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5:4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必修2》。

第一篇:地理必修2

人口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等问题;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的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年型的社会。

中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2)年龄构成轻,人口增长潜力大(目前青壮年年龄比重较大。虽然低年龄组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还会受到潜在人口增长的余波影响)(3)人口结构不合理(资源等人均占有量小、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4)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5)出现老龄化趋势。

城市影响城市形成于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教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治理措施: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交通,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绿化建设,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等。

4、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气候:类型及特征,太阳辐射,热量,光照,昼夜温差等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水源(河流,湖泊,水库等)充足⑤耕地面积广;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④市场广阔,或接近市场。⑤ 工业比较发达。⑥科技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⑧国家政策扶持。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自然因素:

1、地形有利:地形平坦开阔。不利:地形崎岖。

2、气候有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

不利:热量不足,降水稀少,多旱涝,低温,霜冻,寒潮等灾害。

3、土壤有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多。不利: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有机质少。

4、水源有利:河流,湖泊等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灌溉用水少。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有利: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不利:市场狭小,产品供大于求。

2、交通有利:交通便利。不利:交通落后。

3、科技有利:劳动科技(育种施肥等)发达。不利:农业科技落后。

4、劳动力有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不利:劳动力不足且素质低。

区分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等自然灾害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区位条件:提取材料中的相关地理信息,分析具体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评价区位因素的优劣,其又可分为有利条件(优势条件)、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整治和发展方向:

⑥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山区可走立体农业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如我国南方可改良红壤)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退耕还林,还草(或封山育林、育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⑦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⑧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农业生态问题①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②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③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④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⑤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⑥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⑦ 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⑧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工业区位分析:

① 地理位置② 自然因素:水源(河湖)充足,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③ 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社会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

工业治理的措施: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促进产业升级。

② 加强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化环境(如建污水处理厂,控制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植树造林等)。③ 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 调整产业布局,治理环境问题(如治理三废,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开拓市场(国内和国际),走产业化之路。

⑥注重专业分工,构建功能齐全的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⑦发展民族工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创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品牌效应。

⑧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 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③ 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④ 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⑤ 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 市场条件(广阔);⑦ 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 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能源利用非常紧张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能源利用的调整措施:①加强区域合作,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即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石油供给的源头多元化);拓宽能源供应渠道。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能源调配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发展核电;⑥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研究和开发,寻求替代常规能源的方法⑦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通过经济杠杆引导能源产业的方向,通过价格因素等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向等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利用乙醇汽油。

粮食问题:

1.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① 粮食地区生产不平衡;② 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人口增长快,贫困问题突出;③ 受旧经济秩序的束缚。

2.粮食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① 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提高粮食产量;②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民族经济;③ 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中国的粮食问题及对策:a. 中国粮食压力产生的原因:①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② 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比重小;③ 土地的生产力参差不齐,农业科技水平整体实力低,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少;④ 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不稳定;⑤ 工业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粮食种植业的地位下降。

b.粮食压力解决主要途径:①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面向市场。④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

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线的区位分析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

⑪区位条件;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⑫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①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②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可修盘山公路或隧道。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⑬资源条件⑭社会经济条件⑮科学技术因素

意义:①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巩固;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⑥加强区际联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⑧缓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简述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西南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① 地跨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②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冻土;③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向排列、山高水深;④ 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⑤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崎岖⑥ 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与泥石流。

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地盐碱化、森林火灾与病虫害.东部平原地区:暴雨与洪水灾害,春旱与伏旱、地震、土地盐碱化与沙化,沿海台风与风暴潮、渤海冰冻,寒潮.(华北平原:春旱,洪涝,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滑坡、干旱、地震、雹灾.华南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春伏旱、地震、水土流失、洪水.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森林火灾与病虫害.蒙新区:风沙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雹灾、冻害、地震.、草原病虫害与鼠害

青藏地区:风暴、冰雪与冰雹、地震、草原虫害与鼠害。

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①合理利用土地,恢复植被,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有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等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

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调节农林牧用地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等

几种荒漠化对比分析

土地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如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

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4、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不同治理:华北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 m左右,并且起伏和缓,在岗间形成许多浅平封闭的洼地;每到雨季,洼地积水,河水倒灌人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

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实行“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气候的旱涝变化大,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含盐的水分迁移。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治理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第二篇: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二,侧重于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经济、人口、聚落、旅游、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地理》(必修二)只选择了四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经济活动中的农业、工业与交通、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 1 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学校教学思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进度

教 学 进 度 课时安排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时)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课时)第2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第3节 城市化(2课时)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1课时)中段考试及试卷分析

第3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1课时)第2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第3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问题研究 龙游的农业区会是什么样(1课时)第4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1课时)第2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课时)问题研究 煤城城市出路何在(1课时)第5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1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 中国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1课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发展

第1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时)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课时)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1课时)期末总复习(2课时)

第三篇:地理必修(小编推荐)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

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南部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

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导航系统

8、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

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

27°01'—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 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第四篇:地理必修二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10、自然增长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12、原始型的特点 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 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7、二战后,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

18、我国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方向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方向,原因。

19、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是人口迁出地的省份

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23、我国古代出现三次人口南迁,主要原因与

24、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表示,重要指标是

2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

26、“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的资源

27、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是;重庆地处和交汇处,城市形态为

2、城市内部因

3、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是住宅区的分布地。

4、商业区多位于,主要为或

5、中心商务区不但是中心还是

6、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7、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

8、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9、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10、一般情况下,由市中心到郊区的功能区分布

1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

12、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级别,服务范围;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13、城市化的标志。

1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它体现了。

15、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有拉力有等。

16、城市化进程可分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出现逆城市化的是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阶段。

1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18、城市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19、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一方面,另一方面。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二是

2、农业区位选择就是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4、农业地域的形成,是、5、混合农业主要是和

6、既是世界小麦主要供应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7、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类型

8、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9、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

10、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地形气候;人口

11、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12、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

13、国外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方式是;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经营方式是

14、商品谷物农业的作物以为主

15、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生产。

1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17、美国农业的特点:化、化、化

18、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19、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牧牛为主有,牧羊为主有

20、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21、大牧场放牧业具有、2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23、乳畜业是随着的产品是。

24、乳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25、乳畜业的饿分布地区,大多紧邻,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在26、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27、有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国家是

28、影响下列农业的主要因素:江南丘陵的茶树,海南的天然橡胶,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29、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共性是

30、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发展条件

3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农业。

1、与农业相比,工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2、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是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5、鞍钢区位;宝钢区位

6、科技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交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或减弱),原料、燃料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或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或减弱),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或减弱),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或减弱)。

7、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

8、空气污染型工业的布局原则

水污染工业的布局

9、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四者之间的关系

10、工业联系的种类

11、工业积聚的原因:

12、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基础,以目的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哪种工业联系)

13、我国的钢城、石油城

14、工业分散的原因

15、传统工业区,例如,是在基础上,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16、传统工业目前普遍面临、17、德国鲁儿区兴起的条件:

18、鲁儿区衰落的原因

19、鲁儿区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方面)、、、20、新兴工业区是以、、2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

22、美国硅谷兴起的区位因素

24、美国硅谷是以工业为主导

25、从环保角度看,水泥厂的布局原则化工厂的布局原则印染厂的布局原则钢铁厂的布局原则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正在向、、方向发展。

3、集装箱运输的出现,标志交通运输向

4、交通运输网中的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5、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有

6、南昆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7、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很大,表现在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8、我国“火车拉来的城市”

9、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10、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平原商业网点密度。

11、商业网点建在市区环路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是以为原则; 商业网点建在市中心,符合原则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

2、历史上出现了以下一些人地关系思想,按时间顺序排列:改造自然、崇拜自然、征服自然、人地协调

3、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的进行迁移,以逃避自然的惩罚,是

4、人类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是时期

5、玛雅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6、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是时期

7、当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8、资源短缺是社会发展的瓶颈,短缺的主要资源有等

9、生态破坏的表现在等

10、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

11、环境污染的形成12、环境污染的发生,与]

13、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14、全球性环境问题有、15、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乡村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6、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带来的环境问题

17、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严重的原因

18、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中产生,必须在19、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0、可持续发展是在1987年《》报告中提出的,1992年6月的《》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

21、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中,是基础,是条件,是目的2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2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4、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是(国家)制订的。

25、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26、27、循环经济以为手段,以以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化

28、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饿基本途径是

29、在农业经济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以实现循环经济。

30、清洁生产可以带来很好

第五篇:湘教版地理必修3

湘教版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

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

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

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导航系统

8、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

下载地理必修2(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必修2(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必修二试题_参考

    地理必修二试题篇一:卷I(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填在答题卡内)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图1,完成1......

    必修2 地理 作业本(答案)

    必修2 地 理 高一下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SHUXUE GAOYISHANG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 A 2. C 3. C 4. D 5. A 6. A 7. B 8. D 9. C 10.C 11. D 1......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较必修一和必修二,它偏重于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一个区域,去分析和解决某一区域具体存在的某一个或几个环境问题或可持续......

    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题

    安顺行知京华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高一地理必修2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

    高一地理必修一段考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段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分=50分) 1.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 ) A.晴天时大......

    高一地理必修一小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测试题 1.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A.①②......

    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时间飞快,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