个社会是欣欣向荣的,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越来越朝气蓬勃,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充满快乐奋进的精神。所以70年代的人是富于探索的,因为他正好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分界时期。他们的成年期差不多是90年代。成年期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宗教信仰,决定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将为什么样的事业献身。70年代出生的人处在世纪变革期,他们是富有创造性和自由精神的一群人,但他们内心还是非常保守,往往靠媒人和朋友介绍,20来岁就结婚了。他们很快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比他们想象得要快,发现比他们小一两岁的人要交好多朋友才嫁,才结。他们有了巨大的丧失感。大家还记得那个时代吗?那时你要跟一个女孩交朋友,你要是不干了,那就是道德不好,作风不正派,是始乱终弃呀。70年代的人婚姻不稳定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期,很多社会中未曾解决的情结都要在这群人里呈现出来,不能怪他们。10年前我做性教育,曾经对婚姻做了个调查,那时主要以60年代人离婚为主体,但很快发现70年代人婚外情和离婚率都蛮高。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愿意把中国的80年代和美国的60年代比较。美国60年代就充满着传统与现代分界,资产阶级无视穷人利益,保守,反对任何开放和现代,所以一大批60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开始反抗,从性自由到摇滚青年到大麻流行,要反抗传统压力,产生一代新兴的力量。这些人长大了,就是现在的奥巴马、布什、比尔·盖茨,他们主宰了今天的美国,一个更加美好、民主、开放的美国。我国的80年代也出现了很多思潮。那时中国3∶0胜科威特,我们从校园里翻墙下来,跑到人民南路毛主席像下面欢呼。女排比赛每次拿到冠军,我们彻夜狂欢,那种对中国的喜悦和自豪,展现出80年代新锐的力量。80后的婚姻注定充满挣扎对80年代以后的婚姻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调查,分析,他们的确处在一个边界点,他们既像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又充满着不传统的想法。有心理专家和婚姻专家预言,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孩子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注定充满着挣扎和痛苦,要说现代吧,他们还受到了父母和社会很大的传统影响,要说传统吧,他们又回不去了,因为四周已经变得五光十色,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有一个电影院,一个茶馆,只能喝大碗茶,只能聊天的情况。对心理学家来讲,这是正常的,这个社会就像美国曾经经历的一样,会从一个极度不稳定现在我们去美国或欧洲、澳大利亚采访的时候,发现那儿的婚姻稳定性很高。2000年前后,我曾跟一个美国女主持人共同做一个关于离婚的节目。她说中国人的婚姻,“我从来没看到哪个国家的人对婚姻是如此的随意。”她说在美国,结婚以前是很随意的,但一旦结了婚一般轻易不会离婚,美国人百分之七八十信仰基督教,你向主宣誓要不离不弃,终身相依为命,要彼此相爱,所以离婚是背叛上帝。她觉得中国人对婚姻的严肃性不够,结婚太随意了,还不怎么知道对方是谁就结了,离婚也很随意,还不知道对方到底错在哪儿就离了。当然我们有传统文化保驾护航。每个想离婚的中国人其实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说宁拆10座庙不毁一桩婚,对吧?在心理咨询里我们彻底贯彻了这种精神,离婚的夫妻来咨询,我们内在逻辑都是要把他们搞得不离婚,告诉他们其实还可以试试。我们面对的更多是男人有婚外情,太太问怎么把男人搞回来,就是不让他走。我们会出好多好主意,最后让这个男人觉得离不开太太。心理学是追求幸福的科学,不是找麻烦的科学,我们是解决问题并且达成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尤其是跟自己和谐,你跟自己的关系搞定了,跟丈夫的关系就搞定了,跟孩子的关系就搞定了。往往我们引导一个来访者处理婚姻问题的时候,要先探索他内心对自己的态度。关于幸福感的风景理论所有的关系都是从自己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所以讲到和谐,婚姻,每个人都要想想,我喜欢自己吗?如果按照100来算的话,我有百分之多少喜欢自己呢?我不喜欢自己的那部分是不是造成我在人际中的困境,造成我在婚姻中没有幸福感,造成我在教育子女中缺少温暖和坚定呢?只要你这样联想,你就开始百分之百地喜欢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这时你就突然发现你可以接纳你的先生,你的孩子,也可以接纳这个社会了,然后你发现其实你挺幸福的。因为你接纳了自己以后,内心变得和谐了。的婚姻关系又慢慢经由80年代出生的人,经由90年代出生的人,又回归到更理性的位置。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生人有一个心理的关,心理学说“统一性危机”,即孩子14岁、15岁时突然强烈地希望得到认同,特别渴望做一些事情让大家喜欢他,赞美他,他就把内心不能自我满意的东西消除掉。那30年生的人都有明显的统一性危机感,许多人一辈子都有心理缺损,会在人际关系、婚姻关系、跟子女的关系里出现很多痛苦和纠结。所以这三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拼命地要和别人一样,隔壁家开宝马自己开桑塔纳就觉得有点不舒服。话又说回来,其实幸福感是从我们内心开始的,内心的幸福感又跟社会有关系,当我们的社会是幸福的,我们的内心也差不多是幸福的。有一个风景理论,比方说,如果我们把成都建设成一个人文很温暖、天堂般的花园,很多人内心的纠结会通过对环境的认同而自我治疗,就像不想恋爱的人到丽江就想谈恋爱了,因为人们约定俗成地认为那儿是谈恋爱的地方。这就是人和环境的认同过程。所以在座的成都人一定要努力为成都的健康、节能、低碳、人性化、自然、安全、生态贡献力量,因为你在帮助它变得美好的时候,你的心理问题就随之消失了。
第四篇:李子勋亲子教育讲座要点
前言:听李子勋《用智慧陪着孩子长大》讲座视频,将要点记录如下,以方便学习运用,2010-3-16卜艳艳一、四种关系,几个关键期
李子勋表示,过去有很多早教和胎教的理念,而现在随着科学发展,这些理念需要做一些改进,“重新让孩子以自然生长方式长大,对他未来应付学习和生活是有好处的。”他谈到人们以前有一个误解,以为学习是靠左脑完成,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其实在整个学习上右脑才是关键的东西,“我们是通过词语、语言、书本上的文字进行交流的,看到、识别这些文字的确是靠我们的左脑,但是对整篇文章和整个知识的理解则要靠右脑的综合能力完成。右脑是比左脑更深厚、饱满的一个神经系统。”
(一)人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以下四种关系:
1、人和自己的关系。对孩子来说,2岁之前,父母,特别是母亲,要无条件地关注她,爱她,让她内在的心理结构饱满,有充分的自尊自信、爱与被爱和安全感。孩子若能形成这张健康积极的自我关系,将影响她以后所有的人际关系。
2、人和人的关系,就是个体和家人、朋友、同事等周围人的关系。
3、人和社会的关系,这里的社会指的是规则、制度等,如高考等。
4、人与存在的关系,这里的存在包括自然环境、灾害、宇宙星空等。
(二)几个发展的关键期
这里,要注意一点,男女发展的一个时间差异性,就是普遍地讲,男孩的心理发展要比女孩迟2年左右,所以在教育时要心中有数。
1、0-2岁,依恋期,母亲要多关注孩子,多爱她。
2、2-5岁,分离期,孩子要逐步从对母亲的依恋中分离、淡化。可以这样做:(1)父亲这时要多与孩子游戏交流;(2)让孩子上幼儿园,发展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3)父母要恢复和发展亲密关系,孩子是独立第三者身份。(4)关于分房睡的问题,西方主张2岁后就让孩子分房单独睡觉,东方文化的亲子关系更粘一些,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让孩子体会并学会忍受孤独的感觉,但不要过于强迫和严厉,要温柔地坚持。
3、5-10岁,青春期之前的潜伏期,又称性蕾期,相对平稳,孩子听父母的话,是父母施加影响的重要机会,在这个时期,父母要科学地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后面会专门讲。
4、10-15岁,青春期5、15-18岁,青春后期,麻烦多,容易出问题。
6、18-25岁,逐步成年,孩子基本形成自己的各种价值观。
二、学习的发展
(一)个体学习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0-2岁,是初始状态。孩子2岁以前,甚至是7、8岁以前,不要过早过多地将分类的、简化了的人类知识(文字、图片、音乐作品等)来刺激孩子,这些刺激最多占总信息刺
激的1/4,其它3/4的信息刺激最好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的、复杂的信息,充分激活孩子右脑更多细胞的活性,防止孩子的右脑发育被抑制。实际上,2岁前,孩子大脑的每个细胞都在待命,都是充血的、活动着的,等待着接受各种复杂的信息,这种信息的记忆是终身的。如果过早过多地记忆简单的分类信息,会让其大脑的许多细胞都不活跃了,不起作用了,那么孩子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创造性就没有了。
2、3-7岁,是孩子右脑高速发展的时期。要注意,游戏也是学习,7岁以前,不要刻意、过多地让孩子识字,识字会阻碍孩子对事物本身的认识。要用未分类的、零碎的信息尽量丰富地刺激孩子,促进其右脑充分发展。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这种观点是心理学领域比较新的观点,也只是其中一种,可以作为参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凡事都有例外。
3、7-11岁,是左右闹共同发展的时期,孩子会大量地识字,这是有大脑发育基础的,孩子学起来不费劲。11岁时,右脑发育基本完成。
4、11-15岁,左脑继续发展,15岁左右左脑高速发展,16岁后,左脑发展就很缓慢了,孩子的智力就基本定型了。
(二)5-10岁,是孩子发展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因为孩子的自我尚未形成,听父母的话,父母很容易对孩子施加有效的影响。父母可以怎么做:
1、学习上,不管孩子怎么学,都不要批评他,要让孩子感到学习是放松的事,是让父母高兴快乐的事。小学阶段的老师也最好是温和的、漂亮的,这样有利于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不过,这不是家长能够控制的。
2、而在游戏上,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不是故意苛刻的,而是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出发)立些规矩,比如时间限制、坐姿等,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防止孩子对游戏过于沉溺,因为,孩子游戏时受到一些限制,降低了快乐轻松的感受,就不愿意多玩了。
3、在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如讲卫生、讲礼貌等,父母要发现孩子做的好的部分来表扬他,甚至“无中生有”,也要试图找出孩子好的地方,表扬他,让他也关注自己好的地方,并进一步做得更好,最终发展为并认可自己是一个孩子。但要注意,在表扬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挖苦他。
4、情绪上,(1)不要教导孩子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而是告诉他各种情绪都是自然的、正常的;(2)告诉孩子情绪是流动的、变化的,人不可能永远高兴,也不可能永远悲伤;(3)对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识别、体察并适当节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4)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学会体会别人的情绪,培养其爱心。
5、规则的建立,(1)要注意态度上是“温柔的坚持”,定下了规则一定要坚持(节假日生日可以偶有例外),但态度要温和,太严厉会伤害孩子;(2)规则不能太多,抓住核心几条即可(如:不要伤害周围的人,尊重父母等),多了孩子记不住,也就无从遵守了;(3)在遵守几条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孩子在很多方面会自己慢慢形成规则,这种规则是孩子内部形成的,自觉遵守的,不是外界强加的,即使没有外在约束,他也会是一个有规则有素质的人。
李子勋讲座笔记
李子勋是我开始学习心理学时,比较崇拜的“偶像”。看过多多少少的心理学方面的书,要么让我觉得浅显,要么让我觉得用一堆专业名词堆砌,只有李的书深入浅出,即浅显易懂,又回味无穷。昨天正好李子勋来深圳做一场免费的报告,不用想了,排除万难,一定去。
到达的时候略晚了一点。正规的位置全坐满了,后来的发个椅子,自己找位置,于是塞翁失马,我坐到第一排的前面,李老师的正下方,仰视了他两个小时,充分零距离的接触。
题目是《阳光心态,共建和谐》。其实实质性很大的收获不是很多,因为他的观点,理念都在他的书里了,所以他讲的培析的东西,也全是我能理解的角度。然而真正的收获来源于现场感,现场去感受气氛,感受睿智,感受儒雅,感受一种气场和能量。
以下简单记下我的听大概内容,留个印迹。
1、每个孩子都有不同情绪,不同情绪下的孩子都是可爱的,然而东方人很少研究情绪。情绪的产生与文化取向有很大的关系。情绪是一种能量,过于疯狂,能量消耗多,那么就容易疲劳,如果是比较矜持淡定的,那么能量消耗量就少。抑郁是一种空白的甚至是负面的情绪。高兴的情绪和悲伤的情绪都是好的。抑郁不是原始情绪,更是一种文化构成,产生于“分别心”。
2、要达到内在的和谐,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选择。不要过多的受信息影响。如神精科医生警察等行为都容易变乱
3、信息要均衡。心理学中有《悖论情景》。比如C型性格的女性,什么都能接纳,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中都平和,就容易得乳腺癌和子宫肌瘤。所以要给情绪一个出口,让情绪流动。比如躯体疗法,快速地把自己从糟糕的情绪中拉出来。唤起疼痛体验可以改变情绪。
4、只有想解决麻烦,才会引起麻烦。只有不把事情当做麻烦,反而就没有麻烦。比如孩子目前是班上15名,希望他进步到10名。。
5、淘气的孩子,不服从规则的人,才会创造规则,是leader.6、能容忍多少人,就能当多大的官。容忍个体的差异,能和平共处;容忍孩子的差民异,不要求他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发展。
7、家庭矛盾,是夫妻双方对家庭的文化构想不同而造成的,是谁改造谁的问题。相互要认同,要有并存文化。并存文化下成长的孩子,更懂得思辨,是多元文化下的教育,取得1+1=3的教育效果。如果不认同,比如妈妈宠孩子,爸爸对孩子严厉,如果认同,妈妈在宠孩子的时候会让孩子明白父亲的态度也是对的,而父亲也不至于过于暴躁,会柔和一些;如果不认同,妈妈认为孩子在父亲方面受了委屈,所以更宠孩子,而父亲认为孩子在母亲的娇纵下无法无天,所以更严厉的对待孩子。此时1+1=0
8、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批评,对于能接受的信息,就回应,对于不能接受的信息就淡化,不回应,装不懂。家里不要有价值观,对错观,应该多种文化并存。
9、淡化性教育,转为性别教育。按照东方人和目前国情的要求,最好不要过早的去开发孩子这些方面。孩子知道了没有什么,做家长的态度很重要,性教育过程中,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家长说的方式和态度很重要。
听李子勋讲座有感(转)2009/05/02 17:31
1关于他提到的心理暗示效果,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他们在上大学时(华西医科大学)每学到一种病,总会有几个同学感到自己得了病。比如学到肝炎,就有同学整天照镜子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黄,然后依次所有的症状都显现出来。其实最后体检,根本没得肝炎。听这次课程前一天,我晚上就很不舒服,总觉得是妇科的某处有了问题,最后觉得头晕眼花,好容易睡着,听完李子勋讲这部分,我心里暗笑,其后原来的症状及担心全都一扫而光。而由此再看,有时候我们读了一些教育孩子的书,听了一些讲座,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一些问题,于是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而忽略了孩子大部分方面是很好的。其实孩子只要主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了。
2.他提到对孩子的教育需注重三点:
A.0-6岁,尽量带孩子到自然的环境中去,使孩子的右脑更加丰富,右脑是人创造力的源泉。因为自然中的色彩和声音都是最丰富的,而艺术不过是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孩子没有亲身体会过那种丰富,以后至多只能达到匠的程度。即使孩子将来不从事艺术,他也会更富激情和创造力。恰好,刚听完他的这个论述,我又读到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儿童右脑开发的书。
B.带孩子去各种环境去体验,机场、酒店、优美的景区,等等。尽量使孩子的感官受到刺激,在大脑内形成联结。
C.双语。他认为单纯是汉语的环境容易局限孩子的思维,双语容易使孩子的思维多元化。汉语本身是比较绝对的,语汇太多,变化少。
D.对于孩子尽量少用价值判断,不要总是评判孩子的行为对与错。非常赞同,我们成人最容易把自己摆在一个评判者的位置,其实谁知道呢,对错并不绝对,孩子的做法自他的原因,如果实在有需要,我们就帮助他把行为规范到社会认可的范围里去吧。
我自己的评价,我非常赞同多带孩子到自然的环境中,蒙氏的《发现儿童》中专门有一章《大自然在教育上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看看。我个人的实践,我们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我发现孩子在自然中更放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热爱到自然中去,对于事物的看法也越来越积极了。注:我们的孩子将近九岁了。
后面的两点我自己的体验并不深。
3. 场对于孩子的影响
李子勋不只一次提到场的作用,有时候我们对于孩子成长过于紧张,这个形成一个场,孩子在这个场里也容易紧张、焦虑,所以正如大胡子老爹所说: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我们这一群认识到科学教育重要性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幸运,因为这个过程给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家庭成长的机会。所以不要
把自己陷入自责、内疚的心境中,总想着自己有哪些方面对孩子可能造成了伤害,当时有一个妈妈提问,说她的孩子七岁之前她一直没有好好对待孩子,而后来她醒悟了,但内心总是自责,李直接回答,忘掉孩子七岁之前的事情吧。
4. 上到家庭关系治疗工作坊时,有两点感触特深:
A.心理治疗师要扰动来访者的心理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很小心地设计问题,使来访者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解决办法,或是使来访者意识到可能自己的看法可能有误。这使我一下子想到,有很多时候,我们企图说服别人,直接指出别人某处做得不对,但对方总不接受,我们自己也莫名其妙,觉得显而易见的错误他怎么就发现不了呢。听了之后,才明白,一是因为直接了当地指出很容易引发对方的防卫,他一旦处于防卫状态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对于别人的心理结构根本不了解,不知道他现在抱有这个观点是基于哪个核心信念,而只有扰动他那个核心信念,让他自己先是怀疑自己的信念,其后他可能会自己重新选择一个信念。因此谁也改变不了别人,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才行。
B.他提到心理治疗师要重新检定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使得自己面对来访者时更不带偏见。我不是心理治疗师,但我想重新检定价值观和文化,对于我们面对孩子也很有帮助。比如前几年,我非常痛恨日本人,不买任何日货,还尝试向孩子灌输日本人与中国人的仇恨,而现在想来,这是在用成见剥夺孩子自己认识的机会,我们只需要爱孩子,相信孩子将来会自己形成对于日本人的看法,也可能与我们不同,但那是孩子的自由。
第五篇:李子勋对新婚妻子的建议
李子勋是我最喜欢的家庭治疗师,这是他对新婚妻子的建议:
1.你不能对丈夫太好。如果你对他太好,他就会像泡在粮罐里,个性一点点儿地变坏。
2.时刻不要忘记,要对丈夫说“不”。现在总是说“是”,以后遇到麻烦,想改口都难。
3.不要主动放弃你的生活习惯,待他请求你放弃时再作改变。让丈夫意识到你的牺牲有多大。
4.不要让丈夫在性或爱上“吃得过饱”。做这样的事要悠着点,留点余味和想象,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会变得腻味。
5.不要包揽所有的家务。有意无意地培养丈夫爱家的习惯,他要做惯了家务,想不回家都难。
6.当你想要求丈夫做什么的时候,把他看作男子汉;当你要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把他当作缠人的小男孩。
7.不要压抑你的情绪。有时候醋海兴波,死缠烂打更能让木讷的男人感觉到你内心的爱。
8.不要说话太多。想听男人说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男人比女人更耐不住寂寞。
9.时不时犯点小错误,让男人有机会表现出他的宽大来。好的品质总是会用进废退的。
10.隔三差五制造一点分离,增加丈夫对你的相思。再在电话里给他几声叹息,让丈夫的心为你憔悴。
11.时不时你要故意忽视丈夫的生活要求,装出很无能的样子,让他学会自己替自己操心。
12.不要为了你的丈夫而忽视你的朋友。你的朋友越多,对丈夫的心理压力越大,他越不敢随便怠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