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前言】安全质量标准化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更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在当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很有必要,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和基础工作抓起,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建立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什么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企业里制定的各种各样的规范,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企业行为的准则,以此规范和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标准在制定出来以后,必须要严格按标准付诸实施才算完成了标准化。标准化不但统一了企业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同时也固定了产品存在的形式,方便了企业的管理。标准化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降的制动闸,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可能维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作为事故高发的煤矿企业,安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要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实现煤矿行业的安全与发展,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无工作疑是最有效的武器。能否践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往往决定着煤矿安全管理的成败。

2、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意义

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环境瞬息万变,安全状况存在较多的不可预知因素。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工程质量标准,势必造成现场作业流程的混乱和工程质量的千差万别,因此也就无法保证作业过程和安全设施的安全可靠,煤矿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本质——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创造企业最大效益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式、作业条件、工程质量加以规定,并严格贯彻执行,使之有理可循,有章可依,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2.1技术储备,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质量标准是几代煤矿人用鲜血和汗水谱写的教程,其主要作用是将行业内积累的经验,教训,技术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完善和推广。形成全行业统一的操作行为的标准。标准化的建立和推广,从本质上打破了以往的门第封闭,促进了技术,经验的交流和融合,这样就保证了有效的经验和技术不会因人员的流动和企业的变迁而流失,也避免了在同一企业里不同生产线各念各的经,增大企业的管理难度。全行业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2.2防止重复错误发生

标准化是行业内各个企业通过长期的生产过程,摸索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其中不乏许多的安全事故的防范和补救措施,事故的教训和代价是沉痛的,如果企业间人人自闭、互不交通,那么同类事故就会在不同的企业里出现,把标准化在全行业内推广,前车有鉴,后车难覆,不仅有效的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控制了同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同一项技术措施,同一个事故教训在不同的企业摸索尝试。

2.3便于教育培训

如果没标准化作为企业传授技术的载体,企业之间,员工之间就只有能通过口手相传来达到传授技术的目的,这样不但不能完整的保留下老员工总结下的经验,而且也不便于“师带徒”工作的开展。一个人的精力,记忆必竟有限,师傅在于授徒的过程中就难免“有所保留”,导致不同师傅带出不同徒弟,相同师傅带出不同徒弟的现象。这些不同的徒弟在生存实践中也不可能完全磨合,完成的工作也就参差不齐,甚至相互扯皮,不利于安全生产。

3.安全质量标准化运行现状

3.1拒之门外

在煤矿企业中,生产的工程主要是将自然物质——煤炭,做一次“物理搬运”,这种物质早在上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在一部分的人眼中,煤炭的属性是固定的,煤矿生产只不过是“拿来主义”罢了,无需再次加工,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煤炭从地下搬到地面上而已,运用粗放的生产方式足矣,标准化工作就像秃子头上的发套只是掩丑的道具,标准化只应存在于那些高端、精密的行业,何必用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没有把生存过程的标准化同生产产品的标准化区分开来,其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侧重的就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主要目的为了约束职工的不规范行为,维护作业场所的工程质量,以此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从短期效应来看,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耗时、耗力、耗财,而无实质的回报,甚至会影响到产量,进尺的推进,但放眼远观就会看到标准化工作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起到的巨大作用。没有从安全损失中来换算标准化带来的间接效益。因此开展标准化工作就得不到这部分人的欢迎,被远远的拒之门外,即便是把此项工作开展起来了,也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应付了事。

3.2被动应付

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同样对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但“上面”一再要求,那就做吧。至于怎么做、做后会有什么作用、做到什么程度完全不去考虑,干此项工作无非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考核,更有甚者平时只是挂在嘴边,上级要求干时虚与委蛇,口头称口喏,临到检查时搞突击,做样子,检查过后就束之高阁。或者有人督促的时候就猛干一气,干好过后又不注重保持,标准化工作是有起伏,这样也就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于是,逾见应付拖沓。

3.3浅尝辄止,朝建昔毁

由于没意识到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利害关系,总以为标准化工作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像产量进尺一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听到宣传标准化工作开展后能起到巨大效益的时候,就热血沸腾,摸拳檫掌,战天斗地。但干了一段时间后,却看不到想想中的那种效果,于是就偃旗息鼓,浅尝辄止,激情不再。今天好做的工作,明天就弃之不顾,天长日久,建的好的标准化工程、形成的标准操作程序也就消耗殆尽,循环往复,便形成了标准化工作无用论的痼疾。

4.标准化实施策略。

4.1充分发非职能部门的组织、引导、监管作用

相对于其他生产组织工作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无法为连队职工带来直接的收益。总是显得那么“名不正,言不顺”,说话办事处处遇到种种阻力,工作很难开展。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层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对标准化工作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使标准化工作在政策的有力后盾下得以顺利的开展。同时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标准化领导执行机构,全面负责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协调组织工作环节,减少标准化工作运作环节、实现直接领导、则全明晰,将标准化工作一步到位的贯彻到每个安全生产的实际操作单元,实现生产环节、现场操作标准化的有效监管。

4.2强化意思,促使连队主动抓好标准化工作

意识决定定人的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不可能单一的靠行政手段进行强推更压的执行,如不解决执行者的意识问题,企业所开展起来的标准化工作就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但不能持久的开展,而且也不能保证开展过程中的质量,这样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为企业,职工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要想开展好标准化工作,就必须从转变执行单位——连队的思想意识着手,引导连队管理者,职工算好开展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经济、社会、生命、政治之间的“五笔账”,让他们明白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一个脸面工程,更是一个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和矿井长治久安的实体工程。

4.3加强示范工作,树立精品工程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加强示范工作就是紧紧围绕煤矿的特色,调动机关专业技术人员下到连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分专业的建立一个标准化样板工程(如;掘专业就可以设置一个安全质量信得过头面),然后让全矿各相关的专业到此参观学习,回去以后照标准化样板工程的格局建立自己连队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工程技术人员再分队指导,充分发挥精品工程在专业中的标准化带头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扩散发展,对全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整合,这样就避免了因工程技术人员多头分散指导,力不从心,按东丢西的被动处境,又让连队有了一个看的见得标杆,开展起工作来也就不会雾里看花,一队一个样。使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利用,开展起工作来也就有章可循。

4.4分解目标、逐步落实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涵盖广泛,工作范围大,要想全面建成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系统,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急功近利,眉毛胡子一把抓,想一蹴而就,无疑就违背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不但把握不来了工作的头绪,也挫败了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将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先抓主要的,在做次要的,一项一项的逐步落实,一项一项的巩固保持,用一次次的小成功刺激做好下一步工作的积极性,这样日积月累,假以时日,标准化工作就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4.5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纵横互补

人不学习不进步,闭门造车只能使人落后,标准化工作也是如此,它不可能一劳永逸,环境在变化,技术在革新,每个队有自己开展工作的手法,每个矿有自己工作的章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多角度、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总结标准化工作的各种信息,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标准化工作体系。构建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平台,掌握全国各地标准化工作的新动向,及时反应、有针对、重实效,革除自己原有工作落后的技术、管理模式,主动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

近些年来,我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明显有了提高。近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生产者为适应这种大环境,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以求得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去年,农业部门组织抽检组,对市场、基地进行了样本抽检,通过对40个蔬菜样本的抽检,有36个达到了合格标准,仅有4个不合格,合格率90%,与此同时,通过对柚子、夏橙等水果的随机抽样检测,也均达到合格标准,合格率在88%以上。

3、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香芋、香姜、香柚、夏橙、南瓜等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明显改善。

4、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05年底,香芋、香姜、香柚、夏橙等4个农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达15.4万亩。

5、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这些年来,我县逐步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监督检验所需要的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人员等要素的综合,依法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制订了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在管理上,逐步实行“一片果(菜)园,一名技术员,一套农业标准化技术资料,一本标准化生产管理档案。”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1、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我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较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还没有跟上来。过去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及计划经济等的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片面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只求得“产品丰富”,而忽视了“质量净化”。笔者近来通过对部分果(菜)农代表的调查中了解到,果(菜)农们普通认同的观点是:目前农产品价格偏低,农资价格过高,产出与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的多,产出后回收的少,科学施肥、用药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法甚好,也很切合实际,我们也很想这样去做,但目前我们很难完全实施。我们购买农药,求的是治虫效果和价格,只要价格低,效果好就行,因为,只有这样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来增收,而不是求得质量安全。

2、标准化生产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适应WTO要求,才能进入国际大流通,参与国际竞争。但是,目前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这些众多的经营主体很难统一起来,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这种状况极大程度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3、宣传引导不够。近年,在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缺乏力度,没有真正把这些政策、制度、要求完全灌输到生产者中去,生产者没有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真正变成自身生产的自觉行动。

4、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基础、检测设施薄弱,追踪服务欠缺,缺乏督查力度,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只有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必须加大宣传,通过干部下村,分片包干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讲国家产业政策,大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大讲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大讲无公害生产的高效典型,引用现实生活中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而遭受到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以及因质量问题造成对人身、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危害等,引导、说服群众,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不进行无公害生产就销路窄、效益低、无前途,这样,使群众把无公害生产真正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我县早在2001年已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为香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近些年来,香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更好地全面地推行我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培管,首先,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推行联防联保。一是在基地环境管理上,依托环保、卫生等部门,建立基地环境定期监测制度,提出净化环境措施,控制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通过对产地土壤、水质、大气进行连续的监测评价,控制外源污染及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对产地环境的污染,保证产地环境符合标准;二是在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禁止高毒农药。设立基地农药专卖点,实行统一供应,统一使用,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三是在生产过程中,明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基地和基地负责人的各项责任,严格按技术规程组织生产。通过检测,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建立田间生产档案等措施,建立由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和田间档案记录员组成的基地质量控制体系,宣传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准则,指导基地生产者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其次,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标准化制定、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检测体系建设、产品例行监测等工作投入力度,建立标准化生产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使标准化生产稳步进行。

3、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家农业部2006年正式启动的“九大行动”之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计划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的要求,今后将重点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准入,今后上市的农产品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联系地址和电话或网址、检测合格证明等,同时,将推行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制度。从2006年起,我省将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2006年4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又正式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五种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入市的要求,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第一,必须不断加强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检疫检测室,并配置必要的检测设施,设立流动检测站,不定期抽检和定期检测。第二,必须加强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净化农资市场。建立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登记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承诺,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适时公布禁用和淘汰的品种和范围,抓好基地和市场的抽检和自检,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责任市场追溯制度。第三,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一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检测

点,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二是实行批发市场与生产者、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管理档案,加强跟踪管理;三是对农产品实施售前检测,凭检测合格证明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进入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营区;四是加大对流通市场的检验力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五是加强产地源头管理,逐步建立异地定点采购和检测制度;六是稳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专卖点的网点,严格履行保证质量的承诺。

第三篇: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2010-12-23作者:薛宇,刘玉然,孙振国

摘要:从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山东邹城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354-0

1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邹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现状

(1)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基地标准化生产。邹城市总面积1 613 km2,总人口114万人,辖16个镇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近年来,邹城市以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积极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2009年有3家企业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2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2家企业7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家企业45个产品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三品”认证总量达67个;另有2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3个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处、济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8处,香城长红枣完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2010年1月5日,邹城市被列入农业部公布的2010年26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市)名单。目前,全市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48个、面积1.61万hm2,其中平阳寺镇食用菌、看庄镇分别被认定为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基地,平阳寺镇生态渔业养殖基地被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6个,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食品认证19个;华源食品公司的“孟子”牌双孢菇、兰谷园艺公司的“孔孟”牌黄金梨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

(2)加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邹城市农业局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有关农业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力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咨询1 800人次,培训农资经营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人次,对300家(累计)农资网点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了监督检查,完成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抽检样品127份。立案查收农业违法违规案件26起,结案26起。组建了邹城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的检验检测,初步形成了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重点基地、重点市场、加工企业自律性检测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同时,针对种植业千家万户分散种植,产品质量难控制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通过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等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低。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较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还没有跟上。目前,农产品价格偏低,农资价格偏高,产出与投入比例失调,使小规模生产的农民不愿花钱购买价格高、见效慢的生物型农药、肥料等投入品。

(2)组织化程度低,产销脱节严重。当前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生产操作管理难以统一规范。大部分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产销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供销合作关系,造成产销脱节,质量得不到保证,责任无法追溯,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相对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3)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近年来,在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市场经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缺乏力度,没有真正把政策、制度、要求完全灌输到生产者中去,生产者没有把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变成自身生产的自觉行动。

(4)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检测设施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层次性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雷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经费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要求;优质安全生产技术推广转化不快。

(5)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邹城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业投入品强制认证和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督抽查制度,因此对农产品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约束手段。对单个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初级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的监管等还难以有效到位。3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平台,以提高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

核心,以完善体系、建立制度、强化监管和加强宣传为重点,全面建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真正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质量溯源,从而构筑山东省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要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2]。加强法制法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壮大经济人队伍。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台作组织+农户”等形式,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3]。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产品生产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引导农民联户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标准,努力打造优势品牌。

(3)着力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结合邹城市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向种植户发放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记录和质量监控,做到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度。在全市打造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

(4)深入宣传,强化组织培训。广泛深入宣传,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同时结合邹城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的配置。一是认真规划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加强检测检验网络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乡镇检测快速检测站和产地速测点的建设,明确各自分工,形成高效运行、完善配套的监测网络。

(6)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农业行政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逐步实现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转变;实现从行政推动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并重的转变。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环节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药、肥料进行检查,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安全。

4参考文献

[1] 马世民,胡传峰.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J].河南农业,2001(2):34.[2] 杨小明.都匀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植物医生,2010(1):42-44.[3] 王月勇,王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河南农业,2010(3):36-37.[4] 赵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1):49-54.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及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十分必要。文章对全国农产品质量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质量监管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张新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1):73+75.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市场十分庞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意义重大。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服务的人群也不断扩展,为国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的健康,容不得一点马虎。

其次,农产品市场的安全稳定对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多,时不时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纠纷报导,“猪肉精”、“胶水馄饨”、“染色鸡蛋”、“毒韭菜”、“硫磺姜”等类似对消费者影响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严重打击了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会影响农民的种植计划和生产规划,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

最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实现农产品顺利出口,增收创汇的重要手段。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冲击中国农产品的海外信誉,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综上所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分必要。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现状

全国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进,已经形成了以国家、省级监测为主体,地、县级监测为基础的相对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监测范围不断扩大,合格率不断增加,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但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上开始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整体上发展水平还比较欠缺,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1、有?P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农产品质量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基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意识和观念严重不足,使农产品监测缺乏严密的市场监管和对监测的监管严重不足,致使很多农产品未经监测就直接流入市场。农产品流入渠道和监测渠道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监测部门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层层筛查、监管,然而很多农产品的监测类目繁多,技术复杂,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水平有限自身又缺乏责任意识,很多监测部门不愿意将精力耗在上面,执法过程中得过且过,随意填单等,造成很多监测的漏洞或监测质量不高。

2、监测体系不完善,类型层次模糊混乱,监测不具代表性

现行对农产品的质量监测中,例行监测、抽查、普查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负责,但农药及农残、兽药及兽残、饲料以及各类添加剂及有害物质污染、水中残留等分别由农业部对应的各个司来进行,监测比较分散,而且监测的种类、数量、监测参数也有很大的重复交叉或是不同级别的监测仅仅表现为品种和数量的不同,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而且,监测的数量和频率、品种是人为设定的,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农产品的产出季节、产出地、出售模式、用药量、以前检出率等具体因素,所以监测结果有时不具有代表性。另外,由于监测技术受限和资金的不足,中国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数量和监测深度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未能实现抽检分离,所以农产品的监测的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明显偏低。

3、监测科技水平严重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监测结果的利用率不高

目前的检测技术总体上比较落后,由于检测设备成本很高所以先进设备的研发和引进程度也比较低,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法大规模推广,尤其是农产品生产比较落后但又占有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依赖于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就出现很多地方配备了相应设备的监测机构而没有技术人员来做检测工作的情况[3]。

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结果只有被利用了才能发挥监测的意义,但全国的农产品监测结果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制作监测单保留的过程中,缺少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报送额通道和程序,有些部门发布的监测结果在发布渠道、发布方式上也很难被普通消费者接收和理解,所以很多监测没有发挥实际意义。

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的对策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善。

1、加强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监测责任意识和监测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意识的提高,必须从监管部门做起,以身作则,并扩散到其他相关农产品生产、流通行业[4]。监管部门必须积极加强自身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的学习,明确和强调监测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宣传推广,并严格要求监测部门严格执法、按时执法,才能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意识。

2、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应加快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抽检分离建设,合理设计监测的类型和层次,并确立监测的数量、品种等监测的等级和界限,同时针对季节、区域的不同,灵活的调整抽查的策略,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品种和数量。同时,严格设定监测的参数,对监测渠道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监测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3、增强科技投入,保障资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监测结果的利用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开始的比较晚,底子薄,发展水平有限,所以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引进必要的检测设备和监测系统十分必要。虽然检测设备成本较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容不得一点松懈和马虎,加强先进设备的使用尤其是农村基层的设备使用十分重要。先进的人才是保障检测顺利进行、高水平进行、有效使用检测设备和监测手段的重要保障,所以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培养[5]。

另外,针对现有监测人员,应定时进行教育培训和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平的考核,整体上提高监测人员队伍的素质。要实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引进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所以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供保障。只有被利用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结果才有意义,所以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信息网络建设,畅通监测信息的发布、共享、报送渠道,使检测结果有效指导农产品产业相关者的产业布局和消费者的购买方向,真正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意义。

四、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文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 萍,齐艳会.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必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6(10).[2] 郑床木,白 玲,钱永忠,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0(16).[3] 元成斌,吴美霞.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0(10).[4] 郑立平,吴昌华,王晓萍,等.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08).[5] 杨洪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和监控对策分析[J].农技服务,2015(06).

第五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营养、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市场消费的主流和趋势。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我区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技术保障,为此,从2002年以来,特别是从2002年7月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高度重视,从完善体系、夯实基地、强化管理三方面入手,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为切入点,推进全区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自2003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创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行政管理组织,健全工作机构,在区农技中心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了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生产的组织保障。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加快我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了品牌意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服务机制,极大-1-

地提升了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2005年我区被省农牧厅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产示范区,2006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这些都有利的促进了我区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处,分别为社棠镇无公害葡萄产地12000亩,马跑泉无公害蔬菜产地2250亩,马跑泉、花牛两镇的无公害花牛苹果产地10000万亩,2007年新建中滩无公害香菜基地4000亩,已完成环境检测,待省农牧厅颁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6个,分别为下曲葡萄、元龙花椒、伯阳鲜桃、马跑泉蒜苔、三阳川大豆、花牛苹果等,绿色食品基地面积为2.2万亩,农产品商标注册10个,分别为“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立远”板栗、“伯阳”鲜桃、“新阳”杏、“马跑泉”蒜苔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在国内外和省内外十分畅销。特别是“花牛”苹果,果肉醇香爽口,曾获曼谷国际博览会金奖,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麦积”牌葡萄被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第一届全国保鲜葡萄优质产品奖,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绿色食品。全区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4250万亩,蔬菜、水果产品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19.7万亩。绿色食品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面积4.08万亩,年产量约13.36万吨。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中,我们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

术培训,不断改变农户以前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增强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基地农户的农产品质量生产水平,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措施的逐步贯彻落实。同时我区已建立了农产品监测检测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购置农残速测仪2台,形成了快速农残速测体系,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结果定期通报制度,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产品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推广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当前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要取得成效,只靠业务部门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这项工作,更需要行政部门组织与协调,并赋于业务部门一定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农残超标的农产品上市销售,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区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技含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产前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

监测,提供高抗病虫害的农产品优质种子、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产中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产后提供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

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为害程度的方法。在加强农业防治(如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烤土、施腐熟粪肥等)的前提下,在农产品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如上述措施不凑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三)强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在全区范围内,将继续分期分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加快标准化、检测体系、认证工作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标准,参照国家标准、部门标准抓紧制定符合我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是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站建设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 三是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在已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认证基础上,积极推行有机食品认证。

(五)深入开展例行监测工作。开展例行监测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跟踪监督的有效形式。要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继续做好蔬菜农药残留定点监测,重点检测蔬菜的有机磷等高毒农药、对问题比较严重、整治效果不明显的要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二是要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重点检测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产品,依法加强市场整顿和管理;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重点检测市郊区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检测项目以土壤中的重金属为主;四是积极稳妥地探索信息公布的形式,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落实,有效地监督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天水市麦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七月五日

下载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对策分析(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思路对策(合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已上升为营养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涉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事关入世后农业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民对我们政府的信任。一、......

    安全质量标准化

    安全质量标准化“两规范”考核办法 第一条 集团公司对矿、矿建项目部、专业化公司、救护大队“两规范”工作,主要考核管理目标、标准执行和规定动作,实行否决制、认格制和降......

    安全质量标准化

    安全质量标准化 验收及测评汇报材料 鸿福煤矿 二〇一五年四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山西华润鸿福煤业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的......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什么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什么 --质量标准化咋成打扫卫生? 安全质量标准化又是什么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在煤炭行业多年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吸收国内外安......

    苏州旅游购物质量现状及对策分析调查总结

    调查总结 小组成员: 2012年的2月,我们开始了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时至今日,历时3个多月的时间,毕业论文基本完成。想想这段难忘的岁月,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的......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

    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等畜禽水产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人民群众对健康日益重视,......

    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介绍设备管理的涵义和意义,阐述了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国有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管理理念、重组组织结构,搭建设备......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09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信息技术系 05级4班 沈珊珊(2047)[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 现象 影响 原因 对策[论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