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期期中试题
三年级科学上期期中试题(大象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观察世界,把发现的东西分成三类;动物___________﹑和没有生命的东西。2“五官兄弟’’指眼睛,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3对于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是_____________、4秋天的树叶五颜六色的,因为叶子里面有一批叫叶绿素___________﹑花青素。5蚂蚁用_____________﹑进行交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空气的温度叫气温2蟋蟀的叫声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也有关系3胡萝卜是果实4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5蚂蚁排成一只整齐的队伍的奥秘是听话三选择题;(每题2分 共10分)
1蟋蟀用什么演奏声乐的(⑴头⑵嘴⑶翅膀
2是果实的(⑴甘蔗⑵西瓜⑶红薯
3蚂蚁有几对足;(⑴一对⑵两对⑶三对
4刺猬是怎样过冬的(⑴冬眠⑵南飞⑶换毛
5;猫头鹰是(⑴上白班动物⑵上夜班动物
四;马铃署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10分)
五;昆虫长的什么样?(10分)))))))))))(((((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洲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1分×52=52分)
1、植物都要经历、、A植物自身的美观B 植物身体的平衡C 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3、我们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
A大小相同的种子B 饱满、没受伤的种子 C 颜色相同的种子
4、植物的枝、叶、花等能在空间中伸展,是因为茎有()A支撑作用B 固定作用C运输作用
5、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种皮等各不相同。
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制造,3、植物的茎具有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
将根吸收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向将绿叶制造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开花植物一般由、、、、等六部分组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的方向生长,6、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叫,而且在植
9、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蚕卵
是有生命的。刚从卵里孵出来的小蚕叫。
7,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足
8、地球上已经知道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
括:、、和。
9,蚕最爱吃的食物是。蚕能吐丝结。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蚕和 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四个时期,10、人的牙齿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3×8=24)
1、植物的“身体”中,制造营养的器官是()A根B茎C叶
2、凤仙花的叶子是交叉生长的,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 空气、土壤B 空气和肥料C 水分、温度和空气
6、蚕在它结的茧里会变成蛹。蛹和蚕宝宝的样子()。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有相似之处
7、蚕茧可以抽丝,抽丝时我们要用()工具把丝头先挑出来绕在线板上。
A、手指B、竹签 C、缝衣针
8、为了把丝从蚕茧上拉出来,要先对蚕茧做哪样的处理。
A、把蚕茧先放在冷水中浸泡B、把蚕茧先放在热水浸泡
C、把蚕茧先放在冰箱中冷藏
三、分类题:(2+2×5=12分)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
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在①蝗虫、②羊、③青蛙、④蚕、⑤蟾蜍、⑥猫、⑦狗、⑧蜻蜓、⑨人、⑩牛、⑽猪、⑿蝴蝶、⒀熊猫、⒁马、⒂猪、⒃蚊子、⒄苍蝇、这些动物中
属于变态的是:
属于不变态的是:
3×4=12分)
())+水
()+氧气
()
四、完成下列光合作用过程:((
第三篇:2018年三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题
二○一七年秋季期中考试三 年级
科 学 试 题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填空题。(8分)
1、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摄氏度。水结冰的温度是()。
2、食物进入()和()搅拌,与()混合,开始消化。
3、使一杯浑浊的水变干净的方法是先()后()。
4、这盒饼干不能食用,因为它已经超过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16分)
1、观察布娃娃一定要用到眼,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
2、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大,所以我们可以不爱惜粮食。()
3、除了鱼肉外,其他的食物里都没有营养成份,所以要多吃鱼
4、空气既不属于固体,也不属于液体和气体。()
5、水和油都是液体,但是观察水和油的方法不同。()
6、我们不可以长期只吃一两种食物。()
7、气管和喉都是消化器官。()
8、饭前便后要洗手是好习惯。()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
1、太阳早晨从()升起,傍晚从()落下。
A、东、西 B、南、北 C、西、东
2、食物的“ 味” 是指()。
A、颜色 B、气味 C、味道
级
试题
、()属于植物类食物。
A、鱼 B、鸡蛋 C、饼干
4、含有 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通常变()色。
A、紫 B、红 C、蓝
5、含有()的食物在火上烧时,会产生象烧头发那样的气味。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四、观察水,把观察到的特点和研究的方法连起来。(8分)
1、没有颜色,是透明的 a、闻到的
2、没有味道 b、看到的
3、没有气味 c、比较同一瓶水发现的
4、无论怎么放,水都有个水平面 d、尝到的
五、把下面这些物体按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分类。(4分)
石头、木块、树叶、水、酱油、牛奶、空气。固体有()。
液体有()。气体有()。
六、冰是水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我的回答:()。
理由:
级
试题
级
试题
第四篇:三年级上期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普遍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再加上他们初次接触科学这一门学科,因此,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重要,这关系到他们以后几年学习科学的态度和习惯,在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及科学活动中,要从调动学生兴趣着手,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做好科学实验,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1 始业教育 我看到了什么 2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观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5 6 7 8 9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的共同特点 国庆放假 国庆放假 寻访小动物 机动 蜗牛(1)蜗牛(2)蚯蚓 蚂蚁
金鱼 动物的共同特点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谁更硬一些 比较柔韧性 它们吸水吗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和陶瓷 给材料分类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 复习期末检测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第五篇:三年级上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回想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及研究性学习思想来指导教学,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体验、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进,养成良好的素养。
二、教学工作:
1.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成绩及不足
本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1.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2.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3.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4.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考核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展望新的一年,我将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这项事业中去,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为合格的科学教师!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