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6:5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

第一篇: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

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

本文属于天天期刊网 优秀论文发表

本文来源于:天天期刊网

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引用《当代体育科技》

摘要:体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形式,而在一系列的体育活动中,展现了人类的思维特征,同时也赋予了体育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校训是一个学校教育理念的凝练,体现了学校办学历史传承,代表着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包含着一所学校办学原则、目标、特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寓意着一个学校的灵魂。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倡导通过体育孕育的人文教育中,高校校训体育人文内涵比较缺乏。

关键词:校训,文化内涵,体育人文

体育,既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也是由人与人之体育行为关系而构成的特殊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它都应该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正因为人们从事体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人类共有的思想性特征,才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体育是一种充满文化意味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载体。

在古汉语里,“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或花纹,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象征符号和典章制度,又引申为修饰加工、文德教化等。“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的学者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以人的体育行为活动和由这些活动引发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当体育学术进入正常的科学轨道之后,我们就需要从更多的视角审视体育,如人文视角,不仅将体育看作科学文化,还要看作人文文化(科学),因为,体育是人的活动以及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人文视野中的体育,这样的体育认识是有局限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因此,体育不仅具有自然科学属性,更具有显著的人文、社会属性。即体育人文不仅仅是体育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物质、精神及社会等方面的内涵。学校教育应具备通过体育提供的环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

涂又光认为,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为道”等人文修养培养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他说,近百年来,中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在专修科学之前,已有很高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一旦造就灵魂,则任何外力对他的灵魂的任何折腾,他都无动于衷,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完全奈何他不得。灵魂主导着他的一生,包括他的科学成就。作为科学大师,他的成就是科学成就,其实是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

所谓体育的人文内涵,就是体育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人文精神,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其核心是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人类用体育获得健康来表现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体育人文的繁荣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促进人们的心理和谐、精神气质。因此,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借助学校体育人文环境,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竞技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金牌,而是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竞技融人文是不争的事实。

校训是一个学校教育理念的凝练,体现了学校办学历史传承,代表着校园文化、人文精

神;包含着一所学校办学原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制订了“中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训,他强调:“人生第一要是是健康,第二要求是健康,第三要求是健康。”“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认为学校就是“创造健康的堡垒”。这一办校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办学思想,但这种思想在面对中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到底执行得怎样?从对人的发展的关注程度看,体育人文仍然是中国学校所欠缺的。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校训70多年过去了,学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雷同化乃至重复,校训反应出我国现代学校思想从众心理的牵强附会,更是应试教育让体育远离人文教育欲罢不能的一种恶性循环。

为了探究我国高校校训中体育人文的被重视度,我们调查了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及医科院校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类大学。结果表明能将健康放在校训首位的大学屈指可数,全国重点体育院校的校训也未将健康放在本专业的首位,医科院校校训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伦理态度。综合性大学校训有较浓厚的政治文化,较缺乏身体健康的含义(对健康引导不够)政治文化是高校校训中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等,政治思想主要是德育、用人思想等;政治心理主要是社会特有的崇官心理,及由此引导的中国校训从众心理。校训是学校德礼才学的对外昭示,更是学校对学子的规范和约束。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多学科(学院)有机融合的,而且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我国大学要求综合性,学生要求综合能力(素质)。因此,校训大多建立在学校管理层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对学生来说是学校管理善政、善教的必然结果,校训更注重淳化学风、端正校风,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标,往往也就失去了本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特立独行的特性。对我国百强大学前50所大学校训统计显示,校训中出现频度较大的有“求实”、“创新”、“勤奋”、“博学”、“自强”、“实事求是”等“天下大同”的广谱性词语,用在任何一个学校都不会错,但任何一个学校都不会认为是自己原创的和本校的根本特质。比如,出现“求是创新”的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求实创新”的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

居里夫人提倡“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我国百强大学前50所大学校训直接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没有,直接与体育精神有关的2所院校,西北工业大学的校训“公、诚、勇、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训“诚朴勇毅”的“勇”;有

5所院校的校训间接与体育精神有关,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东北大学的“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上海大学的“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不过用词统一在“自强不息”的一种奋斗精神状态,不是提倡健康的体质,也不是健康心理,而是一种精神风范的表面叙述,并非是一种拼搏的意识,或一种体育人文中体育精神的体现。体育院校校训比较关注体育的精神层面,却没有把塑造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体育院校是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的高等学校,简言之是弘扬体育的学校。就体育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培养目标、研究的方向来看,一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干预策略,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及组织实施体系等学校体育学;二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共体育政策与社会环境的社会体育学;三是影响人体体质的因素与测评方法及健康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全民健身与体质评价,可以理解为人体体质测量评价学。可以看出,体育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方向分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也必须由这三个具体的因素展示出来呢?如果这个命题成立,体育院校的校训就应当包涵这几个方面的体育人文内涵。

武汉体育学院提出“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成都体育学院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这一理念、特色是对办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概括和抽象,也是

对人才质量标准的概括和抽象;是对人生价值、健康价值、教育价值、生活质量等问题新的探索。同时也是体育院校办学的宗旨。[2]

在调查的14所体育学院中,校训直接关注身体健康的有成都体育学院的校训“厚德博学、睿智健体”的健体,上海体育学

院的校训“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身心;体现着女排精神的“拼搏”一词,有五所学院的校训采用;“厚德博学”有

4所体育学院采用,与体育精神有关的“拼搏”、“弘毅”、“武杰”等是所有体育学院共同的目标。多数体育院校在提倡体育精神的同时,反而忽略了体育院校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及引导全民健康、监督健康推行的办学理念上的人文关怀。医科院校校训健康关注体现的是献身精神,而不是健康精神

医科院校的校训要体现维护健康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关注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医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的方向来看,从调查的医学院校校训统计分析,三所部队医科院校的校训分别是“求实、创新严谨、献身”、“团结、严谨、勤奋、献身”、“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展现了部队特色,不过校训同质化、标语化、雷同化乃至重复一目了然,并且未能表达是军队医科院校的特色。四川泸州医学院的校训“高尚医德、精湛技术、健壮体魄、服务人民”朴实的语言,直言用医德医术关爱人民健康的宗旨。正是大学校训中最缺的落实到实处的实的特质,也是体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典范。

4大学校训的体育文化缺失

校训要体现各院校校园构建的体育文化要素,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造者。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为一体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综合性学科[3]。体育具有综合素质教育的优势,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认知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可操作和迁移性,而这正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需要的[2]。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已经与学校形象有关,关乎学校的战略,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的健康发展。

从调查的高校校训分析,大学校训体育文化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通过秉承体育精神,教化学员行为准则的校训较少

体育运动离不开竞技的一种状态,不管是同自己今夕比较,还是同别人比赛,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应该是保持一个人不懈奋斗、不气馁、不放弃、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尊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培养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的体育人文素养。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应该倡导,疏于体育锻炼意味着学生的品性懒惰,对自己身体缺乏责任意识,是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就是没有责任能力;对体育竞赛规则认知度低,意味着学生的行为缺乏教化和约束,对体育规则不履行,是藐视规则的行为,就是缺乏法律意识,没有社会尊重感,就是没有社会行为能力,这种学员注定要遭淘汰。

在高校,体育精神应该是存在于每一个学生心目中的自豪和荣誉,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本应落实学校校训的宗旨,然而,校训在落实育人环节时,又比较空洞,不好具体落实。如:山西财经大学校训“修德立信,博学求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崇尚,在学生平时的日常养成中,显得比较宽泛,不好聚焦。也就是说,靠什么行为过程来修德,是读书学习,还是其它方式,而其它的方式,体育是最受学生喜欢,而体育运动中又是最能潜移默化,通过体育规则规范行为的。

4.2德、智、体、美融会贯通的校训较少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方针。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

人上,一般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德育,是培养学

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当然就是指的智力。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体育,指的是体育,体质。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

质不好,就不能为做更多的贡献。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即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

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具备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灵。

如:云南大学校训“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有德、有智、有事业,就是没有载知识之舟,承担事业之艰辛的身体,而立一等品格靠什么方式来规范和养成,这就显得比较含糊。所以,从逻辑上讲,可以这么去理解,体育铸品格,品格展学识、学识促事业。又如: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即与专业对口,又与树人结合的定位准确的校训,可以说,有待尊重和提倡。什么时候哪个大学能文体相融、身心双馨地落实体育文化,我们的校园文化真的也就丰富多彩了。

1996年我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在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等4个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设置,显示出中国的体育理论开始重视人文学科。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体育的科研项目进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规划,也进一步

展现了体育的人文价值。胡小明说:“从对人的发展的关注程

度看,人文精神仍然是中国体育所欠缺的。”“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所创造出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其结果

要落实到身体上。”[4]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育宗旨离不开学科层面、精神层面、身体层面和社会层面。校训作为一所大学凝练。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传播继承,如何有效利用校园现有的资源,通过体育环境、体育手段,把本校悠久的体育传统作为院校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开发,把体育作为呈现各高等院校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教育文明并行不悖的校园文化身影,这是高校在弥补应试教育重拾校园体育文化信心的依仗。

我比较欣赏这句话,“亚洲各国家都需要培养文化的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然后是对东方文化的自信、亚洲文化的自信和欣赏。一个文明的兴起,排除不可扭转的外在因素,努力自救,才是根本的出路。”[5]

参考文献

[1]费拉尔·凯普著.金雨编.没有任何借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刘淦清.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关于武汉体育学院办学理念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3]崔伟.体育课程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13~19.[4]秦毅.论体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N].体育文化导刊,2008(1):37~39.[5]刘琼.让亚洲文化不再失语[N].人民日报,2006.目标、特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寓意着一个学校的灵魂。高

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智能结构、个性品质结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及心理素质结构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国高校秉承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在着力打造办学的核心理念,树立学校的核心价值,以期达到在院校中特色取胜的目的。所以校训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该院校办学主旨,代表该校的特色,以及表现学科性质、历史文化、人文特色,所以,校训蕴涵了隶属于该校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好的教督性、可视性、传递性和亲和力。书法家启功书写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中国文字特有的符号,展示高度浓缩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传递高等师范院校的精髓。再将八个字刻在石材上,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状态,天地万物和睦共荣的相互依存。可见学校推出校训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树立形象的过程,凝聚学生人心的过程。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1]校训影响学员思想,思想影响学员态度,态度影响行动,学校校训就应该像这样,不找任何借口,以做人为先的校园文化特质。

第二篇:论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惟学惟人求强求精———论江西中医学院校

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也是学校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最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特色和传统。校训的制定对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指导他们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凝聚了全校广大师生的智慧,历经几年的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而最终凝炼成的江西中医学院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立意高远、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激励心志并富有文采。虽然只有寥寥八个字,但包蕴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蕴含的寓意是极为深刻的。它不仅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之道,传承了江中的优良传统,而且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本文试从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

“校训”一词,近代才有。而何谓校训,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教育管理辞典》有两条解释:一是“体现一校精神风貌的训词。一般言简意赅”;一是“根据办学目标和学校的特点,选取名人名言、格言或警句,制成匾额,悬挂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作为学校的座右铭。目的是使全体师生员工能随时遵照实行”。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学校中,还有不少将校训阐释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江西中医学院确立“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为自己的校训,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字面意思来讲,“惟”从心旁,本义为思考、慎重考虑之意。《说文》中云:“惟,凡思也。”这里引申为“注重、崇尚、推崇、依靠”之义,表示经过慎思熟虑之后的一种追求,一种价值观。同时“惟”作为副词时还可以用来限定范围,表示“只有、只是”,如《书·舜典》:“惟明克允。”又如唐代的刘禹锡在著名的《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就表明江中人把“惟学、惟人”的大学精神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学”的基本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學,《說文解字》曰:“覺悟也。”《尚书大传》中也说:“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二是指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三是指学习的环境,即传授知识的地方;《礼记·王制》有云:“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四是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即需要掌握的知识、学问、学业。如清代张廷玉在《明史》中云:“生平为学。”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即为此意。五是指教师的教。如《广雅》中说:“学,教也。”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教的活动达到自己也学习提高的目的,这也就是“教学相长”的来历。《礼记?学记》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惟学”作为校训,某种程度它是规范全校学生和教职工行为的准则,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惟学就要乐学、善学、勤学、乐思、善思、勤思。惟学首先是乐学、善学、勤学。乐学就是不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作

为一种苦恼。而善学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有学习能力。勤学就是经常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跟学相关的就是乐思、善思、勤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由此可以看出,“惟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又体现了学生的主要任务,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表明了学校构建学习型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

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学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人。《说文》中指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惟人”作为江中校训的重要内容,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表明了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办学,并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务实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惟人”还突出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注重塑造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的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从内容上讲,“惟人”可以总结为10个字:诚信、宽容、奉献、敬业、乐观。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而《礼记·中庸》有云:“诚者自成也。”宽容就是对人对事要有一种宽宏大度的态度,要胸怀天下,宽以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同样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最基本的条件。心胸狭窄就难以和人共事,就难以和人合作,就会自己限制自己,画地为牢,从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奉献是指要胸怀家国,要有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奉献是一切快乐的源泉,奉献精神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机遇。敬业是指要培养师生热爱本职工作,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乐观就是不管处于何种情况,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使他们始终存在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使他们始终拥有直面困难、永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求”是“设法得到”之义,即追求、探求、求证、求实、求知、求索,它体现的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积极态度,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情,如《孟子·告子上》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强”和“精”都在强调一种趋于完美的状态,“强”有强大、强盛、有潜力、有力量、有后劲之义。“强”,古通“彊”,《说文》曰:“彊,弓有力也。”《广韵》云:“强,健也。”“求强”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向他人学、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经常反省自己,定期检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胜人者力,胜己者强”,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精”从“米”,“青”声,原义为挑选过的好米,引申为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既有“专

一、深入”之义,又有“完美”之义。“求精”是指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追求完美,尽善尽美,不留缺憾。既包括学业、学术、事业上要精深、精进,要博大精深;又包括工作上、管理上要精通、精准,要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达到趋于完美的理想状态。由于“强”和“精”表现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趋于完美的状态,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要达到“强”、“精”的目标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这个“求”的过程必将是一种动态的概念,需要一代又一代江中人永不满足,不懈奋斗,求新求变,求强求精,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和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求强、求精”还体现了学校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发展理念,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走学科强校、人才兴校、质量立

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审美特征

1、“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我国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从管子的“务人”思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墨子的“兼爱”的思想,以及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等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哲学原理是中国校训文化的源泉。祖国中医拥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医哲学直接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如中医的整体观就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江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就是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与整个中国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其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文化有着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一方面,江中校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重学”的人文精神。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重要经典《礼记·大学》的开篇首句就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全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办学目的,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亲近和仁爱人民,达到善的最高的境界,从而能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另一方面,江中校训又紧紧合着时代的节拍,勇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包容其中,时代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要求。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2、“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也应该是大学校训的主要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所谓美,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层面而言,应有艺术之美。校训同样是艺术,是语言艺术,宜文约意丰、文质兼备,力求简洁但忌讳简单,要有感染力,要有文化底蕴,要思想成熟。江中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采用“ACADBEBF”的句式结构,八字朴实无华,音韵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又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蕴,要求莘莘学子重学问提升、重品行修养,读好书、做好人,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努力完善心智与能力,培养独特个性,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完善自我,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一心向善,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服务民生。既蕴含了“止于至善”的理想道德追求,又表明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3、“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德与才、学与用的统一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基本目的的,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人”是大学教育的天职,因此,关心“人的完善”、“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惟学、惟人、求强、求精”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习,崇尚做人,崇尚精进,崇尚奋斗,短短八个字就彰显了江西中医学院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的关系中应持有的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德与才的统一。

只有大楼不是大学,有了大师才是大学;只有大师不是优秀的大学,有了先进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才是优秀的大学。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而人文精神又要由人的素质加以体现。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关

于如何“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问题的教育,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它是追求“真”的教育。科学素质需要我们不断积累、不懈追求、不断探索,而人文素质更需要长期的积累、陶冶、磨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很好地把“做人”和“做事”统一起来,把追求“善”的教育和追求“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价值取向。在学与用的关系上强调既要勤奋努力、争取学有所成,又要学以致用,济世救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和人民,体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总之,“惟学、惟人、求强、求精”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为人、为学的基本要求,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又体现了美与善、德与才、学与用的统一,体现了目的论、态度论和手段论的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因而必将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建造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全校师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产生必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使校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校训,使校训精神渗透人心;真正使之潜移默化,成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理念,成为规范行为、陶冶品格、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育人手段。为此,应该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中,注重校训内涵的解读、宣讲,尤其是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等重大活动中都应将校训教育、弘扬校训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才能使之真正发挥教育激励作用,以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党委宣传部吴晓明吴寒斌)

第三篇:武汉部分高校校校训文化的调查报告

武汉部分高校校校训文化的调查报告

创建成熟的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形成学校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和精心营造而逐渐形成的,校训实际上就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既能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也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在许多学校的校训、校规、办学理念中,充分体现了各种先进教育思想的融合。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等,无不传达着学校自身共同的使命,即学校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表达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为了全面了解武汉市各类各级高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校训和学生学校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武汉高校校训文化”的调查。希望通过调查,从校训这个独特的视角,透视武汉市各级各类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问题。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提供参考。

我们通过问卷,走访,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对武汉38所高校的65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本科院校所23,高职高专11所 特殊特色院校4所。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校有自己的校训,这说明大多数学校对校训的制订给予了充分重视,但有3所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训,包括某个历史悠久和较有特色的学校,虽然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然而却没有明确提炼出自己的校训,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这说明学校领导对于校训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足。同时,具调查结果反映,不少院校的学生对本校的校训存在一些看法,这说明不少院校的校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学校校训的文化内涵

1,校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历史悠久的学校,其校训意味深长,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湖北大学倡导“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突出了湖大人对知识的认真执着和坚定的态度。而其中的“日思日睿”“笃志” “笃行”分别出自我国古典文集《尚书》《论语》和《礼记》之中。而素有孙中山先生题字的“学大汉武立国”的国立武汉大学更是文化底蕴深厚。武大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以“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为校训,体现了极大的奋发进取的精神。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奋发图强。其中“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自强弘毅,求是创新” 指引着学生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敢于挑战的真理求索的精神。

2.校训反映了时代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的校训不仅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团结、务实、创新、进取”,武汉理工大学的“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武汉科技大学的“团结、勤俭、求是、奋进”,武汉工程大学的“团结,严谨,勤奋,求实”等都体现了人们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校训都将时代要求与自身办学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3.校训体现了学校特色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校训充分反映了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方针和办学特色。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高、身正、诚毅、笃行”反映了师范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办学宗旨。中南民族大学的“笃信好学 自然宽和” 把“自然宽和”作为校训内容之一,它既是“以人为本”和宽松、和谐办学理念的表述,也是作为民族大学处理民族关系、师生关系、学术关系等理念、方法上的一个重要个性特征。同济医学院的老校训“仰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意味深长。也正体现了作为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强调了对优秀的职业技能培养。完全体现了对一个未来医生的素质要求。

4.校训贯彻了人本思想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开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着眼于人的发展,并且提出了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这种办学理念在一些高校校的校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江汉大学的校训“融文汇理,立德树人”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及湖北知行学院的“厚德载物,认知践行”都表达出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必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这些正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二、学校校训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被调查学校的校训,虽然部分学校的校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学校自身特色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学校的校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表明了学校自身缺乏明晰的办学理念。

1.学校的校训缺乏特色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校训缺乏特色。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医药类、外语类、旅游类、商业类、金融类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具有专业特征和反映办学理念的校训,如同济医学院将“正气”和“完人”二词写进校训,就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和医药行业的高尚职业道德。但相对而言,其他多数专业特色学校却仅选择了“进取”、“求实”、“创新”、“勤奋”、“团结”等泛泛的词语作为校训。固然,上述词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普遍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特征,然而,却失去不同专业或不同行业应有的个性特色。

2.校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雷同

在校训的内容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在35条校训中,出现过3次或3次以上的词语共计11个,出现次数最多的五个词语分别是:创新8次,求实7次,勤奋7次,团结6次,进取5次,分别占校训总数的23.%、20%、20%、16%、14%。如果将“奋进”、“进取”、“勤学”、“上进”等作为与“勤奋”相近的词,把“开拓”、“创造”、“拓新”作为“创新”的相近词,把“求是”“务实”作为“求实”的相近词全部列入统计,这种雷同现象的比例就更高。

在校训的表达形式上,统计结果表明,校训虽然字数不等,但以8字校训居多,在35条校训中8字校训占据了33。仅有的4字校训就是长江大学的“长大长新”和同济医学院的12字校训“仰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校训作为校园精神的象征,从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校训趋同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办学思想的一个潮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不甚明确,没有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及独有的办学特色。

3.校训流于形式,成为学校的一种口号

在电话调查中,我们设计了3个小问题,第一,你学校的校训是什么;第二,你认为你校校训的特色是什么;第三,你校校训是如何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需要说明的是参加电话调查的学校是运用网络查找方法无法找到校训的学校;关于“校训是什么”的问题,需要查找宣传资料或询问他人才能回答的占此类方法调查总数的93%。对于第二、第三个问题,能够扣题、自圆其说的更是寥寥无几此类现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学校对校训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也没有落实到学校的行为规范上,致使校训不能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而只能普遍流于形式。而且,据调查问卷结果反映,不少学生认为校训过于形式和口号化。不能实实在在的给他们以激励或影响。

上述几个问题的出现,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武汉校园文化发展还不够健全以及缺乏一流教育家和校长的现实。有的校长或教育家或忙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和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无力顾及对学校长期战略发展进行思考,致使学校管理仅停留在执行指示和保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层面上;或由于长期埋头从事自己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对教育规律及教育发展的研究和关注不够,而缺乏明晰的办学理念。循历史足迹,凡为人称道的学校,其校长必定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原清华大学校长、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恪守他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等办学至理,使清华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府。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确立了“求是”二字作为校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使校内学术气氛浓厚,求是精神在浙江大学蔚然成风。如果校长的办学理念不清晰,对学校定位不明确,学校的发展与特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也会随之滞后。也更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武汉市部分高校校训现状的调查和对校训中现存问题的分析,同时借鉴部分国内外优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办学理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学校定位,开展特色教育

学校是否有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能否办出个性与特色,首先取决于学校定位是否明确。学校定位包括目标任务定位、类型定位、能力水平定位、社会需求定位等,即要确定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是博学者还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要明确自己学校的类型,例如,对大学而言,是研究性、教学型,还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是农、林、医,文、理,还是综合性大学;要全面分析自身的办学条件,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科学把握本校的办学优劣势。

2以校训为核心,发挥其导向作用

校训是学校的核心,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支撑。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精神,使校训不仅更具文化底蕴,而且还要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传播学校办学理念,使校训在办学和育人中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校训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

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的灵魂,而校风、教风、学风是校训在学校工作不同方面的反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守则》、《学生守则》等则是制度化的校训。校训在学校工作中应占统领地位,然而部分学校却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独立存在,互不干涉。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存在“三风”,却没有校训,这些都将导致学校工作的多中心或无中心现象,因此必须及时恢复校训在学校发展中的灵魂和中心地位,并以校训为教育教学核心,将校训精神渗透到学校工作的不同方面,如师资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同时还要落实到不同层面上,例如从理念层到制度层,最终落实在行动层。

3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升办学理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发挥校训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充实校训的内涵,提升办学理念。而提升办学理念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使校训既展示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注重传统教育思想而轻视对现代教育发展的研究、忽视国际教育前沿问题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教育理念将失去对现代学校工作的指导意义;只关注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而盲目抛弃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办学理念则如浮萍一般根基不牢,也容易造成如前所述的校训雷同现象及与之相联系的学生个性发展趋同问题,而最终违背现代素质教育的初衷。南京大学校训的修改充分体现了优良传统与现代思想的交融。从两江学堂时期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到今天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每一次的更改和提升都是南京大学诚朴坚毅、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同时也留下了它绚烂朴实的校园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足迹。因此,提升办学理念要力求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结合。

第四篇:文化立魂,提升德育的人文内涵

文化立魂,提升德育的人文内涵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杭州市教育局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富阳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主要还是谈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想法。今天就从‚理念‛‚做法‛‚思考‛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文化育人‛。(首先谈谈我们的理念)

一、我们的理念

(一)文化育人,是对国家历史责任的担当

纵观古今中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罗马、古埃及)之首,一直到19世纪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始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翘楚,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已经充分表明。但从19世纪中叶到今天的的160年间,中国文化经受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是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西方列强的入侵,第二次是十年文革,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华文化在一次次浩劫中摇摇欲坠,西方文化的蚕食更让我们年轻一代对本土传统文化丧失了自知之明,文化自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面临危机。在‚争夺下一代‛的问题上我们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为此,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曾警示大家:我们不能总是消费祖先的光荣,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都需要‚走出去‛,这是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需要。

总书记更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 提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勇于担当历史责任,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推进中小学校文化育人。中小学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育人,用富含特色的学校文化和高品位的审美文化育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把中小学校建设成为文化育人高地。

(二)文化育人,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就是要从文化精神层面上把我们本有的东西重新表达一次,而文化育人就是要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励他们前行。这里的文化传承主要是指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让中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明素养。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非常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内涵,能够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拥抱经典,给予学生道德滋养和心灵抚慰,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中的积极价值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育人意义。

当然,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还应包括中国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优良传统。故而,中小学德育应该成为传递国学价值理念、诵读经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使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基本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在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认知基础上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的根基,更为重要的是,让民族文化植入学生心中,在中小学生根开花。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为传承而传承,更是为了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吐故纳新,给学生以人生导航,让学生感受思想文化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而学生在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时,‚温故而知新‛,产生灵感,追求新知。这种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使得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获得新的发现,提出新的文化理念,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三)文化育人,是对学校文化氛围的展现

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创造的,主要包括如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团文化、课堂文化、课本文化等硬件文化,以及其承载着校园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文化内容和价值理念构成的软件文化。硬件和软件的文化因素组成了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生活其中,无时不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有这样一个事情,某学校正在接受上级领导的工作视察,校园凉亭旁有棵桃树,枝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视察的领导看了吃了一惊;第二天视察领导再次踏进校园时,他们又特意看了看那棵桃树:它的枝头依然挂满黄澄澄的果实;第三天,视察领导忍不住说了一句:那棵桃树证明了这个学校师生品德修养的内功之深。这不禁让人想起郁达夫得一句诗:一粒砂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一棵树就很好的诠释了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

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自由的前提,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校园文化是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交往沟通、学习生活显现出来。所以说,文化育人是与中小学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价值以及制度、规范等理性观念密切相关的,是对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四)文化育人,是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

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杂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以及我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环境文化对于人的身 心发展,品格塑造,潜能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人,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精髓,恰恰与当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连贯性和共通性,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育之于心,体之于身。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全面育人又是校园文化的宗旨,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使学生耳濡目染。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程,如果把学校德育工作比作是一朵娇艳的红花,那么校园文化就是绿叶,就是肥料,就是沃土,使校园里这朵德育之花开得馨香怡人而持久。文化可以凝聚人心,文化可以影响品格,文化可以塑造精神,只有通过‚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才能‚强其心、扶其志、厚其德、励其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我们的做法

(一)工作载体

基于以上理念,我区2010年年底开始了全区‚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学校的评选工作,2014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2016年增加到150万)专项经费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项目建设‛。

(二)具体要求

无论是‚一校一品‛还是‚校园文化项目建设‛,我们都要求做到以下4点:

1.全面发展,文化内涵突显。要着力培育和建设‚高 品质、多样化、人文化‛的‚美丽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师生和谐家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现代化。同时要有机结合学校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积淀与提炼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内核,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主题突出,育人功能落实。既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又要能够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和特点,结合学生培养目标,育人预期效果显著,体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3.个性鲜明,学校特色明显。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区域特点,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凝练学校文化特质,将打造特色文化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文化。

4.参与面广,品牌效应突出。参与人数多,活动覆盖面广,实施效果好,并已形成文化项目的名称、标识、口号、符号、概念、内容和风格等形象元素,得到师生普遍认可,并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三)实际成效

几年下来,在全区中小学校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探索下,初步形成了一些校园文化特色,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行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富春七小的新劳动文化:

富春七小以‚新劳动教育‛为抓手,秉承‚天人合一,人事相趣‛的宗旨,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享受劳动创造的快乐和幸福,润泽孩子的金色童年。为此,学校构建并开发了‚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群。

在‚新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学校设计了‚开心农场、生活整理和亲子合作‛三大途径,通过利用校园周边20余亩土地开辟的劳动体验区,以及收获节、夏令营、爱心义卖、童心手绘、亲子采摘、‚开学第一课‛、我是小小解放军、军营体验、内务整理大比武、家务整理小明星等载体,使得‚新劳动教育‛在目标上与德、智、体融通,在内容上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评价上侧重体验,在实践中注重家校合作,从而在学校形成了一种新的劳动文化,让孩子在这一文化的浸润中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学会劳动,学会感恩。

学校的‚新劳动教育‛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创新奖,入选‚全国十大美好课程‛,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2015年10月学校作为全国七个代表单位之

一、浙江省唯一代表单位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交流暨德育工作会议中做经验交流。

2.鹿山中学的善文化:鹿山中学一直追求‚求善、求真、向美、向上‛的办学理念,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打造学校‚善文化‛。

学校在‚善文化‛建设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践:一是确立了‚求善、求真、向美、向上‛得校训;二是精心营造校园善文化特色氛围,建设了校园VI-EI视觉形象、古训励志墙绘、‚善‛文化长廊、乐善窗、善文化主题微公园等等;三是开发了‚善文化‛校本课程;四是探索了学校文化 的创建策略(教育课程化、行为规范化、活动系列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师生以‚善‛为己任,自觉衡量自己的公民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校善德文化,更收获了‚善‛果,才有了我们可亲、可敬的‚中国好人‛‚最美大学生‛何俊斌。

3.富阳二中的爱文化:富阳二中本着‚生态教育,本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逐步构建并实施了以‚融爱‛为核心的‚活动育人‛这一生态德育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通过构建‚融爱活动育人‛特色课程、创新‚融爱活动育人‛活动内容、强化‚融爱活动育人‛评价手段等方式,开展‚爱生节‛等主题文化活动,创设多样化学生评价展示平台,形成了‚尚阳融爱‛文化体系。学校的爱文化,让学校不仅收获了德育工作品牌,更让学校师生爱心满满,关系和谐,充满正能量,出现了‚中国好人‛‚最美大学生‛何俊斌、‚浙江省青少年学生道德榜样‛宋娉、富阳区‚最美孝心少年‛张岚等‚爱心达人‛。

4.职教中心的‚第一技能‛文化:作为一所职业教育学校,职教中心坚持将‚忠诚敬业的精神,踏实勤奋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坚持顽强的意志,团结协助的合作意识,按章行事的规则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良好的适应能力,阳光的自信形象,文明的行为举止‛等素养视为一个人的‚第一技能‛,并在学校德育中不断实践。

学校塑造了‚第一技能‛精神文化,有了学校的‚第一技能‛实践歌,‚忠诚、勤业、自信、坚持‛的校训,形成了《‚第一技能‛教育》的校本教材;学校营造了‚第一技 能‛环境文化,为学校每一条路命名,‚忠诚路‛‚敬业路‛‚规则路‛‚坚持路‛‚质量路‛‚团结路‛‚阳光路‛‚文明路‛等等,在学校大门口书写了‚强‘第一技能’,创‘美丽人生’‛励志标语,橱窗、宣传栏、LED屏也成为了‚第一技能‛的宣传阵地;学校打造了‚第一技能‛活动文化,集会时针对周一至周五‚第一技能日、忠诚敬业日、坚持顽强日、团结自律日、阳光形象日‛相应内容的宣誓活动,以及阳光跑操、文明就餐‚一米线‛、课堂学习‚7S‛、仪容仪表规范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技能‛已经在职教中心深入人心,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也成为了学校品牌,《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职业》杂志、《人民网》、《新华网》等已多次报道,学校的《中职学生‚第一技能‛及其养成路径的实践与探索》更被评为杭州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除以上四所学校之外,我们还有实验小学的‚文明果‛文化、富春二小的‚童心‛文化、富春四小的传统越剧文化、渌渚镇小的孝道文化、永兴小学的传统经典诵读、里山镇小的茶文化、灵桥镇小的书法艺术、湖源中小的‚石头花开‛文化、常安镇小的‚飞天‛文化、东洲中小的公望文化、郁达夫中学中学的郁达夫文化、富春三中的‚文明礼仪教育‛文化、场口中学的千里马文化、新登中学的碑林文化等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浸润中,进一步增加了孩子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了他们今后归属感、意志力和创造力。

三、我们的思考 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路上,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将一直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长中总有困惑,在文化育人的实践中,我们也有许多的思考和困惑。在这我有3个困惑提出来和大家一同学习、探讨,为今后更好的工作,也为对学生的那一份爱。

(一)如何在文化育人中创新德育途径?在‚互联网+‛,信息爆棚的时代,我们使用的教育方式往往过于传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德育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隔靴抓痒,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何占领网络阵地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利用好社会优秀文化资源?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依然比较传统、守旧、封闭,缺乏与社会的对接,导致社会上许多优秀文化无法真正进入到校园,而往往这些文化可能是学生需要并能接受的东西。特别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学校是十分必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所以如何真正落实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三)如何做好德育的评价工作?学生德育的好坏、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差,不像文化课,只要一考试就能分出个好差,很难进行评价。而一个工作,如果没有很好的评价,必然失去生命力。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既是困惑,又是挑战。

各位同仁,以上就是和大家交流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各个学校所设置的体育课程基本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及体育技能为主,缺少必要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成分。如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日益成为必要。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既有时代发展需要的原因,也是人文素质教育本身的需要。本文即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尝试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方式

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变革与挑战。当前,由于全方位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也从传统的单一学科本身,朝着多元化、多结构的学科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各个学校所设置的体育课程基本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及体育技能为主,缺少必要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户外活动占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有限的室内授课时间也基本上以讲授体育基本理论为主,脱离实际的同时,也忽略了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发展,尤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体育教学课程当中显得有些不足。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的方式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具体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为受教育者提供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内容的全方位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及健身理念要求之下,高校体育课程也势必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剔除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所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培养健康向上并具备全方位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出贡献。同时,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来看,当前对于这方面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当的人文知识补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容。体育课当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可以起到对学生人文知识需求方面的补充作用。高校课程设置中,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不完全相同,人文知识分布在各个门类的课程当中,作为一门相对比较特殊的课程,体育课程当中所涵盖的人文知识并不在少数。从体育技能角度来看,各个门类的体育项目知识、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事例、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知识、各种体育比赛过程中所出现的精彩瞬间或者典型事件等等,都是人文知识的一部分,适当在体育课程当中增加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仅是体育课自身知识体系丰富性的需要,也是学生拓展人文知识领域的需要。从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角度来说,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知识的扩充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多方面给予学生以人生观指导的需要。除了必要的人文知识补充需要之外,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读书期间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主要侧重大学生体育理论与体育技能的培养,同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为人处世方法及正确人生观等方面的培养当成其他课程或者科目所应完成的事情。但实际上,即使是实践教学为主的体育课程,也应承担起这一职责。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就需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方法、处事心态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指导。大学生入学,需要的是从每一门课程当中汲取对身心健康有益的内容,对于体育课同样有极高的期待值。而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及体育竞技等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这方面的契机,体育课只是一门传授体育技能的课程的理念,势必要做出调整和转变。

(三)利用体育精神涵养人文精神的需要。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形成人文精神,将大学生群体塑造成一个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群体。人文精神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事实上,人文精神的含义非常广泛,这一抽象概念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来表示,真正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自我牺牲精神等多个方面,这些具体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群体所应具备的全部道德要求,也很符合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与基本要求,是高校每一学科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体育课也是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涵养人文精神的有利平台,因为体育精神本身就涵盖了上述人文精神的诸多方面。无论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是从学生本身的需求来看,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适当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体育精神的传递,都十分必要。

(四)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此外,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将体育课与人文素质教育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也是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设置以技能培训为主,除了必须要完成学生体能达标的项目之外,所增设的内容也十分单一,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有限,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技能学习课的设置、反复的技能训练、大量的户外运动将体育课变得单调,缺少趣味性。除了可为学生的体能培养加分之外,体育课几乎没有别的用处。甚至一些同学由于找工作、考研等需要,将体育课视为鸡肋,必要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放弃。很多大学生因为在大

一、大二阶段体育成绩优秀可在大

三、大四免修体育课而沾沾自喜。体育教学长期与其他学科分裂,存在距离,难以与其他学科建立起一致的培养目标。从这些弊端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进,增加授课内容、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等方式,也就成了必要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教师具备自我提升理念,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之前,教师本身首先应当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需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所应涵盖的内容,并能够据此对自身知识结构、道德自律意识等进行调整,要明确如何在体育课中传递给学生人文知识,以及可在体育课当中增加的人文知识内容。高校体育教学既然承担着给学生灌输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本身就要承担起必须承担的责任,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断提高自己,起到示范作用。另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如深化体育知识的学习,扩大体育知识的外延,增进自己在体育这一范围内的人文知识含量,只有如此,才能够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时时刻刻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这方面,高校也应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增加体育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机会,从而保证自身知识水平及人文素质能够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改变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对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教学环节简单枯燥,难以承担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也难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调整,可为在教学过程中增进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寓教于乐,从而增进体育教学的效果。如在传统的以强化训练、单一技能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增进室内授课、体育比赛等环节,就可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全新的舞台。室内授课环节可传授体育发展史、体育项目知识和该项目的发展史、体育竞技类型与相关规则、体育竞技当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与体育精神等内容,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并让他们看到一个完整的、新奇的体育世界。通过户外活动及必要的比赛环节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比赛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等。除校内的授课环节之外,高校体育课也不妨将视角扩大到整个社会,如带领学生去观看比赛、关注身边的体育新闻、进行体育相关知识与健康养生知识的宣传等,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动态的体育世界中感受体育竞技及体育精神的魅力。这样就会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举两得,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也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效果。

(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除了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的转变与调整之外,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状况、学习需求、兴趣所在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此进行综合分析及考量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场游戏、一次健身或者一场比赛,而是知识、技能与思想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在当今时代,体育教学同样需要在实际操作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教学器具等手段多样化教学,如在进行篮球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篮球的产生、发展历程给学生做详细讲解,同时将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图片分解,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深入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通过“参赛队员”“裁判员”“啦啦队”等具体分工方式,让学生在热火朝天的教学实践中学会体育规则,也明晓体育精神,从而达到技能培养与人文培养的双重效果。

(四)认真与学生沟通互动,从而达到对学生人生观进行指导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受情况,从而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还可起到对学生人生观进行指导的目的和效果。因为耐心细致的交流不仅可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也可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及时帮助解决。具体沟通环节的设定可以是随机的,也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不仅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倾向等有所了解,还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指导。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当中,给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充分契机,如对某些体育事件的点评与认识,就可反映出学生的处事原则与处事心态,对此作出及时调整,就可保证体育教学当中所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体现在体育课趣味性的提升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积极参与的机会,可让学生更加充满自信甚至热爱生活,从而提升其人文修养,达到潜移默化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综上,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尝试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与手段进行探索,从而解决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如何能够让体育教育当中所渗透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学本身有机融合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本身也需深刻认识到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并积极从自身进行改变,增进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从而在体育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在体育课教学中也能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智峰.试析优化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创新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57,159.

[2]谢志鹏.优化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对策探讨[J].学校体育学,2016,(12):57-58.

[3]申明玉.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2016,(3):67-68.

下载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内涵在高校校训的体育人文的缺失(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

    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 和谐作为一个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考察和构建社......

    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1.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1.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

    论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内涵

    论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内涵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作为物质存在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正如美国斯坦......

    论软装饰在居室空间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表达

    论软装饰在居室空间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表达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曾惕惕编辑:studa1211 摘 要:让居室告诉你“我是谁”?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个性化的......

    简析体育摄影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简析体育摄影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莫冬丽,岑 伦 (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体育摄影用审美的视角,以其新闻性、时效性、情境性与艺术性等特征,再现体......

    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技·体育·艺术周”的文化内涵经过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一个星期的集中展示,我校第十一届“科技•体育•艺术周”完美呈现、精彩落幕。带着激情、回忆和热望,让我们细细......

    高校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论文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最初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文化”的概念经过......

    和合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内涵与发展

    和合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内涵与发展范文一、美育的内涵与作用美育一词最早由席勒提出,他将美育的内涵定义为“情感”与“自由”[1]。美育初期在西方哲学中主要研究的是感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